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号去声 [操行,名词][hào,号令][hào,爱好][慰劳。牢去声。慰也。][dào,颠倒][zào,就也,名词][bào,强暴][mào][gào][mào]翿[dào,覆盖][音奥。深也。一曰水名。][lào][bào][详注1][mào]


注1:凿 《集韵》《韵会》《正韵》在到切,漕去声。《集韵》穿空也。《增韵》孔宠。《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释文》凿,曹报反。又如字。《前汉·楚元王传》羊入其凿。《师古注》凿,在到反。谓所穿冢藏者。《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攺凿。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又《集韵》七到切,音操。冗也。
首字词组
傲霜傲物傲死傲僻傲贤慢士傲气傲戏傲弃
傲睨傲客傲狠傲顽傲览傲桀傲弄傲听
傲世傲视傲散傲色傲肆傲雅傲侈 
傲吏傲俗傲荡傲上傲睨万物傲霜斗雪傲侮 
傲兀傲倪傲很傲世轻物傲狎傲悖傲忽 
傲然傲慢傲态傲辟傲纵傲愎傲性 
傲岸傲逸傲放傲达傲童傲戾傲头傲脑 
傲骨傲诞傲尔傲虐傲易傲倨傲撇 

词语解释:傲霜  拼音:ào shuāng
不为寒霜所屈。 宋 苏轼 《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部·冬青》:“然谈傲霜礪雪之姿者,从未闻一人齿及。” 闻一多 《晴朝》诗:“傲霜的老健的榆树,伸出一只粗胳膊。”
词语解释:傲睨  拼音:ào nì
傲慢斜视;骄傲。 唐 罗隐 《送宣武徐巡官》诗:“傲睨公卿二十年,东来西去只悠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餘杭 生时一遇之,虽不甚倾谈,而傲睨之气顿减。”《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这 戎昱 ……自恃有才,有性极是傲睨,看人不在眼里。”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屹然出中央而无校讎,则其益自尊大,寳自有而傲睨万物,固人情所宜然,亦非甚背於理极者矣。”
词语解释:傲世  拼音:ào shì
谓轻视世人。《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有白 琰 此书傲世怨谤者, 太祖 ……於是罚 琰 为徒隶。” 晋 成公绥 《啸赋》:“ 逸羣公子 ,体奇好异,傲世忘荣,絶弃人事。”《红楼梦》第三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词语解释:傲吏  拼音:ào lì
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 晋 郭璞 《游仙》诗:“ 漆园 有傲吏, 莱氏 有逸妻。” 唐 郎士元 《送元诜还丹阳别业》诗:“已知成傲吏,復见解朝衣。” 宋 陆游 《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诗:“ 漆园 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明 陈子龙 《种柳篇》诗:“ 彭泽 漫能称傲吏,阳关无处寄悲歌。”
词语解释:傲兀  拼音:ào wū
犹傲岸。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以傲兀无检者为大度,以惜护节操者为涩少。”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羆。” 清 赵翼 《连日无蔬菜至平戛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诗:“平生负傲兀,恃有藜莧腹,咬得菜根断,颇以鄙食肉。”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 雪芹 至中年,乃至贫居西郊,啜饘粥,但犹傲兀,时復纵酒赋诗,而作《石头记》盖亦此际。”
词语解释:傲然  拼音:ào rán
(1).高傲貌。《晏子春秋·谏下十五》:“﹝ 齐景公 ﹞带球玉而冠且,被髮乱首,南面而立傲然。” 晋 陶潜 《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宋 苏洵 《任相》:“彼人主傲然於上,不礼宰相以自尊大者,孰若使宰相自效以报其上之为利。”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八)》:“一个新的职员到校了,势派非常之大,学者似的,很傲然。”
(2).坚不可屈貌。 陶铸 《松树的风格》:“去年冬天,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她提着竹篮子走着,傲然昂着头……给人一种不容轻薄,不容嘻笑的凛然气概。”
词语解释:傲岸  拼音:ào àn
高傲。《晋书·郭璞传》:“傲岸荣悴之际,頡頏龙鱼之间。” 唐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 高揖 汉 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李长源 虽才高,然不通世事,傲岸多怒,交游多畏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 中国 如同一个巨人站在世界上。 上海 人民也象一个巨人似的站在 英国 办理侨务人员面前。他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不禁抚摩胡须,傲岸地左顾右盼。”
词语解释:傲骨  拼音:ào gǔ
宋 戴埴 《鼠璞》卷上:“ 唐 人言 李白 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后因以喻高傲不屈的性格。 明 袁宏道 《感王鬍庚》诗:“傲骨终然遭白眼,穷途无计觅青蚨。”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许若洲女史诗》:“知君傲骨难轻许,苦费幽人日日忙。” 郭沫若 《行路难·下篇三》:“小小婴儿不该多此傲骨。”
词语解释:傲物  拼音:ào wù
高傲自负,轻视他人。 晋 陆云 《四言失题》诗之五:“乃启遗籍,思予大观。幽居傲物,顾影怡颜。”《旧唐书·文苑传上·张昌龄》:“昔 禰衡 、 潘岳 皆恃才傲物,以至非命。” 清 纳兰性德 《嵇叔夜言志》诗:“予生实嬾慢,傲物性使然。”
词语解释:傲客  拼音:ào kè
箕宿的异名。 唐 杨炯 《浑天赋》:“箕为傲客,房为駟马。”
词语解释:傲视  拼音:ào shì
