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末字词组
水厄湮厄当厄屈厄乏厄犁锄之厄摈厄砥厄
穷厄九厄五厄蹇厄顿厄两贤相厄渑厄在陈之厄
人厄险厄金厄危厄蟹厄遇厄拘厄 
困厄解厄饥厄灾厄迍厄逼厄饥厄 
相厄迫厄九死厄堙厄隐厄年灾月厄沮厄 
火厄难厄幽厄刑厄震厄闭厄羁厄 
度厄遭厄邅厄赤厄惊厄闉厄要厄 
苦厄窘厄沈厄兵厄举厄逆厄衡厄 
艰厄作厄屯厄贫厄释厄隘厄疾厄 

词语解释:水厄  拼音:shuǐ è
(1).溺死之灾。《北齐书·循吏传·房豹》:“ 绍宗 自云有水厄,遂於战舰中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厌当之。”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李全质》:“ 全质 纔寐,即见戴圆笠紫衣人来拜谢曰:‘公平生有水厄,但危困处,某则必至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郎君奇才,能动江神,乃得获安;不然,诸人皆不免水厄。”《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十五日》:“闻旬日前……遭风覆舟。 补之 眷属俱救起, 瑞令 则一男两女并遭水厄矣。”
(2). 三国 魏 晋 以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晋 司徒 王濛 好饮茶,人至輒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 濛 ,必云:‘今日有水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 刘縞 ﹞专习茗饮, 彭城王 谓 縞 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 清 金农 《湘中杨隐士寄遗君山茶奉答》诗之三:“答他纱帽笼头坐,水厄虚名直浪传。”
词语解释:穷厄  拼音:qióng è
亦作“ 穷戹 ”。亦作“ 穷阨 ”。 穷困;困顿,不亨通。《汉书·苏武传》:“ 丁令 盗 武 牛羊, 武 復穷厄。”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张氏 既失钩,渐渐衰耗;而 蜀 贾亦数罹穷厄,不为己利。”《北史·祖莹传》:“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戹,以命归之,必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阨之人,侥倖得志於一时。” 清 曾国藩 《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虽孤嫠卑贱,必引而翼之,愈穷阨,愈礼敬与钧。”
词语解释:人厄  拼音:rén è
人为的困苦、灾难。 宋 苏轼 《海市》诗:“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词语解释:困厄  拼音:kùn è
困苦危难。 汉 王逸 《九思·悼乱》:“ 仲尼 兮困厄, 邹衍 兮幽囚。”《东观汉记·桓荣传》:“初 荣 遭仓卒困厄时,尝与族人 桓元卿 俱捃拾,投间輒诵诗。”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张守珪 ﹞见 陕 尉 李 桎梏 裴冕 , 冕 呼:‘ 张公 !困厄中岂能相救?’”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八章:“能在艰难困厄中闯出一番事业才是真英雄。”
词语解释:相厄  拼音:xiāng è
亦作“ 相戹 ”。 互相困辱;彼此妨碍。《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高祖 急,顾 丁公 曰:‘两贤岂相戹哉!’” 明 李贽 《勇夫》:“ 石崇 、 王敦 ,两贤相厄。”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纪》:“然两人事急则合,而意不能无忤,终以相厄云。”
词语解释:火厄  拼音:huǒ è
犹火灾。 晋 王嘉 《拾遗记·蜀》:“君财寳可支一世,合遭火厄。” 金 刘从益 《戏答侯威卿觅墨》诗:“万松火厄化緇尘,依旧 徂徠 雪里春。”《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火厄盛时遭水厄,棒疮愈后患金疮。” 清 梁恭辰 《劝戒三录·救难巧报》:“昔遭火厄,幸遇一士子掷一衣,得蔽体而归。”
词语解释:度厄  拼音:dù è
旧时迷信,认为人有灾难,可以禳除逃过,谓之度厄。《太平广记》卷一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人生各有厄会,到其时,若易名字,以随元气之变,则可以延年度厄。”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卷一:“元日至於月晦,民并为酺食渡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
词语解释:苦厄  拼音:kǔ è
