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八啸去声 [diào,音调]耀[yào,重要][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shào,老少][徒吊切,音调。行貌。][剑鞘]轿[渠庙切,音峤。《广韵》𨋕车也。][责备][《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liáo liǎo liào][详注1][急也][diào][详注2][piāo piào]尿[详注3][详注4][馨叫切。不仁也。][音要。亦草盛貌。]


注1:剽 漂去声。刼也。《说文》砭刺也。从刀,票声。
注2:约 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
注3:摇 音曜。亦动也。《陈后主·关山月诗》城危接晕高,润风连影摇。寒光带岫移,冷色含山峭。
注4:超 《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共13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吊古吊孝吊桥吊环吊索吊胆提心吊谎吊铺
吊影吊庆吊文吊皮吊书子吊腰撒跨吊礼吊眉
吊客吊丧吊书吊胃口吊临吊腰子吊窗吊销
吊鹤吊哭吊祭吊线吊死鬼吊会吊笼吊猴
吊伐吊水吊祠吊盘吊棺吊动吊验吊灾
吊夜吊场吊生吊省吊死问疾吊儿郎当吊装吊牌
吊问吊名吊唁吊颈吊民伐罪吊勉吊艇架吊钩
吊民吊兰吊胆惊心吊面吊杠吊伤吊襚吊门
吊死吊诡吊瘾吊鼻子吊毛吊劳吊膀子吊死问生
吊子吊羊吊篮吊纸吊脚楼吊钱儿吊灯吊慰

词语解释:吊古  拼音:diào gǔ
凭吊往古之事。 唐 李端 《送友人》诗:“闻説 湘 川 路,年年弔古多。” 宋 陈与义 《登岳阳楼》诗:“白头弔古霜风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清 黄遵宪 《到广州》诗:“秋风独上 越王臺 ,弔古伤今几霸才。”
词语解释:吊影  拼音:diào yǐng
对影自怜。喻孤独寂寞。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轻舟反溯,弔影独留。” 唐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兄弟离散》诗:“弔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悵望关河空弔影,正人间、鼻息鸣鼉鼓。”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独客弔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
词语解释:吊客  拼音:diào kè
亦作“吊客”。
(1).吊丧者。《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弔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唐 元稹 《出门行》:“丧车黔首葬,弔客青蝇至。” 清 孙枝蔚 《禽言》诗:“筵上酒宾还未散,门前吊客忽已过。”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中国 ﹞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2).凶神。主有疾病哀泣等事。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问甚么撞着丧门,管甚么逢着弔客,怕甚么月值年灾,拚死在鶯花寨。” 明 无名氏 《庞掠四郡》第三折:“坐衙处撞着太白,犯着弔客,把一坐受官厅,生纽做大市街。” 明 无名氏 《打董达》第三折:“遇着这箇泼无徒,你今日合身丧。者莫是天生弔客,铁打的金刚。”
词语解释:吊鹤  拼音:diào hè
《世说新语·贤媛》“ 陶公 少时作鱼梁吏” 刘孝标 注引《陶侃别传》:“及 侃 丁母忧,在墓下,忽有二客来弔,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遣随视之,但见双鹤冲天而去。”后常以“弔鹤”为颂扬死者之典。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室进巢鵀,门通弔鹤,功臣身陨,会图麟阁。”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诗之三:“海内故人泣,天涯弔鹤来。” 唐 司空图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铭》:“眠牛胜地,兆永继於公侯;弔鹤殊祥,事更传於简册。”
词语解释:吊伐  拼音:diào fá