傲慢地对待;傲慢地看待。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护军 刘重美 党类豪侈,傲视廉使,槖奸黷货,得以自专。”《旧唐书·音乐志》:“及 始皇 一统,傲视百王。”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一》:“ 何大復 傲视一世,在京师日,每有燕席,常闭目坐,不与同人交一言。” 毛泽东 《学习和时局》:“工农分子,可以自己的光荣出身傲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又可以自己有某些知识傲视工农分子……对于诸如此类的东西,如果没有自觉性,那它们就会成为负担或包袱。”
词语解释:傲俗  拼音:ào sú
谓蔑视俗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世人闻 戴叔鸞 、 阮嗣宗 傲俗自放,见谓大度。” 唐 刘长卿 《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诗:“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词语解释:傲倪  拼音:ào ní
鄙视一切;骄傲。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寧斥逐凶佞,守正不倾,明否臧乎?将傲倪滑稽,挟智佯迷,为智囊乎?” 唐 顾况 《曲龙山歌》:“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 公度 长身鹤立,傲倪自喜。”
词语解释:傲慢  拼音:ào màn
骄傲怠慢。 汉 焦赣 《易林·剥之离》:“礼怀乐崩, 成子 傲慢。欲求致理,力疲心烂。”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世故继有,礼教日頽。敬让莫崇,傲慢成俗。”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若是那 秦公子 将卿傲慢,你则索将火性儿全然都放坦。” 巴金 《秋》二二:“‘你女人家不懂事,不要多嘴!’ 周伯涛 傲慢地教训 陈氏 道。”
词语解释:傲逸  拼音:ào yì
高傲放纵;高傲超逸。《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 彧 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禰衡 ﹞恃才傲逸,臧否过差,见不如己者不与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诃剌侘国》:“其形伟大,其性傲逸,有恩必报,有怨必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慎东美 字 伯筠 ,秋夜待潮于 钱塘江 ,沙上露坐,设大酒樽及一杯,对月独饮,意象傲逸,吟啸自若。”
词语解释:傲诞  拼音:ào dàn
骄傲放诞。《晋书·谢万传》:“﹝ 谢安 ﹞谓 万 曰:‘汝为元帅,诸将宜数接对,以悦其心,岂有傲诞若斯而能济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略观文士之疵…… 文举 傲诞以速诛, 正平 狂憨以致戮。”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傲诞为高。”《明史·黄巩传》:“ 彬 ( 江彬 ),行伍庸流,兇狠傲诞,无人臣礼。”
词语解释:傲死  拼音:ào sǐ
倨傲而不畏死。《商君书·修权》:“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
词语解释:傲狠  拼音:ào hěn
(1).亦作“ 傲很 ”、“ 傲佷 ”。倨傲狠戾。《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傲狠威仪,矫诬先王。”《左传·文公十八年》:“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刘敞 ﹞所为多不法,废嫡立庶,傲很放恣。”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闒茸之性露,而傲佷之态出。” 宋 陆游 《南唐书·陈觉传》:“时 晋王 景遂 为帅,不堪 徵古 之傲狠,常欲斩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朱陆》:“是以通贯古今、经纬世胄之 朱子 而为村陋无闻、傲狠自是之 朱子 也。”
(2).凶兽名。又名檮杌、难驯。《神异经·西荒经》:“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难驯。”
词语解释:傲散  拼音:ào sàn
傲慢懒散。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 宋 梅尧臣 《拟王维偶然作》诗:“ 嵇康 任天性,傲散喜端居。”
词语解释:傲荡  拼音:ào dàng
性格倔强,行为放荡。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由此论之,心小志大者,圣贤之伦也;心大志大者,豪杰之雋也;心大志小者,傲荡之类也;心小志小者,拘愞之人也。”《隋书·地理志中》:“ 滎阳 古之 郑 地, 梁郡 梁孝 故都,邪僻傲荡,旧传其俗。今则好尚稼穑,重於礼文,其风皆变於古。”
词语解释:傲很  拼音:ào hěn
见“ 傲狠 ”。
词语解释:傲狠  拼音:ào hěn
(1).亦作“ 傲很 ”、“ 傲佷 ”。倨傲狠戾。《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傲狠威仪,矫诬先王。”《左传·文公十八年》:“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刘敞 ﹞所为多不法,废嫡立庶,傲很放恣。”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闒茸之性露,而傲佷之态出。” 宋 陆游 《南唐书·陈觉传》:“时 晋王 景遂 为帅,不堪 徵古 之傲狠,常欲斩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朱陆》:“是以通贯古今、经纬世胄之 朱子 而为村陋无闻、傲狠自是之 朱子 也。”
(2).凶兽名。又名檮杌、难驯。《神异经·西荒经》:“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难驯。”
词语解释:傲态  拼音:ào tài
傲慢的态度。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而 太炎 先生对于弟子,向来也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五章:“也许 徐鹏飞 为了对付 严醉 ,应该稍稍收敛一下独断专行的傲态,减少别人对他的猜忌。”
词语解释:傲放  拼音:ào fàng
傲慢放诞。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遂詘 周 而疵 孔 ,谓傲放为邈世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古贤何独跼蹐恂恂之如彼,今人何其憒慢傲放之如此乎!”