苦难,灾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施鹿林东涸池》:“受胎出胎,备经苦厄。” 明 李贽 《心经提纲》:“本无生死可得,故能出离生死苦海,而度脱一切苦厄焉。”《红楼梦》第一○一回:“至今山上犹见谈经之处,天花散漫,所求甚灵,时常显圣,救人苦厄。”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欲消除人类的苦厄,则在效法自然,于自然沉默之中,听出雷鸣般的说教。”
词语解释:艰厄  拼音:jiān è
亦作“ 艰戹 ”。亦作“ 艰阨 ”。
(1).困乏;困苦。 宋 曾巩 《薤山祈雨文》:“大施泽于此邦,使民获善岁,而不罹于艰阨。”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若不幸遭值艰厄如吾姊,其必如吾姊处之,乃可以言无遗罹矣!”参见“ 囏阨 ”。
(2).艰险;危难。《后汉书·班超传》:“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絶域,备遭艰戹。”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二:“仗剑出门去,三边正艰厄。”
词语解释:艰阨  拼音:jiān è
艰难困苦。《周礼·地官·乡师》:“以岁时巡国及野,而賙万民之囏阨,以王命施惠。” 郑玄 注:“囏,古艰字,本亦作艰。” 宋 曾巩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 曾氏 ﹞於囏阨流寄之中,能立其家,成就其子。”
词语解释:湮厄  拼音:yān è
沉沦困顿。 唐 白居易 《送毛仙翁》诗:“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 宋 王禹偁 《殿中丞太常少卿桑公神道碑铭》:“ 太平兴国 初, 太宗皇帝 亲试举人,拔孤贫湮厄之士。”
词语解释:九厄  拼音:jiǔ è
阳九之厄,指灾凶。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近者数钟九厄,王室中微。” 吴兆宜 注:“《汉书》阳九厄,四千五百岁为一元,一元之中九,阳戹五,阴戹四,阳为旱,阴为水。”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南斗醮词》:“三灾弭息,九厄蠲消。”
词语解释:险厄  拼音:xiǎn è
见“ 险阸 ”。
词语解释:险阸  拼音:xiǎn è
亦作“ 险厄 ”。
(1).指险要之处。《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汉书·晁错传》:“曲道相伏,险阸相薄,此剑楯之地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转战而入,连夺险阸。”
(2).危险,险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在水帘后潜渡时,遂无多大险厄。”
(3).艰难困苦。《史记·晋世家》:“ 晋侯 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阸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
(4).险恶。《后汉书·冯衍传下》:“悲时俗之险阸兮,哀好恶之无常。”
词语解释:解厄  拼音:jiě è
亦作“ 解阸 ”。 解救危难。《汉书·叙传下》:“ 留侯 袭 秦 ,作 汉 腹心,图折 武关 ,解阸 鸿门 。” 明 归有光 《汝州新造三官庙记》:“其説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皆以帝君尊称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汤公》:“公顿思惟佛能解厄,因宣佛号,纔三四声,飘堕袖外。”
词语解释:迫厄  拼音:pò è
犹困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扈子 ﹞乃援琴为 楚 作《穷劫》之曲,以畅君之迫厄之畅达也。” 徐天祜 注:“‘﹝以畅之﹞畅’,当作‘伤’。‘之畅达’,当作‘而畅达之’。”
词语解释:难厄  拼音:nán è
亦作“ 难阸 ”。亦作“ 难厄 ”。 犹危难。 汉 崔瑗 《司隶校尉箴》:“吞舟之网,以济难阸。”《后汉书·左雄传》:“伏见议郎 左雄 ,数上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难戹,以为警戒。”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於难厄之中,遂出奇计,因脱斯祸。”
词语解释:遭厄  拼音:zāo è
亦作“ 遭阨 ”。 遭受困厄。 汉 王逸 《九思·遭厄》:“悼 屈子 兮遭厄,沉玉躬兮 湘 汨 。”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王恕斋》:“ 成都 守 王恕斋 先生,以心疾没于眢井,前后丧四子两孙,何遭厄之酷也!”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倘北新(北新书局)亦为他们出书,当有免于遭阨之望。”
词语解释:窘厄  拼音:jiǒng è
窘迫困厄。《晋书·孝愍帝纪》:“帝泣谓 允 曰:‘今窘厄如此,外无救援,死於社稷,是朕事也。’”
词语解释:作厄  拼音:zuò è
作难,作梗。多用以指天气阴雨。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逐客。” 王杏元 《铁笔御史》:“唉呀!今日天大作厄呀,小青蛙遍田跳,没人捉,太可惜了!”
