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首字词组
只今只么只眼只句只争旦夕只个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只应只影只字只赤只古里只言片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字不提
只在只履只尺只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耦只竟
只自只恁只身只凤只千古只逊只孙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只合只个只且只翼只争朝夕只轮无反只衼只情
只道只管只使只没只凰只读存储器只轮不反只衼
只如只手只候只磨只曲只鸡樽酒只鸡絮酒 
只见只教只偶只才只鸡架酒只骑不反只诓 
只缘只鸡只立只除只轮不返只鸡斗酒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此只从只日只首只今只语只留支剌 

词语解释:只今  拼音:zhī jīn
现在。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天子预开 麟阁 待,秪今谁数 贰师 功?”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崔护 ﹞因题诗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暎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词语解释:只应  拼音:zhī yīng
同“ 祗应 ”。 供奉,当差。《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四司六局秪应供过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
词语解释:只在  拼音:zhī zài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第八回:“那人问道:‘ 薛端公 在何处住?’ 董超 道:‘只在前边巷内。’”《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这酸子。’”
词语解释:只自  拼音:zhī zì
徒自,徒然。 唐 杜甫 《忆郑南》诗:“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峡水苍茫,徒为龙蛇深窟,不似 郑 南江心之瀟洒。”
词语解释:只合  拼音:zhī hé
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当时 诸葛 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 元好问 《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 茅盾 《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 黄浦江 里。”
词语解释:只道  拼音:zhī dào
只说;只以为。 宋 杨万里 《秋雨叹》诗:“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料那人争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负。”《水浒传》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
词语解释:只如  拼音:zhī rú
就象。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盆池鱼》:“宰相之职,四海具瞻,若任人不当,则国受其殃,只如 林甫 为相……臣恐他日之后,祸延宗社。” 宋 范成大 《赠举书记归云丘》诗:“白髮苍颜心故在,只如当日看山时。” 明 刘基 《过闽关》诗之五:“饮淅香琼酒瀲霞,驛亭到处只如家。”
词语解释:只见  拼音:zhī jiàn
犹言只觉得。 宋 周邦彦 《解语花·上元》词:“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强对 南薰 奏 虞 弦,只见指下餘音不似前,那些个流水共高山?”
词语解释:只缘  拼音:zhī yuán
只因为。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只缘 汲黯 好直言,遂使 安仁 却为掾。”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只缘身作延年药,一服曾经送主终。”
词语解释:只此  拼音:zhī cǐ
仅此;就此;唯有这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一领白衫又不中穿,夜拥孤衾三幅布,昼欹单枕是一枚甎:只此是家缘。”《水浒传》第八十回:“既承如此相款,深感厚意,只此告回。” 冯善骥 等《郑成功》第三五章:“客商小贩无奈,只得在他身上暗中使银子,上下打点,只此方能幸免无事。”
词语解释:只么  拼音:zhī mó
亦作“ 只磨 ”。这么;如此。《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只磨贪婪没尽期,也须支准前程道。”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词:“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 宋 范成大 《初夏》诗:“清晨出郭更登臺,不见餘春只么回。” 宋 杨万里 《和李天麟秋怀五绝句》之一:“奉酬只么随缘句,懒更雕肝与探钩。”
词语解释:只影  拼音:zhī yǐng
谓孤独无偶。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立菰蒲之寒渚,托隻影而为双。” 宋 苏轼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诗:“振衣忽归去,隻影千山里。”
词语解释:只履  拼音:zhī lǚ
一只芒鞋。《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摩祖师》:“﹝ 达摩 ﹞端居而逝……葬 熊耳山 。起塔於 定林寺 。后三岁, 魏 宋云 奉使西域回,遇祖于 葱岭 ,见乎携隻履,翩翩独逝。 云 问:‘师何往?’祖曰:‘西天去!’”后以“隻履”为僧人送行或追悼亡僧之典。 唐 牟融 《送僧》诗:“烟水浮杯渡,云山隻履行。” 明 屠隆 《昙花记·檀施积功》:“隻履踏天涯,西去谁家。回头不恋旧繁华。白马青牛看并驾,觉路无差。”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子二》:“若本不合来,而竟来,吾恐隻履归时,未必肉身而西也。”
词语解释:只恁  拼音:zhī nèn
就这样;只是这样。 宋 辛弃疾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词:“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也不吟诗课赋,只恁昏昏睡。”
词语解释:只个  拼音:zhī gè
亦作“ 只个 ”。 语气词。用于句末。略表祈使,或表动作的进行。《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望先生指引只箇。”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我同妳妳、小姐、小舍人,照管着行李先去,僱下一隻好船,专等老爷到时,一同开船只个。”
词语解释:只管  拼音:zhī guǎn
只管。 宋 谢翱 《赋得北府酒》:“北府酒,吹湿宫城柳。柳枝着地春垂垂,秪管人间新别离。”
词语解释:只手  拼音:zhī shǒu
见“ 只首 ”。
(1).一只手。亦指一条胳膊。《水浒传》第一一○回:“听的上面説平话,正説《三国志》,説到 关云长 刮骨疗毒…… 关公 大笑道:‘大丈夫死生不惧,何况隻手?不用铜柱铁环,只此便割何妨!’”
