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共204,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危楼危樯危岑危心危壁危路危然危旌
危亭危栈危台危榭危苦危岭危危危峤
危机危时危巅危亡危脆危难危败危栗
危坐危途危叶危行危乱危空危溜危峻
危栏危槛危梁危邦危虑危事危辙危峨
危言危弦危疑危涕危峦危绝危砌危国
危桥危冠危身危立危道危险危睇危科
危磴危巢危径危颠危急危竿危阽危主
危峰危堞危柱危岫危构危崖危词危证
危石危阁危露危城危涂危殆危地危语

词语解释:危楼  拼音:wēi lóu
高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脩篁壮下属,危楼峻上干。” 唐 李端 《度关山》诗:“危楼缘广漠,古竇傍 长城 。”《柳泉》1983年第4期:“那连云广厦、摩天危楼下,比肩继踵排队购票的人……纵贯 九龙 ,横溢 香江 。”
词语解释:危亭  拼音:wēi tíng
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唐 白居易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絶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 《南京》:“ 燕子矶 在 长江 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
词语解释:危机  拼音:wēi jī
(1).亦作“ 危几 ”。潜伏的祸害或危险。 三国 魏 吕安 《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宋书·范泰传》:“如此,则苞桑可繫,危几无兆。” 唐 刘言史 《观绳伎》诗:“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掛纤腰学垂柳。”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
(2).严重困难的关头。亦特指经济危机。 瞿秋白 《欧文的新社会》:“ 英国 的工业经过了一次大危机又恢复过来了。”如:危机输出。
(3).危险的机关。用于杀敌、猎兽、捕鱼等的器具。 清 陈维崧 《八声甘州·南耕斋中食鲥鱼作》词:“贪听渔翁笛,悮触危机。”
词语解释:危坐  拼音:wēi zuò
古人以两膝着地,耸起上身为“危坐”,即正身而跪,表示严肃恭敬。后泛指正身而坐。《管子·弟子职》:“危坐乡师,颜色无怍。”《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吴王 戄然易容,捐荐去几,危坐而听。” 吕延济 注:“危坐,敬之也。”《新唐书·陆羽传》:“﹝ 羽 ﹞得 张衡 《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羣儿囁嚅,若成诵状。” 吴组缃 《山洪》九:“ 三官 危坐在尾舱藳草堆上,无心无绪的。”
词语解释:危栏  拼音:wēi lán
高栏。 唐 李商隐 《北楼》诗:“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宋 陈鉴之 《暮登蓬莱阁》诗:“危栏散湮鬱,已暮亦登临。”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自 正德 甲戌,年甫十六,学作乐府商调,以写春怨,尚记首一闕云:‘……倚危栏,又看三月景,杳然不见多情。’”
词语解释:危言  拼音:wēi yán
(1).直言。《逸周书·武顺》:“危言不干德曰正。”《汉书·贾捐之传》:“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无忌讳之患。” 颜师古 注:“危言,直言也。言出而身危,故曰危言。” 茅盾 《子夜》九:“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 小杜 居安思危,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参见“ 危言正色 ”。
(2).谓(行为)超过言语。《礼记·缁衣》:“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 郑玄 注:“危,犹高也。言不高於行,行不高於言,言行相应也。”
(3).耸人听闻的言论。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 絳 欲以危言中伤大臣,事既无根,徒摇众听。” 明 张居正 《上六部稟帖》:“且巧为詆説,捏造危言,遂为纂修所影藉。”
(4).犹慎言。谓不说自己的功劳才能。《史记·管晏列传》:“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 张守节 正义:“谓己谦让,非云功能。”
词语解释:危言正色  拼音:wēi yán zhèng sè
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有非常之时者,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及在朝廷,危言正色,人有所不能及也。”
词语解释:危桥  拼音:wēi qiáo
高耸之桥。 唐 许浑 《南楼春望》诗:“野店归山路,危桥带郭村。”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之四:“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
词语解释:危磴  拼音:wēi dèng
