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九艳去声 [zhàn,占据][详注1][详注2][《集韵》力验切,音潋。爁焱火延。][详注3]


注1:沾 音店。亦水名。又县名,在乐平。《汉志》属上党郡。《广舆记》太原府乐平县,本汉沾县。
注2:盐 音艳。《广韵》以盐腌物也。《礼·内则》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
注3:胁 《广韵》许欠切《集韵》虚欠切,音搚。妨也。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厌闻厌兵厌离厌物厌翟厌胜钱厌鄙厌暴
厌世厌薄厌杀厌然厌祸厌腻厌断厌快
厌烦厌乱厌憎厌气厌秽厌色厌抑厌怠
厌苦厌贱厌恶厌服厌酸厌伪厌捍厌恋
厌饫厌家鸡厌意厌煎厌歇厌世主义厌案厌建
厌事厌日厌梦厌魅厌祭厌劾厌难折冲厌忌
厌倦厌厌地厌满厌话厌的厌冠厌旦厌愤
厌足厌代厌应厌伏厌钝厌副厌极厌慁
厌胜厌弃厌心厌战厌祷厌媚厌故喜新厌恨
厌地厌斁厌绝厌易厌腰厌塞厌驼厌恼

词语解释:厌闻  拼音:yàn wén
(1).充分听取。参见“ 厌闻飫听 ”。
(2).不愿听。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语三》:“平心想起来,所谓‘选家’这一流人物,虽然因为容易联想到 明 季的制艺的选家的缘故,似乎使人厌闻,但现在倒是应该有几个。”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自由’‘平等’‘民权’的口头禅,在大多数社会思想里即使不生复古的反动思潮,也就为人所厌闻。”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二:“但是看看 何先生 的神气,似乎并不把 朱怀义 这句话当作一回事,而且颇有厌闻的表情。”
词语解释:厌闻饫听  拼音:yàn wén yù tīng
谓充分听取。 宋 曾巩 《送江任序》:“既已得其所处之乐,而厌闻飫听其人民之事,而 江 君又有聪明敏急之材。”
词语解释:厌世  拼音:yàn shì
(1).消极悲观,厌恶尘世。《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僊。” 南朝 宋 鲍照 《白云》诗:“情高不恋俗,厌世乐寻仙。” 唐 李玖 《白衣叟途中吟》之二:“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岂其于无事之时,而已怀厌世之情。” 胡怀琛 《为高吹万题寒隐图》诗:“幽人无俗怀,厌世每独往。” 老舍 《黑白李》:“我决不会因为谈到宗教而想他有点厌世,或是精神上有什么大的变动。”
(2).去世。死的婉辞。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湘州祭虞舜文》:“百龄厌世,万里陟方。”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高力士》:“方知上皇已厌世, 力士 北望,号泣呕血而卒。”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吾顷疾病且死,忽梦 文殊大士 谓吾曰:‘女未应厌世,后三年, 震旦 有大沙门,从女受道。’” 清 周亮工 《祭王瑞芝太翁文》:“ 太翁 厌世时, 长公 、 季公 依依在侧,哀礼备至。”
(3).犹现世,出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如此没用的老东西,也来厌世,死活缠人做甚么?”
