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先平声 [xiān,新鲜][xuán,周旋、绕行]穿便[pián,安也][diàn tián][yān,地名][详注1][yán,研究]沿[qián,乾坤][jiān,溅溅]軿[xuán][quān juān][详注2][quán,曲也][qián][详注3][shān][quán][tián]篿[chān][渠焉切,音乾。钥牡也。][jiān][diān][详注4][piān,扁舟][chán,单于][quán shuān][dǎn][chán]骿[详注5][详注6][juān][yān][zhuān][quán]辿


注1:还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注2:平 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又【韻會】均也。
注3:垠 叶五坚切,音妍。《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
注4:零 《广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广韵》先零,西羌也。《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注》零,音怜。
注5:阏 yān,《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注6:纯 音全。《仪礼·乡射礼》二算为纯。《注》犹全也。《礼·投壶》二算一纯。《疏》二算合为一全。
首字词组
员外员管员司员僚员首员幅员美 
员峤员渊员呈员品员弁员锐员警 
员郎员缺员员员录员渊方井员领员方 
员阙员全员寮员通员栅员次员石 
员丘员外郎员圌员钧员数员润员程 
员官员位员园员额员工员舆员役 

词语解释:员外  拼音:yuán wài
本谓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一个开线铺的员外 张士廉 年过六旬,妈妈死后,孑然一身,并无儿女。”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不是什么员外,俺们这里有几贯钱的人,都称他做员外,无过是个土财主,没品职的。”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五:“他颇有点员外的风度,招待起朋友来倒还洒脱得很。”参见“ 员外郎 ”。
词语解释:员外郎  拼音:yuán wài láng
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 晋武帝 始设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 隋 开皇 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次官。 唐 以后,直至 明 清 ,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 唐 韩愈 《送殷员外序》:“由是 殷侯侑 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红楼梦》第二四回:“﹝ 贾政 ﹞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
词语解释:员峤  拼音:yuán qiáo
神话中的仙山名。《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 杨伯峻 集释:“《释文》云:嶠,渠庙切,山鋭而高也。” 宋 沉辽 《陪客游山》诗:“峭岭想 员嶠 ,横溪胜 若耶 。”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三:“何时出此围,中宵梦 员嶠 。”
词语解释:员郎  拼音:yuán láng
员外郎的省称。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徐防御》:“君命禄粗尔,却当以子贵,如能早致仕,可生封员郎。”参见“ 员外郎 ”。
词语解释:员外郎  拼音:yuán wài láng
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 晋武帝 始设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 隋 开皇 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次官。 唐 以后,直至 明 清 ,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 唐 韩愈 《送殷员外序》:“由是 殷侯侑 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红楼梦》第二四回:“﹝ 贾政 ﹞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
词语解释:员阙  拼音:yuán quē
(1). 汉 建章宫 外之圆形阙。
(2).官职空缺。《新唐书·选举志上》:“是时弘文、崇文生未补者,务取员闕以补,速於登第。”《宋史·章衡传》:“判吏部流内銓,尝有员闕,既拟注,而三班院輒用之,反讼吏部。”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员缺》:“员缺之名,自 晋 时已有之。《晋书·王藴传》:‘迁尚书吏部郎,每一官缺,求者十辈。’”
词语解释:员丘  拼音:yuán qiū
(1).神话中仙人所居的地方。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八:“ 赤泉 给我饮, 员丘 足我粮。” 唐 柳宗元 《天对》:“ 员丘 之国,身民后死。”
(2).即圜丘。古时祭天的圆形高坛。《梁书·许懋传》:“《周官》有员丘方泽者,总为三事,郊祭天地。”《隋书·音乐志中》有“员丘歌辞”。
词语解释:员官  拼音:yuán guān
(1).星名。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第四宿。亦称“ 星宿 ”,凡七星。《史记·天官书》:“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颈,朱鸟颈也。员官,喉也。物在喉咙,终不久留,故主急事也。”
