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翰去声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首字词组
叹息叹慨叹重叹伤叹咤叹悒叹讶叹憾
叹嗟叹咨叹吒叹愀叹服叹蜡叹悼叹邑
叹逝叹绝叹扬叹诧叹呜叹老嗟卑叹佩叹赞
叹惜叹咏叹惋叹骇叹企叹思叹伏叹辞
叹吁叹羡叹嘻叹词叹哭叹悔叹慜叹诵
叹凤叹恨叹誉叹笑叹嘉叹奖叹挹叹为观止
叹赏叹异叹美叹气叹气嗐声叹怅叹愤 
叹喟叹悲叹黄犬叹愕叹想叹佛叹涕 
叹奇叹仰叹慕叹怨叹怪叹观止叹爱 

词语解释:叹息  拼音:tàn xī
(1).叹气。《礼记·祭义》:“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昭王 临朝叹息。”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 桓 灵 也。”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清 魏源 《圣武纪》卷二:“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
(2).叹美;赞叹。《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叹气;嗟叹。《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2).赞叹。《后汉书·朱晖传》:“ 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 虞 嘆息,遂召之。”
词语解释:叹嗟  拼音:tàn jiē
(1).嗟叹,叹息。 南朝 梁 何逊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抚弦乏欢娱,临觴独叹嗟。” 唐 周繇 《经故宅有感》诗:“昔年埏埴生灵地,今日生人为叹嗟。”
(2).赞叹。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今之新图有二马,復令识者久叹嗟。” 唐 罗邺 《趁职单于留别阙下知己》诗:“逢秋不拟同 张翰 ,为忆鱸鱼却叹嗟。”
嗟叹。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及行之日,又赠序引,不以规而以赏识其愚,又嘆嗟其去。” 清 孙枝蔚 《闲居感怀》诗之六:“坐久生嘆嗟,非嫌主情衰。”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咏·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词语解释:叹逝  拼音:tàn shì
感叹岁月易去。语本《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晋 潘岳 《秋兴赋》:“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 唐 李绅 《〈追昔游集〉序》:“《追昔游》,盖叹逝感时,发于悽愴而作也。”
词语解释:叹惜  拼音:tàn xī
(1).嗟叹惋惜。 唐 韩愈 《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 山公 自是林园主,叹惜前贤造作时。” 明 方孝孺 《答阌乡叶教谕书》:“或门人故交,发其所藴而叹惜其遭逢。”《三国演义》第九回:“﹝ 貂蝉 ﹞车已去远, 布 缓轡於土冈之上,眼望车尘,叹惜痛恨。” 孙中山 《建国方略·有志竟成》:“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2).赞叹。《南史·刘勔传》:“ 苞 居官有能名,性和直,与人交,面折其非,退称其美,士友咸以此叹惜之。” 唐 杜甫 《寄高三十五书记》诗:“叹惜 高生 老,新诗日又多。”
嗟叹、惋惜。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垂歷遐荒,使知音者嘆惜。”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逸文》:“ 王魏公 与 杨文公 大年 友善,疾篤,延 大年 于卧内草遗奏,言忝为宰相,不可以将尽之言为宗亲求官,止敍生平遭遇之意。表上, 真宗 嘆惜之,遽遣就第,取子弟名数録进。”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 子贡 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 颜子 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啟之,而 子贡 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嘆惜之,非许之也。” 郭沫若 《落叶·第二十五信》:“我自己要战胜到底,最后要在费了一切的努力才刚好打倒了的强敌的尸上要追慕他,要叹惜他的败北,而洒雪纯真的眼泪。”
词语解释:叹吁  拼音:tàn yù
叹息。 唐 于鹄 《悼孩子》诗:“亲戚或问时,抑悲空叹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空闷乱,长叹吁。”
词语解释:叹凤  拼音:tàn fèng
谓生不逢时。典出《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 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循叹凤之远图,宗获麟之遗制。” 唐玄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叹凤嗟身否,伤麟悲道穷。”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见长歌》:“ 有周 道衰犹叹凤,天公留得归皇 宋 。”
词语解释:叹赏  拼音:tàn shǎng
赞叹称赏。《晋书·刘元海载记》:“﹝ 刘渊 ﹞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宗族部落咸共叹赏。” 唐 寒山 《诗》之十五:“谁当来叹赏,樵客屡经过。”《老残游记》第二回:“正在叹赏不絶,忽听一声渔唱。”
赞赏。 宋 司马光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之一:“忽闻秋兴篇,嘆赏几絶倒。”《平山冷燕》第二回:“天子大加嘆赏,因向 山显仁 説道:‘卿女一稚子耳,便能应对详明如此,真可羡也,皆卿之教养有方也。’”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心侬词史》:“歌声既发,响遏行云,荡魄回肠,令人之意也消, 程 聆之不禁击节嘆赏,倾倒弗置。”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但我一天来已没有吃饭了,实在提不起闲情逸致来叹赏这些吃饱饭的人所作的好东西。”
词语解释:叹喟  拼音:tàn kuì
叹气。《楚辞·九章·怀沙》:“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王逸 注:“喟,息也。言己所以心中重伤,於是叹息,自恨怀道不得施用也。”
叹息。 宋 苏轼 《夜行观星》诗:“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嘆喟。”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冯佩伯》:“静观世态亦如是也,良可嘆喟!”