词语解释:厌烦  拼音:yàn fán
厌恶,腻烦。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从事常厌烦,归心自如卷。”《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罗童 正行在路,打火造饭,哭哭啼啼不肯吃,连 陈巡检 也厌烦了。”《红楼梦》第九四回:“还有 寳玉 ,素常见了老婆子便很厌烦的,偏见了他们家的老婆子就不厌烦,你説奇不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土老儿在家里住得厌烦了,到 上海 去谋事。” 巴金 《灭亡》第三章:“在这痛苦底熬煎中,他不仅怕到姑母家去,怕走那条街,甚至这城市他也住得厌烦了。”
词语解释:厌苦  拼音:yàn kǔ
厌烦以为苦事。《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妇厌苦供养,加鴆其母,列讼县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汉阴生 ﹞常於市中匄,市中厌苦,以粪洒之。”《旧唐书·阳城传》:“诸諫官纷紜言事,细碎无不闻达,天子益厌苦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洞庭丐者》:“ 洞庭山 有丐者,貌似狂易,常行乞道上,夜则卧菴寺廡下,僧厌苦之,驱去復来。” 夏曾佑 《小说原理》:“人使终日常为一事,则无论如何可乐之事,亦生厌苦,故必求刻刻转换之境以娱之。”
词语解释:厌饫  拼音:yàn yù
(1).吃饱;吃腻。 汉 严忌 《哀时命》:“时厌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 唐 杜甫 《丽人行》:“犀筋厌飫久未下,鸞刀缕切空纷纶。”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每食数斤,犹未厌飫。”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怀古》:“宾客入口无几,堆盘累碟,深杯大瓢,秖以厌飫诸僕从耳。”《北齐书·魏收传》:“闻诸君子,雅道之士,游遨经术,厌飫文史。”
(2).满足。 清 恽敬 《〈香石诗钞〉序》:“即如 粤 中 白沙 、 甘泉 之诗,世所谓不为道学所掩者,而於近今诗人之意已不能厌飫,况其他哉!”
词语解释:厌事  拼音:yàn shì
厌倦于事。《后汉书·华佗传》:“﹝ 华佗 ﹞因託妻疾,数期不反。 操 ( 曹操 )累书呼之,又勑郡县发遣, 佗 恃能厌事,犹不肯至。” 宋 苏轼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诗:“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
词语解释:厌倦  拼音:yàn juàn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 汉 荀悦 《汉记·武帝纪四》:“诸方士后皆无验,上益厌倦,然犹羈縻不絶,冀望其真。”《南史·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萧子良 ﹞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 宋 苏洵 《答二任》诗:“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 宋 陈亮 《类次文中子引》:“此书类次无条目,故读者多厌倦。”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秦淮 名妓 叶素华 ,……厌倦风尘,嫁 刘 某为妾。”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对于连年的混乱,他确实是十分厌倦了的。”
词语解释:厌足  拼音:yàn zú
满足。《史记·淮阴侯列传》:“今 汉王 復兴兵而东……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汉书·食货志下四》:“富人臧钱满室,犹无厌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僕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明 李贽 《又与焦弱侯》:“然 林汝寧 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
词语解释:厌胜  拼音:yàn shèng
古代一种巫术,谓能以诅咒制胜,压服人或物。《汉书·匈奴传下》:“ 元寿 二年,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 上林苑 蒲陶宫 。” 唐 杜甫 《石犀行》:“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宋 孔平仲 《辍耕录》卷一:“塞上有一山,形势雄伟, 金 人望气者谓此山有王气,非我之利。 金 人欲厌胜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嫦娥 曰:‘我岂医巫厌胜者?汝自欲捧心傚 西子 耳。’” 叶圣陶 《未庆集·遗腹子》:“两坛陈绍两只火腿买来了,就放在卧房里,仿佛看作一种厌胜的宝物,又象是一定生男儿的预约券。”
词语解释:厌地  拼音:yàn dì
见“ 厌的 ”。
词语解释:厌的  拼音:yàn de
