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剪裁 拼音:jiǎn cái
(1).制作衣物时,按一定尺寸或式样剪断裁开。 五代 和凝 《春光好》词:“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 清 黄景仁 《都门秋思》诗之三:“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十章:“衣服虽是粗布,可是剪裁的很合体。”
(2).泛指制作安排。 明 刘基 《长相思》诗:“桃花开,李花开,小白长红 越 女腮,春风巧剪裁。” 郭小川 《花纹歌》:“山水林田纹路美,自是能工巧匠作剪裁。”
(3).指文艺创作过程中对题材的取舍安排。 唐 郑谷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剪裁成几篋,唱和是谁人。” 宋 陆游 《细雨》诗:“年来百事非平昔,信手题诗嬾剪裁。”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病》:“二联中用四典,亦不见其重叠,此又剪裁之妙。”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我的特写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素描写生,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
(4).特指删减。 清 何琇 《樵香小记·晋重》:“若诗文剪裁名姓,以就声律,如 干木 、 葛亮 、 方叔 、 马卿 诸称之类,则自古有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今存者三卷曰《世説新语》,为 宋 人 晏殊 所删併,於注亦小有剪裁。”词语解释:剪刀 拼音:jiǎn dāo
两刃交错,可以开合,用来铰断布、纸、绳等东西的金属工具。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 并州 快剪刀,翦取 吴松 半江水。”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陈奶妈 坐在那里,正拿着一把剪刀,为坐在小凳上的 小柱儿 剪指甲。”词语解释:剪剪 拼音:jiǎn jiǎn
(1).狭隘;浅薄。《庄子·在宥》:“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 成玄英 疏:“翦翦,狭劣之貌也。” 唐 柳宗元 《宋清传》:“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駡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亦谓过分谨慎而不知变通。 宋 岳珂 《桯史·太岁方位》:“今世士大夫号於达理者,每易一榱,覆一簣,翦翦拘泥,不得即决。”
(2).犹簇簇。丛集貌。 唐 沉亚之 《闽城开新池记》:“辛蒲翦翦,扇荷擎擎。” 唐 杜牧 《感怀诗》:“苍然 太行 路,翦翦还榛莽。” 宋 姜夔 《浣溪沙》词:“翦翦寒花小更垂, 阿琼 愁里弄妆迟,东风烧烛夜深归。”
(3).形容风轻微而带寒意。 唐 韩偓 《寒食夜》诗:“测测轻寒翦翦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宋 王安石 《夜直》诗:“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明 唐寅 《步步娇》套曲:“今日画眉人远,冷透香罗,无奈东风翦翦。” 费砚 《春愁秋怨词》:“翦翦金风隔院吹,昼凉人静漏迟迟。”
(4).齐心;和睦相处。《子华子·晏子问党》:“其民愿而从法,疏而弗失,上下翦翦,唯其君之听。” 清 侯方域 《悯獐》:“吾废吾童子矣,视二氏之貌,且翦翦焉适矣。”词语解释:剪烛 拼音:jiǎn zhú
语出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当时听其语,剪烛忘深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与谈诗文,慧黠可爱。剪烛西窗,如得良友。”词语解释:剪彩 拼音:jiǎn cǎi
