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共14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羽卫英卫拱卫门卫扶卫防卫御卫金吾卫
精卫仗卫拥卫神卫赵卫保卫呵卫锦衣卫
郑卫禁卫舆卫翼卫诸卫侯卫葆卫镇卫
鲁卫仪卫武卫护卫蹇卫屏卫二卫冲卫
兵卫三卫营卫维卫将卫司卫冲卫贵赤卫
容卫荣卫仙卫亲卫耸卫宫卫豹韬卫军卫
宿卫森卫列卫虎卫府卫大卫臣卫从卫
自卫侍卫千卫警卫分卫珍卫设卫赞卫
守卫周卫翊卫扈卫陛卫后卫调卫冥卫
环卫文卫戟卫飞卫骠卫藩卫说卫首尾相卫

词语解释:羽卫  拼音:yǔ wèi
帝王的卫队和仪仗。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羽卫蔼流景,綵吹震沉渊。” 唐 薛存诚 《东都父老望幸》诗:“鸞舆 秦 地久,羽卫 洛阳 空。”《旧唐书·赵隐传》:“ 德宗 幸 奉天 ,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 宋 曾巩 《里社》诗:“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
词语解释:精卫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话中鸟名。《山海经·北山经》:“ 发鳩之山 ,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 炎帝 之少女名曰 女娃 , 女娃 游于 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东海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昔 炎帝 女溺死 东海 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 东海 。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 东海 精卫誓水处,曾溺於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寃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后多用以比喻有仇恨而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的人。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 沧海 。” 南朝 梁 范云 《望织女》诗:“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明 张煌言 《满江红》词:“青山未筑 祁连 塚, 沧海 犹衔精卫石。”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精卫心。”
词语解释:郑卫  拼音:zhèng wèi
(1). 春秋 战国 时 郑国 与 卫国 的并称。《楚辞·招魂》:“ 郑 卫 妖玩,来杂陈些。”
(2).指 郑 卫 二国的音乐。 秦 李斯 《上书秦始皇》:“今弃叩缶击瓮而就 郑 卫 ,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南史·萧惠基传》:“自 宋 大明 以来,声伎所尚,多 郑 卫 ,而雅乐正声鲜有好者。” 唐 白居易 《邓鲂张彻落第》诗:“众耳喜 郑 卫 ,琴亦不改声。”
(3).指《诗经》中 郑国 、 卫国 的民间歌诗。 清 汪熷 《〈长生殿〉序》:“ 郑 卫 岂导淫之作, 楚 骚非变雅之音。”
(4).古称 郑 卫 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淫靡的地方。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城中奢淫过 郑 卫 ,城外艰苦逾 唐 魏 。”
词语解释:鲁卫  拼音:lǔ wèi
(1).语本《论语·子路》:“ 鲁 衞 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 唐玄宗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鲁 衞 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2).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 明 李贽 《战国论》:“乃 曾子固 自负不少者也,咸谓文章本於‘六经’矣,乃讥 向 ( 刘向 )自信之不篤,邪説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 鲍 ( 鲍彪 )与 吴 ( 吴师道 )亦 鲁 衞 之人矣。”
(3).泛指礼义之邦。 宋 苏轼 《答丁连州启》:“自疑本 儋 崖 之人,难復见 鲁 衞 之士,而况清时雅望、令德高标,固已闻名而自惭。” 清 钱谦益 《锡山赵太史六十序》:“太史强学束脩,道明德立,布衣蔬食,卓肰以古人自命,而贤士大夫望其羽仪,以为此邦今之 鲁 衞 , 忠定 、 忠宪 之后犹有人焉。”参见“ 鲁衞之政 ”。
词语解释:兵卫  拼音:bīng wèi
士兵和守卫之具。亦指防卫。《战国策·韩策二》:“臣之仇, 韩 相 韩傀 。 傀 又 韩君 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 勃 请为君将兵卫卫王。” 颜师古 注:“谓将兵及卫守之具。”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君门閟兮九重,兵卫儼兮千列。” 明 林富 《重锓〈诚意伯刘公文集〉序》:“当天下甫定之初,首諗滞狱,倡立兵卫。”
词语解释:容卫  拼音:róng wèi
古代的仪仗、侍卫。 隋炀帝 《献岁宴宫臣》诗:“三元建上京,六佾宴 吴 城。朱庭容卫肃,青天春气明。” 唐 李峤 《汾阴行》:“ 河东 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鑾舆。五营将校列容卫, 三河 纵观空里閭。”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明肃太后 将行恭谢宗庙之礼……遂备法驾容卫一同帝者,识者颇以为忧。”
词语解释:宿卫  拼音:sù wèi
亦作“ 宿卫 ”。