亦作“ 厌地 ”。 猛地;突然;忽然。厌,通“ 奄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但见箇客人,厌的倒退。”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套曲:“忽的迎头见咱,娇小心儿里怕,厌地回身拢鬢鸦。”
词语解释:厌兵  拼音:yàn bīng
厌战。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十二:“静听江叟语,俱是厌兵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秦檜 揣知上意厌兵,力主和议。”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三》:“乃復备论帝王以来用兵之事,而终於 汉文 厌兵,百姓乐业,几七百年,何关於律意哉。”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北人歌舞南人泣,毕竟天心未厌兵。”
词语解释:厌薄  拼音:yàn bó
厌恶鄙视。 宋 苏轼 《论时政状》:“士莫不悵恨者,以陛下有厌薄其徒之意也。”《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可成 还是败落财主的性子,疑心 春儿 厌薄他,忿然而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耿十八》:“由此厌薄其妻,不復共枕席云。”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这显然可以反证两件事:一是 中国 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的厌薄。”
词语解释:厌乱  拼音:yàn luàn
厌恶战乱。《新唐书·高开道传》:“将士多 山东 人,思归,众益厌乱。”
词语解释:厌贱  拼音:yàn jiàn
厌恶鄙视。 唐 白居易 《偶作》诗之二:“名无高与卑,未得多健羡;事无小与大,已得多厌贱。”《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每到科举年分,第一个拦场告考的就是他,讨了多少人的厌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大悦,与之( 崔秀才 )往来,亦时济其薪水。 崔 率十餘日一至,至必有所借贷,家人悉厌贱之。”
词语解释:厌家鸡  拼音:yàn jiā jī
喻贱近贵远。 晋 何法盛 《晋中兴书》卷七:“ 庾翼 书,少时与 王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忿)。在 荆州 与都下书云:‘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 逸少 书,须吾下当北之。’” 唐 柳宗元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诗:“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宋 陈师道 《赠吴氏兄弟》诗之一:“不解 征西 诸子弟,却怜野鶩厌家鸡。”
词语解释:厌日  拼音:yàn rì
太阴所居之辰。古人认为此日行事,将得恶果。《淮南子·天文训》:“太阴所居辰为厌日,厌日不可以举百事。”
词语解释:厌厌地
无精打采地;微弱的样子
词语解释:厌代  拼音:yàn dài
特指帝王逝世。 唐 人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讳,改“世”为“代”。后遂沿用下来。 唐 舒元舆 《桥山怀古》诗:“ 轩辕 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 宋 范仲淹 《遗表》:“昨自 明肃 厌代之后,陛下奋权之初,首承德音,占预謤列。”《明史·后妃传一·孝肃周太后》:“自 英皇 厌代,予正位 长乐 , 宪宗 皇帝以天下养,二十四年犹一日。”
词语解释:厌弃  拼音:yàn qì
厌恶而嫌弃。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况陛下承丕业之餘庆,握皇图而援籙,万方同轨,八表恃赖,岂以一小竖厌弃皇家,百六之灾得为天谴而繫圣心哉!”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必待筋力不支,明主厌弃,然后乃去,是不得已,岂止足之谓邪。”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宋 人无书学,如 苏 、 黄 、 米 、 老 等,真帖初见,甚可喜,良久亦令人厌弃。”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数日后,便觉烟味大变。久之,但闻其臭,不闻其香。三月之后,自厌弃之,不戒自絶矣。” 鲁迅 《彷徨·祝福》:“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 阿毛 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
词语解释:厌斁  拼音:yàn yì
厌弃。 明 方孝孺 《祭许士修》:“岂谓斯世,为可厌斁。” 清 龚自珍 《伪鼎行》:“主人不厌斁汝,汝宜自憎。”
词语解释:厌离  拼音:yàn lí
厌恶离弃。 宋 苏轼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无所厌离,何从出世?无所欣慕,何从入道?” 明 袁宏道 《行素园存稿引》:“故今之所刻画而求肖者,古人皆厌离而思去之。”
