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末字词组
弟兄师兄女兄宗兄小兄仓兄世弟兄襟兄
父兄年兄石兄内兄表兄庶兄世兄太大兄
吾兄如兄从兄寡兄慈兄大师兄庚兄妇兄
难兄孔方兄伯兄孔兄舅兄从父兄寅兄姻兄
梅兄母兄仁兄先兄元兄乡兄学兄姨兄
方兄长兄外兄尊兄中兄蜡兄房兄皇兄
老兄家兄令兄兄兄胞兄再从兄愚兄天兄
阿兄乃兄仲兄日兄俊兄道弟称兄族兄盟兄
诸兄大兄哲兄道兄劣兄难弟难兄老年兄直兄

词语解释:弟兄  拼音:dì xiōng
(1).弟弟和哥哥。《墨子·非儒上》:“丧父母,三年其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 唐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诗之一:“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善述 道:‘我爹做过太守,止生我弟兄两人,见今哥哥恁般富贵,我要一件衣服,就不能勾了,是怎地?’”
(2).弟弟。《元典章·吏部三·改正投下达鲁花赤》:“ 太祖皇帝 初起北方时节,哥哥、弟兄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土地,共享富贵。”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与那相识每会合,宾朋每同坐,都是些羊弟兄,狗哥哥。”
(3).指哥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三国志平话》卷上:“ 玄德 归宅,与二弟评议…… 张飞 言曰:‘弟兄放心,我独自去破 董卓 ,诛 吕布 。’”
(4).对同辈、同伙或对下属表示亲切的称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弟兄休作外,几盏儿淡酒,聊復致谢。”《水浒传》第九十回:“今者拜辞还京,某等众弟兄此去前程如何,万望吾师明彰点化。” 叶紫 《火》四:“现在局子里仅仅只剩了八个弟兄,你叫我拿什么来派给你呢?” 田野 《火烧岛·放下你的鞭子》:“那不幸的弟兄被反绑在木桩上,背后插着标子。”
(5).喻不相上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无辱又无荣,论文章是弟兄。”
词语解释:父兄  拼音:fù xiōng
(1).父亲与兄长。《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晋 葛洪 《抱朴子·酒戒》:“辱人父兄,则子弟将推刃矣。” 宋 司马光 《〈迂书〉序》:“余生六龄而父兄教之书,虽诵之不能知其义。”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刘忠宣》:“士大夫家,子弟爱其父兄者,俟其身后,必求名儒大笔,铺张其行业,以誌於其墓。”
(2).指伯父、叔父和堂兄弟。《礼记·丧大记》:“父兄堂下北面。” 孔颖达 疏:“谓诸父诸兄不仕者,以其贱,故在堂下而向北,以东为上也。”《韩非子·八奸》:“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 陈奇猷 集释:“侧室公子乃指君之伯叔及兄弟。”
(3).古代国君对同姓臣属的称呼。《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 许 自为功乎?” 杜预 注:“父兄,同姓羣臣。”《史记·乐毅列传》:“不谋父兄,以为亚卿。”
(4).犹父老。《国语·晋语五》:“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 韦昭 注:“父兄,长老也。”《史记·项羽本纪》:“纵 江 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指兄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词语解释:吾兄  拼音:wú xiōng
(1).称己之兄或兄辈。《左传·襄公十五年》:“﹝ 向戌 ﹞曰:‘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对曰:‘我在 晋 ,吾兄为之,毁之重劳,且不敢间。’” 杜预 注:“《传》言 献子 友于兄,且不隐其实。”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吾兄既凤翔, 王子 亦龙飞。”按, 何劭 为 傅咸 之从内兄。 唐 李白 《别中都明府兄》诗:“吾兄诗酒继 陶君 ,试宰 中都 天下闻。”
(2).对友人的尊称。旧时对朋友中的晚辈表客气亦有此称。上级对下属亦然。 唐 韩愈 《酬司门卢云夫望秋作》诗:“ 云夫 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人情无过男女,方才吾兄説非是所好。”
词语解释:难兄  拼音:nán xiōng
犹贤兄。 唐 无可 《送喻凫及第归阳羡》诗:“宗中初及第,江上覲难兄。”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比 渭 滨甲子, 尚父 难兄。”参见“ 难兄难弟 ”。
词语解释:难兄难弟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陈元方 子 长文 ,有英才,与 季方 子 孝先 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 太丘 。 太丘 曰:‘ 元方 难为兄, 季方 难为弟。’” 刘孝标 注:“一作‘ 元方 难为弟, 季方 难为兄’。”意谓 元方 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 季方 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北史·宋隐等传论》:“ 正玄 难兄难弟,信为美哉!”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若二人( 竇臮 、 竇永 )者,游艺絶伦,友谊尤篤,真难兄难弟哉!” 明 谢谠 《四喜记·双桂联芳》:“天马步 瀛洲 ,恩赐黄封杏花酒。喜难兄难弟,并占鰲头。”《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高老先生 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
(2).比喻两物并美,各有千秋。亦作“ 难弟难兄 ”。 清 魏源 《二室行》:“ 太室 之胜山内藏, 少室 之奇山外仰。难弟难兄孰相让?”
