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策勋 拼音:cè xūn
亦作“ 策勛 ”。 记功勋于策书之上。《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杜预 注:“既饮置爵,则书勋劳于策,言速纪有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夏四月,大司马 吴汉 自 蜀 还京师,于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勋。” 李贤 注:“其有功者,以策书纪其勋也。”《古诗源·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策勛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 常山 。” 明 唐顺之 《咏俞虚江参将》诗之一:“此日渠魁当授首,策勋早见上麒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天子深居九重,如见策勛太易,必至好大喜功。”词语解释:功勋 拼音:gōng xūn
亦作“ 功勛 ”。
(1).《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勋。” 郑玄 注:“辅 成王 业若 周公 。”后泛指为国家建立的功绩勋劳。《汉书·王莽传上》:“揆公德行,为天下纪;观公功勋,为万世基。”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五:“我始为奴僕,几时树功勋。” 巴金 《〈爝火集〉后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为人民立下的功勋却将与世长存。”
(2).指有功勋的人。《汉书·五行志上》:“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帅由旧章,敬重功勋。”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四:“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词语解释:元勋 拼音:yuán xūn
(1).首功;大功。《汉书·叙传下》:“ 太祖 元勋,启立辅臣,支庶藩屏,侯王并尊。”《后汉书·郅恽传》:“ 桓公 取 管仲 於射鉤,故能立弘烈,就元勋。”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近习之臣,非有元勋大劳,而赠以三公之官,给以一品卤簿,其为繁缨,不亦大乎?”
(2).有极大功绩的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逮至 汉 初, 萧 曹 之儔并以元勋代作心膂。”《旧唐书·郭子仪传》:“帝以 子仪 、 光弼 俱是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立元帅,唯以中官 鱼朝恩 为观军容宣慰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要寻访着了那位真命天子,做一个开国元勋。”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词语解释:奇勋 拼音:qí xūn
亦作“ 奇勛 ”。 谓卓越的功勋。 唐 李白 《送张秀才从军》诗:“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宋 陆游 《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诗:“奇勋伟绩旷世无,仁人志士临风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使善治败于垂成,奇勛翻为祸首,詎不惜哉!”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五章六:“他们是想建立一次奇勋……来它一个火烧 长沙市 。”词语解释:殊勋 拼音:shū xūn
特出的功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董昭 等谓 太祖 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隋 李德林 《天命论》:“ 太祖 挺生,庇民匡主,立殊勋于 魏 室,建茂绩于 周 朝。” 宋 杨万里 《赴文德殿听麻仍拜表》诗:“夙退自欣还自笑,素餐便当策殊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共扶真主,各建殊勋。”词语解释:华勋 拼音:huá xūn
