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共12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充饥充满充积充足充车充博充肥充血
充庭充赋充牣充广充融充其量充腴充赡
充肠充朝充选充类充茂充边充羁充起
充闾充斥充羡充充充调充饩充耳不闻充课
充腹充耳充拓充给充盛充饥画饼充赠充多
充庖充虚充数充纩充馁充颎充裕充箱
充栋充然充周充美充穷充量充衢充忍
充塞充溢充饱充扩充欲充足理由律充强充悦
充盈充隐充养充堂充诎充销充衍充栋盈车
充实充贡充军充罗充列充贯充试充屈

词语解释:充饥  拼音:chōng jī
亦作“ 充饥 ”。 进食解饥。 唐 长孙佐辅 《陇西行》:“射雁旋充飢,斧冰还止渴。”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一折:“你将此饭与俺暂且充饥。”《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就是饭,也不过是粗糲之物,又怕众人抢夺,交了足钱,方纔取出来与你充饥。”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六章:“﹝大妈﹞想买点东西充饥,身上又没有带钱。”
见“ 充飢 ”。
词语解释:充庭  拼音:chōng tíng
(1).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辇仪仗于殿庭,谓之充庭。《后汉书·安帝纪》:“﹝ 永初 ﹞四年春正月元日,会,彻乐,不陈充庭车。” 李贤 注:“每大朝会,必陈乘舆法物车輦於庭。”《宋书·礼志五》:“旧有充庭之制,临轩大会,陈乘舆车輦旌鼓於殿庭。”
(2).布满庭院。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振鷺之声充庭,鸿鸞之党渐阶。”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芸若充庭,槐枫被宸。”
(3).充满朝廷。《晋书·乐志上》:“嘉会置酒,嘉宾充庭。”《南齐书·乐志》:“元正肇始,典章徽明。万方来贺,华夷充庭。”
词语解释:充肠  拼音:chōng cháng
犹充饥。《淮南子·齐俗训》:“贫人则夏被褐带索,含菽饮水以充肠,以支暑热。” 唐 杜甫 《发秦州》诗:“充肠多薯蕷,崖蜜亦易求。” 唐 白行简 《李娃传》:“行路咸伤之,往往投其餘食,得以充肠。”
词语解释:充闾  拼音:chōng lǘ
(1).光大门庭。《晋书·贾充传》:“ 贾充 字 公閭 ……﹝父 逵 ﹞晚始生 充 ,言后当有充閭之庆,故以为名字焉。”
(2).用为贺人生子之词。 宋 王千秋 《沁园春》词:“充閭庆有,青氊事业,丹凤才华。” 金 元好问 《贺威卿徐弟得雄》诗:“利市金钱四座俱,阿卿新喜到充閭。” 明 李东阳 《士常得男迭前韵奉贺》:“庆协充閭事不赊,嘉期先报及时瓜。”
词语解释:充腹  拼音:chōng fù
充肠。《战国策·燕策一》:“人之飢所以不食乌喙者,以为虽偷充腹,而与死同患也。”《尉缭子·治本》:“非五穀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葢形。”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六:“ 陶渊明 日用铜鉢煮粥,为二食具,遇发火,则再拜曰:‘非有是火,何以充腹。’” 明 刘基 《养志斋记》:“所以适口充腹者,无不有矣。”
词语解释:充庖  拼音:chōng páo
供作食用。语出《礼记·王制》:“三为充君之庖。” 唐 刘禹锡 《代京兆韦尹进野猪状》:“既堪充庖,輒敢上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五:“ 曹植 《七啟》言食味芳莲之巢龟, 张协 《七命》言食味丹穴之雏鷄,极盛饌,而二物似不宜充庖也。”
词语解释:充栋  拼音:chōng dòng
形容藏书、著述之富,可以堆满屋子。 宋 陆游 《冬夜读书》诗:“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 清 顾炎武 《下学指南序》:“今之语録几於充栋矣。” 梁启超 《新史学》三:“故不扫君统之谬见而欲以作史,史虽充栋,徒为生民毒耳。”
词语解释:充塞  拼音:chōng sè
(1).堵塞。《孟子·滕文公下》:“是邪説诬民,充塞仁义也。”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聚众》:“观者车马充塞街衢,数亦非少。”