(3).用于讥讽两者同样低劣。 清 李渔 《蜃中楼·阃闹》:“一个不通文理,一个不达时务,真是难兄难弟。”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但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和 南北朝 时代的四六骈文, 明 清 时代的八股文,其实是难兄难弟。”
彼此曾共患难或同处困境的人。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饮别》曲:“难兄难弟俱白髮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 邹韬奋 《经历》四六:“除‘家长’外,我们还有几个‘难兄难弟’,倘若这里所用的‘难’字可作‘共患难’的‘难’字解。” 郑义 《迷雾》八:“ 方玉桦 一言未发,但看得出她也有点激动,她显然记起他们是一九五七年的难兄难弟。”
词语解释:梅兄  拼音:méi xiōng
对梅花的雅称。 宋 黄庭坚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枚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宋 杨万里 《烛下和雪折梅》诗:“梅兄衝雪来相见,雪片满鬚仍满面。” 元 戴良 等《对菊联句》:“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
词语解释:方兄  拼音:fāng xiōng
“孔方兄”之省称。指钱。 宋 杨万里 《食鹧鸪》诗:“方兄百辈买一隻,可惜羽衣锦狼藉。” 清 遯庐 《童子军·贿谳》:“万种奇寃万种愁,但得钱神事事休。方兄强似 孔 家 丘 。”参见“ 孔方兄 ”。
词语解释:孔方兄  拼音:kǒng fāng xiōng
即孔方。语出 晋 鲁褒 《钱神论》。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絶交书。” 元 无名氏 《满庭芳》曲:“做嘴脸是追魂的变态,冷鼻凹是板障的招牌,不拣谁难教赛。若是孔方兄到来,便禁住俺娘乖。”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试看九泉下一滴何曾到,一任伊孔方兄满前堆,只怕他阎罗老订名召。” 清 王韬 《肊谭·肃官方》:“卓异荐举,皆孔方兄为之斡旋也;注闕得官,皆阿堵物为之居间也。部吏上下其手,利不至则例不行,天下遂成一利世界。” 邹韬奋 《信箱·错误的眼光》:“因为缺了孔方兄做伴侣,便由‘钱’的‘中落’而连带陷入‘势’的中落。”亦省作“ 孔兄 ”。 元 曹伯启 《戏赠曹鸾举》诗:“孔兄正羞涩,趑趄色氤氲。”参见“孔方”。
词语解释:孔方  拼音:kǒng fāng
钱的谑称。旧时铜钱外圆,中有方孔,故名。《汉书·食货志下》“钱圜函方”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外圆而内孔方也。” 晋 鲁褒 《钱神论》:“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拜谒忠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问道因何故,家中有孔方。” 清 陈维崧 《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词:“阿堵考君材最下,孔方阻尔书难上。”
词语解释:老兄  拼音:lǎo xiōng
(1).对兄的尊称。 唐 白居易 《题旧写真图》诗:“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他的老兄是个实缺道臺。”
(2).用为兄的自称。 唐 李嘉祐 《送舍弟》诗:“老兄鄙思难儔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宋 韩溥 《寄弟洎》诗:“十样蛮笺出 益州 ,寄来新自 浣溪 头。老兄得此浑无用,助尔添修五凤楼。”
(3).男性相互间的尊称。《晋书·刘毅传》:“ 裕 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老兄真不坠,小子独无承。” 清 郑燮 《与丹翁书》:“昨有人传老兄息辞数语,不知的否?” 艾芜 《人生哲学第一课》:“你老兄可也是来省城找事做的么?”
