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首字词组
剂和剂信剂量学剂型剂料剂钢  
剂调剂子剂刀剂救剂限剂量  

词语解释:剂和  拼音:jì hé
调药;调和。 宋 苏轼 《病中大雪答虢令赵荐》诗:“经旬卧斋閤,终日亲剂和。”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二》:“气质之性,其犹药性乎!各有所宜,即各有所偏;非煅製不能入品,非剂和众味,君臣佐使互相生克,不能调其过不及。”
词语解释:剂调  拼音:jì diào
调节。 清 龚自珍 《平均篇》:“此贵乎操其本源,与随其时而剂调之。”
词语解释:剂信  拼音:jì xìn
盟约的信用。《周礼·春官·诅祝》:“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
词语解释:剂子  拼音:jì zǐ
做馒头、饺子等面食时,从和好的大块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
词语解释:剂量学  拼音:jì liàng xué
论述剂量的医学科学的一分支
研究核辐射剂量测量的技术
词语解释:剂刀  拼音:jì dāo
即剪刀。《尔雅·释言上》“剂,翦、齐也” 晋 郭璞 注:“南方人呼翦刀为剂刀。”
词语解释:剂型  拼音:jì xíng
药物制成的形状。如片剂、丸剂、散剂、溶液剂等。
词语解释:剂救  拼音:jì jiù
调和弥补。《明史·杨廷和传》:“时 瑾 横益甚,而 焦芳 、 张綵 为中外媾。 廷和 与 东阳 委曲其间,小有剂救而已。”
词语解释:剂料  拼音:jì liào
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余尝问《素问》有记性者或能诵,《本草》则固难矣,若《千金》但药名与分两剂料,此有何义而可记乎?”
词语解释:剂限  拼音:jì xiàn
犹止限。《宋书·沉演之传》:“比奢淫过度,妓女数十,声酣放纵,无復剂限。”
词语解释:剂钢  拼音:jì gāng
一种质地坚硬的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榦,不尔则多断折。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闕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
词语解释:剂量  拼音:jì liàng
(1).犹衡量。 宋 刘克庄 《代陈玄谢启》:“润色庙謨,不假丹青之力;剂量人品,尤严皂白之分。”
(2).调节筹划。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盖国脉所关,既莫重於泉布,而边储告匱,久无望於仓箱,必须剂量之才,以设通融之法。”
(1).份量。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梁工说》:“工日治其诀,更增益剂量,其贪婪无厌。”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人之受用,自有剂量。省嗇淡泊,有久长之理,是可以养寿也。”
(2).药品的使用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