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允协刘协贾思协赞协诱协寅恭谐协符协妥协
不协政协锋协附协张协按协周协皇协
和协克协作协调协毕协映协吓协 
时协谐协农协议协混成协汁协稳协 
翕协衔协贫协二协宣协怀协剧协 

词语解释:允协  拼音:yǔn xié
(1).确实符合。《书·说命》:“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 孔 传:“王心诚不以行之为难,则信合於先王成德。”《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 殷 周 虽有 高宗 、 昌 、 发 之君,犹赖 傅説 、 吕望 之策,故能克崇其业,允协大中。”
(2).和洽。《晋书·儒林传·杜夷》:“ 汉武 钦贤,俊彦响应,故能允协时雍,敷崇盛化。”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明明我后,允协昌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尊师重道》:“庶乎允协,足副朕尊崇先师至圣之意。”
(3).恰当,适当。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酒祀典》:“愚谓以 宣尼 为饮宗,终觉侮圣,不若推 靖节先生 为尊,而诸子中再另选一人祀之,较为允协。”《清史稿·礼志三》:“帝曰:‘ 戴圣 、 何休 非纯儒……视 郑康成 淳质深通者有间,其他诸儒是否允协,应再确议。’”
词语解释:不协  拼音:bù xié
不一致;不和。《左传·成公十二年》:“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南史·何尚之传》:“ 义真 与司徒 徐羡之 、尚书令 傅亮 等不协。”《清史稿·允禔传》:“上以 允禔 听谗,与 福全 不协,私自陈奏,虑在军中僨事,召还京师。”
词语解释:和协  拼音:hé xié
亦作“ 和叶 ”。
(1).和睦相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於四方。” 唐 康骈 《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烈士吴樾君意见书》:“民族间之利害衝突,势所不免。惟势力平均者,始有和协提携之希望。”
(2).谓使之和睦相处。《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 综 有力焉。”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张安道 ﹞奉勅撰《许公神道碑》,其家欲言和协二宫事……上不喜。”
(3).同心协力。《逸周书·允文》:“人知不弃,爱守正户,上下和协,靡敌不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从古权贵在朝,未有能和协者。”
(4).使和谐;协调。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謁荐郊庙,和协律吕。”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
(5).犹和合。谓男女欢聚。 元 曾瑞 《山坡羊·妓怨》曲:“恰和协,又离别。被娘间阻郎心趄,离恨满怀何处説。” 明 梁辰鱼 《好事近·寄妓》套曲:“初相见甚干涉,料姻缘前生未定,难道就和叶。”
和合协调。《国语·周语中》:“女今我王室之一二兄弟,以时相见,将龢协典礼,以示民训则。” 韦昭 注:“协,合也。”
词语解释:时协  拼音:shí xié
四时和畅。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康年委登,惠风时协。”
词语解释:翕协  拼音:xī xié
和协。 唐 张说 《封泰山乐章·舒和》:“六鐘翕协六变成,八佾倘佯八风生。”
词语解释:刘协  拼音:liú xié
(约465—532) 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词语解释:政协  拼音:zhèng xié
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详“ 政治协商会议 ”。
词语解释:政治协商会议  拼音:zhèng zhì xié shāng huì yì
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全国性的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地方也有地方性的各级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词语解释:克协  拼音:kè xié