(2).单身。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不见南师久,谩説北羣空。当塲隻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俞平伯 注:“言 章 隻身使虏,却有力敌万夫的勇概。”
(3).喻指一人之力,独力。 元 吴莱 《泰山高寄陈彦正》诗:“一心不顾死,隻手捩长烟。” 清 孔尚仁 《桃花扇·草檄》:“剩俺单身隻手,怎去恢復中原。” 傅尃 《夜吟寄钝剑》:“风云隻手开天地,道义双肩并古今。”
词语解释:只首  拼音:zhī shǒu
亦作“ 只手 ”。 诚然;实在。 唐 李宣古 《咏崔云娘》诗:“何事最堪悲, 云娘 只首奇。”《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只首思量也大奇,朕今王种岂如斯!”《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贫道今朝至此间,心中只手深相怪。”
词语解释:只教  拼音:zhī jiào
(1).只使。 后蜀 毛熙震 《河满子》词:“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时见纤琼。”
(2).只要。《朱子语类》卷一一八:“先生笑曰:‘早间一服术附汤,午后又一服清凉散。’復正色云:‘只教读诗书便好。’”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只教你能保持你现在的这种纯洁的精神,只教你能有如现在想进大学读书一样的精神来宣传你的理想,难保你所属的一师一旅,不为你所感化。”
词语解释:只鸡  拼音:zhī jī
一只鸡。常指菲薄的祭品。 南朝 梁简文帝 《徵君何子哲先生墓志铭》:“ 桥 曰隻鸡, 徐 称酹素。” 唐 周昙 《淳于髠》诗:“穰穰何祷手何賷,一呷村浆与隻鸡。” 李光 《赠别穉兰即次其赠别春航原韵》:“匹马 西泠 辞故旧,隻鸡南国弔 徐 常。”参见“ 隻鸡斗酒 ”、“ 隻鸡絮酒 ”。
词语解释:只从  拼音:zhī cóng
自从。 金 元好问 《归舟怨》诗:“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 洛阳 城。” 金 元好问 《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一:“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
词语解释:只眼  拼音:zhī yǎn
(1).比喻独特的见解。 宋 陆游 《书志》诗:“读书虽復具隻眼,贮酒其如无别肠。”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玉川子》:“晚 唐 诗人,予最喜 玉川子 及 司空表圣 二人,人品甚高,不为势利所汩没,故其诗能不涉世俗蹊径,此非具隻眼者,安能别之。” 清 薛雪 《一瓢诗话》:“有志者当自具隻眼,溯流而上,必得其源。”
(2).围棋术语。一眼。成片白子或黑子中之空隙,对手不能下子,但只眼不成活棋。 唐 王绩 《围棋诗》残句:“双关防易断,隻眼畏难全。”
词语解释:只字  拼音:zhī zì
(1).一个字。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片言隻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跡,皆可推校。”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胡为议论独见假,隻字片纸皆藏收。” 清 李玉 《清忠谱·哭追》:“我们驾上差人,靠着皇帝老子的势头,谁敢道隻字?”