词语解释:阿兄  拼音:ā xiōng
(1).哥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悵然心中烦。”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勣 惶遽,连呼曰:‘阿兄阿兄,此是 勣 主。’” 清 吴伟业 《题庄桤庵像》诗之四:“尽道阿兄多贵重, 杜 家中弟最知名。”
(2).叔父。《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 后主 ﹞及至 并州 ,又闻 周 军已入 雀鼠谷 ,乃以 延宗 为相国、 并州 刺史,总 山 西兵事。谓曰:‘ 并州 ,阿兄自取,儿今去也。’”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父之弟》:“《北齐书》 文襄 子 延宗 , 后主 叔父也,而 后主 呼为阿兄。案 南齐 诸王皆呼父为兄兄,母为家家,亦呼母为姊,故呼叔为兄耳。”
词语解释:诸兄  拼音:zhū xiōng
所有同宗之兄。《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復我诸兄。”《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太后自遭大忧,及 新野君 ,仍丧诸兄,常悲伤思慕,羸瘦骨立,不能自胜。”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彊而早世。”
词语解释:师兄  拼音:shī xiōng
(1).称同从一师而拜师时间比自己早的人。《西游记》第十九回:“﹝ 猪八戒 ﹞重新礼拜 三藏 ,愿随西去。又与 行者 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 行者 为师兄。”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五载,师傅圆寂,师兄不审行脚何方,剩餘东飘西荡。”
(2).僧人之间的相互敬称。《水浒传》第五回:“那和尚便道:‘师兄请坐,听小僧説。’ 智深 睁着眼道:‘你説!你説!’”《水浒传》第六回:“知客道:‘师兄你如何不知体面?即目长老出来,你可解了戒刀,取出那七条坐具、信香来礼拜长老使得?’”
(3).指俗人对僧人的敬称。《水浒传》第七回:“ 林教头 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 知深 道:‘洒家是 关西 鲁达 的便是。’”
(4).义和团成员之间的互称。 吴永 《庚子西狩丛谈》卷二:“众闻予言,似已心怯。右一人復作排解语曰:‘师兄,他一向迷误,也须此刻可以回转过来,何妨再试一番。’左者曰:‘师兄言之有理,就请再试。’”
(5).称师父的儿子或父亲生徒中之比自己年长者。
词语解释:年兄  拼音:nián xiōng
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称为同年,互称年兄。主试人对所取中的门生有时亦用此称呼。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五:“ 绍兴 六年夏,僕与年兄 何元章 会於 钱塘江 上。” 明 叶显祖 《鸾鎞记·探婚》:“昨闻 杜 年兄迎取年嫂到京,特来拜贺。” 清 李渔 《怜香伴·僦居》:“我有个年兄 江仲襄 在 江都 作教。”
词语解释:如兄  拼音:rú xiōng
旧时称结拜的哥哥。参见“ 如兄如弟 ”。
词语解释:如兄如弟  拼音:rú xiōng rú dì
(1).谓情意深厚,有如兄弟。《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2).旧俗异姓结拜兄弟,年长的称“如兄”,年幼的称“如弟”。
词语解释:孔方兄  拼音:kǒng fāng xiōng
即孔方。语出 晋 鲁褒 《钱神论》。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絶交书。” 元 无名氏 《满庭芳》曲:“做嘴脸是追魂的变态,冷鼻凹是板障的招牌,不拣谁难教赛。若是孔方兄到来,便禁住俺娘乖。”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试看九泉下一滴何曾到,一任伊孔方兄满前堆,只怕他阎罗老订名召。” 清 王韬 《肊谭·肃官方》:“卓异荐举,皆孔方兄为之斡旋也;注闕得官,皆阿堵物为之居间也。部吏上下其手,利不至则例不行,天下遂成一利世界。” 邹韬奋 《信箱·错误的眼光》:“因为缺了孔方兄做伴侣,便由‘钱’的‘中落’而连带陷入‘势’的中落。”亦省作“ 孔兄 ”。 元 曹伯启 《戏赠曹鸾举》诗:“孔兄正羞涩,趑趄色氤氲。”参见“孔方”。
词语解释:孔方  拼音:kǒng fāng
钱的谑称。旧时铜钱外圆,中有方孔,故名。《汉书·食货志下》“钱圜函方”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外圆而内孔方也。” 晋 鲁褒 《钱神论》:“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拜谒忠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问道因何故,家中有孔方。” 清 陈维崧 《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词:“阿堵考君材最下,孔方阻尔书难上。”
词语解释:母兄  拼音:mǔ xiōng
(1).同母之兄。别于庶兄。《公羊传·隐公七年》:“ 齐侯 使其弟 年 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何休 注:“母兄,同母兄。” 唐 韩愈 《唐朝散大夫孔君墓志铭》:“君母兄 戣 ,尚书兵部员外郎……以文行称朝廷。”
(2).母和兄。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康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词语解释:长兄  拼音:zhǎng xiōng
(1).兄弟中排行最大者。《鹖冠子·世贤》:“﹝ 魏文王 ﹞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 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 扁鹊 最为下。’”古乐府《木兰诗》:“阿爷无大儿, 木兰 无长兄。”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 微子 , 紂 之长兄。”
