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首字词组
偻啰       

词语解释:偻啰  拼音:lóu luō
见“ 僂儸 ”。
词语解释:偻罗
1.干练,伶俐,机灵。《敦煌曲子词·定风波》:“功(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僂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五代史》: 汉 刘銖 恶 史肇弘 、 杨邠 。於是 李业 譖二人於帝而杀之。 銖 喜谓 业 曰:‘君可谓僂罗儿矣。’僂罗,俗言猾也。 欧 史间书俗语甚奇。”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他那里精神一掇显僂囉,他那里尖着舌语剌剌,我这里掩着面笑呵呵。”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俗云僂儸,演义谓干办集事之称。《篇海》训儸字曰健而不德,据是二説,皆狡猾能事意也。”
2.喽啰。旧称强盗或绿林头领的部众。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遂唤几个小僂儸,传令众攛掇。”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一折:“有我八拜交的哥哥 晁盖 知某有难,领僂儸下山。”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七》:“盗贼之有渠帅,有僂儸,一般底尊卑之序,也恰像个礼。”
3.象声词。形容言语不清,难懂。 清 赵翼 《闽言》诗:“满耳啾啁不辨何,近来渐解説僂罗。始知 公冶 非神技,只为听他鸟语多。”按,《北史·王昕传》:“尝有 鲜卑 聚语, 崔昂 戏问 昕 曰:‘颇解此否?’ 昕 曰:‘楼罗,楼罗,实自难解。’”此“楼罗”正与“僂罗”用法同,盖拟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