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共240,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冲天冲虚冲浪冲激冲默冲荡冲暗冲年
冲寒冲冲冲淡冲天鹤冲寂冲水冲溢冲陈
冲融冲破冲口冲突冲炎冲瀜冲田冲剧
冲风冲襟冲夜冲然冲举冲要冲犯冲佑观
冲和冲漠冲玄冲撞冲动冲素冲眇冲天物
冲雨冲波冲牙冲冒冲高冲寞冲阳冲凉
冲泥冲人冲澹冲盈冲远冲旷冲锋冲古
冲霄冲飙冲塞冲夷冲用冲德冲邃冲散
冲斗冲星冲静冲梯冲心冲泊冲衢冲街
冲冠冲气冲粹冲情冲深冲真冲腾冲流

词语解释:冲天  拼音:chōng tiān
亦作“冲天”。 直上天空。《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龙兮轔轔,高驼兮冲天。”《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国 魏 曹丕 《浮淮赋》:“白旄冲天,黄鉞扈扈。” 前蜀 韦庄 《喜迁莺》词:“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1).直向天空。《史记·天官书》:“﹝天狗星﹞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衝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项王 在 鸿门 , 亚父 曰:‘吾使人望 沛公 ,其气衝天,五色采相繆,或似龙,戓似云,非人臣之气,可诛之。’” 唐 黄巢 《赋菊》诗:“衝天香阵透 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明 刘基 《二鬼》歌:“惊起五百罗汉,半夜拨剌衝天飞。”
(2).比喻志气超迈或情绪高涨而猛烈。 唐 元稹 《酬卢秘书》诗:“偶有衝天气,都无处世才。未容荣路稳,先踏祸机开。” 丁玲 《团聚》二:“二兄弟,这位有着冲天的志气的最聪明的一个,在父亲失业之后便找到一个颇好的职业。”如:干劲冲天;怒气冲天。
(3).谓向最高统治者告发。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四幕:“这些我都有真凭实据。如果他们要存心跟 忠王 作对, 赖文洪 拼着性命不要,就跟他冲天。”
词语解释:冲寒  拼音:chōng hán
冒着寒冷。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清 钱谦益 《入朝有作呈词馆诸公》诗:“朝朝待漏侍金舆,往往衝寒对玉除。” 朱自清 《别》:“晚上最后一班车来了,他们终于没有来。他恼了,没精打彩地冲寒而回。”
词语解释:冲融  拼音:chōng róng
亦作“冲融”。
(1).充溢弥漫貌。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西游记》第八四回:“﹝ 行者 ﹞佇立在云端里,往下观看,只见那城中喜气冲融,祥光荡漾。”
(2).水波荡漾貌。 唐 杜甫 《渼陂行》:“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裊窕冲融间。” 杨伦 笺注:“冲融,谓水波溶漾。”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诗之一:“飞空结楼臺,影动杳裊冲融间。”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是篇娓娓至数千言,浩浩荡荡,西起 崑崙 ,东注 溟 渤 ,冲融窈窕,异派分支,千态万状,姿媚横生。”
(3).冲和,恬适。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望云悲轗軻,毕景羡冲融。” 杨伦 笺注:“言以年暮,故羡山人颜色冲和。” 元 李裕 《摸鱼儿》词:“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拈花著柳。” 清 侯方域 《宋牧仲诗序》:“吾则甚服其冲融大雅,油然悠然,从容自适,而工者自莫之及,未尝有孤臣寡妇之怨悲、鱷鱼鵩鸟之祲怪引藉为激壮也。”
词语解释:冲风  拼音:chōng fēng
(1).暴风;猛烈的风。《楚辞·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衝风起兮横波。”《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 鲁 縞;衝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可谓善料微景於形外,覿坚冰於未霜,徙薪曲突於方炽之火,纚舟弭檝於衝风之前。”《北齐书·慕容俨传》:“须臾,衝风欻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 唐 杜甫 《枯柟》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2).顶着风;冒着风。 宋 梅尧臣 《西湖对雪》诗:“著物偏能积,衝风不得还。” 清 钱谦益 《乙丑五月削籍南还》诗之九:“单舸衝风滞 楚州 , 淮阴 南下又无舟。” 清 何耳 《燕台竹枝词·硬面饽饽》:“深夜谁家和麵起,衝风唤卖一声声。”
词语解释:冲和  拼音:chōng hé
亦作“冲和”。
(1).淡泊平和。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此子神气冲和,言合规矩,高才妙识,罕见其伦。” 南朝 梁 沉约 《雍雅》之二:“属厌无爽,冲和在御。” 明 宋濂 《〈田氏哀慕诗集〉序》:“卷中诸诗,丰縟而紆徐,粹雅而冲和,固皆一时之杰作。”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韦左司 有其冲和, 柳仪曹 有其峻洁。”
(2).语本《老子》:“冲气以为和。”后以“冲和”指真气、元气。《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谈者又以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 张铣 注:“冲和,谓真气也。”
词语解释:冲雨  拼音:chōng yǔ
冒雨。 唐 韩偓 《即目》诗:“须信闲人有忙事,早来衝雨觅渔师。” 诸宗元 《雨中夜发上海》诗:“一夜奔车越六城,我行衝雨晓还晴。”
词语解释:冲泥  拼音:chōng ní
谓踏泥而行,不避雨雪。 唐 杜甫 《崔评事弟许迎不到走笔戏简》诗:“虚疑皓首衝泥怯,实少银鞍傍险行。” 宋 苏轼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诗之二:“披榛觅路衝泥入,洗足关门听雨眠。” 明 文徵明 《同王履约过道复东堂邀道复履约同作》诗:“推脱尘缘意绪佳,衝泥先到故人家。” 清 王士禛 《答谢方山》诗:“酒车冒雪远衝泥,尺素殷勤 谢傅 题。”