(2).充满塞足。《汉书·董仲舒传》:“今阴阳错繆,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 宋 苏轼 《上清辞》:“泽充塞於四海兮,独澹然其无功。”《高子遗书·会语五四》:“盖天地之心,充塞於人身者,为惻隐之心。”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似乎都骤然失了光辉,惟有青光充塞宇内。”
词语解释:充盈  拼音:chōng yíng
(1).充满。《荀子·赋》:“充盈大宇而不窕。”《汉书·刘向传》:“今 王氏 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飢寒顿仆於沟坑,盗贼充盈於犴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成》:“生微醒,闻兰麝充盈。” 续范亭 《中山图书馆落成纪念》诗:“伟大同情,充盈八极。”
(2).充足;众多。《管子·八观》:“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尸子》卷下:“是故万物莫不任兴,蕃殖充盈,乐之至也。” 宋 秦观 《财用上》:“俯仰如意,豪气浸生,货贿充盈,侈心自动。”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 泰西 通商,所以致富者,在材贷之充盈耳。”
(3).自得;骄傲。《荀子·子道》:“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吕氏春秋·重言》:“臣闻君子有三色……艴然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去国居 卫 ,容貌充盈,颜色发扬。”
(4).丰满;肥胖。《孔子家语·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不符》:“独 司马光 《纪闻》言 德昭 好啖肥肉,体太充盈,一夕啖肉过多,痰涌而卒。”
词语解释:充实  拼音:chōng shí
(1).使完满;加强。《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焦循 正义:“扩而充之使全备、满盈是为充实。”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天道》:“天以化为德,圣人以德为化,惟太和在中,充实诚篤而已。”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他﹞用信仰与坚决充实了自己,使自己象一座不可摇动的小山。”
(2).充足;富足。《尹文子·大道下》:“农桑以时,仓廪充实,兵甲劲利,封疆修理,强国也。”《汉书·公孙弘等传赞》:“是时, 汉 兴六十餘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宋书·何偃传》:“缘边镇戍,充实者寡,边民流散,多未附业。” 宋 李纲 《入界湖南有感》诗:“忆昔 湖南 全盛日,郡邑乡村尽充实。”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孙壮姑》:“盗探有充实可劫者,或众寡不敌,则知风下程,并伙而谋。” 沙汀 《困兽记》十八:“你不是常常说,只要精神生活充实就什么都不怕么?”
(3).犹充盈。《韩诗外传》卷四:“猛厉充实,兵革之色也。”参见“ 充盈 ”。
(4).壮实;结实。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林彦振 平日充实,饮噉兼人,居 吴 下,每以强壮自夸。” 宋 曾巩 《读书》诗:“形骸苟充实,气力易腾驤。” 明 张居正 《请册立东宫疏》:“稍俟数年,皇子睿体充实,然后举行,亦未为迟。” 丁玲 《水》一:“这个大汉子的三爷,强壮的,充实的农民,平素天不怕,地不怕。”
(5).犹踏实。 老舍 《四世同堂》三四:“不错,他的脚上是带着镣……可是,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充实过。” 叶圣陶 《三四集·逃难》:“ 李先生 这才透一口气,心里重又充实起来。”
词语解释:充盈  拼音:chōng yíng