见“ 弔民伐罪 ”。
词语解释:吊民伐罪  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
亦作“吊民伐罪”。 慰问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人。《宋书·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弔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陪臣谏》:“臣伏闻自古帝王,省方巡狩,弔民伐罪。”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二月下浣军次遂安城北吟于行府》:“弔民伐罪归来日,草木咸歌雨露恩。” 鲁迅 《且介亭杂文·“以眼还眼”》:“将来呢……更未必有人因《哈孟雷特》而责 莎士比亚 的迷信一样,会特地吊民伐罪。”亦省作“ 弔伐 ”。《晋书·慕容垂载记》:“弔伐之义,先代常典。” 前蜀 杜光庭 《莫庭又为张副使命甲子醮词》:“人不告劳,物无失所,益振貔貅之势,佇成弔伐之功。”《明史·陶安传》:“应天顺人,以行弔伐,天下不足平也。”
词语解释:吊夜  拼音:diào yè
谓虫儿在夜间哀鸣。 宋 陆游 《自遣》诗:“幽屏最憎虫弔夜,狂吟略似鸟鸣春。” 宋 陆游 《遣兴》诗之二:“唧唧悲蛩常弔夜,萧萧蠹叶更禁秋。”
词语解释:吊问  拼音:diào wèn
吊祭死者,慰问其家属。《汉书·萧望之传》:“宜遣使弔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 唐 李洞 《题咸阳楼》诗:“弔问难知之,登攀强滴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时州之东亦有狐居村民家,人共见为一白髮叟。叟与居人通弔问,如世人礼。”
词语解释:吊民  拼音:diào mín
抚慰百姓。《孟子·梁惠王下》:“诛其君而弔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东观汉记·光武纪》:“观於放麑啜羹二者孰仁矣,失斩将弔民之义。” 南朝 梁 沉约 《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伐罪 芒山 曲,弔民 伊水 潯。”
词语解释:吊死  拼音:diào sǐ
(1).吊祭死者。《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王弔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诗之二:“弔死不及哀,殯宫已秋草。”
(2).缢死。 清 李渔 《奈何天·调美》:“不好了,不好了,夫人, 周家姨娘 弔死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法》:“人于家中弔死,移尸外掛者,亦有两痕,原痕紫有血痕,移痕白无血痕。”
词语解释:吊子  拼音:diào zǐ
亦作“吊子”。 一种带柄有嘴的小壶。《红楼梦》第四五回:“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弔子熬出粥来。”《红楼梦》第七七回:“ 宝玉 看时,虽有个黑煤乌嘴的弔子,也不像个茶壶。” 钱秋雁 《曙光与五味斋》:“ 小绍兴 怕事情闹僵,为子缓和空气起见,只好到厨房拎了吊子出来冲开水。”
词语解释:吊孝  拼音:diào xiào
亦作“吊孝”。 犹吊丧。《通典·礼四三》:“凡宾客来弔孝,皆当位东阶下。”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一折:“他若是死了,就与他弔孝。”《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山前山后庄户,也有晓得 庄生 是个逃名的隐士,来吊孝的,到底不比城市热闹。” 郭沫若 《纪念高尔基》诗:“太阳之所以罩上黑纱,我才知道,是要代表着全宇宙为我们的巨人吊孝。”
词语解释:吊庆  拼音:diào qìng
吊唁或庆贺。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 长安 多门户,弔庆少休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 柴 知之,谢絶人事,杜门不通弔庆。”
词语解释:吊丧  拼音:diào sāng
亦作“吊丧”。 至丧家祭奠死者。《左传·文公八年》:“ 穆伯 如 周 弔丧,不至。以弊奔 莒 ,从 己氏 焉。”《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文若 可借面弔丧, 稚长 可使监厨请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仲副宪》:“又劾大学士 赵国麟 、侍郎 许希礼 等往工部胥役 俞 姓家弔丧,有失大臣之体。诸人为之降黜有差。” 茅盾 《子夜》三:“吊丧的宾客也已经散去了许多。”
