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共12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衣单不单客单轻单限单虚单通知单门单
中单食单卧单伤单贫单联单部单黑名单
孤单僧单三单方单货单课单借单黑单
衾单钵单兰单药单账单判单横单黎单
田单挂单拜单凄单冤单议单栈单三联单
开单幽单简单发单贡单凭单张单七单
单单落单卷单访单饭单包单铁卧单保单
羁单床单微单谕单交单路由单公单鸾单
起单阑单油单节目单蓝单路单仿单鸾只凤单
成单被单传单贿单菜单运单款单报单

词语解释:衣单  拼音:yī dān
袈裟和度牒。《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恶和尚听了,怀恨在心,也不辞老和尚,次日,收拾衣单去了。”
词语解释:中单  拼音:zhōng dān
亦作“中禪”。
(1).古时朝服、祭服的里衣。 南朝 齐 王俭 《公府长史朝服议》:“并同备朝服。中单、韦舃率由旧章。”《隋书·礼仪志六》:“公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中单也。”《汉书·江充传》“ 充 衣纱縠襌衣” 唐 颜师古 注:“若今之朝服中襌也。”
(2).泛指汗衫。《太平御览》卷四○三引 晋 虞预 《会稽曲录》:“民有弟用兄钱者,未还之,嫂诣 弘 诉之, 弘 卖中单为叔还钱。”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卷中:“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 汉高祖 与 楚 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
词语解释:孤单  拼音:gū dān
孤独;单身无依靠。《南齐书·孝义传·韩灵敏》:“同里 陈穰 ,父母死,孤单无亲戚, 丁氏 收养之。” 唐 无作 《谢武肃王》诗:“云鹤性孤单,争堪名利关。” 清 李渔 《比目鱼·回生》:“难道你终朝相并,竟没有片刻孤单?”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二场:“一无亲二无故多么孤单。”
词语解释:衾单  拼音:qīn dān
敛盖尸体的单被。《红楼梦》第六九回:“ 贾璉 忙命人去往 梨香院 收拾停灵,将 二姐儿 抬上去,用衾单盖了。”
词语解释:田单  拼音:tián dān
田契。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俄罗斯文学》七:“田主当然欢迎,他却只把这些死奴的契纸和田单到银行去押钱。”
词语解释:开单  拼音:kāi dān
开列清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点库吏》:“每开单责买紬缎器皿等物。”
词语解释:单单  拼音:dān dān
(1).副词。仅仅;唯独。《水浒传》第十九回:“单单只剩得一个 何观察 ,捆做粽子也似,丢在船舱里。” 清 李渔 《比目鱼·偕亡》:“难道天也不怕,单单怕起人来。” 邓小平 《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单单两千万人下放这一件事情,就不容易呀。”
(2).犹简单,单纯。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国际通讯》:“在 俄国 的马克思主义建设者 蒲力汉诺夫 ,决不仅是 马克斯 、 恩格斯 的经济学、历史学以及哲学的单单的媒介者。”
词语解释:羁单  拼音:jī dān
(1).羁旅孤单。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眇是羈单,了无党助。”
(2).寒微,出身卑贱。 宋 欧阳修 《谢校勘启》:“如 修 者,器惟庸妄,族本羈单,虽出逢千载之期,而生有百罹之苦。” 宋 岳飞 《奏辞开府第三札子》:“臣奋迹羈单,被恩优腆。”
词语解释:起单  拼音:qǐ dān
谓僧人离开原住寺庙,外出云游或另谋他所。单,指题有众僧之名,贴在僧堂壁上的小纸片,有单之位,即席。亦谓之单位。起单者自其单位起身。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僧寺结制》:“四月十五日结制,谓之‘结夏’,盖天下寺院僧尼菴舍设斋供僧,自此僧人安居禪教律寺院,不敢起单云游。”参见“ 挂单 ”。参阅《碧岩录·七则评唱》
