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盐平声 [同恹][zhān,占卜][音尖。流入也,浸也。][详注1][nián][详注2][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燖 《集韵》慈盐切《韵会》昨盐切,音潜。《玉篇》本作燂。《集韵》沈肉於汤也。或作爓煔。《仪礼·聘礼注》肤豕肉也。惟燖者有肤。《释文》燖,刘音寻。一本作爓,音潜。 又《广韵》徐盐切《集韵》徐廉切,音阎。《广韵》本作燖。详燖字注。
注2:针 《广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钳。人名。《诗·秦风》子车针虎。《左传·隐八年》陈针子送女。《注》针子,陈大夫。又《庄三十二年》命僖叔待於针巫氏。《注》针巫氏,鲁大夫。又《僖二十八年》针庄子为坐。《释文》针,其廉反。 又地名。《左传·成六年》侵宋师於针。《释文》针,其廉反。
注3:妗 音襜。𡝫妗,善笑貌。 又《集韵》馨兼切,音莶。义同。 又《广韵》《集韵》,音欦。美也。一曰女轻薄貌。
注4:詀 《集韵》他兼切,帖平声。《扬子·方言》謰謱,拏也。南楚或谓之詀啼。 又《广韵》《集韵》丁兼切,点平声。转语也。一曰巧言。 又《集韵》处占切,音襜。亦多言也。
注5:慊 《集韻》苦兼切,音謙。意不足也。又《集韻》賢兼切,音嫌。《說文》疑也。或省作兼。或通作嫌。《前漢·趙充國傳》婾得避慊之便。《師古註》慊,亦嫌字。又《集韻》離鹽切,音廉。《說文》帷也。或从巾从廉。
共13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兼旬兼秋兼容兼道兼官兼烛兼珍兼覆
兼金兼两兼疑兼资兼施兼涂兼优兼肉
兼之兼行兼衣兼国兼紫兼权兼总兼材
兼并兼怀兼日兼明兼遣兼临兼彩兼路
兼济兼荣兼乘兼备兼岁兼任兼就兼列
兼爱兼美兼才兼合兼年兼存兼包兼职
兼程兼人兼该兼言兼示兼仆兼副兼毫
兼味兼葭兼利兼称兼苞兼听兼且兼洽
兼山兼通兼采兼夕兼营兼土兼假兼权尚计
兼天兼领兼善兼宿兼物兼赋兼政兼朱重紫

词语解释:兼旬  拼音:jiān xún
二十天。《旧唐书·王及善传》:“今足下居无尺土之地,守无兼旬之粮。”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一:“衡门兼旬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 诸宗元 《夜过海藏楼》诗:“兼旬再见已足喜,况能坐对秋宵长。”
词语解释:兼金  拼音:jiān jīn
价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古代金银铜通言金。亦泛指多量的金银钱帛。《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赵岐 注:“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於常者。”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愧无杂佩赠,良讯代兼金。” 唐 王维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诗:“野巾传惠好,兹貺重兼金。” 清 程恩泽 《粤东杂感》诗:“有尽兼金倾海去,无端奇货挟山来。”
词语解释:兼之  拼音:jiān zhī
加以,加上。《老残游记》第三回:“这病本不甚重,原起只是一点火气,被医家用苦寒药一逼,火不得发,兼之平常肝气易动,抑鬱而成。”
词语解释:兼并  拼音:jiān bìng
同时并列;两全。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徵文考行,二者难兼并,若个堪居絶等,推敲不厌详明。”
并吞。指土地侵并,或经济侵占。《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 汉 晁错 《论贵粟疏》:“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宋 王安石 《兼并》诗:“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巧姦回。”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第二节:“ 俄国 向 太平洋 挺进时期,从北方威胁着 中国 ,它兼并了 黑龙江 以北的土地以后,还想要把 中国 的东三省和 朝鲜 纳入它的势力范围。”
词语解释:兼济  拼音:jiān jì
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导物。” 唐 韩愈 《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於闻用也……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 白居易 有兼济思想,凡不利民众和国家的朝政,敢于犯颜直谏。”参见“ 兼善 ”。
词语解释:兼善  拼音:jiān shàn
(1).谓使他人得到好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孙奭 疏:“古之人得志遭遇其时,则布恩泽而加被於民。”
(2).全好;各方面都擅长。 晋 潘岳 《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牘必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 公干 。”
词语解释:兼爱  拼音:jiān ài
(1).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荀子·成相》:“ 尧 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仲尼 兼爱,不羞执鞭。”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 启芳 说我是泛爱者, 劳生 说我是兼爱者,但我自己却以为我是困爱者。”
(2). 春秋 、 战国 之际, 墨子 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
词语解释:兼程  拼音:jiān chéng
一天走两天的路,以加倍速度赶路。 唐 钱起 《送原公南游》诗:“有意兼程去,飘然二翼轻。” 宋 梅尧臣 《送子华拜扫》诗:“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清 李渔 《玉搔头·擒王》:“伐罪安民,军机宜迅,兼程进,羽扇纶巾,看令下山河震。” 贺敬之 《雷锋之歌》:“呵!看我们大步前进吧!看我们日夜兼程!”