词语解释:冲霄  拼音:chōng xiāo
亦作“冲霄”。 直上云天。多喻取得功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元和元年登科记京兆等第榜叙》:“天府之盛,神州之雄,选才以百数为名,等列以十人为首,起自 开元 、 天宝 、 大历 、 建中 之年,得之者摶跃云衢,阶梯兰省,即六月冲霄之渐也。”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男儿欲遂冲霄志,只在功深与志坚。”
犹冲天。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败桐方委爨,寃匣正衝霄。”
词语解释:冲斗  拼音:chōng dòu
晋 司空 张华 ,望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问之道术家 雷焕 。 焕 谓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其地当在 豫章丰城 间。因补 焕 为 丰城 令,掘地果得龙泉、太阿两宝剑。见《晋书·张华传》。后因以“衝斗”比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华英发。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有气还衝斗,无时会凿坏。” 唐 刘禹锡 《望赋》:“谅衝斗兮谁见,伊戴盆兮何望。” 宋 王禹偁 《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诗:“是何 屈子 不知己,衝斗太阿教补履。”
词语解释:冲冠  拼音:chōng guān
谓头发上指把帽子冲起。形容极为愤怒。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玡城》诗:“少年负壮气,耿介立衝冠。怀纪 燕山 石,思开九谷丸。” 隋炀帝 《白马篇》:“衝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宋 王禹偁 《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谋臣为之切齿,壮士为之衝冠。” 黄节 《宴集桃李花下》诗:“丈夫拊髀惊,衝冠裂目眥。”
词语解释:冲虚  拼音:chōng xū
亦作“冲虚”。
(1).恬淡虚静。《三国志·魏志·王粲等传论》:“而 粲 特处常伯之官,兴一代之制,然其冲虚德宇,未若 徐干 之粹也。” 唐 张九龄 《进千秋节金镜录表》:“圣道冲虚,有来皆应。”《旧唐书·高祖纪》:“且 老氏 垂化,本贵冲虚;养志无为,遗情物外。”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仙冲虚而清静。”
(2).升天。常指成仙。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一:“列仙停脩龄,养志在冲虚。飘颻云日间,邈与世路殊。” 唐 皎然 《奉和崔中丞使君》:“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 唐 曹松 《哭胡处士》诗:“疑是冲虚去,不为天地囚。”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文圭》:“向者布衣,緑眉方口,神仙中人也。如学道,可以冲虚;不尔,垂大名於天下。”
词语解释:冲冲  拼音:chōng chōng
亦作“冲冲”。
(1).涌摇。一说,垂饰貌。《诗·小雅·蓼萧》“鞗革忡忡” 唐 孔颖达 疏:“鞗革即言冲冲,故知垂饰貌。”《说文·水部》“冲” 清 段玉裁 注:“《小雅》曰:‘攸革冲冲。’ 毛 云:‘冲冲,垂饰貌。’此涌摇之义。” 清 凤韶 《凤氏经说·蓼萧》:“‘冲冲’、‘雝雝’,有仪也。”
(2).凿冰声。《诗·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峡石之阿,北阴之中,即《邠》诗‘二之日凿冰冲冲’矣。”
(3).直升貌。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二:“一丸延万纪,物外去冲冲。”
(4).感情激动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你寻思,甚做处,不知就里,直恁冲冲怒?” 明 沉鲸 《双珠记·狱中冤恨》:“恨此人冲冲烈火焚,崩摧五内如斤刃。” 鄢国培 《巴山月》第九章二:“他怒气冲冲将手上的拖帕往甲板上一丢。”
(5).忡忡,忧虑貌。 宋 范仲淹 《依韵酬池州钱绮翁》:“天涯彼此勿冲冲,内乐何须位更崇。” 明 钱嶫 《悯黎咏》:“军行值人日,感叹心冲冲。” 明 武陵仙史 《刘泼帽·春思》套曲:“冲冲,春病沉沉重。”
(1).行貌;往来不绝貌。 汉 扬雄 《法言·问明》:“如庸行翳路,衝衝而活,君子不贵也。” 汪荣宝 义疏:“衝衝而活,谓行无趋嚮,随众往来,罔知生也。” 宋 苏舜钦 《寄题丰乐亭》诗:“把酒谢白云,援琴对孤松。境清岂俗到,世路徒衝衝。”
(2).心神不定貌。 汉 焦赣 《易林·咸之坤》:“心恶来恠,衝衝何惧。”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忽忽而若忘,意衝衝而不定。”
(3).多貌;浓重貌。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燕雀固寂寂,雾露常衝衝。”
词语解释:冲破  拼音:chōng pò
(1).犹突破;冲决。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盖水安流浑而为一,则其色紺碧;一遇击搏,衝破水面,喷溅而起者,其色如珂,如雪,如跃冶之银。” 峻青 《马石山上》:“山坡上面,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声音,在狂风怒吼的树下,他断不定这是一种什么声音,象洪水冲破了堤岸,又象暴雨横扫着山野。”
(2).比喻打破限制。 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但学生运动要得到持久性,要冲破卖国贼的戒严令,警察、侦探、学棍、法西斯蒂的破坏和屠杀政策,只有和工人、农民、兵士的斗争配合起来,才有可能。”
(3).谓突然撞见而揭穿秘密。 清 吴炳 《疗妒羹·假醋》:“相公连宵呼画,指望一遇游魂。先遣 小青 往赚,奴家却随后衝破,翻转脸皮假意发作,看他作何状态!”