词语解释:成单  拼音:chéng dān
(1).即定单。商业定货时所订的契约。主要内容有:订约人的姓名、住址,货物名称、品质、数量、价格以及交货、付款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2).形成单数。与“成双”相对而言。如:你三号,我五号,他七号,我们的座号都是成单的。
词语解释:不单  拼音:bù dān
(1).不止。如:我国在球类比赛中获得世界冠军的,不单是乒乓球。
(2).不但。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对老父亲,他不单把委曲圈在心里,而且口口声声的说一切都太平了,为的是教老人心宽一点。” 沉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不单教小孩打拳,有时还鼓励小孩子打架。”
词语解释:食单  拼音:shí dān
(1).铺地供摆食品进行野餐的布单子。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七:“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 仇兆鳌 注:“栜树之阴,展食单而倍凉。” 清 曹寅 《和毛会侯席上初食鲥鱼韵》:“婪尾花残水驛忙,晚庭清荫食单凉。”
(2).食谱;菜单。 宋 郑望之 《膳夫录·食单》:“ 韦僕射 巨源 有烧尾宴食单。”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 晋 何曾 有 安平公 食单。” 清 黄景仁 《午窗偶成》诗:“只餘僮僕劝加餐,那望园官进食单。”
词语解释:僧单  拼音:sēng dān
僧堂的禅床。 宋 方岳 《古岩》诗:“廿年前此借僧单,留得松声入梦寒。” 宋 李昴英 《送鉴师住灵洲寺》诗:“孤岛一灯开佛屋,长身七尺占僧单。”
词语解释:钵单  拼音:bō dān
僧人的饭单,多用绸片或厚纸折合而成,斋食时用以放置、铺垫钵盂。 宋 范成大 《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之二:“冒雪敲冰乞米迴,斋堂如海鉢单开。”
词语解释:挂单  拼音:guà dān
亦作“掛单”。 谓行脚僧就寺院投宿。单,指僧堂里的名单。游方僧投宿寺院把衣钵挂在名单下,故称。 宋 刘克庄 《真隐寺》诗:“奴敲小店牢扃户,僧借虚堂径掛单。”《儒林外史》第三八回:“禪林里来了一个掛单的和尚。”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一章:“敬问阿师,此间容我掛单否乎?”
词语解释:幽单  拼音:yōu dān
犹孤独。 唐 李贺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诗:“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 宋 吴文英 《宴清都·连理海棠》词:“人间万感幽单, 华清 惯浴,春盎风露。”
词语解释:落单  拼音:luò dān
(1).路亶。羸弱疲惫。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三》:“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落单者也。”《荀子·议兵》“落单”作“路亶”。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路单,犹羸惫也……或言路亶,或言路单,或言落单,其义一而已矣。”
(2).孤单无伴。《红楼梦》第十三回:“ 宝玉 因近日 林黛玉 回去,剩得自己落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失事》:“州县协同擒捕,但得落单及马乏不能前进者。”
词语解释:床单  拼音:chuáng dān
(1).用作床面铺饰的宽幅织物。以纯棉或混纺纱线为原料,采用平纹、斜纹、变化组织或提花组织,在宽幅织机独幅织制。有全白、素色、彩条、彩格、印花、提花、烂花、绣花等。花型美观,布面平整,手感挺爽,坚牢耐用,是兼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纺织品。