能够谐和;符合;统一。 三国 魏 曹植 《帝舜赞》:“ 顓頊 之族,重瞳神圣,克协顽 瞽 ,应 唐 莅政。” 唐 韩愈 《祭裴太常文》:“兄皆指陈根源,斟酌通变,莫不允符天旨,克协神休。” 明 文徵明 《太仓州重浚七浦塘碑》:“议既克协,乃纠民集财,以是岁十月之隙,蕆事即工。”
词语解释:谐协  拼音:xié xié
和谐协调。 宋 沉辽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簫竽合古律,宫羽自谐协。”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诗有纯用平侧字而自相谐协者。”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八:“诗的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谐协的韵律,并不在乎词藻的修饰。”
词语解释:衔协  拼音:xián xié
犹符合。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丞》诗:“衔协旷古愿,斟酌高代贤。” 钱仲联 增补集说校引 闻人倓 曰:“衔,含也。《篇海》:协,合也……言有合辙古人之愿也。”
词语解释:贾思协  拼音:jiǎ sī xié
北魏农学家。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曾任太守。研究大量的古代农业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考察农业生产的情况。写成《齐民要术》一书,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词语解释:锋协  拼音:fēng xié
犹锋侠。
词语解释:作协  拼音:zuò xié
“中国作家协会”的省称。
词语解释:农协  拼音:nóng xié
农民协会的简称
词语解释:贫协  拼音:pín xié
贫下中农协会的简称。 沉仁康 《杏花雨·春风叩响了门环》:“贫协组长 润伯 常常侧耳听着,常常起身去开门。”
词语解释:赞协  拼音:zàn xié
辅佐协助。 隋 薛道衡 《老氏碑》:“固以幽明赞协,符瑞彪炳。千年灵蔡著天性以效徵,三足神乌感阳精而表质。”
词语解释:附协  拼音:fù xié
亲附和协。《国语·齐语》:“是以大国惭媿,小国附协。”《宋书·徐湛之传》:“ 湛之 为大将军 彭城王 义康 所爱,与 刘湛 等颇相附协。”
词语解释:调协  拼音:diào xié
和谐;使和谐。 清 宗稷辰 《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序》:“想君少时,才气过人,志在賡歌復旦,雍容揄扬,故於词赋,擅长宫商,调勰其言,既和且平。”
词语解释:议协  拼音:yì xié
协商。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潞公 为首相,与 富公 议协,密諭 王文忠 为草詔,常怀之以待非常。”
词语解释:二协  拼音:èr xié
指 南朝 梁 颜协 与 顾协 。《南史·文学传·颜协》:“ 协 家虽贫素,而修饰边幅,非车马未尝出游。 湘东王 出镇 荆州 ,以为记室。时 吴郡 顾协 亦在蕃邸,与 协 同名,才学相亚,府中称为二 协 。”
词语解释:诱协
利诱协迫
词语解释:张协  拼音:zhāng xié
西晋文学家。字景阳,安平武邑(今属河北)人。与兄张载、弟张亢合称“三张”,其文学成就高于二人。曾任河间内史,后避乱辞官,卒于家中。作品以《杂诗》十首最著名。明人辑有《张景阳集》
词语解释:毕协  拼音:bì xié
谓完全得当。《书·康王之诰》:“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 陈经 详解:“毕协赏罚,言或赏或罚无不当理。” 汉 刘向 《说苑·政理》:“故诛赏不可以繆,诛赏繆,则善恶乱矣……《书》曰:‘毕协赏罚’,此之谓也。”
词语解释:混成协  拼音:hùn chéng xié
即混成旅。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湖北新军之成立》:“改 湖北 护军营、武建营为第八镇及第二十一混成协;保 张彪 为第八镇统制, 黎元洪 升二十一混成协统领。” 章裕昆 《群治学社之进展》:“适四十一标三营管带 曹进 调升 江苏 陆军第二十三混成协四十六标统带。”参见“ 混成旅 ”。
词语解释:混成旅  拼音:hùn chéng lǚ
由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各种兵混合编成的独立旅。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九》:“那时的事,我以为即使在《阿Q正传》中再给添上一混成旅和八尊过山炮,也不至于‘言过其实’的罢。”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单是 湘西 一隅,除客军一混成旅外,集中约十万人。” 老舍 《赶集·柳家大院》:“院子里的孩子足够一混成旅,怎能记得清呢?”
