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贿上声 [zǎi,岁也][kē ké][ǎi]

[详注1][léi,败坏]贿[盛器、水流汇合][详注2][jǐ,几多][旧音妥][cuǐ][详注3]


注1:悔 音贿。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读上声。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读去声。今人混读者,非。
注2:嵬 音頠。嵬𡾊,山貌。《左思·魏都赋》或嵬𡾊而复陆。
注3:喂 《唐韵》奴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鮾。《玉篇》饥也。一曰鱼败曰喂。《楚语》民之羸喂,日日已甚。《前汉·魏相传》振乏喂。◎按喂馁古通,今相承,以喂为喂饲之喂,以馁为饥馁之馁,遂分为二。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隐几高几案几老几烦几心几冯几髹几
无几几几时几变几杖几曲木几蹴几不知凡几
凡几抚几石几识几雕几失几久几鸾几
棐几讵几酒几砧几筵几仍几识微见几钓几
未几乌皮几不几灵几亡几仙几炕几懒几
玉几乌几横几琴几投几倚几蝶几毋几
曲几燕几水几文几鹤几沈几通几炕几
书几行几巾几边几赐几绨几俟几寥寥无几
年几事几素几俎几鹿皮几舆几雪窗萤几按几
竹几刀几邻几遽几德几危几非几彤几

词语解释:隐几  拼音:yǐn jǐ
(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 疏:“隐,凭也。 子綦 凭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 隐几对炉熏。”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2).几案。 南朝 齐 谢朓 有《乌皮隐几》诗。《南齐书·孔稚珪传》:“﹝ 太祖 ﹞餉 灵产 白羽扇素隐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会稽记》: 上虞 兰室山 葛玄 所隐之处,有隐几,化为鹿。”
词语解释:无几  拼音:wú jǐ
(1).没有多少;不多。《左传·昭公十六年》:“ 子大叔 、 子羽 谓 子产 曰:‘ 韩子 亦无几求, 晋国 亦未可以贰。’” 杜预 注:“言所求少。”《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説,则反脣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无几矣。” 金 元好问 《乙未正月九日立春》诗:“残魂零落今无几,乞与春风恼鬢华。”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家中的房产,也所剩无几。”
(2).谓时间不多;不久。《诗·小雅·頍弁》:“死丧无日,无几相见。” 朱熹 集传:“言……不能久相见矣。”《东观汉记·桓典传》:“居无几, 相王 吉 以罪被诛。”《梁书·韦粲传》:“ 太清 元年, 粲 至州无几,便表解职。”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江邻几 ﹞与故相 吴正宪 相善……无几, 江 被召修起居注, 吴相 甚喜。”
没有希望。几,通“ 冀 ”。《汉书·匈奴传上》:“单于曰:‘……故约, 汉 常遣翁主,给繒絮食物有品,以和亲,而 匈奴 亦不復扰边。今乃欲反古,令吾太子为质,无几矣。’” 王先谦 补注:“《正义》:‘无几,言无所冀望也。’…… 周寿昌 云:‘言无冀和好矣。’于义亦通。”
词语解释:凡几  拼音:fán jǐ
共计多少。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寿赵癯斋》词:“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沙三》:“ 虎邱 繁华甲天下,酒楼歌榭,画舫灯船,每岁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几。”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编》六:“因没有户籍竟无资格入学的失学儿童,正不知凡几。”
词语解释:棐几  拼音:fěi jǐ
用棐木做的几桌。亦泛指几桌。《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浄,因书之,真草相半。” 宋 陆游 《初夏》诗:“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 元 揭傒斯 《和傅与砺近日》之一:“棐几看云凭,衡门罢月关。”
词语解释:未几  拼音:wèi jǐ
(1).不久。《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朱熹 集传:“未几,未多时也。”《后汉书·马廖传》:“前下制度未几,后稍不行。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晋书·魏咏之传》:“ 咏之 初在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始为 殷仲堪 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 熙寧 中,予预太史,尝按发其欺,免官者六人。未几,其弊復如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不准》:“有名进士某者,选得知县,到任未几,有报窃案刃伤事主者,刑席拟批,总嫌不当。” 郭沫若 《海涛集·离沪之前》:“未几, 仿吾 亦来,我把 仿吾 拉了去, 安娜 也同去。”
