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倏忽 拼音:shū hū
(1).倏忽。迅疾貌。《吕氏春秋·决胜》:“儵忽往来,而莫知其方。”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下·驺虞》:“怪兽五彩,尾参於身,矫足千里,儵忽若神。”《南齐书·高帝纪下》:“机变儵忽,终古莫二。” 清 姚鼐 《祭林编修澍蕃文》:“邈不得徠归兮,儵忽以终生。”
(2).目视不明貌。《楚辞·远游》:“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 王逸 注:“儵忽,目瞑眩也。”
(3).传说中的神名。南海之神为 儵 ,北海之神为 忽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 儵 ,北海之帝为 忽 ,中央之帝为 浑沌 。 儵 与 忽 时相与遇於 浑沌 之地, 浑沌 待之甚善。 儵 与 忽 谋报 浑沌 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 浑沌 死。” 明 唐顺之 《元阳洞》诗:“ 混沌 遇 儵忽 ,误被凿一窍。”
(4).比喻恶人。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暂能诛儵忽,长与问乾坤。” 冯诰 注:“此则用《招魂》‘雄虺九首,往来儵忽,吞人以益其心些。’亦见《天问》。以比 训 ( 李训 )、 注 ( 郑注 )之奸毒……以‘儵忽’代雄虺,古有此例。”词语解释:倏然 拼音:shū rán
亦作“倐然”。
(1).迅疾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青衣小儿﹞乃发声而泣,倐然不见。” 宋 梅尧臣 《师厚明日归南阳夜坐有怀》诗:“半夜出户望,参毕已正中;倐然变阴黑,烈烈鸣窗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又或夜静月明,梢人见有物若巨木,偃卧沙际,方报告惊諦,则倐然入水。”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她的面色倏然苍白了,连忙回身邀我进到内屋去。”
(2).形容轻微的声音。 骆宾基 《寂寞》一:“夜里,我得见星斗永恒无变的陈列;得听落叶坠地的倏然声。”词语解释:倏尔 拼音:shū ěr
迅疾貌。亦形容时间短暂。 汉 蔡邕 《胡太傅祠前铭》:“春秋既暮,倏尔乃丧。” 唐 裴次元 《赋得亚父碎玉斗》:“雄谋竟不决,宝玉将何爱。倏尔霜刃挥,颯然春冰碎。”《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这老贼果系有妖法的;不然,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李广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黄昏倏尔而逝,突然降临的黑夜就把一切给淹没了。”词语解释:倏闪 拼音:shū shǎn
亦作“倐闪”。
(1).顷刻;霎那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倏闪之间,云阵四合。” 宋 曾巩 《一鹗》诗:“社中神狐倐闪内,脑尾分磔垂弓櫜。”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小人倏闪变现,鬼怪百出。”
(2).闪烁不定貌。 唐 元稹 《秋堂夕》诗:“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 唐 张鼎 《霹雳赋》:“辉光之所倏闪,声气之所喷薄。”词语解释:倏烁 拼音:shū shuò
亦作“倐烁”。 闪烁不定貌。 晋 挚虞 《思游赋》:“俯游光逸景倏烁徽霍兮,仰流旌垂旄焱攸攕纚。” 南朝 宋 谢灵运 《长歌行》:“倐烁夕星流,昱奕朝露团。”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鸞飞凤翔,睒睗倐烁,云舒霞布,翕赫忽霍。” 唐 李白 《梁甫吟》:“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词语解释:倏而 拼音:shū ér
迅疾貌。指短暂的时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种梨》:“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义牛》:“知前有牧童放牛食草,倏而风生虎出,有咥人之状。”参见“ 倏尔 ”。
词语解释:倏尔 拼音:shū ěr
迅疾貌。亦形容时间短暂。 汉 蔡邕 《胡太傅祠前铭》:“春秋既暮,倏尔乃丧。” 唐 裴次元 《赋得亚父碎玉斗》:“雄谋竟不决,宝玉将何爱。倏尔霜刃挥,颯然春冰碎。”《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这老贼果系有妖法的;不然,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李广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黄昏倏尔而逝,突然降临的黑夜就把一切给淹没了。”词语解释:倏倏 拼音:shū shū
光彩鲜明貌。《文选·曹植〈责躬诗〉》“光光大使” 李善 注引 汉 扬雄 《侍中箴》:“光光常伯,儵儵貂璫。”《云笈七籤》卷九七:“衣服儵儵有光,照眠室内如日中暎视云母形也。”
