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243,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末字词组
看取趁取学取买取揽取护取应取探取
记取管取去取断取求取公取赌取吸取
留取何取赢取携取挹取行取选取邀取
唤取收取占取觅取寻取窃取捉取妄取
认取可取争取直取强取拔取攫取徒取
听取问取貌取夺取博取攻取挑取料取
不取识取借取参取径取攘取开取深取
自取领取采取待取提取捕取迎取体取
乞取进取分取一取汲取约取指取催取
无取办取换取摘取割取搏取截取罗取

词语解释:看取  拼音:kàn qǔ
(1).看。取,作助词,无义。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浄,应知不染心。”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清 纳兰性德 《剪湘云·送友》词:“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
(2).犹且看。 宋 晏殊 《喜迁莺》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宋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看待;对待。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到了。” 沙汀 《困兽记》一:“尽管大后方的某些人士,他们看取战争,只把它当成一种物价升降的寒暑表样……可是认真而严肃的关怀它的却也不少。”
(4).照顾;关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凡百事要老爹老娘看取,后日另有重报。”
词语解释:记取  拼音:jì qǔ
记住;记得。 唐 王諲 《十五夜观灯》诗:“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应须尽记取,説向不来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少饮酒,省游戏,记取奴言语,必登高第。”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他袖出三指,又反掌者三,然后指胸前小镜子,道是‘记取,记取’。这明明是有心我了。”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小朋友,记取,春天到了!”
词语解释:留取  拼音:liú qǔ
犹留存。取,语助词。 宋 牟巘 《木兰花慢·饯公孙倅》词:“留取去思无限,江蘺香满汀洲。”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干戈尽戢文教崇,人间此时鱼化龙。留取 琼林 ,胜景无穷。”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贺程昆仑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词:“留取臂间长命缕,筭节过五日刚踰九,重为我先生寿。”
词语解释:唤取  拼音:huàn qǔ
呼请。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四:“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謫仙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清 陈维崧 《玉蝴蝶·无闷》词:“絳帐生徒, 青州 从事,唤取鸕鷀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
词语解释:认取  拼音:rèn qǔ
(1).记住;记得。取,助词。 唐 吕岩 《步蟾宫》词:“坎离乾兑逢子午,须认取自家根祖。”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宋 李清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空梦 长安 ,认取 长安 道。”
(2).辨认,认得。取,助词。 清 唐甄 《潜书·七十》:“其本心虽未尝亡,而陷溺之久,如素入染,不可认取;如珠投海,不可寻求。”
词语解释:听取  拼音:tīng qǔ
听;听到;听从。今多用于听意见、反映、汇报等。《敦煌曲子词·何满子》:“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胡歌甚可怜。”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稻花香里説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对,他还是对的,他的忠谏还是有道理的。我应该听取他的话,我应该耐心听取百姓的直言。” 冯雪峰 《雪峰寓言·猩猩和野兽们》:“他于是大声吼叫着,要召集一切野兽都来到他的面前,听取他的命令。”如:大会听取了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词语解释:不取  拼音:bù qǔ
不赞成;不采取。《汉书·文帝纪》:“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於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 颜师古 注:“不取,犹言不用此为善也。” 明 何景明 《拟与藩司论救荒书》:“窃於执事有不取焉。” 茅盾 《子夜》五:“如果这大规模计划本身是建筑在空虚的又一大规模计划上,那也是他所不取的。”
词语解释:自取  拼音:zì qǔ