(1).充满。《荀子·赋》:“充盈大宇而不窕。”《汉书·刘向传》:“今 王氏 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飢寒顿仆於沟坑,盗贼充盈於犴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成》:“生微醒,闻兰麝充盈。” 续范亭 《中山图书馆落成纪念》诗:“伟大同情,充盈八极。”
(2).充足;众多。《管子·八观》:“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尸子》卷下:“是故万物莫不任兴,蕃殖充盈,乐之至也。” 宋 秦观 《财用上》:“俯仰如意,豪气浸生,货贿充盈,侈心自动。”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 泰西 通商,所以致富者,在材贷之充盈耳。”
(3).自得;骄傲。《荀子·子道》:“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吕氏春秋·重言》:“臣闻君子有三色……艴然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去国居 卫 ,容貌充盈,颜色发扬。”
(4).丰满;肥胖。《孔子家语·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不符》:“独 司马光 《纪闻》言 德昭 好啖肥肉,体太充盈,一夕啖肉过多,痰涌而卒。”
词语解释:充满  拼音:chōng mǎn
(1).布满;填满。《吕氏春秋·当染》:“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奇器珍宝,充满其中。”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又恶其太少,则杂记戏笑不急之事,以充满其卷秩。”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村叟梦鳖》:“一老叟梦河内泊大舟,舟中罪人充满。”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这时,从 渭 北高原漫下来的拖儿带女的饥民,已经充满了 下堡村 的街道。”
(2).自满;骄傲。《吕氏春秋·过理》:“去国居 卫 ,容貌充满,颜色发扬。” 汉 刘向 《列女传·齐桓卫姬》:“妾闻之,人君有三色……忿然充满,手足矜动者,攻伐之色。”
(3).充分具有。如:这雄壮的歌声里充满着热情和力量。
词语解释:充赋  拼音:chōng fù
犹凑数。被官吏荐举给朝廷的谦词。《汉书·晁错传》:“今臣 窋 等乃以臣 错 充赋,甚不称明詔求贤之意。”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犹言备数也。’ 臣瓚 曰:‘充赋,此 错 之谦也,云如赋调也。’” 唐 白居易 《策尾》:“谬膺詔选,充赋天庭。”
词语解释:充朝  拼音:chōng cháo
充满朝廷。 南朝 齐 萧子良 《密启武帝》:“故非分充朝,资奉殷积。”
词语解释:充斥  拼音:chōng chì
(1).众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寇盗充斥。” 杜预 注:“充满斥见,言其多。” 俞樾 《群经平议·春秋左传二》:“充斥连文,其义一也……充斥并训大,故亦并训多。寇盗充斥,言寇盗之多也。” 宋 苏轼 《超然台记》:“盗贼满野,狱讼充斥。” 清 黄景仁 《登镇海城楼观海》诗:“妖寇时纷乘,岛夷每充斥。”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百树葱茏,百果充斥。”
(2).充满;塞满。《隋书·高祖纪上》:“ 申 部残贼,充斥一隅。” 明 焦竑 《焦氏笔乘·榷酤》:“糟糠豢豕,充斥后圃。” 巴金 《除恶务尽》:“大量的毒草充斥市场,多少读者和观众被引上了岐途。”
词语解释:充耳  拼音:chōng ěr
(1).塞住耳朵。《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郑玄 笺:“充耳,塞耳也。言 卫 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荀子·礼论》:“充耳而设瑱。” 清 钱谦益 《吴士熙授承德郎制》:“昔 有宋 青溪 盗发,比疆连壤,褎如充耳。”
(2).指声音充满耳朵。 许地山 《七宝池上底乡思》:“你岂不闻这里有等等妙音充耳;岂不见这里有等等庄严宝相?”