(2).不多。《晋书·阳裕载记》:“吾及 晋 之清平,歷观朝士多矣,忠清简毅,篤信义烈,如 阳士伦 者,实亦未几。”
(3).指(年龄)不大。《南齐书·高帝纪上》:“主上春秋未几,诸王竝幼冲。”
词语解释:玉几  拼音:yù jǐ
玉饰的矮桌。《书·顾命》:“相被冕服,凭玉几。” 汉 张衡 《东京赋》:“左右玉几,而南面以听矣。”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 六朝 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 清 吴骐 《汉昭烈》诗:“金甌付记耕莘佐,玉几弥留《顾命》篇。”
词语解释:曲几  拼音:qǔ jǐ
曲木几。古人之几多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材制成,故称。 宋 黄庭坚 《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 宋 邵雍 《初秋》诗:“曲几静中隐,衡门闲处开。”参见“ 曲木几 ”。
词语解释:曲木几  拼音:qǔ mù jǐ
用屈曲的树木制成的矮而小的桌子。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自然曲木几,无名科斗书。”
词语解释:书几  拼音:shū jǐ
小书桌。 宋 黄庭坚 《奉和文潜赠无咎》:“ 晁张 跫然来,连璧照书几。”
词语解释:年几  拼音:nián jǐ
年纪,岁数。几,通“ 纪 ”。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应教》诗:“美人年几可十餘,含羞转笑敛风裾。” 宋 王谠 《唐语林》卷五引 黄幡绰 奏曰:“大家年几不为小,圣体又重,儻马力既极,以至颠躓,天下何望?”《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适来这美貌女子,必定是了。看来年几与我相仿。若求得为妇,平生足矣。”
词语解释:竹几  拼音:zhú jǐ
即竹夫人。 唐 白居易 《闲居》诗:“南簷半牀日,暖卧因成熟,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宋 苏轼 《午窗坐睡》诗:“蒲团蟠两膝,竹几阁双肘。” 宋 苏轼 《次韵柳子玉》:“闻道牀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自注:“俗谓竹几为竹夫人。” 清 张岱 《陶庵梦忆·不二斋》:“余於左设石牀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虻。”参见“ 竹夫人 ”。
词语解释:竹夫人  拼音:zhú fū rén
古代消暑用具。又称青奴、竹奴。编青竹为长笼,或取整段竹中间通空,四周开洞以通风,暑时置床席间。 唐 时名竹夹膝,又称竹几,至 宋 始称竹夫人。 宋 苏轼 《送竹几与谢秀才》诗:“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王文诰 辑注引 查慎行 曰:“盖俗谓竹几为竹夫人也。”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二:“瓶竭重招麴道士,牀头新聘竹夫人。”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竹夫人汤婆子》:“编竹为筒,空其中而窍其外,暑时置牀席间,可以憩手足,取其轻凉也,俗谓之竹夫人。按 陆龟蒙 有《竹夹膝》诗,《天禄识餘》以为即此器也,然曰夹膝,则尚未有夫人之称,其名盖起于 宋 时。”参见“ 竹几 ”。
词语解释:高几  拼音:gāo jǐ
高足的桌子。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具·高几》:“桑柔不倚梯,摘桑赖高几,每於得叶易,曾靡忧校披。”《红楼梦》第四十回:“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
词语解释:几几  拼音:jǐ jǐ
犹几乎。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前入魔鬼之网罗,几几地狱,今登光明之善域,赫赫天堂。”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 孙中山 《社会主义之派别及方法》:“其失业者,固沦落而受天演之淘汰,即有业者亦以工价之贱,几几不能生存於社会矣。”
犹几许。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二:“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
(1).安重貌。《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朱熹 集传:“安重貌。”一说,鞋头尖而上翘。 宋 叶适 《祭陈君举中书文》:“好恶顺逆,几几恭恭;进退用舍,侃侃雝雝。” 清 姚鼐 《淮南盐运通判张君墓志铭》:“羣言以礼,士容几几,维邦之祉;羣言诡随,士容昌被,邑以敝堕。” 清 陈梦雷 《抒哀赋》:“ 姬公 之困鴟鴞兮,婴跋疐而几几。”参见“ 几舄 ”。
(2).偕同貌。 汉 扬雄 《太玄·亲》:“宾亲于礼,饮食几几。” 范望 注:“几几,偕也。”
词语解释:几舄  拼音:jǐ xì
《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周 代大官之鞋色红,头尖而向上翘。后以“几舄”为大官之鞋的代称。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惟兹 少傅 ,秉德渊冲,忠贞作干,夙夜匪躬。履 姬公 之几舄,奏 崇伯 之肤功。”