(1).自己招致。《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宋 梅尧臣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明 王守仁 《瘗旅文》:“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2).谓自己取代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谓 亮 曰:‘君才十倍 曹丕 ,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3).自娶。《史记·伍子胥列传》:“ 秦 女絶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词语解释:乞取  拼音:qǐ qǔ
(1).求得。 唐 王建 《乞竹》诗:“乞取池西三两竹,房前栽著病时看。” 宋 范仲淹 《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故人待看调元后,乞取优游老 洛阳 。” 清 陈维崧 《沁园春·留别韩闻西》词:“百年几度佳辰,且乞取溪山自在身。”
(2).请求釆取。《宋史·礼志二七》:“乞取旧例裁定酌中之数,以为永式。”
(3).勒索。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州县曹吏乞取不貲。”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中:“有 白马洞 繆罗 者杀保正,怒其乞取。”
词语解释:无取  拼音:wú qǔ
(1).不取为己有。《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东观汉记·张堪传》:“时 述 珍寳珠玉,委积无数, 堪 録簿上官,秋毫无取。”
(2).不足取。 晋 王谧 《重答桓太尉书》:“自谓拟心宗辙,其理难尚,非谓礼拜之事,便为无取也。” 唐 杜甫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盛名富事业,无取媿高贤。” 浦起龙 心解:“无取,谓一无足取。” 宋 秦观 《王俭论》:“大节丧矣,虽有一时之美,一日之长,足以夸污世而矫流俗,君子无取焉。”
词语解释:趁取  拼音:chèn qǔ
亦作“趂取”。
(1).犹获取。 唐 裴铏 《传奇·卢涵》:“ 涵 大恐栗,方悟怪魅,遂掷出户,解小马而走。青衣连呼数声,曰:‘今夕事,须留郎君一宵,且不得去。’知势不可,又呼:‘东边 方大 ,且与我趁取遮郎君。’俄闻柏林中有一大汉,应声甚伟。”
(2).犹趁着。取,助词。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又有一官人谈语好文。尝謁一班行,临退,揖而前曰:‘未敢款谈,旦夕专候宇下。’班行作色曰:‘何如趂取今日晴暖説了。’而此官人了不解。” 清 洪昇 《长生殿·收京》:“春深四野农事早,恰趁取甲兵初释。” 清 陈维崧 《望梅·春城望纸鸢》词:“正偷将残线,趂取新晴,恣情游赏。”
词语解释:管取  拼音:guǎn qǔ
包管。 宋 杨万里 《竹枝歌》:“ 吴 儂一队好儿郎,只要舩行不要忙,着力大家齐一拽,前头管取到 丹阳 。”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破阵弓开秋月满,催军鼓凯阵云孤,明朝管取成功效,方显人间大丈夫。”《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老哥哥,你明日切切不可提起;如提着一字,管取你我今日这片心神都成画饼。”
词语解释:何取  拼音:hé qǔ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宋 秦观 《王俭论》:“至于该洽经史,明习故事,工词令,妙威仪,动为名流之所称,所谓一时之美,一日之长,夸污世而矫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词语解释:收取  拼音:shōu qǔ
(1).收留。《史记·货殖列传》:“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 刀閒 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
(2).取来收下。 汉 王充 《论衡·验符》:“ 君贤 曰:‘此黄金也。’……太守遣吏收取。”
(3).收复。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词语解释:可取  拼音:kě qǔ
可以选用、取用;值得学习或赞许。《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得十九人,餘无可取者。” 宋 欧阳修 《试笔·学书工拙》:“每书字,尝自嫌其不佳,而见者或称其可取。” 鲁迅 《〈三闲集〉序言》:“现在我将那时所做的文字的错的和至今还有可取之处的,都收纳在这一本里。”
词语解释:问取  拼音:wèn qǔ
问,询问。取,助词,无义。 唐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诗:“ 山公 醉不醉,问取 葛疆 知。”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鸝。” 清 纳兰性德 《洞仙歌·咏黄葵》词:“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
词语解释:识取  拼音:shí qǔ
辨别。 明 李贽 《别刘肖川书》:“豪杰、凡民之分,只从庇人与庇於人处识取。”
词语解释:领取  拼音:lǐng qǔ
得到,获得。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黄能 郎君走川岳,领取 后夔 搜礼乐。” 明 袁宗道 《论留侯邺侯踪迹》:“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赵朴初 《朝中措·北海夜泛同巨赞上座》曲:“领取轻舟小桨,清风明月徜徉。”