亦作“ 危隥 ”。 高峻的石级山径。 北周 庾信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重峦千仞塔,危磴九层臺。” 唐 辩机 《〈大唐西域记〉记赞》:“踰 葱岭 之危隥,越沙磧之险路。” 明 刘基 《追和音上人》诗:“絶顶浮云锁石关,曲途危磴阻躋攀。” 傅尃 《金山旧耸江心》诗:“寺里山依危磴出,风前塔尚语铃悬。”
词语解释:危峰  拼音:wēi fēng
高峻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傍危峰,立禪室,临浚流,列僧房。” 唐 白行简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诗:“移根依厚地,委质别危峰。”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危峰如卓繖,百里望龙潭。”
词语解释:危石  拼音:wēi shí
高大的岩石。《庄子·田子方》:“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山雨復大至,乃据危石,倚穹崖而坐待之。” 郭沫若 《英雄树下花争放·厓门》诗:“古祠已毁倭夷火,危石犹存 宋 帝踪。”
词语解释:危樯  拼音:wēi qiáng
(1).高的桅杆。 南朝 陈 阴铿 《渡青草湖》诗:“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檣。” 宋 王安石 《夏夜舟中颇凉有感》诗:“扁舟畏朝热,望夜倚危檣。”
(2).指帆船。 清 孙枝蔚 《曹娥江舟中》诗:“路转危檣急,沙回乱草浮。”
词语解释:危栈  拼音:wēi zhàn
高而险的栈道。《宋史·孙长卿传》:“ 泥阳 有 罗川 、 马岭 ,上构危栈,下临不测之渊,过者惴恐。” 明 何景明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之六:“改辙上危栈,登兹千仞冈。” 林纾 《题画》诗之一:“危栈黏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
词语解释:危时  拼音:wēi shí
不安宁的时世。 唐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祕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词语解释:危途  拼音:wēi tú
亦作“ 危涂 ”。
(1).艰险难行的道路。 唐 杜甫 《龙门阁》诗:“危途中縈盘,仰望垂綫缕。” 宋 陆游 《秋怀》诗之一:“危途触 灧澦 ,归兴薄 蓬莱 。”
(2).指危险的途程。 唐 王勃 《上刘右丞书》:“雄虑耿於风云,危途迫於朝夕。” 鲁迅 《华盖集·北京通信》:“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如果盲人瞎马,引入危涂,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
词语解释:危槛  拼音:wēi kǎn
危栏。 宋 叶梦得 《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词:“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晴空。” 宋 叶梦得 《念奴娇·中秋燕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词:“縹緲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
词语解释:危弦
亦作“ 危弦 ”。 急弦。《文选·张协〈七命〉》:“抚促柱则酸鼻,挥危絃则涕流。” 李善 注:“ 郑玄 《论语》注曰:‘危,高也。’ 侯瑾 《筝赋》曰:‘急絃促柱,变调改曲。’ 陆机 《前缓歌行》曰:‘大客挥高絃。’意与此同也。” 唐 袁朗 《秋夜独坐》诗:“危絃断客心,虚弹落惊禽。”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诗:“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襦。” 清 方文 《启一子建作连理图赠予赋此答之》诗:“大巧夺天工,中声动危絃。”
词语解释:危冠  拼音:wēi guān
古时的高冠。《庄子·盗跖》:“使 子路 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於子。” 陆德明 释文:“ 李 云:危,高也。 子路 好勇,冠似雄鸡形。” 晋 陶潜 《咏荆轲》:“雄髮指危冠,猛气衝长缨。” 郭沫若 《湘累》:“他们要把我这美洁的莲佩扯去,要把我这高岌的危冠折毁。”
词语解释:危巢  拼音:wēi cháo
高树上的鸟巢。 唐 王维 《白鹦鹉赋》:“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攀栖鶻之危巢,俯 冯夷 之幽宫。” 清 吴伟业 《赋得西隐寺古松》诗:“絶顶危巢鸛,奔枝破壁龙。”
词语解释:危堞  拼音:wēi dié
高城。亦指危城。 唐 皇甫冉 《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落日凴危堞,春风归故乡。”《宋史·杨亿传》:“ 灵武 危堞,岿然仅存, 河 外五城,继闻陷没。” 叶叶 《梦吴江行》:“千骑万骑夹危堞, 吴江 城外阵云叠。”
词语解释:危阁  拼音:wēi gé
高阁。 明 夏完淳 《咏怀》之二:“流飆动危阁,殷忧自悄悄。”
词语解释:危岑  拼音:wēi cén
高峻的山峰。 唐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尔其危岑漏景,曲渚留寒。” 唐 王勃 《深湾夜宿》诗:“津途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词语解释:危台  拼音:wēi tái