(2).一种生活用品。多以纺织品制成,大体与床等长而较宽,铺在床垫之上。 徐迟 《财神和观音》:“ 李妈 给他换上一条新的床单。”
词语解释:阑单  拼音:lán dān
(1).亦作“ 阑殫 ”。疲软委顿貌。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适有人献 瓌 ( 苏瓌 )兔,悬於廊廡间。 瓌 乃召 頲 ( 苏頲 )咏之。立呈诗曰:‘兔子死阑殫,持来掛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宋 宋祁 《观文右丞书》:“此事僕敢不勉,正恐阑单淹久,未能成书。”
(2).破碎貌。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必情有所吝,不加刊削,则 汉 氏之志传百卷,併列於十二纪中,将恐碎琐多芜,阑单失力者矣。” 宋 陶穀 《清异录·阑单带迭垛衫》:“谚曰:‘阑单带,叠垛衫,肥人也觉瘦岩岩。’阑单,破裂状,叠垛,补衲盖掩之多。”
(3). 唐 代的一种刑具。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每讯囚,必舖棘卧体,削竹籤指……遣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犊子悬驹、驴儿拔橛、凤凰晒翅、獮猴钻火、山麦索、下阑单,人不聊生,囚皆乞死。”
词语解释:被单  拼音:bèi dān
(1).单层的被。《说郛》卷七引 宋 无名氏《豹隐纪谈》:“ 石湖居士 戏用乡语土俗……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单被添夹被。”
(2).铺在床上或盖在被子上的布。
词语解释:客单  拼音:kè dān
客人的名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坐》:“[净唤介]长班拏客单来看。[外]客单在此。”
词语解释:卧单  拼音:wò dān
被套;床单。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二折:“大河里淌下卧单来,可知流被哩。”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想我那往常伎俩,播弄的子弟如翻掌,这个铁卧单我怎窝藏?”《金瓶梅词话》第八三回:“这小郎君等不的雨住,披着一条茜红氁子卧单在身上。”
词语解释:三单  拼音:sān dān
犹三军。《诗·大雅·公刘》:“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 毛 传:“三单,相袭也。” 郑玄 笺:“大国之制三军,以其餘卒为羡。今 公刘 迁於 豳 ,民始从之,丁夫适满三军之数。单者,无羡卒也。” 胡承珙 后笺:“三单者,即《周礼》凡起徒役,无过家一人之谓。盖止用正卒为军,不及其羡,故曰单。三军,故曰三单。《传》又云‘相袭’者,相袭犹言相代,则三单之中尚有更休叠上之法。其不尽民力如此。此 公刘 之所以为厚也。”
词语解释:兰单  拼音:lán dān
亦作“ 兰弹 ”。亦作“ 兰驒 ”。
(1).疲沓;懈怠。 晋 束晳 《近游赋》:“乘篳輅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 唐 卢照邻 《释疾文》:“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独兰驒兮不自胜。” 唐 苏颋 《咏死兔》:“兔子死兰弹,持来掛竹竿。”
(2).锒铛。《全唐诗》卷八七八载《两京童谣》:“不怕上兰单,惟愁答辨难。”
词语解释:拜单  拼音:bài dān
行跪拜礼所用的垫褥。《天雨花》第一回:“两下媒人来相见,拜单铺下礼来行。”
词语解释:简单  拼音:jiǎn dān
(1).单纯;不复杂。 茅盾 《宿莽·陀螺》四:“她的那间屋子多么精致,事务又简单。老了干不动时,我想谋这份差使。” 巴金 《探索集·春蚕》:“我的经验很简单,很平常,一句话:不说谎,把心交给读者。”
(2).谓经历、能力等平凡。 巴金 《军长的心》:“ 朝鲜 人,志愿军,这都不简单啊!” 峻青 《海啸》第二章:“ 小于 ,你真是好样的,一口气能在水里憋那么长的时间,真不简单。”
(3).疏略草率。如:简单从事。