(1).剪裁花纸或彩绸,制成虫鱼花草之类的装饰品。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綵为鷰,戴之。” 宋 王安石 《次韵次道忆太平州宅早梅》:“今日盘中看剪綵,当时花下就传杯。”
(2).犹剪裁。 清 孙枝蔚 《哭李岸翁叔则》诗:“世士学无益,往往工剪綵。”
(3).在建筑物落成,展览会开幕,道路桥梁首次通车等时,举行仪式,剪断彩带。綵,也写作“彩”。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九点钟开门,十点钟剪彩。”词语解释:剪伐 拼音:jiǎn fá
(1).砍伐。 唐 李白 《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冥居顺生理,草木不翦伐。” 明 宋濂 《宁山续说》:“自丧乱以来, 淮 楚 先被其害,崖非不高也,谷非不深也,亦罹其蹂践翦伐之苦,尽失其故态。”
(2).讨伐。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虽狐鼠之陋,无足示威,而蜂蠆之微,犹能害物,必资翦伐,方致和平。”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然由在遇专,丑类易翦伐。”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此军经营 安庆 ,翦伐沿 江 诸城,凋丧尚少。”词语解释:剪刻 拼音:jiǎn kè
(1).剪裁雕刻。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谁将平地万堆雪,翦刻作此连天花。” 宋 苏轼 《次韵王觌正言喜雪》:“欲夸翦刻工,故上朱蓝袂。”
(2).形容文字工于雕琢。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祖咏》:“ 咏 诗翦刻省静,用思尤苦。”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郑丹》:“ 丹 诗翦刻婉密。”词语解释:剪除 拼音:jiǎn chú
(1).消灭。《后汉书·张玄传》:“﹝明公﹞以次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县……则 边 章 之徒宛转股掌之上矣。”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其 回鶻 既已破灭,义在翦除,宜令诸道兵马,并同进讨。”《朱子语类》卷十六:“如用兵御寇,寇虽已尽翦除了,犹恐林谷草莽间有小小隐伏者,或能间出为害,更当搜过始得。”
(2).排斥。 清 龚自珍 《与徽州府志局纂修诸子书》:“蒙知二三君子,必不忍重翦除埋没忠清、文学、幽贞、郁烈之士女,以自试其文章。”词语解释:剪韭 拼音:jiǎn jiǔ
见“ 翦春韭 ”。
词语解释:剪春韭 拼音:jiǎn chūn jiǔ
古人以春初早韭为美味,故以“翦春韭”为召饮的谦辞。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亦省作“ 翦韭 ”。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今年尚未与阁下举盃,春寒宜饮,乞於明日未刻过敝斋翦韭小集。”参阅《南史·周颙传》。词语解释:剪拂 拼音:jiǎn fú
(1).修整擦拭。比喻推崇,赞誉。《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顾盼增其倍价,剪拂使其长鸣。” 李善 注:“湔拔、剪拂,音义同也。” 清 吴伟业 《读史偶述》诗之六:“ 龙媒 剪拂上华茵, 严助 丹青拜詔新。”
(2).削除。 宋 张商英 《护法论》:“高超三界,颖脱六尘,清凉身心,剪拂业累。”
(3).江湖隐语。谓行下拜礼。《水浒传》第五回:“原来强人下拜,不説此二字,为军中不利,只唤做‘剪拂’,此乃吉利的字样。”词语解释:剪叶 拼音:jiǎn yè
犹剪桐。 唐 白居易 《答桐花》诗:“戒君无戏言,剪叶封弟兄。”词语解释:剪断 拼音:jiǎn duàn
(1).干脆利落。《红楼梦》第二七回:“刚纔这两遭説话虽不多,口角儿就很剪断。”
(2).切断,打断。 叶圣陶 《倪焕之》十:“锣鼓声已在身旁了, 焕之 才剪断了独念,抬起眼睛来看。”词语解释:剪灯 拼音:jiǎn dēng
修剪灯芯。后常指夜谈。 宋 姜夔 《浣溪沙》词:“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李光 《赠邹賸庵质若虚子昶诸子》诗:“万国兵戈横槊望,一天风雨翦灯谈。”词语解释:剪纸 拼音:jiǎn zhǐ
