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六博 拼音:liù bó
亦作“ 六博 ”。 古代一种掷采下棋的比赛游戏。《楚辞·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分曹并行,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王逸 注:“投六箸,行六棊,故为六簙也。言宴乐既毕,乃设六簙,以菎蔽为箸,象牙为棊,丽而且好也。” 洪兴祖 补注引《古博经》云:“博法:二人相对坐向局,局分为十二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用棊十二枚,六白六黑,又用鱼二枚置於水中。其掷采以琼为之,琼畟方寸三分,长寸五分,鋭其头,钻刻琼四面为眼,亦名为齿。二人互掷采行棊,棊行到处即竖之,名为驍棊,即入水食鱼,亦名牵鱼,每牵一鱼获二筹,翻一鱼获三筹。” 马王堆 汉 墓所出博具无“鱼”,或 西汉 时尚不用“鱼”。《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鬭鸡走犬,六博蹹踘者。”《后汉书·梁冀传》:“﹝ 梁冀 ﹞性嗜酒,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踘、意钱之戏。” 唐 李益 《汉宫少年行》:“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清 赵翼 《心馀诗已刻于京师谢蕴山观察觅以寄示展阅累日为题三律》之二:“三年刻楮成何事,六博呼卢大有人。太息儒冠真自误,可怜无补费精神。”词语解释:褒博 拼音:bāo bó
亦作“褒博”。 见“ 襃衣博带 ”。
词语解释:褒衣博带 拼音:bāo yī bó dài
亦作“褒衣博带”。亦作“裒衣博带”。 宽衣大带。古代儒者的装束。《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鍪而綣领而王天下者矣……岂必襃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汉书·雋不疑传》:“ 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襃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謁。” 颜师古 注:“襃,大裾也。言着襃大之衣,广博之带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 韦承貽 咸光 中策试,夜潜纪长句於都堂西南隅曰:‘褒衣博带满尘埃,独上都堂纳试迴!’”《明史·张士隆传》:“夫裒衣博带之雅,孰与市井狡侩之羣。”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襃衣博带进贤冠,礼乐东方万国看。”亦省作“ 襃博 ”。 宋 梅尧臣 《宿州河亭书事》诗:“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襃博。” 宋 苏轼 《谢对衣金带表》之一:“岂徒褒博以为容,愿尽糜捐而报德。”词语解释:溥博 拼音:pǔ bó
周遍广远。《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孔颖达 疏:“溥,谓无不周徧;博,谓所及广远。” 宋 司马光 《应诏言朝政阙失状》:“不若罢此六者,立有溥博之德,及於四海也。” 明 刘基 《感怀》诗:“上天降膏泽,溥博无偏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其所崇爱之溥博,世未见有其匹也。”词语解释:宽博 拼音:kuān bó
(1).谓衣服宽大。《孟子·公孙丑上》:“不受於褐宽博,亦不受於万乘之君。” 朱熹 集注:“宽博,宽大之衣。” 唐 韦瓘 《周秦行纪》:“更一人厚肌敏视,小,质洁白,齿极卑,被宽博衣。”
(2).泛指面积或容积大。《周书·文帝诸子传》:“弟儿女成长,理须宽博,此寺褊小,詎是所宜?”