词语解释:卷单  拼音:juàn dān
谓僧人收拾自己的行装离开寺院。 苏曼殊 《非梦记》:“ 遣凡 见生山居宁謐,遂卷单而别。”
词语解释:微单  拼音:wēi dān
犹微贱。《新唐书·宦者传下·刘季述》:“ 刘季述 者,本微单,稍显於 僖 昭 间,擢累枢密使。”参见“ 微贱 ”。
词语解释:微贱  拼音:wēi jiàn
卑微;低贱。亦指卑微低贱之人。《诗·小雅·緜蛮序》:“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南史·文学传·檀超》:“ 超 举动啸傲,不以地势推之,张目谓曰:‘我与卿俱是国家微贱时外戚耳,何足以一爵高人!’”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陈 官人名流贵客,只怕他嫌弃微贱,未肯相收。” 闻一多 《红烛·忆菊》:“你不象这里的热欲的蔷薇,那微贱的紫萝兰更比不上你。”
词语解释:油单  拼音:yóu dān
涂油的布。可用以防湿。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胡粉、白石灰等以水和之,涂鬢鬚不白。涂讫著油单裹令温煗,候欲燥未燥间洗之汤,则不得著。”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我则怕盖行李的油单有漏处,我与你须索从头覰。”
词语解释:传单  拼音:chuán dān
(1).通知单。 清 陆世仪 《复社纪略》:“癸酉春, 溥 约社长为 虎丘 大会,先期传单四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下官与 阮圆海 虽罢閒流寓,都有传单,只得早到。”《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外边一个小廝送将一个传单来。”
(2).印成单张向外散发的宣传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别人的公司招股分,是各处登广告,散传单,惟恐别人不知。” 夏衍 《秋瑾传》:“她还提倡邪说,刊印传单,不是男女平权,就是交际公开。”
词语解释:轻单  拼音:qīng dān
谓轻装单身。《南齐书·张敬儿传》:“甲杖之授,事既旧典,岂见有任镇邦家,勋经定主,而可得出入轻单,不资宠卫。”
词语解释:伤单  拼音:shāng dān
仵作验伤后填写的受伤者或因伤致死者的伤痕检验单。单中伤痕等重要项目,旧时亦有由州县长官亲笔填写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知县﹞取了伤单,回到县中,将一干人犯口词取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验》:“凡伤痕等项,俱宜本官亲笔填记,口供令刑书写记。记毕,本官看明判日,同亲记伤单,亲带回衙。”
词语解释:方单  拼音:fāng dān
即地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谁知过得两天,厨下不戒於火,延烧起来,烧个罄尽,连田上的方单都烧掉了。”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姜老爷 不用担心,我们二十亩田的方单,都押在你那里呢!” 茅盾 《多角关系》:“二老板有的是方单房契。”参见“ 地契 ”。
词语解释:地契  拼音:dì qì
买卖土地时所立的契约。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我把地契一归总交给政府,说我离不开 火龙沟 了。”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三幕第二场:“开完公审大会,就开仓、分粮、烧地契!”
词语解释:药单  拼音:yào dān
药方。如:他拿了药单,去中药店抓药。
词语解释:凄单  拼音:qī dān
凄凉孤单。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见壁间掛美女子像,前设香火,知为殯宫,私自谓曰:‘我辈在旅凄单,若得如此来伴一笑,何幸哉!’”
词语解释:发单  拼音:fā dān
即发票。 郑观应 《盛世危言·火器》:“又有经手串通洋商,嘱外国製造厂将发单浮开与经手分肥者。”参见“ 发票 ”。
词语解释:发票  拼音:fā piào
