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首字词组
刊石刊刻刊授大学刊润刊本刊铸刊人刊奠
刊木刊删刊授刊版刊道刊立刊字匠作刊旅
刊落刊勒刊摘刊校刊载刊约刊头 
刊书刊文刊心刻骨刊物刊镂刊缉刊大 
刊章刊剟刊授教育刊究刊革刊误刊出 
刊字刊修刊成板刊琢刊贴刊裁刊印 
刊除刊山刊登刊板刊改刊启刊墨 
刊行刊补刊正刊窜刊职刊发刊剥 
刊定刊削刊灭刊期刊薙刊布刊刷 

词语解释:刊石  拼音:kān shí
刻石。《后汉书·姜肱传》:“弟子 陈留 刘操 追慕 肱 德,共刊石颂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原公水》:“明年十二月丧国,臣太农 阎崇 、 离石 令 宗羣 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勛德。”《新唐书·梁文贞传》:“有甘露降塋木,白兔驯扰,县令刊石纪之。”
词语解释:刊木  拼音:kān mù
砍伐树木。《书·禹贡》:“ 禹 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孔颖达 疏:“随行山林,斩木通道。”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敷绩 壼 冀 始,刊木至 江 汜。” 南朝 梁 沉约 《上〈宋书〉表》:“臣闻 大禹 刊木,事炳《虞书》。” 唐 宋之问 《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诗:“宗禋仰神理,刊木望川途。”
词语解释:刊落  拼音:kān luò
删除。谓删除文字。《后汉书·班彪传上》:“一人之精,文重思烦,故其书刊落不尽,尚有盈辞,多不齐一。”《新唐书·韩愈传赞》:“当其所得,粹然一出於正,刊落陈言,横騖别驱,汪洋大肆,要之无抵捂圣人者。” 朱维铮 姜义华 《〈章太炎选集·刑官〉说明》:“《訄书》内原有直接针对 清 朝的文字,多被刊落,便不足怪。”
词语解释:刊书  拼音:kān shū
刻印书籍。 清 徐康 《前尘梦影录》卷下:“ 汲古阁 在 虞山 郭外十餘里,藏书刊书皆於是。”
词语解释:刊章  拼音:kān zhāng
删去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后汉书·党锢传·张俭》:“乡人 朱并 ,素性佞邪,为 俭 所弃, 并 怀怨恚,遂上书告 俭 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於是刊章讨捕。” 李贤 注:“刊,削。不欲宣露 并 名,故削除之而直捕 俭 等。”《晋书·刑法志》:“将亡之国,典刑咸弃,刊章以急其宪,适意以宽其网, 桓 灵 之季,不其然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国制》:“刊章,刊落姓名而下其章也。” 清 黄遵宪 《逐客篇》诗:“刊章指名捉,逋逃萃渊藪。”
词语解释:刊字  拼音:kān zì
修改文字。《南史·恩倖传论》:“抑符缓詔,姦伪非一,书死为生,请謁成市,左臂挥金,右手刊字,纸为铜落,笔由利染。” 唐 刘言史 《初下东周赠孟郊》诗:“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
词语解释:刊除  拼音:kān chú
削除。《南史·周弘正传》:“学中有 宋 元凶 讲《孝经》碑,歷代不改, 弘正 始到官,即表刊除。”
词语解释:刊行  拼音:kān xíng
谓书稿刻印行世。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梦》:“或劝诵《金光明经》,具言世所传本多误,惟 咸平 六年刊行者最为善本。” 清 方维甸 《校刊〈抱朴子·内篇〉序》:“ 伯渊 叙録篇目,将以刊行。” 关德栋 《冯梦龙〈山歌〉序》:“《童痴二弄·山歌》刊行后的情况,限于一时文献不足,难于具体论述了。”
词语解释:刊定  拼音:kān dìng