高台。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寔命 阳子 ,佐师危臺。憬彼危臺,在 滑 之坰。”
词语解释:危巅  拼音:wēi diān
高山顶上。 元 王恽 《游青莲寺》诗:“午枕不容诗梦就,天风吹雨下危巔。”
词语解释:危叶  拼音:wēi yè
将落的枯叶。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危叶畏风,惊禽易落。” 唐 雍陶 《长安客感》诗:“客泪如危叶,长悬零落心。”
词语解释:危梁  拼音:wēi liáng
谓高架于山谷间的桥。 唐 罗隐 《升仙桥》诗:“危梁枕路歧,驻马问前时。” 唐 孙棨 《北里志·郑合敬先辈》:“呜呼,有危梁峻谷之虞,则回车返策者众矣。”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三:“ 天门 中断接危梁,玉馆金亭迹渺茫。”
词语解释:危疑  拼音:wēi yí
怀疑,不信任;疑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仲尼 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 晋 杜预 注:“变例以起大义,危疑之理,故特称 仲尼 以明之。”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领宾阁,前无比;遭危疑,建大謨。” 清 许缵曾 《睢阳行》:“豪门娶妇亦危疑,先奏神絃羞沆瀣。” 谭献 《〈明诗录〉序》:“ 长沙 李相 虽处危疑,而丁中叶休养之会,於是剬诗缉颂。”
词语解释:危身  拼音:wēi shēn
谓危及于身。《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郑玄 注:“危身,谓憔悴将灭性。” 唐 司空图 《旅中重阳》诗:“乘时争路祗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明 方孝孺 《赠林士恭序》:“言语不可以不慎,惧其招怨以危身也。”
词语解释:危径  拼音:wēi jìng
亦作“ 危逕 ”。 险峻的山路。 唐 王维 《至黄牛岭见黄花川》诗:“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宋 米芾 《画史·唐画》:“ 董源 峯顶不工,絶涧危径,幽壑荒迥,率多真意。” 宋 朱熹 《云谷二十六咏·瀑布》:“峯迴危逕转,垂练忽千寻。”
词语解释:危柱  拼音:wēi zhù
指琴。《文选·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李善 注:“危柱,谓琴也。”
词语解释:危露  拼音:wēi lù
(1).将暴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劬劳晨夕,用相覘察,恐形迹危露,或致狼狈,追迫之日,姥其匿之。”
(2).即将消失的露珠。 清 钱谦益 《寄泽州张吏部四十韵》:“功名如轻尘,富贵比危露。”
词语解释:危心  拼音:wēi xīn
谓心存戒惧。语本《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后汉书·明帝纪赞》:“ 显宗 丕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姦胜。” 李贤 注:“危心,言常危惧。”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危心惟觳觫,直道忍蘧蒢。”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洎夫今兹,大势復变,殊异之思,諔诡之物,渐渐入 中国 ,志士多危心。”
词语解释:危榭  拼音:wēi xiè
耸立于高台上的屋宇。 宋 晏殊 《中园赋》:“载扫危榭,爰张宴豆。” 宋 韩维 《登湖光亭》诗:“匝岸平波清照雁,压城危榭鬭回鸦。”
词语解释:危亡  拼音:wēi wáng
危急,灭亡。《荀子·富国》:“百姓晓然皆知其污漫暴乱而将大危亡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不下 汉王 ,危亡可立而待也。”《南史·虞寄传》:“况将军衅非 张绣 ,罪异 毕諶 ,当何虑於危亡,何失於富贵?” 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我们愿意和你们合作到底,共同挽救民族于危亡。”
词语解释:危行  拼音:wēi xíng
(1).危险的行动。《易·震》:“《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 孔颖达 疏:“‘危行也’者,怀惧往来,是致危之行。”
(2).小心地行动;慎行。《庄子·山木》:“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史记·管晏列传》:“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3).正直的行为。《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危,厉也。” 明 樊鹏 《中顺大夫陕西提学副使何大复先生行状》:“先是京官非有罪无九年不迁者,先生特以危行连蹇,湮滞中书,凡十餘年。”
(4).谓(言语)高于行为。《礼记·缁衣》:“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 郑玄 注:“危,犹高也。”
(5).不安全的航行。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铭》:“析 池口 征,合于 铜陵 ,官不失算,舟无危行。”
