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共15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吉凶吉兆吉土吉徵吉地吉圭吉驾吉繇
吉祥吉卜吉壤吉光吉行吉卦吉吉福
吉甫吉利吉云吉符吉旦吉光裘吉黄吉网罗钳
吉梦吉善吉从吉网吉玉吉故吉馆吉羊
吉语吉德吉庆吉事吉瑞吉言吉臣吉祥草
吉日吉甫颂吉月吉亥吉贝裘吉阳吉谶吉皇
吉蠲吉占吉星吉服吉莫靴吉征吉笄吉禄
吉士吉林吉辰吉时吉莫吉辛吉词吉里骨碌
吉人吉礼吉良吉朔吉金吉祝吉禘吉罗米突
吉了吉贝吉昌吉应吉云花吉验吉诃德吉象

词语解释:吉凶  拼音:jí xiōng
亦作“ 吉兇 ”。
(1).犹祸福。《易·乾》:“与鬼神合其吉凶。”《史记·日者列传》:“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唐 沉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吉兇恆委 郑 ,年寿会询 唐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吉凶相救,患难相扶。”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长沙 卑湿, 谊 自惧不寿,因作《服赋》以自广……大意谓祸福纠缠,吉凶同域,生不足悦,死不足患。”
(2).指吉事和丧事。《周礼·春官·天府》:“凡吉凶之事,祖庙之中,沃盥,执烛。” 郑玄 注:“吉事,四时祭也;凶事,后王丧。” 汉 班固 《白虎通·丧服》:“故吉凶不同服,歌哭不同声,所以表中诚也。”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家家始以灯火相会聚,亲戚吉凶通弔问。”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牛小姐见面》:“不带釵,带些花,别些吉凶。”
词语解释:吉祥  拼音:jí xiáng
(1).预示好运之征兆,祥瑞。《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成玄英 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岂道德之符而圣人所谓吉祥善事者与?”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盖 道乡 昔寓居阁上,忽于佛前地生五笋,甚可爱……州人传出,咸谓吉祥,以为为 道乡 发也。”
(2).指吉利。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白教你们拉一天车,都心里给我多念道点吉祥话儿,别没良心!”
(3).指 宋 僧 吉祥长老 。 宋 黄庭坚 《鹧鸪天·吉祥长老设长松汤为作》词:“ 吉祥 老子亲拈出,箇箇教成百岁人。”
(4). 元 代授与僧人的美号。《元史·仁宗纪三》:“特授僧 从吉祥 荣禄大夫、大司空,加荣禄大夫、大司徒僧 文吉祥 开府仪同三司。”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僧称吉祥》:“知 元 时以吉祥为僧之美号。”
(5).指吉祥坐。佛陀坐相之一。详“ 吉祥坐 ”。
词语解释:吉祥坐  拼音:jí xiáng zuò
佛教语。也叫结跏趺坐。佛教徒坐禅的一种姿势。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八:“一曰吉祥,二曰降魔……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仰安跏趺之上,名为吉祥坐。”
词语解释:吉甫  拼音:jí fǔ
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 。又称 兮伯吉父 。姓 兮 ,名 甲 ,字 伯吉父 (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 。遗物有《兮甲盘》《诗·小雅·六月》:“文武 吉甫 ,万邦为献。”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察之上代,则 奚斯吉甫 之徒鸣玉鸞於前。”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 吉甫 辈,颂君之德。” 清 钱谦益 《益都任氏寿宴序》:“《六月》之诗,美 吉甫 之燕喜,受祉来归。”
词语解释:吉梦  拼音:jí mèng
(1).吉祥的梦。《周礼·春官·占梦》:“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拜而受之。”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二》:“ 真德秀 会试於行都,祈梦於 吴山 梓潼庙 ……是夜得吉梦,其年果及第。”
(2).指生男育女的喜梦。《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羆,维虺维蛇……维熊维羆,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君不见 徐卿 二子生絶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宋 沉遘 《章穆皇后斋文》:“授神筴於泰元,占维熊於吉梦。” 明 徐霖 《绣襦记·汧国流馨》:“鱼水愿和同,早叶熊羆吉梦。”
词语解释:吉语  拼音:jí yǔ
好消息;吉祥的言辞。《汉书·陈汤传》:“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闻子高第日,正从相公丧。哀情逢吉语,惝怳难为双。” 宋 陆游 《古别离》诗:“ 紫姑 吉语元无据,况凭瓦兆占归日。”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记职志》:“一屏拟吉语四字为题,又作四言八句颂,署名题其上。” 韦君宜 《牺牲者的自白》:“按照卜来的吉语,他一两个月就会回来。”
词语解释:吉日  拼音:jí rì
(1).吉利的日子。好日子。《诗·小雅·吉日》:“吉日维戊,既伯既祷。”《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红楼梦》第九七回:“ 寳 兄弟大喜!老爷已择了吉日,要给你娶亲了!”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二:“从前迷信的人们,总喜欢把一些日子叫做吉日,而把另外一些日子叫做凶日。”
(2).指朔日。农历每月初一。《周礼·地官·党正》:“及四时之孟月吉日,则属民而读邦法以纠戒之。” 郑玄 注:“以四孟之月朔日读法。”参见“ 吉 ”。
词语解释:吉蠲  拼音:jí juān
亦作“ 吉圭 ”。