词语解释:傲尔  拼音:ào ěr
傲然,高傲貌。 唐 李白 《北山独酌寄韦六》诗:“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词语解释:傲僻  拼音:ào pì
亦作“ 傲辟 ”。 傲慢邪僻。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乖慵遭傲僻,渐染生避性。”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风俗》:“其小人多尷尬而傲僻。”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严师之训童稚,鞭其傲辟,开其迷繆,惟恐其流於异学,陷於非人。”
词语解释:傲顽  拼音:ào wán
傲慢顽固。 唐 元稹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戇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
词语解释:傲色  拼音:ào sè
傲慢的神色。《旧唐书·文苑传·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词语解释:傲上  拼音:ào shàng
谓对上倨傲。《晏子春秋·问下二十》:“有智不足以补君,有能不足以劳民,俞身徒处,谓之傲上。” 明 吴承恩 《送林户部还朝序》:“於是穷居负傲上之愆,而贵宦起薄贤之谤,相求而不相值,有由然矣。”
词语解释:傲世轻物  拼音:ào shì qīng wù
傲慢骄横,轻视他人。如:“他生性傲世轻物,以致失去许多晋升的机会。”
词语解释:傲辟  拼音:ào pì
见“ 傲僻 ”。
词语解释:傲僻  拼音:ào pì
亦作“ 傲辟 ”。 傲慢邪僻。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乖慵遭傲僻,渐染生避性。”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风俗》:“其小人多尷尬而傲僻。”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严师之训童稚,鞭其傲辟,开其迷繆,惟恐其流於异学,陷於非人。”
词语解释:傲达  拼音:ào dá
指轻视礼法、追求旷达的作风。《世说新语·雅量》“ 王子猷 、 子敬 曾俱坐一室上”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徽之 , 羲之 第五子,卓犖不羈,欲为傲达。”
词语解释:傲虐  拼音:ào nüè
遨游嬉戏,残害百姓。《书·益稷》:“无若 丹朱 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 孔 传:“傲献而为虐。” 陆德明 释文:“傲,五羔反。 徐 五报反。” 阮元 《尚书注疏校勘记》卷五:“‘傲虐是作’, 岳 本傲作敖。按傲,倨也,五报反。敖,游也,五羔反。《传》释傲虐云‘傲戏而为虐’,《释文》音五羔反,则当作敖明矣。《释文》又云:‘ 徐 ,五报反’,则与上文傲字无别……亦非也。”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丹朱 傲虐好慢淫,不脩理化,遂以不升。”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虞宾》:“若使其以傲虐之资,轻居臣民之上,则毒痡四海,不有 南巢 之放,必有 牧野 之诛,尚得为爱之乎?”