词语解释:抚几  拼音:fǔ jǐ
凭几,拍几。表示感叹。 晋 陆机 《赴洛中道中作》诗:“抚几不能寐,振衣独长想。”《南史·韦叡传》:“帝见 叡 甚悦,抚几曰:‘佗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吾事就矣。’”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犹忆前岁,余读《东汉》至 陈仲举 、 范 、 郭 诸传,为之抚几。姬一一求解其始末,发不平之色。”
词语解释:讵几  拼音:jù jǐ
谓无多。《文选·陆机〈叹逝赋〉》:“弥年时其詎几,夫何往而不残。” 吕向 注:“詎几,无多也。”《旧唐书·刘仁轨传》:“自顾老病日侵,残生詎几!奄忽长逝,衔恨九泉。所以披露肝胆,昧死闻奏。”
词语解释:乌皮几  拼音:wū pí jǐ
乌羔皮裹饰的小几案。古人坐时用以靠身。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五:“ 锦官城 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仇兆鳌 注:“《高士传》:‘ 晋 宋明 不仕,杜门註 黄老 , 孙登 惠乌羔皮裹几。’” 宋 司马光 《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乌皮几稳风侵鬢,白玉楼高冷透肌。” 金 元好问 《发济源》诗:“弃掷乌皮几,裴回白版扉。”
词语解释:乌几  拼音:wū jǐ
即乌皮几。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乌几重重缚,鶉衣寸寸针。” 宋 张耒 《东堂初寒创意作竹屏障》诗之二:“竹屏风下凭乌几,画作《柯山居士图》。” 元 谢应芳 《题许别驾雪山图》诗:“ 杨 家冰山无足倚,如何坐对兹山隐乌几。”参见“ 乌皮几 ”。
词语解释:乌皮几  拼音:wū pí jǐ
乌羔皮裹饰的小几案。古人坐时用以靠身。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五:“ 锦官城 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仇兆鳌 注:“《高士传》:‘ 晋 宋明 不仕,杜门註 黄老 , 孙登 惠乌羔皮裹几。’” 宋 司马光 《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乌皮几稳风侵鬢,白玉楼高冷透肌。” 金 元好问 《发济源》诗:“弃掷乌皮几,裴回白版扉。”
词语解释:燕几  拼音:yàn jǐ
(1).用以靠着休息的小桌子。《仪礼·士丧礼》:“楔齿用角柶,缀足用燕几。” 贾公彦 疏:“燕,安也。当在燕寝之内,常冯之以安体也。” 宋 范成大 《晓自银林至东灞登舟寄宣城亲戚》诗:“凝香绕燕几,安知路傍情。”
(2).用于宴会,长度不一,可以错综排列成各种图形的几桌。 宋 黄伯思 《〈燕几图〉序》:“《燕几图》者,图几之制也……纵横离合,变态无穷,率视夫宾朋多寡,杯盘丰约,以为广狭之则。”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燕几图》:“ 宋 黄伯思 《燕几图》一卷,几长七尺者二,长五尺二寸五分者二,长三尺五寸者二,皆广一尺七寸五分,高二尺八寸,纵横错综而列之为二十体,变为四十名,谓之骰子桌,取其六数也。后增一几,易名七星,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
词语解释:行几  拼音:háng jǐ
将近。《汉书·韩安国传》:“ 高帝 身被坚执鋭,蒙雾露,沐霜雪,行几十年,所以不报 平城 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 颜师古 注:“几,近也。” 清 李调元 《剿说·吕望行年五十》:“如《汉书·韩安国传》‘行几十年’,行几犹云将近。 高帝 定天下凡七年,故云行几十年。”
词语解释:事几  拼音:shì jǐ
(1).事情,事体。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 强 ( 古强 )转惛耄,废忘事几。 稽使君 曾以玉巵与 强 ,后忽语 稽 曰:‘昔 安期先生 以此物相遗 强 。’”
(2).同“ 事机 ”。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 宋 李纲 《论范蠡张良之谋国处身》:“当事几之会,能决断以收其功。”
(3).事情的苗头、朕兆。 明 宋濂 《衍龄堂记》:“若正梦者,则事几之所形,休禎之先兆也。”
词语解释:刀几  拼音:dāo jǐ
亦作“ 刀机 ”。
(1).切肉用的刀和几案。 唐 罗隐 《谗书·题神羊图》:“ 尧 之庭有神羊以触不正者……是以 尧 之羊亦犹今之羊也,贪狠摇其至性,刀几制其初心,故不能触阿諛矣。” 宋 王安石 《外厨遗火》诗之一:“灶鬼何为便赫然,似嫌刀机苦无膻。”
(2).谓诛除。 唐 李商隐 《贺相国汝南公启》:“ 顺祖 之孝思,丹青 曾 閔 ; 宪皇 之武烈,刀机 彭 韦 。”
(3).喻危险境地。 宋 苏轼 《代张方干谏用兵书》:“使陛下见其号呼於梃刃之下,宛转於刀几之间,虽八珍之美,必将投筯而不忍食。”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卒能除其暴,拯一世之人于刀机陷穽之下,置于安乐之地。”
词语解释:案几  拼音:àn jǐ
几案。 唐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诗:“扣关无僮僕,窥屋唯案几。”
词语解释:时几  拼音:shí jǐ
