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筱上声 [liǎo,未了,了得][shǎo,多少][憂也][ǎo,夭折][liǎo][tiǎo,挑拨][详注1][biào][jiǎo][rǎo][详注2][《集韻》丑小切。輕走貌。][yǎo][音藨。鸟毛变色也。本作皫。]丿


注1:剽 漂上声。末也。《庄子·庚桑楚》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注2:僚 音了。好貌。《诗·陈风》佼人僚兮。《陆氏曰》亦作嫽。
共9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京兆缀兆丰兆凤兆五兆迹兆险兆中兆
亿兆非熊兆营兆众兆三兆阡兆五日京兆应兆
龟兆形兆灵兆伟兆坟兆贵兆熊罴之兆幽兆
未兆机兆喜兆开兆占兆豫兆丘兆弓兆
先兆梦兆凶兆几兆发兆贞兆魄兆游兆
张京兆丰年兆柔兆火兆茔兆冥兆遗兆恶兆
佳兆祥兆瓦兆诗兆象兆预兆休兆昭兆
吉兆卦兆眹兆兰兆厝兆课兆不祥之兆征兆
朕兆谶兆萌兆端兆访兆踪兆鹤兆徵兆
宅兆方兆郊兆前兆陔兆衅兆陵兆影兆

词语解释:京兆  拼音:jīng zhào
见“ 京兆尹 ”。
词语解释:京兆尹  拼音:jīng zhào yǐn
(1). 汉 代京畿的行政区域,为 三辅 之一。在今 陕西 西安 以东至 华县 之间,下辖十二县。后因以称京都。见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汉书·地理志上》:“ 京兆尹 ,故 秦 内史 , 高帝 元年属 塞国 ,二年更为 渭南郡 ,九年罢,復为 内史 。 武帝 建元 六年分为 右内史 , 太初 元年更为 京兆尹 。”亦省称“ 京兆 ”。 唐 张说 《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魂兮何归?京兆之野。” 陈世宜 《秋柳和渔洋》诗之二:“走马忽空京兆市,嫁衣重检 小蛮 箱。”
(2).官名。 汉 代管辖 京兆 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权相当于郡太守。后因以称京都地区的行政长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内史, 周 官, 秦 因之,掌治京师。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右内史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京兆尹。” 唐 韩愈 《司徒许国公神道碑铭》:“其葬物,有司官给之,京兆尹监护。”亦省称“ 京兆 ”。《汉书·张敞传》:“ 敞 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有 韦羣玉 者,京兆之从子,其文有可取者,其进而未止者也。”
词语解释:亿兆  拼音:yì zhào
(1).极言其数之多。《书·泰誓中》:“ 受 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左传·昭公二十年》:“虽有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 杜预 注:“万万曰亿,万亿曰兆。”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而不识合錙銖可以重於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数於亿兆。” 唐 温庭筠 《晓仙谣》:“雾盖狂尘亿兆家,世人犹作牵情梦。” 章炳麟 《五无论》:“今者法令滋章,其所庇仍在强者,贫民以为盗受诛,寧止亿兆。”
(2).指庶民百姓。犹言众庶万民。 汉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宪天心以教育,沐垢浊以扬清,为国有赏,盖有亿兆之心。” 唐 元稹 《训别致用》诗:“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氂。” 宋 司马光 《陈治要上殿札子》:“盖以王者奄有四海,君临亿兆,若事无巨细,皆以身亲之,则所得至寡,所失至多矣。” 严复 《辟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古今之通义也。而 韩子 不尔云者,知有一人,而不知有亿兆也。”
词语解释:龟兆  拼音:guī zhào
(1).占卜时龟甲受炙灼所呈现的坼裂之纹。《左传·昭公五年》:“龟兆告吉,曰:‘克可知也。’”《尉缭子·武议》:“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 元 柳贯 《赠王玄翰》诗:“徵言骇今见,信若龟兆占。”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龟兆也。”