(3).大,多。
(4).谓心胸开阔,能容人。《汉书·成帝纪》:“ 元帝 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宽博谨慎。”《南史·谢弘微传》:“ 弘微 性宽博,无喜愠。”《新唐书·崔日用传》:“子 宗之 袭封,亦好学,宽博有风检,与 李白 、 杜甫 以文相知者。”词语解释:学博 拼音:xué bó
唐 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进士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梦》:“ 苏州 蒋古愚 学博,秉鐸 潁 上,督课诸子甚严。”词语解释:浩博 拼音:hào bó
广博繁多。 唐 刘知几 《史通·模拟》:“况史臣注记,其言浩博,若不仰范前哲,何以貽厥后来?”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今人读 杜 诗见汪洋浩博,茫无津涯。”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春秋》高古简严,《礼》《乐》宏肆浩博。”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昔 埃及 女王 克里倭巴土拉 ……姱容修态,冠絶古今,而读书浩博,通七国语言。”词语解释:纵博 拼音:zòng bó
尽情赌博。 唐 岑参 《赵将军歌》:“将军纵博塲塲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宋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釵艷舞光照席。”词语解释:广博 拼音:guǎng bó
(1).宽广博大。指学识、胸怀等。《礼记·经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於《乐》者也。” 孔颖达 疏:“无所不通,是广博。”《后汉书·班彪传》:“若 迁 ( 司马迁 )之著作,採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 宋 曾巩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君为人,志意广博,好智谋奇计。”
(2).泛指广大。 叶圣陶 《倪焕之》八:“只要给他们展开一个广博的世界,那病症就消除了。”词语解释:宏博 拼音:hóng bó
(1).宏伟,博大。《陈书·张种传》:“ 种 沉深虚静,而识量宏博,时人皆以为宰相之器。”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 大颠师 论甚宏博,而必守山林,义不至城郭,自激修行。”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孟子 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南京太常寺少卿夏公行状》:“﹝ 夏公 ﹞为诗文宏博豪放,举笔千百言,而感世触物,义归於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郭璞 《江赋》,源出 汉 魏 大赋,气魄雄伟,取材宏博。”
(2).特指知识广博。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仲甫 才勇有文,顷从事於 郭崇 ,教其射法,后 崇 反师之,赡辨宏博,纵横可用。” 清 管同 《恩县四女祠碑》:“ 孙公 宏博淹雅,习知古事,千载聵瞀,一辨而明。”词语解释:嬴博 拼音:yíng bó
指 嬴 与 博 , 春秋 时 齐 二邑名。 吴 季札 葬子于其间。《礼记·檀弓下》:“ 延陵季子 适 齐 ,於其反也,其长子死,葬於 嬴 博 之间。”嬴,一本作“ 赢 ”。后用为死葬异乡之典。《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防 墓有不脩之俭, 嬴 博 有不归之魂。” 晋 潘岳 《伤弱子辞》:“壬寅次于 新安 之 千秋亭 ,甲辰而弱子夭。越翼日乙巳,瘞于亭东,感 嬴 博 之哀。”词语解释:该博 拼音:gāi bó
(1).渊博。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张善 为 日南 太守,郡民有得金鳧以献。 张善 该博多通,考其年月,即 秦始皇 墓之金鳧也。”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君能喜节行,文艺又该博。”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 大历 中,有 沉既济 , 苏州 吴 人,经学该博。”