词语解释:危邦  拼音:wēi bāng
不安宁的国家。《论语·泰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明 刘基 《嘉兴路重修陆宣公书院碑铭》:“出入危邦,扶持庸君。” 郁达夫 《中年次陆竹天氏韵》:“叔世天难问,危邦德竟孤。”
词语解释:危涕  拼音:wēi tì
谓哀伤涕泣。《文选·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 李善 注:“《孟子》曰:‘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登楼赋》曰:‘涕横坠而弗禁’……然心当云危,涕当云坠。 江氏 爱奇,故互文以见义。” 唐 唐彦谦 《春阴》诗:“一寸迴肠百虑侵,旅愁危涕两争禁。”
词语解释:危立  拼音:wēi lì
(1).端正地站着。表示戒惧。 宋 苏轼 《次韵曾子开从驾》之二:“流落生还真一芥,周章危立近三槐。”
(2).耸立。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盘山》:“ 盘山 外骨而中肤,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若剑戟熊虎之林。”
词语解释:危颠  拼音:wēi diān
(1).危险倾覆。《管子·宙合》:“高为其居,危颠莫救。” 唐 黄滔 《知白守黑赋》:“弘章典式,克免危颠。”
(2).脚步不稳貌。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闻岳母远劳垂念,急趋回迎接,步履危颠。”
词语解释:危岫  拼音:wēi xiù
高峻的山峰。 唐 罗隐 《后土庙》诗:“一带好云侵鬢緑,两层危岫拂眉青。”
词语解释:危城  拼音:wēi chéng
将被攻破之城。《荀子·议兵》:“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 晋 潘岳 《关中诗》:“重围克解,危城载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今 霍集占 困守危城,食力已尽,必不坐而待缚。”
词语解释:危壁  拼音:wēi bì
陡峭的山崖。 唐 李邕 《鹘赋》:“或上棘林,或依危壁,身既稟於乔木,骨将断於贞石。” 清 黄景仁 《登千佛岩遇雨》诗:“贾勇登巉巖,决眥瞰危壁。”
词语解释:危苦  拼音:wēi kǔ
(1).危难困苦。《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家之所有尽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被征发人前有服役死亡的危苦,后有商贾索债的压迫。”
(2).指危难困苦中的生灵。 唐 张仲方 《赠毛仙翁》诗:“定是烟霞列仙侣,暂来尘俗救危苦。”
词语解释:危脆  拼音:wēi cuì
危险脆弱。《宋书·张邵传》:“人生危脆,必当远虑。” 唐 卢照邻 《释疾文》:“何斯柱之危脆,一夫触之而云折。”《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犹是久涉行陈,曾习军旅,岂同剽轻之师,不比危脆之众。”
词语解释:危乱  拼音:wēi luàn
危险动乱。《晏子春秋·问上三》:“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高尚者不处危乱之荣贵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他认为这样做,反而使君位不安,反而使国家危乱以至于灭亡。”
词语解释:危虑  拼音:wēi lǜ
犹苦思。 宋 欧阳修 《〈薛简肃公文集〉序》:“至於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而极於精思。”
词语解释:危峦  拼音:wēi luán
险峻的山峦。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逆节》:“从来 采石 是危峦,四週遭似壁垣。”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自是危峦曲磴,倾侧迤行。”
词语解释:危道  拼音:wēi dào
危险的措施。《韩非子·安危》:“安术有七,危道有六。”《史记·高祖本纪》:“ 沛公 虽欲急入关, 秦 兵尚众,距险。今不下 宛 , 宛 从后击,彊 秦 在前,此危道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今边城虽厚,而马面极短且疏,若敌人可到城下,则城虽厚,终为危道。”
词语解释:危急  拼音:wēi jí
危险紧急。《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平居犹惧其离叛,危急将若之何?”《南史·柳世隆传》:“﹝ 齐武帝 ﹞虑 世隆 危急,遣腹心 胡元直 潜使入 郢城 通援军消息。” 宋 苏轼 《圣散子叙》:“自古论病,惟伤寒最为危急。”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六章:“愈是战斗危急,就愈是不能叫苦。”
词语解释:危构  拼音:wēi gòu
高耸的建筑物。 宋 苏舜钦 《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诗:“危构岧嶤出太虚,坐看斜日堕平芜。”
词语解释:危涂  拼音:wēi tú
见“ 危途 ”。
词语解释:危途  拼音:wēi tú
亦作“ 危涂 ”。
(1).艰险难行的道路。 唐 杜甫 《龙门阁》诗:“危途中縈盘,仰望垂綫缕。” 宋 陆游 《秋怀》诗之一:“危途触 灧澦 ,归兴薄 蓬莱 。”