(2).引申指预兆。
(3).比喻物体的裂痕。 宋 陆游 《村舍》诗:“新墻拆龟兆,疏瓦断鱼鳞。” 清 赵翼 《苦热》诗:“百川泉眼蜗涎枯,十里土脉龟兆坼。”
词语解释:未兆  拼音:wèi zhào
尚未显出迹象。《老子》:“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纵少觉悟,咸叹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於未兆,是由 桓侯 抱将死之疾,而怒 扁鹊 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人君虽明并日月,神鉴未兆,然万机不可以独统,曲碎不可以亲总,必假目以遐览,借耳以广听。”
词语解释:先兆  拼音:xiān zhào
(1).预兆。《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伐谋先兆,挤响于音。” 李善 注:“言将伐其谋,先其未兆。” 唐 方干 《送王霖赴举》诗:“须凭吉梦为先兆,必恐长才偶盛时。” 宋 曾巩 《喜晴》诗:“阴消阳胜有先兆,宇宙丹翠含冲融。”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日间良知是顺应无滞的,夜间良知即是收敛凝一的,有梦即先兆。” 老舍 《柳屯的》:“大家似乎都以为这是一种先兆--‘ 柳屯 的’要玩完。”
(2).预见。《西游记》第八五回:“我师父也有些儿先兆。他説不是天风,果然此风又是个妖精在这里弄喧儿哩。”
词语解释:张京兆  拼音:zhāng jīng zhào
汉代 张敞 ,曾为 京兆 尹,人称 张京兆 。《汉书·张敞传》:“ 敞 为 京兆 ,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 敞 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 章臺街 ,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 长安 中传 张京兆 眉憮。有司以奏 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和过於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始见张 京兆 ,宜居 汉 近臣。”亦以喻夫婿。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闺咏》:“几番盼杀 张京兆 ,翠黛留将嬾自描。” 清 孙枝蔚 《讯陈元水病》诗之二:“镜里 张京兆 ,樽前 刘伯伦 。须听苦口劝,忍使翠眉顰。”
词语解释:佳兆  拼音:jiā zhào
吉兆,好的朕兆。 唐 李商隐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诗:“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牀。”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抚今思昔,亦莫之为而为,良非佳兆云。”
词语解释:吉兆  拼音:jí zhào
吉祥的征兆。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纳》:“ 祐 但以荐奠毕,掷樗蒲投具,得吉兆告 纳 。”《三国演义》第七回:“忽一日,狂风骤起,将中军‘帅’字旗竿吹折。 韩当 曰:‘此非吉兆,可暂班师。’” 清 李渔 《奈何天·师捷》:“他住的是 凤凰山 ,咱摆的是百鸟朝凤阵,倒替他做了吉兆。” 叶君健 《火花》二三:“但生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还是一桩大事,得讨一个吉兆。”
词语解释:朕兆  拼音:zhèn zhào
征兆;预兆。《文选·左思〈魏都赋〉》“兆朕振古” 李善 注引《淮南子》:“欲与物接,而未成朕兆者也。” 唐 温岐 《再生桧赋》:“穷胜负於朕兆,慕休祥於邦国。”《宋史·杨大全传》:“事有几微於朕兆者,可諫陛下乎?” 明 高攀龙 《讲义·知及之》:“此两者之分, 孟子 於 夫子 微见朕兆, 陆子 於 朱子 遂成异同。”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三:“最难堪的,自然是妻儿远离,而且不通消息,而且似乎有永远难通的朕兆。”
词语解释:宅兆  拼音:zhái zhào
墓地。《孝经·丧亲》:“卜其宅兆而安措之。” 唐玄宗 注:“宅,墓穴也;兆,塋域也。”《汉书·王莽传中》:“乃遣太傅 平晏 、大司空 王邑 之 雒阳 ,营相宅兆,图起宗庙、社稷、郊兆云。” 唐 陈子昂 《为人陈情表》:“今卜居宅兆,将入旧塋。”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葬公婆》:“何曾见葬亲儿不到,又道是三匝围丧,那些箇卜其宅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阳成侯》:“先生有荒田,公牧其处。輒见蛇兔鬭草莱中;以为异,因请于主人为宅兆,搆茅而居。”
