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冠带 拼音:guàn dài
(1).帽子与腰带。《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 宋 司马光 《晚食菊羹》诗:“归来褫冠带,杖履行东园。” 明 沉鲸 《双珠记·弃官寻父》:“今日解了冠带,扮做常人。轻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
(2).戴帽子束腰带。《战国策·楚策一》:“ 秦王 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 三国 魏 曹操 《薤露》诗:“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彊。”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先生﹞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红楼梦》第六二回:“ 寳玉 清晨起来,梳洗已毕,便冠带了。”
(3).指装束,打扮。《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楚 阵 韩员 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这般冠带?名呼做 杀虎壮士 。”
(4).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韩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带之国。” 宋 洪迈 《容斋四笔·饶州风俗》:“ 宋 受天命,然后七 闽 、二 浙 与 江 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五章引《宣布满清皇室罪状檄》:“山河依旧,先人之庐墓可亲;冠带奚存,九世之仇讎宜復。”
(5).谓使习礼仪。《旧唐书·玄宗纪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冠带 月支 ,旅应騶牙之瑞,梯航日出,咸输象齿之珍。”
(6).比喻封爵,官职。《战国策·魏策四》:“且夫 魏 一万乘之国,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 秦 之强足以为与也。”《明史·唐胄传》:“遇赦復冠带,卒。”
(7).指官吏、士绅。《文选·张衡〈西京赋〉》:“冠带交错,方辕接軫。” 薛综 注:“冠带,犹搢绅,谓吏人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晋朝 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 宋 叶适 《北村记》:“相为市者,皆鱼虾之友,菱芡之朋,而冠带车马之来絶矣。” 明 张煌言 《祭延平王文》:“中原冠带,夹道壶浆。”
(8).指男子。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盈盈弱女,僭称冠带之雄。渺渺丈夫,反袭裙釵之饰。”词语解释:冠军 拼音:guàn jūn
(1).谓列于诸军之首。《史记·黥布列传》:“ 项梁 涉 淮 而西,击 景驹 、 秦嘉 等, 布 常冠军。” 唐 李德裕 《授石雄晋绛行营节度使制》:“勇则冠军,威能振敌。” 宋 司马光 《赐殿前都指挥安武节度使郝质不允诏》:“卿以沉勇冠军,忠厚许国。”
(2).泛称得第一者。常指体育运动等竞赛中的第一名。 清 黄周星 《补张灵崔莹合传》:“父命 灵 出应童子试,輒以冠军补弟子员。” 韦君宜 《似水流年·一个炼铁厂的历史》:“不要说在全国,就是在全县里我们也并没有夺得冠军。”如:足球冠军。
(3).古将军名号。 魏 晋 南北朝 皆设冠军将军, 唐 代设冠军大将军,为武散官。《宋书·武帝纪上》:“初为冠军 孙无终 司马。” 北周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下有磐石,可坐数十人,冠军将军 刘敬宣 每登陟焉。” 唐 元稹 《姚文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制》:“可冠军大将军,行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封赐如故。”
(4). 清 代官名。 清 銮仪卫及旗手卫,皆以冠军使领之。见《清通志·职官五》。
(5).指 汉 霍去病 。 霍去病 曾因征 匈奴 等军功封冠军侯,因以“冠军”称之。《汉书·叙传下》:“票骑冠军,猋勇纷紜……述 卫青 霍去病 传第二十五。” 南朝 梁 吴均 《边城将》诗之一:“尔时始应募,来投 霍冠军 。”
(6).指 楚 令尹 宋义 。 楚怀王 以 宋义 为上将军,号 卿子冠军 。后为 项羽 所杀。 清 王顼龄 《读史有感》诗:“ 湘东 漫説擒 侯景 , 项羽 徒能杀 冠军 。”
(7).古县名。 汉 元朔 六年(公元前123年)置。因 霍去病 功冠诸军,封 冠军侯 于此,故名。治所在今 河南 邓县 西北。 隋 末 朱粲 曾据此称 楚帝 。 唐 贞观 初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 湍水 出 酈县 北 芬山 ,南流过其县东,又南过 冠军县 东。”词语解释:冠子 拼音:guàn zi
(1).指道士帽。 唐 周渭 《赠龙兴观主吴崇岳》诗:“楮为冠子布为裳,吞得丹霞寿最多。”