(1).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四年,封 章 弟 兴居 为 东牟侯 ,皆宿衞 长安 中。” 唐 罗邺 《老将》诗:“年年宿衞天颜近,曾把功勋奏 建章 。” 清 龚自珍 《书果勇侯入觐》:“凡宿衞之臣, 满洲 輒除 乾清门 侍衞,其有异材,重以贵戚,乃擢御前侍衞; 汉 籍,輒除大门上侍衞,日直不过閾。”
(2).保卫,守护。 汉 贾谊 《新书·藩伤》:“爱之故使饱粱肉之味,玩金石之声,臣民之众,土地之博,足以奉养宿衞其身。”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陛下迁 淮南王 ,欲使改过,有司宿衞不慎,故病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王业 ﹞卒於 湘江 ,有二白虎,低头曳尾,宿卫其侧。”
(3).皇帝的警卫人员;禁军。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九月犬与豕交于宫门,有豕著进贤冠,昇 聪 御坐,犬冠武冠带綬,与豕并昇,俄而鬭死,殿上宿衞莫有见其入者。”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二:“旧传: 柳氏 出一婢,婢至宿衞 韩金吾 家,未成券。”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四》:“宿衞之武勇,有不欲受宾之节制者矣;一姓之家法,有不欲受宾之论议者矣。”
词语解释:自卫  拼音:zì wèi
保卫自己。《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 胡 ,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后汉书·吕布传》:“ 卓 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 布 自卫。” 宋 苏轼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二:“畏涂自卫真无敌,捷径争先却累人。”《明史·刘绘传》:“督巡诸臣亦第列士马守要害,名曰清野,实则避锋;名曰守险,实则自卫。”
词语解释:守卫  拼音:shǒu wèi
(1).防守;保卫。《诗·小雅·采薇序》:“以天子之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墨子·号令》:“以富人重室之亲,舍之官府。谨令信人守卫之。”《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鬭,故以其肥美饮食壮健者,盖以自为守卫,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何以言 匈奴 轻老也?” 宋 司马光 《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加宣徽南院使制》:“国家选果毅之材以守卫中禁,委谨信之士以敷扬大猷。” 沙汀 《闯关》:“敌人一直便把 平 汉 线当成一道险关守卫着的。”
(2).担任守卫的人。《汉书·吾丘寿王传》:“安居则以制猛兽而备非常,有事则以设守卫而施行阵。” 茅盾 《锻炼》二:“守卫不让我走。” 袁鹰 《仙杖在哪里》诗:“风雨连天的日子,我们就轮流去当守卫。”
词语解释:环卫  拼音:huán wèi
(1).宫廷禁卫。也指禁卫官。 唐 陆贽 《论叙迁幸之由状》:“重门无结草之御,环卫无谁何之人。” 唐 白居易 《神策军推官田铸加官制》:“ 田铸 官列环卫,职参禁军。”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四折:“ 李肃 曾是 卓 家奴,晚能自拔来归义,可以驃骑大将军,仍领羽林作环卫。” 清 钱谦益 《吴祖洲八十序》:“大金吾 山阴 祖洲 吴 兄,谢环卫事,归卧 东山 者,凡十有二年。”
(2).拱卫,护卫。 林建征 《莺歌海》:“ 莺歌海 也是山的朋友。象屏风似的从后面环卫着它,那就是拔海1400公尺的 尖峰岭 等山。”
(3).“环境卫生”的略语。如环卫工作、环卫工人。
词语解释:英卫  拼音:yīng wèi
李勣 和 李靖 的代称。 唐 封开国功臣 李勣 为 英国公 , 李靖 为 卫国公 。 唐 杜牧 《感怀》诗:“ 韩 彭 不再生, 英 卫 皆为鬼。”《旧唐书·李靖李勣传赞》:“白首平戎,贤哉 英 衞 。”
词语解释:仗卫  拼音:zhàng wèi
手持兵仗的侍卫。《晋书·姚襄载记》:“战骑度 淮 ,见 豫州 刺史 谢尚 于 寿春 , 尚 命去仗衞,幅巾以待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坚 潜令 賁 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谓曰:‘欲求富贵者宜相随。’” 胡三省 注:“仗卫,执仗而宿卫之兵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 同光 二年春正月庚子朔,帝御 明堂殿 受朝贺,仗衞如式。”
词语解释:禁卫  拼音:jìn wèi
(1).阻挡,禁阻。《吕氏春秋·振乱》“当今之世浊甚矣” 汉 高诱 注:“君肆害不可禁卫,故乱甚。”
(2).警戒防卫。《三国志·魏志·栈潜传》:“王公设险以固其国,都城禁卫,用戒不虞。”《晋书·元帝纪》:“ 荡阴 之败也……将出奔,其夜月正明,而禁卫严警,帝无由得去,甚窘迫。”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第岁暮春,上池亲御鞍马,则禁卫稍宽烦密。”
(3).指保卫帝王或京城的军队。即禁卫军。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赵相 初除都督中外军事, 孙叔诣 参政时为学士,当制,请曰:‘是虽 王导 故事,然若兼中外,则虽陛下禁卫三衙皆统之,恐权太重,非防微杜渐之意。’”《宋史·李纲传》:“﹝ 钦宗 ﹞復决意南狩, 纲 趋朝,则禁卫擐甲,乘舆已驾矣。”
(4).帝王行动时特设的仪卫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当日车驾行幸,惟前有驾头,后有拥繖扇,其侍从及百司官属下至厮役,皆杂行道中,步輦之后,但以亲事官百许人执挝以殿,谓之禁卫。”
词语解释:仪卫  拼音:yí wèi
仪仗与卫士的统称。《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 ,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仰堂宇之威容,覩四垣之仪衞。”《宋史·仪卫志一》:“ 徽宗 政和 三年,议礼局上 大庆殿 大朝会仪衞。” 清 戴名世 《孑遗录》:“ 史可法 以父丧归,继 可法 者为 郑二阳 。 二阳 行军,仪衞甚盛。”