词语解释:叹奇  拼音:tàn qí
赞叹惊异。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将兵数百人,悉识其材鄙怯勇,指付必堪其事,司徒叹奇之。”
词语解释:叹慨  拼音:tàn kǎi
叹息感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曾唫恒悲兮,永叹慨兮。” 晋 王羲之 《杂帖》:“乖离忽四年,言之叹慨。”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叹慨诉同旅,美人无相闻。”
词语解释:叹咨  拼音:tàn zī
叹息咨嗟。 宋 苏洵 《颜书》诗:“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
词语解释:叹绝  拼音:tàn jué
赞叹备至。 明 陈恭尹 《南海神祠古木绵花歌》:“青春二月当艳阳,观者千人皆叹絶。”
词语解释:叹咏  拼音:tàn yǒng
吟咏。 宋 苏舜钦 《老莱子》诗:“搏膺念之子,叹咏形诸诗。”
词语解释:叹羡  拼音:tàn xiàn
赞叹羡慕。 唐 白居易 《青毡帐二十韵》:“贫僧应叹羡,寒士定留连。”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 恭惠 登枢,年耆康强, 许公 时尚为相,尝所叹羡。”《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今君侯英风震於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
赞叹羡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江阳王 继 来省疾,谓﹝ 章武王 融 ﹞曰:‘卿之财产,应得抗衡,何为嘆羡,以至於此?’”《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众皆嘆羡 杨修 才识之敏。”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徐慧仙》:“完姻之日,騶从烜赫,所赠奩具,以鉅万计,道路观者,嘖嘖嘆羡。” 叶圣陶 《脚步集·某镇纪事》:“‘就是调查员,将来总有执行委员的巴望,只要看同他一道来的是何等人物,’是咀嚼着得意风光而吐露出来的叹羡的调子。”
词语解释:叹恨  拼音:tàn hèn
叹息怨恨。《三国志·蜀志·魏延传》:“ 延 常谓 亮 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唐 杜甫 《苦战行》:“干戈未定死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明 李贽 《读史·杨升庵集》:“於是乎前而生者,犹冀有待於后世;后而生者,又每叹恨於后时。”
叹息抱恨。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窅娘再世》:“入室,已不见女,几上留书诀别。生嘆恨发狂,削髮入山,不知所终。”
词语解释:叹异  拼音:tàn yì
赞叹诧异。《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勑制僮御,内外諮稟,事同成人。初,诸家莫知者,后闻之,咸叹异焉。” 唐 戴君孚 《广异记·崔日用》:“衙毕,使奴取诸寺长生猪。既至,或跛或眇,不殊前见也,叹异久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大郎又説着大士梦中诗四句,举家叹异。”
惊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行修 疑道做梦,却有老人尚在可证。老人当即辞 行修 而去, 行修 嘆异了一番。”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至操陆兵,悉以新制神枪,一军齐放,有若万道火龙。生观之,不胜嘆异。”
词语解释:叹悲  拼音:tàn bēi
叹息悲伤。 宋 苏洵 《颜书》诗:“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
词语解释:叹仰  拼音:tàn yǎng
赞叹仰慕。 清 曾国藩 《罗忠节公神道碑铭》:“屡建大勋,朝野叹仰,以为名将。”
赞叹景仰。 宋 钱愐 《钱氏私志》:“﹝上﹞又出御製诗示公( 王岐公 ),公嘆仰圣学高玅。”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师少时白晳而癯,至是色如紫玉,目光炯然,冠佩整肃,若自天而下,观者嘆仰,以为真人復生也。”
词语解释:叹重  拼音:tàn zhòng
赞叹敬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旧制,羣臣立于殿庭,既而遇雨雪,亦不移步于廊下……朝既罢, 斌 于雪中拔身而去,见之者咸嘆重焉。”
词语解释:叹吒
见“ 叹咤 ”。
亦作“ 嘆咤 ”。 由于愤激而慨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怀玉 ( 李怀玉 )抱冤无诉,於狱中垒石象佛,默期冥报,时近腊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 吴主 大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牵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后 曰:‘尔父憒憒,败我大事!’”