(1).旧俗。把纸剪成钱状,悬旐以招魂或迎神。 唐 杜甫 《彭衙行》:“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仇兆鳌 注引 蔡梦弼 笺:“ 甫 意若曰:盗贼充斥,身涉艰苦,魂魄为之沮丧,故 孙宰 剪纸为旐以招其魂也。” 宋 王安石 《次韵致远木人》之二:“纷纷剪纸真虚负,立槁安知富可求?”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每岁出灯迎神,仪仗卤簿,皆剪纸为之。”
(2).民间工艺。用彩纸剪制成各种图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若是天雨不出,就剪纸为戏,或蝶或凤,或狗或燕,或狐狸,猿猱,蛇鼠之类皆有。” 柯岩 《从一个孩子看中国》:“外婆不会画,就用民间的剪纸法给孩子剪出来各式各样的动物花卉。”词语解释:剪翎 拼音:jiǎn líng
剪除羽翎。常以喻因受羁缚,才能不得伸展。 唐 韩愈 《调张籍》诗:“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宋 陆游 《吏责》诗:“诗成不用频怊悵,自古笼禽例翦翎。”词语解释:剪棘 拼音:jiǎn jí
(1).斩除荆棘。 汉 张衡 《西京赋》:“虞人掌焉,为之营域,樊莱平场,柞木翦棘。”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翦棘夷道,兵且至矣,请备之。”
(2).以喻剪除奸宄。 明 陈子龙 《赠文湛持先生》诗:“翦棘锄奸自天植,赤鵷高秋见毛羽。”词语解释:剪落 拼音:jiǎn luò
(1).犹削落。多指削发,出家为僧的一种表示。《南齐书·孝义传·吴达之》:“ 幼屿 少好佛法,翦落长斋,持行精苦。”《南齐书·高逸传·顾欢》:“若以翦落为异,则胥靡翦落矣。”
(2).削除。《周书·陈惑王纯传》:“时 隋文帝 专政,翦落宗枝,遂害 纯 。”《新唐书·刘蕡传》:“ 文宗 即位,思洗 元和 宿耻,将翦落支党。”词语解释:剪髻 拼音:jiǎn jì
指 唐 王珪 母鬻发宴宾之事。事见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诗:“昔闻 杜氏 子,翦髻事尊客。” 任渊 注:“ 杜氏 子, 王珪 母也。”词语解释:剪夷 拼音:jiǎn yí
削平。 晋 刘琨 《与段匹磾盟文》:“自今日既盟之后,皆尽忠竭节,以翦夷二寇。”《南史·梁纪下·元帝》:“以残 楚 之地,抗拒六戎,一旅之卒,翦夷三叛,坦然大定,御輦东归。” 宋 梅尧臣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霅上》:“画船载酒期君醉,已是无谋助翦夷。”词语解释:剪发 拼音:jiǎn fā
(1).修剪头发。原为古代成童之礼。《礼记·内则》:“三月之末,择日翦髮为鬌,男角女羈,否则男左女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翦髮。”
(2).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陈书·王质传》:“ 景 军至京师, 质 不战而溃,乃翦髮为桑门,潜匿人间。”
(3).见“ 翦髮待宾 ”。
词语解释:剪发待宾 拼音:jiǎn fā dài bīn
晋 陶侃 早孤贫,为县吏。 鄱阳 孝廉 范逵 过 侃 ,仓猝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事见《晋书·陶侃传》。后世传为美谈,并常以喻贤母。 元 秦简夫 有《晋陶侃母剪发待宾》杂剧。亦省作“ 翦髮 ”。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议亲》:“翦髮常思 侃 母,断机每念 軻 亲。”词语解释:剪弃 拼音:jiǎn qì
剪除抛弃。《左传·襄公十四年》:“ 惠公 蠲其大德,谓我诸 戎 是 四岳 之裔胄也,毋是翦弃。” 唐 闾丘均 《为蜀州刺史第八息进云母粉表》:“翦弃粗纇,收聚轻英。” 宋 苏轼 《凤翔醮土火星青词》:“我民用荡析陨越,天亦终哀矜,其忍翦弃其命罔孑遗?”词语解释:剪爪 拼音:jiǎn zhǎo