词语解释:兼味  拼音:jiān wèi
两种以上的菜肴。《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衣不重彩,食不兼味。” 唐 杜甫 《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明 何景明 《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小市无兼味,邻家酒亦慳。”
词语解释:兼山  拼音:jiān shān
两山重迭。形容静止,比喻应安于所处的地位。语出《易·艮》:“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孔颖达 疏:“两山重叠,止义弥大,故曰兼山,艮也……止之为义,各止其所,故君子於此之时,思虑所及不出其己位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託。”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公又问 雍 得於兼山最要者, 郭君 曰:‘所得在艮。艮者,限也;限立而内外不越。’”
词语解释:兼天  拼音:jiān tiān
连天。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明 刘基 《卜算子·咏雨》词:“极目沧江不见人,波浪兼天涌。”
词语解释:兼秋  拼音:jiān qiū
形容时间长久。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倐悲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词语解释:兼两  拼音:jiān liǎng
不止一辆车。两,车辆。《后汉书·吴祐传》:“ 恢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 祐 諫曰:‘……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携此一纸书,存之贮青箱。”
谓有两人。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神翰 顾 不一,体变 钟 兼两。” 仇兆鳌 注:“ 顾野王 奇字皆通,有 虔 而 顾 不止一矣。 钟繇 、 钟会 父子善书,有 虔 而 钟 可兼两矣。”
词语解释:兼行  拼音:jiān xíng
(1).谓以加倍速度赶路。《管子·禁藏》:“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孙子·军争》:“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帝 等﹞遂得南出。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时寒,面皆破裂。”《魏书·刘裕传》:“ 裕 自以舟师南伐。 季高 ( 孙季高 )乘海兼行,奄至 番禺 。”
(2).同行。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鼠﹞昼累累与人兼行。”
(3).犹言德行完备。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是故 高祖 所辅佐, 光武 所将相,不遂伪举,不责兼行。”
词语解释:兼怀  拼音:jiān huái
谓包容各个方面。《庄子·秋水》:“兼怀万物,其孰承翼?” 成玄英 疏:“怀,藏也。”
词语解释:兼荣  拼音:jiān róng
加倍的荣耀。 唐 元稹 《授杨元卿泾原节度使制》:“勉竭乃诚,以敷朕意,珥貂持简,用示兼荣。”
词语解释:兼美  拼音:jiān měi
(1).指生活的各方面都豪华奢侈。《晋书·齐王攸传》:“又都邑之内,游食滋多,巧伎末业,服饰奢丽,富人兼美,犹有 魏 之遗弊。”
(2).犹言完善,样样擅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閒焉。” 宋 姜夔 《续书谱·总论》:“古人有专工正书者,有专工草书者,有专工行书者,信乎其不能兼美也。”
词语解释:兼人  拼音:jiān rén
(1).胜过他人;能力倍于他人。《论语·先进》:“ 求 也退,故进之; 由 也兼人,故退之。” 朱熹 集注:“兼人,谓胜人也。”《汉书·韩信传》:“受辱於跨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滂 清明逊悌以敏,读书倍文,功力兼人。” 章炳麟 《焦达峰传》:“持论刚断,不苟言,竞走蹴鞠皆兼人,校中戏呼之曰 谭唐 。”
(2).谓兼并别国。《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词语解释:兼葭  拼音:jiān jiā
犹蒹葭。芦苇。比喻柔弱微贱者。 明 陆采 《怀香记·毕姻封锡》:“情缘契合夸占凤,兼葭上倚乔松。”
词语解释:兼通  拼音:jiān tōng
(1).通晓不止一个方面。《后汉书·儒林传下·张玄》:“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