(1).发出票拟。指 明 代内阁接到奏章后,用小票拟写批答,呈送皇帝朱批。 明 张居正 《请宥言官疏》:“本月十一日,臣等在阁办事,忽闻御史 詹仰庇 以言事忤旨,命锦衣卫拏在午门前,打一百棍,发为民。臣等不胜惊愕,缘此本未经发票,不知所言何事。”参见“ 票2拟 ”。
(2).商品交易中,卖方开给买方的单据,上写售出货品的名称、数量、价格和日期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他只要弄个玄虚,叫收货的人不把发票送到帐房里,帐房又从何发起。” 邹韬奋 《萍踪忆语》十七:“有一位医科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忙着开写几毛钱的杂货发票。”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你,自己写发票。三毛二一尺,算好了写上。”
(3).对外贸易中,指出口商签发给进口商,以证明发运商品数量和价格的凭单,作为买卖双方办理清算、报关及出口商办理押汇的证件。通常称之为“商业发票”。
词语解释:访单  拼音:fǎng dān
旧时官府缉捕罪犯的公文。 明 高拱 《本语》卷五:“此(指匿名文书)宜痛革,只当各具访单,呈于都察院,会于都科,则害人者不得行其计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考察访单》:“今制,匿名文书,禁不得行,唯内外大计,吏部发出访单,比填注缴纳,各不著姓名。”
词语解释:谕单  拼音:yù dān
旧指上级给下级的手令或告戒的文书。《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便拿硃笔写了一纸諭单,贴在二堂之上,晓諭那些幕友门丁。”《天雨花》第二六回:“面前案桌推翻倒,諭单扯得碎纷纷。”
词语解释:节目单  拼音:jié mù dān
文艺演出的项目表。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七:“用颜色纸写的节目单,高高悬挂在台前。”《艺术世界》1984年第1期:“只在某些钢琴演奏会的节目单里,某些唱片录音的曲名单里,人们才会发现这个并无特殊意义的标题。”
词语解释:贿单  拼音:huì dān
指开列赠礼的货单。《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 文种 跪而致词曰:‘……不腆之仪,聊效薄贄,自此当源源而来矣。’乃以贿单呈上 嚭 。”
词语解释:限单  拼音:xiàn dān
通知限期缴清钱粮的单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至于总书,攒造限单,及查算每限完欠皆其经手,亦须熟諳诚实有身家畏法之人。”
词语解释:贫单  拼音:pín dān
贫穷孤寒之家。《新唐书·长孙顺德传》:“前刺史 张长贵 、 赵士达 占部中腴田数十顷,夺之以给贫单。”
词语解释:货单  拼音:huò dān
登记货物的清单。《镜花缘》第三二回:“这个货单拿到大户人家,不过三两日就可批完,临期兑银发票。” 清 林则徐 《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因查閲该国船牌货单,译出汉文,与现船所载货物未尽符合。”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二:“每到一站,朋友就把个铅笔头往耳朵上一夹,拿着一迭货单下去办事了。”
词语解释:账单  拼音:zhàng dān
记载银钱货物出入事项的单据。 鲁迅 《呐喊·端午节》:“他一回来,伊便将一迭账单塞在他的鼻子跟前。” 老舍 《二马》第二段十二:“两个人忙着把东西吃完了,茶也喝净了, 李子荣 立起来和小姑娘要账单儿。”
词语解释:冤单  拼音:yuān dān
鸣冤的揭帖。《说岳全传》第二五回:“再説那 李太师 写了一张冤单,暗暗叫人去刻出印板,印上数千张。” 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例如人们打官司,失败的方面到了分发冤单的时候,对手就知道他没有力量再打官司,事情已经了结了。”
词语解释:贡单  拼音:gòng dān