(1).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毛 传:“吉,善。蠲,絜也。” 郑玄 笺:“谓将祭祀也。” 朱熹 集传:“吉,言諏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 陆德明 释文:“蠲,古玄反,旧音圭。”《仪礼·士虞礼》“圭为而哀荐之饗” 汉 郑玄 注:“圭,絜也。《诗》曰:‘吉圭为饎。’” 清 龚自珍 《〈说文段注〉札记》:“肙,一曰空也。 段 注:甑下孔谓之窐,窐亦作瓹,是其义也。吉蠲即吉圭。”
(2).祭祀,祀典。 唐 李舒 《让皇帝庙乐章·奠币》:“子孙拜后,承兹吉蠲。” 宋 沉遘 《七言致斋》诗:“君王无意学神仙,独为苍生致吉蠲。”《金史·乐志下》:“降升有节,荐是吉蠲。” 清 顾炎武 《十庙》诗:“追惟定鼎初,遣祀明纶将。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
词语解释:吉士  拼音:jí shì
(1).犹贤人。《书·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国家。”《汉书·元帝纪》:“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贤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 颜师古 注:“吉,善也。”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嘉泰三年》之一:“ 召康公 为 成王 赋《卷阿》之诗,言求贤用吉士。”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所为歌诵其主之寿考福禄,而兼及於吉人吉士之多也。”
(2).男子之美称。《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 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衒玉。”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堪笑我诱人吉士,反自怀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从此老喉嘹喨,吟关关之雎鸠;吉士骈填,若浩浩乎河水。”
(3).古 新罗国 官名。《北史·新罗传》:“其官有十七等;一曰伊罚干,贵如相国,次伊尺干……次吉士,次大乌,次小乌,次造位。”
(4). 明 清 时庶吉士的简称。 清 桂文灿 《经学博采录》卷九:“ 休宁 戴东原 吉士 震 ,少从 婺源 江慎修 明经游,通天地人之学。” 清 桂文灿 《经学博采录》卷九:“ 胡君 癸未下第,南归,与吉士同舟,至 富春江 乃别。”
词语解释:吉人  拼音:jí rén
(1).善良的人。《易·繫辞下》:“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汉 扬雄 《法言·问明》:“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
(2).指有福之人。 唐 司空图 《丙午岁旦》诗:“多虑无成事,空休是吉人。”
词语解释:吉了  拼音:jí le
鸟名。即秦吉了。似鹦鹉,嘴脚皆红,脑后有肉冠,善效人言。 唐 白居易 《双鹦鹉》诗:“始觉琵琶絃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旧唐书·音乐志二》:“今案 岭 南有鸟,似鸜鵒而稍大,乍视之,不相分辨,笼养久,则能言,无不通,南人谓之吉了,亦云料。”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唐 万年 县尉 段公路 撰《北户录》,纪 廉州 民获赤白吉了者。赤者寻卒,白者久而能言,笑语效人,禽之珍者也。” 清 曹寅 《客馈洋茶半开戏题》诗:“吉了诅春浑不省,唐花纷笑总成堆。”参见“ 秦吉了 ”。
词语解释:秦吉了  拼音:qín jí le
鸟名。也称了哥、吉了。因产于 秦中 ,故名。 唐 李白 《自代内赠》诗:“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宋 辛弃疾 《千年调》词:“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一秦吉了飞集棘上,展翼覆之。”
词语解释:吉兆  拼音:jí zhào
吉祥的征兆。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纳》:“ 祐 但以荐奠毕,掷樗蒲投具,得吉兆告 纳 。”《三国演义》第七回:“忽一日,狂风骤起,将中军‘帅’字旗竿吹折。 韩当 曰:‘此非吉兆,可暂班师。’” 清 李渔 《奈何天·师捷》:“他住的是 凤凰山 ,咱摆的是百鸟朝凤阵,倒替他做了吉兆。” 叶君健 《火花》二三:“但生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还是一桩大事,得讨一个吉兆。”
词语解释:吉卜  拼音:jí bǔ
吉利的卜兆。《书·大诰》:“予得吉卜。”《国语·晋语三》:“公号 庆郑 曰:‘载我。’ 庆郑 曰:‘忘善而背德,又废吉卜,何我之载?’”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神享其衷,赐以吉卜,曰:‘如汝志。’”
词语解释:吉利  拼音:jí lì
(1).谓吉祥顺利。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姤》:“举家蒙欢,吉利无殃。”《后汉书·西羌传》:“﹝其兵﹞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 唐 裴铏 《传奇·薛昭》:“居首女子酹之曰:‘吉利!吉利!好人相逢,恶人相避。’”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出军发马,也要个吉利。”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周后 一心想着签上的诗句,哪有闲心听宫女奏乐?但为着取个吉利,便轻轻地点一下头。”
(2).即吉利草。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南土有金蛇,亦名蜴蛇……其蛇粗如大指,长一尺许,鳞甲上有金银,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参见“ 吉利草 ”。
词语解释:吉利草  拼音:jí lì cǎo
草名。可解毒。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上:“吉利草,其茎如金釵股,形类石斛,根类芍药。 交 广 俚俗多畜,蛊毒惟此草解之极验。 吴 黄武 中, 江夏 李俣 以罪徙 合浦 ,始入境遇毒,其奴 吉利 者,偶得是草与 俣 服,遂解。 吉利 即遁去,不知所之。 俣 因此济人不知其数,遂以吉利为名。”