词语解释:厌杀  拼音:yàn shā
(1).压死。《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暮卧岸下百餘人,岸崩,尽厌杀卧者, 少君 独脱不死。”《汉书·外戚传上·翼奉传》:“乃二月戊午,地大震於 陇西郡 ,毁落 太上庙 殿壁木饰,坏败 獂道 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厌杀人众。”
(2).指镇压。《后汉书·方术传·麴圣卿》:“又 河南 有 麴圣卿 ,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3).消除。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至使敌国异方,闻风畏之,厌杀未形之患,此其所以为得也。”
词语解释:厌憎  拼音:yàn zēng
厌恶。《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王八郎 ﹞既有了娶娼之意,归家见了旧妻时,一发觉得厌憎。” 茅盾 《路》五:“但如果女书记不先把粉脸儿哭的那样难看, 老荆 或者还有几分怜惜。可是现在他只有厌憎。” 王鲁彦 《听潮的故事》:“她总觉得那是使她恐惧,使她厌憎的。”
词语解释:厌恶  拼音:yàn wù
讨厌,憎恶。 宋 梅尧臣 《和王仲仪咏瘿》诗:“厌恶虽自知,部割且谁肯。”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司户知其厌恶风尘,出于诚心,乃发书告其父。”《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众人见 赵昇 连住数日,并不转身,愈加厌恶,渐渐出言侮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从此那位老太太,因为和媳妇不对,便连儿子也厌恶起来了。”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他不但是厌恶这种生活,而且为自己担心。”
词语解释:厌意  拼音:yàn yì
满意。 宋 岳珂 《桯史·刘蕴古》:“ 藴古 犹不厌意,日强聒于朝。”
词语解释:厌梦  拼音:yàn mèng
恶梦。 唐 李白 《寄远》诗之十二:“寒灯厌梦魂欲絶,觉来相思生白髮。”
词语解释:厌满  拼音:yàn mǎn
满意。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馈药染翰》:“人人厌满,忻跃而散。”
词语解释:厌应  拼音:yàn yīng
厌当。《汉书·息夫躬传》:“往年荧惑守心……其法为有兵乱……可遣大将军行边兵,敕武备,斩一郡守以立威,震四夷,因以厌应变异。”详“ 厌当 ”。
词语解释:厌当  拼音:yā dāng
(1).用迷信的方法阻止灾殃的降临。《史记·黥布列传》“ 黥布 者, 六 人也,姓 英 氏” 唐 司马贞 索隐:“ 布 以少时有人相云,‘当刑而王’,故《汉杂事》云‘ 布 改姓 黥 ,以厌当之’也。” 汉 王充 《论衡·吉验》:“ 秦始皇帝 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当之。”《北史·房豹传》:“ 绍宗 自云有水厄,遂於战舰中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厌当之。”
(2).抵;实现。《三国志·吴志·吴范传》:“ 权 ﹝ 孙权 ﹞为将军时, 范 尝白言 江南 有王气…… 权 曰:‘若终如言,以君为侯。’及立为 吴王 , 范 时侍宴,曰:‘昔在 吴中 ,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 权 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綬带 范 。 范 知 权 欲以厌当前言,輒手推不受。”
词语解释:厌心  拼音:yàn xīn
心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支) (支道林 )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 许 ( 许掾 )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谢 ( 谢安 )后麤难,因自叙其意,作万餘言,才峯秀逸……四坐莫不厌心。”
词语解释:厌绝  拼音:yàn jué
因嫌弃而绝情。《醒世姻缘传》第一回:“﹝ 晁大舍 ﹞又使了六十两银子娶了一个 辽东 指挥的女儿为妾,又嫌他不会奉承,又渐渐厌絶了。”
词语解释:厌物  拼音:yàn wù
令人憎恶之物。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聂进食厌物》:“汝嗜食厌物,虽父兄戒飭,不敬听,是何理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 杜氏 道:‘多是你哄我进房,却叫这厌物来摆佈我!’”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那厌物来了,徒我装个欢喜的模样,才好骗他。”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九》:“这事不但溢出了经验的范围,而且又添上了一个理字排行的厌物。”
词语解释:厌然  拼音:yàn rán
(1).安然;安定。《荀子·儒效》:“天下厌然犹一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厌然,安然。”《荀子·王制》:“是以厌然畜积修饰,而物用之足也。” 王先谦 集解:“厌然,犹安然。”