(2).北方水神名。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黑帝云门舞》:“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 员官 。” 倪璠 注:“云 员官 者,北方水府之官也……此祀 黑帝 ,乃 天帝 协光纪之神,在北方司水,若水官矣。”
词语解释:员管  拼音:yuán guǎn
即筼管。管乐器名。 唐 李白 《捣衣篇》诗:“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擣戎衣向明月。”
词语解释:员渊  拼音:yuán yuān
(1).神话中的渊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岱舆山》:“ 岱舆山 ,一名 浮析 ,东有 员渊 千里,常沸腾,以金石投之,则烂如土矣。”
(2).圆池。参见“ 员渊方井 ”。
词语解释:员渊方井  拼音:yuán yuān fāng jǐng
古代宫殿绘有圆形水池图案状如井干形的天花板。《宋书·礼志五》:“殿屋之为员渊方井,兼植荷花者,以厌火祥也。”参见“ 圆渊方井 ”。
词语解释:员缺  拼音:yuán quē
见“ 员闕 ”。
词语解释:员阙  拼音:yuán quē
(1). 汉 建章宫 外之圆形阙。
(2).官职空缺。《新唐书·选举志上》:“是时弘文、崇文生未补者,务取员闕以补,速於登第。”《宋史·章衡传》:“判吏部流内銓,尝有员闕,既拟注,而三班院輒用之,反讼吏部。”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员缺》:“员缺之名,自 晋 时已有之。《晋书·王藴传》:‘迁尚书吏部郎,每一官缺,求者十辈。’”
词语解释:员全
圆满;周全
词语解释:员外郎  拼音:yuán wài láng
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 晋武帝 始设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 隋 开皇 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次官。 唐 以后,直至 明 清 ,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 唐 韩愈 《送殷员外序》:“由是 殷侯侑 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红楼梦》第二四回:“﹝ 贾政 ﹞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
词语解释:员位  拼音:yuán wèi
人员定额;职位。《南史·后妃传序》:“ 陈武 光膺天歷,以朴素自居,故后宫员位,其数多闕。”
词语解释:员司  拼音:yuán sī
旧时指在政府机关中处于中下级的人员
词语解释:员呈  拼音:yuán chéng
见“ 员程 ”。
词语解释:员程  拼音:yuán chéng
亦作“ 员呈 ”。 指规定人数、期限的工作指标。《淮南子·说山训》:“舂至旦,不中员呈,犹讁之。”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汉书·尹翁归传》:“有论罪,输掌畜官,使斫莝,责以员程,不得取代。” 颜师古 注:“员,数也。计其人及日数为功程。”
词语解释:员员  拼音:yuán yuán
圆貌。 南朝 梁 吴均 《笔格赋》:“趺则巖巖方爽,似 华山 之孤上;管则员员峻逸,若 九疑 之争出。”
众多貌。《古文苑·石鼓文》:“君子员员,邋邋员斿。” 章樵 注:“《説文》员音云,益也……员员,众多而有礼义也。”
眩晕貌。《素问·刺热论》:“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衝头也。” 张隐庵 集注:“员员,周转也。此言肝藏之热发于外,而与形热相应,热甚而上逆于头,故头痛而员转也。”
词语解释:员寮  拼音:yuán liáo
见“ 员僚 ”。
词语解释:员僚  拼音:yuán liáo
亦作“ 员寮 ”。 泛指官吏。《旧唐书·陆贽传》:“至如宫闈近侍,班列员僚,但驰走从行而已。”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诸军内若有指挥使员寮得力,则不唯训练齐整,兼临阵之时,各能将领其下。”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兵部仪仗排列职掌二人,押队员寮二人。”
词语解释:员圌  拼音:yuán chuí
浑圆。圌,通“ 团 ”。 汉 王充 《论衡·变动》:“夫以果蓏之细,员圌易转,去口不远,至诚欲之,不能得也。”
词语解释:员园  拼音:yuán yuán
无棱角,圆滑。《后汉书·孔融传论》:“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 李贤 注:“‘园’即‘刓’字,音五丸反。《前书音义》曰:‘刓谓刓团无稜角也。’每,贪也。言寧正直以倾覆摧折,不能委曲以贪生也。”
词语解释:员僚  拼音:yuán liáo
亦作“ 员寮 ”。 泛指官吏。《旧唐书·陆贽传》:“至如宫闈近侍,班列员僚,但驰走从行而已。”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诸军内若有指挥使员寮得力,则不唯训练齐整,兼临阵之时,各能将领其下。”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兵部仪仗排列职掌二人,押队员寮二人。”
词语解释:员品  拼音:yuán pǐn
员额。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文》:“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词语解释:员录  拼音:yuán lù
名籍。《晋书·慕容皝载记》:“学生不任训教者,亦除员録。”
词语解释:员通  拼音:yuán tōng
圆通。灵活通达而不偏执。《晋书·桓温传》:“员通贵於无滞,明哲尚於应机。”《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弘景 为人员通谦谨。”
