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共10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功名功烈功果功位功令功首功名富贵功谋
功业功曹功勤功狗功缌功底功夫片功牌
功夫功劳功德水功化功事功苦功名利禄功模
功德功能功最功略功次功宗功利主义功能陶瓷
功行功绩功程功载功誉功屦功到自然成功泽
功勋功收功裘功美功迹功夫茶功列功构
功臣功过功人功阀功错功亏一篑功过状功沽
功用功课功状功德天功役功义功遂身退功绪
功力功罪功庸功赏功分功夫片儿功调功盖天下
功利功效功实功伐功作功劳簿功衰功筑

词语解释:功名  拼音:gōng míng
(1).功业和名声。《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成玄英 疏:“削除圣迹,损弃权势,岂存情於功绩,以留意於名誉!”《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 鲍叔 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宋 岳飞 《满江红》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续范亭 《莫干山》诗:“寳剑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赋等闲。”
(2).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 巴金 《家》十三:“他从前怎样苦学出身,得到功名,做了多年的官。”
词语解释:功业  拼音:gōng yè
(1).功勋事业。《易·繫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功业犹未建,夕阳忽西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图文襄公用兵》:“辅翊 世祖 、 圣祖 二朝,功业卓然。”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
(2).谓士农工商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吕氏春秋·上农》:“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士大夫皆有功业。”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民勤於财则贡赋省,民勤於力则功业牢。” 清 宋永岳 《志异续编·鹊巢》:“盖妻正纺,恐妨功业,不暇置辨也。”
(3).指工作的成绩、成果。《管子·山国轨》:“曰某乡女胜事者,终岁绩,其功业若干?以功业直时而櫎之,终岁,人己衣被之后,餘衣若干?” 郑观应 《盛世危言·船政》:“课其功业,核其勤惰。”
词语解释:功夫  拼音:gōng fū
(1).工程夫役。《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悉发掘陵墓,取宝物” 裴松之 注引《续汉书》:“又 陇石 取材,功夫不难。 杜陵 南山下有 孝武 故陶处,作塼瓦,一朝可办。”《三国志·吴志·王肃传》:“闻 曹真 发已踰月而行裁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是贼偏得以逸而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
(2).谓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唐 元稹 《琵琶歌》:“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功夫人不知。” 唐 秦韬玉 《燕子》诗:“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功夫。” 王润滋 《卖蟹》:“功夫不负有心人。”
(3).时间。 唐 元稹 《琵琶》诗:“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听。”《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每日只去查点家财杂物,那有功夫走到父亲房里问安。”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 银凤 在门外说没功夫,两个就奔出了大门。”
(4).本领;造诣。 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 宋文帝 书自谓不减 王子敬 。时议者云:天然胜 羊欣 ,功夫不及 欣 。”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下:“而至 老杜 之地者,亦无事乎‘崑体’功夫。” 秦兆阳 《苏醒》:“他原本有一套祖传的武艺功夫。”
(5).特指武术。《人民日报》1984.7.31:“也有画 中国 ‘功夫’的,画面上拳击格斗,棍棒相迎,飞脚踢刀,好不热闹。”《深圳特区报》1986.3.13:“ 中国 功夫和西洋拳击,究竟谁优谁劣,这是中外人士均感兴趣的问题。”
词语解释:功德  拼音:gōng dé
(1).功业与德行。《礼记·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进律。” 元 张宪 《咸淳师相》诗:“諛言佞语颂功德,边事军声听寂寥。” 赵朴初 《金缕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赋》:“雪侮霜欺香益烈,功德长留天地,却身与云飞无际。”
(2).佛教语。《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
(3).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等事。《南史·循吏传·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水浒传》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旛,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功德,追荐 晁天王 。”《红楼梦》第八八回:“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
(4).指做好事、有益的事。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 空同子 功德我者厚矣!”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六朝》:“功德词林,故自匪浅。”
词语解释:功行  拼音:gōng xíng
(1).功绩和德行。《后汉书·杨震传》:“今 瓌 无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时之间,既位侍中,又至封侯。”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 韩氏 。” 宋 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
(2).僧道等修行的功夫。 唐 吕岩 《五言》之十五:“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司花女 道:‘ 秋先 ,汝功行圆满,吾已申奏上帝,有旨封汝为护花使者,专管人间百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陶松云》:“吾弟子三十餘人,皆在下界,汝其一也。今命汝以度人为功行,汝其慎之!”
