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平声
 韵 平声

拼音:féng 繁体或异体字:东韵,另见

馮 féng
〈名〉
  • 古地名
  • 于是乎伐胥靡阙外。——《左传·定公六年》
康熙字典古文:

  • 《廣韻》扶冰切《集韻》《韻會》皮冰切,𠀤音憑。 (蒸韵)
  • 《說文》馬行疾也。
  • 又《玉篇》乗也,陵也,登也。《易·泰卦》包荒用馮河。《疏》用馮河者,無舟渡水,馮陵於河,是頑愚之人。此九二能包含容受,故曰用馮河也。《爾雅·釋訓》馮河,徒涉也。《疏》小雅小旻,不敢馮河。毛傳云:馮,陵也。然則空涉水陵波而渡,故訓馮爲陵也。又《周禮·夏官·大司馬》馮弱犯寡則眚之。《註》馮,謂乗陵也。又馮馮,牆堅聲。《詩·大雅》削屢馮馮。《傳》削牆鍛屢之聲馮馮然。《朱傳》削屢,牆成而削治重複也。馮馮,牆堅聲。
  • 又借爲馮依字。《詩·大雅》有馮有翼。《傳》可馮依,以爲輔翼也。
  • 又《揚子·方言》馮,怒也。楚曰馮。《註》馮,恚盛貌。《左傳·昭五年》今君奮焉,震𩃓馮怒。
  • 又恃也,矜也。《史記·伯夷傳》衆庶馮生。《註》馮者,恃也。言衆庶之情,蓋馮恃矜其生也。又《莊子·盜跖篇》富人侅溺於馮氣,若負重行而上也。《註》呂吉甫曰:馮,恃多資氣驕滿也。舊註馮讀如憤,非。
  • 又不滿之意。《張衡·西京賦》惟帝王之神麗,懼尊𤰞之不殊。雖斯宇之旣坦,心猶馮而未攄。《註》宮室神嚴,所以別尊𤰞,故此宇雖寬坦,心未攄散也。
  • 又古郡名。《前漢·地理志》左馮翊註,故秦內史,太初元年更名。又馮乗縣,屬蒼梧郡。
  • 又官名。《周禮·春官·宗伯》馮相氏。《註》馮,乗也,相視也。
  • 又馮夷,神名。
  •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庚韵)
  • 馮,閎大也。一曰虛廓。
  • 又《唐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符中切,𠀤音逢。 (东韵)
  • 《玉篇》姓也。《韻會》鄭馮𥳑子。
  • 又《集韻》皮命切,音病。 (敬韵)
  • 據也。
  • 又父吻切。 (吻韵)
  • 與憤同。懣也。
  • 考證: 〔《爾雅·釋訓》馮河,徒涉也。《疏》小雅小旻,不敢馮河。毛傳云,馮,陵也。然則豈涉水陵波而渡,故訓馮爲陵也。〕
  • 謹照原文豈涉水改空涉水。〔《張衡·西京賦》心猶馮而未慮。〕
  • 謹照原文未慮改未攄。〔又郡名。《前漢·地理志》左馮翊。〕
  • 謹照原文左馮翊下增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