进贡物品的清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嘉庆 十九年, 英吉利国 遣使臣 罗尔阿美士德 等入贡方物,当时曾得其贡单,今録於此。” 徐珂 《清稗类钞·朝贡·琉球贡使》:“两贡使手捧表文贡单,至头门,即跪,报名,膝行而进。”
词语解释:饭单  拼音:fàn dān
(1).围裙。如:她系着饭单在炒菜。
(2).围嘴儿。《人民日报》1981.3.20:“小弟弟身上还穿着饭单。”
(3). 维吾尔 族人吃饭时铺在地毯上的单子。《中国民间故事选·太子爱吓山》:“屋子的左边的地毯上铺着漂亮的饭单子。”
词语解释:交单  拼音:jiāo dān
呈送的单据。《明律·户律四》:“若将侵欺借贷那移之数,乘其水火盗贼,虚揑文案,及扣换交单籍册,申报瞒官者,并计赃以监守自盗论。”
词语解释:蓝单  拼音:lán dān
古代乡试共考三场,考生的文卷如写作不合程式,或有污损,就被取消次一场入场的资格,宣布这种处分的名单,是用蓝笔写的,故称。《儒林外史》第四二回:“过了二十多天,贡院前蓝单取进墨浆去,知道就要揭晓。”
词语解释:菜单  拼音:cài dān
开列菜肴品种的单子。 鲁迅 《书信集·致胡风》:“却有十八世纪的菜单……翻译真也不易。” 茅盾 《色盲》三:“他勉强笑了一笑,随随便便向 李蕙芳 递到他面前的菜单看了一眼。”
词语解释:虚单  拼音:xū dān
空虚薄弱。《新唐书·康承训传》:“官军尽鋭于此,西鄙虚单,将军直擣 宋 亳 ,出不意, 宿 围自解。”
词语解释:联单  拼音:lián dān
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关系人各取其一,以为执证、查对之用。有两联单、三联单、四联单等。旧时每张相连,中盖骑缝图章,现在多为复写。
词语解释:课单  拼音:kè dān
记录卜辞的纸条。《九尾龟》第一一三回:“只见几张纸上,都批得花花緑緑的,原来是问病的课单。”
词语解释:判单  拼音:pàn dān
清单。 宋 洪巽 《旸谷漫录》:“厨娘曰:‘岂非待检例耶。’探囊取数幅纸以呈曰:‘是昨在某官处所得支赐判单也。’”
词语解释:议单  拼音:yì dān
协议订立的契据。 明 马从聘 《摘陈漕政疏》:“窃照各衞运船,额有定数,厂旗造船,议有定价,载在议单,甚详也。”《世无匹》第五回:“当下盛席款留,写了合同议单,兑足银两。” 清 沉曰霖 《粤西琐记·手摸》:“凡分书议单不经官用印者,俱以手摸为凭,南人但知离书则用手印,真一隅之见哉。”
词语解释:凭单  拼音:píng dān
证书。 清 薛福成 《振百工说》:“由是国家给予凭单,俾独享其利。”
词语解释:包单  拼音:bāo dān
(1).用来包裹物品的布。 郭沫若 《水平线下》:“买了一大堆,我便请他替我包在包单里。” 李云秀 《燕子飞在电杆上》:“下次来的时候,把穿过的衣裳用这个包单包来。”
(2).指包裹婴儿用的布单之类。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 沙汀 《困兽记》九:“他走近床沿,显得满足的揭起包单的角儿……这婴儿也和一般婴儿相似。”
(3).包办某事时,双方订定条件的清单。
词语解释:路由单  拼音:lù yóu dān
指旅途所经历的地名单。 鲁迅 《花边文学·未来的光荣》:“但 中国 人,在这类文学家的作品里,是要和各种所谓‘土人’一同登场的,只要看报上所载的 德哥派拉 先生的路由单就知道-- 中国 、 南洋 、 南美 。”
词语解释:路单  拼音:lù dān
路条。通行凭证。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余等准明晨行,派一班战士护送,并交来路单一纸。”
词语解释:运单  拼音:yùn dān
托运人托运货物时填写的单据。是运输部门承运货物的依据。
词语解释:通知单  拼音:tōng zhī dān
汇款通知书(邮局投送物品后送给寄件人的)收件回单,回执
供军事人员膳食和住宿(如在私人住宅)的正式命令
词语解释:部单  拼音:bù dān
户部发给各所的凭单。《六部成语注解·户部》:“部单,户部发给各所凭证之单也。”
词语解释:借单  拼音:jiè dān
借据
词语解释:横单  拼音:héng dān
名单。《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赵老头儿 就把一向来往的乡、姻、世、族谊,开了横单交给报房里的人,叫他填写报条,一家家去送。” 茅盾 《多角关系》三:“ 老胡 ,你去扎出几个最刁不过的来,抄一张横单给我。明天我去拜会公安局长,办他们一个抗租!”