《尚书大传》卷二:“ 汤 伐 桀 之后,大旱七年,史卜曰:‘当以人为祷。’ 汤 乃翦髮断爪,自以为牲,而祷於 桑林 之社,而雨大至,方数千里。”后遂以“翦爪”为祈雨之典实。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今者云重积而復散,雨垂落而復收,得无贤圣殊品,优劣异姿,割髮宜及肤,翦爪宜侵肌乎?”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曝山椒之畏景,事等焚躯;起天际之油云,法同翦爪。”词语解释:剪削 拼音:jiǎn xuē
(1).砍削。 唐 杜牧 《帘》诗:“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
(2).削弱。《周书·齐炀王宇文宪传》:“ 高祖 方剪削诸弟。”
(3).谓取舍安排。 唐 方干 《赠李郢端公》诗:“物外搜罗归大雅,毫端剪削有餘功。”词语解释:剪截 拼音:jiǎn jié
删削。《书序》:“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歷代规謩,前王典故,莫不芟夷翦截,允执厥中。”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爰逮中叶,文籍大备,必翦截今文,摸拟古法,事非改辙,理涉守株。”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若夫乐章,则翦截古人语,亦无害,但要能使用耳。”词语解释:剪薙 拼音:jiǎn tì
铲除。 前蜀 杜光庭 《代陶福太保修浕口化请额表》:“旋以剪薙蒿莱,兴营宇室。” 明 刘基 《九叹》之八:“翦薙杞梓兮,索灌莽以取木。”词语解释:剪灭 拼音:jiǎn miè
消灭。《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旧唐书·韩思复传》:“ 思復 以为蝗虫是天灾,当修德以禳之,恐非人力所能翦灭。” 清 谭嗣同 《仁学》一:“日受人之仁,安坐不一报,游惰困穷,至於为人翦灭屠割,揆之上天报施之理,亦有宜然焉耳。”词语解释:剪商 拼音:jiǎn shāng
谓剪灭 商纣 。借指剿灭无道,建立王业。《诗·鲁颂·閟宫》:“ 后稷 之孙,实维 大王 ,居 岐 之阳,实始翦 商 。” 唐 长孙无忌 《进律疏议表》:“朱旗乃举,东城高灭 楚 之功;黄鉞裁麾,西土建翦 商 之业。”词语解释:剪样 拼音:jiǎn yàng
依陈样剪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张文昌 《纱帽》诗云:‘惟恐被人偷翦样,不曾閒戴出书堂。’”词语解释:剪桐 拼音:jiǎn tóng
《吕氏春秋·重言》:“ 成王 与 唐叔虞 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 唐叔虞 曰:‘余以此封女。’ 叔虞 喜,以告 周公 。 周公 以请曰:‘天子其封 虞 邪?’ 成王 曰:‘余一人与 虞 戏也。’ 周公 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於是遂封 叔虞 于 晋 。”后因以“剪桐”为分封的典实。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剪桐疏爵,分茅建社。”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词语解释:剪剔 拼音:jiǎn tī
剪理整刷。 唐 杜甫 《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诗:“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词语解释:剪柳 拼音:jiǎn liǔ
(1).剪绺。谓窃取钱物。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旦儿云]由你写,或是跳墙驀圈,剪柳搠包儿,做上马强盗,白昼抢夺;或是认道士,认和尚,养汉子。你则管写不妨事。”
(2).即射柳。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剪柳》:“ 永乐 时,禁中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也。以鵓鸽贮葫芦中,悬之柳上,弯弓射之。矢中葫芦,鸽輒飞出,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於清明、端午日,名为射柳。”词语解释:剪枝 拼音:jiǎn zhī