(3).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毛 传:“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 清 王夫之 《诗经稗疏·小雅》:“充耳者,瑱也,冕之饰也。”
词语解释:充虚  拼音:chōng xū
(1).犹充饥。《墨子·辞过》:“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矣。”《楚辞·贾谊〈惜誓〉》:“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王逸 注:“吸清和之气以充空虚,疗飢渴也。”《韩非子·解老》:“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刘真长 、 王仲祖 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貽其餐,肴案甚盛。 真长 辞焉, 仲祖 曰:‘聊以充虚,何苦辞。’”
(2).犹虚实。《荀子·儒效》:“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 杨倞 注:“充,实也……谓使实者虚,虚者实也。” 清 俞樾 云:“充、虚二字对文……是充虚即实虚也。”见《古书疑义举例·两字对文而误解例》
词语解释:充然  拼音:chōng rán
(1).满足貌。 唐 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坐于罇俎之南,鼓 有虞氏 之《南风》……及暮而退,皆充然若有得也。” 明 方孝孺 《郑处士墓碣铭》:“开门授徒,学者闻其讲説,各充然若有得。” 清 姚鼐 《郑大纯墓表》:“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而妻子食薯蕷,君意顾充然。”
(2).犹浩然。盛大貌。 明 方孝孺 《赠王生序》:“ 王生 年二十餘,调为 寧海 关市吏,其容凝然,其气充然,其守甚确。” 明 李贽 《送郑大姚序》:“观君魁然其容,充然其气,洞然不设城府。”
词语解释:充溢  拼音:chōng yì
亦作“ 充益 ”。
(1).充满。《管子·心术上》:“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明 方孝孺 《送河南佥事汤侯序》:“未几,才能之士充溢四海。”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我国的批评界中,有一种不好的习气充溢着。”
(2).洋溢。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六:“相公奏何事称意,喜色充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 梅女 夜至,展谢已,喜气充溢,姿态嫣然。”
(3).众多;富足。《魏书·恩倖传·寇猛》:“家渐富侈,宅宇高华,妾隶充溢。” 唐 陆龟蒙 《春寒赋》:“大王之宫,后庭女子充溢。” 梁启超 《变法通议》:“矿产充溢,积数千年未经开采;土地沃衍,百植并宜。”
词语解释:充隐  拼音:chōng yǐn
冒充的隐士。《晋书·桓玄传》:“ 玄 以歷代咸有肥遁之士,而己世独无,乃徵 皇甫謐 六世孙 希之 为著作,并给其资用,皆令让而不受,号曰高士。时人名为‘充隐’。”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隐说》:“他如 晋 皇甫希之 ,人称充隐, 梁 何点 人称通隐。”
词语解释:充贡  拼音:chōng gòng
(1).充做贡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桓王 时 会稽 生五色瓜, 吴 中有五色瓜,岁充贡伏献。”《周礼·夏官·大司马》“施贡分职以任邦国” 唐 孔颖达 疏:“民有职业,因使税之,所税者市之以充贡。”
(2).作为贡生。《宋史·选举志三》:“ 景德 间,许文武升朝官嫡亲附国学取解,而远乡久寓京师,其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监官验之,亦听附学充贡。”
词语解释:充积  拼音:chōng jī
盈满。《后汉书·刘瑜传》:“今女嬖令色,充积闺帷。”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怨气充积,必有任其咎者。”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虽由人意为形容,而真理充积,流露於无形。”
词语解释:充牣  拼音:chōng rèn
(1).充仞。《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珍怪鸟兽,万端鳞崪,充牣其中,不可胜记。” 李善 注引《广雅》:“充、牣,满也。”《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尚方珍玩,充牣其家。” 唐 司空图 《说鱼》:“前年捧詔西上,復移疾 华 下,则邻之佛者遽至,言石竇泉隟,鱼皆充牣。”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以故海内之士,莘莘济济,鱼鱼雅雅,衣冠俎豆,充牣儒林。”
