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末字词组
仆僵倔僵顿僵李代桃僵板僵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直僵僵 
木僵枯僵乾僵李代桃僵板僵白僵目瞪口僵 
冻僵颠僵偃僵木僵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白僵僵  
立僵详僵干僵闹僵百足不僵白僵  

词语解释:仆僵  拼音:pū jiāng
跌倒;翻倒。 汉 王充 《论衡·状留》:“非唯腹也,凡物仆僵者,足又在上。” 晋 潘尼 《西道赋》:“轮舆颠覆,人马仆僵。”
词语解释:木僵  拼音:mù jiāng
犹木强。 茅盾 《报施》:“手指木僵地撂住那不算薄的一迭,心跳的更厉害。”参见“ 木强 ”。
词语解释:木强  拼音:mù jiàng
质直刚强。《汉书·张周赵任等传赞》:“ 周昌 ,木强人也。” 颜师古 注:“言其强质如木石然。”《旧唐书·朱朴传》:“ 朱朴 者, 乾寧 中为国子博士。腐儒木强,无他才伎。”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二:“﹝ 侯恩 ﹞为人,刚方不挠,好面折人,一州号为木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一员官》:“是时 泰安 知州 张公 ,人以其木强,号之‘橛子’。” 郭沫若 《豕蹄·楚霸王自杀》:“他本来是一位木强的人,但因为打了败仗以来的经验,却使他聪明了好些。”
麻木僵硬。强,通“ 僵 ”。 清 周亮工 《书诗册后与吴冠五》:“记初冬时,予与 冠五 夜坐为诗,漏下数十刻,北地早寒,十指木强。”
木彊:1.质直刚强。《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勃 为人木彊敦厚, 高帝 以为可属大事。”《陈书·傅縡传》:“﹝ 傅縡 ﹞性木彊,不持检操,负才使气,陵侮人物。” 宋 楼钥 《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诗:“朴拙胜巧心,好佞寧木彊?”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上自 萧何 、 曹参 ,其下至于 王陵 、 周勃 、 樊噲 、 夏侯婴 之徒,大抵木彊少文,不识利害。”
(2).指质直刚强之人。《新唐书·魏元忠传》:“主恚曰:‘ 山东 木彊安知礼?阿母子尚为天子,我何嫌?’宫中谓 武后 为阿母子,故主称之。” 唐 韦瓘 《周秦行纪》:“ 戚夫人 诗曰:‘自别 汉 宫休 楚 舞,不能粧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 商叟 , 吕氏 何曾畏木彊。’”
词语解释:冻僵  拼音:dòng jiāng
肢体因受冻而僵硬。《南史·孝义传·殷不害》:“﹝ 不害 ﹞遇见死人沟中,即投身捧视。举体冻僵,水浆不入口者七日,始得母尸。” 明 杨基 《潇湘八景·江天暮雪》诗:“风揽瑞花晚,江寒波欲凝,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 金近 《冬天的玫瑰》诗:“姐妹俩搓搓冻僵的手,抓着枯藤往上爬,手脚刮破不喊痛,心里只想找到玫瑰花。” 韦君宜 《忆西榆林》:“我们这次去,一点忙也没帮上,人可几乎冻僵了。”
词语解释:立僵  拼音:lì jiāng
直立而死。僵,死。例如: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干宝《搜神记》
词语解释:倔僵  拼音:juè jiāng
见“ 倔强 ”。
词语解释:倔强  拼音:jué jiàng
亦作“ 倔彊 ”。亦作“ 倔僵 ”。亦作“ 倔犟 ”。强硬直傲,不屈于人。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 尉佗 ﹞倔强倨敖,自称老夫。” 晋 左思 《魏都赋》:“假倔彊而攘臂。”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是时 刘元佐 在 大梁 ,倔强难制。” 宋 秦观 《清和先生传》:“其倔僵不降者与彊而不释甲者皆为城旦舂。” 清 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 楚 虽三户存,其人故倔彊。”《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这 吴克肖 老实倔僵,向主奉公。”《红楼梦》第九九回:“ 薛蟠 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 曹禺 《日出》第四幕:“你这个人太骄傲,太倔强。” 白桦 《芳草青青》:“妞妞倔犟地看着少尉。” 王群生 《彩色的夜》:“照理说,这同时也该会慑服我的老排长--这位倔犟的副连长了吧。”
词语解释:枯僵  拼音:kū jiāng
枯死偃卧。《汉书·昭帝纪》:“三年春正月, 泰山 有大石自起立, 上林 有柳树枯僵自起生。” 颜师古 注:“僵,偃也。谓树枯死偃卧在地者也。”
词语解释:颠僵  拼音:diān jiāng
跌倒。 宋 欧阳修 《憎苍蝇赋》:“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颺,咸头垂而腕脱,每立寐而颠僵。”
指遭受挫折、陷于困境的人。 元 郝经 《浑源刘先生哀辞》:“砭焫沉痼开膏肓,护籍僨踣扶颠殭。”
词语解释:详僵  拼音:xiáng jiāng
佯仆,假装跌倒。详,通“ 佯 ”。《史记·苏秦列传》:“居三日,其夫果至,妻使妾举药酒进之。妾欲言酒之有药,则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则恐其杀主父也。於是乎详僵而弃酒。” 司马贞 索隐:“详音羊。详,诈也。僵,仆也。”
词语解释:顿僵  拼音:dùn jiāng
犹颠覆。《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三月癸未,大风自西摇祖宗寝庙,扬裂帷席,折拔树木,顿僵车輦,毁坏槛屋,灾及宗庙,足为寒心!”