词语解释:缀兆  拼音:zhuì zhào
谓古代乐舞中舞者的行列位置。《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 郑玄 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兆,其外营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迴环,而有缀兆之位。” 周振甫 注:“舞时表行列的叫缀,舞时进退的范围叫兆。” 唐 白居易 《沿革礼乐策》:“以律度鏗鏘为饰,以缀兆舒疾为文。” 明 宋濂 《文原》:“譬犹聆众乐於 洞庭 之野,而后知其音声之抑扬,缀兆之舒疾也。”
词语解释:非熊兆  拼音:fēi xióng zhào
指隐士将被起用的预兆。 唐 李峤 《雾》诗:“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谁知倚马高,得遂非熊兆。”参见“ 非熊 ”。
词语解释: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六韬·文师》载: 文王 将往 渭水 边打猎,行前占卜,卜辞曰:“田於 渭 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 昌 。”后果见 太公 坐 渭水 边垂钓,与之语而大悦,遂同车而归,拜为师。古熊罴连称,后遂以“非熊”为 姜太公 代称。 唐 李白 《大猎赋》:“载 非熊 于 渭 滨。” 宋 陆游 《雨中卧病有感》诗:“ 非熊 老子不復见,谁吊遗魂清 渭 滨。” 明 汤显祖 《紫钗记·高宴飞书》:“ 非熊 奇貌, 卧龙 风调,緑鬢朱颜荣耀。”
词语解释:形兆  拼音:xíng zhào
(1).征兆;形迹。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况雨无形兆,深藏高山,人君雩祭,安得耐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择官》:“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
(2).指具有种种表象的物质世界。 汉 班固 《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孙廷尉杂述》:“太素既已分,吹万著形兆。” 明 夏完淳 《许元度自序》诗:“君子清玄思,无名去形兆。”
词语解释:机兆  拼音:jī zhào
先兆。《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睹其机兆,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 董承 同谋诛 操 。”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大贤达机兆,岂独虑安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诗谶》:“可见落笔之时,机兆已现,不必待蓍龟始先知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此中却还包孕着勃然兴起,炎然奋焰,生动的机兆。”
词语解释:梦兆  拼音:mèng zhào
梦中所预示的征兆。《晋书·挚虞传》:“河滨山巖,岂或有怀道钓筑而未感於梦兆者乎?”《水浒传》第一○八回:“当有 浪子 燕青 禀道:‘主人今日不宜亲自临阵。’ 卢俊义 道:‘却是为何?’ 燕青 道:‘小人昨夜有不祥的梦兆。’”《镜花缘》第三七回:“俺在那里受罪,本要寻死,因得梦兆,必有仙人相救,俺才忍耐。”
词语解释:丰年兆  拼音:fēng nián zhào
丰年的瑞兆。俗谓瑞雪兆丰年,亦有以春雨或雾淞为丰年瑞兆的。 南唐 李中 《喜春雨有寄》诗:“最怜滋壠麦,不恨溼林鸎;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宋 强至 《诘朝雨寒密雪杂下辄成一篇呈诸匠者幸赐光和》诗:“真宰恩先漏,丰年兆逆占。” 明 谢谠 《四喜记·喜逢甘雨》:“玄冥已报丰年兆,对酒且开怀抱,醉听前村喜雨謡。”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继閲类书载 齐 谚云:‘霜淞如雾淞,贫儿备饭瓮。’亦以此为丰年兆。”亦省作“ 丰兆 ”。 宋 宋祁 《和枢密晏太尉〈元日雪〉》:“丰兆欢歌谁不尔,百官兼放五门朝。” 元 戴良 等《甲辰元日对雪联句》:“三冬不作雪,元日乃飞花;殆似呈丰兆,还如献岁华。”
词语解释:祥兆  拼音:xiáng zhào