(2).指危险的途程。 唐 王勃 《上刘右丞书》:“雄虑耿於风云,危途迫於朝夕。” 鲁迅 《华盖集·北京通信》:“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如果盲人瞎马,引入危涂,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
词语解释:危路  拼音:wēi lù
艰险的道路。 三国 魏 曹植 《九咏》:“犹搦轡而繁策,驰覆车之危路。” 唐 杨凝 《别友人》诗:“倦客惊危路,伤禽遶树枝。”
词语解释:危岭  拼音:wēi lǐng
高山。 明 戴良 《抵富阳宿县治作》诗:“解鞍憇危岭,倚剑望幽壑。”
词语解释:危难  拼音:wēi nàn
危险和灾难。《战国策·楚策一》:“ 秦 兵之攻 楚 也,危难在三月之内。” 唐 韩愈 《鄠人对》:“或陷于危难,能固其忠孝,而不苟生之逆乱,以是死者,乃旌表门閭。” 老舍 《四世同堂》四:“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作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
词语解释:危空  拼音:wēi kōng
高空。 唐 卢纶 《送何召下第后归蜀》诗:“ 褒斜 行客过,栈道响危空。”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何年佛子住,四面凴危空。”
词语解释:危事  拼音:wēi shì
危险的事情。《国语·吴语》:“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 汉 刘向 《说苑·奉使》:“ 公子遂 擅生事,《春秋》讥之,以为 僖公 无危事也。”《汉书·晁错传》:“兵,凶器;战,危事也。”
词语解释:危绝  拼音:wēi jué
殆尽。 唐 袁郊 《甘泽谣·陶岘》:“﹝ 陶峴 ﹞乃投环剑,命 摩訶 汩没波际,久而方出;气力危絶,殆不任持。”
词语解释:危险  拼音:wēi xiǎn
(1).亦作“ 危嶮 ”。艰危险恶,不安全。谓有可能导致灾难或失败。《韩非子·有度》:“外使诸侯,内耗其国,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险,一本作“ 嶮 ”。 汉 匡衡 《奏徙南北郊》:“劳所保之民,行危险之地,难以奉神灵而祈福祐。”《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欲泛 孟津 ,又虑危险。”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把自己的快乐完全放在一个人的身上是危险的。”
(2).指险恶、险要之地。《列子·黄帝》:“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南史·垣护之传》:“ 楷 愴然许之,厚为之送,於是间关危险,遂得至乡。”
词语解释:危竿  拼音:wēi gān
杂技的一种。长竿矗立,人攀其上以作表演。亦指演出时所用的长竿。 唐 韦元旦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危竿竞捧中街日,戏马争衔上苑花。” 宋 王应麟 《玉海·圣文·庆历危竿论》:“ 元佑 六年 刘摰 奏 仁宗 ( 庆历 四年)所録三十六事内《危竿论》,圣意以为人君处至危之地,譬如危竿须用正直之木。”
词语解释:危崖  拼音:wēi yá
高峻的悬崖。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两旁危崖万仞,石脊悬其间,殆无寸土。”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先期斩危崖,划仄岭,引淙泉,泻漫壑。”
词语解释:危殆  拼音:wēi dài
犹危险。《管子·立政》:“夫朋党处前,贤不肖不分,则争夺之乱起,而君在危殆之中。”《旧唐书·牛仙客传》:“ 仙客 时既危殆,署字不成,其妻因中使来弔,以其表上。” 清 顾炎武 《赴东》诗之一:“况余庸駑姿,侧身涉危殆。” 邹韬奋 《光明的前途与艰苦的过程》:“ 西班牙 政府军在本年四月初……形势非常危殆,外籍军事家认为 西 国战事即可结束。”
词语解释:危然  拼音:wēi rán
超然貌;端正貌。《庄子·缮性》:“古之行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 郭象 注:“危然,独正之貌。” 成玄英 疏:“危,犹独也。”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大家都看靠墙放着的一个柜,看见老太公危然坐在柜上。” 王鲁彦 《微小的生物》:“书架竖着眉毛,危然站着。”
词语解释:危危  拼音:wēi wēi
(1).重重危险;极其危险。《管子·兵法》:“五教不乱,九章著明,则危危而无害,穷穷而无难。”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惵惵苍黎,危危刀俎。” 刘白羽 《歌唱李仁杰》:“飞砂热雨冲天骤,钻井危危发急警。”
(2).高峻貌。 元 萨都剌 《石夫人》诗:“危危独立向江滨,四伴无人水作隣。”
(3).传说中的山精。《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西南陬以北者, 贰负 之臣曰 危危 ,与 贰负 杀 窫窳 。”
词语解释:危败  拼音:wēi bài
危险败亡;危险失败。《楚辞·天问》:“ 舜 服厥弟,终然为害。何肆犬体,而厥身不危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跨略旧规,驰騖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 明 方孝孺 《后乐斋记》:“苟能忧民之忧而图利安之,虽不期乎身之乐,而乐自至矣,寧有危败之祸哉?”