(2).犹兄台。男子相互间的尊称。《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赵先生 问道:‘此位长兄尊姓?’ 景芷江 道:‘这位是 乐清 匡先生 。’”
词语解释:家兄  拼音:jiā xiōng
(1).对人称己兄。《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文书繁猥,非其好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诸葛亮 闻 恪 代 详 ,书与 陆逊 曰:‘家兄年老,而 恪 性疎,今使典主粮穀,粮穀,军之要最,僕虽在远,窃用不安。’”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你读书人不会諂,为非事无行止,见家兄有甚脸。”《三侠五义》第三十回:“小弟叫来人带信回禀家兄,説与吾兄巧遇。”
(2).借指金钱。因钱别号孔方兄,故有此称。《太平御览》卷八三六引 晋 成公绥 《钱神论》:“路中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唯钱是求。朱衣素带,当涂之士,爱我家兄,皆无能已。” 晋 鲁褒 《钱神论》:“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西湖二集·巧妓佐父成名》:“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参见“ 孔方兄 ”。
词语解释:孔方兄  拼音:kǒng fāng xiōng
即孔方。语出 晋 鲁褒 《钱神论》。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絶交书。” 元 无名氏 《满庭芳》曲:“做嘴脸是追魂的变态,冷鼻凹是板障的招牌,不拣谁难教赛。若是孔方兄到来,便禁住俺娘乖。”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试看九泉下一滴何曾到,一任伊孔方兄满前堆,只怕他阎罗老订名召。” 清 王韬 《肊谭·肃官方》:“卓异荐举,皆孔方兄为之斡旋也;注闕得官,皆阿堵物为之居间也。部吏上下其手,利不至则例不行,天下遂成一利世界。” 邹韬奋 《信箱·错误的眼光》:“因为缺了孔方兄做伴侣,便由‘钱’的‘中落’而连带陷入‘势’的中落。”亦省作“ 孔兄 ”。 元 曹伯启 《戏赠曹鸾举》诗:“孔兄正羞涩,趑趄色氤氲。”参见“孔方”。
词语解释:孔方  拼音:kǒng fāng
钱的谑称。旧时铜钱外圆,中有方孔,故名。《汉书·食货志下》“钱圜函方”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外圆而内孔方也。” 晋 鲁褒 《钱神论》:“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拜谒忠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问道因何故,家中有孔方。” 清 陈维崧 《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词:“阿堵考君材最下,孔方阻尔书难上。”
词语解释:乃兄
你的哥哥
词语解释:大兄  拼音:dà xiōng
(1).长兄。《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从上入苑猎,与上同輦,常谓上‘大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2).对朋辈的敬称。《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曹公 遣 徐晃 救 曹仁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 《蜀记》:“ 晃 下马宣令:‘得 关云长 头,赏金千斤。’ 羽 惊怖,谓 晃 曰:‘大兄是何言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 蒙 母,结友而别”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 穰侯 乎。”
(3).古代 高丽 职官名。《周书·异域传上·高丽》:“大官有大对卢,次有太大兄、大兄……仙人并褥萨凡十三等,分掌内外事焉。”
词语解释:女兄  拼音:nǚ xiōng
姐姐。《说文·女部》:“姊,女兄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俾同气女兄,摩笄引决。”《新唐书·长孙诠传》:“ 詮 女兄为 韩瑗 妻。” 宋 黄庭坚 《嘲小德》诗:“欲嗔主母惜,稍慧女兄夸。” 清 方苞 《赵孺人翟氏墓志铭》:“姑既殁,迎姑之女兄于家。”
词语解释:石兄  拼音:shí xiōng
宋 书画家 米芾 好奇石,至呼佳石为“石兄”。事见 宋 费兖 《梁溪漫志·米元章拜石》:“ 米元章 守 濡须 ,闻有怪石在河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於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后即用以称佳石、奇石。 宋 杨万里 《题李季章中书舍人石林堂》诗:“儂与石兄殊不疎,问讯别来安稳无。”参见“ 石丈 ”。
词语解释:石丈  拼音:shí zhàng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 米芾 詼谐好奇……知 无为军 ,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后用为奇石的代称。 清 诸九鼎 《石谱·墨竹石》:“既对此君,復近石丈。热客莫来,与尔霄壤。” 清 查慎行 《卢肇宅石笋一株犹存相传唐时故物也》诗:“地以名流著,人探古蹟来。便应呼石丈,幸不中碑材。”参见“ 拜石 ”。
词语解释:从兄  拼音:cóng xiōng
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申子 请仕其从兄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侯 竇婴者 , 孝文后 从兄子也。”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 建翁 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复园嘉会图》:“紫袷衣倚柱而坐者为 唐星轂 ,垂钓者为从兄 实林 。”
词语解释:伯兄  拼音:bó xiōng
长兄。《书·吕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孟子·告子上》:“乡人长於伯兄一岁,则谁敬?” 朱熹 集注:“伯,长也。”
