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六铣上声 [juǎn,舒卷][xiǎn,少也][biǎn][juǎn][善恶,形词][chuǎn][音蹇。同㩃。亦拔取也。俗作𢷘。][详注1][zhàn][shàn][xiǎn][踐也][niǎn zhǎn][miǎn,黾池][xiān][详注2]弿[chuǎn][同撰]


注1:蜓 音殄。《玉篇》蝘蜓。详蝘字注。蝘蜓,《集韵》或作𧍿。
注2:刬 《集韵》侧展切,音展。刈也。《苏轼·牛戬画诗》王师本不战,贼垒何足刬。笑指尘壁閒,此是老牛戬。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diǎn 铣韵

典 diǎn
〈名〉
  •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 同本义
  • 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
  • 典,经也。——《尔雅·释言》
  • 不可为典要。——《易·系辞》
  •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
  • 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丘迟《与陈伯之书》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 又如:药典;字典;释典(佛经);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记载政典的文籍);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
  • 常道,准则 。如:典型(常刑;常规);常典(常法);典要(不变的标准);典式(典范,法式)
  • 法律;法规
  • 掌建邦之三典,轻典、中典、重典也。——《周礼·大司寇》
  • 又如:典例(可依为准则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规);典诰(古代文体名。典指常法;诰指诏令)
  • 典礼,仪节 。如:盛典;开国大典;庆典(庆祝典礼);典重涂山(比喻典礼重要,规模宏大。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
  •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
  • 典章,法令制度。又称“典度” 。如:典则(典章法则);典册(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典律(典章律令)
〈动〉
  • 主持;主管
  • 命汝典乐。——《书·尧典》
  • 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论衡·命禄》
  • 专典机密。——《三国志·吴仪传》
  • 又如:典御(掌管统治);典诠(主持选拔);典守(主管、保管;看守);典历(掌管;经历)
  • 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 朝回日日典春衣。——杜甫《曲江二首》
  • 民间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金史·百官志》
  • 又如:典东西;典地,典田(典当田地);典衣(典押衣服);典身钱(卖身钱)
〈形〉
  • 庄重高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如:典畅(典雅通畅);典则俊雅(典雅庄重);典辞(典雅的文辞);典藻(典丽华藻)
康熙字典古文:𥮏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多殄切,顚上聲。 (铣韵)
  • 《說文》典,五帝之書也。从𠕁在丌上,尊閣之也。《爾雅·釋言》典,經也。《廣韻》法也。《書·舜典》愼𡽪五典。《註》五典,五常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秋官·大司𡨥》掌建邦之三典。《疏》常經卽是法式。又《周語》召公曰:瞽獻典。《註》典,樂典也。又典守,猶主也。《周禮·春官》典同。《又》典瑞。《戰國策》我典主東地。《註》典猶職典也。又姓。《魏志》有典韋。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典切,音殄。 (铣韵)
  • 《正韻》堅潤貌。《周禮·冬官考工記》是故輈欲頎典。《註》頎讀爲懇。典,堅韌貌。《韻會》一曰車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