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一个去声 [guō guò,歌韵同。又过失,独用][hè huò,唱和]饿[mò,磨磐][dà][suò,《楚词》中的句末助词。][详注1][怯也。][详注2][详注3][duò][duō][详注4][dān dàn][详注5][枚也]


注1:奈 《广韵》那也。柰、那通。《王维·酬郭给事诗》强欲从君无那老。那作柰。《韩愈·感春诗》已矣知何柰。柰作那。
注2:左 《唐韵》则个切《集韵》《韵会》《正韵》子贺切,音佐《说文》手相左助也。《尔雅·释诂》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疏》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易·泰卦》以左右民。《疏》左右,助也。《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
注3:作 zuò,同做。音佐。《后汉·廉范传》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无襦,今五裤。《韩愈诗》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去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今方音作读佐。俗用做。
注4:媠 《集韵》吐卧切,音唾。吴楚衡淮之閒谓好曰娃,南楚之外曰媠,故吴有馆娃之宫,漆媠之室。《前汉·谷永传》车马媠游之具。 又奴卧切,音懦。义同。 又《广韵》《集韵》徒卧切。与惰同。《前汉·外戚传》李夫人曰:妾不敢以燕媠见帝。又《龚胜传》媠嫚亡状。
注5:娑 苏个切,音些。逻娑,土蕃都城名。《唐书·薛仁贵传》为逻娑道行军总管。《杜甫诗》和亲逻娑城。
末字词组
王佐官佐帝佐贰佐假佐末佐正佐史佐
辅佐县佐翊佐佥佐运佐弼佐掾佐吏佐
贤佐僚佐赞佐从佐储佐中佐旁佐奉佐
参佐臣佐毗佐贞佐酒佐七佐御佐孔佐
上佐郡佐保佐协佐邦佐扶佐纲佐坊佐
宾佐元佐寮佐营佐亭佐擢佐四佐 
将佐军佐证佐乡佐丰佐屈佐规佐 
良佐皇佐卿佐九佐干佐属佐翼佐 
出佐五佐书佐匡佐府佐屠佐叶佐 

词语解释:王佐  拼音:wáng zuǒ
(1).王者的辅佐,佐君成王业的人。《汉书·董仲舒传赞》:“ 刘向 称‘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虽 伊 吕 亡以加, 筦 晏 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怀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 唐 韩愈 《合江亭》诗:“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汉 之称王佐者,人皆许之而已,而己则必知其为霸之餘习。”
(2). 清 末称襄佐恭亲王理事的部曹中书为王佐。《清朝野史大观·史料·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书充军机处及总理衙门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
词语解释:辅佐  拼音:fǔ zuǒ
(1).辅助佐理。《左传·襄公十四年》:“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皁、隶、牧、圉皆有亲暱,以相辅佐也。”《汉书·萧望之传赞》:“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水浒传》楔子:“这两个贤臣出来辅佐这朝皇帝,庙号 仁宗 天子,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五:“审查委员会作为辅佐部长的幕僚机构是可以组织的。”
(2).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人。《墨子·尚贤下》:“此言先王之治天下也,必选择贤者,以为其羣属辅佐也。”《后汉书·桓谭传》:“臣闻国之废兴,在於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崇祯三相》:“ 烈皇 英明勤敏,自当中兴,而卒致沦丧者以辅佐非人也。”
词语解释:贤佐  拼音:xián zuǒ
贤明的辅臣。《管子·宙合》:“夫绳扶拨以为正,准坏险以为平,鉤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 汉 刘向 《说苑·尊贤》:“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霖雨思贤佐,丹青忆旧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升庵诗》:“盖 桂洲 居相位时,亦復贪婪倨傲,原非贤佐,不过为 分宜 所陷,死非其罪,人多悯之。”
词语解释:参佐  拼音:cān zuǒ
(1).部下;僚属。《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以 淮南 初定,转 基 为征东将军,都督 扬州 诸军事,进封 东武侯 。 基 上疏固让,归功参佐。”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九月九日, 温 游 龙山 ,参佐毕集。”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及兵兴之后,始立使额,参佐既众,簿书益繁,百弊之源,自此而始。” 郑观应 《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皆老成谋略,优长之选。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歷练而审机宜。”