词语解释:冲襟  拼音:chōng jīn
亦作“ 冲衿 ”。亦作“冲襟”。 旷淡的胸怀。《晋书·王湛王述等传论》:“ 怀祖 鉴局夷远,冲衿玉粹。” 唐 王勃 《七夕赋》:“矜雅范而霜厉,穆冲襟而烟眇。”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惟公世禄官业,家行士风,茂学清词,冲襟弘度。”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杨巍》:“《梦山集》五律最胜……自书存稿后,乃谓得於 曹纪山 、 吕时臣 为多,雅抱冲襟,令人翛然意远。”
词语解释:冲漠  拼音:chōng mò
亦作“冲漠”。 虚寂恬静。 晋 张协 《七命》:“冲漠公子,含华隐曜。” 宋 梅尧臣 《寄题梵才大士台州安隐堂》诗:“达士远纷华,於兹守冲漠。”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公以高蹈闻四方,贤愚少长,莫不仰其风,观其摆落世纷,悽心於冲漠之境,始终四十年。”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东坡 与 陶 气质不类,故集中《效陶》《和陶》诸作,真率处似之,冲漠处不及也。”
词语解释:冲波  拼音:chōng bō
(1).激浪;大波。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九:“臣闻衝波安流,则龙舟不能以漂;震风洞发,则夏屋有时而倾。”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迴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明 刘基 《寄江西黄伯善兄弟》歌:“我思美人,乃在 洞庭 之阳, 彭蠡 之阴,衝波亘天三百里,离恨比之应更深。” 清 朱彝尊 《李检讨澄中惠鲜鳆鱼赋谢》诗:“俄而投衝波,若勇士赴难。”
(2).冲破波浪。《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若乃奇变纵横,出入无间,衝波截辙,超谷越山,不由舟楫而济 盟津 者,我愚子也,实所不及。” 明 李贽 《解经文》:“望尘奔逸之妄相,日夕奔趣於身外,如衝波逐浪,无有停止。” 王闿运 《与曾侍郎言兵事书》:“驾航衝波,陵涛驰驱,以合 江 南之军。”
词语解释:冲人  拼音:chōng rén
亦作“冲人”。
(1).年幼的人。多为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辞。《书·盘庚下》:“肆予冲人,非废厥谋。” 孔 传:“冲,童。” 孔颖达 疏:“冲、童,声相近,皆是幼小之名。自称童人,言己幼小无知,故为谦也。” 汉 焦赣 《易林·需之无妄》:“戴璧秉珪,请命于 河 , 周公 作誓,冲人瘳愈。”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诏》:“强臣致命,黜我冲人。”《旧唐书·高骈传》:“朕虽冲人,安得轻侮!” 辽道宗 《遣耶律思齐等赐高丽国册(寿昌三年)》:“肇我太祖,嗣及冲人。”
(2).称帝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高贵 冲人,不得復子明辟。” 清 钱谦益 《马母李太孺人寿考》:“今也冲人在上,俊乂盈廷。”
词语解释:冲飙  拼音:chōng biāo
见“ 衝飆 ”。
词语解释:冲星  拼音:chōng xīng
犹冲斗。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词条鬱雾,遥腾驾日之阴;辨鍔横霜,直上衝星之气。” 唐 李乂 《故西台侍郎上官公挽歌》:“顾日琴安在,衝星剑不留。” 明 唐顺之 《送莫子良擢第东归》诗:“衝星看剑气,逼岁换貂衣。”参见“ 衝斗 ”。
词语解释:冲斗  拼音:chōng dòu
晋 司空 张华 ,望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问之道术家 雷焕 。 焕 谓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其地当在 豫章丰城 间。因补 焕 为 丰城 令,掘地果得龙泉、太阿两宝剑。见《晋书·张华传》。后因以“衝斗”比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华英发。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有气还衝斗,无时会凿坏。” 唐 刘禹锡 《望赋》:“谅衝斗兮谁见,伊戴盆兮何望。” 宋 王禹偁 《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诗:“是何 屈子 不知己,衝斗太阿教补履。”
词语解释:冲气  拼音:chōng qì
(1).指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指阴阳二气互相冲击而产生的中和之气。 晋 支遁 《咏怀》之四:“曖曖烦情故,零零冲气新。” 明 唐顺之 《书河图洛书》:“冲气也者,所谓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者也。”
五行之气相冲克者互为“衝气”。《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凡貌伤者病木气,木气病则金沴之。衝气相通也。”参见“ 衝剋 ”。
词语解释:冲浪  拼音:chōng làng
见“ 衝风破浪 ”。
词语解释:冲风破浪  拼音:chōng fēng pò làng
形容在水道中迅猛前进。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之艟艨楼船,不敌今日之铁甲飞轮衝风破浪也。”亦省作“ 衝浪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况因 麟 紱 两儿观光上国,故此鷁舟千里,衝浪长江。”
词语解释:冲淡  拼音:chōng dàn
亦作“ 冲澹 ”。亦作“冲淡”。
(1).冲和淡泊。《世说新语·政事》“ 王安期 为 东海郡 ” 刘孝标 注引《名士传》:“ 王承 字 安期 ……冲淡寡欲,无所循尚。”《晋书·儒林传·杜夷》:“ 夷 清虚冲淡,与俗异轨。”《旧唐书·王徽传》:“ 徽 性冲澹,远势利。”《儒林外史》第九回:“这先生襟怀冲淡,其实可敬!”
(2).指诗歌语言质朴,意境闲适恬静。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六迷》:“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慢而为冲澹。”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陶靖节》:“ 渊明 诗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於自然。” 明 宋濂 《故朱府君文昌墓铭》:“及来京师,又得 好谦 从弟 文昌 诗閲之,冲澹类 汉 魏 ,雄健如盛 唐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秋潭二乡先生诗》:“诗境冲淡孤冷。” 郭沫若 《集外·我的作诗的经过》:“我自己本来是喜欢冲淡的人,譬如 陶 诗颇合我的口味。”参阅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冲淡》
(3).加入别的液体,使原液体在同一单位内所含的某种成分相对减少。 洪深 《青龙潭》第一幕:“雨水一多,把树头的甜味都冲淡了。”
(4).引申为使某种感情、气氛、效果等减弱。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三幕:“请你把天下的悲哀作为你的悲哀,把天下的快乐作为你的快乐,那不是就可以把你个人的感情冲淡一些吗?” 方纪 《三峡之秋》一:“此刻人们心里想的,就只有这件事。以致说不清它是加强了还是冲淡了今天的节日气氛。”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八:“ 梅佐贤 耸一耸肩膀,稀松平常地笑了笑,想把 韩云程 辞职的事冲淡。”
词语解释:冲口  拼音:chōng kǒu
见“ 衝口而出 ”。
词语解释:冲口而出  拼音:chōng kǒu ér chū
谓不加思索说出口来。 宋 苏轼 《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 文忠公 衝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 高念东 ﹞生平遇宴饮赋诗,必择坐客一人代书,歌行近体衝口而出,如宿搆,执笔者几腕脱。” 朱自清 《论老实话》:“生了气或翻了脸,骂起人来,冲口而出,自然也多直言,真话,老实话。”亦省作“ 衝口 ”。 宋 苏轼 《重寄》诗:“好诗衝口谁能择,俗子痴人未遣闻。” 巴金 《秋》四:“‘岂但天空,如果我有翅膀,我连天边也要飞去。’ 淑华 冲口答道。”
词语解释:冲夜  拼音:chōng yè
犯夜。违禁夜行。《太平广记》卷二四二引 唐 陆长源 《辨疑志·萧颖士》:“所见妇人从门牵驴入来,其店叟曰:‘何为衝夜?’曰:‘衝夜犹可,适被一害风措大,呼儿作野狐,合被唾杀。’其妇人乃店叟之女也。” 宋 赵汝鐩 《翁媪叹》诗:“百请幸听去须臾,衝夜搥门谁叫呼?”