(2).博通。《晋书·索靖传》:“唯 靖 该博经史,兼通内纬。” 宋 龚鼎臣 《东原录》:“精覈九经,该博诸子。”《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自幼聪明好学,该博三教九流。”词语解释:褐宽博 拼音:hè kuān bó
古代贫贱者所穿的宽大粗布衣服。亦借指贫贱者。《孟子·公孙丑上》:“不受於褐宽博,亦不受於万乘之君。” 朱熹 集注:“褐,毛布。宽博,宽大之衣,贱者之服也。” 焦循 正义:“上言褐宽博,下言褐夫,则褐宽博即是衣褐之匹夫。故云独夫被褐者。褐宽博,盖当时有此称也。” 明 徐渭 《景贤祠上梁文》:“若其宦辙所临,以及乡閭之处,乃有举天下非之而在所不顾,一惟独认其真,至於褐宽博惴之而决所不为,期於自反而缩。”亦省称“ 褐博 ”。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问﹞‘货殖。’曰:‘蚊。’曰:‘血国三千,使捋踈,饮水,褐博,没齿无愁也。’”词语解释:赌博 拼音:dǔ bó
(1).用钱物作注以比输赢的一种不正当的娱乐活动。 唐 韩滉 《判僧云晏五人聚赌喧诤语》诗:“白日既能赌博,通宵必醉尊罍。” 明 刘若愚 《明宫史·十月》:“内臣读书安贫者少,贪婪成俗者多,是以性好赌博。” 沙汀 《还乡记》九:“而为了赌博可以连熬三个通夜。”
(2).比喻从事某种冒险举动。 洪深 《飞将军》:“ 高鹏飞 :每天是这样的紧张,这样的提心吊胆,每次驾着飞机上去,是拿我们的性命赌博。”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他们已经放弃了‘ 陕西 全省行政完整’,而开始另一个危险的赌博了。”词语解释:屠博 拼音:tú bó
屠者和博徒。旧用以指地位低微者。《梁书·张充传》:“觅知己,造时人,骋游説,蓬转於屠博之间,其欢甚矣。”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命苟未合,虽降衣缨而求屠博,尚不可得,况郡佐乎?”词语解释:郡博 拼音:jùn bó
见“ 郡博士 ”。
词语解释:郡博士 拼音:jùn bó shì
府学学官。 清 侯方域 《重修书院碑记》:“凡书院之为舍者几楹,其侵而居之者几何家……各以闻以付郡博士收而掌焉。”亦省称“ 郡博 ”。 清 赵翼 有《酬啬生郡博》诗。词语解释:褐博 拼音:hè bó
见“ 褐宽博 ”。
词语解释:褐宽博 拼音:hè kuān bó
古代贫贱者所穿的宽大粗布衣服。亦借指贫贱者。《孟子·公孙丑上》:“不受於褐宽博,亦不受於万乘之君。” 朱熹 集注:“褐,毛布。宽博,宽大之衣,贱者之服也。” 焦循 正义:“上言褐宽博,下言褐夫,则褐宽博即是衣褐之匹夫。故云独夫被褐者。褐宽博,盖当时有此称也。” 明 徐渭 《景贤祠上梁文》:“若其宦辙所临,以及乡閭之处,乃有举天下非之而在所不顾,一惟独认其真,至於褐宽博惴之而决所不为,期於自反而缩。”亦省称“ 褐博 ”。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问﹞‘货殖。’曰:‘蚊。’曰:‘血国三千,使捋踈,饮水,褐博,没齿无愁也。’”词语解释:精博 拼音:jīng bó
精深博大。《晋书·华轶传》:“才学精博,道行优备。” 唐 王勃 《别卢主簿序》:“吾儕服其精博,时议称其典要。” 清 张之洞 《读古人文集》:“读《昭明文选》宜看注, 李善 注最精博。”词语解释:的博 拼音:de bó
山名。在 四川省 理县 东南。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寄辞收 的博 ,端坐扫搀抢。” 宋 陆游 《书愤》诗之二:“远戍十年临 的博 ,壮图万里战 皋兰 。”词语解释:深博 拼音:shēn bó
渊博。《汉书·杜钦传》:“ 钦 为人深博有谋。” 宋 司马光 《答孔司户文仲书》:“足下所谓学积於内,则文发於外,积於内也深博,则发於外也淳奥。” 罗惇曧 《文学源流》:“而 班固 以宏博之材,纂承家学,《汉书》为断代史所宗,比肩 子长 ,共推深博。”词语解释:通博 拼音:tōng bó
通达渊博。《魏书·乐志》:“但礼乐事大,乃为化之本,自非通博之才莫能措意。” 宋 叶适 《陈少南墓志铭》:“其学为通博,而多识治乱。在人主左右,谋议箴切,皆合大体。”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 抱之 辞业通博,又长於篆刻。”词语解释:杂博 拼音:zá bó