修改审定。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猥受顾锡,教使刊定。”《三国志·蜀志·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体统各殊,指归咸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崇理学》:“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 朱子 配祠十哲之列。”
词语解释:刊刻  拼音:kān kè
(1).(碑文)雕刻。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命余製铭,以充刊刻。”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君长一城,亦尽刊刻之美。”
(2).刻板印行。《宋史·毕士安传》:“ 真宗 然之,遂命刊刻。” 明 唐顺之 《牌》:“合行刊刻仰各有司及委官查照着实遵奉施行。”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就其字迹观之,殆 唐 初人所为;或许是后人傅会 岑 诗而刊刻的。”
词语解释:刊删  拼音:kān shān
删改。 元 范梈 《贻孛述鲁编修诗》:“登贤弥制断,进士严刊删。”
词语解释:刊勒  拼音:kān lè
(1).雕刻(碑文)。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咏宏徽於刊勒。”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许君》:“因得古碑,文字刓缺,不可復识。因剗去旧文,刊勒新记。”
(2).刊印;刻印。《明史·刘体乾传》:“请以内外一切经费应存革者,刊勒成书。” 清 魏源 《说文儗雅叙》:“且 吴江 钮氏 、 元祁 江氏 均已依其部分著书,刊勒行世。”
词语解释:刊文  拼音:kān wén
科举时代刊印的八股文章,如《三场闱墨》之类,总称为刊文。后指《会考升学指导》一类书籍。 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今年的考官之流,颇在讲些中学生的考卷的笑柄。其实这病源就在于瞎写。那些题目,是只要能够钞刊文,就都及格的。”
词语解释:刊剟  拼音:kān duō
删削;削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删取其要” 司马贞 索隐引 唐 颜师古 云:“删要,非谓削除其词,而説者谓此赋已经史家刊剟,失之也。”《新唐书·儒学传下·元澹》:“ 魏光乘 请用 魏徵 《类礼》列於经,帝命 行冲 与诸儒集义作疏,将立之学,乃引国子博士 范行恭 、四门助教 施敬本 采穫刊剟为五十篇,上於官。” 清 王懋竑 《书座右二章》诗:“我心似寒灰,百念俱刊剟。”
词语解释:刊修  拼音:kān xiū
修正。《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四年》:“四年春,正月,丙戌, 贾充 等上所刊修律令。” 宋 王禹偁 《进端拱箴表》:“官在諫垣,未甞有一言裨补;职当史笔,未甞有一字刊修。”
词语解释:刊山  拼音:kān shān
(1).砍伐山上树木。《梁书·张缅传》:“将人怨而神怒,故飞川而荡谷;推冥理以归諐,遂刊山而赭木。”
(2).摩崖刻石。《隋书·徐则传》:“太傅 徐陵 为之刊山立颂。”
词语解释:刊补  拼音:kān bǔ
修正补充。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该博,而才闕伦叙,除烦则意有所吝,毕载则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楛,列为子注。”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宋 王钦若 等,刊补洞真部六百二十卷,洞元部一千一十三卷。”
词语解释:刊削  拼音:kān xuē
削除。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未见好德,愚窃惑焉。即命刊削,投杖不暇。”《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其 废帝 时昏制谬封,并皆刊削。” 章炳麟 《与邓实书》:“谓宜刊削鄙文,无令猥厕大衍之数,虚一不用,亦何伤於蓍卦哉!”