词语解释:功勋  拼音:gōng xūn
亦作“ 功勛 ”。
(1).《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勋。” 郑玄 注:“辅 成王 业若 周公 。”后泛指为国家建立的功绩勋劳。《汉书·王莽传上》:“揆公德行,为天下纪;观公功勋,为万世基。”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五:“我始为奴僕,几时树功勋。” 巴金 《〈爝火集〉后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为人民立下的功勋却将与世长存。”
(2).指有功勋的人。《汉书·五行志上》:“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帅由旧章,敬重功勋。”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四:“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词语解释:功臣  拼音:gōng chén
(1).君主时代称有功之臣。《书·大禹谟》:“ 禹 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 唐 柳宗元 《封建论》:“ 汉 有天下,矫 秦 之枉,徇 周 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2). 唐 、 宋 、 明 三代赐给有功之臣的名号。《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加功臣号,始於 唐德宗 , 宋朝 因之,至 元丰 乃罢。中兴后加赐者三人而已: 韩世忠 扬武翊运功臣 , 张俊 安民靖难功臣 , 刘光世 和众辅国功臣 。”
(3).指对某人某事有贡献的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宋 邵氏 《思姓解》一书……因有 山阳 段氏 朝端 为作《辨误》一卷,其所纠正,颇足为 邵氏 功臣。” 萧乾 《栗子·矮檐》:“这年近三十的老姑娘,是这家的三代功臣。”
(4).特指对革命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人。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十:“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可能生长。”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四章:“这人恐怕是当了功臣以后骄傲罗。”
词语解释:功用  拼音:gōng yòng
(1).指顺应四时而繁殖的可供财用的自然资源。
(2).功效,效用。《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 宋 曾巩 《屯田策》:“得田可治者二十二万顷,欲修耕屯之业,度其功用矣。”
(3).指功能,作用。 巴金 《灭亡》第二章:“在静寂的夜里,耳朵倒有类似眼睛的功用,楼下的一切,他好像看得异常清楚。”
(4).谓人工造作。《华严经》卷三七:“世间所有经书技术,如五地中説,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
(5).指修养,造诣。 唐 白居易 《咏怀》:“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来功用深。” 宋 苏轼 《重赋数珠篇督南禅和诗》:“持珠尚默坐,岂是功用浅。”
词语解释:功力  拼音:gōng lì
(1).功劳;功业。《商君书·错法》:“故人君者先便请謁而后功力,则爵行而兵弱矣。”《史记·留侯世家论》:“ 高祖 离困者数矣,而 留侯 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汉书·晁错传》:“臣闻 秦 始并天下之时,其主不及 三王 ,而臣不及其佐,然功力不迟者,何也?地形便,山川利,财用足,民利战。”
(2).功效。 汉 王充 《论衡·效力》:“案诸为人用之物,须人用之,功力乃立。” 唐 白居易 《卯时酒》诗:“佛法讚醍醐,仙方夸沆瀣。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山獭治箭毒》:“﹝山獭﹞能解箭毒,中箭者研其骨少许,傅之立消,一枚直金一两。或得杀死者,功力劣。”
(3).指雇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此其养功力,有父子之泽矣,而心调於用者,皆挟自为心也。”
(4).指作事所费的时间和力量。 南朝 宋 鲍照 《谢假启》:“臣居家之治,上漏下湿,暑雨将降,有惧崩压,比欲完葺,私寡功力。”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昔 治平 中提刑 元积中 开运河,尝开见函管,但见函管之中皆泥沙,以谓功力甚大,非可易復,遂已。”
(5).指在技艺或学术上的造诣。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要其功力之深, 香山 、 放翁 后一人而已。” 臧克家 《老舍永在》:“﹝ 老舍 ﹞旧诗写得很好,有才情,也有功力。”
词语解释:功利  拼音:gōng lì
(1).指眼前的功效和利益。多含贬义。《管子·立政》:“有不合于令之所谓者,虽有功利,则谓之专制,罪死不赦。”《庄子·天地》:“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 宋 苏轼 《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制》:“自顷功利之臣,言政而不及化,言利而不及义。” 艾青 《我的父亲》诗:“我曾用无数功利的话语,骗取我父亲的同情。”