词语解释:乾僵
干枯僵死。 茅盾 《春蚕》:“﹝蚕﹞吃了许多叶去,一直落来都很好,然而上了山却干殭了的事,也是常有的。”
词语解释:偃僵  拼音:yǎn jiāng
倒伏。 宋 秦观 《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邮亭刻漏,为之一新。頽废偃僵,斩然俱起。”
词语解释:干僵  拼音:gàn jiāng
干枯僵死。 茅盾 《春蚕》:“﹝蚕﹞吃了许多叶去,一直落来都很好,然而上了山却干殭了的事,也是常有的。”
词语解释:李代桃僵  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亦作“ 李代桃殭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殭。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谓以桃李能共患难,喻弟兄应能同甘苦。 清 黄遵宪 《感事》诗:“芝焚蕙嘆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后转为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旧题 明 陈继儒 《真傀儡》:“古来史书上呵,知多少李代桃僵。” 清 钱谦益 《嘉兴高氏家传》:“寝殿圮,君代 用 ( 黄用 )抵罪,李代桃僵。” 郭沫若 《集外·从典型说起》:“甚至把作者的姓名任意改换,李代桃僵,偷梁换柱。”
词语解释:李代桃僵  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见"李代桃僵"。
词语解释:木僵僵  拼音:mù jiāng jiāng
形容感觉迟钝、不灵活。 叶圣陶 《四三集·招魂》:“直到席散,胃是胀饱了,耳朵也胀饱了,胃和耳朵同样感觉木僵僵的,到第二天还是不很舒服。”
词语解释:闹僵  拼音:nào jiāng
人与人或人与单位之间的矛盾悬而未决,闹到彼此不理的地步。例如:第二天早上,多少有点闹僵了。
词语解释:板僵  拼音:bǎn jiāng
亦作“ 板殭 ”。 谓变僵;僵硬。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明日巳时前后,你在那乱砖瓦之下板僵身死。”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这卦中该今夜三更前后,三尺土底下板殭身死也。”
词语解释:板僵  拼音:bǎn jiāng
见"板僵"。
词语解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 , sǐ ér bù jiāng
同“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説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使人人知兵,即人人可兵,人人可有枪械,兼许自造。故一呼即成劲旅,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
词语解释:百足不僵  拼音:bǎi zú bù jiāng
见“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词语解释: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 , zhì sǐ bù jiāng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跃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亦省作“ 百足不僵 ”。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即观今时 缅甸 ,已併於 英 ,而本邦土司,以弹丸黑子之地,犹足自保,非人自为守、百足不僵之势耶!”参见“ 百足之虫 ”。
词语解释:百足之虫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
(1).马陆的别名。体长而稍扁,长寸余,由许多环节构成,各节有足一至二对。中断成两截,头尾仍能各自行走。多用以比喻故国、旧家或势位富厚的人。 汉 桓谭 《新论·辨惑》:“百足之虫,共举一身,安得不济。” 明 李贽 《战国论》:“百足之虫,迟迟復至二百四十餘年者,皆 管仲 之功,五霸之力也。”《明史·丘橓传》:“贪墨成风,生民涂炭,而所劾罢者大都单寒輭弱之流。苟百足之虫,傅翼之虎,即贜秽狼籍,还登荐剡。” 邹韬奋 《美国对欧战怎么样》:“在事实上, 英 法 是‘百足之虫’的帝国主义国家。如我们认为 德国 就可能在短时期内把它们完全消灭,也未免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参见“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2).蜈蚣的俗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脚’,又名‘百足之虫’。”参阅《埤雅·释虫》
词语解释:白僵  拼音:bái jiāng
病风而死亡的蚕。
词语解释:白僵僵  拼音:bái jiāng jiāng
形容脸色苍白呆板。 沉从文 《新与旧》:“果然有两个年纪轻轻的人被绑着跪在坪子里。并且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脸色白僵僵的。”
词语解释:白僵  拼音:bái jiāng
病风而死亡的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蚕》:“蚕病风死,其色自白,故曰白殭。”
词语解释:直僵僵  拼音:zhí jiāng jiāng
僵硬挺直的样子。 元 萧德祥 《杀狗劝夫》第二折:“将这双乞量曲律的肐膝儿,罚他去直僵僵跪。”《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当下走进屋里,见那老妇人尸首直僵僵停着。”《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房门开处,朝外一望,只见一个男人直僵僵的朝着房门跪着不动。” 叶圣陶 《隔膜·一生》:“伊到了家里,见丈夫直僵僵地躺在床上,心里很有些儿悲伤。”
词语解释:目瞪口僵  拼音:mù dèng kǒu jiāng
同“ 目瞪口呆 ”。 郁达夫 《迟桂花》:“我那忠厚老实的娘……一听了媒人的这一番说话,目瞪口僵,立时就滚下了几颗眼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