(2).谓一齐显达。《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如 管 隰 之迭升 桓 世, 先 赵 之同列 文 朝,可谓兼通矣。”
词语解释:兼领  拼音:jiān lǐng
一并管领;兼任。 汉 贾谊 《新书·辅佐》:“大相上承大义而啟治道,总百官之要,以调天下之宜;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兼领而和一之,以合治安。”《后汉书·宦者传序》:“自 明帝 以后,迄乎 延平 ……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二十人,改以金璫右貂,兼领卿署之职。”
词语解释:兼容  拼音:jiān róng
同时容纳各个方面。《汉书·田蚡传》:“ 籍福 贺 婴 ,因弔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 颜师古 注:“兼容,谓不嫉恶人令其怨也。” 宋 苏轼 《谢韩舍人启》:“盖不推恩则无所兼容,不执法则有所侥倖。”
词语解释:兼疑  拼音:jiān yí
同时加以怀疑。《明史·陈龙正传》:“盖狱情至隐,人命至重,故不贵专信,而取兼疑。”
词语解释:兼衣  拼音:jiān yī
(1).比较厚的衣服。《淮南子·俶真训》:“是故冻者假兼衣于春,而暍者望冷风於秋。”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酌 湘 吴 之醇酎,御狐狢之兼衣。”
(2).指多重衣服。《梁书·周捨传》:“歷掌机密,清贞自居。食不重味,身靡兼衣。”
词语解释:兼日  拼音:jiān rì
连日。 汉 王充 《论衡·感虚》:“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
词语解释:兼乘  拼音:jiān chéng
(1).两辆车。谓每车备一副车。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公乃悉出帐下卫,以驍果之柄以付之,然后丰其资赏,副以兼乘。涉栈道者五千餘骑。”
(2).指多辆车。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且人之归自斯土者,莫不连载兼乘,轰隐道涂。”
词语解释:兼才  拼音:jiān cái
见“ 兼材 ”。
词语解释:兼材  拼音:jiān cái
亦作“ 兼才 ”。 兼具各种才能。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故兼材之人,与国体同。欲观其一隅,则终朝足以识之;将究其详,则三日而后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新建 抗疏定乱,信文武之兼材。” 清 王晫 《今世说·术解》:“ 方 名 其义 , 江 南 桐城 人,天才横溢,不让其兄。力矫健,能腾身屋上,履如平地。时推为兼才。”
词语解释:兼该  拼音:jiān gāi
亦作“ 兼賅 ”。 兼备,包括各个方面。 汉 扬雄 《交州牧箴》:“大 汉 受命,中国兼该。”《隋书·音乐志上》:“ 汉 雅乐郎 杜夔 ,能晓乐事,八音七始,靡不兼该。”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二》:“见其条理详明,言词愷切,民情吏习,罔不兼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清操亮节,体用兼賅。”
词语解释:兼利  拼音:jiān lì
谓使(天下万物)一并受到利益。《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庄子·天下》:“ 墨子 氾爱兼利而非鬭。” 成玄英 疏:“普氾兼爱,利益羣生。”《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词语解释:兼采  拼音:jiān cǎi
谓同时向多方面采取。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注表》:“繢事以众色成文,蜜蠭以兼采为味。”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非取製於一狐,谅求味於兼采。”
词语解释:兼善  拼音:jiān shàn
(1).谓使他人得到好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孙奭 疏:“古之人得志遭遇其时,则布恩泽而加被於民。”
(2).全好;各方面都擅长。 晋 潘岳 《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牘必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 公干 。”
词语解释:兼道  拼音:jiān dào
犹兼程。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圣人不困其众以兼国,良御不困其马以兼道。”《三国志·蜀志·庞统传》:“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 成都 。”