词语解释:三卫  拼音:sān wèi
(1). 唐 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新唐书·李密传》:“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
(2). 宋 代亦称三衙为“三卫”。《宋史·职官志六》:“博士掌教道,校试三卫所习文武之艺。” 宋 欧阳修 《鵯鵊词》:“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参见“ 三衙 ”。
(3). 明 洪武 二十二年(1389年)设 朵颜 、 泰宁 、 福余 三卫于 兀良哈 部落,通称 兀良哈 三卫,简称三卫。后又置 建州 、 海西 、 野人 三卫。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惟 朝鲜 、 琉球 、 安南 及 朵颜 、三卫等受朝廷册封,贡赋惟谨,比於藩臣。”
词语解释:三衙  拼音:sān yá
(1). 宋 代以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掌领禁军,谓之“三衙”。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旧制,侍卫亲军与殿前分为两司。自侍卫司不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止置马军指挥使、步军指挥使以来,侍卫一司,自分为二,故与殿前司列为三衙也。” 宋 黄庭坚 《次韵奉答吉邻机宜》:“千里折衝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
(2).三回。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忧愁杀,一日三衙,几度添白髮。”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套曲:“佇头凭阑,一日三衙。”
词语解释:荣卫  拼音:róng wèi
(1).营卫,保卫。《吕氏春秋·士容》“德行尊理而羞用巧卫” 汉 高诱 注:“尊重道理而行,羞以巧媚自荣卫也。” 陈奇猷 集释引 毕沅 曰:“‘荣’,疑‘营’。”
(2).中医学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荣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荣卫二气散布全身,内外相贯,运行不已,对人体起着滋养和保卫作用。《素问·热论》:“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
(3).泛指气血、身体。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若乃精灵困于烦扰,荣卫消於役用。” 唐 陆龟蒙 《记事》诗:“虽然荣卫困,亦觉精神旺。” 明 唐寅 《白发》诗:“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
词语解释:森卫  拼音:sēn wèi
密集排列的仪卫。《宣和画谱·赵德齐》:“命 德齐 画 西平王 仪仗,车輅旌旂,森卫严整。”
词语解释:侍卫  拼音:shì wèi
(1).侍从护卫。《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每巡狩, 苍 常留镇,侍卫皇太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 司马光 《赐殿前都指挥使郝质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卿董率王旅,陪赞国容。居则有侍卫之谨,出则有扈从之劳。”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二章一:“ 大清 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 颐和园 。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2).跟随左右,负责侍奉、保卫的人。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俄见一人年三十许,颜色如画,侍卫烦多,相对欣然。”《北齐书·文襄帝纪》:“时王居北城东 栢堂 莅政,以宠 琅邪公主 ,欲其来往无所避忌,所有侍卫,皆出於外。” 宋 洪迈 《鬼国记》:“一妇人若最尊者,称为鬼国母,侍卫颇众。”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一日,上御 奉天门 视朝,侍卫忽惊扰,两班亦喧乱。”
(3).官名。为皇帝禁军。 清 代专选 满 、 蒙 勋戚子弟及武进士担任。参阅《通志·职官五》
词语解释:周卫  拼音:zhōu wèi
(1).环卫,禁卫。引申指宫禁。《汉书·司马迁传》:“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衞之中。”
(2).防卫。《文选·左思〈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衞。” 吕向 注:“周衞,谓防衞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局拘律树林》:“是时 如来 与大众俱,金刚周衞,四天王前导。”
(3).指禁卫兵士。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至秋冬,乃振威灵,整法驾,备周衞,设羽旄。” 宋 曾巩 《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周衞典军之官,名城御侮之寄,兼是宠数,以畴尔庸。”
词语解释:文卫  拼音:wén wèi
仪仗警卫。 唐 许敬宗 《奉和元日应制》:“武帐临光宅,文卫象鉤陈。” 唐 杨思玄 《奉和圣制过温汤》:“风威肃文卫,日彩镜雕舆。”
词语解释:拱卫  拼音:gǒng wèi
环绕;卫护。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迴环,严设龙蛇之府;羣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畿辅·四辅城》:“自 大寧 撤防, 东胜 失守,关隘弥近,拱卫宜严。”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四方得拱卫之势,国家有磐石之安。” 杨朔 《泰山极顶》:“那拱卫在 泰山 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 徂徕山 等许多著名的山岭。”