(2).功业所带来的利益。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故当享其功利,后世赖其英声。” 宋 梅尧臣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诗:“筮占聊助上,功利儻及民。”
(3).指功名和利禄。《儒林外史》第一回:“孤是一个粗卤汉子,今得见先生儒者气象,不觉功利之见顿消。”
词语解释:功烈  拼音:gōng liè
亦作“ 功列 ”。 功勋业绩。《左传·襄公十九年》:“铭其功烈,以示子孙。”《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出则参冢宰之重职,功列施乎政事。” 宋 苏轼 《王仲仪真赞》:“盖功烈已著於时,德望已信於人。” 郭沫若 《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假使 悼王 迟死,让他至少有十年或五年的执政期间,则约定俗成,他的功烈决不会亚于 商鞅 。”
词语解释:功曹  拼音:gōng cáo
(1).官名。 汉 代郡守有功曹史,简称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的政务。 北齐 后称功曹参军。 唐 时,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在州的称为司功。
(2).吐绶鸟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吐綬鸟,一名功曹。”
词语解释:功劳  拼音:gōng láo
(1).对事业的贡献;劳绩。《管子·明法解》:“乱主不察臣之功劳,誉众者则赏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景帝 时, 蔡 积功劳至二千石。”《水浒传》第四一回:“休分功劳高下, 梁山泊 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 清 唐甄 《潜书·审知》:“功劳不可尽居,大名不可尽取,爵禄不可尽得。”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二章:“他在过去战争中有过出生入死的功劳。”
(2).指有贡献、劳绩的人。《国语·晋语四》:“尊贵宠,赏功劳,事耇老,礼宾旅,友故旧。”《文子·上义》:“夫释职事而听非誉,弃功劳而用朋党,即奇伎逃亡,守职不进。”
词语解释:功能  拼音:gōng néng
(1).犹技能。《管子·乘马》:“工,治容貌功能,日至於市。”
(2).效能;功效。《汉书·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而导演者更不能不切实地理解工具的功能。”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通过特定的艺术手段反映生活,以情移人,能发挥思想教育功能。”
(3).才能。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折:“则为你书剑功能,因此上甘受这糟糠气息。”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李延年》:“ 卫青 、 霍去病 皆爱幸,然亦以功能自进。”
(4).指有才能的人。《后汉书·陈龟传》:“前 凉州 刺史 祝良 ,初除到州……功効卓然。实应赏异,以劝功能。” 三国 魏 曹操 《论吏士行能令》:“太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然而……天下之侥倖不息,天下之功能不厉,皆足以窳吏而害民。”
词语解释:功绩  拼音:gōng jì
功业与劳绩。《荀子·王霸》:“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南史·袁泌传》:“吾於朝廷素无功绩,瞑目之后,敛手足旋葬,无得受赠諡。” 杨朔 《迎志愿军归国》:“我们的战士经历过多少艰难困苦,创造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功绩,终于重新回到祖国来了。”
词语解释:功收  拼音:gōng shōu
收效。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田种一也,至於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
词语解释:功过  拼音:gōng guò
功绩与过错。 晋 葛洪 《神仙传·西河少女》:“入人家,即知其家先世以来,善恶功过,有如目击。” 宋 苏轼 《再次韵曾仲锡荔支》:“莫遣诗人説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分别功过,信赏必罚。” 巴金 《随想录·五四运动六十周年》:“我回顾了自己六、七十年间走过的道路,个人的功过是非看得清楚。”
词语解释:功课  拼音:gōng kè
(1).古代对属下工作成绩的考核。《韩非子·八经》:“有道之主听言,督其用,课其功,功课而赏罚生焉,故无用之辩不留朝。”《汉书·薛宣传》:“ 宣 考绩功课,简在两府,不敢过称以奸欺诬之罪。” 唐 白居易 《张元夫可礼部员外郎制》:“虽文才秀出,功课高等者,满岁而授,犹曰美迁。”
(2).佛教语。指每日按时诵经念佛等事。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犛牛爱尾!” 唐 寒山 《诗》之二七六:“终是礼道场,持经置功课。”
(3).借指每日必做的事情。 元 张养浩 《山坡羊》曲:“向巖阿,且婆娑,琴书笔砚为功课。” 叶圣陶 《病夫》:“现在他要上这级数极多的转折扶梯,更是艰难的功课。”
(4).指按规定程序所做的事。《红楼梦》第八十回:“吉时已到,请 宝玉 出去奠酒,焚化钱粮,散福。功课完毕, 宝玉 方进城。”