词语解释:进取  拼音:jìn qǔ
(1).努力上进;立志有所作为。《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唐 李咸用 《秋日送岩湘侍御归京》诗:“虽道危时难进取,到逢清世又如何?” 马南邨 《燕山夜话·十日一水五日一石》:“鼓励青年人勇敢进取的精神,我想这无疑是完全必要的。”
(2).求取;追求。《管子·八观》:“豪杰不安其位,则良臣出;积劳之人不怀其禄,则兵士不用;民偷处而不事积聚,则囷仓空虚。如是而君不为变,然则攘夺窃盗残贼进取之人起矣。” 元 关汉卿 《谢天香》楔子:“一来拜贺兄长,二来进取功名去也。” 老舍 《二马》第二段十一:“ 马老先生 是凡事退步,只有对妇女,他是主张进取的,而且进取的手段也不坏。”
(3).进攻;攻取。《史记·高祖本纪》:“且 楚 数进取,前 陈王 、 项梁 皆败。”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数进取,多所攻取。”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林兴珠 老将知兵,宜听其方略,以时进取。”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 范蠡 :对啊,大王,靠近 吴国 ,将来我们就有进取之便了。”
词语解释:办取  拼音:bàn qǔ
犹取得。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钱础日归锡山》词:“槊上功名难办取,且自弄他文笔。”
词语解释:学取  拼音:xué qǔ
学得;学着。 唐 元稹 《六年春遣怀》诗之八:“小於 潘岳 头先白,学取 庄周 泪莫多。”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何必要鍊丹砂学取那 松 乔 寿。”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之十一:“谁能散髮空山里,学取 希夷 石山眠。”
词语解释:去取  拼音:qù qǔ
舍弃或保留。《公孙龙子·白马论》:“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 宋 朱淑真 《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郭沫若 《集外·鼎》:“编辑者对于作家的文字有去取之权,这是他的正当权利。”
词语解释:赢取  拼音:yíng qǔ
赢得;博取。 宋 陆游 《次朱元晦韵题〈严居厚溪庄图〉》:“溪庄直下秋千顷,赢取闲身伴钓翁。” 金 王喆 《永遇乐》词:“惺来后,赢取三光,时时顶戴长照。” 王西彦 《刀俎上》:“显然地,她在企图赢取爷爷的称赞。”
词语解释:占取  拼音:zhàn qǔ
犹占有。 宋 晏殊 《迎春乐》词:“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之八:“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词语解释:争取  拼音:zhēng qǔ
(1).争夺;力求获得。《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令发五苑之蓏蔬枣栗足以活民,是用民有功与无功争取也。”《法苑珠林》卷十七:“剃已,入河洗浴。时诸梵释龙王等竞来争取我髮。” 闻一多 《妇女解放问题》:“争取妇女解放的对象该是整个社会,而不是男性。”
(2).力求实现。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在外面,我要争取入团,好事由我带头儿干!”
(3).努力使人站在某一边。 赵树理 《三里湾》九:“争取一个人很不容易,打击一个人马上就见效。”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她那个对象我认识,真是个 胡博士 的忠实信徒。我争取过他,可不容易。”
词语解释:貌取  拼音:mào qǔ
谓描画其形貌。 唐 韩愈 《楸树》诗:“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宋 秦观 《流觞亭并次韵》之一:“待唤画师来貌取,图成便是竹溪行。”
词语解释:借取  拼音:jiè qǔ
犹借得。《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楨 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 裴松之 注引《典略》:“ 文帝 尝赐 楨 廓落带,其后师死,欲借取以为像。” 宋 苏轼 《和子由送春》:“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清 陈维崧 《念奴娇·开元寺纳凉听客话》词:“语久呜咽难胜,向戍楼借取、四条絃续。”
词语解释:采取  拼音:cǎi qǔ
(1).搜集选取;采用。《汉书·刘向传》:“故採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凡事名物名,切於今者,皆採取而假借之。”
(2).采伐;采摘;开采。《元典章·户部二·官吏》:“合用柴薪,斟酌周岁可用数目,於农隙时……差倩人力騐数採取。”《水浒传》第九八回:“ 叶清 后被 鄔梨 差往 石室山 採取木石。” 清 朱仕琇 《重游灵应峰记》:“峰上古木万株,多产药卉,邨人採取之。”
(1).采集;收取。《汉书·王莽传中》:“命县官酤酒,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其日,降甘露於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祐七年》:“开 燕南 、 山东 河泊之禁,听民采取。”