吉祥的预兆。《鹖冠子·学问》:“天官者表仪祥兆,下之应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天国永兴也,也无数之祥兆。”
词语解释:卦兆  拼音:guà zhào
卦象和龟兆。指占卜所得的预示吉凶的徵象。《汉书·西域传下·渠犁》:“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 匈奴 必破……今计谋卦兆皆反繆。”《淮南子·时则训》:“是月命太祝祷祀神位、占龟策,审卦兆,以察吉凶。”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仰望云物之徵祥,俯定卦兆之休咎。”
词语解释:谶兆  拼音:chèn zhào
预兆。《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外厢有个好儿子,卿可暂留宫中,替朕看养他几日,做个得子的讖兆。” 明 瞿佑 《归田诗话·新婚咏梅》:“邻友 陆仲连 新娶,忽咏梅花诗云:‘练裙縞袂谁家女?背立东风怨晓寒。’不久遽卒,盖讖兆也。”
词语解释:方兆  拼音:fāng zhào
古人灼龟所得四种卜兆之一。《周礼·春官·卜师》:“卜师掌开龟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四曰弓兆。” 郑玄 注:“其云方、功、义、弓之名未闻。”
词语解释:丰兆  拼音:fēng zhào
见“ 丰年兆 ”。
词语解释:丰年兆  拼音:fēng nián zhào
丰年的瑞兆。俗谓瑞雪兆丰年,亦有以春雨或雾淞为丰年瑞兆的。 南唐 李中 《喜春雨有寄》诗:“最怜滋壠麦,不恨溼林鸎;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宋 强至 《诘朝雨寒密雪杂下辄成一篇呈诸匠者幸赐光和》诗:“真宰恩先漏,丰年兆逆占。” 明 谢谠 《四喜记·喜逢甘雨》:“玄冥已报丰年兆,对酒且开怀抱,醉听前村喜雨謡。”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继閲类书载 齐 谚云:‘霜淞如雾淞,贫儿备饭瓮。’亦以此为丰年兆。”亦省作“ 丰兆 ”。 宋 宋祁 《和枢密晏太尉〈元日雪〉》:“丰兆欢歌谁不尔,百官兼放五门朝。” 元 戴良 等《甲辰元日对雪联句》:“三冬不作雪,元日乃飞花;殆似呈丰兆,还如献岁华。”
词语解释:营兆  拼音:yíng zhào
营葬。 晋 挚虞 《汉文帝赞》:“营兆南原,陵不崇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惟翁则深信不疑,刻日为之营兆。”
词语解释:灵兆  拼音:líng zhào
(1).对占卦的敬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神卦灵兆,古文毕发。” 李善 注:“蓍曰卦,龟曰兆,神、灵,尊之也。” 李周翰 注:“神卦灵兆,卜筮也。”
(2).吉祥的先兆。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肸蠁灵兆,邱墟梵迹。”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青乌灵兆久,白燕瑞书频。”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晏公庙》:“信乎帝王之兴,天与人归,自有灵兆也。”
词语解释:喜兆  拼音:xǐ zhào
喜事的征兆。《红楼梦》第八五回:“他也十分保举,可知是令尊翁的喜兆。”
词语解释:凶兆  拼音:xiōng zhào
不吉祥的预兆。《再生缘》第二七回:“今朝相请非兇兆,往日情由不用提。” 李季 《报信姑娘》诗:“今年的风沙劲头特别大,就象什么凶兆,整天里天昏地暗。”
词语解释:柔兆  拼音:róu zhào
岁阳名之一,指太岁在“丙”。古代岁星纪年法用岁阳和岁阴相配合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丙曰柔兆。”《淮南子·天文训》:“民食三升,辰在丙曰柔兆。” 高诱 注:“在丙,万物皆生枝布叶,故曰柔兆也。”
词语解释:瓦兆  拼音:wǎ zhào
周 代太卜所掌三兆之一。谓灼龟观其如瓦之裂纹以定吉凶。《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掌三兆之灋,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 郑玄 注:“兆者,灼龟发於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原之璺罅,是用名之焉。” 贾公彦 疏:“象似玉、瓦、原之璺罅,谓破而不相离也。” 宋 陆游 《古别离》诗:“ 紫姑 吉语元无据,况凭瓦兆占归日?”
词语解释:眹兆  拼音:zhèn zhào
事物的迹象、先兆。眹,通“ 朕 ”。《宋史·杨大全传》:“然则事有几微於眹兆者,可諫陛下乎?”