词语解释:拥卫  拼音:yōng wèi
保卫;护卫。《后汉书·虞延传》:“ 王莽 末,天下大乱, 延 常婴甲胄,拥衞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明史·杨涟传》:“先帝青宫四十年,所与护持孤危者惟 王安 耳。即陛下仓卒受命,拥衞防维, 安 亦不可谓无劳。” 梁启超 《霍布士学案》:“政府之权限,惟在保护国民之自由权,拥衞其所立之民约。”
词语解释:舆卫  拼音:yú wèi
(1).车舆与卫士。《易·大畜》:“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闻一多 类纂:“《释文》引 郑 本曰作日,注曰‘日习车徒’,於义为长。”
(2).泛指兵卫。 宋 黄庭坚 《贾天锡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俗氛无因来,烟霏作舆卫。” 刘师培 《文说·宗骚》:“详记礼制,侈列物名,冠剑陆离,舆卫纷溶,云旗星盖,遽宇高堂,靃靡千古,鏤错万状。”
词语解释:武卫  拼音:wǔ wèi
(1).谓以武力藩卫。《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孔 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汉书·王莽传中》:“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
(2).军制名。 汉 末 曹操 为丞相,设武卫营。 魏文帝 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 隋 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 唐 因 隋 制。 宋 沿其制。 元 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 至元 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 清 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初, 王莽 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輜重,千里不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环卫中贵·武卫》:“ 后汉 末, 曹公 为丞相,有分营。 魏武帝 置武卫将军。 隋 始分左右。《续事始》曰: 魏 许褚 从 太祖 破 马超 ,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 褚 始也。”
词语解释:营卫  拼音:yíng wèi
(1).军营护卫。《史记·五帝本纪》:“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2).指营门卫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 噲 , 噲 直撞入,立帐下。”
(3).护卫。《三国志·魏志·任峻传》:“贼数寇钞絶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云笈七籤》卷一○五:“入山求芝草灵药,所欲皆得,山神玉女自来营卫,狼虎百害不敢犯近。”
(4).指军营。《新唐书·陆贽传》:“夫 关中 ,王业根本在焉。豪杰之在 关中 者,与籍於营卫不殊。”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翚帅师》:“古者兵出于农,有事则聚而授甲,役竣则散而归田,非有营卫之屯聚,方镇之瓜分,可籍之以为变。”
(5).中医指血气之作用。《灵枢经·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宋 梅尧臣 《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诗:“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 清 戴震 《答彭进士允初书》:“饮食之化为营卫,为肌髓,形可并而一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凡所浴顥气则新絶,凡所遇思潮则新絶,顾环流其营卫者,则依然 炎 黄 之血也。”
词语解释:仙卫  拼音:xiān wèi
亦作“僊卫”。 指护送皇帝或其灵车的仪卫。 唐 王翰 《蛾眉怨》诗:“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拂旦鷄鸣僊衞陈,高凭龙首帝城春。”
词语解释:列卫  拼音:liè wèi
四周的防卫。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下:“大军未班,列卫空虚,苗獠乘间窃发攻围城壁。”
词语解释:千卫  拼音:qiān wèi
禁卫官千牛卫的省称。 唐 张说 《侍宴武三思山第应制赋得风字》诗:“竹町罗千卫,兰筵降两宫。”参见“ 千牛 ”。
词语解释:千牛  拼音:qiān niú
禁卫官千牛备身、千牛卫的省称。掌执千牛刀,为君王护卫。《北史·杨义臣传》:“时 义臣 尚幼,养於宫中,未弱冠,奉詔宿卫如千牛者数年,赏赐甚厚。”《新唐书·苏诜传》:“ 詵 子 震 ,以荫补千牛。” 清 钮琇 《觚賸·纫兰词》:“紫陌尘香,重停五马;红墻月冷,悄候千牛。”参见“ 千牛刀 ”。参阅《通典·职官十》《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词语解释:翊卫  拼音:yì wèi
(1).弼辅护卫。《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使从事中郎 徐勋 就发遣 操 ,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 张铣 注:“翊,辅;卫,护也。”
(2).侍卫官名。 隋 始置, 唐 宋 因之,与亲卫、勋卫并称三卫; 明 废。又 民国 初改 清 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 乾清门 侍卫等为翊卫使、翊卫副使,以 蒙古 王公任之,寻废。亦泛指卫士。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乃置层榻於南隅,有长髯者,拥鐸而进,翊卫数人。” 茅盾 《幻灭》七:“老黄狗 阿金 的儿子 小花 像翊卫似的在女主人身边绕走,摇着它的小尾巴。”