词语解释:员钧  拼音:yuán jūn
转动制圆器陶模的轮子。《墨子·非命中》:“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 孙诒让 间诂:“员,上篇作‘运’,声义相近。”按,《非命上》作“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
词语解释:员额  拼音:yuán é
官员的定额。《清史稿·后妃传序》:“诸宫殿设太监,秩最高不逾四品,员额有定数,廪给有定量,分领执事有定程。”
词语解释:员首  拼音:yuán shǒu
指百姓。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员首遽善,犹氤氲之顺劲风;要荒承指,若响亮之和絶音。”《隋书·音乐志中》:“悠悠亘六合,员首莫不臣。”参见“ 圆首方足 ”。
词语解释:圆首方足  拼音:yuán shǒu fāng zú
指人类。《隋书·高祖纪上》:“八极九野,万方四裔,圆首方足,罔不乐推。” 康有为 《大同书》绪言:“不生为羽毛鳞介之物而为人,则与圆首方足、形貌相同、性情相通者尤亲矣。”参见“ 圆颅方趾 ”。
词语解释:员弁  拼音:yuán biàn
低级文武官员。《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拿获大盗,所有出力员弁,叩求宪恩,準予奬励。”《清史稿·食货志一》:“人民既少,稽察无难,惟在各督抚严飭文武员弁编立保甲。”
词语解释:员渊方井  拼音:yuán yuān fāng jǐng
古代宫殿绘有圆形水池图案状如井干形的天花板。《宋书·礼志五》:“殿屋之为员渊方井,兼植荷花者,以厌火祥也。”参见“ 圆渊方井 ”。
词语解释:圆渊方井  拼音:yuán yuān fāng jǐng
绘有圆形水池的天花板。因为方形,故称。
词语解释:员栅  拼音:yuán shān
用木棒树立的圆形栅栏。《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
词语解释:员数  拼音:yuán shù
官吏的员额。《后汉书·宦者传序》:“至 永平 中,始置员数,中常侍四人,小黄门十人。”
词语解释:员工  拼音:yuán gōng
职员和工人。如:铁路员工。
词语解释:员幅  拼音:yuán fú
幅员。指范围、疆域。 清 黄宗羲 《化安寺缘起》:“予以吾母 姚太夫人 之命,割地数十亩,展其员幅,於是佛殿粗具。” 郭沫若 《黑猫》二:“故国同春色归来,直欲砚池 溟渤 笔 昆仑 ,裁天样大旗横书汉字;民权如海潮暴发,何难郡县 欧 非 城 美 澳 ,把地球员幅竟入版图。”
词语解释:员锐  拼音:yuán ruì
喻指圆滑钻营。 汉 王充 《论衡·状留》:“﹝贤儒﹞鋭意於道,遂无贪仕之心。及其仕也,纯特方正,无员鋭之操……贤儒方节而行,无针锥之鋭,故安能自穿,取畅达之功乎!”
词语解释:员领  拼音:yuán lǐng
即盘领衫。旧时官吏的服饰之一。《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只见堦下有箇穿红布员领,戴顶方头巾的土人,走到 杨知县 面前,也不下跪。”《儒林外史》第三回:“只见那 张乡绅 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员领,金带、皂靴。” 清 李渔 《怜香伴·婚始》:“小生儒巾员领,丑扮丫环,杂扮掌礼。”
词语解释:员次  拼音:yuán cì
员额等次。《新唐书·后妃传序》:“自餘六尚,分典乘舆服御,皆有员次。”
词语解释:员润  拼音:yuán rùn
饱满而润泽。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品艳》:“卿和而能节,爽而能沉;员润而能融,疏宕而能縝。”
词语解释:员舆  拼音:yuán yú
指大地;地球。 梁启超 《欧洲地理大势论》:“ 欧罗巴 其天之骄子乎?以员舆上最小之一洲,洲内部分为大小国者十数,而牢制天下。” 章炳麟 《原学》:“员舆之上诸老先生所不能理,往释其惑,若端拜而议,是之谓学。”参见“ 方舆 ”。
词语解释:方舆  拼音:fāng yú
(1).指大地。《文选·束晳〈补亡诗〉之五》:“漫漫方舆,迴迴洪覆。” 李周翰 注:“方舆,地也。” 宋 欧阳修 《省试司空掌舆地图赋》:“穷人跡於遐域,包坤载於方舆。”《明史·外国传五·占城》:“别有占夺方舆之奏,微及父卒事。”
(2).指地方政事。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先朝烦镇守,重任典方舆。”
词语解释:员美  拼音:yuán měi
圆润优美。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梁梅》:“坐久乾杯,唱梅花《水龙吟》, 张 微言:‘六月唱梅词, 寿阳 地寒可知。’然其音调员美,颇为改观。”
词语解释:员警  拼音:yuán jǐng
警察人员。例如:三名便衣员警在案发后立即离开现场。
词语解释:员方  拼音:yuán fāng
(1).方圆。 汉 张衡 《思玄赋》:“俗迁渝而事化兮,泯规矩之员方。”
(2).比喻完美无缺。《北史·魏济南王彧传》:“时人为之语曰:‘三王楚琳琅,未若 济南 备员方。’”
词语解释:员石  拼音:yuán shí
指墓碑。《后汉书·赵岐传》:“可立一员石於吾墓前,刻之曰:‘ 汉 有逸人,姓 赵 名 嘉 ,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词语解释:员程  拼音:yuán chéng
亦作“ 员呈 ”。 指规定人数、期限的工作指标。《淮南子·说山训》:“舂至旦,不中员呈,犹讁之。”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汉书·尹翁归传》:“有论罪,输掌畜官,使斫莝,责以员程,不得取代。” 颜师古 注:“员,数也。计其人及日数为功程。”
词语解释:员役  拼音:yuán yì
从事某项工作的官员;办事的吏员。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虞 魏 等竟编辑未成, 显庆 中,诸员役并罢去。”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额外的军餉如何措置得来?已曾徧差员役往各郡催提,并没有分毫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