多而不纯。《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钞〉序》:“于前辈述作,爱其补苴昔人罅漏者多,又病其或不免杂博横决。” 章炳麟 《校文士》:“闻见杂博,喜自恣肆。”词语解释:辩博 拼音:biàn bó
博学,知识广博。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文侯 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 边让 ﹞少辩博,能属文。”《旧唐书·方伎传·僧玄奘》:“ 玄奘 既辩博出羣,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 清 曾国藩 《万寅轩先生家传》:“海内文人以靡丽辩博相高。”词语解释:鸿博 拼音:hóng bó
(1).谓学识渊博。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杜镐 尚书,鸿博之士也。” 清 薛福成 《〈寄龛文存〉序》:“然苟非瑰奇鸿博絶特之才,则虽得其传与时与地,或能至而不必成,能成而不必造其极。”
(2).科举考试博学鸿词科的省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比来闺秀能诗者,以 许太夫人 为第一。其长嗣 佩璜 ,与余同徵鸿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清献 再起,应鸿博科。”词语解释:蒱博 拼音:pú bó
摴蒱。古代的一种博戏。后亦泛指赌博。《晋书·刘琰传》:“以蒱博验之,其不必得,则不为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崔颢》:“ 崔顥 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蒱博饮酒。”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倾囊纵蒱博,剧饮甘沉沦。”词语解释:太博 拼音:tài bó
太学博士或太常博士的省称。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軾 曰:‘ 軾 自来殛恼朝庭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辞,乞归与家人诀别。’ 僎 始肯言曰:‘不至如此。’ 无颇 ( 祖无颇 )乃前曰:‘太博必有被受文字。’” 僎 , 皇甫僎 ,时为太常博士。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养素堂文集》:“ 六朝 、 唐 人称太学博士为太博。”词语解释:摴博 拼音:chū bó
即摴蒲。《新唐书·王琚传》:“既失志,稍自放,不能遵法度,在州与官属小史酋豪饮謔、摴博、藏鉤为乐。”《旧五代史·晋书·房知温传》:“时部将 牛存节 屯於镇,好摴博。”参见“ 摴蒲 ”。
词语解释:摴蒲 拼音:chū pú
亦作“ 摴蒱 ”。 古代博戏名。 汉 代即有之, 晋 时尤盛行。以掷骰决胜负,得采有卢、雉、犊、白等称,视掷出的骰色而定。其术久废。后为掷骰的泛称。 三国 魏 曹丕 《艳歌何尝行》:“小弟虽无官爵……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摴蒲、六博,对坐弹棋。”《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 宋 刘克庄 《菩萨蛮·戏林推》词:“小鬟解事高烧烛,羣花围绕摴蒲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今之摴蒲, 朱窝 云:‘起自 宋 朱河 《除红谱》,一云 杨廉夫 所作。’然其用有五子、四子、三子之异,视古法弥简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拙政园》:“ 明 嘉靖 中御史 王献臣 筑, 文待詔 有记。御史殁后,其子好摴蒱,一夕失之,归於 徐氏 。”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卷六。词语解释:辨博 拼音:biàn bó
指学识广博。辨,通“ 辩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名媛诗》:“ 周婴 、 方叔 极称辨博。”词语解释:闳博 拼音:hóng bó
宏伟博大。《史记·礼书》:“化隆者閎博,治浅者褊狭,可不勉与!”《旧唐书·崔圆传》:“ 圆 少弧贫,志尚閎博,好读兵书,有经济宇宙之心。” 清 方苞 《古文约选序例》:“ 圣祖仁皇帝 所定《渊鉴古文》,閎博深远,非始学者所能徧观而切究也。”词语解释:樗博 拼音:chū bó
