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凤凰 拼音:fèng huáng
亦作“ 凤皇 ”。
(1).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羽毛五色,声如箫乐。常用来象征瑞应。《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凤皇、芝草,贤愚皆以为美瑞;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2).车名。以凤凰为车饰,故名。《汉书·扬雄传上》:“於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翳华芝。” 颜师古 注:“凤皇者,车以凤皇为饰也。”
(3).琴名。《西京杂记》卷五:“ 赵后 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鸞古贤列女之象。”
(4).泛指美琴。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醉客霑鸚鵡,佳人指凤凰。” 仇兆鳌 注:“指凤凰,弹琴也。”
(5).帝王宫中的池台楼阁及宫殿名。《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 飞翔 、 增城 、 合欢 、 兰林 、 披香 、 凤皇 、 鸳鸯 等殿。”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宫中本造 鸳鸯殿 ,为谁新起 凤凰楼 。” 唐 杨炯 《同詹事府官寮祭郝少保文》:“昭昭北斗,宫号文昌;隐隐西掖,池名 凤凰 。”
(6).比喻地位高贵或德才高尚的人。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三:“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南史·范云传》:“昔与将军俱为黄鵠,今将军化为凤皇。” 清 孙枝蔚 《将之屯留省五兄舟次》诗:“ 吴 生性孤直,知交惟数子。凤凰无苟栖,鸳鸯肯独止。”
(7).古代杂戏所用的器物。形制如凤,供表演用。《魏书·乐志》:“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以备百戏。”
(8).凤形饰物。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手里金鸚鵡,胸前綉凤凰。” 五代 和凝 《临江仙》词:“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颭步摇金。”词语解释:鸾凰 拼音:luán huáng
见“ 鸞皇 ”。
词语解释:鸾皇 拼音:luán huáng
亦作“ 鸞凰 ”。
(1).鸾与凤。皆瑞鸟名。常用以比喻贤士淑女。《楚辞·离骚》:“鸞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王逸 注:“鸞皇,俊鸟也。皇,雌凤也。以喻仁智之士。” 唐 韩愈 《苦寒》诗:“鸞皇苟不存,尔固不在占。”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驿里相逢》:“老夫人,你平日呵,本是个天上鸞凰,今日受此大难呵,反做了风中尘垢。” 徐嘉 《论诗绝句》之十六:“ 彭城 二老啸鸞凰,一闋勤王泪满觴。”
(2).鸾凰配对。比喻夫妻或情侣。 元 荆干臣 《醉花阴·闺情》套曲:“分鶯燕,拆鸞凰,总是离人苦断肠。” 明 高濂 《玉簪记·回观》:“因此上收入在云房,今日呵,那知道为你结鸞凰。” 清 李渔 《比目鱼·发端》:“ 刘旦 生来饶艷质, 谭生 一见钟情极,默订鸞凰人不识。”词语解释:求凰 拼音:qiú huáng
亦作“ 求皇 ”。 汉 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相传 相如 歌此向 卓文君 求爱。后因称男子求偶为“求凰”。 宋 刘克庄 《风入松·癸卯至石塘》词:“叹芳卿,今在今亡?絶笔无求凰曲,痴心有返魂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 王子服 ﹞聘 萧氏 ,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十七年来又悼亡,续絃仍復谱求皇。”词语解释:金凤凰 拼音:jīn fèng huáng
(1).车辖之饰物。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汉 宣帝 以皁盖车一乘赐大将军 霍光 ,悉以金铰具。至夜,车辖上金凤凰輒亡去,莫知所之,至晓乃还。”
(2).织物上的金色凤形图案。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瓏影。山枕隐穠妆,緑檀金凤凰。” 华锺彦 注:“金凤凰,枕之纹也。”亦省称“ 金凤 ”。 唐 王建 《宫词》之十七:“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