谓修整树木的枝丫。 韦君宜 《忆西榆林》:“果园里活可多得很:剪枝、打药、刮皮、松土。”词语解释:剪刈 拼音:jiǎn yì
剪割。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兰茝以芬馨剪刈,文梓以含音受伐。”词语解释:剪缀 拼音:jiǎn zhuì
裁剪缝纫。 明 宋濂 《故荼陵贞母陈夫人谭氏墓志铭》:“故夫人之生也,髫稚之年,婉慧絶品,翦缀之工,不学自能。”词语解释:剪刷 拼音:jiǎn shuā
洗刷清扫。 宋 苏轼 《书韩干〈牧马图〉》诗:“岁时翦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词语解释:剪凿 拼音:jiǎn záo
见“ 翦钱 ”。
词语解释:剪钱 拼音:jiǎn qián
1.亦称"剪凿"。
2.南朝宋时,政府铸造新钱,钱形薄小,轮廓不成,民间盗铸者多剪凿古钱,以取其铜,当时称为"剪钱"或"剪凿"。词语解释:剪鲸 拼音:jiǎn jīng
《文选·曹冏〈六代论〉》:“扫除凶逆,剪灭鲸鯢。” 李周翰 注:“鲸鯢,大鱼吞食小鱼者,以喻不义人也。”后因称剪除凶逆为“翦鲸”。 唐玄宗 《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词语解释:剪春韭 拼音:jiǎn chūn jiǔ
古人以春初早韭为美味,故以“翦春韭”为召饮的谦辞。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亦省作“ 翦韭 ”。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今年尚未与阁下举盃,春寒宜饮,乞於明日未刻过敝斋翦韭小集。”参阅《南史·周颙传》。词语解释:剪辟 拼音:jiǎn pì
犹剪除。 宋 陆游 《蔬圃》诗:“翦闢荆榛尽,鉏犂磊块无。”词语解释:剪春罗 拼音:jiǎn chūn luó
草名。又名剪红罗、碎剪罗、雄黄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叶对生,卵状椭圆形。夏季开花,呈红黄色或朱砂色。生长于我国中部。结实大如豆,内有细子,可入药。亦栽培供观赏。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词语解释:剪屠 拼音:jiǎn tú
犹屠杀。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凭陵杀气,以相翦屠。”《新唐书·郭元振传》:“国中大乱,嫡庶竞立,将相争权,自相翦屠。”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七·文帝路淑媛被酖》:“ 孝武帝 之子, 明帝 杀其十六人,兄弟骨肉之间,翦屠甚於寇讐。”词语解释:剪馘 拼音:jiǎn guó
诛戮。《南史·宋纪上·武帝》:“ 裕 辞不获命,遂总军要,庶上凭祖宗之灵,下罄义夫之节,翦馘逋逆,荡清京华。”词语解释:剪平 拼音:jiǎn píng
削平;扫平。 宋 王溥 《五代会要·修国史》:“ 太祖武皇帝 自 咸通 后来,勤王戮力,翦平多难,频立大功。” 宋 叶适 《始论一》:“ 太祖 、 太宗 受天命,身自翦平者七国,尽有 汉 唐 之天下。”词语解释:剪覆 拼音:jiǎn fù
犹颠覆。《后汉书·臧洪传》:“贼臣 董卓 ,乘衅纵害,祸加至尊,毒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词语解释:剪伤 拼音:jiǎn shāng
砍毁。 明 陈子龙 《中都》诗:“汤沐恣焚掠,松楸尽翦伤。”词语解释:剪水花 拼音:jiǎn shuǐ huā
雪的别称。 唐 陆畅 《惊雪》诗:“天人寧许巧,翦水作飞花。” 宋 范成大 《春后微雪一宿而晴》诗:“ 东君 未破含春蕊, 青女 先飞翦水花。”词语解释:剪鬃
剪去颈后的长毛。指短发词语解释:剪贴 拼音:jiǎn tiē
亦作“ 剪帖 ”。
(1).谓剪取书报上的文章资料贴在纸上。 鲁迅 《〈三闲集〉序言》:“只因为翻阅刊物,剪帖成书,也是一件颇觉麻烦的事,因此拖延了大半年,终于没有动过手。”
(2).手工工艺。用彩纸剪成文字或图案等,贴在纸或其他东西上。 王西彦 《王太婆伯伯》:“在悬挂着金纸剪贴‘草木卫生’四个扁体大字横额的正堂两边,摆着两条没有刨过的长木凳。”词语解释:剪头 拼音:jiǎn tóu
(1).犹剪发。 唐 蒋防 《霍小玉传》:“唯有一剪头胡雏从后,潜行而听之。”
