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八啸去声 [diào,音调]耀[yào,重要][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shào,老少][徒吊切,音调。行貌。][剑鞘]轿[渠庙切,音峤。《广韵》𨋕车也。][责备][《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liáo liǎo liào][详注1][急也][diào][详注2][piāo piào]尿[详注3][详注4][馨叫切。不仁也。][音要。亦草盛貌。]


注1:剽 漂去声。刼也。《说文》砭刺也。从刀,票声。
注2:约 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
注3:摇 音曜。亦动也。《陈后主·关山月诗》城危接晕高,润风连影摇。寒光带岫移,冷色含山峭。
注4:超 《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末字词组
相吊行吊赗吊谢吊弗吊撩吊形影自吊塔吊
不吊无吊马吊通吊铜吊慰吊哀吊盆吊
庆吊膀子吊临吊倒吊门吊沽吊翻贺为吊 
凭吊设吊单吊了吊陪吊开吊讥吊 
鹤吊诛吊赴吊郊吊撇吊昊天不吊吉吊 
鵩吊会吊起吊修吊展吊形影相吊绷吊 
上吊豫吊评吊干吊浮吊悬吊祭吊 

词语解释:相吊  拼音:xiāng diào
亦作“ 相吊 ”。 互相慰问。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四:“部曲皆相弔, 燕 南 代 北闻。” 宋 苏轼 《定惠院颙师为余竹下开啸轩》诗:“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明 刘基 《锺山作》诗之二:“松露滴堦星在天,草虫相吊响如弦。”参见“ 形影相弔 ”。
见“ 相弔 ”。
词语解释:形影相吊  拼音: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形容孤单无依。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弔,五情愧赧。” 明 沉鲸 《双珠记·辕门遇友》:“今日收调 剑南 ,妻死子离,孤身远路,形影相弔,教人岂不伤感?” 谢震 《论可怜之节妇宜立保节会并父兄强青年妇女守节之非计》:“於是夜半啜泣,形影相弔,其懦者忧鬱癆瘵以至於死。”
词语解释:不吊  拼音:bù diào
(1).谓不为天所哀悯庇祐。《诗·小雅·节南山》:“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师。”《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如何不弔,事临垂克,遘疾陨丧!” 元 揭徯斯 《大元勅赐修堰碑》:“堰无功兮民孔劳,民孔劳兮天不弔。”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不吊》:“古人言不弔者,犹曰不仁。”
(2).不吊丧。《礼记·檀弓上》:“死而不弔者三:‘畏、厌、溺。’” 孔颖达 疏:“此一节论非理横死,不合弔哭之事。”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死为不弔鬼,生作猜谤徒。”
词语解释:庆吊  拼音:qìng diào
亦作“ 庆吊 ”。 庆贺与吊慰。亦指喜事与丧事。《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见 齐王 ,俯而庆,仰而弔, 齐王 曰:‘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 ﹞乃闭门潜思,絶庆弔之礼,户牗墙壁各置刀笔。”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不置车马,不务庆吊。”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府属下》:“然犹许岁时庆弔,趋謁如制。” 老舍 《四世同堂》一:“长孙终日在外教书,晚上还要预备功课与改卷子,那么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便差不多都由长孙媳妇一手操持了。”
见“ 庆弔 ”。
词语解释:凭吊  拼音:píng diào
亦作“ 凭吊 ”。 谓对着遗迹遗物感慨往古的人或事。 清 徐夜 《富春山中吊谢皋羽》诗:“疑向 西臺 犹慟哭,思当 南宋 合酸辛。我来凭弔荒山曲,朱鸟魂归若有神。”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手泽犹存,音容何在?好教我空对遗簪凭弔。”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五:“我凭吊过 黄兴 墓、 蔡锷 墓,也凭吊过 屈子 庙、 贾太傅 祠。”
见“ 凭弔 ”。