词语解释:刊授大学  拼音:kān shòu dà xué
实行刊授教育的业余高等学校。《文学报》1983.5.12:“刊授大学前途远大。”参见“ 刊授教育 ”。
词语解释:刊授教育  拼音:kān shòu jiào yù
一种社会助学的新形式。由刊授单位编写和寄发系统的教材、讲义和各种辅导材料,帮助学员自学,并适当进行面授,使学员系统地、有计划地学好所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并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文凭。
词语解释:刊授  拼音:kān shòu
指以刊物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授课方式
词语解释:刊摘  拼音:kān zhāi
谓摘取。 汉 蔡邕 《琅玡王傅蔡君碑》:“包洞典籍,刊摘沉秘。”
词语解释:刊心刻骨  拼音:kān xīn kè gǔ
谓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闻一多 《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作者一向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并不多,但是没有一篇不诘屈聱牙……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在海洋绝底讨索珍珠。”
词语解释:刊授教育  拼音:kān shòu jiào yù
一种社会助学的新形式。由刊授单位编写和寄发系统的教材、讲义和各种辅导材料,帮助学员自学,并适当进行面授,使学员系统地、有计划地学好所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并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文凭。
词语解释:刊成板  拼音:kān chéng bǎn
喻老规矩。《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这几年里,吃是俺的米;穿是俺的棉花;做酒是俺的黄米;年下蒸饝饝包扁食是俺的麦子;插补房子是俺的稻草:这是刊成板,年年进贡不絶的。”
词语解释:刊登  拼音:kān dēng
在报刊杂志上登载。 巴金 《谈〈灭亡〉》:“二十三日的《巴黎日报》上来不及刊登消息。”《光明日报》1985.1.17:“最近,《光明日报》刊登了不少关于尊师的报道和文章。”
词语解释:刊正  拼音:kān zhèng
犹校正。《后汉书·卢植传》:“﹝ 卢植 ﹞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得,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新唐书·颜师古传》:“俄拜祕书少监,专刊正事,古篇奇字世所惑者,讨析申孰,必畅本源。”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谨识於此,以俟后之秉史者刊正焉。”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祖不得称皇考》:“编集者无所刊正,则殊失体裁矣。”
词语解释:刊灭  拼音:kān miè
泯灭;削除。 汉 王逸 《〈楚辞〉叙》:“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至是,西域使人献火浣布袈裟,於是刊灭此论,而天下笑之。”
词语解释:刊润  拼音:kān rùn
修改润色。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惟於国史研贯专一,朱墨义类,刊润齐整,各就书法。”
词语解释:刊版  拼音:kān bǎn
亦作“ 刊板 ”。 刻版或排版。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先是 福建 书籍刊版舛错,坤为釜。” 清 孙星衍 《新校正〈抱朴子内篇〉序》:“嘉惠后学,如 宋 代刊板官库。”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禁需扰》:“本官损资刊板,安置公所,听民自行印刷,不许需索分文。”
词语解释:刊校  拼音:kān xiào
修改校正。《旧唐书·褚无量传》:“ 无量 以内库旧书,自 高宗 代即藏在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弘经籍之道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奏请缮写刊校,以宏经籍之道。”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五代史·马缟传〉后》:“其云刊校,谓刊改校正所缮写之书也。”
词语解释:刊物  拼音:kān wù
登载各类作品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只要看近两三年的出版界,给‘小学生’、‘小朋友’看的刊物特别的多,就知道。” 邹韬奋 《〈生活日报〉创刊词》:“无论办什么定期刊物,或是周刊,或是日报,都有创刊号。”
词语解释:刊究  拼音:kān jiū
犹考正。《新唐书·李延寿传》:“其史於本国详,佗国略,往往訾美失传,思所以改正,拟《春秋》编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殁。”
词语解释:刊琢  拼音:kān zhuó
雕刻。 宋 司马光 《答孙察长官书》:“凡刊琢金石,自非声名足以服天下,文章足以传后世……乌能流永久乎!”