(2).指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一种帽子。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冠子》:“冠子者, 秦始皇 之制也。令三妃九嬪当暑戴芙蓉冠子,以碧罗为之。” 五代 和凝 《临江仙》词之三:“碧罗冠子稳犀簪,凤皇双颭步摇金。”
(3).鸟类头上的冠状突起物。 周立波 《下放的一夜》:“她依了这话,向 卜大老倌 借了一只冠了很深的雄鸡,用剪子铰去一块冠子尖,血喷出来了。”
(1).给儿子行加冠礼。《礼记·杂记下》:“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梁书·贺琛传》:“时皇太子议,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女。”
(2).成年的男子。《韩诗外传》卷七:“冠子不詈,髦子不笞,听其微諫,无令忧之。此为人父之道也。”词语解释:冠者
指成年人词语解释:冠绝 拼音:guàn jué
远远超过。《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 石崇 , 河南 黄谷涧 中有园,冠絶时辈。”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之三:“选得芳容端丽,冠絶 吴姬 。” 清 袁枚 《新齐谐·琵琶坟》:“ 董太史 潮 ,青年科第以书画文辞冠絶时辈。” 许地山 《危巢坠简·无忧花》:“她底舞艺本是冠绝一城的。”词语解释:冠士 拼音:guàn shì
已行冠礼的成年之士。《礼记·投壶》:“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宾党。” 孔颖达 疏:“冠士者,谓外人来观投壶,成人加冠之士。尊之,故令属宾党。”词语解释:冠篇 拼音:guàn piān
谓写序言。 宋 魏了翁 《费元甫注陶靖节诗序》:“今成书,而属余冠篇,乃以所闻于师友者,復之。”词语解释:冠岁 拼音:guàn suì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称二十岁为冠岁。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於鑠冠岁,腾华流艺。”《旧唐书·崔胤传》:“冠岁名升甲乙,壮年位列於公卿。”词语解释:冠伦 拼音:guàn lún
盖过同辈。《文选·扬雄〈甘泉赋〉》:“ 皋伊 之徒,冠伦魁能。”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冠其羣伦。” 宋 司马光 《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加宣徽南院使制》:“忠力冠伦,识略高世。” 清 曹国榘 《顾梁汾纂张太岳书札奏疏小引》:“予见其翘楚冠伦,昂藏磊落。”词语解释:冠礼 拼音:guàn lǐ
古代男子二十岁(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礼记·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 清 戴名世 《宏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太子性仁弱,生十年行冠礼,执圭见羣臣,进止不失尺寸。”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出家人受了大戒,从沙弥升为和尚,正和我们在家人行过冠礼,由童子而为成人相同。”词语解释:冠字
古代男子二十岁而冠,并赐以字词语解释:冠头
加在前头词语解释:冠族 拼音:guàn zú
显贵的豪门世族。《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於是收 爽 羲 …… 范 当 等,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桓范 字 元则 ,世为冠族。”词语解释:冠狗 拼音:guàn gǒu
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贺 为王时,又见大白狗冠方山冠而无尾,此服妖,亦犬旤也。 贺 以问郎中令 龚遂 , 遂 曰:‘此天戒,言在仄者尽冠狗也。’” 颜师古 注:“言王左右侍侧之人不识礼义,若狗而著冠者耳。”词语解释:冠部 拼音:guàn bù
指吏部。古代中央官制设六部,以吏部为首。故称。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甫越兼旬,遽移冠部,畀之华剧,增以事权。”词语解释:冠序 拼音:guàn xù
在书前加序言。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宠以冠序,锡之嘉名。每开经筵,常令进读。”《宋史·李焘传》:“《长编》全书成……请上称制临决,又请冠序,上许之,竟不克就。”词语解释:冠首 拼音:guàn shǒu
(1).首位。《汉书·伍被传》:“是时 淮南王安 好术学,折节下士,招致英雋以百数, 被 为冠首。” 颜师古 注:“冠首,最居其上也。”《三国志·吴志·薛莹传》:“ 莹 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 莹 为冠首。”《北齐书·崔昂传》:“左丞兼尚书,近代未有,唯 昂 独为冠首,朝野荣之。”
(2).加在前头。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自从《男女之秘密》、《男女交合新论》出现后, 上海 就很有些书名喜欢用‘男女’二字冠首。”词语解释:冠带医生
大医院有称职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