(2).和悦貌。 宋 司马光 《上体要疏》:“其议者固不能一,必有参差不齐者矣,於是天子称制决之,曰丞相议是,或曰廷尉当是,而群下厌然,无有不服者矣。” 宋 叶适 《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公魁重凝特,造次不以词色自达。自诚意内充,与之游久者,皆厌然心服。”
闭藏貌。《礼记·大学》:“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孔颖达 疏:“厌然,闭藏其不善之事。”
词语解释:厌气  拼音:yàn qì
讨厌;厌烦。《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往往一进城去,就得十日半月的住着,媳妇两个又不好怪厌气的一趟一趟的只是跟着来回的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孙生》:“二更将残,闻妇呼 孙 小字, 孙 不答。少间,妇復语, 孙 厌气作恶声。”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断命的账!抄得厌气了。喂,请你帮帮忙。”
词语解释:厌服  拼音:yàn fú
(1).信服;心服。《东观汉记·冯勤传》:“由是使典诸侯封事, 勤 ( 冯勤 )差量功次轻重,国土远近,地势丰薄,不相逾越,莫不厌服焉。”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今乃以一人之荐举而予之,犹恐未称,章服随至,使积劳久次而得者,何以厌服哉!” 宋 马令 《南唐书·何敬洙传》:“民有白事者,随其所言,﹝ 敬洙 ﹞亲加剖析,无不厌服。” 金 刘祁 《归潜志》卷十:“俄 钦叔 中宏词科,遂入翰林,众始厌服。”
(2).使心服。《后汉书·朱浮传》:“ 唐尧 大圣,兆人获所,尚优游四凶之狱,厌服海内之心,使天下咸知,然后殛罚。” 宋 苏洵 《礼论》:“圣人之始作礼也,不因其势之可以危亡困辱之者,以厌服其心。” 明 宋濂 《送觉初禅师还江心序》:“非有名德如 觉初 ,不足以厌服人心。” 清 曹寅 《重葺鸡鸣寺浮屠图碑记》:“非遇圣天子明扬丕彰,诚无足以厌服前代之贤君也。”
词语解释:厌煎  拼音:yàn jiān
烦恼,熬煎。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四折:“则被他将一箇痴小冤家,送的来离乡背井,每日价烦烦恼恼,孤孤另另,少不得厌煎成病。”
词语解释:厌魅  拼音:yàn mèi
亦作“ 厌媚 ”。 谓用迷信方法祈铸鬼神以迷惑或伤害别人。《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又好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 后主 。”《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元年》:“ 叔坚 既失恩,心不自安,乃为厌媚,醮日月以求福。”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韦庶人 之全盛日……专行厌魅, 平王 诛之。”《辽史·列女传·耶律奴妻萧氏》:“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元典章·刑部三·厌镇》:“ 王鹏举 因与 马闍闍 通姦,有 刘显 引领前去 冯珪 处,厌魅 马闍闍 夫 耿天祐 ,欲令身死。”
词语解释:厌话  拼音:yàn huà
噎人的话。《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这头儿要惠顾把弟,那头儿要成全徒弟,再不料一开口,先受了那么几句厌话,闹了个两头都对不住。”
词语解释:厌伏  拼音:yàn fú
(1).倾倒伏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厌伏。”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七:“﹝ 周子文 ﹞少时喜射猎,常入山,忽山岫间有一人……此人便牵弓满鏑向 子文 , 子文 便失魂厌伏。”
(2).用权威和强力制伏。《北齐书·神武纪下》:“王若厌伏人情,杜絶物议,唯有归 河 东之兵,罢 建兴 之戍……则谗人结舌,疑悔不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 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虽有以名取人,厌伏众论之美,亦有贿赂公行,权要请託之害。”《金史·海陵纪》:“﹝ 亮 ﹞在 东京 ,专务立威,以厌伏小人。”
(3).折服。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猾胡闻风已厌伏,聚听大议羞乱常,愿如故约不敢妄,脱甲争献寳玉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四年》:“内臣将命,能采善恶,固亦可奬,然便尔赏罚,外人必未厌伏,当须转运使深察之。”
(4).用巫术镇伏邪祟。《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葬毕,有道士善图墓,云:‘地不利长子,若厌伏或可申延。’乃为蜡鹅及诸物埋墓侧长子位。”
词语解释:厌战  拼音:yàn zhàn
厌恶战争。 洪深 《包得行》第四幕:“好些 日本 官兵还有因为厌战反战被枪毙或是自杀的!”