亦作“ 华勋 ”。 《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又《舜典》:“曰若稽古 帝舜 ,曰 重华 。”后因以“华勛”为 尧 与 舜 的并称。 南朝 梁 简文帝 《七励》:“德合天地,道方 华 勋 。”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方今向泰平,元凯承 华 勛 。” 宋 苏轼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为寿》诗:“君方论道承 华 勛 ,我亦旗鼓严中军。”
见“ 华勛 ”。词语解释:大勋 拼音:dà xūn
大勋劳;大功业。《书·泰誓上》:“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勋未集。”《后汉书·冯异传》:“璽书劳 异 曰:‘ 赤眉 破平,士吏劳苦……方论功赏,以答大勋。’”《晋书·刘颂传》:“宜承大勋之籍,及陛下圣明之时,开启土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百菊溪制府》:“赏识人才,如 朱白泉 亷使、 温 臬使 承志 ,皆拔自微员,故人乐为之用,以集大勋。”词语解释:放勋 拼音:fàng xūn
亦作“ 放勛 ”。 帝 尧 名。《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 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云:“ 放勋 , 尧 名。” 蔡沉 集传:“放,至也……勋,功也。言 尧 之功大而无所不至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唐 皮日休 《河桥赋》:“迨乎 放勛 之世, 重华 之年,其水怀山,其波浸天。” 明 张居正 《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开泰运,恢帝紘,视 放勋 有光焉。” 章炳麟 《哀韩赋》:“惟 放勋 之焦嶢兮,四凶终其天禄。”词语解释:树勋 拼音:shù xūn
建立功勋。 唐 刘长卿 《从军》诗之五:“将军追虏骑,夜失 阴山 道,战败仍树勋, 韩 彭 但空老。”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诗:“将军树勋起 安西 , 崑崙 虞泉 入马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间至登坛。亦有以降虏效顺者,尤称驍健。近 辽 左 李寧远 专仗此树勋。”词语解释:旧勋 拼音:jiù xūn
昔日的功勋。《左传·成公十三年》:“我 襄公 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 殽 之师。”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硕碑》:“奕世载德,不替旧勋。”《旧唐书·王武俊传》:“十二年,上念旧勋,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词语解释:司勋 拼音:sī xūn
(1).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主管功赏之事。 北周 因 周 制置司勋,掌六勋之事。 隋 置司勋侍郎,属吏部。 唐 宋 改为郎中, 明 清 称稽勋司, 清 末废。参阅《唐六典》卷二、《清通典·职官二》。
(2).指 杜牧 。 牧 尝为司勋员外郎,故称。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多谢司勋能薄倖,几回惆悵欲归时。”词语解释:世勋 拼音:shì xūn
世代的功勋。 明 刘基 《处州今元帅府同知副元帅石末公德政碑颂》:“公载世勋,来镇有方。”词语解释:铭勋 拼音:míng xūn
铭功。《文选·张衡〈东京赋〉》:“铭勋彝器,歷世弥光。” 张铣 注:“彝器,鐘鼎,祖宗之器,以铭纪功勋也。”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往年修献捷之礼,今年有铭勋之请。”词语解释:茂勋 拼音:mào xūn
丰功。《晋书·元帝纪》:“茂勋格於皇天,清暉光於四海。”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元功茂勋,若斯之盛。” 宋 陆游 《德勋庙碑》:“茂勋明德,烂然史册。”词语解释:高勋 拼音:gāo xūn
大功勋。《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虽 寇 邓 之高勋, 耿 贾 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叙》:“高勋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三:“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词语解释:立勋 拼音:lì xūn