亦作“ 凭弔 ”。 对着遗迹等悼念古人或感慨往事。 清 佟国器 《酷相思·石头城怀古》词:“百尺高臺临鹤渚,凭弔悲今古。” 清 陈梦雷 《易水怀古》诗:“河流呜咽增凴弔,策蹇城西日欲昏。”
词语解释:鹤吊  拼音:hè diào
传说 晋 陶侃 以母忧去职。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事见《晋书·陶侃传》。后因以“鹤弔”称吊丧。 南唐 陈致雍 《唐故金华大师正和先生刘君碑铭》:“天不愸遗,人怀永伤,空怀鹤弔之风,莫问鳧飞之路。”
词语解释:鵩吊  拼音:fú diào
鹏鸟飞至。指凶兆。 唐 崔群 《祭柳州柳员外文》:“鵩弔是月,龟从有时。”
词语解释:上吊  拼音:shàng diào
亦作“ 上吊 ”。 以绳套颈,悬空自杀。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正为此没箇法儿,你的爷极得要上弔。” 清 李渔 《风筝误·婚闹》:“还是不説的妙,若还要我説来,只愁你要上弔。”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三:“我还救过人命呢,跳河的,上吊的,我都救过。”
见“ 上弔 ”。
词语解释:行吊  拼音:xíng diào
进行吊唁。《礼记·檀弓下》:“行弔之日,不饮酒食肉焉。”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京师斜对 给孤寺 道南一宅,余行弔者五。”
词语解释:无吊  拼音:wú diào
不吊丧。《孔丛子·杂训》:“ 鲁 人有同姓死而弗弔者,人曰:‘在礼,当免不免,当弔不弔,有司罚之,如之何子之无弔也?’”
词语解释:膀子吊  拼音:bǎng zi diào
方言。指妓女引诱男性。《黑籍冤魂》第十八回:“ 上海 地方,多有那少年浪子,当他是谁家闺秀,追踪躡跡的跟去,想吃天鹅肉,他却是开门揖盗,还你个来者不拒,这叫作膀子弔。”
词语解释:设吊  拼音:shè diào
布置、吊挂。《红楼梦》第五四回:“ 贾蓉 听了,忙出去,带着小廝们,就在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弔齐备。”
词语解释:诛吊  拼音:zhū diào
指伐罪吊民。 宋 程大昌 《考古编·禹论》:“今其所立,既以瘽身为物,而为夷夏之所信戴,惟恐诛弔之不先,此岂私一己而富天下者所能得此於民哉?”
词语解释:会吊  拼音:huì diào
集合吊唁。《后汉书·周举传》:“其令将大夫以下到丧发日復会弔。”《新唐书·杨绾传》:“未几薨,帝惊悼……詔百官如第弔,遣使会弔。”
词语解释:豫吊  拼音:yù diào
谓预为吊唁。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无德而富贵者,固可豫吊也。”
词语解释:赗吊  拼音:fèng diào
谓送车马等助办丧事并致哀悼。《新唐书·李皋传》:“ 淮西 平,乃请护丧归 东都 ,帝走中人賵弔。”
词语解释:马吊  拼音:mǎ diào
亦作“ 马弔 ”。 古代博戏。始于 明 代中叶。因合四十叶纸牌而成,故又称“叶子戏”牌分十字、万字、索子、文钱四门,前两门画《水浒》人像,后两门画线索图形。四人同玩,每人八叶,馀置中央,出牌以大打小。见 明 潘之恒 《叶子谱》、 冯梦龙 《马吊牌经》。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赌博》:“ 万历 之末,太平无事,士大夫无所用心,间有相从赌博者。至 天启 中,始行马弔之戏,而今之朝士,若 江 南、 山 东,几於无人不为此。”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纸牌说》:“独是年来马吊风驰,几遍天下。”《歧路灯》第三四回:“不然者或是混江湖,骨牌湖,打马吊,压寳,大家玩玩,各投所好。”
词语解释:临吊  拼音:lín diào
谓临丧哭吊。《后汉书·侯霸传》:“十三年, 霸 薨,帝深伤惜之,亲自临弔。” 唐 韩愈 《裴君墓志铭》:“丁后母丧,上使临弔。”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易内奇案》:“ 庞 遣僕临弔,诡以择日对。”
词语解释:单吊  拼音:dān diào
(1).独自无侣。《收获》1981年第4期:“他们成双成对,只有我和 小军 是单吊。”
(2).麻将牌戏中最后只剩一张,待自摸或经人打出成对而和者,称为“单吊”。
词语解释:赴吊  拼音:fù diào
(1).前往吊丧。《后汉书·徐稺传》“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稺 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弔。”
(2).前往慰问。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弔。”
词语解释:起吊  拼音:qǐ diào
用起重机吊起
词语解释:评吊  拼音:píng diào