词语解释:仁兄  拼音:rén xiōng
(1).对同辈友人的尊称。《后汉书·赵壹传》:“实望仁兄,昭其悬迟。” 唐 李华 《祭亡友张五兄文》:“仁兄先生,俯监悲怀。”《水浒传》第四一回:“不期今日得见仁兄之面。” 茅盾 《报施》:“要是今天下午就来个抽查,那末,这些仁兄可倒了霉了。”
(2).弟对兄的尊称。 唐 颜真卿 《祭侄李明文》:“尔父竭诚 常山 作郡,余时受命亦在 平原 ,仁兄爱我,俾尔传书。” 唐 姚合 《成名后留别从兄》诗:“却出 关 东悲復喜,归寻弟妹别仁兄。”
词语解释:外兄  拼音:wài xiōng
(1).表兄。《后汉书·来歙传》:“ 君叔 虽单车远使,而陛下之外兄也。” 李贤 注:“ 光武 之姑子,故曰外兄也。”按, 君叔 ,字 歙 。《隋书·皇甫绩传》:“ 绩 三岁而孤,为外祖 韦孝宽 鞠养。尝与诸外兄博奕, 孝宽 以其惰业,督以严训,愍 绩 孤幼,特捨之。”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献上仆射相公》:“弱植叨华族,衰门倚外兄。”
(2).指同母异父兄。
词语解释:令兄  拼音:lìng xiōng
尊称对方的兄长。例如:遂使抚臣、令尹,异受促织之恩荫。——《聊斋志异·促织》
尊兄,尊称对方的哥哥
词语解释:仲兄  拼音:zhòng xiōng
次兄、二哥。 胡怀琛 有《与仲兄夜话》诗。
词语解释:哲兄  拼音:zhé xiōng
对兄长的敬称。后多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曲周 之进,于其哲兄,俾率尔徒,从王于征。”《文选·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李善 注:“兄谓 灵运 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八:“倘作家书寄哲兄, 淮阴 重话七年情。”
词语解释:宗兄  拼音:zōng xiōng
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年长于己的嫡子为“宗兄”。后亦用于称同宗或同姓不同族的同辈朋友。《礼记·曾子问》:“若宗子有罪,居于他国,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其辞于宾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国,使某辞。’” 唐 王维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弟缙》诗:“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髮。” 唐 白居易 《画雕赞》序:“ 寿安 令 白昊 ,予宗兄也。” 郭沫若 《海涛集·离沪之前》:“ 冠杰 说:‘ 石达开 有两句诗:身价敢云空 冀 北,文章昔已遍 江 东。宗兄足以当之。’”
词语解释:内兄  拼音:nèi xiōng
妻子的哥哥。《晋书·阮瞻传》:“内兄 潘岳 每令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 唐 韦应物 《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诗:“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复园嘉会图》:“把卷者为 陆位昭 ,坐於其后者为内兄 申尚虔 。”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我这位内兄,好人,一百二十分的好人。”
词语解释:寡兄  拼音:guǎ xiōng
少有的兄长。言其贤明过人。《书·康诰》:“乃寡兄勗。” 孙星衍 疏:“《诗·思齐》‘刑于寡妻’,笺云:‘寡妻,寡有之妻,言贤也。《书》曰:乃寡兄勗。’言殪 殷 受命、承 文王 之志者,是乃寡有之兄 武王 勉为之。”一说大兄。见 曾运乾 《尚书正读》卷四。又一说指嫡兄。见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寡兄解》
词语解释:孔兄  拼音:kǒng xiōng
见“ 孔方兄 ”。
词语解释:孔方兄  拼音:kǒng fāng xiōng
即孔方。语出 晋 鲁褒 《钱神论》。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絶交书。” 元 无名氏 《满庭芳》曲:“做嘴脸是追魂的变态,冷鼻凹是板障的招牌,不拣谁难教赛。若是孔方兄到来,便禁住俺娘乖。”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试看九泉下一滴何曾到,一任伊孔方兄满前堆,只怕他阎罗老订名召。” 清 王韬 《肊谭·肃官方》:“卓异荐举,皆孔方兄为之斡旋也;注闕得官,皆阿堵物为之居间也。部吏上下其手,利不至则例不行,天下遂成一利世界。” 邹韬奋 《信箱·错误的眼光》:“因为缺了孔方兄做伴侣,便由‘钱’的‘中落’而连带陷入‘势’的中落。”亦省作“ 孔兄 ”。 元 曹伯启 《戏赠曹鸾举》诗:“孔兄正羞涩,趑趄色氤氲。”参见“孔方”。
词语解释:孔方  拼音:kǒng fāng
钱的谑称。旧时铜钱外圆,中有方孔,故名。《汉书·食货志下》“钱圜函方”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外圆而内孔方也。” 晋 鲁褒 《钱神论》:“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拜谒忠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问道因何故,家中有孔方。” 清 陈维崧 《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词:“阿堵考君材最下,孔方阻尔书难上。”
词语解释:先兄  拼音:xiān xiōng
已死的兄长。
词语解释:尊兄  拼音:zūn xiōng
(1).对同辈年长者或己兄的敬称。《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与 亮 ( 诸葛亮 )书曰:‘闻 雒城 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 裴松之 注:“ 良 盖与 亮 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 亮 年长, 良 故呼 亮 为尊兄耳。”《北史·齐琅邪王俨传》:“ 儼 器服翫饰皆与 后主 同,所须悉官给。於南宫尝见新冰緑李,还,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无?’”
