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流匙 拼音:liú chí
古代舀食物的器具。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二:“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六:“田家当此时,村舂响相答。竹间炊玉香,会见流匙滑。” 明 邵璨 《香囊记·供姑》:“谁信我家贫,日晏方炊黍,看流匙软粒,似玉还似珠。” 清 朱彝尊 《江城子·黄雀》词:“凝想流匙真个滑,全不数,鸭餛飩。”词语解释:钥匙 拼音:yào shi
(1).开锁的器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 人投其籥” 唐 张守节 正义:“籥,钥匙也。”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家人自堂东舁出二十牀,各以锦帕覆之。既陈,尽去其帕,乃文簿钥匙耳。”《水浒传》第五四回:“那汉把钥匙开了门,请 李逵 到里面坐地。” 冰心 《超人》:“你去把那间空屋子收拾收拾,再锁上门罢,钥匙在门上呢!”
(2).喻指赖以管理事务者。《红楼梦》第三九回:“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
(3).喻指打开门径的方法、手段。 沙汀 《闯关》四:“ 左嘉 得到一个启发,设想自己已经找到了那把揭开秘密的钥匙。” 巴金 《把心交给读者》:“可能以后还会有读者来信问起写作的秘诀,以为我藏有万能钥匙。”词语解释:香匙 拼音:xiāng chí
舀取香料的匙子。《宋史·舆服志六》:“又有香炉、宝子、香匙、灰匙、火箸、烛臺、烛刀,皆以金为之。”词语解释:锁匙 拼音:suǒ chí
钥匙。《资治通鉴·晋明帝太宁三年》“宫门管钥,皆以委之” 元 胡三省 注:“钥,关牡也,今谓之锁匙。”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我取锁匙略迟,同胞已经捏着铁签作将要毁坏铰链之势,幸而钥匙已到,始庆安全。”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二:“三个月的避暑生活,如像一把锁匙,把我的心扉开了封。”词语解释:印匙 拼音:yìn chí
开印匣的钥匙。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受印》:“开锁啟匣,请印验封。呈印,详看背面篆文、四角及柄,如有嵌补缺损,记明几处,照旧封固,同印匙亲受讫,随取。”词语解释:茶匙 拼音:chá chí
调制饮料用的小匙。 宋 蔡襄 《茶录·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又等 玉簫 取茶果、茶匙儿出来……纔起身去了。” 巴金 《寒夜》五:“他揭开装糖的玻璃缸,用茶匙把白糖放进她面前的咖啡杯里。”词语解释:调匙 拼音:diào chí
汤匙,喝汤用的小勺。 萧红 《马伯乐》第二章:“就给他泡上一点汤,而后拿了一个调匙,一匙一匙的,妈妈帮着孩子把囫囵的饭粒整吞到 大卫 的肚子去。” 沙汀 《涓埃集·闯关一》:“他从插着锑铁调匙和自来水笔的胸包里面捡出那拖单来,作着最后一次订正。”词语解释:金钥匙 拼音:jīn yào shi
比喻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窍门;特指能够打开人们心扉的教育方法词语解释:马匙 拼音:mǎ chí
大汤匙。《中国民间故事选·安品和满奏》:“ 安品 仍像以往一样,吃一马匙就递给 满奏 一马匙。”词语解释:背匙 拼音:bèi chí
“背时”的谐音。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过一新贵人食》:“予三人者皆左手举箸,贵人曰:‘公等皆左转也。’予应声曰:‘我辈自应须左转,如君岂是背匙人。’一坐大笑。”事亦见 宋 惠洪 《冷斋夜话·留食戏语大笑喷饭》。词语解释:利名匙 拼音:lì míng chí
喻攫取名利的手段。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一折:“则我这五知堂不透利名匙。”词语解释:灰匙 拼音:huī chí
舀灰的小勺。《宋史·舆服志六》:“又有香炉、寳子、香匙、灰匙……皆以金为之,是所谓缘寳法物也。”词语解释:汤匙 拼音:tāng chí
餐具。舀汤的小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早有当差的送上一份汤匙刀叉。”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九章:“ 阿划 倒了一碗温开水,拌了盐端来,用把断汤匙喂他母亲喝水。”词语解释:羹匙 拼音:gēng chí
匙子;汤匙。词语解释:一口不能着两匙 拼音:yī kǒu bù néng zháo liǎng chí
古谚。犹言贪多嚼不烂。 宋 范成大 《丙午新正书怀》诗之四“口不两匙休足穀,身能几屐莫言钱”原注:“ 吴 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