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冻云冻饿冻泉冻醴冻梨冻飙冻刺刺冻橘
冻雨冻裂冻皴冻凌冻噤冻闭冻原冻液
冻死冻砚冻研冻凝冻岚冻荄冻九冻疮
冻合冻酒冻人冻蛰冻冽冻干冻剥剥冻瘃
冻馁冻草冻石冻寒冻樾冻冻冻毫冻碌碌
冻雪冻结冻风冻土冻硬冻冰冻浦鱼惊冻害
冻醪冻芋冻饮冻树冻伤冻天行冻雀唐昭冻肉
冻笔冻柳冻僵冻雷冻青冻喂冻喂冻解冰释
冻雀冻笋冻浦冻黎冻轮冻钦钦冻豆腐冻柱

词语解释:冻云  拼音:dòng yún
严冬的阴云。 唐 方干 《冬日》诗:“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暉。” 宋 陆游 《好事近》词:“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词:“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 陆嵩 《新年作》诗:“冻云欲扫未尽扫,红日待生犹未生。”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词语解释:冻雨  拼音:dòng yǔ
冷雨,寒雨。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纳凉诗》:“飞流如冻雨,夜月似秋霜。” 唐 宋璟 《梅花赋》:“冻雨晚湿,夙露朝滋,又如 英 皇 泣於 九疑 。” 宋 苏轼 《游三游洞》诗:“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屨冻苍苔滑。” 清 黄景仁 《岁暮怀人》诗:“打窗冻雨翦灯风,拥鼻吟残地火红。” 茅盾 《虹》九:“彤云密布的长空此时洒下些轻轻飘飘的快要变成雪花的冻雨。冬的黑影已经在这里叩门了。”
涷雨,暴雨。冻、涷,《说文》本为两字,暴雨义应作“涷”,因两字形义相近,古籍刊本往往作“冻”。《淮南子·览冥训》:“若乃至於玄云之素朝,阴阳交争,降扶风,杂冻雨,扶摇而登之,威动天地,声震海内。” 高诱 注:“冻雨,暴雨也。” 唐 杜甫 《枯柟》诗:“冻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一本作“ 涷 ”。 宋 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诗:“断崖苍蘚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清 唐孙华 《喜雨》诗:“山云既楼起,冻雨旋盆倾,高下竝沾溉,溪壑皆渟泓。”
词语解释:冻死  拼音:dòng sǐ
因寒冷而使生物死亡。例如: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毛泽东《七律·冬云》
词语解释:冻合  拼音:dòng hé
犹言冰封。《晋书·慕容皝载记》:“ 皝 将乘海讨 仁 ,羣下咸諫,以海道危阻,宜从陆路。 皝 曰:‘旧海水无凌,自 仁 反已来,冻合者三矣。昔 汉光武 因 滹沱河 之冰以济大业,天其或者欲吾乘此而克之乎!’” 唐 李益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 汉 使前。” 宋 苏轼 《雪诗》之一:“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 明 钱澄之 《三一上人雪竹歌》:“叶上离离雪不动,普天冻合无风吹。” 清 陈维崧 《东风第一枝·丁巳元日大雪是日迎春》词:“白茫茫冻合乾坤,不辨春来何处。”
词语解释:冻馁  拼音:dòng něi
谓饥寒交迫。《墨子·非命上》:“是以衣食之财不足,而飢寒冻馁之忧至。”《孟子·尽心上》:“不煖不饱,谓之冻馁。” 汉 贾谊 《修政语下》:“故妇为其所衣,丈夫为其所食,则民无冻馁矣。” 唐 杜甫 《石柜阁》诗:“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别后南迁,老母即世,为恶人掠卖旗下,挞辱冻馁,所不忍言。” 曹靖华 《飞花集·深沪春意浓似酒》:“有的逃亡他乡,有的远走 南洋 ,能免于冻馁及妻离子散者,没有一户。”
词语解释:冻雪  拼音:dòng xuě
犹冰雪。 隋 江总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池臺聚冻雪,栏牖噪归禽。” 唐 韦应物 《宿永阳寄璨律师》诗:“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词语解释:冻醪  拼音:dòng láo
冬季酿造、及春而成的酒。亦称春酒。 唐 杜牧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宋 司马光 《喜才元过洛小诗招饮》诗:“ 洛 社冻醪熟, 伊 魴丝绘肥。”
词语解释:冻笔  拼音:dòng bǐ
因寒冷而冻结的毛笔。 宋 范成大 《南塘冬夜倡和》:“寒釭欲暗吟方苦,冻笔难驱字更遒。”
词语解释:冻雀  拼音:dòng què
寒天受冻的鸟雀。 元 陈孚 《居庸关》诗:“欲叩往事云漠漠,平沙风起鸣冻雀。” 清 魏源 《武林纪游十首呈钱伊庵居士·西溪》:“曳舟破冰澌,踏林惊冻雀。”