(2).辅助。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参佐幃幄,大兴王师。” 黄侃 《〈新方言〉后序》:“盖以大海荡荡,不择细流;不贤识小,所以参左笔削。”
词语解释:上佐  拼音:shàng zuǒ
部下属官的通称。《晋书·王舒传》:“ 明帝 之为东中郎将,妙选上佐,以 舒 为司马。”《通典·职官十五》“ 大唐 州府佐吏与 隋 制同,有别驾,长史、司马一人”原注:“大都督府司马,有左右二员,凡别驾、长史、司马通谓之上佐。”《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宰相拟上州司马,帝曰:‘上佐乃士人所处,资望甚优,亦不可轻授,此辈但当於乐部迁转耳。’”
词语解释:宾佐  拼音:bīn zuǒ
亦作“賔佐”。
(1).辅佐。《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子大夫选名升学,利用賔王” 唐 刘良 注:“言当选名之秀,进於太学,利於时用,賔佐王道。” 唐 贾岛 《送韦琼校书》诗:“宾佐兼归覲,此行 江 汉 心。别离从闕下,道路向 山阴 。”
(2).指幕宾佐吏。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二:“ 譙 中举子 张鲁封 ,为诗謔其宾佐。” 金 朱晞颜 《木兰花慢·送陈国材都目》词:“佳声,宾佐喜逢迎,曹局赖经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幕府宾佐非官,而操官之权。”
词语解释:将佐  拼音:jiàng zuǒ
将领及佐吏。《晋书·刘琨传》:“每见将佐,发言慷慨。”《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文武将佐,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寧家。” 宋 范仲淹 《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转一资》:“以此将佐而下,常患乏人。”
词语解释:良佐  拼音:liáng zuǒ
贤能的辅佐。《后汉书·刘陶传》:“斯实中兴之良佐,国家之柱臣也。” 唐 沉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夫今日之少年,皆他年老成谋国之良佐也。”
词语解释:出佐  拼音:chū zuǒ
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宋 陆游 《问候洪总领启》:“比求祠庙,归扫丘坟,犹出佐于近藩,实大逾于素望。” 宋 陆游 《镇江谒诸庙文》:“某以 隆兴 改元夏五月癸巳,自西府掾出佐 京口 ,明年春二月己卯至郡。”参见“ 出丞 ”。
词语解释:出丞  拼音:chū chéng
由京官出任地方辅佐官。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谓宜永放於穷阎,犹得出丞於近郡。”
词语解释:官佐  拼音:guān zuǒ
(1).官长及其副职。《管子·度地》:“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大夫、大夫佐各一人,率部校长官佐各财足。”
(2).指军官。 张难先 《群治学社之始末》:“本社同志介绍新同志入社时,不得介绍官佐,以防不虞。” 周恩来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民众的一切慰劳品,主要的应尽量分给下级官佐与士兵。”
词语解释:县佐  拼音:xiàn zuǒ
县令辅佐官员之统称。辛亥革命后专置县佐官职,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并得于驻地就近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处理违警案件。后废。 清 刘大櫆 《诰赠通奉大夫程君传》:“君由国子生需次县佐。”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县佐非县丞》:“今人以县丞为县佐,不知 唐 官制县丞簿尉之下,尚有四佐:一司功佐,一司仓佐,一司兵佐,一司户佐,皆名县佐。”
词语解释:僚佐  拼音:liáo zuǒ
属官;属吏。《晋书·周访传》:“ 访 谓其僚佐曰:‘昔 城濮 之役, 晋文 以 得臣 不死而有忧色;今不斩 曾 ,祸难未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碑碣》:“ 隋文帝 子 齐王 攸 薨,僚佐请立碑。帝曰:‘欲求名,一卷史书足矣;若不能,徒为后人作镇石耳。’诚哉,是言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东牟擥秀亭记》:“﹝ 完颜公 ﹞同僚佐登擥其上,见夫烟栖雨宿,云出月来。” 明 许时泉 《龙山宴》:“俺大元帅今日置酒 龙山 ,召僚佐续登高会,不免传示诸参佐,各具戎服,先期早待。”
词语解释:臣佐  拼音:chén zuǒ
泛指臣僚官佐。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冲觉寺》:“ 懌 爱宾客,重文藻,海内才子,莫不辐輳。府僚臣佐,并选嶲俊。”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又其列传之叙事也,或以武定臣佐,降在成朝;或以 河 清事迹,擢居襄代,故时日不接而隔越相偶。”《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吴国 臣佐,乘马入市游行,正见异色奇才,身长八尺,知是贤臣,奔走启告 吴王 。”