(5).学生按照规定学习的课业。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老夫心中闷倦,后花园内走一遭去,看孩儿做下的功课咱。” 元 狄君厚 《火烧介子推》第三折:“ 介林 於府学中攻书,已经半年之间,不知你做甚功课里。” 丁玲 《团聚》:“她进了学校,功课最好,人人夸她,她很会交际。”
词语解释:功罪  拼音:gōng zuì
犹功过。《司马法·定爵》:“凡战,定爵位,著功罪,收游士,申教詔。”《后汉书·荀悦传》:“善恶要乎功罪,毁誉効於準验。”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説。”
词语解释:功效  拼音:gōng xiào
亦作“ 功効 ”。
(1).功劳,成绩。《汉书·冯奉世传》:“《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则顓之可也。 奉世 功效尤著,宜加爵土之赏。”《北史·贺拔岳传》:“ 天光 虽为元帅,而 岳 功効居多,进封 樊城县伯 。”《元典章·吏部二·选格》:“归附后有功者,验所立功効大小陞迁。” 清 吴敏树 《黄特轩传》:“若 黄君 之为团,可谓能用其人,其功效卓著。”
(2).效验;成效。 宋 苏轼 《圣散子后序》:“圣散子主疾,功効非一,去年春, 杭 之民病,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矧夫运悼既灵,将他日功効之神妙,有不祇激厉此区区汉族者而已。” 吴组缃 《山洪》二八:“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病根,想一下子就收到改革的功效,是不可能的。”
词语解释:功果  拼音:gōng guǒ
(1).犹功德。指念佛,诵经,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文规》:“ 十二娘 至今未得生天,愿营功果救拔我。”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秀才稳便,老僧且回禪堂,作些功果去也。” 明 高明 《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你休啼哭,小人如今回去,教俺相公多多做些功果,追荐他便了。”
(2).功效和结果。 郭沫若 《文艺论集·古书今译的问题》:“这本书的功果如何,我现在不愿自颂。但我相信青年朋友读我的译诗必比读《国风》原诗容易领略。”
词语解释:功勤  拼音:gōng qín
犹功劳。《后汉书·杨震传》:“帝崩后,復入为侍中卫尉,从 献帝 西迁,有功勤。” 三国 魏 曹植 《薤露行》:“愿得展功勤,输力於明君。”《周书·贺拔胜传》:“将军首举义兵,共除姦道,功勤未立,逆有此谋,可谓速祸,未见其福。”
词语解释:功德水  拼音:gōng dé shuǐ
即八功德水。佛教谓西方极乐世界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其水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饮时除饥渴,能增益种种殊胜善根。 唐 孟浩然 《腊月八日於剡县石城寺礼拜》诗:“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唐 钱起 《梦寻西山準上人》诗:“觉来缨上尘,如洗功德水。”《老残游记》第九回:“引作园中功德水,一齐都种曼陀罗。”参阅《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词语解释:功最  拼音:gōng zuì
功居第一。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誉表六条,功最万里。还居近侍,兼饗戎秩。”
词语解释:功程  拼音:gōng chéng
(1).指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的营建项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川无滞越,水土通演,役未踰年,而功程有毕,斯乃元勋之嘉课,上德之弘表也。”《资治通鉴·后梁均王龙德元年》:“ 高季昌 遣都指挥使 倪可福 以卒万人修 江陵 外郭, 季昌 行视,责功程之慢,杖之。”
(2).指任务,工作量。《旧唐书·李峤传》:“臣望量其功程,与其节制,使器周於用,力济於时,然后进退可以责成,得失可以精覈矣。”
词语解释:功裘  拼音:gōng qiú
古代天子赐给卿大夫穿的一种皮袄,其做工略粗于国君所穿的“良裘”。《周礼·天官·司裘》:“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 郑玄 注:“功裘,人功微麤,谓狐青麛裘属。 郑司农 云:‘功裘,卿大夫所服。’”
词语解释:功人  拼音:gōng rén
(1). 汉高祖 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以 萧何 居第一,群臣以 何 无战功不服。 高祖 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 萧何 ,发踪指示,功人也。”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功人”泛指起关键作用,有特殊贡献的人。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唐下》:“至 李 杜 二集,以前诸公未有敢措手者,而 廷礼 去取精覈,特愜人心。真艺苑功人,词坛伟识也。”
(2).犹工人。
词语解释:功状  拼音:gōng zhuàng
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刺史 臧旻 列上功状,詔书除 坚盐瀆 丞。”《新五代史·杂传·段凝》:“ 凝 与 彦章 各自上其功, 巖 从中匿 彦章 功状,悉归其功於 凝 。” 元 揭傒斯 《重建济州会源牐碑》:“明年春二月,具功状,遣其属 孟思敬 ,至京师请文勒石。”
