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倭堕 拼音:wō duò
见“ 倭堕髻 ”。
词语解释:倭堕髻 拼音:wō duò jì
古代妇女的一种髮式,髮髻向额前俯偃。《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堕马髻,今无復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之餘形也。” 唐 许景先 《折柳篇》:“寳釵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三娘 长身玉色,倭堕如云。”词语解释:倭寇 拼音:wō kòu
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我国和 朝鲜 沿海地区的 日本 海盗。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人民亦用以称 日本 侵略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亦使 浙 直 诸军士因之习於海战, 倭 寇之来,可以截流而御之。”《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有捕 倭 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 郁达夫 《游于山戚公祠》诗:“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 倭 寇渡江涯。” 老舍 《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这仙境中的主人已换上了杀人不眨眼的 倭 寇;那仙姿逸态又有什么用呢?”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诗:“东进杀 倭 寇,举世惊风雷。”词语解释:倭迟 拼音:wō chí
纡回历远貌。《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毛 传:“倭迟,歷远之貌。” 朱熹 集传:“倭迟,回远之貌。” 唐 独孤及 《癸卯岁赴南丰道中闻京师失守寄权士繇韩幼深》诗:“不逢眼中人,调苦车倭迟。”词语解释:倭堕髻 拼音:wō duò jì
古代妇女的一种髮式,髮髻向额前俯偃。《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堕马髻,今无復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之餘形也。” 唐 许景先 《折柳篇》:“寳釵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三娘 长身玉色,倭堕如云。”词语解释:倭国 拼音:wō guó
我国古代对 日本 的称呼。《后汉书·孝安帝纪》:“ 永初 元年……冬十月, 倭国 遣使奉献。”《旧唐书·东夷传》:“ 倭国 者,古 倭奴国 也。去京师一万四千里,在 新罗 东南大海中。”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海舟》:“ 倭国 海舶,两傍列櫓手栏板抵水,人在其中运力。”词语解释:倭螺 拼音:wō luó
鰒鱼。 宋 苏轼 《鳆鱼行》:“东随海舶号倭螺,异方珍宝来更多。”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二:“鰒鱼,倭螺也。今《汉书·王莽传》载 莽 亶饮酒啖鰒鱼。注云:海鱼也。恐 颜师古 未必知是倭螺耳。”词语解释:倭奴 拼音:wō nú
(1).我国史书中 日本 的古称。《后汉书·光武纪下》:“ 中元 二年春正月……东夷 倭奴国王 遣使奉献。”《新唐书·东夷传》:“ 日本 ,古 倭奴 也。”
(2).对 倭 寇、 日本 侵略者的蔑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日本》:“谓之妒功生事则可;其恨之者至云党 倭 奴以坏战局……冤矣。”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我们虽然也看见过许多慷慨激昂的诗,什么用死尸堵住敌人的炮口呀,用热血胶住 倭 奴的刀枪呀,但是先生,这是‘诗’呵!”
(3). 倭 人之奴,汉奸。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之十三:“駡我 倭 奴兼 汉 贼, 函关 难闭一丸泥。”词语解释:倭娘 拼音:wō niáng
日本 女子。 荣玉森 《雾泊辽海》诗:“卧听 倭 娘吹尺八,餘音嫋嫋为谁哀。”词语解释:倭子 拼音:wō zǐ
我国古代对 日本 人的称呼。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九:“ 仁宗 时,臺官有弹击教坊 倭 子 郑州来 者,朝中传以为笑。”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腹里膏腴之地,二十年前原无 倭 子。”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倭子能诗》:“ 万历 甲戌三月, 倭 子三人,随破船漂至 登州 。”词语解释:倭妥 拼音:wō tuǒ
美好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敢谁书馆中弔下幅小 嫦娥 ,画的这俜停倭妥。” 清 龚自珍 《浣溪沙》词:“春倦如云不自持,起书花叶畏人知,斜阳倭妥绣帘垂。”词语解释:倭扇 拼音:wō shàn
日本 式折扇。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高丽国》:“彼使人每至 中国 ,或用摺叠扇为私覿物。其扇用鵶青纸为之……谓之倭扇,本出於 倭国 也。” 明 李言恭 等《日本考·倭好》:“ 日本 所贡倭扇、描金盒子之类,皆异物也。”词语解释:倭缎 拼音:wō duàn
日本 出产的一种缎子。《红楼梦》第一○五回:“倭缎三十二度。”《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安驥 ﹞回到家里便脱了袍褂,换上一件倭缎镶沿塌二十四股儿金綫绦子的絳色縐绸鵪鶉爪儿皮袄。”词语解释:倭人 拼音:wō rén
我国古代对 日本 人的称呼。《汉书·地理志下》:“ 乐浪 海中有 倭 人,分为百餘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卷二:“ 高丽 白松扇……正今摺扇,盖自 北宋 已有之。 倭 人亦製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花月痕》第五十回:“遥见无数 倭 人,刀如霜白,枪似林苍。”词语解释:倭瓜 拼音:wō guā
方言。南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红楼梦》第四十回:“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萧红 《朦胧的期待》:“已经爬上了架的倭瓜,在黄色的花上,有蜜蜂在带着粉的花瓣上来来去去。”词语解释:倭夷 拼音:wō yí
纡回历远貌。《诗·小雅·四牡》“周道倭迟” 陆德明 释文:“《韩诗》作‘倭夷’。”
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 贵可 辟孝廉,除 嘉兴府 同知, 倭 夷登岸,失不以闻,被罪死秋官狱中。”《明史·兵志三》:“岛寇 倭 夷,在在出没,故海防亦重。” 郭沫若 《厓门》诗:“古祠已毁 倭 夷火,危石犹存 宋 帝踪。”词语解释:倭傀 拼音:wō guī
古代传说中的丑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嫫姆 倭傀 ,善誉者不能掩其丑。” 李善 注:“ 倭傀 ,丑女,未详所见。” 祝廉先 《文选六臣注订讹》:“‘倭’,音於内切,‘傀’,音古回切,疑即仳倠……《淮南子·脩务训》:‘虽粉白黛,弗能为美者, 嫫姆 仳倠 也。’”词语解释:倭刀 拼音:wō dāo
(1). 日本 旧时所制的佩刀,以锋利著称。我国古代称之为日本刀,又称倭刀。《红楼梦》第五二回:“有个 真真国 的女孩子……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忽听得‘喀把’一声,就从衣襟底下忒楞楞跳出一把……杀人不沾血的缠钢折铁雁翎倭刀来。”
(2).青狐皮的别名。《嘉庆一统志·盛京奉天府五》“玄狐”注:“又有青狐,亦名倭刀,毛色兼黄黑,贵重次玄狐。”词语解释:倭股
日本产的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