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首字词组
凑泊凑钱凑腔凑密凑拢凑浅凑份子凑队
凑手凑数凑热闹凑拍凑搭凑付凑凑 
凑合凑趣儿凑韵凑巧凑整儿凑亟凑助 
凑集凑趣凑理凑四合六凑手不及凑兴凑会 
凑近凑胆子凑聚凑和凑巴凑口馒头凑斗 

词语解释:凑泊  拼音:còu bó
亦作“ 凑拍 ”。
(1).凝合;聚合。《景德传灯录·慧寂禅师》:“我今分明向汝説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登 玉龙 ,其阁跨瀑布上流,当两山峡口,乃西支与中支二大距凑拍处。” 李大钊 《Pan……ism之失败与Democracy之胜利》:“一九一四年世界战祸之勃发,与夫吾国近来政局之翻覆,虽原因多端,凑泊而成,未可以一概而论。”
(2).凑合;拼凑。 宋 陆游 《跋吕成尗〈和东坡尖义韵雪诗〉》:“字字工妙,无牵强凑泊之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既约束,则不得不凑拍;既凑拍,安得有性情哉?” 梁启超 《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实则不过无机的集合,偶然的凑泊,絶非有一共同之目的以相团结。”
(3).促成;形成。《朱子语类》卷六三:“物若扶植,种在土中,自然生气凑泊他。”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此等诗虽非 坡公 著意之作,然自然凑泊,触手生春,亦见其学之富而笔之灵也。” 蔡元培 《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我为什么此时到 湖南 ?为什么今日到这个第一师范学校……这都有各种原因凑泊成功,竟没有一点自由的。”
(4).附着。《朱子语类》卷四:“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穷,然非是气,则虽有是理,而无所凑泊。”
(5).凑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也是机缘凑泊,适纔 闻人生 庵前閒看时,恰好 静观 偶然出来閒步,在门缝里窥看。”
词语解释:凑手  拼音:còu shǒu
(1).手头方便。多指钱、物等。 明 冯惟敏 《塞鸿秋·喜雪》词:“今冬难凑手,来岁好安身。贫,那有隔年陈。”《儒林外史》第五二回:“ 陈四老爷 一时银子不凑手,就托他情愿对扣借一百两银子还他。”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东西不凑手,作得迟啦!可真对不住你们!”
(2).顺手。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对偶有极巧者,亦是偶然凑手,如‘金吾’、‘玉漏’、‘寻常’、‘七十’之类。”
词语解释:凑合  拼音:còu hé
亦作“凑合”。
(1).聚集。《朱子语类》卷三六:“恐人説物自物,道自道,所以指物以见道,其实这许多物事凑合起来,便都是道之体。”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神理凑合时,自然恰得。”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三章三:“也还不是从他所晓得的人事里,拣择凑合起来的。”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而自己村子里的汉子们凑合起来,却不到四百。”
(2).将就。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周礼》:“天官之职,须襟怀洪大方看得,盖其规模至大,若不得此心,欲事事上致曲穷究,凑合此心,如是之大必不能得也。” 瞿秋白 《乱弹·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甚至于有人说:不能够把艺术降低了去凑合大众的程度,只有提高大众的程度,来高攀艺术。” 老舍 《樱海集·月牙儿》:“凑合着手里还有那点钱,我想马上去找个事。”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四章:“我看这个政委,还凑合。”
(3).拼凑。《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乃私赂守门吏卒,在庭中拾将出来。原来只破作三块,将字迹凑合,一毫不损。” 瞿秋白 《乱弹·谈谈〈三人行〉》:“这篇东西不是一口气写的,而是断断续续的凑合起来的。” 毛泽东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有些地方开干部会,事前不准备好报告和决议草案,等开会的人到了才临时凑合。”