词语解释:冲玄  拼音:chōng xuán
淡泊沉静。《北史·隐逸传·徐则》:“悦性冲玄,恬神虚白,飡松饵术,栖息烟霞。”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一:“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词语解释:冲牙  拼音:chōng yá
(1).古代佩玉部件之一种。《礼记·玉藻》:“佩玉有衝牙。” 孔颖达 疏:“凡佩玉必上繫於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端前后以县於璜,中央下端县以衝牙,动则衝牙前后触璜而为声。所触之玉,其形似牙,故曰衝牙。” 晋 潘岳 《籍田赋》:“衝牙錚鎗,綃紈綷縩。”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隆冬自伤书怀一百韵》:“鸣玉鏘登降,衝牙响曳娄。” 清 钱谦益 《松谈阁印史歌为郭胤伯作》:“千官鹤立瞻负扆,衝牙双瑀声鏗鏘。” 刘师培 《文说·耀采》:“盖浑噩之风既革,巍焕之运斯开,观纁緅紺絳,织文有新组之华,琚瑀珩璜,衝牙叶杂佩之响,物固宜然,况於文乎?”
(2).状如冲牙的齿轮。《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二年》:“ 守敬 尝起水浑莲、浑天漏,大小机轮凡二十有五,皆以刻木为衝牙,转为拨击。”
词语解释:冲澹  拼音:chōng dàn
见“ 冲淡 ”。
词语解释:冲淡  拼音:chōng dàn
亦作“ 冲澹 ”。亦作“冲淡”。
(1).冲和淡泊。《世说新语·政事》“ 王安期 为 东海郡 ” 刘孝标 注引《名士传》:“ 王承 字 安期 ……冲淡寡欲,无所循尚。”《晋书·儒林传·杜夷》:“ 夷 清虚冲淡,与俗异轨。”《旧唐书·王徽传》:“ 徽 性冲澹,远势利。”《儒林外史》第九回:“这先生襟怀冲淡,其实可敬!”
(2).指诗歌语言质朴,意境闲适恬静。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六迷》:“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慢而为冲澹。”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陶靖节》:“ 渊明 诗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於自然。” 明 宋濂 《故朱府君文昌墓铭》:“及来京师,又得 好谦 从弟 文昌 诗閲之,冲澹类 汉 魏 ,雄健如盛 唐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秋潭二乡先生诗》:“诗境冲淡孤冷。” 郭沫若 《集外·我的作诗的经过》:“我自己本来是喜欢冲淡的人,譬如 陶 诗颇合我的口味。”参阅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冲淡》
(3).加入别的液体,使原液体在同一单位内所含的某种成分相对减少。 洪深 《青龙潭》第一幕:“雨水一多,把树头的甜味都冲淡了。”
(4).引申为使某种感情、气氛、效果等减弱。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三幕:“请你把天下的悲哀作为你的悲哀,把天下的快乐作为你的快乐,那不是就可以把你个人的感情冲淡一些吗?” 方纪 《三峡之秋》一:“此刻人们心里想的,就只有这件事。以致说不清它是加强了还是冲淡了今天的节日气氛。”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八:“ 梅佐贤 耸一耸肩膀,稀松平常地笑了笑,想把 韩云程 辞职的事冲淡。”
词语解释:冲塞  拼音:chōng sāi
(1).冲积淤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 大河 衝塞,侵啮 金堤 。”
(2).犹郁结。 夏衍 《心防》第一幕:“冲塞起来的感情,阻住了他的话,讲得断断续续。”
要塞。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扼其衝塞,絶其牙市,闭之沙漠之外。”
词语解释:冲静  拼音:chōng jìng
亦作“冲静”。 淡泊宁静。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晋书·华峤传》:“冲静和气,嗇养精神;颐身於清简之宇,留心於虚旷之域。” 宋 曾巩 《福州举知泉州陈枢久不磨勘特与转官表》:“方当朝庭崇尚廉素,诫抑浮竞之时, 枢 独安於冲静,所守如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计其生平,必无胶胶扰扰分外之营求,宜其恬然冲静,颐养天和,得以保此长龄矣。”
词语解释:冲粹  拼音:chōng cuì
亦作“冲粹”。 中和纯正。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令尹之尊,不若德义之贵;三黜之贱,不復冲粹之美。”《初学记》卷十一引《晋起居注》:“ 武帝 詔 郑袤 曰:‘体行纯正,履道冲粹,退有清风之和,进有素丝之节。’”《旧唐书·隐逸传·王远知》:“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 辽 天祚帝 《遣耶律师傅等赐高丽国王太子册》:“器度渊宏,风猷冲粹。”
词语解释:冲激  拼音:chōng jī
亦作“冲激”。 冲动激荡。《三国演义》第五六回:“﹝ 周瑜 ﹞箭疮未愈,因怒气冲激,疮口迸裂,昏絶于地。”
(1).冲撞,撞击。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故善治水者,引之使平,故无衝激之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水出山侧,頽波漰注,衝激横山。” 唐 元结 《小回中》诗:“水石相衝激,此中为小回。”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二·张司封》:“按《四朝闻见録》云: 杭州 江岸,率多薪土,潮水衝激,不过三载輒坏。”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八章:“胸口被怒气和慌乱冲激着,忍不住突突地跳了起来。”
(2).犹冒犯。《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庞 某不知高低,夜来衝激老爹,被老爹拿了,烦望开恩,只饶恕这一遭!”