(2).择取;选用。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能令其言可行,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 清 顾炎武 《桃叶歌》:“ 越州 女子颜如花,中官采取来天家。”
词语解释:分取  拼音:fēn qǔ
分拿;分得。 宋 贺铸 《减字木兰花》词:“谁共登楼,分取烟波一段愁。”如:他一直在我们这里参加劳动,也分取报酬。
词语解释:换取  拼音:huàn qǔ
交换取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的小丈夫和她谈不上话来,她又不屑于学习那谄媚阿谀的妾妇之道来换取婆婆的欢心。” 孙绍均 《向我开炮》:“你们以小的代价换取了敌人重大伤亡,你和你的战友们都作了有价值的贡献。”
词语解释:买取  拼音:mǎi qǔ
买。取,语助词。 唐 施肩吾 《少女词》之二:“同心带里脱金钱,买取头花翠羽连。” 宋 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诗之七:“会当车载金钱去,买取春归亦足豪。”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偶然看见一迭《这样做》,便买取了一本。”
词语解释:断取  拼音:duàn qǔ
截取。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颇疑道人三昧力,异域山川能断取。” 宋 范成大 《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之三:“使君横槊赋诗回,断取天风海雨来。” 清 龚自珍 《乙酉补题李秀才梦游天姥图卷尾》诗序:“其曰 天姥 者,或但断取字义,非 太白 诗意也。”
词语解释:携取  拼音:xié qǔ
亦作“携取”。 携带,拿取。《诗·大雅·板》“如取如携” 唐 孔颖达 疏:“言其必从君化,如携取之随人君也。” 明 唐顺之 《吴母唐孺人墓志铭》:“徃来姻戚所,或见有异书及诸稗官小説,輒携取以归,旬日而还之,则既诵习之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田里种的菜,池里养的鱼,放出来的鷄子鸭子,那一种不是任凭那些营兵随意携取,就同是营里公用的东西一般。”
词语解释:觅取  拼音:mì qǔ
寻找;求取。《百喻经·乘船失釪喻》:“我先失釪,今欲觅取。” 沙汀 《淘金记》五:“ 芥茉 公爷,照例是喜欢多嘴的,而且喜欢恶作剧,喜欢从旁人的张皇狼狈,来觅取那么一点邪恶的愉快。”
词语解释:直取  拼音:zhí qǔ
直接攻取。《中国民间故事选·红军的故事》:“这一夜,红军就是三个一次,三个一次的骑上神马,飞渡过宽阔的 夜马池 ,直取了 南江 的。”
词语解释:夺取  拼音:duó qǔ
(1).使用力量强行取得。《史记·龟策列传》:“ 江 之源理,不如四海,而人尚夺取其宝,诸侯争之,兵革为起。”《后汉书·孔融传》:“ 术 轻侮之,遂夺取其节。”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八:“雪花如血洒战袍,夺取 黄河 当马槽。” 毛泽东 《做革命的促进派》:“武装夺取政权,这是战略口号。”
(2).努力争取。 鲁迅 《野草·题辞》:“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词语解释:参取  拼音:cān qǔ
参酌吸取。 金 王若虚 《杨子法言微旨序》:“参取众説,析之以己见。”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其学参取佛老二家,不喜高远奇异,循常道。” 明 李贽 《观音问·答自信》:“於此着实参取,便自得之。”
词语解释:待取  拼音:dài qǔ
(1).待人取用。《礼记·儒行》:“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陈澔 集说:“力行可使者人必取之,故君子之用於天下有所待而不求人焉。”
(2).等到。 唐 顾况 《谅公洞庭孤橘歌》:“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词语解释:一取  拼音:yī qǔ
(1).谓继续前趋数步。《周礼·考工记·輈人》:“劝登马力,马力既竭,輈犹能一取焉。” 郑玄 注:“马止,輈尚能一前取道,喻易进。” 孙诒让 正义:“輈和则势利於进,故马力虽竭,而为輈和所趋,犹能进取,若不能自己也。 王宗涑 云:马行欲止,是其力竭也,然以輈注之,故不得遽止,犹必前行数步,此之谓一取。”
(2).谓独取。《汉书·李陵传》:“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 颜师古 注:“言一身独取也。”
(3).谓一经取得。《宋史·食货志上四》:“况正月放夏料,五月放秋料,而所敛亦在当月,百姓得钱便出息输纳,实无所利。是使民一取青苗钱,终身以及世世一岁尝两输息钱,乃别为一赋以弊生民也。”
词语解释:摘取  拼音:zhāi qǔ
选摘采取。例如:摘取瓜果。
摘要引用。例如:摘取各家精要,缀集成书。
词语解释:揽取  拼音:lǎn qǔ
(1).抱取,搂取。《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母不觉揽取,乃实儿也。”
(2).谓摘取,收取。 宋 苏轼 《渔家傲·七夕》词:“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3).承揽。 闻一多 《给臧克家先生》:“唯其曾经一度写过诗,所以现在有揽取这项工作的热心。”
词语解释:求取  拼音:qiú qǔ
(1).索要;索取。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求取不廉、好夺无足者,谓之淹旷达节。”《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君去为官,不必清俭,只消恣意求取,自不妨得。” 清 刘大櫆 《井田》:“国中安得无尽之閒田,随其时之求取,尽人而给之?”