词语解释:吉善  拼音:jí shàn
(1).吉祥。 汉 焦赣 《易林·履之颐》:“宜家受福,吉善长久。”《南齐书·王敬则传》:“ 敬则 船独不进,乃令弟入水推之,见一乌漆棺。 敬则 曰:‘尔非凡器。若是吉善,使船速进。吾富贵,当改葬尔。’船须臾去。”
(2).良善。《金史·章宗纪二》:“职官多以吉善求名,计得自安,国家何赖焉。”
词语解释:吉德  拼音:jí dé
美德;高尚的品德。《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姦为凶德。” 汉 徐干 《中论·法象》:“君子感凶德之如彼,见吉德之如此,故立必磬折,坐必抱鼓。”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 陆氏 姊事父母以孝闻,事姑如事母。善伯仲以悌达,事夫如事兄,睦族以惠和,煦下以慈爱,四者谓之吉德。”
词语解释:吉甫颂  拼音:jí fǔ sòng
周 代贤臣 尹吉甫 所作赞美 周宣王 之颂歌。相传《诗·大雅》中之《崧高》《烝民》《韩奕》《江汉》等篇皆是。后以指宰辅颂君之作。 唐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还成 吉甫 颂,赠答此瑶华。”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能为 吉甫 颂,善用 子房 筹。”参见“ 吉甫 ”。
词语解释:吉甫  拼音:jí fǔ
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 。又称 兮伯吉父 。姓 兮 ,名 甲 ,字 伯吉父 (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 。遗物有《兮甲盘》《诗·小雅·六月》:“文武 吉甫 ,万邦为献。”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察之上代,则 奚斯吉甫 之徒鸣玉鸞於前。”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 吉甫 辈,颂君之德。” 清 钱谦益 《益都任氏寿宴序》:“《六月》之诗,美 吉甫 之燕喜,受祉来归。”
词语解释:吉占  拼音:jí zhān
吉利的卜兆,吉利的征兆。《楚辞·离骚》:“欲从 灵氛 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之十二:“门客嗔愁思,家人献吉占。尤怜小儿女,时报鹊鸣簷。”
词语解释:吉林  拼音:jí lín
中国以汽车工业及化学工业闻名的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2483万(1990)。省会长春市
中国吉林省省辖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第二松花江畔
词语解释:吉礼  拼音:jí lǐ
(1).古五礼之一。指祭祀之礼。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曲阜》:“ 乾隆 五十九年,予按试至 曲阜 ,适逢孟冬上丁,时 衍圣公 宪培 初薨,予以吉礼主祭。”
(2).指婚礼。亦指举办婚礼时所需之物。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窦玉妻》:“今夕甚佳,又有牢饌,亲戚中配属,何必广招宾客,吉礼既具,便取今夕。”
词语解释:吉贝  拼音:jí bèi
(1).梵语或马来语的译音。古时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记载中的吉贝,实多指草棉,但仍常将棉花与木棉科的木棉树相混淆。《梁书·诸夷传·林邑国》:“吉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洁白与紵布不殊。”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棉》:“木绵有二种,似木者名古贝,似草者名古终。或作吉贝者,乃古贝之讹也。”
(2).指棉布。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三:“ 闽 广 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桿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棉布传入 中国 很早, 南北朝 时从南洋诸国输入,称为吉贝,白迭。”
词语解释:吉土  拼音:jí tǔ
古代王者卜居之地。《礼记·礼器》:“因吉土,以饗帝于郊。” 郑玄 注:“吉土,王者所卜而居之土也。”
词语解释:吉壤  拼音:jí rǎng
(1).旧指风水好的坟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大峪山用舍》:“十七年十二月, 章圣太后 崩。上忽下詔,迁 显陵 梓宫改葬於北。六飞亲閲,得吉壤於 天寿山 之大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亲定陵寝》:“后有善青乌者,视邱惊曰:‘虽命我辈足遍海内求之,不克得此吉壤也。’”《清史稿·礼志十一》:“自 世宗 亲营 泰陵 吉壤,工需动用内帑,并諭毋建石像,惜人力。”
(2).犹良田沃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植桑榆》:“遥望其处,鬱鬱葱葱,翠云盘结,居然旺气所钟,不亦名区吉壤哉。”
词语解释:吉云  拼音:jí yún
五色云。古人以为吉祥之兆。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二:“帝曰:‘何谓吉云?’ 朔 曰:‘其国俗之云气占吉凶。若乐事,则满室云起,五色照人,著於草树,皆成五色露珠,甚甘。’” 唐 白行简 《五色露赋》:“徵勒毕之言,以为国泰;验吉云之説,乃辨时康。”
词语解释:吉从  拼音:jí cóng
指吉服导从的朝臣。 唐 姚合 《文宗皇帝挽词》之三:“彻奠新阡起,登山吉从全。” 唐 李商隐 《昭肃皇帝挽歌辞》之二:“小臣观吉从,犹误欲东封。” 冯浩 笺注:“《晋书·礼志》:将葬,设吉驾,群臣吉服导从,以象平生之容。”
词语解释:吉庆  拼音:jí qìng
(1).喜庆。亦指喜庆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父祖伯叔,若在军阵,贬损自居,不宜奏乐讌会及婚冠吉庆事也。”《魏书·彭城王勰传》:“ 勰 生而母 潘氏 卒,其年显祖崩。及有所知,启求追服。 文明太后 不许,乃毁瘠三年,弗参吉庆。”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旌表》:“祥瑞如此,吉庆必来。”
(2).吉福,福禄。 唐 李翱 《祭杨仆射文》:“门吏盈朝,宴赏有加。宜哉万寿,吉庆靡他。”