(2).对他人之兄的敬称。《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林甫 退,召 挺之 弟 损之 ,諭以‘上待尊兄意甚厚,盍为见上之策,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
(3).朋友、共事者之间的敬称。《水浒传》第五十回:“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词语解释:兄兄  拼音:xiōng xiōng
(1).谓尽兄之道。《易·家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荀子·王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
(2).即哥哥。《北齐书·琅邪王俨传》:“是夜四更,帝召 儼 , 儼 疑之, 陆令萱 曰:‘兄兄唤,儿何不去。’”帝, 高纬 , 高俨 之兄。又《南阳王绰传》谓“ 绰 兄弟皆呼父为兄兄。”父,疑为兄之误。
词语解释:日兄  拼音:rì xiōng
古代以日比喻帝王,故帝王之弟、妹称帝王为“日兄”。 唐 陆畅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 云安公主 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词语解释:道兄  拼音:dào xiōng
对僧道者流的敬称。 明 冯梦龙 《女丈夫·洪客祈雨》:“请问道兄,今日可喫斋么?”《儒林外史》第七回:“ 荀员外 道:‘向日道兄在敝乡观音庵时,弟却无缘,不曾会见。’”
词语解释:小兄  拼音:xiǎo xiōng
(1).古以称长兄以下之兄。 汉 史游 《急就篇》:“昭小兄。” 颜师古 注:“小兄,言上有昆而下有弟也。”
(2).多用以在年轻于己之同辈前谦称自己。
(3).古代 高丽 官职名。见《周书·异域传上·高丽》
词语解释:表兄  拼音:biǎo xiōng
姑母、舅父、姨母之子,年长于己者称表兄。《旧唐书·崔湜传》:“ 三思 问谁可使者, 湜 表兄 周利贞 先为 桓 、 敬 等所恶,自侍御史出 嘉州 司马, 湜 乃举充此行。”《水浒传》第三三回:“你却甚么意思?我的一个表兄,直拿在家里,强扭做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无奈管账的、当事的,都是他的娘舅、姨夫、表兄之类。”
词语解释:慈兄  拼音:cí xiōng
慈爱之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
词语解释:舅兄  拼音:jiù xiōng
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清 赵翼 有《寿刘可行舅兄八十》诗。口语亦称妻子之兄为舅兄。参见“ 舅弟 ”。
词语解释:舅弟  拼音:jiù dì
(1).舅父之子年幼于己者。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葬 子厚 於 万年 之墓者,舅弟 卢遵 。”
(2).口语亦称妻子之弟为舅弟。参见“ 舅兄 ”。
词语解释:元兄  拼音:yuán xiōng
长兄。《后汉书·和帝纪》:“侍中 宪 ,朕之元兄。”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昔在 韶州 之行,受命于元兄。”
词语解释:中兄  拼音:zhōng xiōng
才德一般的兄长。《荀子·非相》:“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
仲兄,次兄。《鹖冠子·世贤》:“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 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 扁鹊 最为下。”
词语解释:胞兄  拼音:bāo xiōng
嫡亲哥哥。例如:同胞之徒,无所容居。——《汉书·东方朔传》
词语解释:俊兄  拼音:jùn xiōng
对自己兄长的尊称。《汉书·韦玄成传》:“﹝ 韦玄成 ﹞作诗自劾责,曰:‘……茅土之继,在我俊兄,惟我俊兄,是让是形。’”俊兄,指其兄 韦弘 。
词语解释:劣兄  拼音:liè xiōng
犹愚兄。自谦之辞。 清 李渔 《蜃中楼·警焰》:“二位贤弟,劣兄老朽无能,竟被凡夫所困,如之奈何?”《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劣兄今年活了八十七岁,再三年就九十岁的人了。”
词语解释:仓兄  拼音:chuàng huǎng
亦作“ 仓怳 ”。 仓,通“ 愴 ”。悲怆失意貌。《诗·大雅·桑柔》:“不殄心忧,仓兄填兮。” 朱熹 集传:“仓兄,与愴怳同,悲閔之意也。” 清 王夫之 《章灵赋》:“仓怳写贞,疾烦心兮。”
词语解释:庶兄  拼音:shù xiōng
庶出之兄。《史记·宋微子世家》:“ 微子开 者, 殷 帝乙 之首子,而 帝紂 之庶兄也。”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 蔡寳 者以嫡子能让其官与庶兄而不出,用其学行脩飭召。”
词语解释:大师兄  拼音:dà shī xiōng
(1).义和团对自己头领的称呼。 蒋楷 《平原拳匪纪事》:“其党相呼以‘师兄’,呼其渠为‘大师兄’。” 老舍 《神拳》第二幕:“你有了法术,你是大师兄!”