(1).忧思貌。《尔雅·释训》:“儵儵嘒嘒,罹祸毒也。” 陆德明 释文:“ 樊 本作‘攸’,引诗云‘攸攸我思’。” 郝懿行 义疏:“儵儵即悠悠。 毛 传‘悠’训为‘忧’;《尔雅》‘罹’亦训‘忧’,其义正同。”
(2).悠游自得貌。 汉 刘向 《列女传·齐管妾婧》:“古有《白水》之诗。诗不云乎:‘浩浩白水,儵儵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词语解释:倏歘 拼音:shū xū
疾速貌。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五:“倏歘造西域,嬉游 金母 家。”词语解释:倏时 拼音:shū shí
一瞬间。 冰心 《山中杂记》:“只是看见教员桌上那个又大又圆的地球仪,满屋里矮小的桌子椅子,字迹很大的卷角的书,倏时将我唤回到十五年前去。”词语解释:倏霍 拼音:shū huò
急速貌。 清 黄景仁 《十三夜》诗:“始知造物幻,倏霍无其端。”词语解释:倏眒 拼音:shū shēn
亦作“倐眒”。 迅疾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乘遗风,射游騏,倐眒倩浰。”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皆疾皃。”《文选·左思〈蜀都赋〉》:“鹰犬倐眒,罻罗络幕。” 刘良 注:“倐眒,疾速也。” 宋 叶适 《送刘德修》诗:“一日期万年,倏眒展长策。”倏,一本作“ 倐 ”。词语解释:倏爚 拼音:shū yuè
(1).疾闪貌。《文选·班固〈西都赋〉》“震震爚爚,雷奔电激” 李善 注引 晋 李彤 《字指》:“儵爚,电光也。” 清 黄景仁 《雨中过夹山》诗:“白石参沉云,回光闪儵爚。”
(2).光彩鲜明貌。《文选·张衡〈西京赋〉》:“璿弁玉缨,遗光儵爚。” 薛综 注:“儵爚,有餘光也。” 唐 刘允济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二门几迢递,三宫何儵爚。”词语解释:倏鱼 拼音:shū yú
(1).一种白色的小鱼。《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陆德明 释文:“ 徐 音条。《説文》直留反。 李 音由。白鱼也。”《尔雅·释鱼》“鮂,黑鰦” 晋 郭璞 注:“即白儵鱼。” 郝懿行 义疏:“ 孙氏 星衍 説:鯈,古多为儵。”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属耳听鸎鸣,流目翫儵鱼。”
(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鱼。《山海经·北山经》:“ 彭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芘湖 之水,其中多儵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一本作“鯈鱼”。词语解释:倏瞬 拼音:shū shùn
一瞬间。极言快速、短暂。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三界迴沉,诸天倏瞬。” 南朝 宋 谢庄 《舞马赋》:“寻琼宫于倏瞬,望银臺於须臾。”词语解释:倏易 拼音:shū yì
急速变化。《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岂知世事浮云,倏易不定。”词语解释:倏地 拼音:shū dì
忽然;快速。 茅盾 《喜剧》:“号房冷笑了,但倏地收起笑容。”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九:“ 陶阿毛 伪装和蔼可亲的面影和虚情假意的关怀神态,倏地出现在 巧珠 奶奶面前。”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只见这个饱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一扬手投过去一颗手榴弹,倏地腾起一团浓烟。”词语解释:倏敻 拼音:shū xiòng
疾速远去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然后侵淫促节,儵夐远去。” 颜师古 注:“儵然夐然,疾远貌。”词语解释:倏煜 拼音:shū yù
(1).闪耀貌。《魏书·术艺传·张渊》:“熊、羆绵络于天际,虎、豹儵煜而暉烂。”原注:“虎、豹、熊、羆四星在狼星傍。”
(2).光彩鲜明貌。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服儵煜以繽纷兮,綷众采以相绥。”词语解释:倏恍 拼音:shū huǎng
疾速。《文选·郭璞〈江赋〉》:“及其譎变儵怳,符祥非一,动应无方,感事而出。” 吕向 注:“儵怳,疾速也。”词语解释:倏昱 拼音:shū yù
光闪貌。形容迅疾。 南朝 梁 孔焘 、 诸葛嵦 《西城门死》联句:“追念平生时,遨游 上苑 囿。一没松柏下,春光徙儵昱。”词语解释:倏胂 拼音:shū shèn
见“ 儵眒 ”。
词语解释:倏眒 拼音:shū shēn
亦作“倐眒”。 迅疾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乘遗风,射游騏,倐眒倩浰。”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皆疾皃。”《文选·左思〈蜀都赋〉》:“鹰犬倐眒,罻罗络幕。” 刘良 注:“倐眒,疾速也。” 宋 叶适 《送刘德修》诗:“一日期万年,倏眒展长策。”倏,一本作“ 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