建立功勋。 三国 魏 曹丕 《赐张既子翁归为关内侯诏》:“ 荀桓子 立勋 翟 土, 晋侯 赏以千室之邑。”《晋书·齐王攸传》:“佐命立勋,劬劳王室。”词语解释:邀勋 拼音:yāo xūn
企求功勋。 唐 王维 《送张判官赴河西》诗:“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判木夹》:“曩日边将邀勋,妄图吞併。”词语解释:鸿勋 拼音:hóng xūn
亦作“ 鸿勛 ”。 伟大的功勋;宏大的事业。 汉 蔡邕 《杨公碑》:“於是门人学徒,相与刊石树碑,表勒鸿勋讚懿德。” 宋 司马光 《相国魏忠献韩公挽辞》:“鸿勋柱石壮,劲节雪霜寒。” 曹亚伯 《武昌起义·布告全国电》:“想我神明贵族,不乏英杰挺生之士,曷勿执竿起义,共建鸿勛。”词语解释:战勋 拼音:zhàn xūn
战功,军功。 唐 张说 《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朝盛勇爵,家荣战勋。” 唐 路岩 《义昌节度使浑公神道碑》:“阴德代封之庆,则大於 于公 虞詡 ;战勋忘家之跡,则优於 平阳 去病 。”词语解释:顾勋 拼音:gù xūn
晋 陈敏 谋反, 顾荣 “废桥敛舟於南岸, 敏 率万餘人出,不获济”, 荣 挥扇破之,其众溃散。见《晋书·顾荣传》。后因以“顾勋”指克敌制胜的勋业。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投笔怀 班 业,临戎想 顾 勋。”词语解释:忠勋 拼音:zhōng xūn
尽忠的勋绩。亦指尽忠而有勋绩的人。《后汉书·桓帝纪》:“斯诚社稷之祐,臣下之力,宜班庆贺,以酬忠勋。” 南朝 陈 徐陵 《进武帝为长城公诏》:“思所以敬答忠勋,用申朝典,可进爵为 长城县公 。”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当时海内称 刘 杜 ,死事忠勋君叔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惟其有忠君爱国之忱,故能识敌愾同仇之义。自应优加奬保,以旌鋭勇而表忠勋。”词语解释:成勋 拼音:chéng xūn
成就功业。《后汉书·杨赐传》:“朕昔初载,授道帷幄,遂阶成勋,以陟大猷。”《宋书·刘穆之传》:“ 刘 孟 诸公,与公俱起布衣,共立大义,本欲匡主成勋,以取富贵耳。”词语解释:勒勋 拼音:lè xūn
记载功勋。《后汉书·班超梁慬传论》:“享受爵位,荐功祖庙,勒勋於后,亦一时之志士也。”词语解释:官勋 拼音:guān xūn
官职勋阶。 唐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 天宝 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词语解释:遗勋 拼音:yí xūn
亦作“ 遗勛 ”。 指前人留下的功勋。《隶释·汉金乡长侯成碑》:“存有显名,终有遗勋。”《隶释·汉幽州刺史朱龟碑》:“烈烈遗勛,景炎弥光。”《隶释·三国魏公卿上尊号奏》:“兴遗勋,断絶世。”词语解释:杜司勋 拼音:dù sī xūn
唐 杜牧 。 杜牧 曾官司勋员外郎,故称。 唐 李商隐 《杜司勋》诗:“刻意伤春復伤别,人间唯有 杜司勋 。” 清 林则徐 《次韵奉谢》:“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 杜司勋 。”词语解释:酬勋 拼音:chóu xūn
亦作“酧勛”。 见“ 酬勋 ”。
亦作“醻动”。亦作“酧勛”。 对有功勋的人给以爵位等奖赏。 汉 史岑 《出师颂》:“介珪既削,列壤酬勋。”《明史·沉束传》:“虽晋秩,未醻勋,宜赠封爵延子孙。” 清 秦松龄 《杂感》诗之二:“当日酧勛原异数,至今除患屡分防。”词语解释:国勋 拼音:guó xūn
(1).建国的功勋;为国家建立的功勋。 三国 魏 曹操 《请封荀彧为百岁亭侯表》:“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踰国勋。”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领军让司空启》:“且皇华之命,居上之鸿私;凤举之招,为下之殊荣。国勋必书,史不谬牘。”
(2).国家的功臣。 清 招广涛 《次和永丰冯使君良纪事原韵》:“岩关虎视原天险,幕府羊头尽国勋。”词语解释:庸勋 拼音:yōng xūn
(1).酬赏有功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庸勋、亲亲、暱近、尊贤,德之大者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天子裂土班爵,所以庸勋也。”
(2).功勋。《后汉书·王允传》:“方欲列其庸勋,请加爵赏,而以奉事不当,当肆大戮。”《周书·晋荡公护传》:“未効庸勋,先居上将。”词语解释:赏勋 拼音:shǎng xūn
赏赐有功勋的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德横天地,兴復宗统,襃德赏勋,亲睦九族,功臣宗室,咸蒙封爵。”词语解释:帝勋 拼音:dì xūn