词语解释:叹咤  拼音:tàn zhà
亦作“ 叹吒 ”。叹息感慨。《三国志·蜀志·杨仪传》:“於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周书·萧詧传》:“未尝不盱衡扼腕,叹咤者久之。”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低头增叹吒,到口復嗢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上仙》:“便闻案上作叹咤声,似一健叟。”
嘆吒:由于愤激而慨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怀玉 ( 李怀玉 )抱冤无诉,於狱中垒石象佛,默期冥报,时近腊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 吴主 大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牵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后 曰:‘尔父憒憒,败我大事!’”
词语解释:叹扬  拼音:tàn yáng
赞扬。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更相叹扬,迭为表里。”
词语解释:叹惋  拼音:tàn wǎn
嗟叹惋惜。 晋 陶潜 《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融 立性贪暴,志欲无限,见之叹惋,不觉生疾。” 唐 陈鸿 《长恨歌传》:“及闻 马嵬 之死,数日叹惋。” 宋 苏轼 《答王敏仲书》:“舟行至 扶胥 ,急足示问,乃知有 袁州 之命,叹惋而已。”
嗟叹惋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方悽然欲询所之,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復见。生嘆惋木立,若丧魂魄。”《诗刊》1978年第4期:“ 李贺 用乐府歌行和清新的小诗大胆讽刺皇帝求仙……反对藩镇压迫人民,叹惋宫女幽闭深宫等等,其精神是和新乐府运动相通的。”
词语解释:叹嘻  拼音:tàn xī
叹息。 宋 苏洵 《颜书》诗:“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宋 王令 《送曹杜赴试礼部》诗:“出门千里到何时,母送拊背父叹嘻。”
赞叹。 宋 苏洵 《颜书》诗:“谁知忠义心,餘力尚及斯,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嘆嘻。”
词语解释:叹誉  拼音:tàn yù
赞叹称誉。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五伯》:“至於三国,既无叹誉一言。” 汉 应璩 《百一诗》:“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叹誉以为奇童。”《宋史·孙永传》:“ 韩琦 读其诗,叹誉之。”
词语解释:叹美  拼音:tàn měi
赞美。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有顷, 长安 中稍稍自定,上叹美 商 之固守,数称其议。”《书·尧典》“於变时雍” 宋 蔡沉 集传:“於,叹美辞。”
赞美。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唐 末常御殿,更无仗,遇朔望,特设之。趋朝者,仍给廊下食。所以 郑谷 辈多形於诗咏嘆美。”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周贞女》:“媪又尽出衣饰陈诸庭,益嘖嘖嘆美。”
词语解释:叹黄犬  拼音:tàn huáng quǎn
《史记·李斯列传》:“ 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后因以“嘆黄犬”为悔恨贪富贵而取祸之典。 唐 李白 《拟恨赋》:“执爱子以长别,嘆黄犬之无缘。” 唐 李白 《襄阳歌》:“ 咸阳 市中嘆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词语解释:叹慕  拼音:tàn mù
赞叹羡慕。 明 宋濂 《歙县孔子庙学记》:“神来顾韵,如在左右。观者叹慕,至於咏蹈。”
词语解释:叹伤  拼音:tàn shāng
感叹悲伤。 唐 温庭筠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诗:“忆昔几游集,今来倍叹伤。”
词语解释:叹愀  拼音:tàn qiǎo
叹惋。 宋 欧阳修 《葛氏鼎》诗:“二三子学雕琳球,见之始惊中叹愀。”
词语解释:叹诧  拼音:tàn chà
(1).嗟叹诧异。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低头增嘆诧,到口復嗢咽。沮洳渍琴书,莓苔染巾袜。”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蓟素秋》:“女知专为己来,觳觫万状,一时无可避匿,猬伏牀下,竟为盗所搜得,负女於背,其去若飞……羣以盗之此来真咄咄怪事,方共嘆诧,而女之祖母已自 金閶 来,得耗,痛哭万端。”
(2).惊叹。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王莲舫》:“﹝ 荷娇 ﹞探怀出一镜畀女,晶莹透澈,光鉴毫髮,面纹歷歷可数。曰:‘以此相天下士,当无遁形矣。姊其宝之。’女归,为父母备述颠末,深为嘆诧。”
词语解释:叹骇  拼音:tàn hài
惊叹。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观者叹骇,服其权智。”《新唐书·郭元振传》:“﹝ 郭震 ﹞与 薛稷 、 赵彦昭 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縗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 元振 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 稷 等叹骇。” 宋 叶适 《陈彦群墓铭》:“异日,州将荐 君高 等,读其书,遒如素讲,往往加以新意出人上,始大叹骇。”