谓评论往事。 明 张龙文 《旗亭宴》第一折:“釃酒閒评弔,谈幽并鹿蕉。 朱买臣 也等得着公车召, 公孙弘 也盼得上贤良詔。”
词语解释:谢吊  拼音:xiè diào
丧事办完后,去拜谢前来吊唁的亲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那年丁忧回籍,办过丧事之后,不免出门谢弔。”参见“ 谢孝 ”。
词语解释:谢孝  拼音:xiè xiào
旧俗指孝子家中人向吊唁者行礼。亦指丧服满后去拜谢曾来吊唁的亲友。《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到了一个马头上, 董孺人 整备着一席酒,以谢孝为名,单请着 吕使君 。”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读礼通考》:‘后世有谢孝之礼,多谓輓近之陋习,不知古《士丧礼》篇拜君命及众宾,已先有然。’注:‘谓尊者加惠,必往拜谢。’则是所谢者,专指曾来賵賻之人,非尽弔客而徧谢之也。”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亲死至七七,縗絰出,徧谢戚友,曰谢孝。”
词语解释:通吊  拼音:tōng diào
至丧家吊唁。《魏书·成淹传》:“ 齐高帝 崩, 魏 遣 李彪 通弔,於时初不素服, 齐 朝亦不以为疑。”
词语解释:倒吊  拼音:dǎo diào
亦作“ 倒弔 ”。
(1).头下脚上地悬挂。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我也曾读过十几年书,如今倒弔起来,没有一点墨水。”《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 晁住娘子 道:‘怎么就捨不的?倒弔着他刷井来!’” 杨朔 《万古青春》:“ 李家发 捉到只耗子,倒吊在树上。”
(2).耷拉,下垂。 柳青 《狠透铁》:“他那满涂着鼻涕和眼泪的脸孔不敢面对人,脑袋倒吊下去。”
词语解释:了吊  拼音:le diào
门窗搭扣。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修理贡院经房……各处房门了吊一百六十二副。赁木床七张,共价四两六钱三分四厘。”参见“ 了鸟 ”。
词语解释:了鸟  拼音:le niǎo
(1).悬物貌。见 翟灝 《通俗编·身体》。引伸为颠倒,不整齐。《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 襄阳郡 之 鄀叶县 属 义阳郡 ” 裴松之 注引《魏略》:“今陛下既尊羣臣……而使穿方举土,面目垢黑,沾体涂足,衣冠了鸟,毁国之光以崇无益,甚非谓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前后辈》:“衣冠了鸟,芙裳萝带,不堪褻侍贵人。”
(2).门窗上的金属搭扣。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锁门金了鸟,展幛玉鸦叉。” 冯浩 注引 何焯 曰:“了鸟即屈戌,今北方语犹然。” 清 朱彝尊 《戏效香奁体二十六韵》:“轩牕开了鸟,洞壑隐空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 孙叶飞 先生夜宿山家,闻了鸟丁东声。”
词语解释:郊吊  拼音:jiāo diào
谓在郊野行吊礼。《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齐侯 归,遇 杞梁 之妻於郊,使弔之。辞曰:‘ 殖 ( 杞梁 即 杞殖 )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弔。’” 杨伯峻 注:“古礼,唯所谓贱者受郊弔。 杞梁 乃大夫,故其妻辞弔……《檀弓下》又云:‘君遇柩於路,必使人弔之。’则 齐庄 之使人弔亦合古礼, 杞梁 之妻之辞弔,亦合古礼。”
词语解释:修吊  拼音:xiū diào
吊唁。《后汉书·郭太传》:“ 林宗 遭母忧, 淑 来修弔,既而 鉅鹿 孙威直 亦至。”
词语解释:干吊  拼音:gàn diào
无物可吐而硬要呕吐。《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九姨太﹞於是踌躇了半天,只得自己装作恶心,乾弔了半天,哇的一口,吐出些白沫。”
词语解释:弗吊  拼音:fú diào
(1).不善。《书·大诰》:“弗弔!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 孙星衍 疏:“弔者, 郑 注《费誓》‘无敢不弔’云:‘弔,至也。’至犹善也,则弔,善也。”
(2).不宜吊唁。《礼记·文王世子》:“刑于隐者,不与国人虑兄弟也。弗弔,弗为服哭于异姓之庙,为忝祖,远之也。” 孔颖达 疏:“所以不弔无服哭於异姓之庙者,为其犯罪,忝辱先祖,於公法合疏远之也。”
词语解释:铜吊  拼音:tóng diào
铜制的水壶。《花城》1981年第5期:“拿铜吊去灌一壶水炖上!”