亦作“ 帝勛 ”。 指 帝尧 。《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钦明文思安安。”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皇德无餘让,重规袭 帝勛 。”《旧唐书·礼仪志二》:“合宫听朔,阐 皇轩 之茂范;灵府通和,敷 帝勛 之景化。”词语解释:重勋 拼音:zhòng xūn
重大功勋。《礼记·曲礼上》“献田宅者操书致” 唐 孔颖达 疏:“古者田宅悉为官所赋,本不属民;今得此田宅献者,是或有重勋,为君王所赐,可为己有,故得有献。”《宋书·礼志二》:“殊绩重勋,恩所特锡。”词语解释:乐勋 拼音:lè xūn
歌颂功业。《全唐诗》卷十三载《大政舞》:“宗庙观德,笙鏞乐勋。封 唐 之兆,成天下君。”词语解释:册勋 拼音:cè xūn
叙功封赐。《陈书·章昭达传》:“ 王琳 平, 昭达 册勋第一。”词语解释:先勋 拼音:xiān xūn
祖先的功勋。《后汉书·章帝纪》:“告祀明堂,以章先勋。”词语解释:济勋 拼音:jì xūn
成就功业。 晋 孙盛 《魏氏春秋》:“三代之世,任德济勋,如彼之难; 秦 项 之际,任力成功,如此之易。”词语解释:归勋 拼音:guī xūn
谓将功勋归于他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出不辞劳,入不数功,归勋引过,让以先下。”词语解释:赐勋 拼音:cì xūn
天子赐给臣下勋爵。《旧唐书·玄宗纪上》:“大赦天下。京文武官及朝集採访使三品已下加一爵,四品已下加一阶,外官赐勋一转。”《宋史·真宗纪三》:“大赦天下,宗室加恩,羣臣赐勋一转。”参见“ 勋官 ”。
词语解释:勋官 拼音:xūn guān
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 北周 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 隋 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 唐 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 明 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 清 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词语解释:诗勋 拼音:shī xūn
在诗歌创作上的建树。 宋 陈师道 《寄亳州何郎中》诗之一:“欲入帝城须帝力,且寻诗社著诗勋。”词语解释:禄勋 拼音:lù xūn
给予有功者以俸禄。《左传·昭公十四年》:“礼新叙旧,禄勋合亲。” 孔颖达 疏:“施禄於功勋,使有功必得禄也。”词语解释:荣勋 拼音:róng xūn
显赫的功勋。 晋 陆云 《与陆典书》:“光东州之幽昧,流荣勋於朝野。”词语解释:英勋 拼音:yīng xūn
卓越的功勋。《宋书·乐志四》:“英勋冠帝则,万寿永衍天。”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司空重让尚书敦劝表》:“上昭妙德,次拟英勋。”词语解释:阶勋 拼音:jiē xūn
官吏的品级。《新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夏官不知兵籍,止於奉朝请;六军不主武事,止於养阶勋。”《旧唐书》作“勋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顺义王》:“此三王名号,亦係庙堂所创,以示覊縻,而阶勋为正一品,尤为妥当。”词语解释:军勋 拼音:jūn xūn
犹战功。《魏书·庄帝纪》:“又以旧叙军勋不过征虏,自今以后宜依前式,餘阶积而为品。”词语解释:谟勋 拼音:mó xūn
亦作“謩勋”。 谋略和训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书》曰:‘圣有謩勋,明徵定保。’” 杨伯峻 注:“逸《书》文,伪古文篡入《胤征》。謩同謨,谋略。勋借为训,伪《胤征》即改作训。”词语解释:议勋 拼音:yì xūn
谓评议其辅成王业的功勋。 北周 庾信 《慕容公神道碑》:“昔在《殷书》懋赏,《周礼》议勋,诸侯计功,大夫称伐。” 倪璠 注:“《周礼》曰:‘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词语解释:道勋 拼音:dào xūn
道德功业。《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朕以寡德,纂戎鸿绪,每惟道勋,思遵令典,而大常未铭,从祀尚闕,鉴寐钦属,永言深怀。”《宋书·裴松之传》:“大者道勋光远,世所宗推,其次节行高妙,遗烈可纪。”词语解释:进勋 拼音:jìn xūn
进升勋级。 唐 柳宗元 《礼部贺皇太子册礼毕德音表》:“缓刑而囹圄知感,进勋而嗣续增荣。” 明 郑晓 《今言》卷二:“论平 寧夏 及诛 瑾 功,封 仇鉞 为 咸寧伯 ,内阁进勋廕子。”词语解释:迈勋 拼音:mài xūn