(3).祝颂套语。谓康健多福。 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春且尽,时气向热,惟侍奉吉庆。” 明 方孝孺 《答刘养浩书》之一:“秋凉惟侍养吉庆。”
词语解释:吉月  拼音:jí yuè
(1).农历每月初一。《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 何晏 集解引 孔 曰:“吉月,月朔也。” 邢昺 疏:“‘吉月,月朔也’者,以《诗》云‘二月初吉’,《周礼》云:‘正月之吉’,皆谓朔日,故知此吉月谓朔日也。”
(2).指正月。《后汉书·马融传》:“乘舆乃以吉月之阳朔,登於疏鏤之金路。” 李贤 注:“阳朔,十月朔也。”按, 汉 初以十月为岁首。参见“ 吉 ”。
(3).吉利的月份。《仪礼·士冠礼》:“吉月令辰,乃申尔服。” 贾公彦 疏:“上云令月吉日,此云吉月令辰,互见其言。”
词语解释:吉星  拼音:jí xīng
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平山冷燕》第一回:“臣夜观乾象,见祥云瑞靄,拱护紫微,喜曜吉星,照临黄道。”参见“ 三星 ”。
词语解释:三星  拼音:sān xīng
(1).《诗·唐风·绸缪》:“三星在天。” 毛 传:“三星,参也。” 郑玄 笺:“三星,谓心星也。”均专指一宿而言。天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星,有参宿三星,心宿三星,河鼓三星。据近人研究,《绸缪》首章“绸繆束薪,三星在天”,指参宿三星;二章“绸繆束芻,三星在隅”,指心宿三星;末章“绸繆束楚,三星在户”,指河鼓三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吉日良宵,试看三星带月。”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二:“三星高了, 刘大娘 躺在炕上,翻来掉去,老也睡不着。”
(2).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三星,谓岁星行经三个星次,犹言三年。 五代 贯休 《和杨使君游赤松山》诗:“为郡三星无一事, 龚 黄 意外扳 乔 松 。”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时巡万里,羣心久阻於望霓;岁閲三星,凶问奄传於驰馹。”
(3).指福、禄、寿三福神。 明 李东阳 有《三星图歌寿致马太守》,歌曰:“福星雍容丰且都,翩然骑鹤乘紫虚。禄星高冠盛华裾,浮云为驭鸞为车。寿星古貌长骨颅,渥丹为颜雪鬢鬚。”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三星图》:“三星之説, 明 已有之。且见於名人之集也。”
词语解释:吉辰  拼音:jí chén
犹良辰。吉利的时日;好日子。《后汉书·明帝纪》:“閒暮春吉辰,初行大射。”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老青衣曰:‘事即必定,后十五日大吉辰,君於此时,但具婚礼所要,并於此备酒饌。’”《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即便选择吉辰,兴动工役。” 闻一多 《忆菊》诗:“那祖国底登高饮酒的重九,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
词语解释:吉良  拼音:jí liáng
(1).犹吉祥。 汉 王充 《论衡·讥日》:“刚柔相得,奇耦相应,乃为吉良。”
(2).善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僧居和托生》:“ 居和 乃以牛黄丸疗风疾者也。饮食酒肉,不守僧戒,然用心吉良。”
(3).神马名。亦泛指骏马。《山海经·海外西经》“乘文马” 晋 郭璞 注:“文马即吉良也。”《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
词语解释:吉昌  拼音:jí chāng
(1).吉祥。 汉 焦赣 《易林·恒之复》:“逃时歷舍,所之吉昌。”《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象纬吉昌,归功於朕,朕惧不敢当。”
(2).指康健无恙。《隋书·天文志中》:“故日月行有道之国则光明,人君吉昌,百姓安寧。”参见“ 吉时 ”。
词语解释:吉时  拼音:jí shí
(1).吉祥的时辰;好时辰。《史记·三王世家》:“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红楼梦》第八十回:“正説着,吉时已到,请 寳玉 出去奠酒,焚化钱粮,散福。”
(2).指人健在之时。《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且卫尉年尊,两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讳,使臣长抱刻骨之恨。宜及吉时,不可稽留。”
词语解释:吉徵
1.幸运的征召。《汉书·何并传》:“郡中乱, 王莽 遣使徵 詡 ,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 詡 据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徵,不宜若此。’”
2.吉祥的征兆。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无吉徵而自宅,以徵假见难可也。”《晋书·刘聪载记》:“ 张氏 梦日入怀,寤而以告, 元海 曰:‘此吉徵也,慎勿言。’”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王元渊 ﹞夜梦著袞衣,倚槐树而立,以为吉徵。”
词语解释:吉光  拼音:jí guāng
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名。一说神马名。《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燋。”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腾黄之马,吉光之兽,皆寿三千岁。”《云笈七籤》卷八四:“天马者,吉光、腾黄之兽也。”参见“ 吉良 ”。
词语解释:吉良  拼音:jí liáng
(1).犹吉祥。 汉 王充 《论衡·讥日》:“刚柔相得,奇耦相应,乃为吉良。”
(2).善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僧居和托生》:“ 居和 乃以牛黄丸疗风疾者也。饮食酒肉,不守僧戒,然用心吉良。”
(3).神马名。亦泛指骏马。《山海经·海外西经》“乘文马” 晋 郭璞 注:“文马即吉良也。”《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