(2).寻求选取。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吴兴许采五研》:“自为儿时,已有研癖,所藏具四方名品,几至百枚,犹求取不已。”
词语解释:挹取  拼音:yì qǔ
汲取。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三四:“不博极古今四部书,则虽有思致,为俗软活套所淹杀,止可求售於俗吏,而牵带泥水,不堪挹取。”《花月痕》第五十回:“於是放舟於三万六千顷之 太湖 ,挹取其风雨波涛出没之理趣。” 郭沫若 《天地玄黄·序〈美术考古一世纪〉》:“不必过分拘泥于形迹,而只挹取书中的精神。”
词语解释:寻取  拼音:xún qǔ
犹寻找。《西游记》第八回:“我父亲被人谋死,我母亲被贼人佔了。我师父 法明 长老教我在 江州 衙内寻取母亲。”
词语解释:强取  拼音:qiáng qǔ
用暴力或恐吓手段,或滥用法律或官方职权,从一个不情愿的人手中强迫取得
词语解释:博取  拼音:bó qǔ
(1).多方面吸取或广泛听取。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青莲 《擣衣曲》……皆脉络分明,句调婉畅,既自成家,然后博取。” 伧父 《清廷预备立宪·议会及政党》:“各省亦有博取舆论之所。” 苏晨 《落霞》:“他博取了 赵之谦 的清遒, 黄牧甫 的庄整, 吴昌硕 的朴厚,治印出入于 赵 、 黄 、 吴 之间,更有自己的发展与创进,卓然自成一家。”
(2).取信;换取。指用言行取得对方的信任、赞赏或同情等。《国语·吴语》:“夫 吴 ,良国也,能博取於诸侯。” 沉从文 《新与旧》:“人在马上显本事,便用长矛杀球,或回身射箭,百步穿杨,看本领如何,博取彩声和嘲笑。” 郭小川 《保卫我们的党》:“是的,党决不会以顺从博取资产阶级门徒的可耻赞赏。”
词语解释:径取
直接出兵夺取
词语解释:提取  拼音:tí qǔ
(1).从负责保管的单位或机构中取出财物。 赵树理 《三里湾·非他不行》:“办事员说:‘到了期自然由你提取!’”
(2).指司法机关索取罪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验》:“立即出票差老成妥役,立限严拿,并提取兇器。”
(3).谓经过提炼而取得。如:从油页岩中提取石油。
词语解释:汲取  拼音:jí qǔ
(1).指取水。 清 陈维崧 《解语花·咏美人捧茶和王元美》词:“粧楼小倚,阑干外,汲取春流浅试。” 郭沫若 《瓶·献诗》:“我便踱往 西子湖 边,汲取了清洁的湖水一瓶。”
(2).引申为吸取,吸收。 竺可桢 《十年的综合考察》:“群众中有丰富的生产上的各种经验,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加以提高,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刘白羽 《对诗的希望》:“文学从人民中间汲取了自己的生命。”
词语解释:割取  拼音:gē qǔ
从整体中取出部分。《太平御览》卷九百引《玄中记》:“ 大月支 及 西胡 有牛名日支牛,今日割取其肉三四斤,明日其肉已復,创即愈也。” 鲁迅 《书信集·致金肇野》:“但我看别人的作品,割取名作之一角者也不少。”
词语解释:护取  拼音:hù qǔ
获取,占有。 明 海瑞 《兴革条例·刑属》:“夫昔人有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之。因为彼计,并此之不合义者而护取之,私心固曰争胜而取强也,可乎?”