(2).丰足。 明 宋濂 《送钱允一还天台诗序》:“计其士马之精强,城邑之壮丽,府藏之充牣、意盛气得,亦可谓一时之雄。” 黄远庸 《交通部之政见书及大事记》:“人民众多,地产充牣。”
词语解释:充选  拼音:chōng xuǎn
犹入选。《后汉书·左雄传》:“有 广陵 孝廉 徐淑 ,年未及举,臺郎疑而詰之。对曰:詔书曰‘有如 颜回 子奇 ,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 明 沉鲸 《双珠记·姑妇相逢》:“朝廷要宫女,本州将你小姑充选去了。”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公政府﹞但立议长,於派遣各员中公举为之,以举者多数充选。”
词语解释:充羡  拼音:chōng xiàn
充足有余。《新唐书·陈君宾传》:“四方霜潦,独 君宾 所治有年,储仓充羡。”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下无苦湿兮高无乾,秔稌充羡兮蛇蛟结蟠。”《明史·赵世卿传》:“岁增金花银二十万,宫帑日充羡。”
词语解释:充拓  拼音:chōng tuò
扩充开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箇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 明 唐顺之 《与项瓯东郡守书》:“兄得之资禀者,持守有餘而充拓未至。”
词语解释:充数  拼音:chōng shù
用不合格的人或物来凑足数额。亦用作谦词。《晏子春秋·谏下二》:“其子往 晏子 之家説曰:‘负廓之民贱妾,请有道於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 宋 司马光 《遗表》:“尽糶所收,未能充数。”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甘啸嵒》:“ 梁园 宾客皆充数辈,惟君可当其选。”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倘万不得已,就用《小约翰》充数。”
词语解释:充周  拼音:chōng zhōu
充满;充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 清 刘大櫆 《沉茮园诗序》:“下民之悲愉喜戚,与上天为感应,欣忭之情,踊跃之节,忿憾不平之气,太息之声,充周鬱积,而天下之治乱兴衰以出。” 王闿运 《湘绮楼论文》:“必道理充周,则诗文自古。”
词语解释:充饱  拼音:chōng bǎo
犹言喂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谚云:‘羸牛劣马寒食下。’务在充饱调适而已。”
词语解释:充养  拼音:chōng yǎng
犹供养。《南史·宋衡阳文王义季传》:“队主 续丰 母老家贫,无以充养,遂不食肉。”
词语解释:充军  拼音:chōng jūn
(1).入伍当兵。《宋史·兵志七》:“都水使者 陈求道 请招刺保甲五万充军。”《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成亲》:“儿子应募充军,从征 安南 去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南北两军皆开回八月以前原驻地点,其学生女子等充军者,悉令回籍安业。”
(2).古代的一种刑法。把罪犯发配到边远地方去服役。《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餘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復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明 《杀狗记·孝友褒封》:“着枷号市曹三个月,满日各杖一百,发边远充军。” 巴金 《砂丁》:“我听见人家说挖锡矿比充军还受罪。”
词语解释:充足  拼音:chōng zú
(1).足够。《后汉书·窦武传》:“﹝ 武 ﹞在位多辟名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 宋 苏舜钦 《答韩持国书》:“此虽与兄弟亲戚相远,而伏腊稍充足,居室稍宽。” 清 李渔 《巧团圆·闯氛》:“只有 北京 是根本之地,却要我御驾亲征。且待粮餉充足,进取也未迟。” 曹禺 《日出》第二幕:“哪一天盖齐不管他,这一期的建筑费拿得出去,那就是银行准备金充足,是巩固的。”
(2).富足。 宋 苏辙 《上皇帝书》:“百姓充足,府库盈溢。”
(3).饱足;饱满。《百喻经·欲食半饼喻》:“有人因其飢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
(4).补足,纳足。《后汉书·朱晖传》:“各言官无见财,皆当民出,榜掠割剥,彊令充足。”
词语解释:充广  拼音:chōng guǎng
扩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今子赴官,但当充广德性,力行好事。”
词语解释:充类  拼音:chōng lèi
推类。 清 章学诚 《校讎通义·补郑》:“一隅三反,充类求之,古逸之可采者多矣。”参见“ 充类至尽 ”。
词语解释:充类至尽  拼音:chōng lèi zhì jìn
谓用同类事物比照类推,把道理引申到极点。《孟子·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朱熹 集注:“夫御人於国门之外与非其有而取之,二者固皆不义之类;然必御人乃为真盗,其谓非有而取为盗者,乃推其类至於义之至精至密之处而极言之耳。”
