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bīn 繁体或异体字:儐擯真韵

儐、擯 bīn
〈动〉
  • (形声。从人,宾声。本义:接引客人)
  • 同本义
  • 傧,导也。——《说文》
  • 字亦作擯。注:“出接宾曰摈。”
  • 摈者,请期。——《仪礼·士冠礼》。注:“在主人曰摈,在客曰介。”
  • 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仪礼·聘礼》
  • 若有祭祀、宾客、丧纪,则摈。——《周礼·天官·内小臣》
  • 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周礼·秋官·司仪》。注:“出接宾曰摈,入诏礼曰相。”
  • 又如:傧士(引导初为士者进见于王);傧相(迎宾称傧,赞礼称相)
  • 陈列,摆
  • 傧尔笾豆。——《诗·小雅·常棣》
  • 通“摈”。排斥,抛弃
  • 傧厥亲。——《逸周书》
  • 诸儒生相与排傧,不容于齐。——《汉书·主父偃传》
  • 通“宾”。尊敬
  • 山川,所以傧鬼神也。——《礼记·礼运》
儐 bīn
〈名〉
  • 迎接客人的人
  • 其摈于天子也。——《礼记·曲礼下》。疏:“摈,谓天子接宾客之人也。”
  • 桓公令傧者延而上。——《管子·小问》
  • 傧者以告列子。——《庄子·列御寇》
  • 又如:傧相(婚礼中陪伴新郎新娘的男子和女子) 摈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必刃切,賓去聲。 (震韵)
  • 導也,相也。《禮·聘義》卿爲上儐,大夫爲承儐,士爲紹儐。又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又《禮運》山川所以儐鬼神也。《註》儐禮鬼神,而祭山川也。《石經》从手作擯,亦省作賔。
  • 又進也。《周禮·春官》王命諸侯則儐。
  • 又𨻰也。《詩·小雅》儐爾籩豆。
  •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𤰞民切,𠀤音賔。 (真韵)
  • 敬也。
  • 又同擯。《戰國策》六國從親以儐秦。
  • 又同顰。眉蹙也。《枚乗菟園賦》儐笑連便。
  • 考證:〔《禮·聘義》主人三儐,賓三介,因賓而作,故从賓。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
  • 謹按聘義無此文,其見於註中者曰賓見主人陳擯。釋文擯,本又作儐。下文及註皆同。所謂下文者謂卿爲上擯三句也,是經文擯又作儐矣。今據此謹以主人三儐十四字改作卿爲上儐,大夫爲承儐,士爲紹儐。其下文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别是一義謹增又字以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