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子侄 拼音:zǐ zhí
亦作“ 子妷 ”。 儿子与侄子辈的统称。《吕氏春秋·疑似》:“ 梁 北有 黎丘部 ,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姪昆弟之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兄弟不睦则子姪不爱,子姪不爱则羣从疏薄,羣从疏薄则僮僕为讎敌矣。”《晋书·司马休之传》:“ 休之 以五百人出城力战,不捷,乃还城,携子姪奔于 慕容超 。”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亲交既许来,子妷亦可从。”词语解释:甥侄 拼音:shēng zhí
亦作“ 甥妷 ”。 外甥和侄辈。 唐 李商隐 《骄儿诗》:“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姪。” 宋 黄庭坚 《临河道中》诗:“据鞍梦归在亲侧,弟妹妇女笑两厢。甥妷跳梁暮堂下,唯我小女始扶床。”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裴尚书 武 ,奉寡嫂,抚甥姪,为中表所称。”词语解释:孤侄 拼音:gū zhí
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侄子。《陈书·王元规传》:“仓卒引其母妹并孤姪入船。”《魏书·李郁传》:“ 建义 中,以兄 瑒 卒,遂抚育孤姪,归於乡里。” 唐 韩愈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诗之一:“我有孤姪在海陬,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词语解释:小侄 拼音:xiǎo zhí
亦作“ 小侄 ”。
(1).称兄弟之子。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姪名 阿宜 ,未得三尺长。”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七:“ 傅钦之 作中丞,言 刘仲冯 。一日, 贡父 ( 刘仲冯 之叔)逢之,曰:‘小姪何过?致起臺章。’”
(2).在父亲朋友前谦称自己。《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老年伯请宽坐,容小侄出堂,问这起数与老年伯看。”《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萧伯泉 道:‘世叔恭喜回府,小姪就该来请安。’”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三:“ 韦克 略一思索,道:‘伯父既然问小侄,小侄为了 潘 家三庄安危,不敢不率直陈言。’”
见“ 小姪 ”。词语解释:娣侄 拼音:dì zhí
古时诸侯的女儿出嫁,从嫁共事一夫的妹妹和侄女称“娣姪”。《汉书·杜钦传》:“必乡举求窈窕,不问华色,所以助德理内也;娣姪虽缺不復补,所以养寿塞争也。” 颜师古 注:“媵女之内,兄弟之女谓之姪,己之女弟则谓之娣。”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媵娣姪于昏礼,登孙尸于祭祀。”词语解释:阿侄 拼音:ā zhí
方言。侄子。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问了起来呢,原来是我堂房的阿侄。”词语解释:贤侄 拼音:xián zhí
亦作“ 贤姪 ”。 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 王将仕 邀 乔俊 到家中坐定道:‘贤侄,听老身説,你去后家中如此如此。’把从头之事,一一説了。”《三侠五义》第三十回:“见 展爷 一表人材,不觉满心欢喜,开口便以贤侄相称。” 清 杨潮观 《荀灌娘围城救父》:“贤姪如此幼龄,因何远涉到此?”词语解释:从表侄 拼音:cóng biǎo zhí
从表兄弟之子。 宋 朱熹 《祭汪尚书文》:“从表姪宣教郎主管 台州 崇道观 朱熹 ,谨以香茶清酌,致祭于近故 端明殿 学士尚书 汪公 之灵。”词语解释:从侄 拼音:cóng zhí
堂房侄子。 唐 杜甫 《醉歌行》自注:“别从侄 勤 落第归。”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其乡人 郭仲翔 ,即 元振 从姪也。”词语解释:乡侄 拼音:xiāng zhí
同乡晚辈的谦称。 宋 邓肃 《上龟山先生杨博士书》落款自称“乡姪”。词语解释:再从侄 拼音:zài cóng zhí
再从兄弟之子。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颜鲁公 之在 蔡州 ,再从姪 峴 、家僮 银鹿 始终随之。”词语解释:蠪侄 拼音:lóng zhí
亦作“ 蠪蛭 ”。亦作“ 蠪蚳 ”。 神话中的兽名。《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五百里,曰 鳧丽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姪,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郭璞 注:“龙蛭二音。” 袁珂 校注:“经文蠪姪、注文龙蛭, 王念孙 、 郝懿行 并校作蠪蛭、龙姪。”《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 昆吾之山 ,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郝懿行 笺疏:“蚳,疑当为蛭。”词语解释:内侄 拼音:nèi zhí
妻子的弟兄的儿子。《红楼梦》第三回:“ 黛玉 素闻母亲説过,有个内侄乃衔玉而生,顽劣异常,不喜读书。” 张天翼 《新生》:“岳家--从岳丈起,直到小内侄为止--没有一个不卑鄙龌龊,自私自利!”词语解释:年侄 拼音:nián zhí
亦作“ 年姪 ”。 明 清 科举中式者对同年之子的称谓。《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再説有个 陈濂 御史, 湖广 籍贯,父亲与 顾签事 是同榜进士,以此 顾签事 叫他是年侄。”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中》:“同榜之士谓之同年,同年之子谓之年姪。”词语解释:弟男子侄 拼音:dì nán zǐ zhí
泛指晚辈男子。 清 翟灏 《通俗编·伦常》:“《元典章》有‘新附军人、弟男子侄结连恶少为害’,四字始见。”《何典》卷二:“不一时, 催命鬼 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词语解释:门侄 拼音:mén zhí
堂兄弟的儿子。《南齐书·王琨传》:“初,从兄 华 孙 长 袭 华 爵为 新建侯 ,嗜酒多諐失。 琨 上表曰:‘臣门姪不休,从孙 长 是故左衞将军嗣息,少资常猥,犹冀晚进。顷更昏酣,业身无检。’”词语解释:族侄 拼音:zú zhí
同高祖从兄弟之子。词语解释:表侄 拼音:biǎo zhí
表弟兄的儿子。《旧唐书·杨慎矜传》:“ 慎矜 与 鉷 ( 王鉷 )父 瑨 中外兄弟, 鉷 即表姪。”《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我先到 南京 会过 卢 家表姪,寻定了房子,再来接你。”词语解释:宗侄 拼音:zōng zhí
亦作“ 宗侄 ”。 指同宗族的侄辈。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无何,宗姪 义方 ,观察 福建 。”《红楼梦》第三回:“ 雨村 先整了衣冠,带着童僕,拿了‘宗侄’的名帖,至 荣府 门上投了。”
见“ 宗姪 ”。词语解释:女侄 拼音:nǚ zhí
侄女。 唐 李朝威 《柳毅传》:“﹝ 钱塘君 ﹞谓 毅 曰:‘女姪不幸,为顽童所辱。’”词语解释:皇侄 拼音:huáng zhí
皇帝兄弟辈的儿子。《新五代史·朱存》:“ 太祖 即位,已封宗室,中书上议:故皇兄 存 ,皇姪 建武军 节度使 友寧 , 寧远军 节度使 友伦 ,皆当封。”《宋史·信王璩传》:“ 显仁太后 崩, 普安郡 王始为皇太子, 璩 因加恩称皇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