词语解释:功庸  拼音:gōng yōng
(1).功劳;业绩。《国语·晋语七》:“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韦昭 注:“国功曰功,民功曰庸。”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是故无功庸於民而求盈者,未尝不力颠也。” 唐 元稹 《王炅兼侍御史制》:“尔等初丧元戎,能以众整,送迎新旧之际,不无夙夜之劳。言念功庸,宜升秩序。”
(2).工程的耗费。《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四年》:“牧守、令长,擅立寺者,计其功庸,以枉法论。” 胡三省 注:“庸,用也,劳也,顾也。”
词语解释:功实  拼音:gōng shí
(1).实际的功效。《史记·六国年表》:“夫作事者必於东南,收功实者常於西北。” 宋 欧阳修 《准诏言事上书》:“是以慎号令、明赏罚、责功实,此三者,帝王之奇术也。” 章炳麟 《学变》:“ 王符 之为《潜夫论》也, 仲长统 之造《昌言》也, 崔寔 之述《政论》也,皆辨章功实,而深嫉浮淫靡靡,比于《五蠹》。”
(2).指切实有功的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 疾治国不务脩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彊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实之上。” 宋 司马光 《廉颇论》:“ 赵王 不能远观,嘉其一命之不辱,赏其要劫之小策,一旦位诸功实之上。”
词语解释:功位  拼音:gōng wèi
根据功勋大小而定的位次。《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 高庙 ,世世勿絶,嗣子各袭其功位。”
词语解释:功狗  拼音:gōng gǒu
《史记·萧相国世家》:“ 高帝 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 萧何 ,发踪指示,功人也。’”后以“功狗”比喻杀敌立功的人。 清 赵翼 《歌风台怀古》诗之二:“负心事竟烹功狗,出手威原斩路蛇。”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之七:“功人功狗浑閒事,赢得贞珉著意鐫。”参见“ 功人 ”。
词语解释:功人  拼音:gōng rén
(1). 汉高祖 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以 萧何 居第一,群臣以 何 无战功不服。 高祖 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 萧何 ,发踪指示,功人也。”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功人”泛指起关键作用,有特殊贡献的人。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唐下》:“至 李 杜 二集,以前诸公未有敢措手者,而 廷礼 去取精覈,特愜人心。真艺苑功人,词坛伟识也。”
(2).犹工人。
词语解释:功化  拼音:gōng huà
功业与教化。《汉书·贾谊传赞》:“使时见用,功化必盛。” 宋 叶适 《送刘茂实序》:“虽欲无大闕败,然积百数十岁以一意相承,而功化之陵夷甚矣。” 明 张居正 《论时政疏》:“今陛下即位以来,二十八年矣,自 成祖 以后,歷年之久,未有过于陛下者,功化之美,固宜上追 唐 虞 ,近配列祖。”
词语解释:功略  拼音:gōng lüè
功绩与谋略。《史记·淮阴侯列传》:“臣请言大王功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之二:“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词语解释:功载  拼音:gōng zǎi
记功的册籍。《书·洛诰》:“惟命曰:‘汝命命篤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 蔡沉 集传:“功载者,记功之载籍也。”
词语解释:功美  拼音:gōng měi
功劳美德。《庄子·渔父》:“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后汉书·循吏传·孔融》:“虽尝陈其功美,欲以厚於见私,信於为国,不求其覆过掩恶,有罪望不坐也。”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其於劝帝之功美,昭法戒於将来,圣人之所以列於经,垂於世教也。”
词语解释:功阀  拼音:gōng fá
功劳。 唐 郑亚 《〈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序》:“其功阀也既如彼,其制作也又如此。” 宋 苏轼 《上皇帝书》:“依将校法长吏得荐其才者,第其功阀,书其岁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这便是为臣经济,报主功阀。”
词语解释:功德天  拼音:gōng dé tiān
即 吉祥天女 。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命运、财富女神。最早见于《梨俱吠陀》。佛教将此神列为护法天神,四大天王之一 毗沙门天 之妹,有大功德于众,故称“功德天”。又传说 功德天 能使人增益财宝, 黑暗女 能使人耗尽财富,二女为姐妹,常不相离。 唐 僧 凤 《书遗文后》诗:“苦哉 黑暗女 ,乐矣 功德天 。智者俱不受,愚夫纳二边。”
词语解释:功赏  拼音:gōng shǎng