词语解释:门吊  拼音:mén diào
门式起重机
词语解释:陪吊  拼音:péi diào
旧时丧家开吊时设专人招待来客叫“陪吊”。
词语解释:撇吊  拼音:piě diào
丢开。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我为你撇弔了家私,远远的寻途次。”
词语解释:展吊  拼音:zhǎn diào
即开吊。谓举行吊唁仪式。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二:“政治部全体人员连同勤务兵,都聚集在后庭的那座小库房前面为他展吊。”
词语解释:浮吊  拼音:fú diào
能在水上移动,进行起重作业的船。也叫起重船。
词语解释:撩吊  拼音:liáo diào
犹抛掉。《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那 晁老 一个教书的老岁贡,刚才撩吊了‘诗云子曰’,就要叫他戴上纱帽,穿了圆袖,着了皂鞋,走在堂上。”《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这银子就逼小人受了,小人也只撩吊了,要这样贜钱那里去使。”
词语解释:慰吊  拼音:wèi diào
对遭遇丧灾之事的人表示慰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梦公主》:“见 云萝 扶婢出,凄然慰弔:‘妾欲留君,但母丧未卜窀穸。可怀牒去,到郡自投,保无恙也。’”
词语解释:沽吊  拼音:gū diào
见“ 沽名弔誉 ”。
词语解释:沽名吊誉  拼音:gū míng diào yù
同“ 沽名钓誉 ”。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我不为别的,自恨我奔丧来后,又不是沽名弔誉没来由。”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富童谮非》:“不似他每逞英雄,沽名弔誉,试剑跃驄,不思映雪与囊萤,心机枉空用。”亦省作“ 沽弔 ”。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我不解今时士大夫,不使人明目张胆直道而行,率要作匿情诡行,似 王莽 日事沽弔,是谁倡此!岂世美事耶?”
词语解释:开吊  拼音:kāi diào
有丧事的人家在出殡以前接待亲友来吊唁。《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后事都是现成的,少不得修斋理七,报丧开弔,都是 牛浦 陪客。”
词语解释:昊天不吊  拼音:hào tiān bù diào
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师”。 朱熹 集传:“弔,愍。”后因以“昊天不弔”为哀悼死者之辞。 汉 蔡邕 《济北相崔君夫人诔》:“昊天不弔,降此残殃。”《陈书·世祖纪》:“昊天不弔,上玄降祸。大行皇帝奄捐万国,率土哀号,普天如丧。”《元史·后妃传一·庄懿慈圣皇后》:“九族咸育於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弔,景命靡融。”参见“ 不弔 ”。
词语解释:不吊  拼音:bù diào
(1).谓不为天所哀悯庇祐。《诗·小雅·节南山》:“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师。”《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如何不弔,事临垂克,遘疾陨丧!” 元 揭徯斯 《大元勅赐修堰碑》:“堰无功兮民孔劳,民孔劳兮天不弔。”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不吊》:“古人言不弔者,犹曰不仁。”
(2).不吊丧。《礼记·檀弓上》:“死而不弔者三:‘畏、厌、溺。’” 孔颖达 疏:“此一节论非理横死,不合弔哭之事。”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死为不弔鬼,生作猜谤徒。”
词语解释:形影相吊  拼音: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形容孤单无依。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弔,五情愧赧。” 明 沉鲸 《双珠记·辕门遇友》:“今日收调 剑南 ,妻死子离,孤身远路,形影相弔,教人岂不伤感?” 谢震 《论可怜之节妇宜立保节会并父兄强青年妇女守节之非计》:“於是夜半啜泣,形影相弔,其懦者忧鬱癆瘵以至於死。”