即樗蒲。 元 耶律楚材 《鼓琴》诗:“樗博近博徒,围碁杀机深。”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二·象经》:“古戏如围弹樗博之属, 魏 晋 史书,并词人题咏,亡弗具。”参见“ 樗蒲 ”。
词语解释:樗蒲 拼音:chū pú
亦作“ 樗蒱 ”。 古代一种博戏,后世亦以指赌博。 汉 马融 《樗蒲赋》:“昔 玄通先生 游于京都,道德既备,好此樗蒲。”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或有围棊樗蒱而废政务者矣,或有田猎游饮而忘庶事者矣。”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 元 汤式 《一枝花·赠钱塘镊者》曲:“从今后毕罢了半窗夜月樗蒲戏,洗渲了两袖春风蹴踘泥。” 李光 《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縞紵惯交屠狗客,樗蒲忍逐牧猪奴。”词语解释:弘博 拼音:hóng bó
犹博大。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夫童謡犹助圣人之耳目,岂况坟索之弘博哉!” 宋 陈亮 《〈郑景望杂著〉序》:“朋友间有得其平时所与其徒考论古今之文,见其议论弘博,读之穷日夜不厌,又欲鋟木以与从事於科举者共之。” 唐弢 《论作家与群众结合》:“运用革命作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印证 毛泽东 文艺思想的精深与弘博。”词语解释:赡博 拼音:shàn bó
丰富广博。 唐 司空图 《疑经后述》:“今 钟陵 秀士 陈用拙 ,出其宗人 岳 所作《春秋折衷论》数十篇,赡博精緻,足以下视两 汉 迂儒矣。”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远近好异之士,履满其门,或与稽往牘,或与晰奥理,酬答泉流,虽赡博者莫能难之。”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每闋有笺,徵引赡博。”词语解释:充博 拼音:chōng bó
谓学识广博。 唐 孙棨 《北里志·郑举举》:“ 郑举举 者,居曲中,亦善令章,尝与 絳真 互为席纠,而充博非貌者,但负流品,巧谈谐,亦为诸朝士所眷。”词语解释:淹博 拼音:yān bó
渊博。 宋 李刘 《谢卫参帅泾举关升》:“识字有数,敢当淹博之称?”《明史·詹同传》:“ 同 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不料今之诗流,有三病焉:其一,填书塞典,满纸死气,自矜淹博。” 钱玄同 《寄陈独秀书》:“ 满清 及 洪宪 时代司法不独立,州县长官遇有婚姻讼事,往往喜用滥恶之四天为判词,既以自炫其淹博,又藉以肆其轻薄之口吻。”词语解释:详博 拼音:xiáng bó
详备广博。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闻见録》二帙,併沐示教,记载详博。” 梁启超 《读〈春秋〉界说》:“夫使 孔子 而果为史官也,则亦当搜罗明备,记载详博,然后为史之良。”词语解释:开博 拼音:kāi bó
指见闻广博,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广引视听,既益开博,於言事者,又差有地也。”词语解释:普博 拼音:pǔ bó
普遍;广阔。 汉 王充 《论衡·感虚》:“夫蝗之集于野,非能普博尽蔽地也,往往积聚多少有处。”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普博周给,弘在覆裕,失在溷浊。” 宋 苏辙 《笏记》之一:“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德施普博,恩及覃平。”词语解释:陆博 拼音:lù bó
即六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西京杂记》卷四:“ 许博昌 , 安陵 人也,善陆博。 竇婴 好之,常与居处。”《旧五代史·僭伪传二·刘崇》:“ 刘崇 , 太原 人, 汉高祖 之从弟也。少无赖,好陆博意钱之戏。” 明 王世贞 《立春前一日过尹汝渔副使饮》诗:“知君且住 袁丝里 ,陆博酣歌未易才。”词语解释:炳博 拼音:bǐng bó
谓文章绚烂,学识渊博。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 褒 气有逸伦,雅繢信炳博。” 褒 , 汉 王褒 。词语解释:蒲博 拼音:pú bó