词语解释:萌兆  拼音:méng zhào
预兆。《淮南子·俶真训》:“所谓有始者,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未有形埒垠堮。”《晋书·孙楚传》:“盖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此乃吉凶之萌兆,荣辱所由生也。”《北齐书·陆法和传》:“既入 荆州 汶阳郡 高安县 之 紫石山 ,无故捨所居山,俄有蛮贼 文道期 之乱,时人以为预见萌兆。” 梁启超 《医学善会叙》:“此亦西国户口渐增,而 中国 户口渐少之萌兆也。”
词语解释:郊兆  拼音:jiāo zhào
祭坛外所围的土界。亦泛指祭坛。语本《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 郑玄 注:“兆为坛之营域。”《汉书·翼奉传》:“ 汉 家郊兆寝庙祭祀之礼,多不应古。”
词语解释:凤兆  拼音:fèng zhào
谓占卜佳偶的吉兆。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鸞歌不重闻,凤兆从兹卜。 韦 门女清贵, 裴 氏甥贤淑。”参见“ 凤卜 ”。
词语解释:凤卜  拼音:fèng bǔ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后世因称占卜佳偶为“凤卜”。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谩説道姻缘,果谐凤卜。”《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小女与令郎,久谐凤卜,准拟鸞鸣。” 清 侯方域 《为吴氏祷子疏》:“掌螽斯有簿,俾佐邰妃;念凤卜未谐,乃酎麟子。”
词语解释:众兆  拼音:zhòng zhào
众人;一般人。《楚辞·九章·惜诵》:“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讎。” 王逸 注:“兆,一作人。”《文选·班固〈幽通赋〉》:“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众,庶也;兆,人也。”
词语解释:伟兆  拼音:wěi zhào
大显征兆。 晋 左思 《魏都赋》:“盖亦明灵之所酬酢,休徵之所伟兆。” 张铣 注:“休徵大示於天下。”
词语解释:开兆  拼音:kāi zhào
开辟建庙的基址。《后汉书·隗嚣传》:“宜急立 高庙 ,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且礼有损益,质文无常。削地开兆,茅茨土阶,以致其肃敬。” 李贤 注:“除地以开兆域。”
词语解释:几兆  拼音:jǐ zhào
预兆。 唐 刘禹锡 《游桃源》诗:“祸来昧几兆,事去空叹息。”
词语解释:火兆  拼音:huǒ zhào
古代龟卜时灼文呈现的一种兆象。《周礼·春官·占人》“凡卜簭,君占体” 唐 贾公彦 疏:“凡卜欲作龟之时,灼龟之四足,依四时而灼之,其兆……邪向背者为火兆。”《北史·艺术传上·许遵》:“又有 滎阳 麴绍 者,亦善占。 侯景 欲试之,使与 郭生 俱卜二伏牛何者先起。卜得火兆。”
词语解释:诗兆  拼音:shī zhào
谓所作诗的内容成为后来发生的事情的预兆。
词语解释:兰兆  拼音:lán zhào
生男孩的预兆。 唐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参见“ 兰梦 ”。
词语解释:兰梦  拼音:lán mèng
《左传·宣公三年》:“初,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鯈 。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 穆公 ,名之曰 兰 。”后因以“兰梦”为得子的征兆。 唐 元稹 《感逝》诗:“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宋 陆游 《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词之二:“消魂处,是鱼牋不到,兰梦无凭。” 明 何景明 《贺汝济生子》诗:“夜夜生兰梦,年年种玉心。”
词语解释:端兆  拼音:duān zhào
端倪;迹象。 宋 司马光 《机权论》:“机者,事之非著、萌芽端兆之时,圣人眇然见之,能去祸而取福,迎吉而御凶,所以为神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皮》:“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
词语解释:前兆  拼音:qián zhào
事前的征兆。 宋 韩驹 《送子飞弟归荆南》诗:“那知此相遇,乾鹊果前兆。”《新华月报》1979年第6期:“这是大塌方的前兆!万分危险!”如:地震的前兆现象是广泛而多样的。
词语解释:五兆  拼音:wǔ zhào
古代一种占卜法。《旧唐书·太宗纪上》:“其龟、易、五兆之外,诸杂占卜,亦皆停断。” 宋 梅尧臣 《江南杂感》诗:“忧来凭五兆,拜树赛黄豚。”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折竹长寸餘者三,以手弹於几,以占吉凶,命曰五兆,大意髣髴灼龟。”
词语解释:三兆  拼音:sān zhào