词语解释:戟卫  拼音:jǐ wèi
指侍从职务。 清 冯桂芬 《〈鸿雪因缘〉序》:“而当日戟卫清闲,雅歌投壶,高怀远致,道卧以游之之风也。”
词语解释:门卫  拼音:mén wèi
守门的警卫。《汉书·王莽传上》:“虎賁为门衞,当出入者傅籍。”《南史·萧摩诃传》:“ 陈 军尽溃,死者五千人。诸门衞皆走。”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即分配奴隶担当门卫。”
词语解释:神卫  拼音:shén wèi
宋 代军伍名。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神卫》:“《宋朝会要》曰:‘ 乾德 三年四月,詔改西川、感化、耀武等军为虎捷。 太平兴国 二年正月,改虎捷曰神卫。’”
词语解释:翼卫  拼音:yì wèi
护卫。《逸周书·大明武》:“阵若云布,侵若风行,轻车翼卫,在戎二方。”《后汉书·袁绍传》:“故使从事中郎 徐勋 就发遣 操 ,使缮修郊庙,翼卫幼主。”《旧唐书·牛徽传》:“两朝多难, 茂贞 实有翼卫之功。”《明史·韩爌传》:“时宫府危疑, 爌 竭诚翼卫,中外倚以为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近日风鹤所至,全局震动,輦轂重地尤须该大臣翼卫其间。”
词语解释:护卫  拼音:hù wèi
(1).保护、防卫。 汉 班固 《奕旨》:“或虚设豫置,以自护衞,盖象 庖羲 罔罟之制。”《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操 卧於毡车之中,左右虎賁军护衞而行。” 吴组缃 《山洪》五:“ 富黄瓜 站在门阶上,横着身子,叉开两手,护卫着那横跨门槛的放有两三架老豆腐和豆腐干子的薄板桌子。”
(2).保卫人员。《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遂坐而待旦,乃召护衞 爰邵 问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府官员制度》:“定制:亲王长史一员,头等护衞六员,二等护衞六员,三等护衞八员。”
词语解释:维卫  拼音:wéi wèi
(1).连接,护卫。《晋书·陶璜传》:“ 寧州 兴古 接据上流,去 交阯郡 千六百里,水陆并通,互相维卫,州兵未宜约损,以示单虚。”
(2).古国名。《南齐书·高逸传·顾欢》:“ 老子 入 关 之 天竺 维卫国 ,国王夫人名曰 浄妙 , 老子 因其昼寝,乘日精入 浄妙 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子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於是佛道兴焉。”
词语解释:亲卫
官名。皇帝的侍卫。 隋 始置,与勋卫、翊卫并称三卫。 唐 宋 因之,并置亲卫之府。 明 以后不设。《北史·裴仁基传》:“ 仁基 少驍武,便弓马。平 陈 之役,以亲衞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通典·职官十》:“ 隋 初左右衞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又各统亲衞。 煬帝 改左右衞为左右翊衞。”原注:“又加置亲衞,并领勋武三衞。 煬帝 改三衞为三侍,非翊衞府皆无三侍。”《朱子语类》卷一一二:“ 唐 之朝廷有亲衞,有勋衞,有翊衞。亲衞则以亲王侯之子为之,勋衞则以功臣之子弟为之,翊衞则惟其所选。”参阅《续通典·职官十》
词语解释:虎卫  拼音:hǔ wèi
守卫王宫或国门的勇士。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虎卫龙墀人不见,戎兵骑马出萧墻。” 明 何景明 《关门》诗:“虎卫关门迥, 龙沙 塞曲深。”
词语解释:警卫  拼音:jǐng wèi
(1).警戒保卫。《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夫警卫不脩,则患生非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冥祇警衞,灵瑞间起,或鼓天乐,或闻神香。景福之祥,难以备敍。”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商务印书馆编译处即在 四马路 总发行所三层楼上,前日曾一往看,警卫颇严。”
(2).见“ 警卫员 ”。
词语解释:警卫员  拼音:jǐng wèi yuán
做警戒保卫工作的人。 魏巍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政治委员拂去地图上震落的泥土。警卫员把雨布又蒙在窗上。”亦省称“ 警卫 ”。 沙汀 《涓埃集·闯关一》:“有谁从外面把门推开了。是司令员的警卫,来请 左嘉 去吃饭的。” 袁鹰 《横眉》:“他身边没有一名警卫,会场上却很可能有带手枪的凶手。”
词语解释:扈卫  拼音:hù wèi
(1).帝王的随侍护卫。 前蜀 杜光庭 《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自参扈卫之班,遂陟烟霄之路。”
(2).指随侍护卫帝王。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一》:“渡 江 以后,扈衞艰难,诛剪盗贼,大抵西兵西将之餘也。”《宋史·职官志六》:“凡出入扈衞,守宿以奉上,开收閲习,转补以励下。” 元 吴莱 《楼光远家观宋绶景德卤簿图》诗:“启胠龙虎动,扈卫鸳鷺簉。”
词语解释:飞卫  拼音:fēi wèi
传说中的古代善射者。《列子·汤问》:“ 甘蝇 ,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 飞卫 ,学射于 甘蝇 ,而巧过其师。”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三:“如 甘蝇 、 飞卫 之射,捏聚放开,在我掌握。”
词语解释:扶卫  拼音:fú wèi
扶持卫护。 唐 元稹 《告赠皇祖祖妣文》:“降及兵部,为 隋 巨人,抑扬直声,扶卫衰俗。” 宋 司马光 《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摧抑彊猾,扶卫愚弱。” 明 张煌言 《上监国启》:“臣单骑突阵,窜伏山谷中,由间道徒步二千餘里,赖义士扶卫,始得生还海上。”
词语解释:赵卫  拼音:zhào wèi