古代的一种博戏。亦泛指赌博。《晋书·刘惔传》:“以蒲博騐之,其不必得,则不为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伊必能克 蜀 ,观其蒲博,不必得则不为。”《旧唐书·文苑传下·崔颢》:“ 崔顥 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蒲博饮酒。”《新五代史·杂传十四·李守贞》:“ 威 少无赖,好蒲博。”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倾囊纵蒲博,剧饮甘沉沦。”词语解释:繁博 拼音:fán bó
多而广。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卷二:“谨按交涉之道,繁博错杂,类皆与列国之俗尚为变迁,非一二语所可尽。”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夫书之繁博而难读也既如彼,其读之无用也又如此,苟无人董治而修明之,吾恐十年之后,诵经读史之人殆将絶也!”词语解释:雄博 拼音:xióng bó
宏伟博大。 宋 欧阳修 《记旧本韩文后》:“得 唐 《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 明 宋濂 《〈詹学士文集〉序》:“盖 同文 襟韵瀟洒,济以雄博之学,故体物瀏湸,鏗鏗作金石声。”词语解释:英博 拼音:yīng bó
才智优异而学识广博。《晋书·孙楚传》:“天才英博,亮拔不羣。” 北齐 魏收 《祭荆州刺史阴道方文》:“器则清赏,才惟英博。” 清 侯方域 《吴伯裔伯胤传》:“ 伯裔 为人沉练英博,慷慨负大志。”词语解释:赅博 拼音:gāi bó
(1).犹博通。 晋 葛洪 《神仙传·王烈》:“常与人谈论五经百家之言,无不賅博。”一本作“ 该博 ”。
(2).渊博。 宋 刘斧 《青琐高议·骊山记》:“应制科,辞理优赡賅博。”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 杨用修 席芬名阀,涉笔瑰丽。自负见闻賅博,不恤杜譔肆欺。”词语解释:卢博 拼音:lú bó
古代樗蒲戏的别称。 唐 张读 《宣室志》卷四:“昔我与君及 玄暉 、 彦昇 俱游於 竟陵 之门,日夕笑语卢博,此时之懽,不可追矣。”词语解释:优博 拼音:yōu bó
犹博洽。《三国志·吴志·士燮传》:“ 交阯 士府君 即学问优博,又达於从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放老》:“ 希羽 , 歙州 人也,辞艺优博。”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正监蒙难纪略》:“ 廉知监 学问优博,性孤介。”词语解释:侈博 拼音:chǐ bó
广博。 金松岑 《文学观》:“其为术也,守师説,网旧闻,鈲理其晦粤……至 裴松之 、 李善 、 胡三省 为之,稍侈博矣。”词语解释:伟博 拼音:wěi bó
(1).巨大。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永清县庙》:“余数年之内,勦戮猛虎,不可胜数,生聚顿安。虎之首帅,在西城郡,其形伟博,便捷异常,身如白锦,额有圆光如镜,害人最多,余亦诛之。”
(2).宏伟博大。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屈原氏 兴,以瑰奇浩瀚之才,属纵横艰大之运,因牢骚愁怨之感,发沉雄伟博之辞。”词语解释:典博 拼音:diǎn bó
典雅宏博。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词之难工,以属事遣词,纯以清空出之。务为典博,则伤质实;多著才语,又近昌狂。”词语解释:赢博 拼音:yíng bó
春秋 时 齐国 的两个邑名。 汉 代并置县。 赢县 故城在今 山东省 莱芜市 西北,有 吴 延陵季子 长子墓; 博县 亦名 博阳 ,故城在 山东省 泰安市 东南。《礼记·檀弓下》:“ 延陵季子 适 齐 ,於其反也,其长子死。葬於 赢 博 之间。”赢,一本作“ 嬴 ”。后以“赢博”为葬于异乡的典故。 宋 苏轼 《与王敏仲书》:“死则葬海外,庶几 延陵季子 赢 博 之义。”词语解释:陈公博 拼音:chén gōng bó
(1892-1946) 汉奸。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开除出党。曾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工人部部长。1928年底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1944年汪死后,任伪行政院院长、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逃往日本,后被押解回国,判处死刑。词语解释:仁言利博 拼音:rén yán lì bó