赞叹骇异。 唐 沉既济 《任氏传》:“众君子闻 任氏 之事,共深嘆骇,因请 既济 传之,以志异云。”《新唐书·郭震传》:“十六,与 薛稷 、 赵彦昭 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縗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 元振 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 稷 等嘆骇。” 宋 王安石 《与郭祥正太傅书》之一:“示及诗篇,壮丽俊伟,乃能至此,良以嘆骇也,輒留巾匭,永以为玩。”
词语解释:叹词  拼音:tàn cí
(1).亦作“ 叹辞 ”。慨叹之词。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崔署》:“ 署 诗多叹词要妙,清意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诗·周颂·武》“於皇武王,无竞维烈” 宋 朱熹 集传:“於,叹辞。”
(2).即感叹词。词类之一。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表示招呼、应答的词。如:啊,哎,哟,嗯,喂。如:啊,哎,哟,嗯,喂。
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招呼、应答的词。如:嗟乎、呜呼、噫、啊、哎、哟、哼、嗯、喂等。
词语解释:叹笑  拼音:tàn xiào
(1).嗟叹讥笑。 宋 曾巩 《谢章学士书》:“固有志者之所嘆笑,天下之所贱,而至亲篤友之所弃而违之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当时 李涉 博士遇着强盗,有诗云:‘暮雨瀟瀟江上村,緑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何用藏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这都是嘆笑世人的话。”
(2).赞赏欢笑。 洪深 《申屠氏》第一本:“丐女不觉破涕为笑,众人亦叹笑。”
词语解释:叹气  拼音:tàn qì
舒发心中愤郁之气。 晋 潘尼 《送卢景宣》诗:“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頽。”《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何玉凤 ﹞想到这里,不禁长叹了口气。 张金凤 道:‘姐姐叹气,也当不了説话。’”
因心里不痛快或不如意而吐出长气,发出声音。《水浒传》第十六回:“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嘆气吹嘘,对老都管説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我们直恁地苦!’”《荡寇志》第七八回:“ 蔡京 不做声,摇着头只是嘆气。” 丁玲 《水》:“他们不住的走去走来,不住的要叹气,心被不安和怜悯冻住。”
词语解释:叹愕  拼音:tàn è
惊叹。《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 壹 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延 陟 前坐於车下,左右莫不叹愕。”
词语解释:叹怨  拼音:tàn yuàn
叹息怨恨。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心常叹怨,戚戚悲多。”
词语解释:叹咤  拼音:tàn zhà
亦作“ 叹吒 ”。叹息感慨。《三国志·蜀志·杨仪传》:“於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周书·萧詧传》:“未尝不盱衡扼腕,叹咤者久之。”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低头增叹吒,到口復嗢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上仙》:“便闻案上作叹咤声,似一健叟。”
嘆吒:由于愤激而慨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怀玉 ( 李怀玉 )抱冤无诉,於狱中垒石象佛,默期冥报,时近腊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 吴主 大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牵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后 曰:‘尔父憒憒,败我大事!’”
词语解释:叹服  拼音:tàn fú
赞叹佩服。《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生用其言,创者即愈。生叹服,乃还卒业。” 宋 叶适 《题谢道士〈混元皇帝实录〉后》:“余观 司马迁 《老子传》,言 孔子 叹服 老子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操 闻知,又叹服 关公 不已。”
赞叹佩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小道人 随手应去,尽是神机莫测。诸王尽皆嘆服,把酒称庆。”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夫子﹞既不能辞而闢之,而復与其弟子间关道路从之问礼,且嘆服而许与之,将谓 孔子 者亦 老 氏之徒耶!”《红楼梦》第四八回:“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嘆服!” 吴伯箫 《羽书·啼晓鸡》:“ 康德 老先生那有名的哲学散步,虽以时间的准确,惹了人的异常叹服,但比之唱晓雄鸡,不是还有点距离么?”