时期;时日。《墨子·尚同中》:“其事鬼神也……春秋祭祀,不敢失时几。”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曰:“几者,期也……不敢失时几者,不敢失时期也。《国语·周语》注曰:‘期,将事之日也。’是期以日言。不敢失时,并不敢失日,故曰‘不敢失时几’。”
词语解释:石几  拼音:shí jǐ
(1).古代登车时用的垫脚石,其形似几。《仪礼·士昏礼》“妇乘以几” 唐 贾公彦 疏:“此几谓将上车时而登。若王后则履石,大夫、诸侯亦应有物履之,但无文;以言今人犹用臺,是石几之类也。”
(2).石制的几桌。 元 黄庚 《棋声》诗:“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空亭石几寒。”
词语解释:酒几  拼音:jiǔ jǐ
犹酒禁。 章炳麟 《訄书·学变》:“当 魏武 任法时, 孔融 已不平於酒几,又箸论驳肉刑。”
词语解释:不几  拼音:bù jǐ
(1).不盘查。《周礼·秋官·修闾氏》:“邦有故则令守其閭互,唯执节者不几。” 贾公彦 疏:“有执节公使者不几訶也。”
(2).未近,不到。《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楚 不几十年,未能恤诸侯也。” 杜预 注:“几,近也。”
没有希望;不可希求。几,通“ 冀 ”。《商君书·定分》:“为治而去法令,犹欲无饥而去食也,欲无寒而去衣也,欲东而西行,其不几亦明矣。” 朱师辙 解诂:“几,冀也。”《汉书·邹阳传》:“﹝ 高皇帝 ﹞水攻则 章邯 以亡其城,陆击则 荆王 以失其地。此皆国家之不几者也。” 王先谦 补注:“国家谓 吴 。言 高帝 之成功有天命,非今所可几幸也。” 晋 陆机 《感丘赋》:“伤年命之倏忽,怨天步之不几。”
词语解释:横几  拼音:héng jǐ
小长桌。 宋 陆游 《春和初迁坐堂中》诗:“笔砚陈横几,图书罗矮牀。”
词语解释:水几  拼音:shuǐ jǐ
用以盛水的文具。《黑籍冤魂》第二回:“都盛盘内排着文房四宝……像笔架可以搁得烟扦,墨牀可以放得烟泡,墨盒可以盛得烟灰,水几可以插得时鲜花朵。”
词语解释:巾几  拼音:jīn jǐ
巾和案几。泛指日常起居用物。 唐 杜甫 《昔游》诗:“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暮升艮岑顶,巾几犹未却。”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直作移巾几,秋帆发敝庐。”
词语解释:素几  拼音:sù jǐ
(1).古代丧事中用的涂以白土的小几。《周礼·春官·司几筵》:“凡丧事,设苇席,右素几。” 孙诒让 正义:“巾车、素车注云‘以白土堊车也’,此素几当与彼同;丧事略,故不漆也。”
(2).不加雕饰的小几。《南史·沉麟士传》:“ 麟士 无所营求,以篤学为务,恆凭素几,鼓素琴,不为新声。” 唐 司空曙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诗:“羽衣重素几,珠网儼轻埃。” 宋 陆游 《闲居自述》诗:“浄扫明窗凭素几,閒穿密竹岸乌巾。”
词语解释:邻几  拼音:lín jǐ
接近。 清 魏源 《〈孝经集传〉序》:“上及先世,足以当之,而 曾子 亦其邻几者也。”
词语解释:老几  拼音:lǎo jǐ
(1).排行第几。
(2).用于反问。带轻蔑意,谓人不足道。犹言什么东西,什么货色。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你也得学着点,拉一辈子车又算老几?” 曹禺 《雷雨》第三幕:“你死就死了,你算老几!”
词语解释:变几  拼音:biàn jǐ
指古代以玉雕彤漆等为饰的几案,有别于素几。《周礼·春官·司几筵》:“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变几,变更其质,谓有饰也。”按,司几筵掌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一说,为变换新几。 郑玄 注:“谓吉事,王祭宗庙,祼於室,馈食於堂,绎於祊,每事易几,神事文,示新之也。” 孙诒让 正义:“云‘每事易几,神事文,示新之也’者,谓祼时一几,馈食时易一几,绎时又易一几,因祭为神事,其礼尚文,故易几以示絜新也。后 郑 释变为易,与先 郑 变更训同,而义则异。”
词语解释:识几  拼音:shí jǐ
见“ 识机 ”。
词语解释:识机  拼音:shí jī
亦作“ 识几 ”。 谓知晓事物发生变化的几微迹象。 汉 蔡邕 《汝南周勰碑》:“然则识几知命,可覩于斯矣。”《文选·祢衡〈鹦鹉赋〉》:“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 李善 注:“ 王弼 《周易》注曰:‘机者,事之微也’。” 唐 杜甫 《归燕》诗:“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词语解释:砧几  拼音:zhēn jǐ
砧板。 宋 王休 《清清堂赋》:“秋蝉吸林杪之露,苍蝇集砧几之腥。”
词语解释:灵几  拼音:líng jǐ
供奉神主的几筵。 明 夏完淳 《孤雁行》:“拜哭抚灵几,忧来不可任。孤儿在左右,呼舅何慇慇。”
词语解释:琴几  拼音:qín jǐ
安放琴的小桌。 元 黄庚 《次毛一斋韵》:“柳阴分緑笼琴几,花片飞红点砚池。”
词语解释:文几  拼音:wén jǐ
供读书作文的几案。亦为文人间的书信用语,犹足下。 宋 秦观 《鲜于子骏使君生日》诗:“丽句充文几,奇香牣玉奩。”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回音喜慰》:“薄命妾 崔鶯鶯 ,拜奉才郎 君瑞 文几,自别音容,不觉许久。”
词语解释:边几  拼音:biān jǐ
见“ 边机 ”。
词语解释:边机  拼音:biān jī
亦作“ 边几 ”。