词语解释:冲天鹤  拼音:chōng tiān hè
亦作“冲天鹤”。 传说 周灵王 太子 晋 从道士 浮邱公 游,曾在 缑氏山 巅控鹤冲天。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庭养冲天鹤,溪留上汉查。”参阅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词语解释:冲突  拼音:chōng tū
亦作“冲突”。 猛冲。《清平山堂话本·老冯唐直谏汉文帝》:“﹝ 匈奴 ﹞长驱番兵,奋力冲突。”
(1).冲袭;突击。指近战。《后汉书·刘虞传》:“ 瓚 乃简募鋭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衝突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操 与 马超 隔 渭水 ,每渡 渭 ,輒为 超 骑所衝突。” 宋 叶适 《开禧二年上宁宗皇帝第二札子》:“臣伏覩 建炎 、 绍兴 渡 江 之后,非不欲固守两 淮 、 襄 、 汉 ,而虏人衝突无常,势不暇及。”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黄兴传记》:“战至距离相去二百米达时,敢死队伏而不动;及 清 军追至一百米达,乃奋起衝突, 清 军死至三千餘人。”
(2).水流冲击堤岸;亦谓水流奔突。 唐 元稹 《重夸州宅景色》诗:“为问 西州 罗刹 岸,涛头衝突近何如?” 宋 苏轼 《晁错论》:“昔 禹 之治水,凿 龙门 ,决 大河 ,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衝突可畏之患,唯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所,是以得至於成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桥下水涌流两崖石间,衝突甚急,南来大溪所不及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咸水衝突而起,如 济南 之 趵突泉 然。”
(3).直闯。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骂胥诗对》:“郡有胥魁,其性刚悍,素为郡人所恶。偶以年劳出职,既府谢而出,跃马还家,道逢道人,衝突而过。”《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宣王 在玉輦之上,打个眼瞇,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面衝突而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官船钉疏板薄,不能衝突波涛。”
(4).碰撞;冲撞。《魏书·刘洁传》:“此等习俗,放散日久,有似园中之鹿,急则衝突,缓之则定。”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世途昏险,拟步如漆,左低右昂,鬭冒衝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核其情罪,较冲突仪仗为更重。”
(5).指冒犯。《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司马貌 ﹞八岁纵笔成文,本郡举他应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逊,衝突了试官,打落下去。”
(6).争执;争斗。 胡适 《在上海》:“我在 西一斋 做了班长,不免有时和学校办事人冲突。” 老舍 《月牙儿》:“看她那个样儿,她不想跟我吵闹,我更没预备着跟她冲突。”
(7).犹矛盾。 瞿秋白 《海上述林》卷上:“他们要求文学之中对于这种斗争的描写,要能够发露真正的社会动力和历史的阶级冲突。” 赵树理 《表明态度》:“近几天村里会议过多,因为时间冲突,武装会议还没有召开。”
(8).文艺理论术语。指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利益等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斗争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既包括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又包括特定环境下人物自身的冲突。冲突是作品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
(9).心理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有内部需要与外部限制的冲突,外部需要之间的冲突和内部需要之间的冲突等。
向前突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榆关》:“墩臺守望,虽鳞次櫛比,而柳栅沙沟,衝突道侧,行旅患之。”
词语解释:冲然  拼音:chōng rán
亦作“冲然”。 谦虚貌。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然人视君貌益冲然,接对言语,退就平实,几可亲近。” 明 归有光 《送余先生南还序》:“其气冲然,如有所不足。” 清 王晫 《今世说·雅量》:“名士讌集,故未尝不在,竟日冲然,若不知其在座者。”
突出貌。《庄子·天道》:“而(汝)容崖然,而目衝然,而顙頯然,而口闞然,而状义然,似繫马而止也。” 唐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
词语解释:冲撞  拼音:chōng zhuàng
亦作“冲撞”。 冒犯。《西游记》第十六回:“谨言!莫要不识高低,冲撞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若是远来的人冲撞了他,好歹就结果了性命。”《红楼梦》第二七回:“但只昨日我回来的晚了,又没有见他,再没有冲撞他的去处了。”
(1).冲击碰撞。 元 萨都剌 《瓜州阻风》诗:“渡口无人上野航,白头危浪自衝撞。”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苑家口》:“独以一河承受诸水,河身狭隘,气势愤激,流沫盘涡,涛声衝撞,如昔人所称 吕梁洪 云。” 清 黄景仁 《春雨望新安江》诗:“舟人同此筋力耳,故能与此相衝撞。”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第四节:“锯齿形的电光,不时地冲撞天空,击打山峰!”
(2).冒犯;触犯。《水浒传》第二回:“ 高俅 不敢过去衝撞,立在从人背后伺候。”《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里来这老贼驴,輒敢如此放肆,把言语衝撞我!”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现在,好,说动土就动土,也不挑个好日子; 龙须沟 要是冲撞了龙王爷呀,怎能不发大水!”