(4).碰巧;巧合。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侯白》:“ 成琦 有邻 琦成额 , 琦成额 来, 成琦 不来,座客皆谓天生凑合也。”《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亦是他运气凑合:这年正在省里候补,空閒着没有事。”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一个偶然的凑合使 榆林 前线下来的民工,很多人在这里看见了他们的小子、兄弟、女婿。”
词语解释:凑集  拼音:còu jí
亦作“凑集”。
(1).密集;集中。《西游记》第二七回:“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人烟凑集,车马喧闐。”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如是则选权凑集于 江 浙 ,而西北诸省或空国而无选权也。”
(2).聚集;会集。 明 袁宏道 《与伯修书》:“东西南北名士凑集者,不下十餘人,朝夕命 吴 儿度曲佐酒。” 清 湘灵子 《轩亭冤·游学》:“儂家将所有衣服釵环,尽付典质,凑集一二百金,这事亦很容易的。”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二:“假如不够,要我们叫其它的机关和团体凑集,这事情自然是很难办的。”
(3).拼凑,凑合。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西录》:“诗牌以象牙为之,方半寸。每人分得数十字或百餘字,凑集成诗,最难工妙。”
词语解释:凑近  拼音:còu jìn
亦作“凑近”。 靠近。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随后 大文 也来了,凑近她坐下。”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席中有许多 俄国 女郎,靠我坐的身上香气浓郁,都凑近来问 中国 、 北京 、 上海 的风俗人情,絮絮不已。” 老舍 《四世同堂》五:“什么时候 日本 人问到我的头上来:‘那个杀我们的是你的儿子?’我就胸口凑近他们的枪刺,说:‘一点也不错!’”
词语解释:凑钱  拼音:còu qián
把几个人的钱合在一起 ;筹集款项。例如:大家凑钱买了些图书资料。
词语解释:凑数  拼音:còu shù
亦作“凑数”。 充数。 巴金 《家》三十:“但是 克明 和 觉新 们不肯让他们离开这里,因为需要他们来凑数。” 王西彦 《乡下朋友》:“无镰刀,打稻床,结稻秸,我都可以凑数。”
词语解释:凑趣儿  拼音:còu qù ér
逗趣取乐。例如:他跟我是老搭档,所以故意拿我凑趣儿。
迎合别人的兴趣;使高兴
词语解释:凑趣  拼音:còu qù
亦作“凑趣”。
(1).投合别人的兴趣,使人高兴。《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恨地者,恨他树木生得不凑趣;若是凑趣,生得齐整如意,树本就好做屋柱。”《红楼梦》第三七回:“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赞 宝二爷 又是怎么孝顺,又是怎么知好歹,有的没的,説了两车话。”《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老爷正在为难,将将船顶码头,不想恰巧这位凑趣儿的舅太太接出来了。”《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 田小辫子 还当制臺有心説笑话,同他呕着玩耍,便亦笑嘻嘻的凑趣説道:‘ 江 南本来有个口号,是:婊子多,驴子多,候补道多。’” 茅盾 《子夜》十五:“‘对啦!先得弄好了这回的风潮!’看见 钱葆生 没有话, 李麻子 又插进来凑趣说了一句。”
(2).逗笑取乐。 巴金 《秋》五:“‘我也要来试一试,’ 张氏 凑趣地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如果朋友们凑趣地说:‘那是怕你纳第三个姨太太。’那他就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乐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嘻嘻地笑。”
词语解释:凑胆子  拼音:còu dǎn zi
亦作“凑胆子”。 谓聚集众人以壮气势。如:叫了几个人一起进山,不过是为了凑胆子。
词语解释:凑腔  拼音:còu qiāng
亦作“凑腔”。 犹言搭腔。 李文元 《婚事》:“想到这里,心里一阵不快……所以她当时没随即凑腔。” 姚雪垠 《长夜》三十:“ 薛正礼 怀着心事,不大凑腔。”
词语解释:凑热闹  拼音:còu rè nào
亦作“凑热闹”。