词语解释:兼资  拼音:jiān zī
谓兼具两种资质;具备文武全才。《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君以兼资,参戎作弼。” 明 屠隆 《綵毫记·永王设计》:“惟有翰林供奉 李白 ,天才豪迈,文武兼资。”
词语解释:兼国  拼音:jiān guó
兼并他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武 献 以下,兼国多矣。”《吕氏春秋·贵直》:“昔吾先君 献公 ,即位五年,兼国十九。”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圣人不困其众以兼国,良御不困其马以兼道。”
词语解释:兼明  拼音:jiān míng
谓在主业之外,附带通晓他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歷者,均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
词语解释:兼备  拼音:jiān bèi
同时具有。《史记·礼书》:“ 周 衰,礼废乐坏,大小相踰, 管仲 之家,兼备三归。” 裴駰 集解引 包氏 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宋史·章衡传》:“使 辽 ,燕射连发破的, 辽 以为文武兼备,待之异於他使。”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硕大,结实,豪放,爽直,一个将军所必需的种种本色,爸爸无不兼备。”
词语解释:兼合  拼音:jiān hé
并合在一起。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特别是儒墨,在当时是斗争得最剧烈的两派,差不多彼此之间是不以人相看待的……然而 吕氏 却把它们兼合了,书中单是以 孔 墨 对举的辞例便一共有十一处。”
词语解释:兼言  拼音:jiān yán
合在一起说。《春秋·隐公十一年》“春, 滕侯 、 薛侯 来朝” 公羊 传:“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词语解释:兼称  拼音:jiān chēng
另一名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 司马彪 曰:‘ 洮水 出 闻喜县 ,故 王莽 以县为 洮亭 也。然则 涑水 殆亦 洮水 之兼称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自下通谓 涧水 ,为 穀水 之兼称焉。”
词语解释:兼夕  拼音:jiān xī
犹连夜,当夜。 宋 岳珂 《桯史·郑少融迁除》:“既而 少融 益亹亹论事,敢於劘上,上亦忻然纳之,无忤。八年,遂兼夕拜东宫春坊。”
词语解释:兼宿  拼音:jiān sù
谓久远,深厚。《旧唐书·柳亨传》:“ 太宗 每诫之曰:‘与卿旧亲,情素兼宿,卿为人交游过多,今授此职,宜存简静。’”
词语解释:兼官  拼音:jiān guān
在本官职以外,又任他官。《韩非子·说林上》:“公佩僕璽而为行事,是兼官也。”《韩非子·用人》:“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餘力於心,莫负兼官之责於君。”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古之兼官,多是暂时摄领;有长兼者,即同正官。”
词语解释:兼施  拼音:jiān shī
(1).《孟子·离娄下》:“ 周公 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言 周公 想兼学 夏 、 商 、 周 三代之王而施行 禹 、 汤 、 文 、 武 之政。后以“兼施”指并行先王之善政。 宋 朱熹 《仰思》诗之二:“王事兼施吾岂敢,儻容思勉议成功。”
(2).犹并举。 明 高启 《威爱论》:“威爱之道所以兼施并行而不可偏废者也。”
词语解释:兼紫  拼音:jiān zǐ
谓一家中有数人为显官。紫,紫色印绶。《后汉书·宦者传·吕强》:“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 李贤 注:“金印紫綬。重、兼,言累积也。”
词语解释:兼遣  拼音:jiān qiǎn
都排除掉,谓虚实两忘。《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 李贤 注:“不执著为空,执著为有。兼遣谓不空不有,虚实两忘也。”
词语解释:兼岁  拼音:jiān suì
谓不止一年。《晏子春秋·谏上二十》:“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况国无兼岁之储,家鲜匝时之蓄,一旬不雨,犹可深忧。忽加水旱,人何以济!”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有友人 陈君 ,任教三年,赋闲兼岁。”
词语解释:兼年  拼音:jiān nián