词语解释:冻饿  拼音:dòng è
受冻挨饿。《孟子·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史记·货殖列传》:“ 江 淮 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今先生入无儋石之储,出无束脩之调,徒含章如龙凤,被文如虎豹,吐之如波涛,陈之如锦绣,而冻饿於环堵,何计疏之可弔!” 清 管同 《与某君书》:“今之奔走干謁,营情货财者輒曰:‘吾不好利,如冻饿何!’” 管桦 《〈小英雄雨来〉的命运》:“在那寒风呼啸大雪飞扬的腊月天,常常有因为冻饿而死在村头上的行路人。”
词语解释:冻裂  拼音:dòng liè
因寒冻而开裂。 唐 杜甫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南山豆苗早荒秽, 青门 瓜地新冻裂。” 元 柳贯 《初霁望金华山雪》诗:“沍阴巖谷变晶荧,冻裂仙家月石屏。”
词语解释:冻砚  拼音:dòng yàn
结冰的砚台。 唐 尚颜 《夷陵即事》诗:“暑衣经霜着,冻砚向阳呵。” 宋 陆游 《纵笔》诗:“冻砚笑臞儒,雕弓隐猎徒。”
词语解释:冻酒  拼音:dòng jiǔ
寒凉的酒。 宋 欧阳修 《送谢希深学士北使》诗:“穹庐鸣朔吹,冻酒发朱颜。” 宋 苏轼 《和陶饮酒》诗之七:“脱衣裹冻酒,每醉念此生。”
词语解释:冻草  拼音:dòng cǎo
(1).使草受冻。 唐 陆龟蒙 《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诗:“迎春避腊不肯下,欺花冻草还飘然。”
(2).指经冬未死的草。 清 唐孙华 《癸未元日三迭随庵韵》:“蛰久寒虫将出户,腊过冻草渐逢辰。”
词语解释:冻结  拼音:dòng jié
(1).因遇冷而凝结。 宋 王沂孙 《齐天乐·赠秋崖道人西归》词:“江云冻结,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 茅盾 《色盲》三:“他觉得象有一块冰,塞在胸口,骤然全身的血液都冻结了。” 艾青 《北方》诗:“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
(2).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指人员、资金等)。 蒋子龙 《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文化大革命中遣送的可以回城安排工作,你没有快抓快办,现在又冻结了,叫就地安排。”《当代》1981年第3期:“父母的工资停发了,银行存款也冻结了。”
词语解释:冻芋  拼音:dòng yù
指芋艿。因成熟较晚,常于冬天食用,故称。 唐 轩辕弥明 《石鼎联句》:“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 宋 陆游 《岁暮》诗:“冻芋浊醪邀里巷,昏烟湿雪暗郊墟。”
词语解释:冻柳  拼音:dòng liǔ
冬天的柳。 宋 梅尧臣 《送乐职方知泗州》诗:“长堤冻柳不堪折,穷腊使君单骑行。”
词语解释:冻笋  拼音:dòng sǔn
冬末早春出生的竹笋。 宋 苏轼 《新年》诗之三:“更待春雷发,先催冻笋生。” 宋 苏轼 《和王巩并次韵》之一:“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拆。”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平林抽冻笋,奇艷变山丹。”
词语解释:冻泉  拼音:dòng quán
寒凉的泉水。 唐 杜甫 《谒真谛寺禅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词语解释:冻皴  拼音:dòng cūn
受冻皴裂。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一:“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词语解释:冻研  拼音:dòng yán
冻砚。 宋 唐庚 《夜坐感怀》诗:“破窗灯焰走,冻研笔锋迟。”
词语解释:冻人  拼音:dòng rén
受冻之民。《穆天子传》卷五:“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 汉 贾谊 《新书·礼》:“故礼,国有飢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报囚之日,人主不乐。”
词语解释:冻石  拼音:dòng shí
一种可作印章和工艺品的石料。俗称蜡石。其质地细密滑润,透明如冻,故称。 明 文彭 《印章集说·石印》:“石有数种,灯光冻石为最。”《红楼梦》第三八回:“ 黛玉 放下钓杆,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丫头看见,知他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
词语解释:冻风  拼音:dòng fēng