词语解释:当厄  拼音:dāng è
谓正处在困厄中。
词语解释:五厄  拼音:wǔ è
指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即: 秦始皇 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 王莽 末年, 长安 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 汉献帝 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 刘曜 、 石勒 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 周 师入 郢 , 梁 萧绎 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见《隋书·牛弘传》。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世间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书为甚。 隋 牛弘 靖请开献书之路,极论废兴,述五厄之説,则书之厄也久矣。”
词语解释:金厄  拼音:jīn è
以金为饰的车轭。《诗·大雅·韩奕》:“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马瑞辰 通释:“厄即軶字之省……金厄谓於厄末为金饰。《荀子·礼论》‘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 杨倞 注:‘弥,如字,又读为弭。弭,末也,谓金饰衡軛之末,为龙首也。’《后汉书·续舆服志》‘龙首衔軛’,即《诗》所云金厄耳。”
词语解释:饥厄  拼音:jī è
飢饿困厄。饥,通“ 飢 ”。《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太祖 以粮少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今四民流移,託身他方……饥厄困苦,亦已甚矣。”
词语解释:九死厄  拼音:jiǔ sǐ è
多次死亡的威胁。 宋 陆游 《秋夜有感》诗:“日照蛟鼉涎,雪印豺虎跡,谁知七尺躯,幸脱九死厄。”
词语解释:幽厄  拼音:yōu è
犹困厄,灾难。 唐 吕温 《药师如来绣像赞序》:“ 药师 大雄,散琉璃之寳光,照河沙之国土,能度群品,出诸幽厄,一念必应,万感皆通。”
词语解释:邅厄  拼音:zhān è
困顿危险。 宋 苏辙 《次韵答王巩》:“胡为久邅厄,黽俛受侵侮。”
词语解释:沈厄  拼音:shěn è
亦作“沉厄”。
(1).深重的困苦,灾难。 唐 李贺 《汉唐姬饮酒歌》:“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沉厄。”
(2).长时期的阻挠、压制。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杜让能 ,丞相 审权 之子; 韦相 保衡 , 审权 之甥。 保衡 少不为 让能 所礼。 保衡 为相, 让能 久不中第。及登科, 审权 愤其沉厄,以一子出身奏监察御史。”
词语解释:屯厄  拼音:tún è
亦作“ 屯阨 ”。 危难;困苦。《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越王 ﹞仰天叹曰:‘嗟乎!孤之屯厄,谁念復生渡此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振翼遐裔,翻然来翔。行遇屯厄,遭罹疾病。”《北史·魏纪一论》:“而屯厄有期,祸生非虑,将人事不足,岂天实为之乎?”《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愔 风表鉴裁,为朝野所重,少歷屯阨,及得志,有一餐之惠者必重报之。”
词语解释:屈厄  拼音:qū è
困窘。 汉 陆贾 《新语·本行》:“夫子 陈 蔡 之厄,豆饭菜羹不足以接馁,二三子布弊緼袍不足以避寒,倥偬屈厄,自处甚矣。”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以 仲尼 之智也,而屈厄於 陈 蔡 。” 唐 李白 《君马黄》诗:“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
词语解释:蹇厄  拼音:jiǎn è
困厄;不顺利。 唐 白居易 《读邓鲂诗》诗:“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清 王灼 《祭海峰先生文》:“ 承明 橐笔,宜在斯时;谁知蹇厄,摈于有司。”
词语解释:危厄  拼音:wēi è
亦作“ 危戹 ”。 危急困窘。《吕氏春秋·报更》:“故善説者陈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 毕沅 校注:“危厄,《策》作隘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朅盘陀国》:“时 朅盘陀国 有大罗汉,遥观见之,愍其危戹,欲运神通,拯斯沦溺。” 刘立凯 《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现在已发生不稳之象,倘迁延不决,演成实事,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
词语解释:灾厄  拼音:zāi è
亦作“戹厄”。亦作“ 灾阸 ”。 灾祸;苦难。《汉书·谷永传》:“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三难异科,杂焉同会。” 前蜀 杜光庭 《众修北帝衙醮词》:“伏乞解除灾厄,延益年龄,落死籍于 北酆 ,上生名于南极。” 元 柯丹邱 《荆钗记·遐契》:“春牛上宅,并无灾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成就人功名,度脱人灾厄,撮合人夫妇,这样的事,往往有之。”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九宫纪年论》:“阳九百六,当癸丑、甲寅之岁,为灾戹之会,而得五福、太一移入中都,可以消灾为祥。”
词语解释:堙厄  拼音:yīn è
亦作“ 堙阨 ”。 阻塞;险阻。 唐 皎然 《苕溪草堂四十三韵》:“蹈善嗟沉冥,履仁伤堙阨。”《新唐书·刘蕡传》:“是以人不率化,气或堙厄,灾旱竟岁,播植愆时。”《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六年》:“陛下遭堙厄之运,正当努力自彊,以壮士民之志,而更为儿女子泣邪!”
