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侠客侠士侠毂侠术侠侍侠戺侠拜侠义
侠少侠烈侠奴侠甒侠女侠辂侠节 
侠气侠思侠床侠情侠刺侠辅侠绕 
侠骨侠陛侠行侠儒侠介侠邪侠肠 

词语解释:侠客  拼音:xiá kè
旧称急人之难、出言必信、抑弱扶强的豪侠之士。《史记·游侠列传》:“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唐 元稹 《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词·侠客》:“有一侠客,神剑术。” 郑振铎 《论武侠小说》:“于是在他们的幼稚的心理上,乃悬盼着有一类‘超人’的侠客出来。”
词语解释:侠少  拼音:xiá shǎo
任侠的少年。 南朝 陈后主 《洛阳道》诗之五:“黄金弹侠少,朱轮盛彻侯。” 清 吴伟业 《侠少》诗:“寳刀千直气凌云,侠少新参龙武军。”
词语解释:侠气  拼音:xiá qì
见义勇为的气概。《后汉书·成武孝侯刘顺传》:“ 弘 弟 梁 ,以侠气闻。” 宋 苏轼 《答范祖禹》诗:“而今太守老且寒,侠气不洗儒生酸。” 鲁迅 《呐喊·明天》:“但 阿五 有点侠气,无论如何,总是偏要帮忙。”
词语解释:侠骨  拼音:xiá gǔ
英武刚强或见义勇为的性格与气质。 晋 张华 《博陵王宫侠曲》之二:“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 唐 王维 《少年行》之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柳如是 、 顾横波 ……两夫人恰礼贤爱士,侠骨稜嶒。” 柳亚子 《吊鉴湖秋女士》诗:“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
词语解释:侠士  拼音:xiá shì
行侠仗义之士。《晋书·冯素弗载记》:“当世侠士莫不归之。”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三:“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明 唐顺之 《蒋云壑象赞》:“人见其以貲起家,则以为力田致丰,而倾身交游、冠盖过从,则又有侠士之风。”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DonQuixote》的书虽然将近一千来页,事迹却很简单,就是他爱看侠士小说,因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
词语解释:侠烈  拼音:xiá liè
刚直严正,见义勇为。 南朝 宋 袁淑 《效子建白马篇》诗:“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如今听了那个老头儿的一番话,早又动了他一个侠烈心肠。” 刘师培 《文说》:“又如 刘玄 以侠烈著闻,而 范 史力言其懦弱。”
词语解释:侠思  拼音:xiá sī
美好的思绪。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曲》之二:“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浄渌气妍和。” 黄节 注:“《汉书·外戚传》: 李夫人 卒,上作赋以伤悼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注:‘ 孟康 曰:佳侠犹佳丽。’据此,侠思犹丽思也。”
词语解释:侠陛  拼音:xiá bì
在殿阶两侧侍奉。亦指在殿阶左右两侧侍奉的人。侠,通“ 夹 ”。《汉书·叔孙通传》:“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 颜师古 注:“侠与挟同。挟其两旁,每陛皆数百人也。” 宋 岳珂 《桯史·隆兴按鞠》:“一日,上亲按鞠,折旋稍久,马不胜勩,逸入廡间,簷甚低,触於楣。侠陛惊嘑失色。”
词语解释:侠毂  拼音:xiá gū
(1).指跟随在车子两侧担任护卫。亦指担任这种护卫的武装卫队。侠,通“ 夹 ”。《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 隆昌 元年,为征南大将军……敕留 西楚 部曲助镇 襄阳 ,单将白直、侠轂自随。”《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 显达 密启 西昌侯 鸞 , 鸞 徵 显达 为车骑大将军;徙 子懋 为 江州 刺史,仍令留部曲助镇 襄阳 ,单将白直、侠轂自随。” 胡三省 注:“诸王有白直,有夹轂队。侠,读曰夹。”
(2).比喻追随在左右。《公羊传·哀公四年》“蒲社灾,何以书?记灾也” 汉 何休 注:“是后, 宋 事彊 吴 , 齐 晋 前驱, 滕 薛 侠轂, 鲁 卫 驂乘。”参见“ 夹轂队 ”。
词语解释:夹毂队  拼音:jiā gū duì
南朝 诸王亲兵。诸王出则夹车作卫队,故名。《宋书·海陵王休茂传》:“夜挟 伯超 及左右 黄灵期 …… 余双 等,率夹轂队,於城内杀典籤 杨庆 。”《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五年》载此事, 胡三省 注云:“ 宋 诸王有夹轂队,盖左右亲兵也,出则夹车为卫。”《南齐书·焦度传》:“补 晋安王 子勛 夹轂队主。随镇 江州 。”亦省称“ 夹轂 ”。《南史·王华传》:“ 文帝 未亲政事,悉委司马 张邵 …… 邵 性豪,每行来常引夹轂。”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缘合》:“何劳夹轂问华居, 柳市 南头去。”
词语解释:侠奴  拼音:xiá nú
侠义的奴仆。 清 李渔 《风筝误·嘱鹞》:“不赞醉饱为顽僕,愿效 崑崙 作侠奴。”
词语解释:侠床  拼音:xiá chuáng
在床的两侧相对而处。侠,通“ 夹 ”。《仪礼·士丧礼》:“入坐于牀东,众主人在其后西面,妇人侠牀东面。” 贾公彦 疏:“言侠牀者,男子牀东,妇人牀西,以近而言也。”
词语解释:侠行  拼音:xiá xíng
任侠的行为。《新唐书·刘义传》:“ 刘义 者,亦一节士。少放肆为侠行,因酒杀人亡命。”
词语解释:侠术  拼音:xiá shù
指侠客的本领,如武功及抑强扶弱的办法等。《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而今再説一个有侠术的女子,救着一个落难之人,説出许多剑侠的议论。”
词语解释:侠甒  拼音:xiá wǔ
指两甒醴酒。甒,酒器之名。侠,通“ 夹 ”。《礼记·祭义》:“荐黍稷,羞肝肺。首心,见间以侠甒,加以鬱鬯,以报魄也。” 郑玄 注:“覸以侠甒,谓杂之两甒醴酒也。”
词语解释:侠情  拼音:xiá qíng
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感情。 叶圣陶 《穷愁》:“然侠情高义,往往于贫贱求之,惟贫民窟乃多和蔼乐善之人。” 郭沫若 《集外·侠情和友谊的纪念》:“他们的勇敢、敏捷、不顾危难的侠情和友谊,在我是深深地铭感着的。”
词语解释:侠儒  拼音:xiá rú
侠士与儒生。 柳亚子 《陈此生索诗次沉雁冰韵》:“难从俗世求狂獧,漫向名场判侠儒。”
词语解释:侠侍  拼音:xiá shì
在两侧侍奉。侠,通“ 夹 ”。《汉武故事》:“有顷, 王母 至,有二青鸟如乌,侠侍 王母 旁。”《陈书·韦翙传》:“自 梁 代已来,其任踰重,出则羽仪清道,入则与二卫通直,临轩则升殿侠侍。”
词语解释:侠女  拼音:xiá nǚ
行侠仗义的女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 异史氏 曰:‘人必室有侠女,而后可以畜孌童也。’”《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説书的,这 十三妹 既是一位正气不过的侠女,你为何这等唐突他起来?”