词语解释:吊哭  拼音:diào kū
吊祭且哀哭之。《礼记·杂记下》:“既葬,大功,弔哭而退,不听事也。”《汉书·贾山传》:“古之贤君於其臣也,尊其爵禄而亲之;疾则临视之亡数,死则往弔哭之。”
词语解释:吊水  拼音:diào shuǐ
(1).慰问水灾的受害者。《史记·宋微子世家》:“﹝ 湣公 ﹞九年, 宋 水, 鲁 使 臧文仲 往弔水。”
(2).用水桶打水。
词语解释:吊场  拼音:diào chǎng
亦作“吊场”。 戏剧术语。一出戏的结尾,其他演员都已下场,留下一、二人念下场诗;或一出戏中一个场面结束,由某一演员说几句说白,转到另一个场面。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十二出:“浄末卜吊场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肃苑》:“‘绣户女郎閒鬭草,下帷老子不窥园。’(下)[贴弔场]且喜 陈师父 去了。叫花郎在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净、副净从人喝道下][末弔场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语言恶习》:“如两人三人在场,二人先下,一人説话未了,必宜稍停以尽其説,此谓‘弔场’,原系古格。”
词语解释:吊名  拼音:diào míng
钓名,求取名声。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弔名。”
词语解释:吊兰  拼音:diào lán
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叶线形。叶丛中常抽出细长柔韧下垂的花轴,顶端长有嫩叶、气根。春夏间开花,白色,呈疏散总状花序。原产 非洲 南部,我国引入栽培,常盆栽悬挂室内供观赏。用分株或压条繁殖。也称挂兰、钓兰。
词语解释:吊诡  拼音:diào guǐ
亦作“吊诡”。 奇异,怪异;趋异。《庄子·齐物论》:“ 丘 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弔诡。” 陆德明 释文:“弔,如字;又音的,至也;诡,异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上》:“上下千餘年间,岂乏索隐吊诡之徒,趋异厌常之辈。”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 王 李 既兴,辅翼之者,病在沿袭雷同;攻击之者,又病在飜新吊诡。”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而十九世纪末之重个人,则吊诡殊恒,尤不能与往者比论。”
词语解释:吊羊  拼音:diào yáng
亦作“吊羊”。 谓绑票。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一:“可是 程三 先生故意岔了开去。他把题目转到了水灾旱灾,吊羊的好汉们,地方上的不安静。”
词语解释:吊桥  拼音:diào qiáo
亦作“吊桥”。
(1).指全部或一部分桥面可以吊起、放下的桥。多用在护城河及军事据点上。现代在通航的河道上,为了便利船只通过,也有架吊桥的。 宋 陈规 《守城录·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壕上作桥,桥中作弔桥,暂时隔敌则可,若出兵则不能无碍。”《水浒传》第四七回:“ 杨雄 看时,真个好大庄院,外面週迴一遭阔港,粉墙傍岸,有数百株合抱不交的大柳树,门外一座弔桥,接着庄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建筑栅濠》:“视门大小,造以弔桥。” 韩北屏 《非洲夜会·奴隶和奴隶海岸》:“靠陆地的一边,挖了一道护城河,上架吊桥,随时可以拉起来。”
(2).轮船驾驶台前面或两旁的一块凸出来的平台,是作近海了望的地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他便开了一炮,轰的一声,把那船上的望臺打毁了,吊桥打断了,一个大副受了重伤,只得停了轮。”
(3).在河上、山谷等处架起两根钢索,然后用很多铁条把桥面吊在钢索上,用这种方式造成的桥梁亦称吊桥。 左建明 《三个通信兵》四:“三个通信兵越过吊桥,来到 公主河 对岸,寻到那个残破的碉堡。”
词语解释:吊文  拼音:diào wén
亦作“吊文”。 悼念死者的文字。 晋 束晳 《吊卫巨山文序》:“时自本郡来,赴其丧、作弔文一篇,以告其柩。” 姚华 《论文后编》:“追慰死者曰弔文,始 贾谊 。”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沿路有人发一张《克氏日报》,上面还载着许多吊文传志。”