冷风。例如: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袁宏道《满井游记》
词语解释:冻饮  拼音:dòng yǐn
冰冻的酒或饮料。《楚辞·招魂》:“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王逸 注:“冻,冰也。”
词语解释:冻僵  拼音:dòng jiāng
肢体因受冻而僵硬。《南史·孝义传·殷不害》:“﹝ 不害 ﹞遇见死人沟中,即投身捧视。举体冻僵,水浆不入口者七日,始得母尸。” 明 杨基 《潇湘八景·江天暮雪》诗:“风揽瑞花晚,江寒波欲凝,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 金近 《冬天的玫瑰》诗:“姐妹俩搓搓冻僵的手,抓着枯藤往上爬,手脚刮破不喊痛,心里只想找到玫瑰花。” 韦君宜 《忆西榆林》:“我们这次去,一点忙也没帮上,人可几乎冻僵了。”
词语解释:冻浦
结了冰的河川
词语解释:冻醴  拼音:dòng lǐ
冷酒。《文选·左思〈魏都赋〉》:“清酤如 济 ,浊醪如 河 ,冻醴流澌,温酎跃波。” 张载 注:“《楚辞·小招魂》曰:‘挫糟冻饮酧清凉。’ 王逸 曰:‘冻,冷也。’” 宋 苏轼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冻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
词语解释:冻凌  拼音:dòng líng
即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隆冬寒厉,虽日茹瓮,麴汁犹冻;临下酿时,宜漉出冻凌,於釜中融之。” 明 王冕 《冀州道中》诗:“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鬚。” 束为 《第一次收获》:“ 来生 家就象河里的冻凌,纹丝不动。”
词语解释:冻凝  拼音:dòng níng
(1).因遇冷而凝结。《释名·释天》:“氛,粉也;润气著草木,因寒冻凝,色白若粉之形也。”
(2).引申为凝聚。 王逊 《古代绘画的现实主义》:“而这一热闹场面与这一冻凝在音乐中的安静的片刻景象所形成的对比,更是有力地表现了音乐的美妙。”
词语解释:冻蛰  拼音:dòng zhé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清 杨思圣 《飘风行》:“马毛蝟磔雁声苦,鱼龙冻蛰狐狸嘷。”
词语解释:冻寒  拼音:dòng hán
挨冻受寒。《荀子·富国》:“使民夏不宛暍,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事成功立,上下俱富。”《文子·上仁》:“贫民饥饿,虎狼厌芻豢;百姓冻寒,宫室衣綺绣。”
词语解释:冻土  拼音:dòng tǔ
(1).冻结的土壤。 宋 张耒 《岁暮歌》:“啾啾寒雀飞不起,飢啄冻土藏枯丛。”
(2).今按冻结的持续时间分为暂时性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词语解释:冻树  拼音:dòng shù
谓寒霜凝结在树木上,包裹住枝条。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黍穄》:“常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冻树’日种之,万不失一。”原注:“‘冻树’者,凝霜封著木条也。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他皆倣此。十月冻树,宜早黍;十一月冻树,宜中黍;十二月冻树,宜晚黍。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者,早晚黍悉宜也。”
词语解释:冻雷  拼音:dòng léi
指春天的雷。因天气未暖,还没解冻,故称。 宋 欧阳修 《戏答元珍》诗:“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词语解释:冻黎  拼音:dòng lí
冻梨。《说文·老部》:“耉,老人面冻黎若垢。” 段玉裁 注引 孙炎 曰:“耈,面冻黎色,如浮垢。”
词语解释:冻梨  拼音:dòng lí
形容老人面色。《仪礼·士冠礼》“黄耉无疆” 汉 郑玄 注:“黄,黄髮也。耉,冻梨也。皆寿徵也。”《释名·释长幼》:“九十曰鮐背……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 宋 朱熹 《兼山阁雨中》诗:“面似冻梨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 清 赵翼 《新春招程霖岩汤蓉溪二丈暨庄学晦家缄斋小集》诗:“醉上冻梨面,胥变朱颜丽。”
词语解释:冻噤  拼音:dòng jìn
因冻极而不能开口做声。 宋 张耒 《对雪呈仲车》诗:“飢喉冻噤谁与解,正藉醺酣得嚅囁。”
词语解释:冻岚  拼音:dòng lán
指山林中寒凉的雾气。 唐 曹唐 《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诗之一:“海风卷树冻嵐消,忧国寧辞 岭 外遥!”
