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厕筹 拼音:cè chóu
大便后用以拭秽之木竹小片。《北史·齐纪中·文宣帝》:“虽以 杨愔 为宰辅,使进厕筹。”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厕筹》:“今寺观削木为筹,置溷圊中,名曰厕筹。”词语解释:厕迹 拼音:cè jì
亦作“ 厕跡 ”。 插足,置身。《南齐书·刘瓛传》:“既习此岁久,又齿长疾侵,岂宜摄斋 河閒 之听,厕迹 东平 之僚?”《新唐书·高俭窦威传赞》:“ 高竇 虽缘外戚姻家,然自以才猷结天子,厕跡名臣,垂荣无穷。” 金 王若虚 《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虽不足与闻玄理,厕迹羽流,而杖履往来,陪君为方外之友,庶无愧焉。”词语解释:厕身 拼音:cè shēn
置身。 明 夏完淳 《刘文学感遇》诗:“厕身西掖垣,勗哉慎无过。”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笙侍郎书》:“某虽不才,盖亦厕身士林,略知大义。”词语解释:厕混 拼音:cè hùn
厕所。词语解释:厕牏 拼音:cè yú
便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石建 ﹞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厕,行清;窬,行中受粪者也。东南人谓凿木空中如曹谓之窬。”按,《汉书·万石君传》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注,两“窬”字均作“牏”。 明 归有光 《陶节妇传》:“已而姑病痢,六十餘日,昼夜不去侧。时尚秋暑,秽不可闻,常取中裙厕牏自浣洒之。” 清 钱谦益 《永丰程翁七十寿序》:“考其家教,不过使其子孙驯行孝谨,澣厕牏、数马足而已。”一说厕牏指旁室门墙边的水沟。参阅 清 王先谦 《汉书补注·万石君传》。词语解释:厕豫 拼音:cè yù
列入。豫,通“ 与 ”。 三国 魏 曹操 《谢袭费亭侯表》:“不悟陛下乃寻臣祖父厕豫功臣,克定寇逆,援立 孝顺皇帝 。”词语解释:厕简 拼音:cè jiǎn
即厕筹。 宋 马令 《南唐书·浮屠传》:“后主与 周后 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顙,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刺,则再加修治。”词语解释:厕足 拼音:cè zú
(1).侧足,置足。《庄子·外物》:“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成玄英 疏:“若使侧足之外,掘至黄泉,人则战慄不得行动。”
(2).比喻参与某种活动。犹言插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鲁迅 《热风·不懂的音译》:“所以 中国 的国学不发达则已,万一发达起来,则敢请恕我直言,可是断不是洋场上的自命为国学家‘所能厕足其间者也’的了。”词语解释:厕贱 拼音:cè jiàn
指操贱役者。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先生书》:“虽或有人焉,善为之文辞,其邻之厕贱,犹将笑之,况欲侥倖於无穷者耶?”词语解释:厕马 拼音:cè mǎ
便器。 宋 曾三异 《因话录》:“今俗语云厕马,皆取四足,若清器为旋盆,则虎子、厕马之类也。”词语解释:厕所 拼音:cè suǒ
供人大小便的地方。词语解释:厕篦 拼音:cè bì
即厕筹。《摩诃僧祇律·明威仪法之一》:“屋中应安隔,使两不相见,边安厕篦。”词语解释:厕错 拼音:cè cuò
错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金银彫鏤以饰之,珠玉厕错以填之。”词语解释:厕饰 拼音:cè shì
交错装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金刚埿涂,众宝厕饰,中有舍利,时烛灵光。”词语解释:厕溷 拼音:cè hùn
厕所。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每罢官去后,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词语解释:厕匽 拼音:cè yǎn
匽厕,臭水沟。 清 方苞 《重建阳明祠堂记》:“旧有阳明书院,不知废自何年,讲堂学舍,周垣尽毁,其餘屋,圃者居之,繚以厕匽。”词语解释:厕填 拼音:cè tián
谓诸物错杂,充填其中。《法苑珠林》卷六:“是 帝释 所住之处,并是瑠璃所成,众宝厕填。”词语解释:厕床 拼音:cè chuáng
厕所中的坐床。《三国志·吴志·黄盖传》“ 建安 中,随 周瑜 拒 曹公 於 赤壁 ,建策火攻,语在 瑜 传” 裴松之 注引《吴书》:“ 赤壁 之役, 盖 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 吴 军人所得,不知其 盖 也,置厕牀中。”《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师道 与二子伏厕牀下。”词语解释:厕屋 拼音:cè wū
厕所。《摩诃僧祇律·明威仪法之一》:“从今已后应作厕屋。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开风道。”《后汉书·党锢传·李膺》“郡舍溷轩有奇巧” 唐 李贤 注:“溷轩,厕屋。”词语解释:厕列 拼音:cè liè
置于,列入。《旧唐书·韦伦传》:“ 伦 上言曰:‘ 楚琳 兇逆, 忠诚 蕃戎丑类,不合厕列清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