两年。《逸周书·文传》:“《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广农积穀,有兼年之储。”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国无兼年之积,何用两都之好?” 宋 曾巩 《太平州回转运状》:“去违再宿,怀嚮兼年。”
词语解释:兼示  拼音:jiān shì
谓一并示知。 鲁迅 《准风月谈·答“兼示”》:“第二天看见了《自由谈》上的 施蛰存 先生《致黎烈文先生书》,也是‘兼示’我的,就再来说几句。”
词语解释:兼苞  拼音:jiān bāo
兼包。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兼苞博落,不常一象。”
词语解释:兼营  拼音:jiān yíng
同时从事本业以外的经营。 王西彦 《老太婆伯伯》:“那里开着一家兼营杂货的药铺。”《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是以地租方式剥削农民,此外……或兼营工商业。”
词语解释:兼物  拼音:jiān wù
其他东西,别的东西。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诵经·道嵩》:“﹝ 道嵩 ﹞性好檀捨,随获利养,皆以施人。瓶衣之外,略无兼物。”
词语解释:兼烛  拼音:jiān zhú
并照,普照。《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一人不能壅也。”
词语解释:兼涂  拼音:jiān tú
犹兼程。 三国 魏 曹叡 《善哉行》:“休休六军,咸同斯武。兼涂星迈,亮兹行阻?” 南朝 宋 鲍照 《行京口至竹里》诗:“兼涂无憩鞍,半菽不遑食。”
词语解释:兼权  拼音:jiān quán
谓全面衡量。《荀子·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词语解释:兼临  拼音:jiān lín
谓在上位的人对在下者广加包涵容纳。《汉书·礼乐志》:“兼临是爱,终无兵革。” 颜师古 注:“兼临,言在上位者普包容也。”
词语解释:兼任  拼音:jiān rèn
(1).谓一人同时担任两项或几项职务。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昨得手札,属治心学,敬悉一是。今年更得兼任,至为欢忻!”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又选了两个教师--一个是主任 陈满红 的父亲 陈秉正 ,另一个是种园地的老人叫 王新春 。 陈秉正 兼任组长, 王新春 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
(2).不是专任的。如:兼任教员。
词语解释:兼存  拼音:jiān cún
都存有;都具备。 唐 杜甫 《秋峡》诗:“常怪 商山 老,兼存翊赞功。” 唐 李铣 《孙武试教妇人战赋》:“盖利德之并用,故文武而兼存。”
词语解释:兼仆  拼音:jiān pú
两个仆人。 唐 白居易 《题座隅》诗:“左右有兼僕,出入有单车。”
词语解释:兼听  拼音:jiān tīng
(1).广泛听取意见。《管子·明法解》:“明主者,兼听独断。”《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汉书·董仲舒传》:“广览兼听,极羣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於方外。” 宋 曾巩 《再乞登对状》:“兼听广览,小能薄技,无所不録。”
(2).指并听多种声音。《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如彼兼听,则溷於音。” 李贤 注:“兼听众声则音乱。”
词语解释:兼土  拼音:jiān tǔ
兼并土地。《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齐閔 兼土拓境,闢地千里。”
词语解释:兼赋  拼音:jiān fù
加倍交纳租税。 三国 魏 曹操 《抑兼并令》:“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词语解释:兼珍  拼音:jiān zhēn
指两种以上的珍美食品。《后汉书·章帝纪》:“ 孝明皇帝 ,圣德淳茂,劬劳日昊,身御浣衣,食无兼珍。”
词语解释:兼优  拼音:jiān yōu
指一人在几个方面均较突出
词语解释:兼总  拼音:jiān zǒng
(1).总括;一并治理。《汉书·儿宽传》:“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尸佼 兼总於杂术, 青史 曲缀以街谈。”《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窃见顷年已来,力役兼总,东有 辽海 之军,西有 崑丘 之役。”
(2).同时具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二》:“创者 羲 农 耶,治者 尧 舜 耶,家者 大禹 耶,征者 汤 武 耶,仙者 广成 耶,圣者 尼父 耶。上古帝王兼总二三,斯为极盛,而 轩辕氏 六者具焉。”