谓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语出《左传·昭公三年》:“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晏子 一言而 齐侯 省刑。’”亦作“ 仁言利溥 ”。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后汉光武》二十:“仁人之言,其利溥如此哉!” 孙中山 《致上海各粤侨团体书》:“号电诵悉,关怀桑梓,仁言利溥,至堪钦佩。”词语解释:负博 拼音:fù bó
谓赌博输钱。 清 吴伟业 《鹿樵纪闻·福王上》:“詰其所自,曰:‘有负博者以质钱。’”词语解释:饮博 拼音:yǐn bó
饮酒博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杨大年 每欲作文,则与门人宾客饮博、投壶、弈棊,语笑諠譁,而不妨构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其家蓄书数万卷…… 蓼塘 既没,子孙不知保惜,或为虫鼠蚀囓,或为邻识盗窃,或供饮博之需,或应糊覆之用。”词语解释:鹏博
鹏鸟奋力高飞。比喻奋发有为词语解释:击博 拼音:jī bó
古代一种游戏。《列子·说符》:“ 虞氏 者, 梁 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钱帛无量,财货无訾,登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击博楼上。” 张湛 注:“击,打也,如今双陆碁也。”词语解释:踏博 拼音:tà bó
亦作“蹋博”。 古时踢球、六博一类的杂戏。 明 汤显祖 《金堤赋》:“文丝縠縞兮莹波烟,吹歌蹋博兮工数钱。”词语解释:跳博 拼音:tiào bó
方言。犹发作。《金瓶梅词话》第八三回:“ 金莲 叫住,便向他説:‘昨日我説了你几句,你如何使性儿今早就跳博出来了,莫不真个和我罢了?’”词语解释:逞博 拼音:chěng bó
谓显示自己知识渊博。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若有意逞博,搦管时翻书抽帙,搜求新事新字句,以此炫长,此贫儿称贷营生,终非己物,徒见蹴踖耳。”《四库全书总目·小学三·诗本音》:“若 毛奇龄 之逞博争胜,务与 炎武 ( 顾炎武 )相詰难,则文人相轻之习,益不足为定论矣。”《语文导报》1986年第8期:“传统训诂学由于理论单薄、包罗万象、墨守经传、逞博烦琐、穿凿附会等弊病受到人们指摘。”词语解释:鄂博 拼音:è bó
蒙古语obuga、oboo译音。意为石堆。游牧民族地区用土石垒成高堆,插上旗杆,作为路标或界标,叫做“鄂博”。有些用作界限的山河,也叫“鄂博”。 清 龚自珍 《蒙古台卡志序》:“鄂博:以山为鄂博,以河为鄂博,以垒为鄂博,二十五部落如其境。”《清史稿·兵志八》:“鄂博者, 华 言石堆也。其制有二:以垒为鄂博,以山河为鄂博。” 章炳麟 《訄书·封禅》:“因大麓之阻,絫土为高,以限戎马,其制比於 蒙古 之鄂博。”词语解释:中行评博 拼音:zhōng xíng píng bó
中书、行人、大理评事和太常博士四种官职的合称。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二:“《尤悔菴集》:‘祭文出名有候选中行评博某某等。’谓中书、行人、大理评事、太常博士也。盖四职大小相等,故以称之。”词语解释:邃博 拼音:suì bó
博大精深。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陈良卿》:“与之谈论,辞语高古,而义理邃博。”词语解释:隆博 拼音:lóng bó
厚重而广大。 三国 魏 曹植 《离缴雁赋》:“蒙生全之顾復,何恩施之隆博。於是纵躯归命,无虑无求。”词语解释:五博 拼音:wǔ bó
古代博戏的一种。用木或玉、石制成五子,掷子投采以分胜负。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七:“《酉阳杂俎》亦云:‘於棋局中各用五子,共行一道,以角迟速。’则格五也,塞也,蹙融也,名虽不同,其制一而已。彼 苏林 以为五博之类,不用箭,但行梟散,未知所据。”参阅 唐 李翱 《五木经》。词语解释:谢太博
即晋朝谢安;又被称为谢公,谢郎词语解释:生博
生取;活捉词语解释:丰博 拼音:fēng bó