(1).古代烧灼龟甲以卜吉凶,其裂纹似玉、似瓦、似原田者,称为“三兆”。《周礼·春官·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 郑玄 注:“兆者,灼龟发於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原之舋罅,是用名之焉。原,原田也。 杜子春 云:玉兆,帝顓頊之兆;瓦兆,帝 尧 之兆;原兆, 有周 之兆。” 贾公彦 疏:“舋罅,谓破而不相离也。” 孙诒让 正义:“《左氏》 杜 注云:高平曰原。高卬之田,坼如龟文,故曰原田。兆之舋罅,有似高卬之田,故曰原兆。”
(2).占卜三次。《孔子家语·好生》:“ 孺子容 三年为三兆。”
词语解释:坟兆  拼音:fén zhào
坟墓之间的界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但见坟兆万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鸣,骇人心目。”
词语解释:占兆  拼音:zhàn zhào
(1).占卜时钻灼龟甲所生的裂纹。《礼记·月令》:“命太史衅龟筴占兆,审卦吉凶。” 郑玄 注:“占兆,龟之繇文也。”
(2).据龟甲或兽骨被钻灼所生的裂纹以占吉凶。《韩非子·初见秦》:“ 襄主 钻龟筮占兆,以视利害,何国可降。”《三国志·魏志·倭传》:“其俗举事行来,有所云为,輒灼骨而卜,以占吉凶,先告所卜,其辞如令龟法,视火坼占兆。”
词语解释:发兆  拼音:fā zhào
讨个吉利。《儒林外史》第二回:“落后戏文内唱到 梁灝 的学生却是十七八岁就中了状元, 顾老相公 知道是替他儿子发兆,方才喜了。” 清 赵翼 《昨岁除夕香远内弟得一子书以奉贺》诗:“八十四翁来发兆,上堂亲抚石麒麟。”
词语解释:茔兆  拼音:yíng zhào
墓地;坟墓。《宋书·袁粲传》:“ 粲 秉 前年改葬,塋兆未修,材官可为经略,粗合 周 礼。”《旧唐书·刘邺传》:“皆伤棨戟之门,遽作荆榛之地,孤骨未归於塋兆,一男又没於 湘江 。”《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塋兆之称,不应假 永泰公主 为名,请比 贞观 已来诸王旧例,足得丰厚。”
词语解释:象兆  拼音:xiàng zhào
迹象,征兆。 李大钊 《桑西门的历史观》:“现在已有趋向几分属于此类者的象兆,他的实现,必不是由革命而得,乃是由渐进的改革而得。”
词语解释:厝兆  拼音:cuò zhào
谓安葬。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归槥 河州 ,厝兆新域。”
词语解释:访兆  拼音:fǎng zhào
问卜。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才难》诗:“灼金龟兮访兆,邀玉騏兮骋力。”
词语解释:陔兆  拼音:gāi zhào
极言其数量之多。 三国 魏 应璩 《报东海相梁季然书》:“罣之以谿谷,数之以陔兆,何其壮乎!”
词语解释:迹兆  拼音:jì zhào
亦作“蹟兆”。 踪迹和征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小人日泛烟波,游四方,终岁十餘月,常八九离桑梓,被妖物蛊杀吾弟。归甚悼恨,誓必寻而殄灭之。奔波数千里,殊无蹟兆。”
词语解释:阡兆  拼音:qiān zhào
墓地,墓域。 明 郑仲夔 《耳新·同声》:“ 晋安 徐振声 ,与同里 吴叔厚 、 林世和 相友。 徐林 同时殁, 吴 为鳩金买山 桑溪 。共营阡兆,同穴而葬,号三友墓。”
词语解释:贵兆  拼音:guì zhào
显贵的征兆。《新唐书·叛臣传下·李忠臣》:“ 忠臣 戇直不通书,帝尝谓:‘卿耳大,真贵兆。’对曰:‘臣闻驴耳大,龙耳小。’帝喜其野而诚。”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澄 索彩具, 蔚 与赌贵兆,曰:‘彩大者秉大柄。’ 澄 掷之,得十一,席上皆失声。公徐掷之,得堂印, 澄 託醉而起。”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先兆》:“ 元丰 中, 汶上 梁逖 ,一夕,梦奏事殿中,见御座前揭一牌,箔金大书‘黄裳’二字,意必贵兆也,因改名 黄裳 。明年,御前唱进士第, 南剑 黄裳 为天下第一。”
词语解释:豫兆  拼音:yù zhào
(1).指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 鲁迅 《集外集拾遗·〈静静的顿河〉后记》:“但在战争的持续间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这就是逼近目前的革命豫兆。”
(2).谓预先显示。 郭沫若 《沸羹集·答〈国际文学〉编者》:“诗歌已偏向于叙事,且多尚长篇。这种趋势无疑也是豫兆着小说的复兴。”
词语解释:贞兆  拼音:zhēn zhào
祯兆,吉兆。 汉 扬雄 《河东赋》:“建《乾》《坤》之贞兆兮,将悉总之以羣龙。”
词语解释:冥兆  拼音:míng zhào
指天意神旨注定之初而尚未明白显示的时候。《晋书·王敦传论》:“ 琅邪 之初镇 建鄴 ,龙德犹潜,虽当璧膺图预定於冥兆,丰功厚利未被於黎氓。”《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於冥兆,终然不变。” 李善 注:“ 祖台 之论命曰:存亡寿夭,咸定冥初。” 刘良 注:“冥,昧也;兆,始也。言命定之於冥昧之始。”
