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首字词组
厝火厝施厝意厝念厝火积薪厝颜厝生厝边
厝手厝火燎原厝兆厝心厝身厝辞厝疑厝衷
厝怀厝所厝基厝舍厝顿厝置厝言厝房

词语解释:厝火  拼音:cuò huǒ
“厝火积薪”的简缩语。喻隐伏的危机。 明 沉钦圻 《咏史》诗:“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 清 吴伟业 《焦桐》诗:“ 汉 家忘厝火,絶调过江来。” 清 黄宗羲 《施忠介墓碑铭》:“岛寇时入犯,皆有内主,公破其墙壁,销其厝火。欲使全 闽 兵力不归一代,盖其所虑者深也。”
词语解释:厝手  拼音:cuò shǒu
(1).措手,插手。《晋书·刘弘传》:“礼,名山大泽不封,与共其利。今公私并兼,百姓无復厝手地。”
(2).谓着手施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二十四史月日考》:“ 辽 金 以前,但具稿艸, 元 明 则尚未厝手。”
词语解释:厝怀  拼音:cuò huái
关心,注意。《宋书·蔡廓传》:“ 羡之 曰:‘黄门郎以下悉以委 蔡 ,吾徒不復厝怀。’”《北史·儒林传序》:“其《公羊》《穀梁》二传,儒者多不厝怀。”
词语解释:厝施  拼音:cuò shī
措施,安排施行。 清 陈康祺 《燕下乡睉录》卷七:“﹝ 张澄斋 ﹞留 江 南以知府用……惜 澄斋 需次岁餘,遽谢世,不及稍有所厝施也。”
词语解释:厝火燎原  拼音:cuò huǒ liǎo yuán
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西南诸捷》:“惟近日东北用兵,竭天下之力,聚三大帅数十万众,尽没 辽水 ,坐成厝火燎原之势,差为不竞耳。”
词语解释:厝所  拼音:cuò suǒ
停放灵柩的处所。《痛史》第二三回:“ 惠州 有一位义士姓 鐘 名 明亮 ……他有一个贴身的护勇,是当日代 文丞相 看守曾太夫人厝所的。”
词语解释:厝意  拼音:cuò yì
注意;关心。《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魏书·崔光传》:“初, 永平 四年,以黄门郎 孙惠蔚 代 光 领著作, 惠蔚 首尾五载,无所厝意。”《南史·谢弘微传》:“ 建昌 国禄本应与北舍共之,国侯既不厝意,今可依常分送。” 梁启超 《复友人论保教书》:“夫国计民命,即不厝意,试问栋折榱崩,孰免倾压。”
词语解释:厝兆  拼音:cuò zhào
谓安葬。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归槥 河州 ,厝兆新域。”
词语解释:厝基  拼音:cuò jī
指放置在基础上,外用砖或土临时封起来的棺柩。《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往前走过了 六桥 ,转个湾,便象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还有几两银子,大哥拿去,在你弟妇厝基上替他多添两层厚砖,砌的坚固些,也还过得几年。”
词语解释:厝念  拼音:cuò niàn
关心。《明史·万燝传》:“﹝ 魏忠贤 ﹞乃於先帝陵工,略不厝念。臣尝屡请铜,靳不肯予。”
词语解释:厝心  拼音:cuò xīn
关心,留意。《宋书·沉攸之传》:“虽自上如此,岂敢厝心去留,归还之事,伏听朝旨。”
词语解释:厝舍  拼音:cuò shè
停放棺柩的小房。 王西彦 《福之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牛》:“道路左手,几间厝舍似的矮茅屋,紧挨着一列盖着稻秸的刚出窑的砖瓦。”
词语解释:厝火积薪  拼音:cuò huǒ jī xīn
《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谓置火于柴堆之下,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是何言哉?今之事势,正 贾生 所谓厝火积薪之时也。” 清 朱彝尊 《送少宰张先生假旋京口》诗之四:“厝火积薪曾上策,至今太息 雒阳 书。”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盖企平和于均势之局,犹厝火积薪以求安也。”
词语解释:厝身  拼音:cuò shēn
置身。《后汉书·郎顗传》:“诚知愚浅,不合圣听,人贱言废,当受诛罚,征营惶怖,靡知厝身。”
词语解释:厝顿  拼音:cuò dùn
安置,安放。《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一面将棺柩厝顿停当,事体已完。”
词语解释:厝颜  拼音:cuò yán
置颜。厝,措置;颜,脸面。《宋书·武帝纪中》:“由臣轻弱,致 裕 凌横,上惭俯愧,无以厝颜。”无以厝颜,犹言脸没地方放,意谓无地自容。
词语解释:厝辞  拼音:cuò cí
措辞。指说话写文章时选择辞句。《宋书·刘穆之传》:“今朝议如此,宜相酬答,必云在我,厝辞又难。”
词语解释:厝置  拼音:cuò zhì
措置,处理。 宋 曾巩 《救灾议》:“至於给授之际,有淹速,有均否,有真伪,有会集之扰,有辨察之烦,厝置一差,皆足致弊。”
词语解释:厝生  拼音:cuò shēng
安身;谋生。《宋书·后废帝纪》:“黔庶嗷嗷,厝生无所。”
词语解释:厝疑  拼音:cuò yí
置疑,怀疑。《宋书·始安王休仁传》:“ 休仁 规欲闻知方便,使 曇度道人 及 劳彦远 屡求启,闞覘吾起居。及其所启,皆非急事,吾意亦不厝疑。”
词语解释:厝言  拼音:cuò yán
进言。《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时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因为《述志赋》以自寄。”
词语解释:厝边  拼音:cuò biān
方言。邻居。芗剧《三家福》:“千金难买好厝边,从此三家紧相连。”
词语解释:厝衷  拼音:cuò zhōng
关心;注意。《南史·顾觊之传》:“兼亲属里伍,流离道路,时转穷涸,事方未已,其士人妇女弥难厝衷。”
词语解释:厝房
停放棺柩的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