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侄女 拼音:zhí nǚ
(1).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女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至于伯父呢,也未必记得着这个弟妇、侄女,不消説,更不用去了。” 巴金 《秋》四二:“‘不过三爸是家长,你是他的侄女。’ 觉新 沉吟地说。”
(2).可称朋友的女儿为侄女。
弟兄的女儿。《魏书·略阳氐吕纂传》:“且 洪 妻陛下弟妇也, 洪 女陛下之姪女也,奈何使小人污辱为婢妾。”《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王奉 将姪女 琼英 接回家中,与女儿 琼真 作伴。”词语解释:侄孙 拼音:zhí sūn
弟兄的孙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不瞒叔公説:侄孙此刻也很想做官,所以特地到叔公跟前求教的。”
弟兄的孙子。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聂师道》:“ 聂师道 姪孙 绍元 ,少入道,风貌和雅。”《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不但叔公发财,连我做姪孙的将来都有好日子过。”词语解释:侄子 拼音:zhí zi
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儿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论辈数,他是 韩老六 的侄子。”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侄子喂着两只山羊,需要青草。”亦以称朋友的儿子。
(1).谓庶出的女儿。《公羊传·成公二年》:“ 萧同 姪子者, 齐 君之母也。” 何休 注:“ 萧同 ,国名。姪子者, 萧同 君姪娣之子,嫁于 齐 ,生 顷公 。”一说侄子犹侄女,见 清 孔广森 《春秋公羊通义》卷八。
(2).称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友的儿子。《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奶奶 带着姪子復身走出来。”词语解释:侄娣 拼音:zhí dì
古代诸侯贵族之女出嫁,以侄女和妹妹从嫁为媵妾者。《礼记·曲礼下》“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姪娣” 孔颖达 疏:“姪是妻之兄女,娣是妻之妹,从妻来为妾也。”《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姪娣从。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姪娣九女而已。”词语解释:侄儿 拼音:zhí ér
侄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我父亲尚是他的兄弟,岂有侄儿打伯父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 子英 道:‘哼!你知道我输了多少?’我道:‘这个侄儿那里知道。’”
称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友的儿子。《前汉书平话》卷下:“帝见二太子甚喜:‘您二姪儿且与寡人相伴读书。’”《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马大老爷 是司礼监老公公的姪儿。”词语解释:侄少爷 拼音:zhí shào yé
旧时对侄子的尊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婶娘道:‘好是好的,然而侄少爷已经回来了,终久不能不露面。’”词语解释:侄男 拼音:zhí nán
犹侄儿。词语解释:侄孙女 拼音:zhí sūn nǚ
弟兄的孙女。词语解释:侄孙妇 拼音:zhí sūn fù
侄孙之妻。 清 蒲松龄 《代毕韦仲祭颜神赵母翟太孺人》:“遗有弱女,即予家姪孙妇也。”词语解释:侄外孙 拼音:zhí wài sūn
姐妹的孙子词语解释:侄外孙女 拼音:zhí wài sūn nǚ
姐妹的孙女词语解释:侄儿媳妇 拼音:zhí ér xí fù
侄儿的妻子。 元 孟汉卿 《魔合罗》楔子:“还有个姪儿 李德昌 ,姪儿媳妇 刘玉娘 。”词语解释:侄媳妇 拼音:zhí xí fù
侄子的妻子。词语解释:侄女婿 拼音:zhí nǚ xù
侄女的丈夫。《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忽然遇着姪女壻,一把拉了家去。”词语解释:侄哥 拼音:zhí gē
对侄子的爱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他却回过头来道:‘侄哥,我不过借来做本钱,明日赢了就还你。’”词语解释:侄妇 拼音:zhí fù
即侄媳妇。词语解释:侄兽 拼音:zhí shòu
兽名。虎之一种。又称酋耳。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虎》:“《天中记》:酋耳若虎,尾参於身,食虎豹,《大传》谓之侄兽。”词语解释:侄儿子 拼音:zhí ér zi
侄儿,侄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我姊姊已经择继了一个六岁大的侄儿子为嗣,改名 念椿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只是他躺在地下,乱嚷起来道:‘反了,反了!侄儿子打伯父了!’”词语解释:侄女儿 拼音:zhí nǚ ér
弟兄的女儿。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秀才,料想我姪女儿儘也配得你过!”《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姪女儿打扮着出来拜年。”词语解释:侄女婿 拼音:zhí nǚ xù
侄女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