(1).加入进去以增添热闹气氛。《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便是 安老爷 、 安太太 再请上几个旁不相干的人来凑热闹,那 燕 北闲人 作起书来,也一定照 孔夫子 删《诗》《书》《春秋》的例,给他删除了去。”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船长也拿着烟斗,夹在水手群中凑热闹。” 老舍 《二马》第四段三:“我过节再去行不行?我已经答应了 温都太太 在家里凑热闹。”
(2).犹言赶浪头,赶时髦。《羊城晚报》1982.11.8:“要当有风格的作家,不能甘当起哄凑热闹的作家。”
(3).夹杂进去增添麻烦或困难。如:院子小,赶上公休日,各家都洗衣服晒被子,晾不下,家里有老人的就抓紧平常日子洗涮,不赶公休日凑热闹。
词语解释:凑韵  拼音:còu yùn
谓硬凑韵脚。 清 吴骞 《拜经楼诗话》卷一:“古诗尤忌凑韵,有一句凑韵,即是懈处,通篇格律都减。”
词语解释:凑理  拼音:còu lǐ
亦作“凑理”。 肌肉的纹理。凑,通“ 腠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凑理以密。”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 扁鹊 攻於凑理,絶邪气,故痈疽不得成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使刃发如新,凑理无滞。”《宋书·王僧达传》:“兼比日眩瞀更甚,风虚渐剧,凑理合闭,荣卫惛底。” 章炳麟 《訄书·原变》:“至于今,则鬚髮为无用,凑理之上,遂无短毳矣。”
词语解释:凑聚  拼音:còu jù
集中;凑合在一起。《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忽至一个地方,舟中望去,人烟凑聚,城郭巍峨,晓得是到了什么国都了。”《红楼梦》第二三回:“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词语解释:凑密  拼音:còu mì
稠密。 清 吴敏树 《听雨楼记》:“加以屋舍烟火之凑密,儿童鷄犬之声杂闻於耳。”
词语解释:凑拍  拼音:còu pāi
见“ 凑泊 ”。
词语解释:凑泊  拼音:còu bó
亦作“ 凑拍 ”。
(1).凝合;聚合。《景德传灯录·慧寂禅师》:“我今分明向汝説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登 玉龙 ,其阁跨瀑布上流,当两山峡口,乃西支与中支二大距凑拍处。” 李大钊 《Pan……ism之失败与Democracy之胜利》:“一九一四年世界战祸之勃发,与夫吾国近来政局之翻覆,虽原因多端,凑泊而成,未可以一概而论。”
(2).凑合;拼凑。 宋 陆游 《跋吕成尗〈和东坡尖义韵雪诗〉》:“字字工妙,无牵强凑泊之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既约束,则不得不凑拍;既凑拍,安得有性情哉?” 梁启超 《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实则不过无机的集合,偶然的凑泊,絶非有一共同之目的以相团结。”
(3).促成;形成。《朱子语类》卷六三:“物若扶植,种在土中,自然生气凑泊他。”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此等诗虽非 坡公 著意之作,然自然凑泊,触手生春,亦见其学之富而笔之灵也。” 蔡元培 《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我为什么此时到 湖南 ?为什么今日到这个第一师范学校……这都有各种原因凑泊成功,竟没有一点自由的。”
(4).附着。《朱子语类》卷四:“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穷,然非是气,则虽有是理,而无所凑泊。”
(5).凑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也是机缘凑泊,适纔 闻人生 庵前閒看时,恰好 静观 偶然出来閒步,在门缝里窥看。”
词语解释:凑巧  拼音:còu qiǎo
亦作“凑巧”。 偶合;正好。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不承望这搭儿里偏凑巧。”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正要去请,来的凑巧,待我通报。” 老舍 《樱海集·月牙儿》:“多么凑巧呢,离开我们那间小屋的时候,天上又挂着月牙。”
词语解释:凑四合六  拼音:còu sì hé liù
十分巧合。《西游记》第十八回:“ 行者 道:‘你的造化,我有营生,这才是凑四合六的勾当。’”
词语解释:凑和  拼音:còu hé
亦作“凑和”。
(1).杂凑;拼凑。 王统照 《春雨之夜·一栏之隔》:“每天都与铁索的鎯铛声、守门兵士的皮靴声、法警的佩刀声、进门来的汽车声、马铃声,相搀杂着,和答着,成了一种不调协而凑和的声调。”
(2).将就,凑合。 萧军 《羊·职业》:“好好干吧!大家凑和吃碗饭吧!”