词语解释:兼彩  拼音:jiān cǎi
多种色彩。《北史·魏纪二》:“所幸昭仪、贵人,衣无兼綵。”
词语解释:兼就  拼音:jiān jiù
顺便。《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但直须带了小妾回家安顿,兼就看看老母,再赴吾丈之期,未为迟也。”
词语解释:兼包  拼音:jiān bāo
兼容并包。《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汉 郑玄 注:“此 孔子 兼包 尧 、 舜 、 文 、 武 之盛德。” 宋 范仲淹 《睦州谢上表》:“伏蒙陛下,皇明委照,洪覆兼包。赎以严诛,授以优寄。郡部虽小,风土未殊。静临水木之华,甘处江湖之上。”
词语解释:兼副  拼音:jiān fù
谓两套。《后汉书·祭肜传》:“ 肜 在 辽东 几三十年,衣无兼副。”
词语解释:兼且  拼音:jiān qiě
并且。 明 吴承恩 《寿陈湖东七秩障词》:“兼且乡井激其义风,湖海孚乎雅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 苟才 ﹞觉得住在省里没甚趣味,兼且得了个怔忡之症……便带了全眷,来到 上海 。”
词语解释:兼假  拼音:jiān jiǎ
兼任,暂代官职。《南史·王延之传》:“ 宋孝武 选侍中四人,并以风貌, 王彧 、 谢庄 为一双, 韜 与 何偃 为一双。常充兼假,至 始兴王 师,卒。”
词语解释:兼政  拼音:jiān zhèng
兼治政事。旧指士人为官。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论》:“古之为士,将以兼政。可则进,不可则止,量分受官,分极则身退矣。”
词语解释:兼覆  拼音:jiān fù
《管子·版法解》:“天覆而无外也,其德无所不在。”后以“兼覆”比喻恩泽广覆,无所遗漏。《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周书·艺术传·黎景熙》:“臣闻宽大所以兼覆,慈爱所以怀众。”
词语解释:兼肉  拼音:jiān ròu
二种肉食。《尸子》卷下:“ 晋 国苦奢, 文公 以俭矫之,衣不重帛,食不兼肉。”《后汉书·刘虞传》:“ 虞 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 明 唐顺之 《王冢妇唐孺人墓志铭》:“孺人从於宦者十年。然所服御一不改其素,非宾燕,不设兼肉。”
词语解释:兼材  拼音:jiān cái
亦作“ 兼才 ”。 兼具各种才能。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故兼材之人,与国体同。欲观其一隅,则终朝足以识之;将究其详,则三日而后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新建 抗疏定乱,信文武之兼材。” 清 王晫 《今世说·术解》:“ 方 名 其义 , 江 南 桐城 人,天才横溢,不让其兄。力矫健,能腾身屋上,履如平地。时推为兼才。”
词语解释:兼路  拼音:jiān lù
犹兼程。《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零陵 、 苍梧 、 鬱林 诸郡骚扰, 岱 自表輒行,星夜兼路。”
词语解释:兼列  拼音:jiān liè
犹兼并。《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申明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兼列邦土。”
词语解释:兼职  拼音:jiān zhí
(1).本职之外兼任其他职务。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 汉 魏 多才,亦罕兼职。”《梁书·王僧孺传》:“寻以公事降为云骑将军,兼职如故,顷之即真。” 徐迟 《财神和观音》:“幸而 中华民国 的政治是兼职政治, 中华民国 的文化是副业文化。抗战以来,他除了是一名委任六级的科员之外,那身兼七职的世叔又给他找到专卖局里一个挂名差使,来兼一下。”
(2).兼任的职务。如:辞去兼职。
词语解释:兼毫  拼音:jiān háo
用狼毫(黄鼠狼毛)或紫毫(紫色兔毛)与羊毫合制成的毛笔。狼毫较硬,羊毫较软,兼毫适中。
词语解释:兼洽  拼音:jiān qià
广博。 宋 叶适 《宋故宣教郎姚君墓志铭》:“ 洪卿 之学勤苦兼洽,其文精俊详实,然后退藏抑损,常愿出人后。”
词语解释:兼权尚计  拼音:jiān quán shàng jì
谓全面衡量,深思熟虑。语本《荀子·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然而兼权尚计,明於任使,恭俭忧人,则其始之所以兴;惑於邪臣,溺於嬖妾,忘患纵欲,则其终之所以亡。”
词语解释:兼朱重紫  拼音:jiān zhū zhòng zǐ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服冕乘軺,兼朱重紫,则若固有之,常如布衣。此至人之用怀也。”
共13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