(2).犹劈面。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一出:“説一和你惺惺,才相见剪头来駡人。” 钱南扬 校注:“剪头,犹云‘劈面’。”词语解释:剪修 拼音:jiǎn xiū
修剪。用剪刀等修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个合作社的三年生产规划》:“只需要五十个工进行一次剪修,就可以年产十石茶子。”词语解释:剪书 拼音:jiǎn shū
中国曲艺术语。苏州评弹等曲种称演员在某地或某书场一个时期演出结束,为剪书词语解释:剪径 拼音:jiǎn jìng
亦作“ 剪逕 ”。 拦路抢劫。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八出:“如今要过 五磯山 ,怕有剪径底刼掠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剪逕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俺向来就只是打猎,没有弄过你似的剪径的玩艺儿。”词语解释:剪接 拼音:jiǎn jiē
剪辑词语解释:剪发待宾 拼音:jiǎn fā dài bīn
晋 陶侃 早孤贫,为县吏。 鄱阳 孝廉 范逵 过 侃 ,仓猝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事见《晋书·陶侃传》。后世传为美谈,并常以喻贤母。 元 秦简夫 有《晋陶侃母剪发待宾》杂剧。亦省作“ 翦髮 ”。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议亲》:“翦髮常思 侃 母,断机每念 軻 亲。”词语解释:剪刀草 拼音:jiǎn dāo cǎo
慈姑苗。慈姑生水田中,其叶如剪刀形,故称。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六·慈姑》。词语解释:剪屏柱楣 拼音:jiǎn píng zhù méi
古代丧礼之一。《仪礼·丧服》:“既虞,翦屏柱楣,寝有席,食疏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 贾公彦 疏:“今传言既虞,谓九虞、七虞、五虞、三虞之后,乃改旧庐西乡开户,翦去户旁两厢屏之餘草。柱楣者,前梁谓之楣,楣下两头竖柱施梁,乃夹户旁之屏也。”虞,谓安葬。古者父母初丧,倚木为庐,无柱与楣,上覆草屏,不剪。既葬,乃立柱施楣,剪去屏之馀草。词语解释:剪夺 拼音:jiǎn duó
犹脱落。 郭沫若 《〈石鼓文研究〉重印弁言》:“但‘中权’残字多被保存,‘后劲’次之,‘先锋’翦夺最多。”按,“中权”、“后劲”、“先锋”均指石鼓文拓本。词语解释:剪字 拼音:jiǎn zì
剪纸的一种。 宋 杨万里 《赠剪字吴道人》诗序:“翦 李义山 《经年别远公》诗,用青纸翦字,作 米元章 字体逼真。” 清 吴仰贤 《小匏庵诗话》卷二引此,并云:“此技至今流传,但用泥金纸翦成,兼及花草翎毛,粘於黑色油纸扇,儼如挥写而成,价亦甚廉,知其所由来远矣。”词语解释:剪定 拼音:jiǎn dìng
讨伐平定。《南史·刘勔传》:“ 勔 既至,随宜翦定,大致名马,并献珊瑚连理树。”《新唐书·关播传》:“奉詔平贼,有如不受命,臣请发州兵翦定之。”词语解释:剪丧 拼音:jiǎn sàng
犹灭亡。《左传·昭公三十年》:“不知天将以为虐乎?使翦丧 吴国 而封大异姓乎?其抑亦将卒以祚 吴 乎?其终不远矣。”词语解释:剪乱 拼音:jiǎn luàn
讨伐叛乱。《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抑抑 陆生 ,知言之贯……附会 平勃 ,夷凶翦乱。” 刘良 注:“翦,伐也。”词语解释:剪径强人
劫路的强盗词语解释:剪缚
倒背双手捆绑起来词语解释:剪边
夺取别人所爱的妓女词语解释:剪简
放蜡花的工具词语解释:剪手
拦路抢劫的强盗词语解释:剪发 拼音:jiǎn fà
(1).谓削发为僧尼。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佐文》:“因弃生业,剪髮於 临湍 佛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富翁急於得银,便依他剪髮,做一齐了。”
(2).修剪头发;理发。《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后年五岁,太夫人为剪髮。” 许地山 《东野先生》:“你为什么又跟着外国人学剪发?”