词语解释:刊板  拼音:kān bǎn
见“ 刊版 ”。
词语解释:刊版  拼音:kān bǎn
亦作“ 刊板 ”。 刻版或排版。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先是 福建 书籍刊版舛错,坤为釜。” 清 孙星衍 《新校正〈抱朴子内篇〉序》:“嘉惠后学,如 宋 代刊板官库。”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禁需扰》:“本官损资刊板,安置公所,听民自行印刷,不许需索分文。”
词语解释:刊窜  拼音:kān cuàn
改订。《新唐书·柳冲传》:“书乃成,号《姓系録》…… 开元 初,詔 冲 与 薛南金 復加刊窜,乃定。”
词语解释:刊期  拼音:kān qī
谓定期刊物的出版周期。 孙犁 《〈文艺增刊〉更名缩短刊期启事》:“兹决定,在现有人力物力条件下,从明年第一期开始,将刊期改为两月。”
词语解释:刊本  拼音:kān běn
(1).刊印的版本。分四种:一以朝代分,有 宋 本、 元 本、 明 本等;二以刻板处所分,有殿本、监本、官署本、书院本、坊刻本等;三以形式分,有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等;四以内容分,有足本、选本、节本等。《朱子语类》卷六七:“《麻衣易》是 南康 戴某 所作, 太平州 刊本第二跋即其人也。” 郭沫若 《我的学生时代》:“那刊本上都是用的楷书。”
(2).谓刻印成书。《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济 不从,发心持诵《白衣观音经》,并刊本布施……期年之后, 严氏 得孕,果生一男。”
词语解释:刊道  拼音:kān dào
开辟道路。《后汉书·马援传》:“随山刊道千餘里。”
词语解释:刊载  拼音:kān zǎi
(1).谓刻于碑而载于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諡,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
(2).登载;发表。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慕君名者,輒抄君诗刊载报章,以相矜示。” 邹韬奋 《职业妇女的苦痛》:“如有其他读者能根据实际的经验指出其他的好办法,希望让我们知道,除为转告 王女士 外,还可以刊载出来。”
词语解释:刊镂  拼音:kān lòu
刻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引 叶少藴 曰:“ 淳化 中,復以《史记》、前后《汉》,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鏤者益多。”
词语解释:刊革  拼音:kān gé
删改。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夫 东观 秉笔,容或諂於当时,后来所修,理当刊革者也。” 宋 王安石 《乞改三经义札子》:“伏望清燕之闻,垂赐省览,倘合圣心,谓当刊革,即乞付外施行。”
词语解释:刊贴  拼音:kān tiē
刻印张贴。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浮收豁免,刊贴誊黄,犹时或私征入己。”誊黄, 清 代向全国颁发的用黄纸誊写的诏书。
词语解释:刊改  拼音:kān gǎi
修改;订正。《后汉书·郑玄传》:“﹝ 郑玄 ﹞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芜,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梁书·裴子野传》:“人皆成於手,我独成於心,虽有见否之异,其於刊改一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夫如是,夫子之修《春秋》,皆遵彼乖僻,习其讹谬,凡所编次,不加刊改者也。”
词语解释:刊职  拼音:kān zhí
削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盐课》:“州县蒙冤刊职,将谁诉耶!”