词语解释:预兆  拼音:yù zhào
(1).事前显示将要发生某种事情。《陈书·毛喜传》:“臣实非智者,安敢预兆未然。”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陈演祖》:“后有司送匾其家,前梦始验,不知此事何急而预兆於五十年前。”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在康奈尔校园里》:“他心里就乱成一团麻。因为今天的热烈正预兆着明天的冷清。”
(2).事前显示的迹象。《水浒传》第九八回:“ 李逵 的梦,神人已有预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会辛未秋,彗星出西北方,钦天监又奏改癸酉闰八月於次春二月,诸贼乃以为预兆。”
词语解释:课兆  拼音:kè zhào
占卜所得的预兆。 叶圣陶 《四三集·多收了三五斗》:“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那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词语解释:踪兆  拼音:zōng zhào
踪影;迹象。 唐 裴铏 《传奇·裴航》:“ 航 遍求访之,灭跡匿形,竟无踪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母待生久不归,始疑;村中搜觅几徧,竟无踪兆。”
词语解释:衅兆  拼音:xìn zhào
犹征兆。事情发生之前的迹象。《宋书·谢晦传》:“陛下躬览篇籍,研覈是非,衅兆之萌,宜应深察。”
词语解释:险兆  拼音:xiǎn zhào
危险的征兆
词语解释:五日京兆  拼音:wǔ rì jīng zhào
汉 京兆尹 张敞 ,因 杨恽 案受牵连,贼捕掾 絮舜 以为 敞 即将免官,不肯为 敞 办案,曰“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復案事?” 敞 收 舜 下狱,告 舜 曰:“五日京兆竟何如?”遂将 舜 处死。见《汉书·张敞传》。后因以比喻任职时间不会长,或凡事不作久长打算。 宋 赵鼎臣 《竹隐畸士集》卷九:“ 时可 投劾勇去,顷刻不可留,虽 子磐 亦自谓五日京兆也。”《官场维新记》第十三回:“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乐得卖个人情与 袁伯珍 。”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十:“﹝ 程明超 ﹞这时即抱着五日京兆的心理,根本不来办事了。”
词语解释:熊罴之兆
指生儿子的兆头
词语解释:丘兆  拼音:qiū zhào
祭坛。《逸周书·作雒》:“乃设丘兆於南郊,以祀上帝,配以 后稷 。” 朱右曾 校释:“丘,圜丘。兆,域也。”
词语解释:魄兆  拼音:pò zhào
《国语·晋语三》:“公子 重耳 其入乎,其魄兆於民矣。” 韦昭 注:“魄,形也。兆,见也。”后因以“魄兆”指征兆、先兆。《三国志·蜀志·马良传》:“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 唐 白居易 《祭微之文》:“词意若此,得非魄兆先知之乎?”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夫年劳可质验,而怀材不可豫知其魄兆,独在言词捷给而已。”
词语解释:遗兆  拼音:yí zhào
犹失算。 唐 李峤 《攀龙台碑》:“策无遗兆,虑必先机。”
词语解释:休兆  拼音:xiū zhào
吉祥的征兆。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武后》:“圣人启运,休兆必彰。”
词语解释:不祥之兆  拼音:bù xiáng zhī zhào
不吉利的预兆。例如:小弟初会时,以玉簪赠我,投下跌成两段,原是不祥之兆。——·袁于令《西楼记·邸聚》
词语解释:鹤兆  拼音:hè zhào
太子的墓地。 唐 苗神客 《乙速孤府君碑铭》:“鹤兆方兼,乌愤永戢。”
词语解释:陵兆  拼音:líng zhào
墓域,坟地。兆,同“ 垗 ”。《晋书·刑法志》:“虽陵兆尊严,唯毁发然后族之,此古典也。” 晋 张华 《元皇后哀策文》:“陵兆既宅,将迁幽都。霄陈夙驾,元妃其徂。”
词语解释:中兆  拼音:zhōng zhào
位于中央的祭坛的界域。《后汉书·明帝纪》“是岁始迎气於五郊” 李贤 注引《续汉书》:“迎气五郊之兆。四方之兆各依其位。中央之兆在未,坛皆三尺……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於中兆,祭 黄帝 后土。”参见“ 中郊 ”。
词语解释:中郊  拼音:zhōng jiāo
古代于距都城西南五里之处设立坛位郊祀 黄帝 ,谓之“中郊”。《魏书·刘芳传》:“窃见所置坛祠远近之宜,考之典制,或未允衷……《中央令》云:‘其数五。’ 卢植 云:‘中郊,五里之郊也。’ 贾逵 云:‘中兆 黄帝 之位,并南郊之季,故云兆五帝於四郊也。’ 郑玄 云:‘中郊,西南未地,去都城五里。’此又中郊五里之审据也。”
词语解释:应兆  拼音:yìng zhào
应验的征兆。《红楼梦》第七七回:“就像 孔子 庙前的檜树,坟前的蓍草, 诸葛 祠前的柏树, 岳武穆 坟前的松树……世乱,他就枯乾了;世治,他就茂盛了,凡千年枯了又生的几次。这不是应兆么?”