词语解释:公取  拼音:gōng qǔ
谓公然劫夺他人财物。《唐律·贼盗四·公取窃取皆为盗》:“诸盗公取窃取,皆为盗。” 长孙无忌 疏议:“公取,谓行盗之人,公然而取。”
词语解释:行取  拼音:xíng qǔ
(1).又趋。《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如雨。”
(2). 明 清 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明 李贽 《答焦漪园》:“ 潘雪松 闻已行取,《三经解》刻在 金华 ,当必有相遗。”《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稽清 知县,已行取做刑科给事中。”《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未及数月,行取进京,授了给事中。”
词语解释:窃取  拼音:qiè qǔ
(1).偷窃;偷取。《朱子语类》卷六六:“大率是为君子设,非小人盗贼所得窃取而用。” 宋 苏轼 《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而欲一旦窃取其名,以欺后世,苟《春秋》不为正之,则世之为仁者相率而为伪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於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政党每一主张一政策,政府必立即窃取而实行之,以夺其翘异之标帜。”
(2).谦词。采用。《孟子·离娄下》:“ 孔子 曰:‘其义则 丘 窃取之矣。’”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先生之註《老子》,则可谓得其髓者矣,乃窃取先生之意而为之铭。” 清 恽敬 《上举主陈笠帆先生书》:“ 敬 才弱,不敢犯 东坡 ,因颠倒其局用之;至变化则窃取 子长 ,严整则窃取 孟坚 也。”
词语解释:拔取  拼音:bá qǔ
(1).谓拔毛取血。《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 韦昭 注:“拔毛取血,献其备物也。”
(2).选取,选拔。《儒林外史》第七回:“ 周司业 知道是 广东 拔取的,如今中了,来京会试,便叫快请进来。”《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方今朝廷正在整飭文风,自然要向清真雅正一路拔取人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比如你今番跟他去看卷子,只要能放出眼光,拔取几个真才。”
词语解释:攻取  拼音:gōng qǔ
(1).进攻夺取。《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吾欲攻取 荆 ,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非有战胜攻取,官固不可妄迁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一攻取夷船之法,宜近不宜远也。”
(2).指攻打。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于是便派 浑惟明 去攻取 李希言 。”
(3).开采提取。 唐 罗隐 《谗书·蒙叟遗意》:“於是孕铜铁於山岳,滓鱼盐於江河,俾后人攻取之。”
词语解释:攘取  拼音:rǎng qǔ
窃取;夺取。《新唐书·宦者传下·杨复恭》:“帝崩,定策立 昭宗 ,赐铁券,加金吾上将军,稍攘取朝政。”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成中郎 傅霖 , 淳熙 庚子,任 临安 监,尝建请於北关创立新仓,攘取民居八十餘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 升菴 挟父势,屡至阁繙书,攘取甚多。” 瞿秋白 《国民会议运动与联合战线》:“军阀帝国主义的反动结合还没有巩固,至少也还不能立刻攘取中央政权,完全恢复他们的统治。”
词语解释:捕取  拼音:bǔ qǔ
捕捉。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宗均令虎渡江》:“ 九江 多虎,百姓苦之。前将募民捕取。”《三国志·魏志·胡昭传》“ 昭 善史书”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时 大阳 长 朱南 望见之,谓为亡士,欲遣船捕取。”《新唐书·刘齐贤传》:“时将军 史兴宗 从猎苑中,言 晋州 出佳鷂,可捕取。” 宋 王安石 《张良》诗:“ 固陵 解鞍聊出口,捕取 项羽 如婴儿。”
词语解释:约取  拼音:yuē qǔ
取其要领。 宋 苏轼 《杂说一首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於此矣。”
词语解释:搏取  拼音:bó qǔ
夺取。《周礼·天官·鳖人》“以时簎鱼鳖龟蜃凡貍物” 汉 郑玄 注:“簎,谓以扠刺泥中搏取之。”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八:“ 日本 人商界实业界努力搏取 哈尔滨 的经济势力。”
词语解释:应取  拼音:yìng qǔ
谓应试求取功名。《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魏生 别了妻子,收拾行囊,上京应取。”
词语解释:赌取  拼音:dǔ qǔ