词语解释:吊书  拼音:diào shū
吊祭的文书;祭文。《礼记·檀弓下》“ 滕成公 之丧,使 子叔敬叔 弔,进书” 汉 郑玄 注:“进书,奉君弔书。”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 贾谊 ﹞迁为 长沙 太傅。既之官,内不自得。及渡 湘水 ,投弔书曰:‘闒茸尊显,佞諛得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又 子叔敬叔 进弔书於 滕君 ,固知行人挈辞,多被翰墨矣。”
词语解释:吊祭  拼音:diào jì
亦作“吊祭”。 祭奠、吊唁。《东观汉记·陈龟传》:“ 陈龟 为 五原 太守,后卒,西域胡夷, 并 凉 民庶,咸为举哀,弔祭其墓。” 宋 司马光 《抚纳西人诏意》:“而 夏 国主 秉常 ,屡遣使者,造于闕庭,弔祭讣告,寖修常职。” 洪深 《包得行》第四幕:“我父亲到 潘知事 家吊祭,不知听到什么人说什么话。”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不但是出了钱,他还亲自去吊祭或庆贺。”
词语解释:吊祠  拼音:diào cí
吊祭。《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 卒…… 韩王 衰絰入弔祠,诸侯皆使将相来弔祠,视丧事。”《史记·楚世家》:“十二年, 秦昭王 卒, 楚王 使 春申君 弔祠于 秦 。”《后汉书·独行传·李业》:“ 述 闻 业 死,大惊,又耻有杀贤之名,乃遣使弔祠,賻赠百匹。”
词语解释:吊生  拼音:diào shēng
吊慰生者。《左传·隐公元年》:“赠死不及尸,弔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荀子·大略》:“賻賵,所以佐生也;赠襚,所以送死也。送死不及柩尸,弔生不及悲哀,非礼也。”
词语解释:吊唁  拼音:diào yàn
亦作“吊唁”。 哀悼死者并慰问生者。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宾客弔唁,无不哀者。”《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支德 不愿为官,致政而归。闻 施济 故后,家日贫落,心甚不忍,特地登门弔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士大夫妇咸华妆来,搴幃弔唁,冠盖舆马塞道路。”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三:“恰巧他的业师死了,他跑到业师家里去吊唁。”
词语解释:吊胆惊心  拼音:diào dǎn jīng xīn
亦作“吊胆惊心”。 犹言吊胆提心。《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词语解释:吊瘾  拼音:diào yǐn
亦作“吊癮”。 谓对嗜好略加满足。 沙汀 《代理县长》:“他当过小学教员,后来又在招安军队里混过很长的时间。本来有烟癖的,但早已只吞服一两颗泡子‘吊瘾’了。”
词语解释:吊篮  拼音:diào lán
亦作“吊篮”。 升降机上运送人上下的篮状装置。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在矿井里》:“他们马上用绳子捆住我的腰,把我抬到升降机吊篮顶板上,司机慢慢开动吊篮,把我送出了井口。”
词语解释:吊环  拼音:diào huán
(1).体操器械的一种。在架上挂两根绳,下面各有一个环。
(2).器械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用手握住吊环做各种动作。
词语解释:吊皮  拼音:diào pí
亦作“吊皮”。 犹吊谎。
词语解释:吊胃口  拼音:diào wèi kǒu
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欲望或兴趣。
词语解释:吊线  拼音:diào xiàn
瓦工、木工工作时,用线吊重物形成垂线,借以取直。
词语解释:吊盘  拼音:diào pán
建造竖井时,悬吊在井筒中可以升降的工作台。
词语解释:吊省  拼音:diào shěng
吊唁慰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弔省,号踊哀絶,路人为之落泪。”
词语解释:吊颈  拼音:diào jǐng
亦作“吊颈”。 上吊自杀。 艾芜 《童年的故事·手》:“ 五婶 忍着气地说:‘当然,我放得大量!不然的话,早就吊颈死了算了!’” 黄谷柳 《虾球传·触须》:“要是把连上的伙食输光,我看他吊颈也没有绳!”