谓功勋超群。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克明克圣,光啟 夏 政。其在于 汉 ,迈勋惟 婴 。”词语解释:元功巨勋
巨大的功勋词语解释:专勋 拼音:zhuān xūn
独当一面所立的功勋。《新唐书·河间王孝恭传》:“ 隋 亡,盗贼遍天下,皆 太宗 身自讨定,谋臣驍帅并隶麾下,无特将专勋者,惟 孝恭 独有方面功以自见云。”词语解释:休勋 拼音:xiū xūn
美盛的功勋。 汉 班固 《高祖沛水亭碑铭》:“休勋显祥,永永无疆。” 唐 张九龄 《大唐金紫光禄大夫忠宪公裴公碑铭并序》:“径取才於无跡,悬收功於未朕,而终致大用,克成休勋。”词语解释:光勋 拼音:guāng xūn
伟绩,大功。《后汉书·冯衍传下》:“纂前修之夸节兮,曜往昔之光勋。” 李贤 注:“往昔光勋,谓 衍 之先人有功劳於前代。”词语解释:授勋 拼音:shòu xūn
在公开典礼中授予勋章或其他荣誉标志。例如:给立功人员授勋。词语解释:少勋 拼音:shǎo xūn
唐 吏部员外郎的别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大顺 中…… 王拯 自小版拜少勋。”词语解释:开国元勋 拼音:kāi guó yuán xūn
指创建国家立大功的人。《明史·刘台传》:“祖宗朝,非开国元勋,生不公,死不王。”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叛噬》:“把开国元勋自担,威名播,似 章邯 。”《诗刊》1977年第9期:“敬您‘持枪跃马经殊死’,开国元勋建奇功。”词语解释:懋勋 拼音:mào xūn
亦作“ 懋勛 ”。 大功劳。《晋书·王导传》:“盖高位以酬明德,厚爵以答懋勋。”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 龙驹 讨平 朱泚 ,克復神京,树兹懋勋,式光先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阿文成公》:“ 高宗 纯皇帝 赐其……八十寿联云:‘纯嘏懋勛廷带礪,耆龄硕望重丝纶。’”词语解释:文勋 拼音:wén xūn
隋 唐 至 明 文武官员受勋者称勋官。始于 北周 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至 唐 定制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转。 明 时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已仅成具文。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阳关霓裳》:“ 东坡 云:‘……余在 密州 ,有一文勛长官,以事至 密 ,自云得古本《阳关》。’”勋,同“ 勋 ”。参见“ 勋官 ”。
词语解释:勋官 拼音:xūn guān
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 北周 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 隋 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 唐 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 明 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 清 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词语解释:洪勋 拼音:hóng xūn
亦作“ 洪勛 ”。 卓著的功勋。 汉 蔡邕 《笔赋》:“画乾坤之阴阳,赞 宓皇 之洪勋。”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 殷高 、 周文 ,乃梦想乎得贤者,建洪勛必须良佐也。”《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大将军兵精气肃,远近莫敌,若以家国为念,移据 常山 ,与大夫首尾相应,则洪勋盛烈,孰与为比。”词语解释:嘉勋 拼音:jiā xūn
嘉奖记功。 唐 张九龄 《请诛禄山疏》:“是以用命而成,固宜嘉勋;失律而逃,更当惩戒。”词语解释:劳勋 拼音:láo xūn
劳绩,功勋。《英烈传》七四回:“右丞相 徐达 ,朕起兵时,即从征讨,摧坚抚顺,劳勛最多。”词语解释:硕勋 拼音:shuò xūn
大功。 唐 韩云卿 《唐丞相赠太子太师崔公庙碑铭》:“恢张硕勋,辉辉衡台。”词语解释:圣勋 拼音:shèng xūn
帝王的功业。 唐 于邵 《降诞颂》:“纘武继文,时惟圣勋。”词语解释:垂勋 拼音:chuí xūn
立功,垂留功勋。 汉 王逸 《九思·守志》:“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三》:“昔 晋文公 为 践土 之会,垂勋 周 室,可不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