词语解释:栈单  拼音:zhàn dān
货栈收受托存货物时发给货主的凭证。一般载有托存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等。货主凭栈单可向货栈提取托存货物。
词语解释:张单  拼音:zhāng dān
(1). 张毅 、 单豹 二人的并称。《庄子·达生》:“ 鲁 有 单豹 者,严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虎杀而食之;有 张毅 者,高门悬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豹 养其内而虎食其外, 毅 养其外而病攻其内。”《南史·王彧传》:“贵高有危殆之惧,卑贱有沟壑之忧。 张 单 双灾,木雁两失。”
(2).灶神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灶神名 隗 ,状如美女。又姓 张 名 单 ,字 子郭 ,夫人字 卿忌 ,有六女皆名 察洽 。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筭,筭一百日。”
词语解释:铁卧单  拼音:tiě wò dān
(1).形容坚硬冰冷的被单。 元 董君瑞 《哨遍·硬谒》套曲:“皮锅里炒爆铜豌豆,火炕上叠翻铁卧单。”
(2).比喻感情冷漠,或道貌岸然的人。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想我那往常伎俩,播弄的子弟如翻掌,这个铁卧单我怎窝藏。”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四折:“你便有粉白黛緑粧宫样,茜裙罗袜缕金裳,则我这铁卧单有甚风流况。”
词语解释:公单  拼音:gōng dān
(1).旧 中国 上海 钱庄在票据清算过程中用以划抵款项的凭单。凡钱庄持有应向他庄收款的票据,当日不能取现,只能分送各庄,领回“公单”。人欠收进公单,欠人发出公单。每晚,各庄集中在汇划总会凭单进行轧算,称为“轧公单”。
(2).旧 中国 上海 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该会凭各银行缴存的房地产、货物、外币证券及国外存款、现金币或现金条等财产,照评价七折,发给三种凭证,其中一种称公单,占四成,可代替现金,流通市面。
词语解释:仿单  拼音:fǎng dān
(1).旧时称货物的价目单及书画篆刻家的润例。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此后 范湖 退楼 书画润笔,皆準 板桥 所定,即以此帖为仿单,不復增减。”
(2).介绍商品的性质、用途、使用法的说明书,多附在商品包装内。
词语解释:款单  拼音:kuǎn dān
分条列举犯罪事项的单子。《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县尊也不曾问什么,只把访的款单摜了下来,把与他看,他看了也没的辩……就送在监里去了。”
词语解释:门单  拼音:mén dān
(1).子孙不繁,门户衰微。《后汉书·儒林传上·欧阳歙》:“臣师大司徒 欧阳歙 ,学为儒宗,八世博士,而以臧咎当伏重辜, 歙 门单子幼,未能传学,身死之后,永为废絶。”《南史·谢朓传》:“ 永世公主 适 朓 子 謨 …… 武帝 意薄 謨 ,又以门单,欲更适 张弘策 子。”
(2).指完成某工程的总清册。《朱子语类》卷七九:“《禹贡》一书所记地理治水曲折,多不甚可晓。窃意当时治水事毕,却总作此一书,故自 冀州 王都始。如今人方量毕,总作一门单耳。”
词语解释:黑名单  拼音:hēi míng dān
反动统治者或反革命集团等为了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名单。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二三章:“这时候,凡是黑名单上有名的同志,都准备撤离 厦门 。”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接着传来一个险恶的消息:说我上了市党部的黑名单。”亦省作“ 黑单 ”。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随着谣言四起,有几种‘黑单’的传说,鄙人也蒙他们青睐,列名其中。”
词语解释:黑单  拼音:hēi dān
见“ 黑名单 ”。
词语解释:黑名单  拼音:hēi míng dān
反动统治者或反革命集团等为了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名单。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二三章:“这时候,凡是黑名单上有名的同志,都准备撤离 厦门 。”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接着传来一个险恶的消息:说我上了市党部的黑名单。”亦省作“ 黑单 ”。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随着谣言四起,有几种‘黑单’的传说,鄙人也蒙他们青睐,列名其中。”
词语解释:黎单  拼音:lí dān
