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哪能 拼音:nǎ néng
(1).怎么能够。用于反问的语气,意在否定。 丁玲 《莎菲女士日记·三月十三》:“更哪能捉住一管笔去详细写出自怨和自恨呢。”
(2).方言。怎样。询问方式。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明天 苏先生 来要人哪能办呢?”
(3).方言。怎样。用于任指。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四:“不管哪能讲,代表资本家不是好事,我这样混下,没有前途的。”词语解释:哪里 拼音:nǎ lǐ
(1).问什么处所。 张天翼 《小彼得·面包线》:“站住……你哪里的?”
(2).表示不确定的处所。 张天翼 《小彼得·面包线》:“无可如何的时候,他只得想想自己的媳妇--天知道她流落到了哪里。”
(3).泛指任何处所。 老舍 《四世同堂》五:“这时候,哪里都应当正在热闹,人力车,马车,电车,汽车,都在奔走响动。”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你告到哪里,我陪到哪里。”
(4).用于反问句,表示否定。《孽海花》第十七回:“ 雯青 正应酬得汗流浹背,哪里有工夫留心 彩云 的事情?”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五章:“战士们到处找水喝,可是哪里有一点水呢?”
(5).谦词。婉转地表示否定。 丁玲 《奔》:“哪里的话,咱们一块儿出来,当然有饭大家吃。我要先上工,我就借一点给你,你莫急。”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哪里!哪里!你只管放心。”词语解释:哪怕 拼音:nǎ pà
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凡是人生中发生的一件事,哪怕是极琐细的,他也得注意。”词语解释:哪儿 拼音:nǎ ér
(1).哪里。问什么处所。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金鱼儿是哪儿来的?”
(2).哪里。泛指任何处所。 郭小川 《大风雪歌》:“哪儿有任务,就向哪儿进发!”词语解释:哪样 拼音:nǎ yàng
问物体的性质和状态。例如:你要哪样的茶杯。词语解释:哪搭 拼音:nǎ dā
方言。亦作“ 哪达 ”。哪里;什么地方。 丁玲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你到底是哪搭人,你说的话咱解不下嘛!” 王老九 《得宝和张大》诗:“为啥收成比人差?这个道理在哪达?”词语解释:哪位 拼音:nǎ wèi
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中确指某一个人。例如:你们哪位要茶,哪位要柠檬水。
特指 认识我,我却不认识他——有礼貌地说明不认识对方。例如:失敬得很,您是哪位?词语解释:哪块 拼音:nǎ kuài
方言。哪里。表示不确定的处所。 丁玲 《奔》:“娘舅住在哪块我也弄不清。”词语解释:哪咤 拼音:nǎ zhà
佛教中的护法神,传说是 毘沙门天王 之子。哪,也写作“那”。又因其年少而英勇善战,民间遂以之为少年英雄的象征。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明律·道宣》:“﹝ 道宣 ﹞於 西明寺 夜行足跌,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顾视之,乃少年也。 宣 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 毘沙门天王 之子 那吒 也。’”按,神魔小说中有 哪吒 之名,本此。《西游记》第五回:“这 大圣 一条棒,抵住了四大天神与 李托塔 、 哪吒太子 。” 郭小川 《春暖花开》诗三:“儿童似 哪吒 ,少年如 罗成 。”词语解释:哪门子 拼音:nǎ mén zǐ
什么。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来由,没有根据。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咱们卖力气吃饭,跟他们打哪门子挂误官司?这话对不对?”京剧《四进士》第二一场:“我三人从来不相认, 宋士杰 与你们是哪门子亲!”词语解释:哪达 拼音:nǎ dá
见“ 哪搭 ”。
词语解释:哪搭 拼音:nǎ dā
方言。亦作“ 哪达 ”。哪里;什么地方。 丁玲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你到底是哪搭人,你说的话咱解不下嘛!” 王老九 《得宝和张大》诗:“为啥收成比人差?这个道理在哪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