词语解释:厌易  拼音:yàn yì
讨厌轻视。《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季孙 好士,终身庄,居处衣服,常如朝廷;而 季孙 适懈,有过失,而不能长为也,故客以为厌易己,相与怨之,遂杀 季孙 。”
词语解释:厌翟  拼音:yàn zhái
后、妃、公主所乘的车。因以翟羽为蔽,故称。翟,雉。《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总。厌翟,勒面繢总。” 郑玄 注:“厌翟,次其羽使相迫也……厌翟,后从王宾饗诸侯所乘。”《隋书·礼仪志五》:“皇后之车,亦十二等……二曰厌翟,以祭阴社。” 唐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龙轜非厌翟,还辗禁城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皇太子纳妃》:“皇太子纳妃……妃乘厌翟车。”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賵圭陈厌翟,题凑载輼輬。”
词语解释:厌祸  拼音:yàn huò
谓停止降灾祸。《国语·周语下》:“ 周 固羸国也,天未厌祸焉,而又离民以佐灾,无乃不可乎?” 韦昭 注:“言 周 固已为羸病之国,天降祸灾,未厌已也。”
词语解释:厌秽  拼音:yàn huì
厌恶。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眼前几则烂熟故实,雷同反覆,殊可厌秽。”
词语解释:厌酸  拼音:yàn suān
方言。泛酸水。《海上花列传》第四回:“ 小红 攒眉道:‘勿晓得为啥,厌酸得来,吃勿落。’”
词语解释:厌歇  拼音:yàn xiē
厌倦止息。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悟对无厌歇,聚散成分离。”
词语解释:厌祭  拼音:yàn jì
古代祭祀常用活人为“尸”,代死者受祭,不用“尸”的祭称厌祭。《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祭必有尸乎,若厌祭亦可乎?’”《礼记·曾子问》:“ 孔子 曰:‘摄主不厌祭。’” 郑玄 注:“厌,飫神也。厌有阴有阳,迎尸之前祝酌奠,奠之且饗,是阴厌也;尸謖之后彻荐俎敦,设於西北隅,是阳厌也。”
词语解释:厌的  拼音:yàn de
亦作“ 厌地 ”。 猛地;突然;忽然。厌,通“ 奄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但见箇客人,厌的倒退。”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套曲:“忽的迎头见咱,娇小心儿里怕,厌地回身拢鬢鸦。”
词语解释:厌钝  拼音:yàn dùn
扫兴;不顺遂。《西游记》第二十回:“我出家人远来借宿,就把这厌钝的话虎唬我。”
词语解释:厌祷  拼音:yàn dǎo
以巫术祈祷鬼神。《旧唐书·萧复传》:“又言公主行厌祷,其子 位 为祷文。”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二:“下里庸人,多信厌祷,小儿妇女,甚重符书。”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剖疑》:“或告主淫乱,且厌祷,上大怒。”
词语解释:厌腰  拼音:yàn yāo
束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晋武帝 泰始 初,衣服上俭下丰,著衣者皆厌腰。”
词语解释:厌胜钱  拼音:yàn shèng qián
供佩带的一种物品,形似铸币,正面铸有各种吉祥语。旧俗认为可以压伏邪魅,故称“压胜钱”。参阅 宋 洪遵 《泉志》十五、 王黼 《宣和博古图录》
词语解释:厌腻  拼音:yàn nì
腻烦。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三:“﹝ 乐华 ﹞一则因为路程遥远,二则因为失业已久,家居不免厌腻。” 许地山 《东野先生》三:“我看现在有许多女子在公共机关服务,不上一年半载若不出差错,便要厌腻她们底事情。”
词语解释:厌色  拼音:yàn sè
厌烦、不满的脸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裴子野 有疎亲故属飢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徧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词语解释:厌伪  拼音:yàn wěi
对奸邪巧伪感到满意。《后汉书·崔寔传》:“耳蔽箴诲,厌伪忽真。” 李贤 注:“厌飫姦伪,轻忽至真。”