(1).边防机宜。 唐 王建 《赠王枢密》诗:“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 宋 王珪 《狄武襄公青神道碑》:“上累讯以边几,尝从容陈所以攻守之计,天子深然之。”《宋史·仁宗纪三》:“﹝ 庆历 元年三月﹞乙卯,詔止郡国举人,勿以边机为名,希求恩泽。”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三引 姚汝金 《题李将军夜逢醉尉图》诗:“儻师 文帝 奬 细柳 ,此尉应得蒙恩知。或如 丙 相恕酒失,异日可藉闻边机。”
(2).边防事务。 宋 王珪 《西京左藏库副使苏安静可供备库使制》:“今荐於帅府,谓可任以边机。” 宋 王震 《朝请郎权发遣陕西副叶康直可朝奉大夫制》:“练达边机,毋易尔旧。”
词语解释:俎几  拼音:zǔ jǐ
亦作“ 俎机 ”。
(1).俎形如几,故称。古代祭祀、燕飨时所用的礼器。《宋史·乐志八》:“执事骏奔,肃将俎几。神其顾歆,永锡多子。”
(2).俎形如几,故称。切肉用的砧板。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 汉祖 之平生可考而知也,委 太公 于俎机而无营救意。”
词语解释:遽几  拼音:jù jǐ
急切期求。 清 吴梅树 《与篠岑论文派书》:“邇来仪文弥加检点,而真意反逊於前,将求一中行之道而从事,又不可以遽几,盖嗛然也。”
词语解释:烦几  拼音:fán jǐ
繁杂的政事。 宋 曾巩 《使相制》:“浸更岁时,休有功烈,而屡形恳请,愿避烦几。”
词语解释:杖几  拼音:zhàng jǐ
亦作“ 杖机 ”。 拐杖与几案。多为老人用具。杖,行走中扶持;几,平时靠倚。 汉 中山王 《文木赋》:“制为杖几,极丽穷美。” 汉 焦赣 《易林·大壮之革》:“举被覆目,不见日月,衣衾杖机,就其夜室。” 元 王士熙 《寿刘邢公》诗:“ 崆峒 别有长生诀,杖几凝香酒半醒。” 明 李东阳 《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客以为亲欢,且将捧觴豆,操杖几,祝百千岁寿。”
词语解释:雕几  拼音:diāo jǐ
亦作“ 雕璣 ”。刻画漆饰成凹凸花纹。《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鏤,君子不履丝屨,马不常秣。” 孔颖达 疏:“车不雕几者,几,谓沂鄂;不雕画漆饰以为沂鄂。” 陈澔 集说:“雕,刻鏤之也;几,漆饰之畿限也。”《孔子家语·问礼》:“车不雕璣,器不彤鏤。”
彫几:刻绘文采之几。诸侯祭祀时设。《周礼·春官·司几筵》:“诸侯祭祀席,蒲筵繢纯,加莞席纷纯,右彫几。” 孙诒让 正义:“彫者,漆而刻画为文。”
词语解释:筵几  拼音:yán jǐ
坐席与几案。古代礼敬尊长或祭祀行礼时的陈设。《周礼·春官·肆师》:“大宾客涖筵几,筑鬻,赞果将。” 南朝 梁 刘歊 《革终论》:“ 范冉 歛毕便葬, 爰珍 无设筵几。” 明 高启 《顾荣庙》诗:“衣冠復古貌,筵几陈新享。”亦谓铺筵设几。《仪礼·聘礼》:“有司筵几于室中。”
词语解释:亡几  拼音:wáng jǐ
(1).很少。《汉书·贾谊传》:“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颜师古 注:“亡几,言不多也。”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当是时,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谬乱,不同夷狄者亡几耳。”
(2).不久。《新唐书·郗士美传》:“亡几,会詔班师,然威振 两河 。”
词语解释:投几  拼音:tóu jǐ
见“ 投机 ”。
词语解释:投机  拼音:tóu jī
亦作“ 投几 ”。
(1).抛石机。古代战具,用以投石击敌。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弩次之者,所以当投几也。”
(2).设置有机件而能制动的器械。《吴子·料敌》:“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乖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投机扼险,委劲待时。”
(3).切中时机。《新唐书·屈突通张公谨等传赞》:“投机之会,间不容穟。”一本作“ 投几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片言解祸》:“自古将相大臣,遭罹譖毁……而以一人片言转祸为福,盖投机中的,使闻之者晓然易寤。”
(4).两相契合。 宋 陈师道 《和黄预病起》:“似闻药病已投机,牛鬭蛇妖顿觉非。”后多指意趣相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杨朔 《麦子黄时》:“不上几天,我们便处得挺投机,仿佛是一家人。”
(5).乘机牟利。 清 徐大椿 《洄溪道情·行医叹》:“要入世投机,只打听近日时医,惯用的是何方何味,试一试偶然得效,倒觉得希奇。” 鲁迅 《书信集·致王志之》:“书中所写,几乎不过是投机的和盲动的脚色,有几个只是赶热闹而已。”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 朱延年 老是做投机买卖,又没有本事,最后蚀光拉倒。”
(6).佛教语。契合佛祖心机。喻彻底大悟。《古尊宿语录·佛眼和尚普说语录》:“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诚哉是言也,乃有《投机颂》云。” 宋 沉辽 《新作小屏》诗:“投机践圣域,所戒怠且狂。”《续传灯录·法光禅师》:“使言言相副,句句投机。”
(7).虫名。即促织。见 晋 崔豹 《古今注·虫鱼》、 宋 陆细 《埤雅·释虫》
词语解释:鹤几  拼音:hè jǐ
画鹤为饰的几案。 唐 王勃 《乾元殿颂》:“自我 唐 太陵 迁构,均五方於鹤几之前;中野凝图,调六气於虬牀之下。”