词语解释:吊面  拼音:diào miàn
亦作“吊面”。 皮桶子配上布或绸缎等做面称“吊面”。 高德明 《梦中婚》:“乙:‘您先等等,六月十三穿皮袄不热吗?’甲:‘不热,使夏布吊面!’”
词语解释:吊鼻子  拼音:diào bí zi
方言。鼻疽。
词语解释:吊纸  拼音:diào zhǐ
吊丧。旧时吊丧时要自带纸钱,故有此称。《儒林外史》第七回:“一连开了七日弔,司、道、府、县,都来弔纸。” 张慧剑 注:“弔纸,弔丧。自携香和纸钱去弔唁,是古时弔丧的礼节,后来虽然不一定这样,一般习惯,仍旧把弔丧称做‘弔纸’。”
词语解释:吊索  拼音:diào suǒ
船篷等的穿过长滑轮组的许多细索
系在一支较低帆桁中间从桅杆的桅顶吊下支撑帆桁的桁索或链
词语解释:吊书子  拼音:diào shū zǐ
喜欢掉书袋的腐儒。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秘议》:“正是:天下少信弔书子,世外有情持素人。”弔,一本作“ 调 ”。
词语解释:吊临  拼音:diào lín
哭吊,吊唁。《周礼·天官·寺人》:“凡内人弔临于外。”《后汉书·邓彪传》:“五年春,薨于位,天子亲临弔临。”
词语解释:吊死鬼  拼音:diào sǐ guǐ
亦作“吊死鬼”。 谓缢死者的鬼魂。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譬如城隍庙或东岳庙中,大殿后面就有一间暗室,叫作‘阴司间’,在才可辨色的昏暗中,塑着各种鬼:吊死鬼、跌死鬼、虎伤鬼、科场鬼。”
词语解释:吊棺  拼音:diào guān
提取尸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弔棺开验,动须旬月。”
词语解释:吊死问疾  拼音:diào sǐ wèn jí
吊祭死者,慰问病人。《礼记·杂记下》:“免丧之外行於道路,见似目瞿,闻名心瞿,弔死而问疾,颜色戚容,必有以异於人也。” 汉 晁错 《论贵粟疏》:“又私自送往迎来,弔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 晋 宋 人墨迹,多是弔死问疾书简。”
词语解释:吊民伐罪  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
亦作“吊民伐罪”。 慰问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人。《宋书·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弔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陪臣谏》:“臣伏闻自古帝王,省方巡狩,弔民伐罪。”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二月下浣军次遂安城北吟于行府》:“弔民伐罪归来日,草木咸歌雨露恩。” 鲁迅 《且介亭杂文·“以眼还眼”》:“将来呢……更未必有人因《哈孟雷特》而责 莎士比亚 的迷信一样,会特地吊民伐罪。”亦省作“ 弔伐 ”。《晋书·慕容垂载记》:“弔伐之义,先代常典。” 前蜀 杜光庭 《莫庭又为张副使命甲子醮词》:“人不告劳,物无失所,益振貔貅之势,佇成弔伐之功。”《明史·陶安传》:“应天顺人,以行弔伐,天下不足平也。”
词语解释:吊杠  拼音:diào gàng
体操或杂技表演的器械;包括一根短棒横系在两条平行的吊绳底端的器械
词语解释:吊毛  拼音:diào máo
戏曲中表演突然跌跤的动作。演员身体向前,头向下,然后腾空一翻,以背着地。
词语解释:吊脚楼  拼音:diào jiǎo lóu
亦作“吊脚楼”。 后部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又称吊楼。 沉从文 《边城》二:“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 叶蔚林 《蓝蓝的木兰溪》:“ 木兰溪 像一条蓝色的丝带,挽起两岸错落的村寨和高高低低的吊脚楼,组成了 木兰溪 公社。”
词语解释:吊胆提心  拼音:diào dǎn tí xīn