词语解释:冻冽  拼音:dòng liè
犹言寒冽。谓冰冷;极冷。《旧唐书·五行志》:“﹝ 开元 ﹞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雨木冰,凝寒冻冽,数日不解。”《新唐书·郭元震传》:“ 神龙 中,迁左驍卫将军、 安西 大都护。 西突厥 酋 乌质勒 部落盛彊,款塞愿和, 元震 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 元震 立不动,至夕冻冽; 乌质勒 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
词语解释:冻樾  拼音:dòng yuè
清凉的树荫。 宋 范成大 《范村午坐》诗:“冻樾午阴圆,静极成痴坐。”
词语解释:冻硬  拼音:dòng yìng
因冷冻的作用而使变硬、受损害、被杀死或受其他影响。例如:一夜的霜冻使地面冻硬了。
词语解释:冻伤  拼音:dòng shāng
有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引起的损伤。轻的冻伤使皮肤红肿、灼痛或发痒,重的皮肤起水泡,最重的引起皮肤、肌肉甚至骨骼坏死。
词语解释:冻青  拼音:dòng qīng
树木名。即冬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冬青》:“冬月青翠,故名冬青; 江 东人呼为冻青。”
词语解释:冻轮  拼音:dòng lún
冰轮。比喻又圆又明的月亮。 唐 王建 《关山月》诗:“关山月,营开道白前军发。冻轮当磧光悠悠,照见三堆两堆骨。”
词语解释:冻飙
寒冬的狂风。 唐 孟郊 《寒溪》诗之五:“冻飈杂碎号,韲音坑谷辛。”
词语解释:冻闭  拼音:dòng bì
犹言冰封。《吕氏春秋·孟冬》:“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发泄。” 唐 元稹 《书异》诗:“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
词语解释:冻荄  拼音:dòng gāi
经冬的草根。 宋 杨万里 《腊里立春蜂蝶辈出》诗:“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疎梅。”
词语解释:冻干  拼音:dòng gān
在高真空下以冻结状态干燥,为此水或其他冻干溶剂快速升华,剩下多孔固体
词语解释:冻冻  拼音:dòng dòng
象声词。 唐 王建 《捣衣曲》:“秋天丁丁復冻冻,玉釵低昂衣带动。”
词语解释:冻冰  拼音:dòng bīng
(1).凝结成冰。《墨子·辞过》:“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口不能徧味,冬则冻冰,夏则饰饐。”
(2).犹寒冰。 宋 柳永 《古倾杯》词:“冻冰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
词语解释:冻天行  拼音:dòng tiān xíng
时症名。即伤寒病。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他﹞一来投不着主儿,二来又染了一场冻天行的病证,不要説盘缠使尽,连身上的衣服也典卖尽了。”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你兄弟在店肆中安下,染了一场冻天行证候,不能进身也。”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孩儿是 徐州 安山县 人氏,姓 陈 名 虎 ,出来做买卖,染了一场冻天行的症候,把盘缠都使用的无了。”
词语解释:冻喂  拼音:dòng wèi
冻馁。
词语解释:冻钦钦  拼音:dòng qīn qīn
形容冷得发抖。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三折:“蚤来到山坡直下,冻钦钦的难立扎。” 元 苏彦文 《斗鹌鹑·冬景》套曲:“脚又滑,手又麻,乱纷纷瑞雪舞梨花。情绪杂,篋囊乏,若老天全不可怜咱。冻钦钦怎行踏!”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风颼颼遍身麻,则我这篤簌簌连身战,冻钦钦手脚难拳。”
词语解释:冻刺刺  拼音:dòng cì cì
严寒刺骨貌。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冻刺刺窰中巴不到那明,痛亲眷敲门都没个应。”
词语解释:冻原  拼音:dòng yuán
北极圈一带的无树平原;苔原
词语解释:冻九  拼音:dòng jiǔ
指数九日子。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如杭》:“十年窗下,遇梅花冻九纔开。”
词语解释:冻剥剥  拼音:dòng bāo bāo