词语解释:赐几  拼音:cì jǐ
古代天子给有功的老年大臣赐以倚几,以示荣宠。 宋 刘攽 《挽温通议》诗:“聪明百龄事,冠带五朝贤。赐几元知止,临雍尚缺然。”
词语解释:鹿皮几  拼音:lù pí jǐ
古人设于座旁之小桌。倦时可以凭倚。鹿皮作成,隐士所用。 唐 王维 《春园即事》诗:“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词语解释:德几  拼音:dé jǐ
(1).见“ 德机 ”。
(2).犹德惠。《吕氏春秋·报更》:“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 毕沅 校正:“此德几无小,犹所谓惠不期多寡,期於当阨云耳。”
词语解释:德机  拼音:dé jī
亦作“ 德几 ”。 犹生机。《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止,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陈鼓应 注:“杜德机,杜塞生机。”按,机,《列子·黄帝》作“几”。
词语解释:心几  拼音:xīn jǐ
犹心计。《后汉书·宦者传·郑众》:“为人谨敏有心几。”《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四年》:“谨敏有心几。” 胡三省 注:“几,事也;心几,谓心事也。今人谓人胸中有城府者为有心事。”参见“ 心计 ”。
词语解释:心计  拼音:xīn jì
(1).计算;计算的才能。《史记·平準书》:“ 弘羊 , 雒阳 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新五代史·唐臣传·张延朗》:“ 延朗 号为有心计,以三司为己任,而天下钱穀亦无所建明。” 清 王韬 《洋泾浜海市说》:“ 英 人於诸国中最桀黠,工心计,贸迁有无,靡处不至。”
(2).内心考虑。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帝崩於 未央宫 ,无嗣。大臣议所立, 武帝 子独有 广陵王 胥 , 胥 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 光 心计不安。”《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尚 熙 ﹞败走奔 辽东 , 公孙康 诱斩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略》:“ 康 亦心计曰:‘今不取 熙 尚 ,无以为説於国家。’”
(3).谋略,计谋。 唐 张巡 《守睢阳作》诗:“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红楼梦》第一○六回:“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到人后头了!”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为了争夺一个孤儿的两万多元的遗产,她用尽心计。”
(4).犹心情。 南朝 宋 鲍照 《请假启》:“心计焦迫,进退罔躓。”
词语解释:曲木几  拼音:qǔ mù jǐ
用屈曲的树木制成的矮而小的桌子。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自然曲木几,无名科斗书。”
词语解释:失几  拼音:shī jǐ
见“ 失机 ”。
词语解释:失机  拼音:shī jī
亦作“ 失几 ”。
(1).错过时机;失误事机。 晋 陆机 《文赋》:“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2).贻误军机。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山东 巡抚 边都宪 宪 , 真定 巡抚 萧都宪 翀 ,皆抚驭无方,皆差官校拿解赴京,问以失机。”《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谁知正值北虏 也先 为寇,大掠人畜, 陆总兵 失机,扭解来京问罪,连 尤侍郎 都罢官去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三藩之役, 顺承郡王 简亲王 逗留於 楚 ,贝勒 洞鄂 失几于 陕 ,总督 金光祖 将军 舒恕 观望于 粤 。”
词语解释:仍几  拼音:réng jǐ
保留原样的几案。为纪念死者,保留如生前原样,故称。《书·顾命》:“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 孔 传:“仍,因也。因生时几不改作。”《周礼·春官·司几筵》:“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 南朝 陈 沉初明 《陈武帝哀策文》:“哭仍几之将撤,慟祖鬯之虚斟。”
词语解释:仙几  拼音:xiān jǐ
谓死者灵前之几。几,老人凭靠之物。 明 张居正 《答总宪张》:“辱示,敢并及之。薄奠,敬因使者,布之太君仙几。”
词语解释:倚几  拼音:yǐ jǐ
(1).靠在几上。《国语·楚语上》:“倚几有诵训之諫,居寝有褻御之箴。” 韦昭 注:“诵训,工师所诵之諫,书之於几也。”
(2).供人凭靠的几。 晋 张华 《倚几铭》:“倚几之设,设而不倚,作器於此,成礼於彼。”
词语解释:沈几  拼音:shěn jǐ
亦作“ 沉机 ”。亦作“沉机”。亦作“沉几”。
