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三江平声 [xiáng,降伏][chuáng][gāng][shuāng][máng][通摐][chuáng][chōng][máng][máng][详注1][cóng][雨急][详注2][详注3]


注1:悾 《集韵》枯江切,音腔。《朱子·游卧龙诗》访我深涧底,晤言绝纷哤城南且细说,慰我心悾悾。
注2:哝 《集韵》浓江切,《广韵》哝,嗔语,出字林。又《吕氏春秋》甘而不哝。《玉篇》引作噮。谓甘食也。又《集韵》一曰语不明。或作哝。
注3:迒 音降。车迹也。《正字通》凡兽迹、车迹皆曰迒。
末字词组
吠厖骏厖鸿厖赘厖灵厖   
敦厖纷厖金玦衣厖丰厖    

词语解释:吠厖  拼音:fèi máng
见“ 吠尨 ”。
词语解释:吠尨  拼音:fèi méng
亦作“ 吠厖 ”。 吠叫的狗。语本《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金 王琢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歷树有惊鹊,悄隣无吠厖。” 元 曹伯启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诗之一:“田家桑梓碧幢幢,过客鞭声引吠尨。” 明 刘基 《凉夜》诗:“瀟瀟凉雨泻簷瀧,聒聒鸣蛙似吠厖。”
词语解释:敦厖  拼音:dūn máng
亦作“ 敦庬 ”。
(1).丰厚,富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 杜预 注:“敦,厚也;厖,大也。” 孔颖达 疏:“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庬纯固,於是乎成。” 宋 黄庭坚 《送彦孚主簿》诗:“君但隐几笑,诸老嘆敦厖。”
(2).敦厚。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存敦厖之朴。”《后汉书·孔融传》:“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以硕大敦厖之德,生於文明之运,矢厥謨猷,出入隆显。”
词语解释:骏厖  拼音:jùn máng
亦作“ 骏蒙 ”。亦作“ 骏庞 ”。 犹言笃厚。《诗·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 毛 传:“骏,大;厖,厚。” 孔颖达 疏:“言为下国大厚,谓成其志性,使大纯厚也。”《荀子·荣辱》:“《诗》曰,‘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蒙’,此之谓也。” 杨倞 注:“蒙读为厖,厚也。今《诗》作‘骏厖’。”《孔子家语·弟子行》:“ 孔子 和之以文,説之以《诗》曰,‘受小拱大拱,而为下国骏庞。’” 王肃 注:“骏,大也;庞,厚也。”
词语解释:纷厖  拼音:fēn máng
见“ 纷庞 ”。
词语解释:纷庞  拼音:fēn páng
亦作“ 纷龎 ”。亦作“ 纷厖 ”。 纷乱庞杂。 唐 柳宗元 《杨氏子承之哀辞序》:“凡天之生物也,不类,精麁纷厖,贤愚混同。” 明 李东阳 《陈司空之南京例赠》诗之一:“簿书丛里日纷龎,四十年来老鬢双。”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虽纷庞丛杂之中,而幽閒自得,手不遗编。”
词语解释:鸿厖  拼音:hóng máng
广大而厚重。 宋 欧阳修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上摩青苍以晻靄,下压后土之鸿厖。” 清 王汝璧 《伐蛟行》:“是何神兽非土垹,天龙遗卵胎鸿厖。”
词语解释:金玦衣厖  拼音:jīn jué yī máng
比喻君父离弃其子。语本《左传·闵公二年》:“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 清 钱谦益 《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使天下后世,通知两朝慈孝,君父无金玦衣厖之嫌,储贰无黄臺瓜蔓之恐。”
词语解释:赘厖  拼音:zhuì máng
见“ 赘庞 ”。
词语解释:赘庞  拼音:zhuì páng
亦作“ 赘厖 ”。 累赘臃肿。 明 王守仁 《〈高平县志〉序》:“州县之吏,不过具文书,计岁月,而以赘庞之物视图志。” 明 罗懋登 《〈西洋记通俗演义〉叙》:“稗官野史谓何?此《西洋记》所由作;布帛菽粟谓何?此《西洋记》所由通俗演义。赘庞云乎哉?耳食云乎哉?” 明 范景文 《请告再疏》:“今 通 兵日供调遣,壁垒半虚,似亦无所烦督治为者,赘厖当裁,非图弛卸,亦可谅臣心事矣。”
词语解释:丰厖  拼音:fēng máng
见“ 丰庞 ”。
词语解释:丰庞  拼音:fēng páng
亦作“ 丰厖 ”。 大貌。《方言》第一:“丰、厖……凡物之大貌曰丰厖,深之大也。” 清 曹寅 《石花鱼》诗:“贋者虽丰庞,风味那足比。”
词语解释:灵厖  拼音:líng máng
指枸杞根。古代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 宋 苏轼 《小圃五咏·枸杞》:“灵厖或夜吠,可见不可索。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 王文诰 辑注:“ 李 注: 刘禹锡 《枸杞井》诗: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