(3).金制的凤凰形首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金凤凰》:“ 周光禄 诸妓,掠鬢用鬱金油,傅面用龙消粉,染衣以沉香水。月终,人赏金凤凰一隻。” 唐 曹唐 《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诗:“遗情更説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亦省作“ 金凤 ”。 唐 温庭筠 《思帝乡》词:“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入宫》:“春牵意慵,春薰脸浓,春枝髻触摇金凤。”
(4).比喻美好的新事物。 亦杨 《嵖岈山飞出了金凤凰》:“瞧!你们都来了! 嵖岈山 可真是飞出了金凤凰啦!” 陆文夫 《围墙》:“设计所的到会者都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又出在鸡窝里!”《光明日报》1990.8.25:“这个远离大中城市的贫困山区的‘金凤凰’,兴旺的‘奥秘’就在于科技兴厂。”词语解释:白凤凰 拼音:bái fèng huáng
亦作“ 白凤皇 ”。 传说中的神鸟。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十七:“玉詔新除 沉侍郎 ,便分茅土镇东方。不知今夕游何处,侍从皆骑白凤凰。” 宋 陆游 《夜闻塔铃及泉声》诗:“梦骑白凤皇,佩玉朝珠宫。”词语解释:凤求凰 拼音:fèng qiú huáng
乐府琴曲名。因 司马相如 求 卓文君 诗中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句而得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我将絃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 司马相如 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 相如 ,愿小姐有 文君 之意。”词语解释:鸣凰 拼音:míng huáng
指凤形饰物。 明 唐寅 《娇女赋》:“纚火齐兮瑱木难,簪鸣凰兮釵琅玕,络琴瑟兮银指环。”词语解释:赤凤凰 拼音:chì fèng huáng
亦作“ 赤凤皇 ”。
(1).指情夫;情郎。 元 杨维桢 《昭阳曲》:“美人初睡起,内史报兰汤。散尽黄金饼,无寻赤凤凰。” 清 单可惠 《张灯曲》:“美人手掷金橘子,天外飞来赤凤皇。”参见“ 赤凤 ”。
(2).乐曲名。即《赤凤皇来》曲。 明 卓珂月 《花舫缘》:“睡梦裡飞来蛟与龙,《赤凤凰》喉间自涌。”参见“ 赤凤皇来 ”。
词语解释:赤凤 拼音:chì fèng
(1).传说中的神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赤凤来衔璽,青鸟入献书。” 叶玉森 《太平洋归舟中作》诗:“飞潜无主文鰩苦,升謫随天赤凤哀。”
(2). 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所通宫奴名。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后所通宫奴 燕赤凤 者,雄捷能超观阁,兼通昭仪。”后常以喻指情夫。 唐 李商隐 《可叹》诗:“ 梁 家宅里 秦宫 入, 赵后 楼中 赤凤 来。”《孽海花》第二六回回目:“主妇索书,房中飞 赤凤 。”
(3).乐曲名。即《赤凤皇来》。 清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烛龙但恨天难夜,《赤凤》从教昼不回。”
词语解释:赤凤皇来 拼音:chì fèng huáng lái
汉 代歌曲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月十五日,共入 灵女庙 ,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皇来》。乃巫俗也。”亦省作“ 赤凤来 ”。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十月五日,宫中故事,上 灵安庙 ,是日吹塤击鼓歌,连臂踏地,歌《赤凤来》曲。后( 赵飞燕 )谓昭仪曰:‘赤凤为谁来?’昭仪曰:‘赤凤自为姊来,寧为他人乎?’后怒,以杯抵昭仪裙。”参见“ 赤凤 ”。词语解释:只凰
无偶的凰鸟。比喻无配偶的男子词语解释:三小凤凰 拼音:sān xiǎo fèng huáng
清 初之 王式丹 、 唐孙华 、 顾嗣立 三人,才名并著,时号“三小凤凰”。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国初有 江 左三凤凰,后又称 王楼村 ( 式丹 )、 唐寔君 ( 孙华 )、 顾侠君 ( 嗣立 )为三小凤凰。”词语解释:景星凤凰 拼音: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见“ 景星凤皇 ”。
词语解释:景星凤皇 拼音: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亦作“ 景星凤凰 ”。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因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覩之为快。” 宋 苏轼 《梦作司马相如求画赞》:“景星凤凰,以见为宠。”《宣和书谱·隶书叙论》:“学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先见之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