词语解释:叹呜  拼音:tàn wū
叹愤声。
词语解释:叹企  拼音:tàn qǐ
赞叹企慕。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名僧》:“至今思其风义,每深叹企。”
词语解释:叹哭  拼音:tàn kū
叹息痛哭。 唐 元结 《喻旧部曲》诗:“兵兴向十年,所见堪叹哭。”
词语解释:叹嘉  拼音:tàn jiā
赞许。 宋 朱熹 《魏国公张公行状》:“缅思赤忠,益用叹嘉。”
词语解释:叹气嗐声
唉声叹气
词语解释:叹想  拼音:tàn xiǎng
嗟叹怀念。 唐 许尧佐 《柳氏传》:“至京师,已失 柳氏 所止,嘆想不已。”
词语解释:叹怪  拼音:tàn guài
惊奇。 唐 王度 《古镜记》:“ 度 以寳镜之作,合於阴阳光景之妙。不然,岂合以太阳失曜而宝镜亦无光乎?叹怪未已。”
词语解释:叹悒  拼音:tàn yì
亦作“ 叹邑 ”。 感叹悲伤。《南史·王寂传》:“读《范滂传》,未尝不叹悒。” 宋 司马光 《谢校勘启》:“是以旧学益废,翦为荆榛,私心悵然,每用叹邑。”
词语解释:叹蜡  拼音:tàn là
语出《礼记·礼运》:“昔者 仲尼 与於蜡賔,事毕,出游於观之上,喟然而嘆……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后因以“嘆蜡”指感慨时间流逝,理想不能实现。 清 黄遵宪 《支离》诗:“技悔屠龙拙,时惊嘆蜡新。”
词语解释:叹老嗟卑  拼音:tàn lǎo jiē bēi
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 宋 陆游 《岁莫》诗:“已无叹老嗟卑意,却喜分冬守岁时。” 宋 陆游 《登山亭》诗:“登高临远虽多感,叹老嗟卑却未曾。”
词语解释:叹思  拼音:tàn sī
赞叹思念。 汉 王充 《论衡·佚文》:“夫叹思其人与喜称万岁,岂可空为哉?”
词语解释:叹悔  拼音:tàn huǐ
嗟叹后悔。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嘆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
词语解释:叹奖  拼音:tàn jiǎng
称赞奖励。 宋 陆游 《南唐书·廖偃彭师暠传》:“至 金陵 , 元宗 召见两人嘆奬之。”
词语解释:叹怅  拼音:tàn chàng
感叹惆怅。 晋 王羲之 《殷侯帖》之五:“ 殷 废责事便行也,令人叹悵无已。”
词语解释:叹佛  拼音:tàn fó
谓佛教僧徒以偈文赞唱佛德。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寺主 元竟 ,多识释门故事,云 李右座 每至生日常转请此寺僧就宅设斋。有僧乙尝嘆佛,施鞍一具,卖之,材直七万。”
词语解释:叹观止  拼音:tàn guān zhǐ
见“ 嘆为观止 ”。
词语解释:叹为观止  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 札 来聘……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后因以“嘆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诸女足躡素履,舞时离地轻举,浑如千瓣白莲花摇动池面。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嘆为观止。” 秦牧 《艺海拾贝·酷肖》:“有一次我在该地的工艺品陈列室中见到,明明知道那是假的,却仍然无法分辨,不禁叹为观止。” 徐迟 《牡丹》:“她不仅把包厢中那些迷恋她的野心家征服了,便是后厅、楼座、阁楼那些后排听众,他们是真正爱好戏剧艺术的,也莫不叹为观止。”亦省作“ 嘆观止 ”。 吴伯箫 《羽书·阴岛的海盐》:“晒盐的工作却恨无缘过目,不过见了那一眼望不到边的井田似的盐滩,同散布着不下千万堆的晶盐,也够叹观止了。”
歎爲觀止:赞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石钟山》:“若 江寧 之 燕子磯 、 镇江 之 金 焦 两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叹观止矣。”
词语解释:叹讶  拼音:tàn yà
惊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雨血》:“途中遇雨,沾衣履尽作血色,比至 马 斋中,方叹讶间,天宇陡黑,对面不辨。”
词语解释:叹悼  拼音:tàn dào
叹息哀悼。 汉 蔡邕 《汝南周巨胜碑》:“遐邇叹悼,痛心失图。”
词语解释:叹佩  拼音:tàn pèi
赞叹佩服。 茅盾 《手的故事》:“三三两两的人们都在议论着取缔游民乞丐这件事,啧啧地叹佩着新县长办事认真,手腕神速。”
词语解释:叹伏  拼音:tàn fú
同“ 叹服 ”。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射 驰使写碑还校,如 衡 所书,莫不叹伏。” 宋 苏舜钦 《韩公行状》:“郡将 皇甫选 为世吏师,闻公治状,叹伏不能已。”《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众官尽叹伏少师有此等度量。”