词语解释:悬吊  拼音:xuán diào
悬挂。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验縊死尸,现在悬掛,当声説悬空高下,悬弔处胜任不胜任。”
词语解释:形影自吊  拼音:xíng yǐng zì diào
同“ 形影相弔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块然一老鰥,形影自弔。”
词语解释:哀吊  拼音:āi diào
亦作“ 哀吊 ”。
(1).慰问;抚慰。《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有祸烖,则令哀弔之。”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慊慊狂愚,冀蒙哀弔。”
(2).用作对死者的哀悼。 郁达夫 《回忆鲁迅》:“当时全国所出的刊物,无论哪一种定期或不定期的印刷品上,都充满了哀吊 鲁迅 的文字。”
见“ 哀弔 ”。
词语解释:翻贺为吊  拼音:fān hè wéi diào
《左传·昭公八年》:“ 游吉 相 郑伯 以如 晋 ,亦贺 虒祁 也。 史赵 见 子大叔 曰:‘甚哉,其相蒙也!可弔也,而又贺之?’ 子大叔 曰:‘若何弔也?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战国策·燕策一》:“ 齐宣王 因 燕 丧攻之,取十城。 武安君 苏秦 为 燕 説 齐王 ,再拜而贺,因仰而弔。 齐王 桉戈而却曰:‘此一何庆弔相随之速也?’对曰:‘人之飢所以不食乌喙者,以为虽偷充腹,而与死同患也。今 燕 虽弱小,强 秦 之少婿也。王利其十城,而深与强 秦 为仇。今使弱 燕 为鴈行,而强 秦 制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此食乌喙之类也。’”后因以“翻贺为弔”为典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及 晋 筑 虒 臺, 齐 袭 燕 城, 史赵 苏秦 翻贺为弔,虐民搆敌,亦亡之道。”
词语解释:讥吊  拼音:jī diào
讥讽、凭吊。 明 杨慎 《词品·柳枝辞》:“予独爱无名氏云:‘万里 长江 一带开,岸边杨柳是谁栽?锦帆落尽西风起,惆悵龙舟更不回。’……次句‘是谁栽’三字作问辞,尤含蓄,不言 煬帝 ,而讥弔之意在其中。”
词语解释:吉吊  拼音:jí diào
传说谓龙所生的卵。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又海上人云:龙生三卵,一为吉弔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一·吊》:“惟 苏颂 《图经》载吉弔脂,云龙所生也。”
词语解释:绷吊  拼音:bēng diào
见“ 綳扒弔拷 ”。
词语解释:绷扒吊拷
亦作“绷扒吊拷”。 剥去衣裳,用绳捆绑,吊打拷问。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二折:“这的是人命事怎干休?怎当那綳扒吊拷难禁受。”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赴难》:“綳扒弔拷受禁持,怎当拶指与竹笓。”亦省作“ 綳吊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我等如此綳吊,还不肯吐露真情,明日县堂上可知他不招的。若不招时,我辈私加吊拷,罪不能免。”
见“ 綳扒弔拷 ”。
词语解释:祭吊  拼音:jì diào
祭奠吊唁。
词语解释:塔吊  拼音:tǎ diào
一种塔形起重机。机身很高,由型钢或钢管制成,可以在轨道上移动,起重量较大。主要用于建筑工程。
词语解释:盆吊  拼音:pén diào
把囚犯蒙头倒着吊死。古时私杀狱囚的一种酷刑。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九出:“哥哥,兄弟不是鬼。在牢中遭盆吊死,把我撇在郊外,谢天降几点儿甘雨,把我救醒。”《水浒传》第二八回:“众囚徒道:‘他到晚,把两碗乾黄仓米饭,和些臭鯗鱼来与你喫了。趁饱带你去土牢裡去,把索子緄翻着,一床乾藳荐,把你捲了,塞住了你七窍,颠倒竖在壁边,不消半个更次,便结果了你性命。这个唤做盆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