词语解释:充充  拼音:chōng chōng
(1).悲戚貌。《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 郑玄 注:“皆忧悼在心之貌也。” 孔颖达 疏:“言亲始死,孝子匍匐而哭之,心形充屈,如急行道极,无所復去,穷急之容也。”
(2).喜悦貌。 唐 沉亚之 《与潞鄜州书》:“ 亚之 纳喜於心,充充焉捶马走僕,忘其劳,失其怠。” 元 揭傒斯 《善馀堂记》:“﹝余﹞及其门,则鷄犬不惊,童僕閒暇,皆充充然有自得之意。”
词语解释:充给  拼音:chōng gěi
(1).供给。《后汉书·皇后纪序》:“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令於 邕 容 侧近,召募添置千人,便割诸道见供行营人数粮赐,均融充给。”
(2).犹充足。《后汉书·任延传》:“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 唐 孔颖达 疏:“若大田过度,力不充给,田必芜秽。”
词语解释:充纩  拼音:chōng kuàng
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晋书·刘颂传》:“冕而前旒,充纊塞耳。”
词语解释:充美  拼音:chōng měi
(1).谓覆盖服色之美。《礼记·玉藻》:“服之袭也,充美也。” 孔颖达 疏:“谓覆盖裼衣之美。”
(2).发扬圣德。 宋 曾巩 《到任谢职司诸官员状》:“伏遇某官体仁为任,充美在躬。”
词语解释:充扩  拼音:chōng kuò
扩充,开拓。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拾遗》:“与天子争是非,恢宏事业;为人材别衺正,充扩初心。”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若根脚坚牢,眼目精利,泛取读之,亦足充扩襟灵,赞助笔力。”
词语解释:充堂  拼音:chōng táng
犹满堂。《文选·陆机〈叹逝赋〉》:“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 李善 注:“充满於堂。”《文选·演连珠》之九:“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縈絃所思。”
词语解释:充罗  拼音:chōng luó
充满,遍布。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驯象西爵,充罗外苑。”
词语解释:充车  拼音:chōng chē
满车。喻数量众多。 南朝 梁 僧祐 《出三藏记集·杂录序》:“书序之繁,充车而被軫矣。”
词语解释:充融  拼音:chōng róng
足够。 唐 柳宗元 《天对》:“充融有餘,泄漏復行。”
词语解释:充茂  拼音:chōng mào
繁盛。 晋 左思 《魏都赋》:“薑芋充茂,桃李荫翳。”
词语解释:充调  拼音:chōng diào
指交纳贡钱。《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乃以 刘虞 为幽州牧”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贫而清慎者,无以充调,或至自杀。 灵帝 以 虞 清贫,特不使出钱。”
词语解释:充盛  拼音:chōng shèng
丰润;旺盛。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女二十,肌肤充盛,任为人母。”《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我几时不见了他,道是流落死亡了,如何得衣服齐楚,容色充盛如此?” 明 方孝孺 《茹荼斋记》:“先受天下之大患,涉天下之至苦,故其志坚凝而不慑,气充盛而不衰。”
词语解释:充馁  拼音:chōng něi
犹充饥。 宋 司马光 《招子俊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鷄黍足充馁。”
词语解释:充穷  拼音:chōng qióng
谓内心悲戚,若有所失。语出《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哀策文》:“充穷靡寄,孺慕奚凭。”参见“ 充充 ”。
词语解释:充充  拼音:chōng chōng
(1).悲戚貌。《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 郑玄 注:“皆忧悼在心之貌也。” 孔颖达 疏:“言亲始死,孝子匍匐而哭之,心形充屈,如急行道极,无所復去,穷急之容也。”
(2).喜悦貌。 唐 沉亚之 《与潞鄜州书》:“ 亚之 纳喜於心,充充焉捶马走僕,忘其劳,失其怠。” 元 揭傒斯 《善馀堂记》:“﹝余﹞及其门,则鷄犬不惊,童僕閒暇,皆充充然有自得之意。”
词语解释:充欲  拼音:chōng yù
满足要求。 隋 王通 《中说·礼乐》:“ 程元 曰:‘夫子之成也,吾儕慕道久矣,未尝不充欲焉。’” 阮逸 注:“所问道,必充其欲。”
词语解释:充诎  拼音:chōng qū