词语解释:吉符  拼音:jí fú
吉祥的符瑞。《后汉书·荀爽传》:“人事如此,则嘉瑞降天,吉符出地,五韙咸备,各以其敍矣。” 唐 张说 《奉和圣制义成校猎喜雪应制》诗:“星为吉符老,雪作丰年庆。”
词语解释:吉网  拼音:jí wǎng
唐 御史 吉温 陷害无辜,刑罚严酷,时称“吉网”。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下:“ 西樵 戏为《虫豸诗》二十首,盖有所感慨而作……‘共道输君独,素丝巧若神。祇应同 吉 网,莫便詡经纶。’(《蜘蛛》)”详“ 吉网罗钳 ”。
词语解释:吉网罗钳  拼音:jí wǎng luó qián
唐天宝 初, 李林甫 为相,任酷吏 吉温 、 罗希奭 为御史。 吉 罗 承 李 旨意,诬陷异己,制造冤狱,时称“罗钳吉网”。事见《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后因以“吉网罗钳”比喻酷吏朋比为奸,陷害无辜。 宁调元 《癸丑狱中作》诗:“ 吉 网 罗 钳新伎俩,牛头马面旧跳梁。” 吴梅 《检点》诗:“ 吉 网 罗 钳开阁纳,斧声烛影隔江听。”
词语解释:吉事  拼音:jí shì
吉祥之事。古指祭祀、冠礼、婚嫁等。《易·繫辞下》:“吉事有祥。”《礼记·曲礼上》:“丧事先远日,吉事先近日。” 郑玄 注:“吉事,祭祀、冠、取之属也。”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吉事上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噫!活人见鬼,其兆不祥;矧有吉事之家,动出魑魅魍魎为寿乎?”
词语解释:吉亥  拼音:jí hài
古礼,天子于每年农历正月之亥日亲耕。其日卜须吉,故称“吉亥”。先卜上旬之亥日,如不吉,则再卜中旬、下旬。《旧唐书·礼仪志四》:“孟春吉亥,祭帝社於藉田,天子亲耕……诸祭祀卜日,皆先卜上旬;不吉,次卜中旬、下旬。”《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四年》:“《六典》《礼阁新仪》,并先云上辛祀昊天,次云吉亥享先农。”
词语解释:吉服  拼音:jí fú
(1).古祭祀时所著之服。祭祀为吉礼,故称。《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2).泛指礼服。《后汉书·安帝纪》:“皇太后御 崇德殿 ,百官皆吉服。”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我归自西,君反吉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御史方伯相殴》:“ 王 奋拳击之, 顾 不能胜,堕冠弛带,以吉服而盘旋于地。”《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珍 令 贾蓉 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
词语解释:吉时  拼音:jí shí
(1).吉祥的时辰;好时辰。《史记·三王世家》:“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红楼梦》第八十回:“正説着,吉时已到,请 寳玉 出去奠酒,焚化钱粮,散福。”
(2).指人健在之时。《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且卫尉年尊,两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讳,使臣长抱刻骨之恨。宜及吉时,不可稽留。”
词语解释:吉朔  拼音:jí shuò
吉旦。农历每月初一。 汉 荀悦 《申鉴·俗嫌》:“或曰:祈请者,诚以接神,自然应也。故精以底之,牺牲玉帛以昭祈请,吉朔以通之。”参见“ 吉 ”。
词语解释:吉应  拼音:jí yìng
吉祥的征兆。《北史·薛濬传》:“ 濬 初为儿时,与宗中儿戏涧滨,见一黄蛇,有角及足……僧曰:‘此儿之吉应’。”
词语解释:吉地  拼音:jí dì
(1).吉祥平安之地。亦泛指宝地。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禽如择居,故避凶而从吉,吉地虽不为,而可择处。” 唐 刘禹锡 《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时中原甫宁, 江 南为吉地。”《水浒传》第五一回:“财门上起,利地上住,吉地上过,旺地上行。手到面前,休教空过。” 王统照 《旗手》:“ 小皮 笑时,身旁又添了六七个麻袋,他得了吉地一般地跳上去,伸出两腿安然坐下。”
(2).指风水好的墓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鬼灵相墓术》:“然其家子弟,若有乘马坠此潭,几至不救者,即是吉地,而发祥自此始矣。”《清史稿·高其倬传》:“上以 其倬 通堪舆术……復召至京师,令从 怡亲王 勘定 太平峪 万年吉地。”
词语解释:吉行  拼音:jí xíng
(1).谓行必获吉。《易·困》:“动悔有悔,吉行也。” 孔颖达 疏:“吉行者,知悔而征,行必获吉也。”
(2).为吉事而行。《荀子·大略》:“故吉行五十,犇丧百里,賵赠及事,礼之大也。”《汉书·王吉传》:“臣闻古者师日行三十里,吉行五十里。” 南朝 梁简文帝 《行幸甘泉宫》诗:“吉行五十里,随处宿离宫。” 唐 刘禹锡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之二:“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
词语解释:吉旦  拼音:jí dàn
(1).农历每月初一。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苏惟甫 ﹞旬澣吉旦诣公,语餘遂及身计。” 明 张居正 《请册立东宫疏》:“以今首春吉旦,勑下礼官,早正储宫之位,以定国本,以慰羣情。”《西游补》第二回:“忽见殿门额上有‘緑玉殿’三个大字,旁边注着一行细字:‘ 唐 新天子 风流皇帝 元年二月吉旦立。’”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 中华民国 十三年夏历菊月吉旦立。”参见“ 吉 ”。
(2).泛指吉祥的日子。
词语解释:吉玉  拼音:jí yù
彩色的玉。《尸子》卷下:“吉玉大龟。”《山海经·西山经》:“ 崇吾之山 至于 翼望之山 ……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瘞,糈用稷米。” 郭璞 注:“﹝吉玉,﹞玉加采色者也。” 宋 曾巩 《酬王正仲太常学士登岳麓寺阁见寄》诗:“皇华照 楚 甸,吉玉投 衡山 。”
词语解释:吉瑞  拼音:jí ruì
祥瑞。《汉书·王莽传中》:“申以福应,吉瑞累仍。”《三国志·魏志·杨阜传》:“而动得吉瑞,犹尚忧惧,况有灾异而不战竦者哉?”