亦作“吊胆提心”。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害怕。《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词语解释:吊腰撒跨  拼音:diào yāo sā kuà
谓扭捏作态。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三折:“百忙里便弔腰撒跨,半合儿勘你箇搅蛆扒。”
词语解释:吊腰子  拼音:diào yāo zǐ
耍滑头或用小计谋捣乱。例如:他一带头,再也没谁吊过腰子。
词语解释:吊会  拼音:diào huì
聚集吊丧。《后汉书·马援传》:“﹝ 援 卒﹞宾客故人,莫敢弔会。”
词语解释:吊动  拼音:diào dòng
犹牵动。《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就是四正有些不利,弔动了一个计都星,在里面作扰,有些啾唧不安,却不碍大事。”
词语解释:吊儿郎当  拼音:diào er láng dāng
亦作“吊儿郎当”。 形容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仪容不整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苏联作家七人集〉序》:“这固然也因为一时自称‘革命作家’的过于吊儿郎当,终使坚实者成为硕果。”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四:“村干部说他们不好好生产,吊儿郎当。”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二章:“同志们经常跟我说:‘调皮骡子,你可不能再吊儿郎当了,现在身份不同了。’”
词语解释:吊勉  拼音:diào miǎn
犹慰勉。《后汉书·虞诩传》:“初除之日,士大夫皆见弔勉。”《周书·武帝纪上》:“当加弔勉,以厉薄俗。”
词语解释:吊伤  拼音:diào shāng
犹吊丧。《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饰食饮弔伤之礼,而物属之者也。” 尹知章 注:“伤,谓丧祭也。”
词语解释:吊劳  拼音:diào láo
吊祭存问。《周礼·夏官·太仆》:“掌三公孤卿之弔劳。”《周礼·夏官·小臣》:“掌士大夫之弔劳。”
词语解释:吊钱儿  拼音:diào qián ér
〈方〉贴在门楣上镂有图案和文字的刻纸。
词语解释:吊谎  拼音:diào huǎng
掉谎,撤谎。《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在真人前赤巴巴弔谎,难道我便信了你。”《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我昨夜原説道‘是吾妻’,今説将来,便是我昔年求聘的了。我何曾弔谎!”
词语解释:吊礼  拼音:diào lǐ
(1).吊丧的礼制。《礼记·杂记下》:“妇人非三年之丧,不踰封而弔。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夫人其归也,以诸侯之弔礼。”《左传·文公九年》“ 秦 人归 僖公 、 成风 之襚,礼也” 唐 孔颖达 疏:“﹝ 秦 康公 ﹞追赠 僖公 ,并及 成风 ,假弔礼而行,故曰礼也。”
(2).古时凶礼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荒礼哀凶札,以弔礼哀祸烖。”
词语解释:吊窗  拼音:diào chuāng
可以从外面向上吊起来的旧式窗子。《宣和遗事》前集:“打起緑油弔窗看修竹湖山之景。”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天道暄热,都把那帽笠去了,把那衣服鬆一鬆,将那四下的弔窗,都与我推开了。”
词语解释:吊笼  拼音:diào lóng
亦作“吊笼”。
(1).指升降机上用以运送人员上下的笼状装置。 巴金 《沉默集·煤坑》:“跟着 老张 走进吊笼,挤在几个新认识的同伴中间。”
(2).一种笼状刑具。周围装有铁刺,犯人进入后只能勉强站立。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若是不供出来,还要上夹棍,跪抬盒,站吊笼哩!”