亦作“ 充倔 ”。 得意忘形貌。《礼记·儒行》:“儒有不陨穫於贫贱,不充詘於富贵。” 郑玄 注:“充詘,喜失节之貌。” 孔颖达 疏:“言虽得富贵,不喜欢失节。”《楚辞·九辩》:“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宋 陈亮 《祭郑景元母夫人文》:“不充詘於崔嵬,无几微於蹭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元稹》:“人必劳饿空乏,而后无充詘之态。”
词语解释:充列  拼音:chōng liè
犹言忝列。担任要职的谦词。 汉 蔡邕 《巴郡太守谢表》:“臣猥以愚闇,盗窃明时,周旋三臺,充列机衡,出入省闥。” 三国 魏 曹丕 《猛虎行》:“与君媾新欢,託配於二仪。充列於紫微,升降焉可知。”
词语解释:充博  拼音:chōng bó
谓学识广博。 唐 孙棨 《北里志·郑举举》:“ 郑举举 者,居曲中,亦善令章,尝与 絳真 互为席纠,而充博非貌者,但负流品,巧谈谐,亦为诸朝士所眷。”
词语解释:充其量  拼音:chōng qí liàng
表示做最大限度的估算,犹言至多。《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他﹞便有,充其量也不过千金。” 瞿秋白 《乱弹·吉诃德的时代》:“事实上所谓新文学--以及‘五四式’的一切种种新体白话书,至多的充其量的销路只有两万。”
词语解释:充边  拼音:chōng biān
犹充军。《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忆昔 道光 廿二年, 杕文忠 禁吸洋烟;烧尽 英 烟二千万,议和赔价罪充边。”参见“ 充军 ”。
词语解释:充军  拼音:chōng jūn
(1).入伍当兵。《宋史·兵志七》:“都水使者 陈求道 请招刺保甲五万充军。”《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成亲》:“儿子应募充军,从征 安南 去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南北两军皆开回八月以前原驻地点,其学生女子等充军者,悉令回籍安业。”
(2).古代的一种刑法。把罪犯发配到边远地方去服役。《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餘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復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明 《杀狗记·孝友褒封》:“着枷号市曹三个月,满日各杖一百,发边远充军。” 巴金 《砂丁》:“我听见人家说挖锡矿比充军还受罪。”
词语解释:充饩  拼音:chōng xì
供职。饩,饩廪,即薪俸。 清 侯方域 《贾生传》:“ 陈腾凤 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 贾生 充餼县官。 贾生 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
词语解释:充饥画饼  拼音:chōng jī huà bǐng
喻借助空想安慰自己。 元 宋方壶 《醉花阴·走苏卿》套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飢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充飢画饼诚堪笑,印信凭由却是谎。”
词语解释:充颎  拼音:chōng jiǒng
完全明白。 章炳麟 《学变》:“斯所谓烦琐哲学者,惟内心之不充熲,故言辩而无继。”
词语解释:充量  拼音:chōng liàng
犹言过量。谓超出必要的限度。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人无间言,位不充量。”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自田曹至於尚书,皆实浮於名而位不充量。”
词语解释:充足理由律  拼音:chōng zú lǐ yóu lǜ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之一。提出或证明一个命题,都必须有能够表明它何以真实的理由。证明要求论据必须真实,并且从论据可以推出论题,这就是充足理由律的具体运用。
词语解释:充销  拼音:chōng xiāo
抵销。 清 袁枚 《新齐谐·波儿象》:“运丁追比无出,凑银贿 王 ,图准充销。为居间者中饱,案仍不结。”
词语解释:充贯  拼音:chōng guàn
充盈贯通。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计公之神灵,充贯宇宙,决不泯没。”
词语解释:充肥  拼音:chōng féi
肥胖,壮实。《后汉书·董卓传》:“ 卓 素充肥,脂流於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蔓青》“收根”原注:“细剉,和茎饲牛羊。全掷乞猪,并得充肥,亚於大豆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江 ( 江威仪 )素充肥,会暑袒露, 霄 ( 程紫霄 )忽见之,曰:‘僧録琵琶腿。’ 江 曰:‘先生觱篥头。’”
词语解释:充腴  拼音:chōng yú
肥胖;丰满。《南齐书·袁彖传》:“ 彖 形体充腴,有异於众。”《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公尊颜充腴,以何调理而至此?”