形容寒冷透凉之状。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我则见冻剥剥一行老小,战钦钦四体频摇。”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我冻剥剥靠着这卖文为活,穷滴滴守着这单(簞)瓢也那陋巷。”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多管是人遭遇,料应来天对当,走将来冻剥剥雪上加霜。”
词语解释:冻毫  拼音:dòng háo
冻笔。 明 袁宏道 《雪中限韵时寓沙市同度门作》之二:“冻毫书破字,古绣结残硎。”
词语解释:冻浦鱼惊  拼音:dòng pǔ yú jīng
指 晋 王祥 卧冰求鲤事。《晋书·王祥传》:“ 王祥 字 休徵 , 琅邪 临沂 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温席扇枕,承颜悦膝;冻浦鱼惊,寒林笋出。”
词语解释:冻雀唐昭  拼音:dòng què táng zhāo
指 唐昭宗 受 朱温 胁迫,由 长安 迁都 洛阳 事。《资治通鉴·唐昭宗天佑元年》:“﹝春正月﹞甲子,车驾至 华州 ,民夹道呼万岁,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復为汝主矣!’馆於 兴德宫 ,谓侍臣曰:‘鄙语云:“ 紇干 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乐处。”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因泣下霑襟,左右莫能仰视。”后因以“冻雀唐昭”为典,指处于穷途末路境地的帝王。 柳亚子 《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半壁匆匆三易主,君王神武有谁陪?官蛙 晋惠 原庸主,冻雀 唐昭 岂霸才!”自注:“ 永历帝 。”
词语解释:冻喂  拼音:dòng wèi
冻馁。《国语·齐语》:“君加惠臣,使不冻餧,则是君之惠也。”一本作“ 馁 ”。《吕氏春秋·慎人》:“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於冻餧之患。”《隶释·汉冀州刺史王纯碑》:“閔其粥糜冻餧之患。”
词语解释:冻豆腐  拼音:dòng dòu fǔ
食品名。经过冰冻的豆腐。
词语解释:冻橘  拼音:dòng jú
橘的品种之一。 宋 韩彦直 《橘录·冻橘》:“冻橘,其颗如常橘之半,岁八月八日为小春,枝头时作细白花。既而餘橘已黄,千林已尽,乃始傲然冰雪中。着子甚繁,春二、三月始採之,亦可爱。”
词语解释:冻液  拼音:dòng yè
谓冰雪融化成的水。 明 袁宏道 《是日(花朝)新晴》诗:“愁去东风消冻液,喜来春草迸苔痕。”
词语解释:冻疮  拼音:dòng chuāng
局部皮肤因受冷而成的疮,多发生在手、足、耳朵等暴露部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冻疮》:“冻疮触犯严寒伤,气血肌肉硬肿僵。”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五月·宜忌》:“端阳日,蒲艾曝乾存贮,生子用以沐浴,兼洗冻疮。”
词语解释:冻瘃  拼音:dòng zhú
(1).冻疮。《长阿含经》卷十九:“寒冰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大寒风来吹其身,举体冻瘃,皮肉堕落,苦毒辛酸,悲号叫唤,然后命终。”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 浙江 谓中寒肿覈为冻瘃。”
(2).因天寒而开裂。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煮胶》“煮胶要用二月、三月、九月、十月,餘月则不成”原注:“热则不凝,无作饼。寒则冻瘃,令胶不黏。”
词语解释:冻碌碌  拼音:dòng lù lù
冻得发抖的样子。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恰来到井口边,雪打的我眼怎开,风吹的我身倒偃,冻碌碌自嗟自怨,也是咱前世前缘。冻的我拿不的绳索拳挛着手,立不住身躯耸定肩,苦痛难言!”
词语解释:冻害  拼音:dòng hài
由于气温突然下降或低温持续多日,使植物体的组织受到破坏。
词语解释:冻肉  拼音:dòng ròu
冷冻的肉食
词语解释:冻解冰释  拼音:dòng jiě bīng shì
比喻困难和障碍象冰冻融解那样消释。 宋 朱熹 《中和旧说序》:“﹝予﹞则復取 程氏 书,虚心平气而徐读之,未及数行,冻解冰释。” 明 高攀龙 《讲义·一贯章》:“平日还认夫子有甚高妙,到此方知只是如此,别无餘法。此之谓豁然贯通,此之谓冻解冰释。”
词语解释:冻柱
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