词语解释:厌世主义  拼音:yàn shì zhǔ yì
对世界的未来和社会、人生前途丧失信心的态度和观点。认为世界虚幻如梦,有苦无乐,因而感到悲观绝望,甚至认为生不如死,以求解脱。
词语解释:厌劾  拼音:yàn hé
谓用迷信的方法消灾除邪。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问诸淫昏之鬼,求之厌劾之巫。”《新唐书·方技传·叶法善》:“ 高宗 时,又有 叶法善 者, 括州 括苍 人。世为道士,传阴阳、占繇、符架之术,能厌劾怪鬼。”
词语解释:厌冠  拼音:yàn guān
古丧礼小功以下所服之冠。《礼记·檀弓上》:“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皆厌冠,哭於大庙三日,君不举。” 郑玄 注:“厌冠,今丧冠。”《礼记·曲礼下》:“苞屨、扱衽、厌冠,不入公门。”参阅 清 朱彬 《礼记训纂》二。
词语解释:厌副  拼音:yàn fù
满足。 汉 蔡邕 《被收时表》:“以快言事,厌副其言,诚寃诚痛。”
词语解释:厌媚  拼音:yàn mèi
见“ 厌魅 ”。
词语解释:厌魅  拼音:yàn mèi
亦作“ 厌媚 ”。 谓用迷信方法祈铸鬼神以迷惑或伤害别人。《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又好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 后主 。”《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元年》:“ 叔坚 既失恩,心不自安,乃为厌媚,醮日月以求福。”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韦庶人 之全盛日……专行厌魅, 平王 诛之。”《辽史·列女传·耶律奴妻萧氏》:“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元典章·刑部三·厌镇》:“ 王鹏举 因与 马闍闍 通姦,有 刘显 引领前去 冯珪 处,厌魅 马闍闍 夫 耿天祐 ,欲令身死。”
词语解释:厌塞  拼音:yàn sāi
压倒;镇住。《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 魏 主 珪 自览占书,多云改王易政;乃下詔风励羣下,以帝王继统,皆有天命,不可妄干;又数变易官名,欲以厌塞灾异。”
满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以广藩辅,明亲亲,尊宗庙,重社稷,应古合旧,厌塞众心。”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示难进於谦退,思厌塞於羣情。”
词语解释:厌鄙  拼音:yàn bǐ
厌恶、鄙视。 清 曾国藩 《求阙斋记》:“向所搤捥而不得者,渐乃厌鄙而不屑御。”
词语解释:厌断  拼音:yàn duàn
用迷信的方法镇服鬼魅。《太平广记》卷三一八引《志怪》:“君当语之,自言能为厌断之法。”
词语解释:厌抑  拼音:yàn yì
压制。《后汉书·卢植传》:“古文科斗,近於为实,而厌抑流俗,降在小学。”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李文字》:“ 李文安 公讳 杰 ,以宗伯乞休归,会 刘瑾 诛,詔起才望为 瑾 厌抑者,吏部首荐公。”
词语解释:厌捍  拼音:yàn hàn
压伏。《宋书·索虏传》:“进可以厌捍凶寇,覆其巢窟;退可以宣国威武,镇御旧京。”
词语解释:厌案  拼音:yàn àn
压制;压迫。《战国策·秦策四》:“ 赵 强何若?举左案 齐 ,举右案 魏 ,厌案万乘之国。”
词语解释:厌难折冲  拼音:yàn nán zhé chōng
谓压服灾难,挫败敌军。 汉 刘向 《说苑·尊贤》:“故 虞 有 宫之奇 , 晋献公 为之终夜不寐; 楚 有 子玉 得臣 , 文公 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衝也。” 明 文徵明 《乡里祭沉都宪文》:“厌难折衝,边用靖謐。”
词语解释:厌旦  拼音:yàn dàn
黎明。《荀子·儒效》:“遂选马而进,朝食於 戚 ,暮宿於 百泉 ,厌旦於 牧 之野。” 杨倞 注:“厌,掩也;夜掩於旦,谓未明已前也。”
词语解释:厌极  拼音:yàn jí
满足穷尽。 汉 扬雄 《逐贫赋》:“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逐不去,与我游息。”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句似异而实同例》:“然则若 羿 之好田猎,无有厌极,以亡其身,亦可谓之亡矣,何以从兽无厌谓之荒乎?”