立功的奖赏。《史记·秦本纪》:“ 孝公 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汉书·宣帝纪》:“故丞相 安平侯 敞 等居住守职,与大将军 光 、车骑将军 安世 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 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宣德郎 李伟 輒敢献言欲闭塞北流,回復 大河 ,力排众议,侥倖万一,私覬功赏。”
词语解释:功伐  拼音:gōng fá
功劳;功勋。《管子·明法解》:“如此,则羣臣相推以美名,相假以功伐,务多其佼,而不为主用。”《史记·项羽本纪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明史·曹于汴传》:“国家三岁遣使者閲边,盛奬边臣功伐。” 清 戴名世 《范增论》:“彼 义帝 者素无功伐,岂惟 项籍 不用其命,天下诸侯亦未有用其命者。”
词语解释:功令  拼音:gōng lìng
(1).古时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史记·儒林列传序》:“余读功令,至於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司马贞 索隐:“案谓学者课功,著之於令,即今之学令是也。” 明 张一桂 《重刻颜氏家训序》:“盖古郅隆之世……靡不建学,辨时物,布功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次方侍御奏殿廷考试严除积弊》:“其殿廷考试,倘似此违式者,亦著一体惩办,以肃功令。”
(2).法令。《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这是朝廷功令,又不是你不肖花消掉了。何必气恼?”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目下访拿逆党,功令森严,你容留他们选书,还敢口强,快快招来。” 鲁迅 《华盖集·论辩的魂灵》:“但我读洋文是学校的课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对者,即反对政府也。”
词语解释:功缌  拼音:gōng sī
古丧礼中大功、小功和缌麻三种丧服的通称。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四:“每遇功緦之戚,輒茹素一月,皆可以风厉薄俗。”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郭子仪 三十年无緦麻服,人或疑其不然。 安厚卿 枢密逾二纪无功緦之戚,乃近岁事也。”
词语解释:功事  拼音:gōng shì
工作成绩。《周礼·天官·内宰》:“岁终则会内人之稍食,稽其功事。” 贾公彦 疏:“稽其功事者,稽,计也。又当计女御丝枲二者之功事,以知多少。”
词语解释:功次  拼音:gōng cì
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 ,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后汉书·韦彪传》:“是时陈言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咎在州郡。” 宋 王安石 《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年四十,始以进士出佐 镇东军 ,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
词语解释:功誉  拼音:gōng yù
功绩和声誉。《后汉书·陈龟传》:“大将军 梁冀 与 龟 素有隙,譖其沮毁国威,挑取功誉,不为 胡 虏所畏。”《晋书·乐广传》:“ 广 所在为政,无当时功誉,然每去职,遗爱为人所思。”
词语解释:功迹  拼音:gōng jì
功迹。 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但指事説实,直载其词,则善恶功跡,皆据事足以自见矣。”
功业与劳绩。 清 戴名世 《书阎宁前墓志后》:“余既缮写一通,以復于 石秋 ,而復书其后如此。至 寧前 之功蹟,誌已详之矣。”
功劳和事迹。《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附录 汉 班固 曰:“治民则 黄霸 …… 赵广汉 之属,皆有功迹见述於后。”
词语解释:功错  拼音:gōng cuò
〈书〉《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来用‘攻错’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错:磨刀石;攻:治)。
词语解释:功役  拼音:gōng yì
兴建土木工程的劳役。《东观汉记·锺离意传》:“功作既毕,为解土祝曰:‘兴功役者令,百姓无事,如有祸祟,令有当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民力竭於功役,储蓄縻於不急。起土山以準 嵩 霍 ,决渠水以象九河。” 宋 苏辙 《再乞责降李伟札子》:“差官吏兵夫,收买梢芟,开掘河槽,修筑马头锯牙,功役至大。于今观之,皆是虚费。”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边墙极坚,且功役亦不甚费。”
词语解释:功分  拼音:gōng fēn
(1).犹职分。《商君书·错法》:“举事而材自练者,功分明。功分明则民尽力,民尽力则材自练。” 蒋礼鸿 锥指:“功分,犹职分。”《庄子·秋水》:“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2).犹功业。 三国 魏 曹操 《与荀彧书追伤郭嘉》:“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词语解释:功作  拼音:gōng zuò