词语解释:刊薙  拼音:kān tì
砍伐,割除。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筑新亭垒埋枯骸教》:“深松茂草,或致刊薙。”
词语解释:刊铸  拼音:kān zhù
镂刻铸造。 郭沫若 《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不过《中庸》经过后人的润色窜易是毫无问题的,任何古书,除刊铸于青铜器者外,没有不曾经过窜易与润色的东西。”
词语解释:刊立  拼音:kān lì
刻石立碑。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乞依二公前例,赐许刊立。”
词语解释:刊约  拼音:kān yuē
删削。《三国志·吴志·阚泽传》:“ 泽 以经传文多,难得尽用,乃斟酌诸家,刊约礼文及诸注説以授二宫。”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又有《周书》者,与《尚书》相类,即 孔氏 刊约百篇之外,凡为七十一章。”
词语解释:刊缉  拼音:kān jī
选辑;编修。《晋书·挚虞束晳传赞》:“ 挚虞 博闻, 广微 絶羣。财成礼度,刊缉遗文。”《唐六典·中书省》:“集贤院学士掌刊缉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
词语解释:刊误  拼音:kān wù
(1).订正讹误。亦有以“刊误”为书名者。如《新唐书·艺文志三》载有 李涪 《刊误》二卷,《宋史·艺文志一》载有 刘攽 《汉书刊误》四卷。
(2).刻印造成的文字讹误。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可能是 杜甫 没有记准确,也可能是‘十年许’的笔误或者刊误。”
词语解释:刊裁  拼音:kān cái
修订。 明 宋濂 《进〈元史〉表》:“於是命翰林学士臣 宋濂 ,待制臣 王伟 协恭刊裁。”
词语解释:刊启  拼音:kān qǐ
开辟。 南朝 宋 鲍照 《石帆铭》:“在昔鸿荒,刊启源陆。”
词语解释:刊发  拼音:kān fā
报纸或杂志上登出
词语解释:刊布  拼音:kān bù
(1).刻版或排版印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著述·忠义录》:“臣於歷代忠义之臣,撮其尤者,为《忠义録》,及恃宠宦官附之。乞刊布臣僚,庶宦者不得行其奸宄矣。”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朱笥河》:“逸书五百餘部,次第刊布,流传海内。”
(2).指刊登公布。 邹韬奋 《对人对境和对己的态度》:“读者诸友对于本文的意见如有补充或纠正之处,希望不吝赐教。我们是非常乐于刊布以公诸社会的。”
词语解释:刊人  拼音:kān rén
刻版工人。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 罗汝槐 ﹞勤志独撰,又三季书成,方授刊人。”
词语解释:刊字匠作  拼音:kān zì jiàng zuò
在石碑上刻字的工匠。《水浒传》第三九回:“小生只会作文及书丹,别无甚用。如要立碑,还用刊字匠作。”
词语解释:刊头  拼音:kān tóu
指报刊上标出名称、期数等项目的地方。
词语解释:刊大  拼音:kān dà
刊授大学的简称。《人民日报》1983.8.21:“刊大也如同确有前途的许多新事物一样,在它的成长初期最需要扶持。”
词语解释:刊出  拼音:kān chū
刊登发表。 孙犁 《致韩映山信》:“这些文章,大都找到了发表地方,刊出后,有些问题,你或有兴趣。”《花城》1981年第2期:“在最近一期的黑板报中,针对矿山机关一些同志说的多做的少的问题,刊出了一幅漫画。”
词语解释:刊印  拼音:kān yìn
刻版印刷或排版印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差拘》:“用纸一方刊印同票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我只记得在已经停刊的《现代》《译文》上,各曾刊印过她的一幅木刻。” 邹韬奋 《职业妇女的苦痛》:“如果搜集这类材料刊印专集,一定是洋洋大观。”
词语解释:刊墨  拼音:kān mò
刻板印刷。 宋 叶适 《〈播芳集〉序》:“於是取近世名公之文,择其意趣之高远,词藻之佳丽者而集之,名之曰《播芳》,命工刊墨,以广其传。”
词语解释:刊剥  拼音:kān bāo
砍削;削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病根常在,未免灭於东而生於西,若欲刊剥洗荡於众欲未萌之先,则又无所用其力。”
词语解释:刊刷  拼音:kān shuā
刊刻印刷。《清史稿·刑法志三》:“刑部将原案及法司督抚各勘语刊刷招册,送九卿、詹事、科道各一分。”
词语解释:刊奠  拼音:kān diàn
犹平定,使安定。 章炳麟 《訄书·相宅》:“ 孙文 曰……处小者,於愉殷赤心之所,撙厉其政,栞奠其水土,抚循其士大夫,其轻若振羽。”
词语解释:刊旅  拼音:kān lǚ
伐树木通道而行旅祭。《史记·夏本纪》:“於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栞旅。”今本《书·禹贡》作“九山刊旅”。 孔 传:“九州名山与槎木通道而旅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