赌赛而赢得。《晋书·谢玄传》:“ 玄 少好佩紫罗香囊, 安 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於此遂止。” 唐 陆龟蒙 《送棋客》诗:“ 金门 若召 羊玄保 ,赌取 江 东太守归。” 宋 苏轼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再和》:“穷多鬭险谁先逋,赌取名画不用摹。”
词语解释:选取  拼音:xuǎn qǔ
(1).挑选取用。《左传·哀公元年》“择不取费” 晋 杜预 注:“选取坚厚,不尚细靡。”《元史·选举志三》:“部拟翰林兼国史院令史同臺令史一体出身,於各部令史内选取。” 周作人 《上下身》:“有些人把生活也分作片段,仅想选取其中的几节,将不中意的梢头弃去。”
(2).谓选日成亲。取,通“ 娶 ”。 唐 薛调 《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但寂然不闻选取之议。又於窗隙间窥见 无双 …… 仙客 发狂,唯恐姻亲之事不谐也。”
词语解释:捉取  拼音:zhuō qǔ
擒拿;捕捉。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孃去二月九日夜,失车栏夹杖龙牵,疑是 整 婢 采音 所偷。 苟奴 与郎 逡 往 津阳门 糴米,遇见 采音 在 津阳门 卖车栏龙牵。 苟奴 登时欲捉取, 逡 语 苟奴 ,已尔,不须復取。”《敦煌曲子词·鹊踏枝》:“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词语解释:攫取  拼音:jué qǔ
(1).抓取;拿取。《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约莫更深,忽听得一阵狂风,白虎神早到,一见其人,便来攫取。”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童子获虎》:“倏有虎自山上过,径奔山下,攫取一童而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他説问明了便不必劳驾,我来代回话罢。説罢,攫取了那张亲供便走。” 叶圣陶 《未厌集·夜》:“老妇人伸手攫取那字条,定睛直望。”
(2).获取;掠取。 宋 苏洵 《上皇帝书》:“国家用兵之时,购方略,设武备,使天下屠沽健儿,皆能徒手攫取陛下之官。”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适 王端毅 公以巡抚至,疏其罪恶大,致激变,攫取财物元寳二千餘锭。” 张洁 《谁生活得更美好》:“人们从生活这同一源泉里却攫取了怎样不同的东西。”
词语解释:挑取  拼音:tiāo qǔ
独取。《后汉书·陈龟传》:“大将军 梁冀 与 龟 素有隙,譖其沮毁国威,挑取功誉。” 李贤 注:“挑取犹独取也。”
挑选。《清会典事例·宗人官·授官》:“ 康熙 三十年,奉旨挑取八旗十五善射人等。”
词语解释:开取  拼音:kāi qǔ
打开。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出:“雪儿又下,朱户闭景物惭惶。来古庙试开取,投宿又何妨。”
词语解释:迎取  拼音:yíng qǔ
(1).犹迎接。《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二·焦仲卿妻》:“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清 吴伟业 《阆中行》:“五内为崩摧,买舟急迎取。相逢惟一慟,不料吾见汝。”
(2).指前往拿取,取回。《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復声焉。”
词语解释:指取  拼音:zhǐ qǔ
以指捡取。亦以喻轻易。 唐 孙樵 《刻武侯碑阴》:“ 钟 、 邓 寧能越巖悬兵,决胜指取邪?”《宋史·段少连传》:“遇事间指取一二自閲,擿其非是者按之。”
词语解释:截取  拼音:jié qǔ
(1).割取,切取。《百喻经·为妇贸鼻喻》:“我今寧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蕃薯》:“ 中国 人截取其蔓咫许以来,种之下地,数日即荣。”
(2).谓剪裁摄取。 郁达夫 《十三夜》:“我看我们同时代者的画,也着实看得不少了,可是能达到像他这样的调和谐整地截取自然的地步的,却也不多。”
(3). 清 制,根据官员食俸年限及科分、名次,核定其截止期限,由吏部予以选用,称为截取。又举人于中式后经过三科,由本省督抚给咨赴吏部候选,亦称截取。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 咸丰 初,任 清 政府吏部郎中。 咸丰 二年截取知府。”《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其中有位候补知府乃是一位太史公截取出来的。”参阅《清会典事例·吏部·科道郎中截取》
词语解释:探取  拼音:tàn qǔ
(1).试探。《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贼凭恃山川,二祖劳於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者。谓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闚其衅。” 茅盾 《子夜》八:“她以为父亲是要利用 刘玉英 来探取 老赵 的秘密。”
(2).预支。《晋书·愍怀太子遹传》:“东宫旧制,月请钱五十万,备於众用,太子恒探取二月,以供嬖宠。”《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探取,预取也。”