词语解释:宣协  拼音:xuān xié
宣扬协和。《后汉书·左雄传》:“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宣协风教。若其面墙,则无所施用。”
词语解释:寅恭谐协  拼音:yín gōng xié xié
恭谨协和。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朝夕与同事诸臣寅恭谐协,凡有所见,自可随事纳忠,似不必更有建白。”
词语解释:按协  拼音:àn xié
考校调协。《宋史·职官志四》:“又有按协声律、製撰文字、运谱等官,以京朝官、选人或白衣士人通乐律者为之。”
词语解释:映协  拼音:yìng xié
互相映衬和协。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夫以涵育两仪,照临日月,山泽通气,阴阳离会,莫不皆须匹偶,共相映协。”
词语解释:汁协  拼音:zhī xié
和谐;协调。 晋 左思 《吴都赋》:“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皆与謡俗汁协,律吕相应。”
词语解释:怀协  拼音:huái xié
(1).携带。《后汉书·儒林传序》:“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藪。”参见“ 怀挟 ”。
(2).包藏。《后汉书·方术传序》:“ 汉 自 武帝 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孔平仲 云:《后汉》怀挟字都作怀协。”参见“ 怀挟 ”。
(3).谓打毬技术高妙,善于控制。《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试交骑马捻毬杖,忽然击拂便过人……南北盘旋如掣电,东西怀协似风云。” 蒋礼鸿 通释:“‘怀协’就是‘怀挟’……‘怀协’在当时是讚美打毬手段的行语。”
词语解释:怀挟  拼音:huái jiā
(1).携带。《国语·晋语二》:“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君之尘垢也。”《百喻经·妇诈称死喻》:“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茶。”
(2).特指应试中的挟带行为或挟带的文字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密旨令内人於门搜索怀挟,至於巾屨,靡有不至。”《元典章·礼部四·儒学》:“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并不许怀挟文字。”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其叙 中州 试牘有云:‘士子弇陋不已,必至有怀挟代倩之弊,而国法随之矣。’”
(3).包藏。《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虽使其怀挟邪意,犹不足忧,而况其无乎?”《南齐书·氐传》:“ 梁州 刺史 范柏年 怀挟诡态,首鼠两端,既已被伐,盘桓稽命。”《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是家人怀挟私恨诬首的,怎么听得!”
词语解释:怀挟  拼音:huái jiā
(1).携带。《国语·晋语二》:“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君之尘垢也。”《百喻经·妇诈称死喻》:“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茶。”
(2).特指应试中的挟带行为或挟带的文字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密旨令内人於门搜索怀挟,至於巾屨,靡有不至。”《元典章·礼部四·儒学》:“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并不许怀挟文字。”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其叙 中州 试牘有云:‘士子弇陋不已,必至有怀挟代倩之弊,而国法随之矣。’”
(3).包藏。《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虽使其怀挟邪意,犹不足忧,而况其无乎?”《南齐书·氐传》:“ 梁州 刺史 范柏年 怀挟诡态,首鼠两端,既已被伐,盘桓稽命。”《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是家人怀挟私恨诬首的,怎么听得!”
词语解释:符协  拼音:fú xié
符合;相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某等以其梦指适异常,试往相问,而果各得此梦,符协如一。”《北史·恩幸传·刘腾》:“ 孝文 之在 县瓠 ,问其中事, 腾 具言 幽后 私隐,与 陈留公主 所告符协。”
词语解释:周协  拼音:zhōu xié
犹适宜。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二》:“今吾乡岁必两祭,春以清明,秋以重阳,似更周协。”
词语解释:吓协  拼音:xià xié
恐吓威胁。《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驱逐 陵 母,直至帐前。吓协(胁) 陵 母言云:‘肯修书詔儿已不?’”
词语解释:稳协  拼音:wěn xié
工稳而协调。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正俗》:“平侧宫商,体势稳协,视 齐 梁 体为优矣。”
词语解释:剧协  拼音:jù xié
戏剧家协会的简称。
词语解释:妥协  拼音:tuǒ xié
(1).恰当协调;合适。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月中桂》:“此诗虽若可观,不免犯重起……当改‘根’为‘枝’,‘种’为‘长’。易此二字,殊觉辞理妥协。” 清 蒋良骥 《东华录》卷三一:“朕览 高其倬 等所奏 太平峪 吉地事宜,甚属妥协。”《老残游记》第八回:“桌椅几案,布置极为妥协。”
(2).停当,完毕。《红楼梦》第二三回:“正才掩埋妥协,只见 袭人 走来。”《老残游记》第九回:“苍头一一答应説:‘都齐备妥协了。’”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三六:“ 老张 又坐了半天,把已定的事,一一从新估计一番,诸事妥协, 老张 告辞回家。”
(3).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毛泽东 《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在各个策略阶段上,要善于斗争,又善于妥协。” 邹韬奋 《民众的要求》:“中途决不妥协,那才是真为着抗敌救国而迈进,否则便表示另有其他的动机。”
词语解释:皇协  拼音:huáng xié
见“ 皇协军 ”。
词语解释:皇协军  拼音:huáng xié jūn
抗 日 战争时期 华北 伪军之一。 陈静波 《回民之母》:“太阳刚冒红的时候,鬼子和皇协军二百馀人,从 河间 、 献县 、 淮镇 三路包围了 辛庄 。”亦省称“ 皇协 ”。 阮章竞 《送别》诗:“现在那狗们又要来,皇协变了中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