词语解释:吉贝裘  拼音:jí bèi qiú
棉衣。 宋 陆游 《天气作雪戏作》诗:“细纳兜罗袜,奇温吉贝裘。”参见“ 吉贝 ”。
词语解释:吉贝  拼音:jí bèi
(1).梵语或马来语的译音。古时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记载中的吉贝,实多指草棉,但仍常将棉花与木棉科的木棉树相混淆。《梁书·诸夷传·林邑国》:“吉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洁白与紵布不殊。”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棉》:“木绵有二种,似木者名古贝,似草者名古终。或作吉贝者,乃古贝之讹也。”
(2).指棉布。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三:“ 闽 广 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桿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棉布传入 中国 很早, 南北朝 时从南洋诸国输入,称为吉贝,白迭。”
词语解释:吉莫靴  拼音:jí mò xuē
亦作“ 吉莫鞾 ”。 用吉莫皮制成的靴子。《北齐书·恩倖传·韩宝业》:“臣向见 郭林宗 从冢出,着大帽、吉莫靴,插马鞭。”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宗楚客 造一新宅成……磨文石为阶砌及地,着吉莫鞾者,行则仰仆。” 清 沉起凤 《谐铎·草鞵四相公》:“忽一夕,曳吉莫鞾,鏗然而至。”
词语解释:吉莫  拼音:jí mò
皮革名。《唐六典·户部尚书》“一曰关内道……厥贡岱赭盐山” 唐 李林甫 注:“ 同州 皱文吉莫皮。”参见“ 吉莫靴 ”。
词语解释:吉莫靴  拼音:jí mò xuē
亦作“ 吉莫鞾 ”。 用吉莫皮制成的靴子。《北齐书·恩倖传·韩宝业》:“臣向见 郭林宗 从冢出,着大帽、吉莫靴,插马鞭。”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宗楚客 造一新宅成……磨文石为阶砌及地,着吉莫鞾者,行则仰仆。” 清 沉起凤 《谐铎·草鞵四相公》:“忽一夕,曳吉莫鞾,鏗然而至。”
词语解释:吉金  拼音:jí jīn
指鼎彝等古器物。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铜铸之祭器为“吉金”。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韩城鼎铭》:“坚久吉金,用作寳尊鼎。”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吉金打本千行在,敬拓斯文冠所遭。” 姚华 《论文后编·源流》:“书契既兴,文字觕成,吉金贞卜,始见 殷 商 。”
词语解释:吉云花  拼音:jí yún huā
传说中的奇花名。 清 孙枝蔚 《木槿》诗:“老人已齐物,不羡吉云花。”注:“ 江湖长翁 诗‘髩香长点吉云花’,自注云:‘吉云花千岁开一枝,出《神仙传》。’”
词语解释:吉圭  拼音:jí guī
见“ 吉蠲 ”。
词语解释:吉蠲  拼音:jí juān
亦作“ 吉圭 ”。
(1).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毛 传:“吉,善。蠲,絜也。” 郑玄 笺:“谓将祭祀也。” 朱熹 集传:“吉,言諏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 陆德明 释文:“蠲,古玄反,旧音圭。”《仪礼·士虞礼》“圭为而哀荐之饗” 汉 郑玄 注:“圭,絜也。《诗》曰:‘吉圭为饎。’” 清 龚自珍 《〈说文段注〉札记》:“肙,一曰空也。 段 注:甑下孔谓之窐,窐亦作瓹,是其义也。吉蠲即吉圭。”
(2).祭祀,祀典。 唐 李舒 《让皇帝庙乐章·奠币》:“子孙拜后,承兹吉蠲。” 宋 沉遘 《七言致斋》诗:“君王无意学神仙,独为苍生致吉蠲。”《金史·乐志下》:“降升有节,荐是吉蠲。” 清 顾炎武 《十庙》诗:“追惟定鼎初,遣祀明纶将。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
词语解释:吉卦  拼音:jí guà
吉祥的卦爻。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孔子 卦得賁,喟然仰而嘆息,意不平。 子张 进,举手而问曰:‘ 师 闻賁者吉卦,而嘆之乎?’”