黎 族人所生产的一种用作卧具的杂色织品。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黎单》:“黎单,亦 黎 人所织,青红间道,木绵布也。 桂林 人悉买以为卧具。”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货语·绵布》:“其出於 琼 者,或以 吴 綾 越 锦,拆取色丝,间以鹅毳之绵,织成人物花鸟诗词,名曰黎锦。浓丽可爱,白者为幛,杂色者为被,曰黎单。”
词语解释:三联单  拼音:sān lián dān
一式三份合印一页的空白单据,骑缝处盖章并编号。填好后,一份存查,两份分交有关方面。今多一页只印一份,填写时再复写两份。《清通典·食货八》:“又定 江西 、 九江 、 赣州 关钞,课三联单例,凡商人纳银入柜后,发给一联,一存税署,一交巡抚衙门。”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公开信》:“备案无三联单,县署无征验证,局无存根,受罚人无收据,其为私人朋分可以概见。”
词语解释:七单  拼音:qī dān
记载死者殓葬时辰及七七期内冲犯的单子。《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请将阴阳 徐先生 来写了七单,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参见“ 七七 ”。
词语解释:七七  拼音:qī qī
(1).旧俗以人死后每隔七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日止,共为七七。《魏书·外戚传下·胡国珍》:“又詔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十老 病重,医治不痊,呜呼哀哉。 朱重 搥胸大慟,如亲父一般,殯殮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七七》:“丧家七七之期,见於《北史》《魏书》《北齐书》及 韩琦 《君臣相遇传》。又 顾亭林 《日知録》、 徐復祚 《村老委谈》、 郎瑛 《七修类藁》皆载之。要皆佛氏之説,无足深考。惟《临淮新语》谓始死七日,冀其一阳来復也。祭於来復之期,即古者招魂之义,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灵爽。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復,即不復矣,生者亦无可如何也。此説最通。”
(2).数词。七的七倍,四十九。《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3).数词。七十七。《南齐书·祥瑞志》:“《老子河洛讖》曰:‘年历七七水灭绪,风云俱起龙麟举。’”
(4).指农历七月初七。《新民歌三百首·万条蛟龙接上天》:“万条蛟龙接上天,牛郎织女笑开颜;如今车干天河水,不等七七就团圆。”参见“ 七夕 ”。
词语解释:七夕  拼音:qī xī
农历七月初七之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见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 九江 逢七夕,初弦值早秋。”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牵牛在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明 谢谠 《四喜记·巧夕宫筵》:“时当七夕,鹊渡银河。天上人间,良宵第一。” 阿英 《女儿节的故事》:“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又称七夕或女儿节。”参见“ 乞巧 ”。
词语解释:保单  拼音:bǎo dān
表示在一定期限及规定范围内对某事或某物负责的单据。如购买或修理钟表、收音机时,商店出具保单,倘或发现质量问题,商店给予免费修理。
词语解释:鸾单  拼音:luán dān
谓与情侣分离而独处。 明 唐寅 《二郎神》曲:“争知薄倖,曾思念鵠寡鸞单,墙角梅花落已残。”
词语解释:鸾只凤单  拼音:luán zhī fèng dān
同“ 鸞孤凤隻 ”。 明 高濂 《玉簪记·合庆》:“恨当初鸞隻凤单,喜今日夫荣妻显。”
词语解释:报单  拼音:bào dān
(1).旧时向得官、复官、升官和考试得中的人家送去的喜报。《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拿出一张报单来,已陞了学士之职,只管嚷着求赏。”《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得了这个名条,连忙把公子的姓名,写在报单上。” 王西彦 《风雪》四:“老头子体体面面地赏了送差的钱,戴起老花眼镜读报单,说是儿子会‘文官录用’啦。”
(2).向上呈请的文书。《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於是写下报单,正值知县升堂,当堂递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访拿逆党,是镇抚司的专责,速递报单,叫他校尉拿人。”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九:“ 襄壮公 阿里衮 管理步军统领时,番役报单,无不收閲。”
(3).运货报税的单据。
共12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