(2).称同学中年长才高者。
词语解释:从父兄  拼音:cóng fù xiōng
即从兄。《汉书·刘贾传》:“ 荆王 刘贾 , 高帝 从父兄也。”《北齐书·尧雄传》:“ 雄 从父兄 杰 ,字 寿 。”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颜真卿 ﹞与其从父兄 杲卿 ,皆有大节以死。”
词语解释:乡兄  拼音:xiāng xiōng
对同乡平辈的尊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今见乡兄,吾所举可谓得人。”
词语解释:蜡兄  拼音:là xiōng
枇杷的别名。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又问卢橘究是枇杷否,琵琶何以本作枇杷……余虑其殫神,止之曰:‘儿絮絮不絶,欲为蜡兄作谱乎?’”
词语解释:再从兄  拼音:zài cóng xiōng
同曾祖而年长于己者。《后汉书·杨震传》:“伏见詔书封故 朝阳侯 刘护 再从兄 瓌 ,袭 护 爵为侯。”
词语解释:道弟称兄  拼音:dào dì chēng xiōng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一会儿要和你道弟称兄,一会儿还要骂得你涅槃出世。”
词语解释:难弟难兄  拼音:nàn dì nàn xiōng
见“ 难兄难弟 ”。
词语解释:难兄难弟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陈元方 子 长文 ,有英才,与 季方 子 孝先 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 太丘 。 太丘 曰:‘ 元方 难为兄, 季方 难为弟。’” 刘孝标 注:“一作‘ 元方 难为弟, 季方 难为兄’。”意谓 元方 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 季方 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北史·宋隐等传论》:“ 正玄 难兄难弟,信为美哉!”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若二人( 竇臮 、 竇永 )者,游艺絶伦,友谊尤篤,真难兄难弟哉!” 明 谢谠 《四喜记·双桂联芳》:“天马步 瀛洲 ,恩赐黄封杏花酒。喜难兄难弟,并占鰲头。”《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高老先生 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
(2).比喻两物并美,各有千秋。亦作“ 难弟难兄 ”。 清 魏源 《二室行》:“ 太室 之胜山内藏, 少室 之奇山外仰。难弟难兄孰相让?”