词语解释:吉光裘  拼音:jí guāng qiú
用吉光毛皮制成的衣服。亦泛指极其珍贵的裘服。《西京杂记》卷一:“ 武帝 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上时服此裘以听朝。” 程善之 《古意》诗:“羽林孤儿骑上头,驌驦寳马吉光裘。”参见“ 吉光 ”。
词语解释:吉光  拼音:jí guāng
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名。一说神马名。《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燋。”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腾黄之马,吉光之兽,皆寿三千岁。”《云笈七籤》卷八四:“天马者,吉光、腾黄之兽也。”参见“ 吉良 ”。
词语解释:吉良  拼音:jí liáng
(1).犹吉祥。 汉 王充 《论衡·讥日》:“刚柔相得,奇耦相应,乃为吉良。”
(2).善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僧居和托生》:“ 居和 乃以牛黄丸疗风疾者也。饮食酒肉,不守僧戒,然用心吉良。”
(3).神马名。亦泛指骏马。《山海经·海外西经》“乘文马” 晋 郭璞 注:“文马即吉良也。”《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
词语解释:吉故  拼音:jí gù
值得赞美的往事。《楚辞·离骚》:“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词语解释:吉言  拼音:jí yán
(1).好话;善言。《书·盘庚上》:“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
(2).吉祥之言。 吴祖光 《闯江湖》第二幕:“ 金香 娘:‘谢谢他二叔,借您吉言,借您吉言吧。’”
词语解释:吉阳  拼音:jí yáng
吉祥。 清 龚自珍 《说印》:“至於鱼形兽面之製,吉阳富贵之文,或出於古陶师,多致之,不足乐也。”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而媵以诗》:“我拓古文璆琳瑯,熏以桂椒袭以緗,楮精墨匀週豪芒,愿君自发君吉阳。”
词语解释:吉征  拼音:jí zhēng
(1).幸运的征召。《汉书·何并传》:“郡中乱, 王莽 遣使徵 詡 ,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 詡 据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徵,不宜若此。’”
(2).吉祥的征兆。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无吉徵而自宅,以徵假见难可也。”《晋书·刘聪载记》:“ 张氏 梦日入怀,寤而以告, 元海 曰:‘此吉徵也,慎勿言。’”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王元渊 ﹞夜梦著袞衣,倚槐树而立,以为吉徵。”
词语解释:吉辛  拼音:jí xīn
宋 时于农历九月辛日享帝于明堂。其日卜须吉,故称“吉辛”。《宋史·礼志四》:“季秋享帝,以先王配,则有常月而未有常日。礼不卜常祀而卜其日。所谓卜日者,卜其辛尔。盖月有上辛、次辛,请以吉辛为正。”
词语解释:吉祝  拼音:jí zhù
古礼六祝之一。祈福祥。《周礼·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辞……三曰吉祝。” 郑玄 注:“吉祝,祈福祥也。”参见“ 六祝 ”。
词语解释:六祝  拼音:liù zhù
谓祭神的六种祈祷辞。
词语解释:吉验  拼音:jí yàn
犹吉兆。 汉 王充 《论衡·吉验》:“凡人禀贵命於天,必有吉验见於地。”
词语解释:吉驾  拼音:jí jià
古礼,天子崩,将葬时设有载其生时之服饰的车驾,谓之“吉驾”。《晋书·礼志中》:“《士丧礼》,葬有稾车乘车,以载生之服。此皆不唯载柩,兼有吉驾之明文也。既设吉驾,则宜有导从,以象平生之容,明不致死之义。”
词语解释:吉  拼音:jí jué
镰刀的别称。 明 李翊 《俗呼小录》:“鎌刀谓之吉钁。”
词语解释:吉黄  拼音:jí huáng
神马名。《逸周书·王会》:“ 犬戎 文马,文马赤鬣縞身,目若黄金,名吉黄之乘。”吉黄,一本作“ 古黄 ”。参见“ 吉量 ”。
词语解释:吉量  拼音:jí liàng
神马名。《山海经·海内北经》:“﹝ 犬封国 ﹞有文马,縞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郭璞 注:“量,一作良。”
词语解释:吉馆  拼音:jí guǎn
古代临产妇女所居之侧室。因择吉就馆,故称“吉馆”。《三国志·魏志·王郎传》:“时屡失皇子,而后宫就馆者少, 朗 上疏曰:‘……《周礼》六宫内官百二十人,而诸经常説,咸以十二为限,至於 秦 汉 之末,或以千百为数矣。然虽弥猥,而就时於吉馆者或甚鲜。’”参见“ 就馆 ”。
词语解释:就馆  拼音:jiù guǎn
(1).临产时移住侧室分娩。引申指生子。《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絶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宋史·韩琦传》:“ 琦 乘间进曰:‘……陛下春秋高,未有建立,何不择宗室之贤者,以为宗庙社稷计?’帝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按《礼记·内则》:“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馆即侧室。