丰富而博大。《晋书·裴頠传》:“ 乐广 尝与 頠 清言,欲以理服之;而 頠 辞论丰博, 广 笑而不言,时人谓 頠 为言谈之林藪。” 元 虞集 《曹士开〈汉泉漫藁〉序》:“气象舒徐而儼雅,文章丰博而蔓衍。”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语夫文采丽密,义理丰博,诚所谓文既拔羣,而义尤卓尔者矣。”词语解释:丑博 拼音:chǒu bó
广博,渊博。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作诗能不隶事而浑厚老到,方是实学。若捃摭故实,翻腾旧句,或故寻僻奥,以炫丑博,乍可潜形 牛渚 ,终遭 温嶠 然犀。”词语解释:鬻博 拼音:yù bó
古代猛士 夏育 、 申博 的合称。《文选·王褒〈洞箫赋〉》:“ 桀 跖 、 鬻 博 ,儡以顿顇。” 李善 注:“ 鬻 , 夏育 也,古字同; 博 , 申博 也。”词语解释:魁博 拼音:kuí bó
广博,博大。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而 班 《志》尚捨长用短,捐旧习新,苟出异同,自矜魁博,多见其无识者矣。”词语解释:庞博 拼音:páng bó
犹磅礴。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河 北之山,绵衍庞博; 江 南之山,峻峭巧丽。”词语解释:横博 拼音:héng bó
意外博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两京街道》:“街道一役,本两公职掌,一以无心举事,横博时誉,遂弄假成真,一以有意取名,为识者所窥,不免举故事失之。”词语解释:平博 拼音:píng bó
平坦宽广。《南史·海南诸国传·扶南国》:“其国广轮三千餘里,土地洿下而平博,气候风俗大较与 林邑 同。”词语解释:辞博 拼音:cí bó
富于文才,知识广博。《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元年》:“是时 贾生 年二十餘。帝爱其辞博,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 胡三省 注:“言其赡於文辞而博识也。”词语解释:闲博 拼音:xián bó
亦作“闲博”。 熟习博通。閒。通“ 嫺 ”。《大戴礼记·保傅》:“於是比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孝悌二字平列,闲博二字亦平列。其下云‘不博古之典传,不闲於威仪之数’,然则博者博通典传,闲者闲习威仪,以后证前,可知闲博二字之义。”词语解释:儒博 拼音:rú bó
(1).谓学问渊博。《晋书·张韪传》:“ 韙 儒博,晓天文。”《晋书·戴邈传》:“少好学,尤精《史》《汉》,才不逮 若思 ,而儒博过之。”
(2).指博学之士。《晋书·律历志上》:“时 淮南王 安 延致儒博,亦为律吕。”词语解释:棋博 拼音:qí bó
亦作“棊博”。 犹博弈。棋,围棋;博,六博。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羣居之观者,一无通晓。”词语解释:打博 拼音:dǎ bó
(1).贸易。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打字》:“然世间言打尚多……贸易谓之打博。”
(2).俗称朝臣非因公事而相见。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故事》:“私覿,俗谓之打博,盖三节人从,各以货物互易也。”词语解释:折博 拼音:shé bó
谓以金银折换实物,或物与物相折换。 宋 苏辙 《论蜀茶五害状》:“客旅无见钱买茶,许以金银诸货折博。”词语解释:泛博 拼音:fàn bó
亦作“氾博”。亦作“泛博”。 广大;广博。《文选·左思〈魏都赋〉》:“杂糅纷错,兼该氾博。” 李周翰 注:“氾博,犹广大也。”氾,一本作“ 泛 ”。 清 曾国藩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学以反求诸心而已,泛博胡为?”词语解释:浑博 拼音:hún bó
雄浑博大。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 骆宾王 ﹞雕章绘句,则雾卷霞舒;授简挥毫,则星流电扫。 杨 卢 逐其浑博, 沉 宋 范以驰驱。” 明 屠隆 《文论》:“今文章家独有 周 汉 之句法耳,而其浑博之体未备也,变化之机未熟也,超妙之理未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