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末字词组
通侻佞侻轻侻寝侻疏侻   
佻侻陋侻骜侻简侻    

词语解释:通侻  拼音:tōng tuì
见“ 通脱 ”。
词语解释:通脱  拼音:tōng tuō
亦作“ 通侻 ”。 放达不拘小节。《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表 以 粲 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晋书·袁耽传》:“遂就局,十万一掷,直上百万。 耽 投马絶叫,探布帽掷地,曰:‘竟识 袁彦道 不?’其通脱若此。”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高僧转世》:“ 一彬 持戒律甚严,独言论通脱,口如悬河。”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 曹孟德 是‘尚通侻’的,但 祢正平 天天上门来骂他,他也只好生起气来,送给 黄祖 去‘借刀杀人’了。”
词语解释:佻侻  拼音:tiāo tuì
轻率简单。《新唐书·董晋传》:“以财赋委 孟叔度 , 叔度 为人佻侻,军中恶之。”
词语解释:佞侻  拼音:nìng tuì
见“ 佞兑 ”。
词语解释:佞兑  拼音:nìng duì
亦作“佞说”。亦作“ 佞侻 ”。 谓谄谀取悦。《荀子·修身》:“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 王先谦 集解:“兑,悦也。言佞悦於人,以求饶乐之事。”又《臣道》:“然而巧敏佞説,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亦指谄媚取悦的奸人。《荀子·王制》:“进退贵贱则举佞侻。”一说,兑通“ 鋭 ”。佞锐,谓善于谄谀,口才和行动便捷。
词语解释:陋侻  拼音:lòu tuì
丑陋。《新唐书·韦述传》:“举进士,时 述 方少,仪质陋侻。”参见“ 侻陋 ”。
词语解释:侻陋  拼音:tuì lòu
丑陋。《新唐书·隐逸传·陆羽》:“貌侻陋,口吃而辩。”
词语解释:轻侻  拼音:qīng tuì
轻佻狂放。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猝突萍鷽,骄矜轻侻者,谓之巍峨瑰杰。”《新唐书·张弘靖传》:“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呵止。”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郎官员数》:“轻侻喧嚣,漫不省职,有如 李扬 者。”
词语解释:骜侻  拼音:ào tuì
傲慢轻脱。《新唐书·李夷简传》:“京兆尹 杨凭 性驁侻,始为 江南 观察使,冒没于财。 夷简 为属刺史,不为 凭 所礼。”
词语解释:寝侻  拼音:qǐn tuì
丑陋。《新唐书·儒学传上·欧阳询》:“﹝ 欧阳询 ﹞貌寝侻,敏悟絶人。”
词语解释:简侻  拼音:jiǎn tuì
见“ 简脱 ”。
词语解释:简脱  拼音:jiǎn tuō
(1).亦作“ 简侻 ”。通脱;落拓不羁。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抑断之仪废,简脱之俗成。”《新唐书·李程传》:“ 程 为人辩给多智,然简侻无仪检,虽在华密,而无重望。”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二:“ 庶 ( 房庶 ), 玄龄 之后,其为人简脱。” 清 方文 《姑溪怀古十咏·桓温白紵山》:“ 孟嘉 沉下僚,目中无 宣武 。吹帽事寻常,简脱意千古。”
(2).谓书简脱落。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故詔书曰: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閔焉。”
词语解释:疏侻  拼音:shū tuì
同“疏脱”。
(1).粗率;轻率。《新唐书·杨国忠传》:“ 国忠 性疏侻捷给,硜硜处决枢务,自任不疑。”
(2).放达,不受拘束。《新唐书·李百药传》:“乃性疏侻,喜剧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