词语解释:刑厄  拼音:xíng è
灾难。《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有相者谓同中书门下三品 竇怀贞 曰:‘公有刑厄。’”
词语解释:赤厄  拼音:chì è
指 汉 朝的厄运。 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古志有曰:‘赤厄三七。’三七者,经二百一十载,当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宋书·符瑞志上》:“ 汉 元 、 成 世,道士言:‘赤厄三七,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祚极三六,当有龙飞之秀,兴復祖宗。’及 莽 篡 汉 , 汉 二百一十年矣。 莽 十八年而败, 光武 兴焉。”
词语解释:兵厄  拼音:bīng è
指死于兵刃。《晋书·艺术传·卜珝》:“﹝ 卜珝 ﹞少好读《易》, 郭璞 见而叹曰:‘吾所弗如也,柰何不免兵厄!’”
词语解释:贫厄  拼音:pín è
见“ 贫阨 ”。
词语解释:贫阨  拼音:pín è
亦作“ 贫厄 ”。 贫穷困厄。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贫阨若彼,而能进学若此者,秀士也。”《法苑珠林》卷六二引 汉 刘向 《孝子传》:“ 舜 父在家贫厄,邑市而居。” 清 唐甄 《潜书·格定》:“贫阨道心生,富豫道心亡。”
词语解释:乏厄  拼音:fá è
困苦。《后汉书·质帝纪》:“方春戒节,賑济乏戹,掩骼埋胔之时。”
词语解释:顿厄  拼音:dùn è
困苦艰难。
词语解释:蟹厄  拼音:xiè è
因蟹多造成的灾害。 元 高德基 《平江记事》:“ 吴 下蟹厄如蝗,平田皆满,稻穀皆荡尽。”
词语解释:迍厄  拼音:zhūn è
亦作“ 迍阨 ”。 灾难;挫折。《北齐书·杨愔传》:“频遭迍厄,冒履艰危。” 唐 皇甫□ 《原化记·韦氏》:“其姊号哭,话其迍厄,颜色痿瘁。”《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五年》:“ 高弼 言於 垂 ( 慕容垂 )曰:‘大王凭祖宗积累之资,负英杰高世之略,遭值迍阨,栖集外邦。’”
词语解释:隐厄  拼音:yǐn è
谓身处困境。
词语解释:震厄  拼音:zhèn è
雷击之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王丞相 令 郭璞 试作一卦,卦成, 郭 意色甚恶,云:‘公有震厄!’”
词语解释:惊厄
惊险;惊困
词语解释:举厄
举起酒器
词语解释:释厄
唐僧遭受的魔难
词语解释:犁锄之厄
死亡的命运
词语解释:两贤相厄  拼音:liǎng xián xiàng è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 母弟 丁公 ,为 楚 将。 丁公 为 项羽 逐窘 高祖 彭城 西,短兵接, 高祖 急,顾 丁公 曰:‘两贤岂相戹哉!’於是 丁公 引兵而还, 汉王 遂解去。”后因以“两贤相厄”指两个有才能、德行的人互相为害。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
词语解释:遇厄  拼音:yù è
遭遇困厄。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此其来也,岂以吾遇厄絶粮,从者病乎?”
词语解释:逼厄  拼音:bī è
犹危急。《三国志·吴志·陆绩传》:“受命南征,遘疾逼厄,遭命不永,呜呼悲隔!”
词语解释:年灾月厄  拼音:nián zāi yuè è
谓时运不济,常遭灾祸。《水浒传》第八回:“ 林冲 执手对丈人説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 高衙内 ,吃了一场屈官司。’”
词语解释:闭厄  拼音:bì è
处境窘迫。《后汉书·党锢传·何颙》:“ 顒 常私入 洛阳 ,从 绍 ( 袁绍 )计议。其穷困闭戹者,为求援救,以济其患。”
词语解释:闉厄  拼音:yīn è
阻碍和艰难。《易·屯》“泣血涟如” 三国 魏 王弼 注:“居不获安,行无所适,穷困闉厄,无所委仰,故泣血涟如。”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天下之变故,其聚也不可纪,其散也不可一,其来也不可豫,其去也不可逐……闉厄遄至,几於日中冥蔀矣。”
词语解释:逆厄  拼音:nì è
困厄不顺。 叶文玲 《长塘镇风情·青灯》:“这盏孤零零地悬挂在断头碑上的青灯,似在无言地申诉着豆腐佬那未亡人的逆厄处境。”
词语解释:隘厄  拼音:ài è
困苦;困窘。 汉 刘向 《列女传·晋赵衰妻》:“夫得宠而忘旧:舍义;好新而嫚故:无恩;与人勤於隘厄,富贵而不顾:无礼。”
词语解释:摈厄  拼音:bìn è
遭斥受厄。 唐 柳宗元 《寄许孟容书》:“ 贾生 斥逐,復召 宣室 ; 儿宽 摈厄,后至御史大夫。”
词语解释:渑厄  拼音:miǎn è
古代九塞之一。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
词语解释:拘厄  拼音:jū è
受困遭难。 汉 刘向 《说苑·复恩》:“ 赵襄子 见围於 晋阳 。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 高赫 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 襄子 曰:‘吾在拘厄之中,不失臣主之礼,唯 赫 也。’”
词语解释:饥厄  拼音:jī è
飢饿困厄。《后汉书·桓荣传》:“ 荣 初遭仓卒,与族人 桓元卿 同飢戹,而 荣 讲诵不息。”
词语解释:沮厄  拼音:jǔ è
阻挠遏制。 明 李东阳 《明故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王公墓志铭》:“予闻边将与大将异才而所处亦异,宜公所负抱无媿所谓边将者。用不竟施,而横见沮厄,岂不惜哉!”