词语解释:危溜  拼音:wēi liū
(1).从高处泻下的水流。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江 南石工以高资盆增土叠小山数寸……蓄水作小瀑布倾泻危溜。”
(2).指高檐的滴水。 傅尃 《故园》诗:“新凉六月有秋气,危溜三更知雨声。”
词语解释:危辙  拼音:wēi zhé
险路。《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骏足思长阪,柴车畏危辙。” 吕向 注:“危辙,险路也。”
词语解释:危砌  拼音:wēi qì
高墙。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已復侵危砌,非徒出短垣。”
词语解释:危睇  拼音:wēi dì
俯视而感到惊恐。 唐 温庭筠 《登李羽士东楼》诗:“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词语解释:危阽  拼音:wēi yán
犹危险。 元 方回 《七月十日有感》诗:“追忆危阽急,都忘屈辱羞。” 明 王廷相 《雅述》下:“ 原 之时,何时耶?宗国危阽,义不可去。”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天心何叵测,宸极竟危阽。”
词语解释:危词  拼音:wēi cí
骇人之言。 痴昙 《〈轩亭冤〉序》:“危词竦论,祗堪表白於一时。”
词语解释:危地  拼音:wēi dì
危险的地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我兵处危地,皆死中求生。”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 中山 革命一世,虽只往来于外国或 中国 的通商口岸,足不履危地,但究竟是革命一世,至死无大变化。”
词语解释:危旌  拼音:wēi jīng
高扬的旌旗。 唐 祖咏 《望蓟门》诗:“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词语解释:危峤  拼音:wēi qiáo
险峻的山。 宋 沉与求 《石壁寺》诗:“迴廊迤迤穿危嶠,侧涧涓涓露浅沙。”
词语解释:危栗  拼音:wēi lì
恐惧战栗。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中岁,其子 景石 别驾夭丧,门户危栗。”
危慄:恐惧战栗。 汉 焦赣 《易林·需之节》:“一呼三颠,摇动东西,危慄不安,疾病无患。”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将相有纤介,中外为危慄。”
词语解释:危峻  拼音:wēi jùn
高而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东南歷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餘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践棘而登,洞门岈然……不甚宽宏,而以危峻逼裂见奇者也。”
词语解释:危峨  拼音:wēi é
高峻的山岭。 唐 韩愈 《南山诗》:“新曦照危峨,亿丈亘高袤。”
词语解释:危国  拼音:wēi guó
(1).谓局势不安宁、面临危急的国家。《战国策·东周策》:“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寳也。”《史记·苏秦列传》:“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后汉书·独行传·李业》:“危国不入,乱国不居。”
(2).危害国家。《晏子春秋·问上十七》:“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怒而危国。”《史记·李斯列传》:“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后汉书·杨震传》:“昔 郑严公 从母氏之欲,恣骄弟之情,几至危国,然后加讨,《春秋》讥之。”
词语解释:危科  拼音:wēi kē
高科。科举名登前列。《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吾弟聪明才智,早掇危科。”参见“ 危第 ”。
词语解释:危第  拼音:wēi dì
高第。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辨正〉》:“ 潘彦庶 少有五色笔,本州亟荐送,使只用三场之巧,久当取危第,官职惟意所择尔。”
词语解释:危主  拼音:wēi zhǔ
濒于危亡的君主。《管子·任法》:“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
词语解释:危证  拼音:wēi zhèng
危险难治的病症。证,通“ 症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小儿疮痘》:“其孙方三岁,发热七日,疮出而倒,靨色黑,脣口冰冷,危证也。”
词语解释:危语  拼音:wēi yǔ
使人害怕的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桓南郡 与 殷荆州 语次,因共作了语……次復作危语。 桓 曰:‘矛头淅米劒头炊。’ 殷 曰:‘百岁老翁攀枯枝。’ 顾 曰:‘井上轆轤卧婴儿。’ 殷 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明史·杨廷和传》:“ 廷和 以其弱可胁也……详言 江彬 反状,以危语怵之。”
共204,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