(3).引申为破坏。《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我教你去看有甚人衝撞卦铺,教我三月不发市。”
词语解释:冲冒  拼音:chōng mào
(1).顶着,冒着。谓不顾危险、恶劣环境。 唐 柳宗元 《愚溪对》:“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衝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 太祖 欲亲征,召羣臣议其事。宰臣 冯道 奏以方当盛夏,车驾不宜衝冒。”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兼鈐辖都监等出入暴露,衝冒矢石,比臣处任,尤更重难。” 明 王守仁 《瘞旅文》:“夫衝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飢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癘侵其外,忧鬱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剪灯馀话·鸾鸾传》:“衝冒白刃中,求而未得。”
(2).冲击。《新唐书·马燧传》:“﹝ 燧 ﹞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於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衝冒。”
词语解释:冲盈  拼音:chōng yíng
亦作“冲盈”。 充盈。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序:“号为承平,其实普天之家室,皆怨气之冲盈,争心之触射,毒於黄雾而塞於环瀛也。”
词语解释:冲夷  拼音:chōng yí
亦作“冲夷”。 冲和平易。《宋书·良吏传·陆徽》:“﹝ 朱万嗣 ﹞理业冲夷,秉操纯白。”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一》:“足下示吾近作,勇去口吻之冶俊,为汪洋鬱栗冲夷,是文章之祥也。”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虽学术疏陋,不周世事,而有冲夷自得之风。”
词语解释:冲梯  拼音:chōng tī
古战具。冲车和云梯。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词:“闻説北风吹面急,边上衝梯屡舞。” 清 钱谦益 《王师二十四韵》:“侦犹烦地穴,攻亦舞衝梯。”亦单指云梯。《北史·沉光传》:“及从帝攻 辽东 ,以衝梯击城,竿长十五丈, 光 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敌,杀伤十数人。”
词语解释:冲情  拼音:chōng qíng
亦作“冲情”。 淡泊的情怀。 唐 卢照邻 《咏史》之二:“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唐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骤冲情於月道,飞峻赏於烟墟。”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吴宽》:“ 匏翁 诗,体擅臺阁之华,气含川泽之秀。冲情逸致,雅製清裁,是时 西涯 而外,当手屈一指。”
词语解释:冲默  拼音:chōng mò
亦作“冲默”。 淡泊沉静。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孟嘉 ﹞冲默有远量,弱冠,儔类咸敬之。”《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齐 王俭 《侍皇太子九日玄圃宴》诗:“明明储后,冲默其量。” 唐 韦应物 《沣上精舍答赵氏外生伉》诗:“隐拙在冲默,经世昧古今。”
词语解释:冲寂  拼音:chōng jì
亦作“冲寂”。 淡泊清静。《魏书·阳固传》:“除纷竞而靖默兮,守冲寂以无为。” 前蜀 杜光庭 《皇帝为老君修黄箓斋词》:“敷澹然冲寂之宗,行不宰无为之教。”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江处士》:“ 歙州 江处士 ,性冲寂好道,能制鬼魅。”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施少府 子羽 ﹞佳篇如《送余游兰亭》……各诣妙境,殆萧条而风趣冲寂者。”
词语解释:冲炎  拼音:chōng yán
冒着炎热。 清 陈维崧 《春夏两相期·王家营客店排闷》词:“何事衝炎,爱把软红尘踏。”
词语解释:冲举  拼音:chōng jǔ
亦作“冲举”。 旧谓飞升成仙。 明 袁伯修 《袁宗道传》:“自古之冲举者,岂尽枯槁耶?”《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吾冲举有日,弟子中有能举此函者便为嗣法。”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日月湖》:“ 季真 曾謁一卖药 王老 ,求冲举之术,持一珠貽之。” 清 吴德旋 《书〈抱朴子〉后》:“今曰大药成而白日冲举,寿与天地长久,则曷若朝闻道而夕死之为愈哉。”
词语解释:冲动  拼音:chōng dòng
(1).诱动;挑动。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小 閒 !我这等打扮,可衝动得那厮么?”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休説别的,只这一套衣服也衝动他。”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第七节:“ 日本 争得先著,三国落后了, 沙俄 大受冲动。”
(2).冲击撼动。《水浒传》第九五回:“霎时有无数兵将,从西飞杀过来,早把 宋 兵衝动。”《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陈 兵原无斗志,即时奔散,反将 周 兵衝动。 周公黑肩 阻遏不住,大败而走。”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智识阶级问题、农民问题,经怒潮汹涌的‘十月革命’冲动了根底,正在自然倾向于解决。”
(3).感情特别强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理现象。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忘了,那是我年轻,我一时冲动,说出来这样胡涂的话。”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一章:“她发觉由于自己易冲动,不冷静的性格,给她继续留在 宋 家造成很大的困难。”
(4).犹轰动。 黄远庸 《无理想无解决无希望之政治》一:“最近政界之衝动人物,莫过於 岑春煊 。”
词语解释:冲高  拼音:chōng gāo
亦作“冲高”。 清虚高尚。《后汉书·荀彧传》:“况君奇謨拔出,兴亡所係,可专有之邪?虽慕 鲁连 冲高之迹,将为圣人达节之义乎!”
词语解释:冲远  拼音:chōng yuǎn
亦作“冲远”。 冲和高远。《宋书·徐羡之传》:“詔旨冲远,未垂听纳,三復屏营,伏增忧叹。”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兵部员外郎 约 , 汧公 之子也。以近属宰相子,而雅度玄机,萧萧冲远,德行既优,又有山林之致。”《新唐书·韦斌传》:“ 况 虽世贵,而志冲远,不为声利所迁,当时重其风操。”
词语解释:冲用  拼音:chōng yòng
语本《老子》:“道冲,而用之久不盈。”后以“冲用”指谦和;中和。《三国志·吴志·张温传》“与 温 俱废”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是以远见之士,退藏於密,不使名浮於德,不以华伤其实,既不能被褐韞宝,挫廉逃誉,使才映一世,声盖人上,冲用之道,庸可暂替!”《宋书·谢灵运传》:“ 简文 因心以秉道,故冲用而刑废。” 唐 陆贽 《卢翰刘从一门下中书侍郎平章事制》:“冲用无竭,负规不渝。”
词语解释:冲心  拼音:chōng xīn
触动心境;动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灿若 听了‘紧急家信’四字,一个衝心,忽思量着梦中言语,却似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他又见了几个衝心的钱,这事纔得了。”
词语解释:冲深  拼音:chōng shēn
幽深;深奥。《艺文类聚》卷七八引 晋 湛方生 《庐山神仙诗序》:“窈窕冲深,常含霞而贮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易水》:“岫壑冲深,含烟罩雾。”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羽调曲》:“冲深其智则厚,昭明其道乃尊。”冲,一本作“ 冲 ”。
词语解释:冲荡  拼音:chōng dàng
见“ 衝盪 ”。
亦作“ 衝荡 ”。
(1).冲撞激荡;冲洗。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畦汲而灌者,必衝盪濆激以败土石。” 元 王祯 《柜田》诗:“有时捲地风涛生,外御衝盪如严城。” 张长 《泼水节·泼水》:“水啊,神洁之水啊!对于坏的,脏的,你洗涤,你冲荡!”