词语解释:侠刺  拼音:xiá cì
游侠、刺客。 唐 柳珵 《上清传》:“ 德宗 厉声曰:‘卿交通节将,蓄养侠刺。位崇台鼎,更欲何求?’”
词语解释:侠介  拼音:xiá jiè
在左右辅助。侠,通“ 夹 ”。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问:‘ 萧 、 曹 ?’曰:‘ 萧 也规, 曹 也随。’‘ 滕 、 灌 、 樊 、 酈 ?’曰:‘侠介。’” 李轨 注:“四人前后辅夹 高帝 。”
词语解释:侠戺  拼音:xiá shì
谓处于阶石的两侧。侠,通“ 夹 ”。语出《书·顾命》:“夹两阶戺。” 孔 传:“堂帘曰戺,士所立处。” 宋 岳珂 《桯史·万春伶语》:“羣优亟敛容,趋下,喏曰:‘第二场更不敢也。’侠戺皆笑,席客大慙,明日遁去。”
词语解释:侠辂  拼音:xiá lù
站在辂的两侧。辂,缚在车辕上供人牵挽的横木。侠,通“ 夹 ”。《仪礼·既夕礼》:“灭燎执烛,侠輅北面。” 贾公彦 疏:“二人执烛侠輅北面,一人在輅东,一人在輅西。”
词语解释:侠辅  拼音:xiá fǔ
从旁帮助。侠,通“ 夹 ”。《汉书·季布传》“为任侠有名” 唐 颜师古 注:“侠之言挟也,以权力侠辅人也。”
词语解释:侠邪  拼音:xiá xié
(1).小街曲巷。因娼妓多居于小街曲巷中,后遂以指娼妓居处。侠,通“ 狭 ”。《太平广记》卷四八四引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友曰:此侠邪女 李氏 宅也。”一本作“ 侠邪 ”。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 长安 下第羞归去,向侠邪游。”
(2).引申指不正派、邪恶。《金史·王伦传》:“ 王伦 字 正道 ,故 宋 宰相 王旦 弟 王勉 玄孙。侠邪无赖,年四十餘尚与市井恶少羣游 汴 中。”
词语解释:侠拜  拼音:xiá bài
古代妇女与男子为礼,女先拜,男子答拜,女又拜,谓之侠拜。侠,通“ 夹 ”。《仪礼·士冠礼》“﹝冠者﹞北面见于母。母拜,受子拜,送,母又拜” 汉 郑玄 注:“妇人於丈夫,虽其子,犹侠拜。” 清 胡培翚 正义引 凌廷堪 《礼经释例》:“凡妇人於丈夫皆侠拜。侠拜者,丈夫拜一次,妇人则拜两次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八:“礼,妇人与丈夫为礼则侠拜。侠者夹,谓男子一拜,妇人两拜,夹男子拜。”
词语解释:侠节  拼音:xiá jié
侠士的节操。《新唐书·窦建德传》:“材力絶人,少重然许,喜侠节。”
词语解释:侠绕  拼音:xiá rào
从左右两侧同时缠绕。侠,通“ 夹 ”。《淮南子·道应训》:“还反度江,至於中流, 阳侯 之波,两蛟侠绕其船。”
词语解释:侠肠  拼音:xiá cháng
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心肠。《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天生就一副侠肠傲骨,视功名如敝屣,等富贵犹浮云。” 清 恽敬 《与廖听桥书》:“大姪有侠肠,有豪气,有胜情,有远志。”《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如今幸而不死,又把姑娘你一片侠肠埋没得曖昧不明,我 安龙媒 真真的愧悔无地!”
词语解释:侠义  拼音:xiá yì
(1).谓见义勇为,舍己助人。《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即如这桩事, 十三妹 原因侠义两个字上起见,一心要救 安 张 两家四口的性命。” 叶圣陶 《倪焕之》三十:“那同事想到两年来的友谊以及最近时期的相依飘零,涌起一种侠义的心情,故而负责地这样说。”
(2).指见义勇为、舍己助人之士。 清 刘城 《古意寄答友人》诗:“ 平陵 古荒郊,自昔多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