(2).借指点滴消息。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九:“况且我已经有六个月不得故乡只字。”
词语解释:只尺  拼音:zhī chǐ
亦写作“只赤”。 咫尺。形容距离短。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六九:“只尺愁风雨, 匡庐 不可登。” 清 方文 《宿义津桥不及访姚休那先生寄此》诗之一:“只尺南村路,依依有梦亲。” 邓溥 《诸岩开朗者以风洞为最》诗:“天工肯落他山后,土著翻令只赤疑。”
词语解释:只身  拼音:zhī shēn
独自一人。 宋 真山民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诗:“隻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隻身一人,又无弟兄。”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半载不得家书,只身孤影,心灵中无穷奇感。”
词语解释:只且  拼音:zhī qiě
语气词。表感叹。《诗·邶风·北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汉 张衡 《西京赋》:“盘于游畋,其乐只且。” 宋 王禹偁 《罔极赋》:“草堂为寿,其乐只且。” 明 李东阳 《寿岂堂歌》:“山中之乐乐只且,人皆不足我有餘。”
词语解释:只使  拼音:zhī shǐ
纵使;即使。《列子·天瑞》:“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词语解释:只候  拼音:zhī hòu
同“ 祗候 ”。 宋 时官名。 元 明 时亦指官府衙役。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下马关 秪候都臺役隶,籤上名姓多四五字者,皆降虏子孙也。”参见“ 祗候 ”。
词语解释:祗候  拼音:zhī hòu
(1).恭侯。 唐 张鷟 《游仙窟》:“承闻此处有神仙之窟宅,故来祗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曲折十餘里,始至公主第,下骑祗候。”
(2).职官名。 宋 代祗候分置于东、西上阁门,与阁门宣赞舍人并称阁职,祗候分佐舍人。 元 代各省、路、州、县分别设祗候若干名,为供奔走驱使的衙役。 元 明 亦指官府衙役,势家仆从头目。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不敢久停久住,祗候将马来。”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见一簇人闹,祗候,你看是甚么人?”参阅《宋史·职官志六》
词语解释:只偶  拼音:zhī ǒu
亦作“ 隻耦 ”。 单数和双数。《后汉书·桓谭传》:“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隻偶之类。”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引 唐 李德裕 曰:“适情不取於音韵,意尽而止,成篇不拘于隻耦,故篇无足曲,词寡累句。”
词语解释:只立  拼音:zhī lì
孤立;单独存在。《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少以父死母嫁,单煢隻立,而安贫好学,博览坟籍。” 晋 陶潜 《命子》诗:“嗟余寡陋,瞻望靡及。顾惭华鬢,负影隻立。” 南朝 宋 鲍照 《字谜》之二:“乾之一九,隻立无偶。” 清 周亮工 《冠五将别五鼓放笔》诗:“隻立心谁许,旁观目共存。”
词语解释:只日  拼音:zhī rì
单日。《旧唐书·文宗纪论》:“故事,天子隻日视事,帝谓宰辅曰:‘朕欲与卿等每日相见,其輟朝、放朝,用双日可也。’” 宋 欧阳修 《学真草书》:“自此已后,隻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
词语解释:只句  拼音:zhī jù
一句话;个别文句。 隋 江总 《皇太子学讲碑》:“隻句片言,谐五声之节奏。” 唐 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序》:“后之学者褊浅,片词隻句,不能自办,已侧目相詆訾矣。” 明 《〈骈雅〉自序》:“畸文隻句,犹得讯之 頡籀 家书。”
词语解释:只赤  拼音:zhī chì
见“ 只尺 ”。
词语解释:只尺  拼音:zhī chǐ
亦写作“只赤”。 咫尺。形容距离短。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六九:“只尺愁风雨, 匡庐 不可登。” 清 方文 《宿义津桥不及访姚休那先生寄此》诗之一:“只尺南村路,依依有梦亲。” 邓溥 《诸岩开朗者以风洞为最》诗:“天工肯落他山后,土著翻令只赤疑。”
词语解释:只该  拼音:zhī gāi
应该;就该。
词语解释:只凤  拼音:zhī fèng
喻指独身男女。 南朝 梁 邓铿 《月夜闺中》诗:“开帷伤隻凤,吹灯惜落花。” 宋 薛季宣 《坊情赋》:“嗟物之各有偶兮,怨隻凤之无凰。”
词语解释:只翼  拼音:zhī yì
(1).单翅。 唐 孟郊 《哭李观》诗:“偏轂不可转,隻翼不可翔。”
(2).指孤独的鸟。比喻妇人独守空房。 晋 陆机 《拟〈青青河畔草〉》诗:“良人游不归,偏栖独隻翼。”
词语解释:只没  拼音:zhī méi
这么,这样。《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积善之家有餘庆,皇天只没杀无辜。”
词语解释:只磨  拼音:zhī mó
见“ 只么 ”。