(2).谓赴宫廷治事之所。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墓志》:“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后用以称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 宋 赵叔向 《肯綮录》:“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我笑道:‘这个给我们就馆的差不多,阔不到那里去。’”
词语解释:吉臣  拼音:jí chén
贤良之臣。《吕氏春秋·贵当》:“观事君者也,其友皆诚信有行好善。如此者,事君日益,官职日进,此所谓吉臣也。” 高诱 注:“吉,善也。”
词语解释:吉谶  拼音:jí chèn
吉祥的谶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二》:“ 郑丞相 清之 ,在太学十五年,殊困滞无聊……及试《青紫明主恩》诗,押‘明’字,短晷逼暮,思索良艰,漫検韵中,有‘赬’字可押,遂用为末句云:‘他年蒙渥泽,方玉带围赬。’归为同舍道之,皆大笑曰:‘緑衫尚未能得着,乃妄想繫玉乎?’已而中选,攀附 史弥远 ,官至极品,竟赐玉焉,遂成吉讖。”
词语解释:吉笄  拼音:jí jī
古代指行吉礼时所用的发簪。《仪礼·丧服》:“吉笄尺二寸。” 贾公彦 疏:“吉时,大夫士与妻用象,天子、诸侯之后、夫人用玉为笄。”
词语解释:吉词  拼音:jí cí
美善的言词。《随园诗话》卷九引 清 潘汝晟 《偶成》诗:“义色少姚佚,吉词无淫颇。”
词语解释:吉禘  拼音:jí dì
古时除丧,奉死者神主入祭于宗庙,谓之“吉禘”。《春秋·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 庄公 。” 杜预 注:“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於庙,庙之远主当迁入祧,因是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后六月,又吉禘於太庙而致 釐公 ,《春秋》讥之。”
词语解释:吉诃德  拼音:jí hē dé
见“ 吉呵德 ”。
词语解释:吉呵德  拼音:jí hē dé
亦作“ 吉訶德 ”。 西班牙 名作家 塞万提斯 所著长篇小说《唐·吉诃德》中的主人翁。穷贵族 吉诃德 耽于骑士小说,模仿书中英雄,行侠四方,结果屡遭挫败。后以讽喻脱离实际,想入非非者。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这些故事,作为闲谈来听听是不算很坏的,但万一有谁相信了,照办了,那就会成为乳臭未干的 吉呵德 。” 瞿秋白 《〈子夜〉和国货年》:“那些狗用尽一切手段来镇压这个浪潮,假装着 吉诃德 老爷式的‘国货奋斗’,不过是这些手段之中的一个。”
词语解释:吉繇  拼音:jí yáo
吉祥的卜辞。 晋 挚虞 《思游赋》:“造 庖牺 以问象兮,辨吉繇于 姬文 。”
词语解释:吉福  拼音:jí fú
福禄。 汉 蔡邕 《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陛下享兹吉福,永守皇极……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词语解释:吉网罗钳  拼音:jí wǎng luó qián
唐天宝 初, 李林甫 为相,任酷吏 吉温 、 罗希奭 为御史。 吉 罗 承 李 旨意,诬陷异己,制造冤狱,时称“罗钳吉网”。事见《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后因以“吉网罗钳”比喻酷吏朋比为奸,陷害无辜。 宁调元 《癸丑狱中作》诗:“ 吉 网 罗 钳新伎俩,牛头马面旧跳梁。” 吴梅 《检点》诗:“ 吉 网 罗 钳开阁纳,斧声烛影隔江听。”
词语解释:吉羊  拼音:jí yáng
同“ 吉祥 ”。 羊,古“祥”字。古鼎彝铭文中“吉祥”常作“吉羊”。《隶续·元嘉刀铭》:“宜侯王,大吉羊。” 清 赵翼 《题百体寿字》诗:“邇来临本渐传播,多取吉羊介秀眉。”
词语解释:吉祥草  拼音:jí xiáng cǎo
(1).佛经中传说 释迦佛 成道时 吉祥童子 所献之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诸天导引菩萨起行,离树三十步,天授吉祥草,菩萨受之。”
(2).草名。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茎贴地面。叶细长,丛生茎上,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夏秋间开花,紫红色。浆果球形,红色。可种庭院,供玩赏。根和全草入药。
(3).艾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福德绵、吉祥草、草师婆,皆谓艾也。”
词语解释:吉皇  拼音:jí huáng
神马名。
词语解释:吉禄  拼音:jí lù
吉祥幸福。《左传·哀公九年》:“若 帝乙 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 唐 邵真 《义井记》:“彼丰福吉禄,繁荣重庆。” 宋 王安石 《诏允观文殿学士富弼乞赴汝州避灾养疾》:“勉绥吉禄,毋恤后艰。”
词语解释:吉里骨碌  拼音:jí lǐ gū lù
象声词。 浩然 《艳阳天》第二章:“他们又转头往北爬,北边有一个大坎子,吉里骨碌一滚,下了沟。”
词语解释:吉罗米突  拼音:jí luó mǐ tū
英语kilometre的音译。公里。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当 咸丰 十年, 英 法 联军入京之役, 俄 使 伊格那夫 诡称调停和议,欺总署诸臣,更订界约以为报酬。割 乌苏里江 …… 图门江 以东之地,奄有 朝鲜 日本 沿海数千吉罗米突之广野。”
词语解释:吉象  拼音:jí xiàng
犹吉兆。 汉 班固 《幽通赋》:“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烱戒。”
共15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