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齐平声 西[qī,夫妻][yī][tí][详注1][dī]觿[ní][lí][bī pī][bǐ][详注2][详注3][guī][guī][xī][tí][详注4][qí jī][pí]


注1:儿 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
注2:媞 音题。美好,如“西施~~而不得见兮。”安详,如“有女怀芬芳,~~步东厢。”
注3:澌 音西。与嘶同。《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注4:錍 又《集韵》篇迷切。《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
首字词组
傒望傒狗傒音傒语傒囊傒奴傒幸傒落

词语解释:傒望  拼音:xī wàng
希望;期待。 宋 李纲 《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深谋远虑,图此武功,此固十数年来,天下士民之所傒望者也。”
词语解释:傒狗  拼音:xī gǒu
南北朝 时期,对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人的辱骂之词。《南史·胡谐之传》:“ 胡谐 是何傒狗,无厌之求。”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卷一:“江右戏詈人曰傒。《南史·胡谐之传》‘是何傒狗’, 谐之 南昌 人,可证傒同奚。”
词语解释:傒音  拼音:xī yīn
南北朝 时指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地区的口音。《南史·胡谐之传》:“以 谐之 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 谐之 家教子女语。”
词语解释:傒语  拼音:xī yǔ
南朝 人讥称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人的语音。《南史·胡谐之传》:“ 谐之 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参见“ 傒音 ”。
词语解释:傒音  拼音:xī yīn
南北朝 时指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地区的口音。《南史·胡谐之传》:“以 谐之 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 谐之 家教子女语。”
词语解释:傒囊  拼音:xī náng
古代传说中的精怪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则死。”《太平御览》卷八八六引作“徯龙”。
词语解释:傒奴  拼音:xī nú
奴仆。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奔云石》:“耳聆客言,目覩来牘,手书回札,口嘱傒奴,杂沓於前,未尝少错。”
词语解释:傒幸  拼音:xī xìng
(1).烦恼;折磨。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休傒倖,不要你半丝儿红綫,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少不的去司房中闷懨懨傒倖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幽媾》:“傒倖杀,对他脸晕眉痕心上掐,有情人不在天涯。”
(2).戏弄。 元 马致远 《陈搏高卧》第四折:“又教这箇大王傒倖杀我也。”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三折:“三下里葫芦提,把我来傒倖杀。”
(3).疑惑。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 李老人 云﹞老员外,这空桑中便怎生得这箇小儿来。此子生的非凡也。﹝正末云﹞果然如此,好是傒倖人也。”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二折:“他可又不肯言,不肯告,则被你将人傒倖倒。”
(4).犹侥倖。《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蒋生 听罢,真个如饥得食,如渴得浆,宛然 刘 、 阮 入 天台 ,下界凡夫得遇仙子,快乐傒倖,难以言喻。”参见“ 奚幸 ”。
词语解释:奚幸  拼音:xī xìng
亦作“ 奚幸 ”。
(1).烦恼。 元 汤式 《一枝花·嘲素梅》曲:“他本情,未成实先有酸心病。可知道 楚大夫 廝奚倖,万古《离骚》不入名,枉自飘零。”
(2).疑惑。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想絶故事无猜处,画着个奚幸我的闷葫芦。”一本作“ 徯倖 ”。
见“ 奚倖 ”。
词语解释:傒落  拼音:xī luò
(1).讥讽;嘲笑。 明 汤式 《新水令·送王姬往钱塘》套曲:“急煎煎捻断吟髭,则被你紫云娘傒落杀白衣士。”《金瓶梅词话》第八回:“那妇人傒落了他一回。”参见“ 奚落 ”。
(2).遗弃;冷落。 明 康海 《小桃红·赏中秋》套曲:“金樽莫惜醉酕醄,且尽今宵乐。少日风流渐傒落,佳节儿经着。”
词语解释:奚落  拼音:xī luò
(1).冷落;怠慢。 宋 黄庭坚 《好事近》词:“终待共伊相见,与佯佯奚落。”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九出:“这冤家莫竟信刁唆,把奴家,恩和爱,尽奚落。”《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 白长吉 昔日把 遐叔 何等奚落,及至中了,却又老着脸皮,备了厚礼也来称贺。”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好生看待我如夫人,不要把他奚落坏了。”
(2).讥诮。《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赵文 的老婆听得爹妈为小姑上埋怨了丈夫,好生不喜,强作相劝,将冷语来奚落 京娘 。”《红楼梦》第八回:“ 寳玉 听这话,知是 黛玉 借此奚落他。” 赵树理 《老定额》:“ 李大亨 这样个爱脸面的人物,让 蛹蛹 这个毛孩子当面奚落一句,说什么也得再回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