词语解释:幽兆  拼音:yōu zhào
墓穴。 宋 叶适 《母杜氏墓志》:“今启殯屋以从幽兆,则万事殞裂而终已於此矣。”
词语解释:弓兆  拼音:gōng zhào
《周礼》卜师四兆之一。《周礼·春官·卜师》:“卜师,掌开龟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四曰弓兆。”参见“ 四兆 ”。
词语解释:四兆  拼音:sì zhào
指四种卜兆。《周礼·春官·卜师》:“掌开龟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四曰弓兆。”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周礼》:“卜师四兆。” 翁元圻 注引《周礼订义》载 郑锷 曰:“方兆者,占四方之事。 汉武帝 发《易》,占知神马从西北来,非占四方之事乎?功兆者,占立功之事。 楚 司马 子鱼 卜战,令龟曰:‘ 魴 也以其属死之, 楚 师继之,尚大克之?’吉。非立功之事乎?义兆者,占行义之事。 南蒯 筮,得‘黄裳元吉’, 惠伯 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非占行义之事乎?弓兆者,弓有射义,故后世有覆射之法。 东方朔 射守宫,有‘跂跂缘壁’之语,非为覆射之事乎?”又载 薛士龙 曰:“以意推之,丽於形者方也,谓之方兆,则言其上下阴阳之势;以力兴造者功也,谓之功兆,则言废兴成败之理;度其宜者义也,谓之义兆,则言其吉凶祸福之宜;能弛张者弓也,谓之弓兆,则言曲折长短之象。”
词语解释:游兆  拼音:yóu zhào
亦作“ 游桃 ”。 天干中“丙”的别名。《史记·历书》:“游兆执徐三年。” 司马贞 索隐:“游兆,景也。《尔雅》作‘柔兆’;执徐,辰也。” 张守节 正义:“丙辰岁也。”按,景代“丙”字, 唐 人避 高祖 父 李昞 讳所改。《史记·历书》:“游兆摄提格 征和 元年。”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作‘游桃’。”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艺术·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跋》:“ 光绪 游桃之岁涂月,同年 孙叔茀 吏部持此本过余,属为审定。”
词语解释:恶兆  拼音:è zhào
不祥的征兆。 茅盾 《子夜》七:“恶兆化成了犀利的钢爪,在他心上直抓。” 萧红 《生死场》一:“我看见草堆上没有孩子;我看见草堆下有铁犁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恶兆。”
词语解释:昭兆  拼音:zhāo zhào
谓宝龟。《左传·定公六年》:“ 昭公 之难,君将以 文 之舒鼎, 成 之昭兆, 定 之鞶鑑,苟可以纳之,择用一焉。” 孔颖达 疏:“ 成公 新得此龟,盖以灼之出兆,兆文分明,故名为昭兆。”
词语解释:征兆  拼音:zhēng zhào
征候,先兆。《素问·天元纪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汉书·李寻传》:“举错誖逆,咎败将至,徵兆为之先见。”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爰得青玉於雪山,广袤二尸。揆其初得,徵兆异常。” 李大钊 《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因此有一班学者,遂谓史学的研究日趋严重,是人类的精神渐即老成的征兆。” 郑振铎 《桂公塘》:“天气是那末好,没有一点下雨的征兆。”
词语解释:徵兆
征候,先兆。《素问·天元纪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汉书·李寻传》:“举错誖逆,咎败将至,徵兆为之先见。”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爰得青玉於雪山,广袤二尸。揆其初得,徵兆异常。” 李大钊 《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因此有一班学者,遂谓史学的研究日趋严重,是人类的精神渐即老成的征兆。” 郑振铎 《桂公塘》:“天气是那末好,没有一点下雨的征兆。”
词语解释:影兆  拼音:yǐng zhào
踪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蛇人》:“既明,啟笥,二青亦渺。蛇人悵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
共9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