指土木营造之事。《汉书·食货志上》:“至於 始皇 ,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閭左之戍。”《三国志·魏志·栈潜传》:“大兴殿舍,功作万计, 徂来 之松,刊山穷谷。”《旧唐书·李绛传》:“时中官 吐突承璀 自藩邸承恩宠,为神策护军中尉,乃於 安国佛寺 建立 圣政碑 ,大兴功作。”
词语解释:功首  拼音:gōng shǒu
谓计功居于首位。 三国 魏 曹操 《请爵荀彧表》:“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踰国勋。”
词语解释:功底  拼音:gōng dǐ
功夫的底子;基本功。 峻青 《海啸》第三章十九:“你一个女孩子,小小的年纪,怎么会有这样的功底?” 李玲修 《笼鹰志》:“他毕竟有坚实的功底,有着艺术天才所必有的坚毅。”
词语解释:功苦  拼音:gōng kǔ
(1).犹劳苦。《诗·小雅·四牡序》 汉 郑玄 笺:“使臣以王事往来於其职,於其来也,陈其功苦,以歌乐之。”
(2).器物饮食之精善者叫做功,滥恶者叫做苦。《管子·小匡》:“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 尹知章 注:“功谓坚美;苦谓滥恶。”《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 杨倞 注:“功谓器之精好者,苦谓滥恶者。”参见“ 功沽 ”。
词语解释:功沽  拼音:gōng gū
犹功苦。谓器物饮食之精粗美恶。《周礼·天官·酒正》“以式灋授酒材” 汉 郑玄 注:“作酒既有米麴之数,又有功沽之巧。” 孙诒让 正义:“《国语·齐语》云‘辨其功苦’,《管子·小匡篇》《荀子·王制篇》亦并有‘功苦’之语,苦与沽亦声类同。盖凡器物饮食之精者,并谓之功;粗者,并谓之沽。”
词语解释:功宗  拼音:gōng zōng
(1).功之尊显者。《书·洛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 蔡沉 集传:“功宗,功之尊显者。”
(2).谓极有功力。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 退之 诸文,序为至劣……而论者不察,推为功宗。”
词语解释:功屦  拼音:gōng jù
古代再命以上的贵族所穿的鞋子。作工略粗于命屦。《周礼·天官·屦人》:“辨外内命夫命妇之命屨、功屨、散屨。” 郑玄 注:“功屨,次命屨,於孤卿大夫,则白屨、黑屨,九嬪内子亦然。世妇命妇以黑屨为功屨。” 孙诒让 正义:“命屨人工最精,功屨次於命屨,故微麤,次命屨谓降一等也。”
词语解释:功夫茶  拼音:gōng fū chá
亦作“ 工夫茶 ”。
(1). 闽 粤 一带的一种饮茶风尚。 清 施鸿保 《闽杂记·功夫茶》:“ 漳 泉 各属,俗尚功夫茶。器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盂公壶,杯极小者,名若深杯。茶以 武夷 小种为尚……饮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嗤笑。”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
(2).指饮功夫茶所用的茶叶。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工夫》:“今采茶者不用日晒,于怀中熨乾,名工夫茶。”
词语解释:功亏一篑  拼音:gōng kuī yī kuì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言堆九仞高的山,只差一筐土而未能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意。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夫为山九仞,功亏一簣。全壶实难,故君子贵之。”《清史稿·兵志十一》:“机炉勿使停工,军实得资接济,庶不致功亏一簣也。” 咏簪 《武昌两日记》:“党人多被迫逃散,革命大业,几功亏一簣。”
词语解释:功义  拼音:gōng yì
犹公义。《汉书·杜邺传》:“及 阳信侯 业 ,皆缘私君国,非功义所止。”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功与‘公’同。公私对文。言 业 缘私恩得封,非公义所在也。”
词语解释:功夫片儿  拼音:gōng fū piān er
功夫片。
词语解释:功劳簿  拼音:gōng láo bù
原指记载功勋和劳绩的簿册。后亦用于比喻,多指过去的功绩,犹言老本。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我如今跳出是非场,抹下了这功劳簿,只待要修仙辟穀,倒是俺散袒逍遥一愿足。” 清 李渔 《比目鱼·贻册》:“这都是天机转轆轤,神灵演咒符,休得要错记了功劳簿。”如:我们可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啊!
词语解释:功名富贵  拼音:gōng míng fù guì
指升官发财。 唐 李白 《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 亦应西北流。” 清 方文 《送陈旻昭御史征广西》诗:“功名富贵非所好,平生学力在闻道。”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在臣下看来,朝廷对于士大夫之家今后似乎应该设法羁縻笼络……广开功名富贵的途径,要使得他们有出头的一天。”
词语解释:功夫片  拼音:gōng fū piàn
以表现武打为主的故事片。《体育报》1984.1.25:“我们看过很多功夫片,多是借助于摄影技巧故弄玄虚,没有你们的真实。”
词语解释:功名利禄  拼音:gōng míng lì lù
名利地位。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词语解释:功利主义  拼音:gōng lì zhǔ yì