(1).事物隐微的征兆。《后汉书·光武帝纪赞》:“ 光武 诞命,灵貺自甄,沉几先物,深畧纬文。” 李贤 注:“几者,动之微也。物,事也。沉深之几,先见於事也。” 三国 吴 王叡 《将略论》:“ 孔明 创 蜀 ,决沉机二三策,遽成鼎峙。英雄之大略,将帅之弘规也。” 宋 岳珂 《桯史·汴京故城》:“沉几远睹,至是始验。”《明史·太祖纪三》:“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 周恩来 《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目前的政治形势要求我们沉机观变,把西南的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加战斗的党。”
(2).犹深谋。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运利漕》:“是则聚讼盈庭,谋同筑室;沉机运算,功在反掌。”《清史稿·太祖纪》:“ 太祖 仪表雄伟,志意阔大,沉几内藴,发声若鐘,睹记不忘,延揽大度。”
词语解释:绨几  拼音:tí jǐ
铺上绨锦的几案。古为天子专用。《西京杂记》卷一:“ 汉 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綈锦其上,谓之綈几。” 清 钱谦益 《除夕再迭前韵和季穆寄黄二子羽之作兼示子羽》之二:“冰侵綈几书籤冷,衣覆香篝侍女骄。” 清 曹寅 《厅前红梅初开折一枝寄子猷索诗》:“军持涉江水,綈几达晨衙。”
词语解释:舆几  拼音:yú jǐ
车子与几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昔 帝轩 刻舆几以弼违, 大禹 勒笋簴而招諫。”
词语解释:危几  拼音:wēi jǐ
见“ 危机 ”。
词语解释:危机  拼音:wēi jī
(1).亦作“ 危几 ”。潜伏的祸害或危险。 三国 魏 吕安 《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宋书·范泰传》:“如此,则苞桑可繫,危几无兆。” 唐 刘言史 《观绳伎》诗:“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掛纤腰学垂柳。”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
(2).严重困难的关头。亦特指经济危机。 瞿秋白 《欧文的新社会》:“ 英国 的工业经过了一次大危机又恢复过来了。”如:危机输出。
(3).危险的机关。用于杀敌、猎兽、捕鱼等的器具。 清 陈维崧 《八声甘州·南耕斋中食鲥鱼作》词:“贪听渔翁笛,悮触危机。”
词语解释:冯几  拼音:féng jǐ
(1).靠着几。《汉书·王莽传下》:“ 莽 忧懣不能食,亶饮酒,啗鰒鱼。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復就枕矣。” 颜师古 注:“冯读曰凭。”
(2).用以凭靠的几。《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太祖 ﹞特以素屏风、素冯几赐 玠 。”
词语解释:蹴几  拼音:cù jǐ
触机。谓以巧遇而得之。 清 谭嗣同 《仁学》十七:“格致明而对待破,学者之极诣也。 孔子 曰:‘下学而上达。’未有可以躐等而蹴几,亦何可以中止而自画也。”
词语解释:久几  拼音:jiǔ jǐ
方言。许久。 朱自清 《中国歌谣·民歌》:“好 商城 ,到 商城 ,向 项城 ; 归德府 久几不见面, 陈州 伤心到二更。”
词语解释:识微见几  拼音:shí wēi jiàn jǐ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宋史·常安民传》:“惟识微见几之士,然后能逆知其渐。”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纪·哲宗》:“如 常君 者,真识微见几之士也。”参见“ 识微 ”。
词语解释:识微  拼音:shí wēi
《易·繫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物之望。”后以“识微”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 汉 刘向 《说苑·杂言》:“故 箕子 弃国而佯狂, 范蠡 去 越 而易名, 智过 去君弟而更姓,皆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盖无平不陂,无往不復,盛衰无常,吉凶靡定,非识微之君子何足以知之!”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五:“今世识微之士,谓 俄罗斯 将达於彼岸之时不远矣。”
词语解释:炕几  拼音:kàng jǐ
放在炕床或炕上的小型几案。 巴金 《春》一:“她端起杯子喝一口茶,便捧着杯子站起来,走到匟床前面把茶杯放在匟几上。”参见“ 炕几 ”。
词语解释:蝶几  拼音:dié jǐ
形如蝴蝶的案几。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燕几图》:“ 明 人 严澂 又因《燕几图》而变通之,以句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名曰蝶几。今俗传戏具有曰七巧牌者,疑出於此。好事者,或倣七巧牌式,製以为桌,则适还其初矣。”
词语解释:通几  拼音:tōng jǐ
意指哲学。语本《易·繫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自序》:“寂感之藴(指天地阴阳动静的奥妙),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
词语解释:俟几  拼音:sì jǐ
亦作“ 俟畿 ”。 复姓。《魏书·官氏志》:“ 俟几氏 ,后改为 几氏 。”《通志·氏族五》:“ 俟畿氏 ,改为 畿氏 。”参阅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二。一说“俟”当作“侯”。参阅 唐 林宝 《元和姓纂》卷二、 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内入诸姓》