(3).可以悬挂的笼子。 许地山 《枯杨生花》:“像老鼠入了吊笼一样。”
词语解释:吊验  拼音:diào yàn
提取查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照提》:“家主呈告婢僕盗逃,必拘中保,弔验身契,并两邻查讯盗逃情由,方可立提缉之案。”
词语解释:吊装  拼音:diào zhuāng
用人工或机械安装建筑物的预制构件。
词语解释:吊艇架  拼音:diào tǐng jià
简称“艇架”。船上用以起卸救生艇或工作艇的专用设备。一般位于船甲板的两边,平时在船舷内,用时伸出舷外,将艇吊起或放下。按收放艇的操作方式,分为转出式、摇倒式和重力式三种。
词语解释:吊襚  拼音:diào suì
往丧家吊唁并赠衣服。《仪礼·士丧礼》“襚者入,衣尸,出。主人拜送如初,唯君命出” 汉 郑玄 注:“唯君命出,以明大夫以下,时来弔襚,不出也。”
词语解释:吊膀子  拼音:diào bàng zi
亦作“吊膀子”。
(1).练臂力。《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空了工夫,这班总爷、副爷自己还要吊膀子,下箭道学着射箭,怕的是抚台大人来到,一枝射不中,要説他技艺生疏,送掉前程。”
(2).调情。亦常指调戏勾引妇女。 鲁迅 《准风月谈·新秋杂识(三)》:“‘吊膀子’呢,我自己就不懂那语源,但据老于 上海 者说,这是因西洋人的男女挽臂同行而来的,引伸为诱惑或追求异性的意思。吊者,挂也,亦即相挟持。” 茅盾 《子夜》五:“我知道你和姓 朱 的女工吊膀子,你想收买人心!”
词语解释:吊灯  拼音:diào dēng
亦作“吊灯”。 悬挂式的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挂在天棚上的大吊灯点起来了。”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一盏白玻璃罩的大吊灯悬在桌面上,照出几个正伏身在台子上工作的人影。”
词语解释:吊铺  拼音:diào pù
吊起来的简易的铺位。
词语解释:吊眉  拼音:diào méi
眉梢向上挑起的眉毛
词语解释:吊销  拼音:diào xiāo
亦作“吊销”。 将发出去的印信、执照、证件等收回并取消。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下:“ 张成禄 为阴阳学时,犹见部颁满、汉文铜方章……最后非紧要印官,尽行弔销,换给木戳。”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美国点滴》:“安眠药和心得宁看快用光了,想请朋友托位熟医生给开个方子买点。他说:‘哦,那可不行。没经过门诊,谁敢开!好家伙,查出来就会吊销他的医生执照。’”
词语解释:吊猴  拼音:diào hóu
亦作“吊猴”。 掉唇弄舌。《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们底下伙伴儿们没个吊猴的;这要个吊猴的,得了这话,还不够他们駡我的呢!”
词语解释:吊灾  拼音:diào zāi
慰问遭灾受难的人。《左传·文公十五年》:“ 史佚 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贺善、弔灾、祭敬、丧哀,情虽不同,毋絶其爱,亲之道也。’”
词语解释:吊牌  拼音:diào pái
旧时官厅捕人的拘票。《西游补》第八回:“行者又出弔牌一起:‘ 秦檜 。’”
词语解释:吊钩  拼音:diào gōu
把锅挂在炉火上的钩
附有链条或绳索的钩环或挂钩
一种粗大的、通常有手柄的钩,尤指用以搬运货物或挂肉的钩
词语解释:吊门  拼音:diào mén
从顶上悬挂(如挂在滚轴上)的滑动拉门
词语解释:吊死问生  拼音:diào sǐ wèn shēng
吊祭死者,慰问生者。《战国策·燕策一》:“ 燕王 弔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北史·循吏传·杜纂》:“弔死问生,甚有恩纪。”
词语解释:吊慰  拼音:diào wèi
亦作“吊慰”。 至丧家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梁书·文学传上·刘昭》:“祖 伯龙 ,居父忧以孝闻, 宋武帝 敕皇太子诸王并往弔慰,官至少府卿。”《辽史·景宗纪》:“ 宋 主 匡胤 殂……遣郎君 王六 、挞马 涅木古 等使 宋 弔慰。”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归途中经过他家的门口,便又顺便去吊慰。”
共13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