通常指资产阶级的一种伦理学说。主要代表是十九世纪 英国 的 边沁 和 穆勒 。他们把资产阶级的个人利益、利己主义看作是人类行为的普遍的道德准则。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功利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无产阶级功利主义。
词语解释:功到自然成  拼音: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功夫下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取得成效,常用作劝勉他人脚踏实地,多下苦功,不能浅尝辄止
俗语说的:“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儿女英雄传》
词语解释:功列  拼音:gōng liè
见“ 功烈 ”。
词语解释:功烈  拼音:gōng liè
亦作“ 功列 ”。 功勋业绩。《左传·襄公十九年》:“铭其功烈,以示子孙。”《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出则参冢宰之重职,功列施乎政事。” 宋 苏轼 《王仲仪真赞》:“盖功烈已著於时,德望已信於人。” 郭沫若 《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假使 悼王 迟死,让他至少有十年或五年的执政期间,则约定俗成,他的功烈决不会亚于 商鞅 。”
词语解释:功过状  拼音:gōng guò zhuàng
古代记录文武官员功过、善恶行能的文书。《新唐书·百官志一》:“亲王及中书、门下、京官三品以上,都督、刺史、都护、节度、观察使,则奏功过状,以覈考行之上下。”
词语解释:功遂身退  拼音:gōng suì shēn tuì
谓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后汉书·李固传》:“是以贤达功遂身退,全名养寿,无有怵迫之忧。”《梁书·武帝纪上》:“功遂身退,不祁荣满。”参见“ 功成身退 ”。
词语解释:功成身退  拼音:gōng chéng shēn tuì
语本《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一本作“ 功遂身退 ”。后以“功成身退”谓大功告成之后,自身隐退,不再作官。 宋 苏轼 《赐韩绛上表乞致仕不允诏》:“功成身退,人臣之常。寿考康强,有不得谢。” 郁雯 《李清照》三:“ 赵挺之 也觉得 徽宗 脾气古怪, 蔡京 这个左仆射更是难处,还是以‘功成身退’为佳。”
词语解释:功调  拼音:gōng diào
古指力役税和征收织物的户税。《隋书·食货志》:“ 河北 、 河东 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词语解释:功衰  拼音:gōng shuāi
古丧服名。谓斩衰、齐衰之丧在练祭之后所穿的丧服,其级别与“大功”同。《礼记·杂记上》:“有父母之丧,尚功衰。” 郑玄 注:“斩衰、齐衰之丧练,皆受以大功之衰,此谓之功衰。” 孔颖达 疏:“尚功衰者,衰谓三年练后之衰,升数与大功同,故云功衰。”
词语解释:功谋  拼音:gōng móu
功绩与谋略。《史记·伍子胥列传》:“ 白公 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也哉!”
词语解释:功牌  拼音:gōng pái
旧时颁给有功将士的一种奖牌。原用银制, 清 代改用纸制。从五品以下,分为各级。有功牌就算有了出身。后来赏赐日滥,辗转顶替,甚至有预印空白,随时填写的。参阅《清通典·兵七》
词语解释:功模  拼音:gōng mó
功臣模范。《解放日报》1986.3.25:“掀起一个‘学功模、赶先进、争贡献’的热潮,让精神文明之花盛开 浦江 两岸。”
词语解释:功能陶瓷  拼音:gōng néng táo cí
具有压电、铁电、电光、声光、热电、光磁、铁磁、色敏、湿敏及生物功能反映等特性的陶瓷。用于传感器、接收器、换能器及人体组织(如骨、齿等)替代等。
词语解释:功泽  拼音:gōng zé
功德恩泽。《管子·宙合》:“夫强言以为僇,而功泽不加。” 明 李东阳 《双瑞诗序》:“二十年间,功泽所被,和气所召,将使《簫韶》之凤仪於 虞 廷, 越裳 之雉贡於 周 郊。”
词语解释:功构  拼音:gōng gòu
建筑。《魏书·楼毅传》:“朕经始正殿,功构初成,将集百僚,考行大礼。”
词语解释:功沽  拼音:gōng gū
犹功苦。谓器物饮食之精粗美恶。《周礼·天官·酒正》“以式灋授酒材” 汉 郑玄 注:“作酒既有米麴之数,又有功沽之巧。” 孙诒让 正义:“《国语·齐语》云‘辨其功苦’,《管子·小匡篇》《荀子·王制篇》亦并有‘功苦’之语,苦与沽亦声类同。盖凡器物饮食之精者,并谓之功;粗者,并谓之沽。”
词语解释:功绪  拼音:gōng xù
事功;功绩。《周礼·天官·宫正》:“考其功绪。” 郑玄 注:“功,吏职也;绪,其志业。” 孙诒让 正义引 顾炎武 云:“已成者谓之功,未成者谓之绪。” 唐 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功绪卓殊,氓獠循业。”《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二年》:“推行新法,功绪已见。”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选用贤吏,安民垦田,功绪彰矣。詔授为钦差大臣。”
词语解释:功盖天下  拼音:gōng gài tiān xià
功劳天下第一。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词语解释:功筑  拼音:gōng zhù
指土木工程。《穀梁传·庄公二十九年》:“民勤於力则功筑罕,民勤於财则贡赋少,民勤於食则百事废矣。”《尚书大传》卷三:“谨功筑,遏沟瀆,修囷仓,决刑狱,趣收敛。”
共10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