叹服。《陈书·欧阳頠传》:“时人莫不嘆伏。其重然诺如此。”
词语解释:叹慜  拼音:tàn mǐn
叹息忧伤。《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此乃有识者之所叹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汉书·刘歆传》作“惜閔”。
词语解释:叹挹  拼音:tàn yì
犹叹伏。《梁书·王锡传》:“ 善明 造席,遍论经史,兼以嘲謔。 锡 纘 随方酬对,无所稽疑,未尝访彼一事, 善明 甚相叹挹。”
词语解释:叹愤  拼音:tàn fèn
感叹愤激。《后汉书·宦者传·孙程》:“自太子之废,常怀叹愤。”《南史·柳元景传》:“军士咸欲尽力,及闻降,莫不叹愤。”《明史·徐学诗传》:“举朝莫不叹愤,而无有一人敢牴牾者。”
词语解释:叹涕  拼音:tàn tì
感叹涕泣。 汉 刘向 《九叹》:“望高丘而叹涕兮,悲吸吸而长怀。”
词语解释:叹爱  拼音:tàn ài
赞赏喜爱。 宋 曾巩 《与王向书》:“及至 南丰 ,又得 黄曦 ,復爱其文,而吾子亦来以文见貺,实可叹爱。”
词语解释:叹憾  拼音:tàn hàn
叹息遗憾。 清 曾国藩 《〈国朝先正事略〉序》:“余尝以大 清 达人杰士,超越古初,而纪述闕如,用为叹憾。”
叹息遗憾。 明 李贽 《复邓石阳》:“年来每深嘆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餘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餘以自润。”
词语解释:叹邑  拼音:tàn yì
见“ 叹悒 ”。
词语解释:叹悒  拼音:tàn yì
亦作“ 叹邑 ”。 感叹悲伤。《南史·王寂传》:“读《范滂传》,未尝不叹悒。” 宋 司马光 《谢校勘启》:“是以旧学益废,翦为荆榛,私心悵然,每用叹邑。”
词语解释:叹赞  拼音:tàn zàn
赞叹,赞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丁前溪》:“天明,付之金,不受;强付,少年持入。俄出,仍以反客…… 丁 叹赞而别。”
词语解释:叹辞  拼音:tàn cí
见“ 叹词 ”。
词语解释:叹词  拼音:tàn cí
(1).亦作“ 叹辞 ”。慨叹之词。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崔署》:“ 署 诗多叹词要妙,清意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诗·周颂·武》“於皇武王,无竞维烈” 宋 朱熹 集传:“於,叹辞。”
(2).即感叹词。词类之一。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表示招呼、应答的词。如:啊,哎,哟,嗯,喂。如:啊,哎,哟,嗯,喂。
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招呼、应答的词。如:嗟乎、呜呼、噫、啊、哎、哟、哼、嗯、喂等。
词语解释:叹诵  拼音:tàn sòng
赞颂。《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辞了亲属出家访道,竟自飘然离了本里,里中人越加叹诵不题。”
吟诵。《隶释·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垂流亿载,世世嘆诵。”
词语解释:叹为观止  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 札 来聘……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后因以“嘆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诸女足躡素履,舞时离地轻举,浑如千瓣白莲花摇动池面。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嘆为观止。” 秦牧 《艺海拾贝·酷肖》:“有一次我在该地的工艺品陈列室中见到,明明知道那是假的,却仍然无法分辨,不禁叹为观止。” 徐迟 《牡丹》:“她不仅把包厢中那些迷恋她的野心家征服了,便是后厅、楼座、阁楼那些后排听众,他们是真正爱好戏剧艺术的,也莫不叹为观止。”亦省作“ 嘆观止 ”。 吴伯箫 《羽书·阴岛的海盐》:“晒盐的工作却恨无缘过目,不过见了那一眼望不到边的井田似的盐滩,同散布着不下千万堆的晶盐,也够叹观止了。”
歎爲觀止:赞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石钟山》:“若 江寧 之 燕子磯 、 镇江 之 金 焦 两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叹观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