词语解释:只么  拼音:zhī mó
亦作“ 只磨 ”。这么;如此。《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只磨贪婪没尽期,也须支准前程道。”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词:“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 宋 范成大 《初夏》诗:“清晨出郭更登臺,不见餘春只么回。” 宋 杨万里 《和李天麟秋怀五绝句》之一:“奉酬只么随缘句,懒更雕肝与探钩。”
词语解释:只才  拼音:zhī cái
犹刚才。《西游记》第六四回:“只才还扯扯拽拽,忽然就不见了。”
词语解释:只除  拼音:zhī chú
犹除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水浒传》第一回:“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你只除另娶了奶奶,俺两个还不知肯让不肯让哩!”
词语解释:只首  拼音:zhī shǒu
亦作“ 只手 ”。 诚然;实在。 唐 李宣古 《咏崔云娘》诗:“何事最堪悲, 云娘 只首奇。”《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只首思量也大奇,朕今王种岂如斯!”《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贫道今朝至此间,心中只手深相怪。”
词语解释:只争旦夕  拼音:zhī zhēng dàn xī
亦作“只争朝夕”。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词语解释:只古里  拼音:zhī gǔ lǐ
只顾,只管;一味地。 元 武汉臣 《老生儿》楔子:“只古里聒絮,我知道了也。”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堪恨这两个薄劣种,现世的不成才,只古里向咱家咱家取索,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四折:“为甚么只古里裸袖揎拳无事哏!”
词语解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拼音:zhī kě yì huì , bù kě yán chuán
语出《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后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谓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清 刘大櫆 《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上,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如:这篇文章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词语解释:只千古  拼音:zhī qiān gǔ
谓千古无二。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超六尘而迥出,隻千古而无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义惠侯》:“不讳龙潜之事,不忘马鬣之恩,存故旧,报德施,大哉圣孝,真隻千古矣。”
词语解释:只争朝夕  拼音:zhī zhēng zhāo xī
见“ 只争旦夕 ”。
词语解释:只争旦夕  拼音:zhī zhēng dàn xī
亦作“只争朝夕”。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词语解释:只凰
无偶的凰鸟。比喻无配偶的男子
词语解释:只曲
指北曲中不成套的小令
词语解释:只鸡架酒
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然情意甚重
词语解释:只轮不返
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
词语解释:只今  拼音:zhī jīn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词语解释:只个  拼音:zhī gè
见“ 只箇 ”。
词语解释:只言片语  拼音:zhī yán piàn yǔ
个别词句;片段的话语
词语解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拼音:zhī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 ,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田登 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因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形容统治者为所欲为,却限制人民自由。亦泛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严格要求别人。《红楼梦》第七七回:“ 袭人 笑道:‘可是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偶然説一句略妨碍些的话,就説是不利之谈,你如今好好的咒他,是该的了?’”