(1). 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昭仪 赵合德 与 卫倢伃 ( 李平 )的合称。《汉书·刘向传》:“ 向 睹俗弥奢淫,而 赵 卫 之属起微贱,踰礼制。” 颜师古 注:“ 赵皇后 、 昭仪 、 卫婕妤 也。”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初, 汉 承 秦 之敝,风俗已大坏矣,而 成帝 后宫, 赵 卫 之属尤自放。”
(2).借指帝王宠幸的女子。 宋 石介 《责臣》:“谓闻金鼓之震天,不若闻丝竹之淫耳,谓见羽旄之翳目,不若见 赵 卫 之侍前。”
词语解释:诸卫  拼音:zhū wèi
(1).古代官名。宫廷仪卫队长。《周书·宣帝纪》:“皇帝 衍 称 正阳宫 ,置纳言、御正、诸衞等官,皆准天臺。”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环卫中贵·诸卫》:“ 秦 有衞尉,掌门衞,则衞亦 先秦 之旧制尔。 晋武 重兵官,选清重之士置中军以统诸宿衞,此诸衞之始也。”
(2).仪卫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汉 魏 以降,有大驾、法驾、小驾之仪;至 唐 又分殿中诸衞、黄麾等仗。”
词语解释:蹇卫  拼音:jiǎn wèi
指驽钝的驴子。 宋 岳珂 《桯史·大小寒》:“夜憇客邸,见壁间一诗……其辞曰:‘蹇卫衝风怯晓寒、也随举子到 长安 。’”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一折:“我情愿谢神天便把那香花赛,请亲隣便把猪羊宰,遮莫他将蹇卫迎,草棍捱。” 清 赵翼 《游金陵杂诗》之二:“蹇卫牵来狗不如,跨鞍难稳且呼车。”
词语解释:将卫  拼音:jiāng wèi
保养。《新唐书·邢文伟传》:“幼嗜坟典,欲研精极意,而未闲将衞,耽诵致劳。”
词语解释:耸卫  拼音:sǒng wèi
肃然侍卫。耸,通“ 竦 ”。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南郊乐章·休成乐·帝还便殿》:“肆序輟度,肃礼停文。四金耸卫,六驭齐轮。” 南朝 梁 沉约 《梁宗庙登歌》之六:“繁祉具膺,八神耸卫。”
词语解释:府卫  拼音:fǔ wèi
(1).指 北周 、 隋 、 唐 的府兵制。府兵轮流宿卫京师,故亦称府兵为府卫。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训兵》:“自府卫废,而执兵者皆市人,故有 天寳 之败。” 宋 叶适 《奏议·纪纲一》:“ 唐 用 周 隋 府卫之法,拣择天下之民,聚为强兵。”
(2).贵族或官府的卫士。 金 吴激 《鸡林书事》诗:“骑兵腰玉具,府卫挟金丸。”
词语解释:分卫  拼音:fēn wèi
佛教语。谓僧人乞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释智严》:“ 严 在寺不受别请,常分卫自资,道化所被,幽显咸伏。”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八:“惭愧西堂分卫毕,旋倾斋鉢送参来。”
词语解释:陛卫  拼音:bì wèi
(1).帝王御前护卫的士兵。《后汉书·马援传》:“ 援 素与 述 同里閈,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 述 盛陈陛衞,以延 援 入。”《新唐书·苏安恒传》:“百姓托义以清君侧,逐鹿之人叩关而至,陛衞左右,从中以应。”
(2).在宫禁中宿卫。《后汉书·礼仪志中》:“夜漏上水,朝臣会,侍中、尚书、御史、謁者、虎賁、羽林郎将执事,皆赤幘陛衞。”
词语解释:骠卫  拼音:biāo wèi
汉 骠骑将军 霍去病 与大将军 卫青 的并称。《文选·扬雄〈长杨赋〉》:“於是 圣武 勃怒,爰整其旅。廼命 驃 卫 ,汾沄沸渭,云合电发。”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驃 ,驃骑 霍去病 也。 卫 , 卫青 也。”
词语解释:防卫  拼音:fáng wèi
(1).防御保卫。 南朝 宋 谢灵运 《诣阙自理表》:“及经 山阴 ,防衞彰赫。” 宋 秦观 《东城被盗得世字》:“野人无机心,触事少防衞。” 丁玲 《母亲》:“他时时都不忘记防卫自己,他预备着厉害的回击那些敢来侵犯他的人。”
(2).防御保卫的力量。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九:“准备什么?准备建设新社会的工作,并准备保护这新社会的防卫。”
词语解释:保卫  拼音:bǎo wèi
保护使不受侵犯或损害。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 仲庄 有刚勇,善谋略,保卫之功,次 瑊 之勋也。” 明 宋濂 《蟠松说》:“其封培也,有其素;保卫也,有其道,所以能上干九霄,下蔽万牛。”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它将加强人民的陆海空军,巩固国防,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词语解释:侯卫  拼音:hòu wèi
(1).自侯服至卫服之地。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厥被风濡化者,京师沉潜,甸内匝洽,侯卫厉揭,要荒濯沐。”
(2).借指侯服至卫服之间的诸侯。《国语·周语上》:“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韦昭 注:“侯,侯圻也。卫,卫圻也。言自侯圻至卫圻,其间凡五圻,圻五百里,五五二千五百里,中国之界也。谓之宾服,常以服贡宾见於王也。五圻者,侯圻之外曰甸圻,甸圻之外曰男圻,男圻之外曰采圻,采圻之外曰卫圻。” 唐 柳宗元 《涂山铭》:“惟 禹 体道,功厚德茂。会朝侯卫,统壹宪度。” 孙汝听 注:“侯卫,五等之诸侯。”参见“ 五服 ”、“ 九服 ”。
词语解释:屏卫  拼音:píng wèi
指藩国和诸王。《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序》:“昔者 周 有天下,封国七十,而同姓居五十三焉,后世不以为私也,盖所以隆本支,崇屏卫。”《清史稿·诸王传论》:“盖所以存国俗,而等杀既多,屏卫亦益广。”
犹护卫。《明史·肃庄王楧传》:“臣祖 庄王 受封边境,操练征戍,屏卫天家。”
词语解释:司卫  拼音:sī wèi
负责保卫。亦指负责保卫的人。《文选·左思〈魏都赋〉》:“附以兰錡,宿以禁兵,司卫闲邪,鉤陈罔惊。” 李善 注引《汉书》:“卫尉掌宫门卫屯兵。”
词语解释:宫卫  拼音:gōng wèi
(1).帝王宫廷的卫兵。《汉书·元帝纪》:“其罢 甘泉 、 建章 宫衞,令就农。”