词语解释:厌故喜新  拼音:yàn gù xǐ xīn
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宋 陈亮 《问答上》:“使天地大义有所废闕,而厌故喜新,败亡相寻而不悟也。”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之二:“轻变则厌故喜新,有更张无序之患。”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 陆立夫 制军始创改海运,岂厌故喜新、恶平乐险、避易趋难异於人情哉!” 刘师培 《人类均力说》:“夫人类之中,有一普通之性质,此即厌故喜新是也。”
词语解释:厌驼  拼音:yàn tuó
讨厌。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谋窜》:“ 谢穷 鬼真真厌驼,麻苍蝇见食輒过。”
词语解释:厌暴  拼音:yàn bào
横暴;强暴。 汉 贾谊 《旱云赋》:“阴气辟而留滞兮,厌暴至而沉没。”
词语解释:厌快  拼音:yàn kuài
满足、快意。《后汉书·酷吏传序》:“若此之类,虽厌快众愤,亦云酷矣。”
词语解释:厌怠  拼音:yàn dài
厌烦怠慢;厌倦怠惰。 唐 王播 《题木兰院》诗记:“ 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照寺 木兰院 ,随僧斋餐,僧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鐘。”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 李屏山 ﹞浮湛於酒,其性厌怠。”
词语解释:厌恋  拼音:yàn liàn
以此为满足而眷恋。 唐 白居易 《醉吟先生墓志铭》:“已焉已焉!吾安往而不可,又何足厌恋乎其间?”
词语解释:厌建  拼音:yàn jiàn
厌倦。《墨子·号令》:“遣卒候者无过五十人。客至堞去之,慎无厌建。” 孙诒让 间诂:“建读为券,声近字通…… 郑康成 云:‘券,今倦字也’。”一说,建当为逮,厌逮,犹淹滞。参阅 岑仲勉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词语解释:厌忌  拼音:yàn jì
憎恶妒忌。 清 吴敏树 《答李香州书》:“嗟乎!世之人无为古人之所为者,其所不为,则必厌忌而共排之,宜也。”
词语解释:厌愤  拼音:yàn fèn
厌恶愤恨。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近逢 公素 我同好,厌愤偷俗常鬱陶。”
词语解释:厌慁  拼音:yàn hùn
厌烦。《新唐书·李揆传》:“家百口,贫无禄,丐食取给,牧守稍厌慁,则去之,流落凡十六年。”
词语解释:厌恨  拼音:yàn hèn
厌恶憎恨。 郭沫若 《司马迁发愤》:“ 司马迁 对于这位本来不大喜欢的官气十足的朋友,增加了新的厌恨。” 叶圣陶 《遗腹子》:“ 文卿 先生看了看她,带着厌恨的声气说,‘既然这样说,等你再生一个就是了。’”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厌恨我不喜欢的人们的荩献。”
词语解释:厌恼  拼音:yàn nǎo
厌烦恼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汪士秀》:“白衣人嗔其语戏,怒曰:‘都方厌恼,老奴何得作懽?’”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