(3).恭维,奉承。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二:“ 刘三金 举手把她肩头一拍,瞟着 蔡大嫂 笑道:‘得亏你凑和,莫把我羞死了!’” 艾芜 《我的旅伴》六:“人家抬滑干的朋友,来凑和你,偏要你坐上去,你都不肯赏个脸?”
词语解释:凑拢  拼音:còu lǒng
亦作“凑拢”。 聚合;凑集。《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却不防一声砲响,桥下伏兵齐出,几处凑拢,赶杀前来。”《天地会诗歌选·金钱会十月歌》:“各地摆起团练酒,凑拢‘白布’打‘金钱’。”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他的棺材钱还是我们大伙卖裤子凑拢起来的。”
词语解释:凑搭  拼音:còu dā
拼凑。《红楼梦》第八二回:“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甚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词语解释:凑整儿  拼音:còu zhěng ér
凑成整数。例如:我这里有九十八元,你再给我两元,凑个整儿吧。
词语解释:凑手不及  拼音:còu shǒu bù jí
事情来得太快,出人意外,来不及应付。 清 无名氏 《木兰从军·陷阵》:“孩子们,你看这两个蛮子,好不利害,杀得我凑手不及,如何是好?”
词语解释:凑巴  拼音:còu bā
拼凑。例如:他多少有点儿积蓄,凑巴就可以买台电视机。
词语解释:凑浅  拼音:còu qiǎn
犹言搁浅。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海中不畏风涛,唯惧靠阁,谓之凑浅。”
词语解释:凑付  拼音:còu fù
亦作“凑付”。 应付,将就。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砍柴的藉着一把小钁头的帮助,手抓住柠条和酸枣,凑付着可以上下。”
词语解释:凑亟  拼音:còu jí
急切。 宋 张商英 《护法论》:“或有成名仕路者,功名汩其虑,富贵荡其心,反以此道为不急,罔然置而不问,不觉光阴有限,老死忽至,临危凑亟,虽悔奚追?”
词语解释:凑兴  拼音:còu xīng
亦作“凑兴”。 给人增添兴致。 叶荫庭 《设营队》:“我们一边故意搭几句给他凑兴,一边给他倒酒。” 沙汀 《困兽记》十三:“‘嗨,对!’助手 庄少安 凑兴的叫了起来,‘我们预备吃红蛋吧!’”
词语解释:凑口馒头  拼音:còu kǒu mán tou
快到嘴的馒头。比喻即将得到的好处。 清 李渔 《奈何天·改图》:“[丑云]还要另娶一房。[副浄云]这等不难,有两箇凑口馒头在那里,任凭你喫那一箇。” 清 李玉 《永团圆·宦儒闹府》:“老夫为 江老 事体,费了许多气力,不意反落 蔡生 圈套,把我 老贾 凑口馒头,劈手夺了去。”
词语解释:凑份子  拼音:còu fèn zi
谓各人拿出若干钱合起来送礼或办事。
词语解释:凑凑  拼音:còu còu
聚合貌。《墨子·尚同上》:“今若天飘风苦雨,凑凑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於天者也。”
词语解释:凑助  拼音:còu zhù
伺机帮助。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五经中额》:“入闈时,另编字号於堂廡,不得混杂号舍中,以杜倒换、凑助等弊云云。”
词语解释:凑会  拼音:còu huì
亦作“凑会”。 聚合;会集。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虽有凑会之要, 陶 宛 之术,无所施其巧。” 汉 马融 《长笛赋》:“薄凑会而凌节兮,驰趣期而赴躓。”《朱子语类》卷六八:“且以草木言之,发生到夏时,好处都来凑会。”
词语解释:凑斗
凑巧
词语解释:凑队
集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