(2).冲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三桂 军人人血战,衝盪数十合,呼声震海嶠。”
词语解释:冲水  拼音:chōng shuǐ
(1).重要水道。《管子·度地》:“隄防可衣者衣之,衝水可据者据之。”
(2).逢到水道。 唐 黄滔 《塞上》诗:“衝水路从冰解断,踰城人到月明归。”
词语解释:冲瀜  拼音:chōng róng
亦作“冲瀜”。
(1).充盈弥漫貌。 唐 窦庠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诗:“精气激射声冲瀜,护持海底诸鱼龙。”
(2).水波荡漾貌。 王闿运 《珍珠泉铭》序:“而兹泉瀠泓冲瀜,清澜百步。”
词语解释:冲要  拼音:chōng yào
(1).军事或交通等方面的要地。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今 凉州 ,天下之衝要,国家之蕃衞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显宗 詔 乐浪 人 王景 治渠筑堤,起自 滎阳 ,东至 千乘 一千餘里, 景 乃防遏衝要,疏决壅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吴三桂 ﹞专制 滇 中十餘年,日练士马,利器械,水陆衝要,徧置私人。”
(2).指地理位置或交通位置重要。 金 刘迎 《修城行》:“不知地势实衝要,东连 鄂渚 西 襄阳 。”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繁华安谧的 南京 城,随着这一批示威学生的到来,仿佛敌人出现在城头,冲要的马路和街道,忽然密布了荷枪实弹的武装岗哨。”
(3).比喻重要的事务或重要的职位。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至於贤士贞女,高才儁德,事当衝要者,必盱衡而备言。” 浦起龙 通释:“其人有关国政。”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明公久於衝要,严君非晚,更望勉之!” 清 赵翼 《书刘慕陔守城事》诗:“繄兹应变才,衝要端可付。”
词语解释:冲素  拼音:chōng sù
亦作“冲素”。 冲淡纯朴。 晋 陆机 《七徵》:“ 玄虚子 耽性冲素,雍容玄泊。”《北史·张湛传》:“ 湛 弱冠知名 凉 土,好学能属文,冲素有大志。” 明 张居正 《七贤咏》:“余观七子,皆履冲素之怀,体醇和之质。”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君子抱冲素,往来艰步履。”
词语解释:冲寞  拼音:chōng mò
虚静。 宋 韩维 《同陈太丞游龙兴寺经藏院》诗:“论诗爱平淡,语道造冲寞。”
词语解释:冲旷  拼音:chōng kuàng
亦作“冲旷”。 淡泊旷达。《世说新语·言语》:“ 乐令 女适大将军 成都王 颖 ”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乐广 ﹞清夷冲旷,加有理识。累迁侍中、 河南 尹。在朝廷用心虚淡,时人重其贞贵。” 宋 苏舜钦 《沧浪亭记》:“予既废而获斯境,安於冲旷,不与众驱。” 明 宋濂 《故温州路总管府判官宣君墓志铭》:“襟怀冲旷,外物若不能扰之。”
词语解释:冲德  拼音:chōng dé
冲和的品德。 唐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景云舞》:“噫帝冲德,与天为徒。”
词语解释:冲泊  拼音:chōng bó
亦作“冲泊”。 虚静淡泊。 晋 慧远 《〈大智论钞〉序》:“非夫洞幽入冥,孰能与之冲泊哉!” 宋 叶适 《夫人林氏墓志铭》:“余……见其质性冲泊,器宇明审,侃然穷邑中,量过其任者也。” 明 顾璘 《国宝新编》:“﹝ 都穆 ﹞文简古有法,诗虽过尔冲泊,竟非俗具。”
词语解释:冲真  拼音:chōng zhēn
亦作“冲真”。
(1).淡泊纯净的本性。 晋 王徽之 《兰亭》诗:“未若保冲真,齐契 箕山 阿。”《魏书·程骏传》:“人若乖一则烦伪生,若爽性则冲真丧。”
(2).指淡泊纯净。《太平广记》卷十四引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拾遗·郭文》:“ 太和真人 曾降其室,授以冲真之道。晦跡潜修,世所不知。”
词语解释:冲暗  拼音:chōng ān
年幼蒙昧。《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绍 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春秋》:“ 卓 欲废帝,谓 绍 曰:‘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 陈留王 犹胜,今欲立之。’”
词语解释:冲溢  拼音:chōng yì
溃决泛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万山之水,奔腾而下,其中途必有停瀦之处,始不衝溢为患。”
词语解释:冲田  拼音:chōng tián
亦作“冲田”。 夹在山间的较平坦的水田。《人民日报》1972.8.10:“只有 平头岭 两山之间的 张家口 约有二百三十来亩较平坦的冲田。”
词语解释:冲犯  拼音:chōng fàn
旧时占卜星相术认为日辰、五行、生肖等不合而致凶灾。《初刻拍案惊奇》卷五:“ 张尚书 闻得 李老 许多神奇灵应,便叫人接他过来,把女儿八字与婚期,教他合一合,看怕有什么冲犯不宜。”
(1).冲冒,触犯。 宋 苏轼 《策别十六》:“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衝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2).犹进犯。《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倭寇生发,沿海抢劫,各州县地方,须用心巡警,以防衝犯。”参见“ 衝冒 ”。
(3).犹冒犯,冲撞。 吴祖光 《闯江湖》:“冲犯了这几位爷,招灾惹祸,可了不得!”