词语解释:充羁  拼音:chōng jī
充作马络头。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夫朽索充羈,不收奔马之逸;轻緡振网,或随吞舟之势。”
词语解释:充耳不闻  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
(1).塞住耳朵故意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四:“当局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叶圣陶 《隔膜》:“听他的答语,便觉得淡漠无味,终至于充耳不闻。”
(2).形容专心一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 郑振铎 《桂公塘》八:“杂碎的笑语充耳不闻,笑语也掷不到他的一个角隅来。”
词语解释:充赠  拼音:chōng zèng
犹馈赠。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此尽宝货泉贝之数,吾之所有,悉以充赠。”
词语解释:充裕  拼音:chōng yù
富足宽余。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魏元虚》:“是时宦囊充裕,可以休矣。”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这一路。”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油房等来年 官渠岸 的人们入社了,人力畜力充裕了,再办最好。”
词语解释:充衢  拼音:chōng qú
塞满大路。形容拥挤。 汉 马融 《广成颂》:“蝡蝡蟫蟫,充衢塞隧。” 晋 孙楚 《登楼赋》:“黎民布野,商旅充衢。”《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吴 凉 悬邈,蜂蠆充衢。”
词语解释:充强  拼音:chōng qiáng
充实健壮。《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 汉 桓谭 《新论》:“筋骨血气不充强,故多凶短折,中年夭折。”
词语解释:充衍  拼音:chōng yǎn
充盈,丰足。《宋史·安焘传》:“ 熙寧 、 元丰 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 熙河 民兵,惟 西关 最得力,又地接 皋兰 ,岁入特厚,芻粟充衍,人马驍勇。”
词语解释:充试  拼音:chōng shì
参加科考。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不想州司,谬取臣 邕 充试,到京畿,岂料蒙恩,叨居上第。”
词语解释:充血  拼音:chōng xuè
因疲劳过度或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局部小动脉、毛细血管血量增加、血流加速的现象。 方纪 《三峡之秋》:“这些资料,也不只是人们在深夜,在摇曳的烛光下,揉着充血的眼睛,细心描绘成的各种颜色的图纸。” 峻青 《女英雄孙玉敏》:“在深草丛里,卧伏着二十多个男女青年民兵,他们都瞪大着充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冒着浓烟的村庄。”
词语解释:充赡  拼音:chōng shàn
谓内容充实。 明 李东阳 《〈黎文僖公集〉序》:“公尝论古人之文,大抵以丰裕、充赡为尚。”
词语解释:充起  拼音:chōng qǐ
犹腾涌。《列子·天瑞》:“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
词语解释:充课  拼音:chōng kè
指交纳赋税。《魏书·刁雍传》:“念彼农夫,虽復布野,官渠乏水,不得广殖。乘前以来,功不充课,兵人口累,率皆飢俭。”
词语解释:充多  拼音:chōng duō
众多。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秉心塞渊马三千》:“ 晋 郭展 为太僕,留心於养生,而厩马充多,征 吴 得以济事。”
词语解释:充箱  拼音:chōng xiāng
犹充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迄至 魏 晋 ,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録,类聚而求,亦充箱照軫矣。”
词语解释:充忍  拼音:chōng rěn
充仞。《淮南子·本经训》:“施者不德,受者不让,德交归焉,而莫之充忍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八》:“忍有刃音,故又与牣通。”
词语解释:充悦  拼音:chōng yuè
(1).欣喜自得貌。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其 何婆 士女填门,餉遗满道,颜色充悦,心气殊高。”
(2).形容精神焕发。 唐 牛僧孺 《岑顺》:“ 顺 閲之,恍然而醒,乃大吐。自此充悦,宅亦不復凶矣。”
词语解释:充栋盈车  拼音:chōng dòng yíng chē
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中》:“充栋盈车,鞠为黄壤。”参见“ 充栋汗牛 ”。
词语解释:充栋汗牛  拼音:chōng dòng hàn niú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 唐 柳宗元 《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宋 岳珂 《愧郯录·场屋编类之书》:“故凡编类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閲者,今充栋汗牛矣。” 明 胡应麟 《诗薮·周汉》:“自《三百》《十九》《乐府》《鐃歌》,靡不嗣述,几於充栋汗牛。”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五八章:“在最后的不到百年间则作者几超出十倍,作品更为充栋汗牛,不可胜计。”
词语解释:充屈  拼音:chōng qū
(1).郁结貌。《文选·马融〈长笛赋〉》:“充屈鬱律,瞋菌碨柍。” 吕延济 注:“皆声鬱结不散貌。”《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 唐 孔颖达 疏:“言亲始死,孝子匍匐而哭之,心形充屈。”
(2).充诎。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故得志者,非轩冕也;有至乐者,非充屈也。”
共12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