词语解释:羁厄  拼音:jī è
见“ 羈軛 ”。
词语解释:羁轭  拼音:jī è
亦作“ 羈厄 ”。 束缚;控制。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羈軛。” 孙中山 《建国方略·知行总论》:“ 美国 之革命,以三百万人据 大西洋 沿岸十三洲之地,与 英国 苦战八年,乃得脱 英 之羈厄而独立。”
词语解释:要厄  拼音:yào è
亦作“ 要阸 ”。亦作“ 要扼 ”。
(1).要隘。 汉 班固 《奕旨》:“要厄相刼,割地取偿, 苏 张 之资。”《后汉书·隗嚣传》:“而 孺卿 以奔离之卒,拒要阸,当军衝,视其形埶何如哉?”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史论》:“中有…… 观音沟 、 七里关 、 白土关 各要扼。”
(2).指事物的关键、要害。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一段话可谓中了要扼。”
词语解释:衡厄  拼音:héng è
喻束缚;压迫。厄,通“ 軛 ”。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现代 中国 是从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的双重衡厄之下挣扎起来,争求着她的独立生存、自由平等的。”参见“ 衡軛 ”。
词语解释:衡轭  拼音:héng è
亦作“ 衡扼 ”。亦作“ 衡枙 ”。
(1).车辕前的横木和架在马颈上用以拉车的曲木。《庄子·马蹄》:“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 成玄英 疏:“衡,辕前横木,缚軛者也。扼,叉马颈木也。”《淮南子·修务训》:“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蹏,翘尾而走,人不能制……及至圉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轡衔,虽歷险超壍弗敢辞。”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鴟梟鸣衡枙,豺狼当路衢。”
(2).比喻控制;束缚。《文选·曹冏〈六代论〉》:“使夫廉高之士,毕志於衡軛之内。” 李善 注:“言王者之御羣臣,犹人之御牛马,故以衡軛喻焉。” 李大钊 《今与古》:“但他认古人的权威,于科学进步上是一致命的障碍,故亦努力于解除古人权威的衡轭。”
词语解释:疾厄  拼音:jí è
病患苦难。 汉 荀悦 《申鉴·俗嫌》:“或问避疾厄有诸?曰:夫疾厄何为者也?非身则神。身不可避,神不可逃,可避非身,可逃非神也。” 前蜀 杜光庭 《军容安宅醮词》:“凶邪不侵,内外康泰,疾厄蠲荡,眷属咸和。”《三国演义》第四六回:“前人有篇《大雾垂江赋》曰:‘……降疾厄於人间,起风尘於塞外。’”
词语解释:砥厄  拼音:dǐ è
美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臣闻 周 有砥厄, 宋 有结緑, 梁 有悬黎, 楚 有 和 璞。”《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作“砥砨”。
词语解释:在陈之厄  拼音:zài chén zhī è
《论语·卫灵公》:“﹝ 孔子 ﹞在 陈 絶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 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后因以“在陈之厄”指饥贫等困境。《镜花缘》第五一回:“幸亏女大王将衣箱送还;若不送还,只怕还有什么在 陈 之厄哩!”亦省作“ 在陈 ”。 唐 韩愈 《秋雨联句》:“吾人犹在 陈 ,僮僕诚自 鄶 。” 宋 李弥逊 《春日书斋偶成复用前韵》之一:“来辕去櫂自惊频,七十无多半在 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