(3).摸取。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人日》:“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蠒。馅中置帋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宋史·李迪传》:“对曰:‘臣向在 陕西 ,以方寸小册书兵粮数备调发,今犹置佩囊中。’帝令自探取,目黄门取纸笔,具疏某处当留兵若干,餘悉赴塞下。” 清 李渔 《蜃中楼·义举》:“良朋意气真豪放,肯把身投巨浪,直待要探取驪珠返故乡。”
(4).探问。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出:“因甚家中闹声沸……到堂前探取,免心下多虑。”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四折:“多不到半月十朝,亲家母又来探取。他道女孩儿不曾到家,惊的俺母亲进退无措。”
词语解释:吸取  拼音:xī qǔ
(1).用嘴、鼻或管道装置把液体、气体等吸进去。 清 陈维崧 《念奴娇》词:“况值杯中山色好,吸取晴崖翠壁。”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夜深人静,溪水初沉,子落如茵,浮于水面,以竹筒吸取池底水,贮土缶中,谓之桂水。”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九章:“余惟觉头部微晕,正思外出,吸取清气耳。” 鲁迅 《野草·题辞》:“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2).采取;吸收。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就给 石得富 介绍 镇川堡 紧急打发粮食的一些经验,要他们参考吸取。” 徐怀中 《西线轶事》六:“你还是依赖于幻想生活,需要从童话里吸取营养。”
词语解释:邀取  拼音:yāo qǔ
(1).求取;索取。 宋 苏辙 《御试制策》:“戎狄放肆,邀取金币而不能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 建昌 兵素骄,邀取无艺, 滂 以法裁之。”
(2).截击袭取。《明史·刘基传》:“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3).邀请;招引。《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邀取二百餘人,在庄上置备酒食相待。” 清 陈维崧 《沁园春·甲寅立夏日赏牡丹有作》词:“春归矣,仗花间蜂蝶邀取春还。”
词语解释:妄取  拼音:wàng qǔ
不当取而取。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侵伐暴虐,攻战妄取。”《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今番当得一邑正官,分毫不可妄取了。” 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许妄取民间一针一线。”
词语解释:徒取  拼音:tú qǔ
谓无功取禄。《韩非子·饰邪》:“人主又以过予,人臣又以徒取。”《吕氏春秋·务本》:“主虽过与,臣不徒取。”
词语解释:料取  拼音:liào qǔ
(1).选取。《三国志·吴志·陈表传》:“ 表 乃称曰:‘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空枉此劲鋭以为僮僕,非 表 志也。’皆輒料取以充部伍。”《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 吴 主使黄门徧行州郡,料取将吏家女。”
(2).夺取。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然未能攘奸扫秽,料取全胜,亦彼民之不幸乎?”
词语解释:深取  拼音:shēn qǔ
犹言竭力取法。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大历 以后, 刘梦得 之絶句, 张籍 、 王建 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词语解释:体取  拼音:tǐ qǔ
体会。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书》:“‘些子意思,人人俱有,但知体取,就是保任之扩充之耳。’来示如此,敢以实对。”
词语解释:催取  拼音:cuī qǔ
(1).犹催促。 明 张居正 《召辞纪事》:“又口传慈諭:先生既舍不得皇帝,到家事毕,早早就来,不要待人催取。钦此。”
(2).指催促取得。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到任示票》:“将到任三五日前,先发上任红告示,即发一牌,催取到任应用夫马等项。”
词语解释:罗取  拼音:luó qǔ
搜罗求取。《后汉书·朱穆传》:“ 穆 张理天网,补缀漏目,罗取残祸,以塞天意。”《隋书·王世充传》:“ 充 又罗取杂鸟,书帛繫其颈,自言符命而散放之。”《新唐书·杜佑传》:“ 开皇 时 陈 尚割据,皆罗取俊乂,犹不虑失人以资敌。”
共243,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