词语解释:只逊  拼音:zhī xùn
见“ 只孙 ”。
词语解释:只孙  拼音:zhī sūn
亦作“ 只逊 ”。 蒙语jisun(颜色)音译。 元 代内廷大宴时的官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只孙宴服》:“只孙宴服者,贵臣见饗於天子则服之,今所赐絳衣是也。贯大珠以饰其肩背膺间。首服亦如之。”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皇都杂记·只逊》:“在朝见下工部旨,造只逊八百副。皆不知只逊何物,后乃知为上直校鵞帽锦衣也。”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久慙衰病承貂珥,乍眩青红列只孙。”参阅 韩儒林 《元代诈马宴新探》
词语解释:只轮无反  拼音:zhī lún wú fǎn
比喻全军覆没。语本《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 晋 人与 姜戎 要之 殽 而击之,匹马隻轮无反者。”亦作“ 隻轮不反 ”、“ 隻骑不反 ”。《宋书·袁淑传》:“必剪元雄,县首麾下,乃将隻轮不反,战轊无旋矣。”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隻骑不反,踦轮无匹。”《东周列国志》第八六回:“今日不是某夸口自荐,若用某为将,必使 齐 兵隻轮不返。”
词语解释:只读存储器  拼音:zhī dú cún chǔ qì
又称“rom”。用特定方式将信息和数据写入后,不能用指令加以修改,而只能读出信息和数据的存储器。在断电后,内部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常用来存放系统程序。在汉字处理系统中,可用来存放汉字的字形点阵数据,形成汉字库。
词语解释:只鸡樽酒  拼音:zhī jī zūn jiǔ
见“ 隻鸡斗酒 ”。
词语解释:只鸡斗酒  拼音:zhī jī dǒu jiǔ
(1).指菲薄的祭品。语出《后汉书·桥玄传》:“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 宋 苏轼 《纵笔》诗之三:“明日东家当祭灶,隻鸡斗酒定膰吾。”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楔子:“您兄弟隻鸡斗酒,等待我的哥哥也。”《花月痕》第五回:“升俎豆之馨香,隻鸡斗酒。”
(2).指简单的酒菜。 宋 文天祥 《读〈赤壁赋前后〉》诗之二:“一笑沧波浩浩流,隻鸡斗酒更扁舟。”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前夕, 熊得山 劳以隻鸡斗酒,席间各自道生平,感慨嘘唏,咸涕泣不能自已。”亦作“ 隻鸡樽酒 ”。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此非人情,隻鸡樽酒,山中未为乏也。”
词语解释:只骑不反  拼音:zhī qí bù fǎn
见“ 隻轮不反 ”。
词语解释:只轮不反  拼音:zhī lún bù fǎn
见“ 隻轮无反 ”。
词语解释:只鸡斗酒  拼音:zhī jī dǒu jiǔ
(1).指菲薄的祭品。语出《后汉书·桥玄传》:“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 宋 苏轼 《纵笔》诗之三:“明日东家当祭灶,隻鸡斗酒定膰吾。”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楔子:“您兄弟隻鸡斗酒,等待我的哥哥也。”《花月痕》第五回:“升俎豆之馨香,隻鸡斗酒。”
(2).指简单的酒菜。 宋 文天祥 《读〈赤壁赋前后〉》诗之二:“一笑沧波浩浩流,隻鸡斗酒更扁舟。”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前夕, 熊得山 劳以隻鸡斗酒,席间各自道生平,感慨嘘唏,咸涕泣不能自已。”亦作“ 隻鸡樽酒 ”。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此非人情,隻鸡樽酒,山中未为乏也。”
词语解释:只语  拼音:zhī yǔ
一句话。 明 王世贞 《与余德甫书》之三:“所刻《芙蓉社吟稿声应録》,即吾二三弟兄隻语无遗失者,足下诚一片有心人也。” 清 周亮工 《七月十九夜同田无间王望如吴庭发赋》诗:“辛勤儿女信,隻语几回量。” 刘师培 《〈文说〉序》:“若夫辨论文法,书各不同,或品评全篇,或偶举隻语。”
词语解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拼音:zhī cǐ yī jiā bié wú fēn diàn
比喻一个人自我吹嘘,说自己的本领是独一无二的
词语解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拼音:zhī jiàn shù mù , bú jiàn sēn lín
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全体的片面性。 毛泽东 《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王朝闻 《论凤姐》第九章:“一种是认识停止在现象的表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善于区别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
词语解释:只耦  拼音:zhī ǒu
见“ 隻偶 ”。
词语解释:只偶  拼音:zhī ǒu
亦作“ 隻耦 ”。 单数和双数。《后汉书·桓谭传》:“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隻偶之类。”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引 唐 李德裕 曰:“适情不取於音韵,意尽而止,成篇不拘于隻耦,故篇无足曲,词寡累句。”
词语解释:只孙  拼音:zhī sūn