(2).指皇宫的保卫工作。《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宗 尊为小君,宫衞周备,出有輜軿之饰,入有牖户之固。”《左传·文公元年》“掌环列之尹” 晋 杜预 注:“环列之尹,宫衞之官,列兵而环王宫。”
(3).指帝王的宫殿。《后汉书·灵帝纪赞》:“ 灵帝 负乘,委体宦孽。徵王备兆,《小雅》尽缺。麋鹿霜露,遂栖宫衞。”《宋史·杨砺传》:“ 世宗 入朝, 礪 处僧舍,梦古衣冠者曰:‘汝能从乎?’ 礪 随往,覩宫衞,若非人间。”
词语解释:大卫  拼音:dà wèi
①大卫(jacqueslouisdavid,1748-1825)。法国画家。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画风严谨,技法精细。曾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雅各宾专政时期任美术委员会委员。早期作品有以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的《贺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等。后成为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作有歌颂拿破仑的作品《加冕》等。②青铜雕像。意大利多那太罗作于1430-1444年。取材于《圣经》中关于犹太牧羊少年大卫杀死入侵的非利士族巨人哥利亚的故事。雕像表现了大卫杀死哥利亚后,带着胜利者的喜悦神情,单足踩在被砍下的哥利亚的头颅上。③雕塑。意大利米开朗基罗作于1501-1504年。大卫系《圣经》中的犹太少年英雄。雕像表现大卫临战前的神态:体魄雄伟强健,双目怒视,整个脸部显示出高尚、勇敢、坚强的神情和不可战胜的气概。
词语解释:珍卫  拼音:zhēn wèi
犹珍重,保重。 宋 苏轼 《与王元直书》:“未缘会面,惟冀以时珍卫。” 叶圣陶 《倪焕之》二十四:“秋风渐厉,一切望加意珍卫。”
词语解释:后卫  拼音:hòu wèi
(1).官名。 元 置。《元史·百官志二》:“后卫,秩正三品。 至元 十六年,以侍卫亲军创置。掌宿卫扈从,兼营屯田。国有大事,则调度之。”
(2).行军时在后面掩护、警戒的部队。 续范亭 《河南战败感》诗之一:“不战则退,一战则溃,牺牲后卫,杂牌军队。” 峻青 《黎明的河边·烽火山上的故事》:“黄昏时分,通讯员送来了上级要我们立即撤退的命令。于是,我带领一个排作后卫,且战且退。”
(3).篮球、足球等比赛中主要担任防御的队员。 任德耀 《小足球队》第一幕:“ 曹大福 ,你力气大,肩膀宽,脚头子硬,踢后卫。”
词语解释:藩卫  拼音:fān wèi
(1).屏障。《后汉书·傅燮传》:“今 凉州 天下要衡,国家藩卫。” 明 李贽 《四勿说》:“无藩卫可守,无界量可限。”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 金柱关 者…… 芜湖 之藩卫也。”
(2).捍卫。《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也。”《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今方镇强盛,宰相权轻,宜密树腹心於外以自藩卫。”
(3).指诸侯。《后汉书·章帝纪》“东后蕃卫,伯父伯兄” 唐 李贤 注:“诸侯为天子藩屏,故曰藩卫。”《明史·肃王瑛传》:“非所以崇本支,厚藩卫也。”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论》:“使三王者……终身为 西楚 藩卫,则朝贡徵发,何求而不可。”
词语解释:御卫  拼音:yù wèi
护卫;侍卫。御,通“ 御 ”。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金史·乐志下》:“礼成庙享,御卫拱飞龙,诸道起祥风。”
防护保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及 晋武 敕戒,备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隐,勒牙门以御卫,有训典焉。”
词语解释:呵卫  拼音:hē wèi
(1).禁卫。《新唐书·逆臣传上·史思明》:“ 思明 居传舍,令所爱 曹将军 击刁斗呵卫。” 宋 文天祥 《〈指南录〉自序》:“夜抵西门欲待旦求见,呵卫严密。”
(2).指(神灵)保佑。 宋 陈亮 《又与章德茂侍郎书》:“缅惟旌纛所至,百神呵卫,台候动止万福。”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四折:“谁想龙神暗中呵卫,死者重生。”
词语解释:葆卫  拼音:bǎo wèi
(1).葆宫的卫兵。《墨子·号令》:“葆卫必取戍卒有重厚者。”
(2).仪仗和侍卫。《新唐书·张仲方传》:“万乘之行,必具葆卫,易则失威重。”
(3).护卫。葆,通“ 保 ”。 宋 戴埴 《鼠璞·彭籛经》:“是 籛 之採纳,以存真葆卫为先务,与世之论大相反。”
词语解释:二卫  拼音:èr wèi
指天子的左、右或前、后两护卫军。《晋书·职官志》:“及 文王 纂业,初启 晋 臺,始置二卫,有前驱养由之弩;及设三部,有熊渠佽飞之众。”《元史·百官志》:“ 至元 十六年,以侍卫亲军创置前、后二卫,掌宿卫扈从。”
词语解释:冲卫
冲要的边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 大名 , 河朔 之衡衞,或暂驻鑾輅,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
词语解释:豹韬卫  拼音:bào tāo wèi
唐 禁卫军名。《旧唐书·郭孝恪传》:“次子 待封 , 高宗 时,官至左豹韜卫将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 武后 光宅 元年,改……左右威卫曰左右豹韜卫。”
词语解释:臣卫  拼音:chén wèi
屏藩拥卫之臣。《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 孔 传:“为蕃衞,故曰臣衞。”
词语解释:设卫  拼音:shè wèi
设置宿卫。《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於是离宫设卫,别殿周徼。” 吕向 注:“设卫,宿卫也。”
词语解释:调卫  拼音:diào wèi
调理保养。 宋 李纲 《论治盗贼》:“肢体之运动,关膈之升降,皆以津液为本。至於聚而为痰涎,则必失於调卫。” 清 唐孙华 《挽磐庵弟》诗:“闻君在征途,暑雨遘疾癘。又闻已全瘳,摄生赖调卫。”
词语解释:说卫  拼音:shuō wèi