词语解释:傲贤慢士  拼音:ào xián màn shì
用轻视怠慢的态度对待贤人。《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词语解释:傲览  拼音:ào lǎn
游览。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诸戏弄之事,弹棊博弈,皆所恶见,及飞轻走迅,游猎傲览,咸所不为。”
词语解释:傲肆  拼音:ào sì
傲慢放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江为》:“时 刘洞 、 夏寳松 就传诗法,为益傲肆,自谓俯拾青紫。”
词语解释:傲睨万物  拼音:ào nì wàn wù
形容高傲倨慢,目空一切。如:“他生性傲睨万物,极难与人相处。”
词语解释:傲狎  拼音:ào xiá
傲慢侮狎。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爱惠分篤,虽傲狎不离。”
词语解释:傲纵  拼音:ào zòng
傲慢放纵。《晋书·胡毋谦之传》:“ 谦之 ( 胡毋谦之 )才学不及父,而傲纵过之。”《新唐书·郑仁表传》:“﹝ 仁表 ﹞傲纵多所陵籍,人畏薄之。”
词语解释:傲童  拼音:ào tóng
遨游的儿童。 汉 贾谊 《新书·春秋》:“ 邹穆公 之死,百姓若失慈父……傲童不謳歌,舂筑者不相杵。”
词语解释:傲易  拼音:ào yì
高傲而轻视他人。《关尹子·九药》:“勿以傲易曰道之高,当乐和同。”
词语解释:傲气  拼音:ào qì
自高自大的作风习气。 茅盾 《一个女性》:“这位傲气的然而伤心的青年便自坚决的走了。”如: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
词语解释:傲桀  拼音:ào jié
凶暴傲慢。《新唐书·李希烈传》:“ 希烈 见 真卿 ,傲桀不臣,敕左右訾侮朝政,即北侵 汴州 ,南略 鄂州 。”
词语解释:傲雅  拼音:ào yǎ
犹雍容。谓宴乐时举止文雅大方,从容不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文蔚 、 休伯 之儔, 于叔 、 德祖 之侣,傲雅觴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
词语解释:傲霜斗雪  拼音:ào shuāng dòu xuě
比喻虽处逆境,亦能坚贞不屈。如:“他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傲霜斗雪的毅力。”
词语解释:傲悖  拼音:ào bèi
傲慢悖逆。《三国志·魏志·张既传》:“外假国威,内生傲悖,计定势足,后即反耳。”
词语解释:傲愎  拼音:ào bì
傲慢任性。《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四年》:“ 宣 闻之,谓所幸 杨杯 、 牟成 、 赵生 曰:‘凶竖傲愎乃敢尔!’”
词语解释:傲戾  拼音:ào lì
骄傲乖戾。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故其器之备也,则自简廉直温,刚塞恭愿,至於中和孝友,皆能尽其微妙,而无有粗疏傲戾之气。”
词语解释:傲倨  拼音:ào jù
倨傲;骄傲。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当其见经略,为畏缩状;临兵丁,作傲倨状。”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这四政和这儿的傲倨自顺,好乐淫人,立命怠事,崇丧循哀,是完全一致的。”
词语解释:傲戏  拼音:ào xì
遨游嬉戏。《书·益稷》“惟傲虐是作” 孔 传:“傲戏而为虐。”
词语解释:傲弄  拼音:ào nòng
轻慢戏弄。《汉书·东方朔传》:“自公卿在位, 朔 皆傲弄,无所为屈。”《三国志·蜀志·杨戏传》:“ 献 素心不服 维 ,酒后言笑,每有傲弄之辞。” 清 吴伟业 《猿》诗:“傲弄忘形便,羈栖抵掌工。”
词语解释:傲侈  拼音:ào chǐ
骄傲奢侈。《北史·崔冏传》:“恭俭福之舆,傲侈祸之机。”
词语解释:傲侮  拼音:ào wǔ
傲慢轻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庭坚 ﹞殿试第三人,跌宕不羈,傲侮一世。”
词语解释:傲忽  拼音:ào hū
傲慢。 唐 张固 《幽闲鼓吹》:“某与 贺 ( 李贺 )中外,自小同处,恨其傲忽,常思报之。”《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 卢质 嗜酒傲忽,自 庄宗 及诸公子多见侮慢。”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正俗》:“ 王 、 李 、 李 、 何 之论诗,如贵胄子弟,倚恃门阀,傲忽自大,时时不会人情。”
词语解释:傲性  拼音:ào xìng
任性。《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姐姐只管比你大两岁,他可傲性些儿,你可得让着人家。” 老舍 《老张的哲学》四四:“姑娘别傲性,你再听一回父亲的话,那怕只此一回呢!” 浩然 《一匹瘦红马》:“不论多傲性的骡马,一到他手里,就会服服贴贴地听从调遣。”
词语解释:傲头傲脑  拼音:ào tóu ào nǎo
形容倔强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二七回:“现今这小廝傲头傲脑,也要聚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
词语解释:傲撇  拼音:ào piě
高傲倔强。 明 叶显祖 《鸾鎞记·合谮》:“我见他时节,虽然略大样了些,也不道这 温庭筠 这等傲撇,竟把我呵叱了一场。”
词语解释:傲弃  拼音:ào qì
轻视废弃。 清 龚自珍 《祀曲杂议五首》:“圣者虽有天下,功德为百世祖,犹且考三王,存三统,奉二王之后,与己而三,毋得傲弃,以章文质循环之大本。”
词语解释:傲听  拼音:ào tīng
犹言拒谏。《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今营处为游观,既夺人有,又禁其葬,非仁也;肆心傲听,不恤民忧,非义也;若何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