(3).用于讥讽两者同样低劣。 清 李渔 《蜃中楼·阃闹》:“一个不通文理,一个不达时务,真是难兄难弟。”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但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和 南北朝 时代的四六骈文, 明 清 时代的八股文,其实是难兄难弟。”
彼此曾共患难或同处困境的人。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饮别》曲:“难兄难弟俱白髮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 邹韬奋 《经历》四六:“除‘家长’外,我们还有几个‘难兄难弟’,倘若这里所用的‘难’字可作‘共患难’的‘难’字解。” 郑义 《迷雾》八:“ 方玉桦 一言未发,但看得出她也有点激动,她显然记起他们是一九五七年的难兄难弟。”
词语解释:世弟兄  拼音:shì dì xiōng
世交的同辈。《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
词语解释:世兄  拼音:shì xiōng
(1). 明 清 时称座师、房师的儿子为世兄。后亦为有世交的平辈间之互称。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中》:“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座师房师之子谓之世兄。”《红楼梦》第二六回:“因 冯 世兄来了,就混忘了。”
(2).对世交晚辈的称呼。 柳亚子 《怀念阿英先生》:“我有一个工友,天天替我去送信,而 阿英 先生的信,却常常是他世兄送来的。” 巴金 《家》六:“父亲先走了……经理忽然发见了他,对他客气地说:‘今天没有事,世兄请回去罢。’”
词语解释:庚兄  拼音:gēng xiōng
旧时同龄人之间互相尊称对方为庚兄,自称为庚弟。多用于名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 楚 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謁,呼庚兄庚弟。”
词语解释:寅兄  拼音:yín xiōng
旧时同僚之间的敬称。《歧路灯》第四回:“到了次日,副学 陈乔龄 请吃迎风酒, 周东宿 只得过来领扰。两人相见行礼,分宾主坐定。 东宿 道:‘寅兄盛情,多此一举。’”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邓县尹》:“似此奸谋,不特目所未睹,亦且耳所未闻,实《洗寃録》中所未载,微寅兄其孰能知之。”
词语解释:学兄  拼音:xué xiōng
对学友的敬称。
词语解释:房兄  拼音:fáng xiōng
堂兄。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张大夫 士澄 房兄 士寧 ,居 咸平县 ,豪有力。”
词语解释:愚兄  拼音:yú xiōng
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愚兄就喝口酒,他们大家伙子竟跟着嘈嘈。”
词语解释:族兄  拼音:zú xiōng
同高祖兄弟的兄辈。亦泛指同族同辈中年较长者。《后汉书·刘玄传》:“ 刘玄 字 圣公 , 光武 族兄也。”《南史·谢恂传》:“ 恂 子 孺子 ,少与族兄 庄 齐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曹司农 竹虚 言:其族兄自 歙 往 扬州 ,途经友人家。”
词语解释:老年兄  拼音:lǎo nián xiōng
(1).科举时代同年考中举人进士者的互称。 清 李渔 《怜香伴·斋访》:“自前科京邸一别又是三年,老年兄愈加矍鑠了。”
(2).对平辈中男性年长者的尊称。《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这老年兄去年临别之前,曾説等姑娘满孝,他一定进京来看姑娘。”
词语解释:襟兄  拼音:jīn xiōng
对妻姊之夫的称呼。 清 程麟 《此中人语·吴朴斋》:“ 吴君 朴斋 ,余襟兄 叶秋江 之娣丈也。” 沙汀 《催粮》:“他没有料到他的襟兄 柯胡子 会来赶场,这可真叫他喜出望外。”
词语解释:太大兄  拼音:tài dà xiōng
古代 高丽 官职名。《周书·异域传上·高丽》:“大官有大对卢,次有太大兄,大兄……仙人并褥萨凡十三等,分掌内外事焉。”
词语解释:妇兄  拼音:fù xiōng
妻之兄。《北齐书·崔昂传》:“帝歷数诸人,咸有罪负,至 昂 曰:‘ 崔昂 直臣, 魏收 才士,妇兄妹夫,俱省罪过。’”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驸马》:“吾乡有为尚书子壻者,与妇兄同赴京师。”
词语解释:姻兄  拼音:yīn xiōng
姻亲中同辈弟兄的互称。 元 刘詵 《饮谷平李氏》诗:“尚餘八十病姻兄,罗羞饌客空罍瓶。”
词语解释:姨兄  拼音:yí xiōng
姨表兄。《三国志·吴志·潘濬传》“ 权 假 濬 节,督诸军讨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濬 姨兄 零陵 蒋琬 为 蜀 大将军。”《魏书·房景远传》:“ 郁 曰:‘ 齐州 主簿 房阳 是我姨兄。’”
词语解释:皇兄  拼音:huáng xiōng
皇族中对皇帝的兄辈的通称。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太宗 即位,以 太祖 诸子并称皇子。尝曰:‘犹我子也,何有分别。’其后皇族遂不以疏密尊卑,皆加皇字,故有皇兄之类,非典故也。”
词语解释:天兄  拼音:tiān xiōng
洪秀全 模仿基督教形式创立拜上帝会,称上帝为天父,自谓与 耶稣 同为上帝之子,因称 耶稣 为天兄。
词语解释:盟兄  拼音:méng xiōng
指结拜弟兄中年长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 赵啸存 ﹞席中与 伯芬 十分投契,便商量要换帖…… 啸存 年长,做了盟兄, 伯芬 年少,做了盟弟。” 徐铸成 《杜月笙正传》十一:“每次到 上海 , 戴 必和这位盟兄亲密聚首。”
词语解释:直兄  拼音:zhí xiōng
竹手杖的别称。 宋 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俄窻外竹生一笋,花紫籜如梦者之衣,既成竹…… 光 乃用为拄杖,目曰直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