军队扎营休息时担任守卫。《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柏至靖侯 许盎 ,以駢邻从起 昌邑 ,以説卫入 汉 。” 颜师古 注:“説读曰税。﹝税﹞卫谓军行初舍止之时主为卫也。” 清 莫友芝 《有感》诗之一:“羽林説卫存文物,车驾巡秋冒雪霜。”
词语解释:金吾卫  拼音:jīn wú wèi
掌管皇帝禁卫、扈从等事的亲军。 唐 王建 《鸡鸣曲》:“金吾卫里直郎妻,到明不睡听晨鸡。”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小黄门,传旨説与金吾卫,便拏 毛延寿 斩首报来。”《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圣旨许令万目仰观,金吾卫不得拦阻。”
词语解释:锦衣卫  拼音:jǐn yī wèi
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明 洪武 十五年始设。原为管理护卫皇宫的禁卫军和掌管皇帝出入仪仗的官署,后逐渐演变为皇帝心腹,特令兼管刑狱,给予巡察缉捕权力。中叶后与东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明史·兵志一》:“﹝ 洪武 ﹞十五年罢府及司,置锦衣卫。所属有南北镇抚司十四所,所隶有将军、力士、校尉,掌直驾侍卫,廵察缉捕。”《明史·刑法志三》:“刑法有创之自 明 ,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於法。”《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沉鍊 谤訕大臣,沽名钓誉,着锦衣卫重打一百,发去口外为民。”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本朝鑾仪卫相沿 明 锦衣卫之制而不司缉探之事。”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八章三:“锦衣卫和廷杖两桩敝政,在 明 朝整个统治时期发生了极其恶劣的作用。”
词语解释:镇卫  拼音:zhèn wèi
镇守捍卫。《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晋书·孝武帝纪》:“ 杨亮 为西戎校尉, 雍州 刺史,镇卫山陵。”《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勇不足以镇卫社稷,而暴足以侵軼里閭。”
词语解释:冲卫  拼音:chōng wèi
冲要的边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 大名 , 河朔 之衡衞,或暂驻鑾輅,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
词语解释:贵赤卫  拼音:guì chì wèi
元 代的宿卫禁军之一。《元史·兵志二》:“贵赤卫: 至元 二十四年立。” 明 权衡 《庚申外史·己亥》:“贵赤卫 韩僉事 家次子死。”亦省作“ 贵赤 ”。《元史·成宗纪二》:“詔凡户隶贵赤者,诸人毋争。”
词语解释:军卫  拼音:jūn wèi
(1).军队的守卫。《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晋书·天文志上》:“垒壁阵十二星,在羽林北,羽林之垣垒也,主军卫为营壅也。”
(2).犹卫所。 明 时军队的编制。《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碧莲 母子﹞即日香汤沐浴,换了衣履,送在军卫供给,申文报知察院。”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内地相仍,不特设兵戍。 归 有军卫,沿农战空名而已。”
词语解释:从卫  拼音:cóng wèi
随从护卫之人。 宋 吴坰 《五总志》:“末主好田猎,求海东青於 女真 ,且抽强军为从卫。”《宋史·张浚传》:“先是, 靖康 城破, 金 人逼胁君、后、太子、宗室北行,多 琼 之谋;又乘势剽掠,左右 张邦昌 ,为之从卫。” 元 方回 《虚谷闲抄》:“ 章子厚 惇 ,初来京师赴省试,年少美丰姿。当日晚独步御街,见雕舆数乘,从卫甚都。”
词语解释:赞卫  拼音:zàn wèi
同“赞衞”。
犹拱卫。
词语解释:冥卫  拼音:míng wèi
谓神灵的庇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祸兆》:“ 杨慎矜 兄弟富贵,常不自安。每詰朝礼佛像,默祈冥卫。”
词语解释:首尾相卫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wèi
喻互相援救。《晋书·温峤传》:“至於首启戎行,不敢有辞,僕与仁公当如 常山 之蛇,首尾相衞,又脣齿之喻也。”参见“ 首尾相应 ”。
词语解释:首尾相应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yìng
(1).《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 常山 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后以“首尾相应”指作战时军队各部分互相照应支援。《旧五代史·梁书·杜洪锺传传》:“ 洪 传 各为部校,因战立威,逐其廉使,自称留后,朝廷因而命之。及为 杨行密 所攻, 洪 传 首尾相应。”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筹策》:“所领卫兵,以 充国 兵数斟酌损益,率五百里屯一将,布列沿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说唐》第二八回:“此乃‘一字长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攻其腰则首尾相应。”
(2).指诗文前后关联,互相呼应,形容结构严谨。 宋 洪迈 《容斋五笔·绝句诗不贯穿》:“ 老杜 近体律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 常山 之蛇,无间断齟齬处。” 梁启超 《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笛卡儿学说》:“此外 笛卡儿 所言良智之説,灵魂之説,造化之説,世界庶物之説,皆精深博大,巍然成一家言,首尾相应,盛水不漏。”
共14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