(4).旧时一种迷信说法,谓五行相冲克。 沉从文 《贵生》:“大家都知道花轿已进营盘大门,一些人虽怕冲犯,也顾不及了,都赶过去看热闹。”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又叫三老爷查一查,有无冲犯?三老爷经大小姐嘱咐过,只好把子丑寅卯随便推算了一下了事。”
词语解释:冲冒  拼音:chōng mào
(1).顶着,冒着。谓不顾危险、恶劣环境。 唐 柳宗元 《愚溪对》:“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衝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 太祖 欲亲征,召羣臣议其事。宰臣 冯道 奏以方当盛夏,车驾不宜衝冒。”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兼鈐辖都监等出入暴露,衝冒矢石,比臣处任,尤更重难。” 明 王守仁 《瘞旅文》:“夫衝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飢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癘侵其外,忧鬱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剪灯馀话·鸾鸾传》:“衝冒白刃中,求而未得。”
(2).冲击。《新唐书·马燧传》:“﹝ 燧 ﹞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於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衝冒。”
词语解释:冲眇  拼音:chōng miǎo
幼小。《晋书·后妃传论》:“昔者 高宗 谅闇,总百官於老成; 成王 冲眇,託万机於上公。” 宋 苏轼 《孙觉可给事中制》:“朕以冲眇丕承祖宗,未堪多难之忧。”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欲康功普被於黔黎,故盛事施及於冲眇。”
词语解释:冲阳  拼音:chōng yáng
亦作“冲阳”。 中医针灸穴位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最高点。《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十二经表里原络总歌》:“胃脾冲阳公孙间。”注:“足阳明胃经病,可刺本经表之原穴,即冲阳穴也。” 明 王玉峰 《焚香记·回生》:“胸中天突气犹在,足下冲阳脉未沉。”
词语解释:冲锋  拼音:chōng fēng
(1).谓突向敌阵冲击。《魏书·肃宗纪》:“妖党狂丑,必可荡涤,衝锋斩级,自依恆赏。” 明 无名氏 《东明闻见录·永历四年》:“屯田须牛种,练兵须足食,衝锋须坚甲利兵。”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衝锋的,争先赴敌休回头;接应的,要审机观变把前军护。”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四章:“这个滋味可不如打几个冲锋痛快!”
(2).比喻作事领先。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我们一块儿去干,一块儿去忙,一块儿冲锋打胜仗!”
词语解释:冲邃  拼音:chōng suì
亦作“冲邃”。 精深;深厚。 晋 道恒 《释驳论》:“僕曾预闻佛法冲邃,非名教所议;道风玄远,非器象所拟。”《晋书·郗鉴传》:“惟公道德冲邃,体识弘远。” 明 张居正 《贺少司寇少崖傅公三品奏最序》:“ 冯公 渊雅而通识, 傅公 清真而冲邃。”
词语解释:冲衢  拼音:chōng qú
交通大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人情鬼蜮,所在皆然,南北衝衢,为害尤烈。” 清 孙枝蔚 《题扇上俞雪朗所画山水图奉酬王正子送予之屯留长句》:“此邦南北之衝衢,相顾草堂多鸿儒。”
词语解释:冲腾  拼音:chōng téng
犹升腾。 叶挺 《囚歌》:“我只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词语解释:冲年  拼音:chōng nián
亦作“冲年”。 幼年。《魏书·李孝伯传》:“ 高宗 冲年纂运,未及追叙。”《南史·袁昂传》:“孤子夙以不天,幼倾乾荫,资敬未奉,过庭莫承,藐藐冲年,未达朱紫。” 明 张居正 《与南台长言中贵不干外政》:“主上虽在冲年,天挺睿哲,宫府之事,无大无小,咸虚己而属之於僕,中贵人无敢以一毫干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
词语解释:冲陈  拼音:chōng chén
(1).利用战车冲击的阵势。《六韬·鸟云泽兵》:“凡用兵之大要,当敌临战,必置衝陈,便兵所处,然后以车骑分为鸟云之陈,此用兵之奇也。”
(2).冲击敌方战阵。《资治通鉴·晋康帝建元二年》:“ 翰 自出衝陈, 涉夜干 出应之, 慕容霸 从傍邀击,遂斩 涉夜干 。”
词语解释:冲剧  拼音:chōng jù
冲要烦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革陋规》:“如衝剧之区,供应浩繁。”
词语解释:冲佑观  拼音:chōng yòu guān
宫观名。在 福建省 武夷山 。始建于 唐 天宝 年间。历代数易其名, 宋 称“冲祐观”。为道教活动中心之一。 宋 代退职官员常主管观事,以领取半俸。 朱熹 、 陆游 、 辛弃疾 等都先后主管过 冲祐观 。 宋 叶适 《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再主 冲祐观 ,再请老,以直龙图阁致仕。”
词语解释:冲天物  拼音:chōng tiān wù
指鹤。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支遁》:“﹝ 支遁 ﹞谓鹤曰:‘尔冲天之物,寧为耳目之翫乎!’”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张建封妓》:“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
词语解释:冲凉  拼音:chōng liáng
洗澡。例如:运动之后冲凉很痛快。
词语解释:冲古  拼音:chōng gǔ
冲和古朴。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上:“吾郡 杨太宰 梦山先生 ,五言冲古淡泊,在 高子业 季孟间。”
词语解释:冲散  拼音:chōng sàn
受冲击而分离散开。例如:大木筏在急流中被冲散成几块。
词语解释:冲街  拼音:chōng jiē
谓穿街而行。 唐 元稹 《内状诗》:“衝街不避将军令,跋敕兼题宰相名。”
词语解释:冲流  拼音:chōng liú
谓声由口出,连续不断。《文选·成公绥〈啸赋〉》:“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机发响速,怫鬱衝流,参谭云属,若离若合,将絶復续。” 吕延济 注:“怫鬱衝流,参谭云属,皆谓声多而相连貌。”
共240,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