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厖眉 拼音:máng méi
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厖,通“ 尨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厖眉耆耉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 李善 注:“谓眉有白黑杂色。”《隋书·炀帝纪上》:“是以厖眉黄髮,更令收叙。” 宋 王安石 《赠老宁僧首》诗:“秀骨厖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词语解释:厖然 拼音:máng rán
敦厚貌。 宋 苏轼 《祭张子野文》:“遇人坦率,真古愷悌。厖然老成,又敏且蓺。”词语解释:厖澒 拼音:máng hòng
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后汉书·张衡传》:“踰厖澒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李贤 注:“《孝经援神契》曰:‘天度濛澒。’ 宋均 注云:‘濛澒,未分之象也。’”《文选·张衡〈思玄赋〉》作“厖鸿”。词语解释:厖鸿 拼音:máng hóng
(1).洪大;广大。《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湛恩厖鸿,易丰也。” 李善 注:“厖、鸿,皆大也。言湛恩广大,易可丰厚也。”一本作“ 厖洪 ”。 唐 刘禹锡 《汴州郑门新亭记》:“人人驛其声而吟之,始乎諓諓而成乎厖鸿。”
(2).高大。
(3).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文选·张衡〈思玄赋〉》:“踰厖鸿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旧注:“厖鸿宕冥,皆天之高气也。”参见“ 厖澒 ”。《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表象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焉”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灵宪》:“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为厖鸿,盖乃道之干也。”词语解释:厖大 拼音:máng dà
广大。 唐 柳宗元 《贞符》:“不胜 唐 德之代,光绍明濬,深鸿厖大,保人斯无疆。” 梁启超 《论自治》:“今天下最厖大最壮活之民族,莫如 盎格鲁撒逊 人。”词语解释:厖蒙 拼音:máng méng
愚昧。厖,通“ 蒙 ”。 唐 柳宗元 《天对》:“惟 鮌 譊譊,隣圣而孽。恆师厖蒙,乃尚其圯。”参见“ 厖昧 ”。
词语解释:厖昧 拼音:máng mèi
蒙昧。厖,通“ 蒙 ”。 唐 柳宗元 《天对》:“曶黑晣眇,往来屯屯,厖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尔雅上》:“厖,古读若蒙。”词语解释:厖儿 拼音:máng ér
脸盘儿。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二折:“则我那银盆也似厖儿腻粉鈿,墨锭也似髭鬚着绒绳儿缠。”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三折:“端详着厖儿俊,思量着口儿甜。”词语解释:厖厚 拼音:máng hòu
宽厚。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御卿 四世孙,不类胡种,虽为 云中 北州大族,风貌厖厚,揖让和雅。”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众乃谓 孟 人物既厖厚,且尝为 韩 所荐,首迁本部尚书遣之。”词语解释:厖褫 拼音:máng chǐ
大福。《后汉书·张衡传》:“ 汤 蠲体以祷祈兮,蒙厖禠以拯人。” 李贤 注:“《尔雅》曰:‘厖,大也;禠,福也。’言蒙天大福以拯救人。”词语解释:厖昧 拼音:máng mèi
蒙昧。厖,通“ 蒙 ”。 唐 柳宗元 《天对》:“曶黑晣眇,往来屯屯,厖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尔雅上》:“厖,古读若蒙。”词语解释:厖杂 拼音:máng zá
混乱驳杂。《新唐书·李吉甫传》:“方今置吏不精,流品厖杂,存无事之官,食至重之税。”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故使厖杂不纯,而流风易遁,诚可叹息。”词语解释:厖洪 拼音:máng hóng
洪大;广大。《汉书·司马相如传》:“湛恩厖洪,易丰也。” 颜师古 注:“厖、洪,皆大也。” 前蜀 杜光庭 《众修南斗醮词》:“伏愿流光下烛,玄鉴俯临,察丹切之心,降厖洪之福。”词语解释:厖错 拼音:máng cuò
杂乱。《新唐书·李勉传》:“始调 开封 尉, 汴州 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 勉 摧姦决隐为有名。”词语解释:厖淆 拼音:máng xiáo
杂乱。 清 姚鼐 《赠钱献之序》:“余尝以余意告之,而不吾斥也,虽然,是犹居京师厖淆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