(3).指头发与耳根齐的女子发型。 茅盾 《动摇》十一:“ 罗兰 ,赶快和你太太出城去罢!她也是剪发的!”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风雪里》:“接着就进来一个年轻女人,剪发,穿着制服。”词语解释:剪筒 拼音:jiǎn tǒng
盛烛芯馀烬的小筒。《红楼梦》第二九回:“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着个剪筒,照管各处剪蜡花儿。”词语解释:剪精损虑 拼音:jiǎn jīng sǔn lǜ
谓消耗精神。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醇醪汩其和气,艷容伐其根荄,所以翦精损虑削乎平粹者,不可曲尽而备论也。”词语解释:剪绺 拼音:jiǎn liǔ
亦作“ 翦柳 ”。 剪破他人衣衫,掏取财物,即扒窃。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头自取,你却叫有翦綹的,倒着你的道儿。”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由你写!或是跳墙驀圈,翦柳搠包儿,做上马强盗,白昼抢夺,或是认道士,认和尚,养汉子,你则管写不妨事。”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纫衣被贼》:“撇白翦綹,当做顽皮;走脊飞簷,视同儿戏。” 清 冯桂芬 《与李方赤太守书》:“ 北寺 一带,夙为丐藪,翦綹、挖包、抢帽之事,日不絶闻。”词语解释:剪纸招魂 拼音:jiǎn zhǐ zhāo hún
旧俗,剪纸为幡,以招死者之魂,亦有为病人招魂者。或用为对远行之人表示慰藉。 唐 杜甫 《彭衙行》:“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 仇兆鳌 注引 蔡梦弼 曰:“翦纸作旐,以招其魂,不必果有此事,只是多方安慰耳。” 明 徐霖 《绣襦记·得觅知音》:“关山万里,谁为我招魂翦纸?” 清 颐道居士 《湘烟小录·紫湘诔》:“翦纸招魂,采蘅设祭。”词语解释:剪截铺 拼音:jiǎn jié pù
专营零剪的布店。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这一宗是个开翦截铺的,将那好段子大尺儿量进来,小尺儿卖出去。”词语解释:剪弱 拼音:jiǎn ruò
削弱。 汉 桓宽 《盐铁论·诛秦》:“ 周 室修礼长文,然国翦弱,不能自存。”词语解释:剪戮 拼音:jiǎn lù
剪除斩杀。《南齐书·东昏侯纪论》:“ 东昏侯 亡德横流,道归拯乱,躬当翦戮,实启太平。” 唐 李德裕 《太原状》:“若兵力可及,便须翦戮。”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申明阶级,翦戮桀黠,以立军法。”词语解释:剪翕 拼音:jiǎn xī
犹剪灭。 晋 挚虞 《汉高祖赞》:“ 汉祖 明达,兼咨权武,总御羣雄,翦翕强 楚 。”词语解释:剪弊 拼音:jiǎn bì
破败。 唐 张鷟 《游仙窟》:“室宇荒凉,家途翦弊。”词语解释:剪簇簇 拼音:jiǎn cù cù
整齐而众多貌。 清 洪昇 《长生殿·哭像》:“翦簇簇旛旗扬,招不得香魂再转,却与我摇曳弔心肠。”词语解释:剪疆 拼音:jiǎn jiāng
划断疆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九州未划,列国未分,翦疆区野,若为躔次?” 王利器 集解:“《广弘明集》三《随函音义》曰:‘谓翦截疆界。’”词语解释:剪理 拼音:jiǎn lǐ
铲除整饬。《后汉书·栾巴传》:“ 巴 素有道术,能役鬼神,乃悉毁坏房祀,翦理姦诬,於是妖异自消。”词语解释:剪片 拼音:jiǎn piàn
比喻表现事物概貌的一个片断。 茅盾 《邻》二:“在春静的明窗下看到了这诗一样的小小的人生的翦片,我们的心不禁沉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