亦作“ 只逊 ”。 蒙语jisun(颜色)音译。 元 代内廷大宴时的官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只孙宴服》:“只孙宴服者,贵臣见饗於天子则服之,今所赐絳衣是也。贯大珠以饰其肩背膺间。首服亦如之。”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皇都杂记·只逊》:“在朝见下工部旨,造只逊八百副。皆不知只逊何物,后乃知为上直校鵞帽锦衣也。”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久慙衰病承貂珥,乍眩青红列只孙。”参阅 韩儒林 《元代诈马宴新探》
词语解释:只衼  拼音:zhī zhī
袈裟。僧尼的法衣。
词语解释:只轮不反  拼音:zhī lún bù fǎn
见“ 隻轮无反 ”。
词语解释:只轮无反  拼音:zhī lún wú fǎn
比喻全军覆没。语本《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 晋 人与 姜戎 要之 殽 而击之,匹马隻轮无反者。”亦作“ 隻轮不反 ”、“ 隻骑不反 ”。《宋书·袁淑传》:“必剪元雄,县首麾下,乃将隻轮不反,战轊无旋矣。”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隻骑不反,踦轮无匹。”《东周列国志》第八六回:“今日不是某夸口自荐,若用某为将,必使 齐 兵隻轮不返。”
词语解释:只鸡絮酒  拼音:zhī jī xù jiǔ
《后汉书·徐稺传》:“ 徐稺 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不就。及 琼 卒归葬, 稺 乃负粮徒步到 江夏 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李贤 注:“ 谢承 《书》曰:‘ 稺 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弔。常於家豫炙鸡一隻,以一两緜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以水渍緜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謁则去,不见丧主。’”后遂以“隻鸡絮酒”谓以菲薄祭品悼念亡友。 宋 陆游 《闻王嘉叟讣报有作》诗:“隻鸡絮酒纵有时,双鱼素书长已矣。”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韵香传》:“以隻鸡絮酒酬 韵香 , 韵香 必含笑於九泉。”
词语解释:只诓  拼音:zhī kuāng
只料。《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两人情投意合,亲爱无尽。也只誆妈妈就来,谁知到了天晚,还不见回。”
词语解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zhī zhī qí yī , bù zhī qí èr
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子 曰:‘ 赐 ,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 元 关汉卿 《单鞭夺槊》第二折:“兄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明 王錂 《春芜记·巧诋》:“主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但晓得 宋玉 好人才,好学识,你还不知他的手段哩!”亦作“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哈哈,你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你说,咱们先买地后盖房呢,还是先盖了房子后买地?”
词语解释:只留支剌  拼音:zhī liú zhī là
形容说话杂乱,滔滔不绝。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词语解释: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拼音:zhī zhī qí yī , wèi zhī qí èr
见“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词语解释:只字不提  拼音:zhī zì bù tí
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形容遗忘或无意提及
词语解释:只竟  拼音:zhī jìng
究竟;到底。《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俗间大有同名姓,相似颜容几百般。形容大省曾相识,只竟思量没处安。”
词语解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拼音:zhī cǐ yī jiā , bié wú fēn diàn
旧时商店招牌招揽生意的用语。意谓同类店铺仅有这一家。后泛指独自垄断或独一无二。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三》:“他们的任务在于把群众政治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提炼,再使之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政治家’。”
词语解释:只情  拼音:zhī qíng
只管,只顾。《西游记》第六回:“ 大圣 不恋战,只情跑起。”《西游记》第二十回:“ 行者 那里肯放,执着棒,只情赶来。”
词语解释:只衼  拼音:zhī zhī
袈裟。僧尼的法衣。《新唐书·李罕之传》:“初为浮屠,行丐市,穷日无得者,抵鉢褫衹衼去,聚众攻剽 五臺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