词语解释:雪窗萤几  拼音:xuě chuāng yíng jǐ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 李善 注引《孙氏世录》:“ 孙康 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 宋 陆游 《祭曾原伯大卿文》:“韦编铁砚,雪窗萤几,不足以言其勤。”
词语解释:非几  拼音:fēi jǐ
犹非理,不合正道。《书·顾命》:“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无以 釗 冒贡於非几兹。” 曾运乾 正读:“思凡人尚自治于威仪,尔其勿以嗣王触陷於非理。”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夫古之缀衣虎賁皆选吉士,而后出入起居不陷於非几,所以慎辅导,广忠益也。”
词语解释:髹几  拼音:xiū jǐ
涂上漆的木几。 清 魏耕 《宿千松禅院待钱大缵曾不至》诗:“喧寂两豁如,髹几隐炉香。” 清 金人瑞 《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娟竹临髹几,閒房涤素甆。” 清 曹寅 《廊前手植玉兰盛开自题》诗:“日长清影满髹几,客至临风挥素琴。”
词语解释:不知凡几  拼音:bù zhī fán jǐ
不知道有多少,表示同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 清 张三礼 《〈空谷香〉序》:“余谓海内如 顾 姚 之事者不知凡几,不遇 苕生 ,莫传姓氏。”
词语解释:鸾几  拼音:luán jǐ
刻画有鸾鸟图形的几案。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五·慧弼》:“鸞几麈尾,经书义疏,预是讲仪,一皆付嘱。”
词语解释:钓几  拼音:diào jǐ
谓探求精微之事理。《鬼谷子·权篇》:“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陶弘景 注:“言或不合,反覆相难,所以却论前事也。却论者,必理精而事明,几微可得而尽矣,故曰:‘却论者,钓几也。’求其深微曰钓也。”
词语解释:懒几  拼音:lǎn jǐ
即懒架。 宋 黄庭坚 《题〈校书图〉后》:“ 唐 右相 阎君 粉本《北齐校书图》,士大夫十二员……投壶一、琴二、懒几三。” 宋 黄庭坚 《题〈校书图〉后》:“两榻对设坐者七人……其一仰负懒几,左右手开书。”参见“ 懒架 ”。
词语解释:懒架  拼音:lǎn jià
即曲几。一种供休息用的躺坐器具。 宋 林逋 《春日怀历阳后园游兼寄宣城天使》诗:“一榻竹风横懒架,半轩花月倒顽盆。”《宣和遗事》前集:“ 师师 先寝,天子倚着懒架儿暂歇。”
嬾架:即曲几。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舟车帷幄·嬾架》:“ 陆法言 《切韵》曰, 曹公 作欹架,卧视书。今嬾架,即其制也。”
词语解释:毋几  拼音:wú jǐ
没有希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吴起 ﹞使其妻织组而幅狭於度…… 吴子 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 吴子 ,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 陈奇猷 集释:“几,盖谓希望其事之成功。”《史记·吕不韦列传》:“即大王薨, 安国君 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张守节 正义:“言 子楚 无望得为太子。”
词语解释:炕几  拼音:kàng jǐ
即炕桌。《老残游记》第九回:“靠窗设了一个长炕几,两头两个短炕几。”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下死劲抬起手来,在炕几上重拍一下。” 沙汀 《记贺龙》十五:“﹝ 贺龙 ﹞把炕几上三个烧饼拿来摆着,迭着,正是在玩积木一样。”参见“ 炕桌 ”。
词语解释:炕桌  拼音:kàng zhuō
置于炕上的矮桌。《红楼梦》第九七回:“﹝ 雪雁 ﹞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红楼梦》第一○九回:“ 贾璉 进内见 凤姐 正要穿衣,一时动不得,暂且靠在炕桌儿上。”《老残游记》第九回:“当中一个正方炕桌,桌子三面好坐人的。”
词语解释:寥寥无几  拼音:liáo liáo wú jǐ
形容数量非常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序》:“每欲攷里中旧闻遗事,而志乘所述,寥寥无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工艺不兴,製造不讲,土货销场,寥寥无几,能争利乎?” 峻青 《瑞雪图》:“秋天勉强落了几场小雨,大秋作物虽然没有干死,但收到手的粮食却寥寥无几。”
词语解释:按几  拼音:àn jǐ
案几。古代设于座侧供凭依的小桌。按,通“ 案 ”。 宋 王禹偁 《代伯益上夏启书》:“吾君以臣言为何哉?听用之,则铭于按几可也;罪咎之,则斥于荒裔可也。”
词语解释:彤几  拼音:tóng jǐ
朱漆几。卿大夫来聘时设酢席间。《周礼·春官·司几筵》:“昨席,莞筵纷纯,加繅席画纯,筵国宾于牖前,亦如之,左彤几。” 孙诒让 正义:“《博物志》引 董仲舒 云:‘彤者,赤漆。’”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