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休假 拼音:xiū jià
(1).谓度假。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三》:“及为丞相,以礼让临下,掾史尝有罪,輒与长休假按验。”《宋书·张永传》:“时将士休假,年开三番,纷紜道路。” 宋 欧阳修 《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诗:“古云伏日当早归,况今著令许休假。”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圣节》:“十八年闰六月辛卯,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 巴金 《怀念萧珊》二:“我休假回家假期满了,我又请过两次假,留在家里照料病人。”
(2).假日。《后汉书·陆康传》:“ 康 固守,吏士有先受休假者,皆遁伏还赴,暮夜缘城而入。”《三国志·魏志·梁习传》“ 思 亦能吏,然苛碎无大体,官至九卿,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魏略·苛吏传》:“吏二百餘人,不与休假,专使为不急。” 宋 司马光 《乞以假日入问圣体札子》:“臣等窃以休假之令,盖愍羣臣职事劳苦,故因节序使得归家,享祀宴乐,尽其私恩。”词语解释:求假 拼音:qiú jià
求借。《后汉书·樊宏传》:“﹝ 樊宏 ﹞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济阳 江禄 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 周世宗 镇 澶渊 , 张美 为三司吏,掌州之钱穀, 世宗 私有求假, 美 悉力应之。”
请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僧求假七日,令持念为将来资粮, 郑公 哀而许之。”《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元年》:“ 叔文 母病,以身任国事之故,不得亲医药,今特求假归侍。”词语解释:请假 拼音:qǐng jià
因事或因病请求准许休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顾长康 作 殷荆州 佐,请假还东。”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害肚感风》:“按令制官员请假,輒以感冒为辞。”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这几天公事多得很,不好请假。”词语解释:病假 拼音:bìng jià
因病请假;因病请的假。 唐 白居易 《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诗:“宦情牢落年将暮,病假连绵日渐深。”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爱闲》:“ 姚武功 爱閒求病假, 杜紫微 爱閒能有几人来。”词语解释:长假 拼音:cháng jià
长期借予。《管子·轻重甲》:“民无以与正籍者,予之长假。” 马非百 新诠:“谓民之无产业、无纳税能力者,由政府以国有苑囿公田池泽长期假之。”
(1).长期休假。《晋书·段灼传》:“乃取长假还乡里。”
(2).指辞职。 宋 苏轼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投紱归来万事轻,消磨未尽秖风情。旧因蓴菜求长假,新为杨枝作短行。”词语解释:公假 拼音:gōng jià
因另有公事而给予的假期。例如:经单位审核,考试的当天可作公假处理。词语解释:告假 拼音:gào jià
请假。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近因岁暮,转觉形羸,虽云告假之中,仍列钧台之上。”《清平山堂话本·羊角哀死战荆轲》:“臣乞告假彼处,迁葬 伯桃 已毕,却回来事圣上。” 郑观应 《盛世危言·贩奴》:“﹝被掠卖者﹞幸而抵埠,即充极苦之工,倦即加以鞭箠,病亦不许告假。”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他用哆嗦软弱的手,写了一张告假的签呈。”
告借。 宋 叶适 《太孺人唐氏墓志铭》:“凡 棐 幼长师友笔砚,觅举近远,虽费而给,未尝告假。”词语解释:放假 拼音:fàng jià
在规定的日期停止工作或学习。 唐 皎然 张荐 《七言乐语联句》:“戍客归来见妻子,学生放假偷向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四海承平日久,輦下繁富百倍,外方灯市之盛,日新月异,诸司堂属,俱放假遨游,省署为空。” 清 陈维崧 《丰乐楼·辛酉元夜》词:“昇平士女,京国楼臺,荷九重放假。” 巴金 《家》二:“我们学堂上个礼拜就放假了。说是经费缺少,所以早点放学。”词语解释:例假 拼音:lì jià
(1).依照规定放的假。 沙汀 《凶手》:“于是他牺牲了他的例假,一早便心神不安地等待着他们的会见。”
(2).婉辞,指女性的月经或月经期。词语解释:事假 拼音:shì jià
因私事或其他个人原因请的假。例如:请一天事假。词语解释:丧假 拼音:sāng jià
因有丧事而请的假词语解释:年假 拼音:nián jià
(1).寒假。学校放寒假常始于阴历年底终于年初,故又称年假。 冰心 《庄鸿的姊姊》:“他在 唐山工业学校 肄业,离家很远,只有年假暑假,我们才能聚首,所以我们见面加倍的喜欢亲密。”
(2).过年期间放的假。词语解释:产假 拼音:chǎn jià
在职妇女在分娩前后按有关规定享受的休假。词语解释:销假 拼音:xiāo jià
请假期满后向主管人员报到。 沙汀 《困兽记》十一:“ 田畴 已经销假授课,而且已经授课两星期了。”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七章:“到了销假那天,他偷偷去找 老黄忠 。”词语解释:度假 拼音:dù jià
过假日:~村ㄧ去海边~。词语解释:批假 拼音:pī jià
批准假期。例如:战备时期一律不批假。词语解释:春假 拼音:chūn jià
学校于春季放的假。多在三月末四月初。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三月的尾上,第二学年的试验受完,学校放了春假了。”词语解释:暑假 拼音:shǔ jià
学校夏季的假期,一般在公历七八月间。 清 王鹏运 《〈彊邨词〉序》:“至於去取,则公自为沙汰之严,已毫无尘杂。俟放暑假后,再为吹求,续行奉告。” 茅盾 《送考》:“上学期,初中学费,二十元;这暑假里,忽然大家涨价了!”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邻居》:“我真不想再住下去了,那时学校已放了暑假!”词语解释:续假 拼音:xù jià
假期满后继续请假。词语解释:补假 拼音:bǔ jià
谓借典故以增饰文彩。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许文雨 注:“案文资事义者谓之补假。”
事后补办请假手续。词语解释:寒假 拼音:hán jià
学校中冬季的假期。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寒假放两个多礼拜,可是阴历过年不放假的。” 秦兆阳 《女儿的信》:“正是寒假的时候,姥姥到二姨家住去了。”词语解释:寒暑假 拼音:hán shǔ jià
寒假和暑假词语解释:婚假 拼音:hūn jià
国家给予结婚者的法定假期。例如:婚假三天。词语解释:病休假 拼音:bìng xiū jià
因病休息的假期。如:我妈妈的高血压病又犯了,医生给开了半个月的病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