词语解释:郡佐  拼音:jùn zuǒ
郡丞。郡守的佐贰。 唐 常建 《潭州留别》诗:“宿帆謁郡佐,悵别依禪林。” 清 方文 《闻陈阶六给事丘曙戒编修俱外转怅然有作》诗:“ 丘 何为郡佐,咄咄殊可异。”
词语解释:元佐  拼音:yuán zuǒ
僚佐之首。《宋书·张畅传》:“ 畅 为元佐,举哀毕,改服著黄袴褶……见者皆为尽命。”
词语解释:军佐  拼音:jūn zuǒ
辅佐治理军务的官吏。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其军佐职僚,偏裨将帅,絓诸应及咎者,别摄治书侍御史随违续奏。” 唐 杜甫 《乘雨入行军六弟宅》诗:“令弟雄军佐,凡才污省郎。”
词语解释:皇佐  拼音:huáng zuǒ
皇帝的辅佐。指大臣。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达皇佐之高勋兮,驰仁声之显赫。”
词语解释:五佐  拼音:wǔ zuǒ
谓佐天行德的五星。《史记·天官书》:“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 张守节 正义:“言水、火、金、木、土五星佐天行德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羽翼五佐,周流八荒。”
词语解释:帝佐  拼音:dì zuǒ
帝王的铺佐。 汉 刘向 《列女传·弃母姜嫄》:“ 弃 母 妾嫄 ,清静专一;履跡而孕,惧弃於野;鸟兽覆翼,乃復收恤;卒为帝佐,母道既毕。”
词语解释:翊佐  拼音:yì zuǒ
辅佐。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诸贤渡江》:“同期取旂常竹帛,翊佐圣明君。”
词语解释:赞佐  拼音:zàn zuǒ
辅助。 唐 柳宗元 《故试大理评事裴君墓志》:“当伐 蔡 及 鄆 , 汴 常为军首,赞佐有劳。”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在京各衙门佐贰官,须量其才器之所宜者授之,平居则使之讲究职业,赞佐长官。” 王闿运 《李仁元传》:“吾又观古今以来烈女子赞佐大事,往往而有。”
词语解释:毗佐  拼音:pí zuǒ
亦作“毘佐”。 辅助。《后汉书·庞参传》:“使 参 、 慬 得在宽宥之科,诚有益於折衝,毗佐於圣化。”《陈书·萧济传》:“ 济 毗佐二主,恩遇甚篤。” 明 汤显祖 《南柯记·荐佐》:“伏见司隶 颖川 周弁 ,忠亮刚直,有毘佐之器。”
词语解释:保佐  拼音:bǎo zuǒ
保佑;佐助。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保佐资冲漠,扶持在杳冥。”
词语解释:寮佐  拼音:liáo zuǒ
属官。《晋书·杜预传》:“ 钟会 伐 蜀 ,以 预 为镇西长史。及 会 反,寮佐并遇害,唯 预 以智获免。”《新唐书·张玄素传》:“上惟东宫之重,高署贤才为寮佐,今乃不得进见,将何以朝纳诲、夕补遗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八:“及开宴,召寮佐饮酒,则笑歌欢謔,释然无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相国 温公 ,时镇 乌鲁木齐 ,一日,宴寮佐於 秀野亭 。”
词语解释:证佐  拼音:zhèng zuǒ
见“ 证左 ”。
词语解释:证左  拼音:zhèng zuǒ
亦作“ 证佐 ”。
(1).证人。《史记·五宗世家》:“天子遣大行 騫 验王后及问王 勃 ,请逮 勃 所与姦诸证左,王又匿之。”《百喻经·说人喜瞋喻》:“若引证佐,用自明白。”《新唐书·张易之传》:“后问:‘孰为证左?’ 易之 曰:‘凤阁舍人 张説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事皆子虚乌有,证佐亦莫不倒戈。”
(2).证据。《朱子语类》卷六五:“这箇只且恁地,无大段分晓证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为真为伪,漫无证佐。”
词语解释:卿佐  拼音:qīng zuǒ
指辅佐国君的执政大臣。《左传·昭公九年》:“君之卿佐,是谓股肱。”《国语·周语中》:“今 陈侯 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儷妃嬪,而帅其卿佐以淫於 夏氏 ,不亦嬻姓矣乎?”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 潁川 韩元长 , 汉 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於没齿。”
词语解释:书佐  拼音:shū zuǒ
主办文书的佐吏。《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梁书·吕僧珍传》:“ 吕僧珍 ……事 太祖 文皇 为门下书佐。” 唐 陆龟蒙 《书〈李贺小传〉后》:“予为儿童时,在 溧阳 闻白头书佐言。”《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 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 胡三省 注:“书佐,掌书翰。”
词语解释:贰佐  拼音:èr zuǒ
古指州县官的副职。《旧唐书·代宗纪》:“古者县置大夫一员,足以为治,奚必贰佐分掌而后治耶?” 明 陈循 《重新孔子庙学记》:“於是乃率贰佐,周览庙学,相共废坏有不可仍旧者,悉撤而图新之。” 明 海瑞 《贺贰守陈后溪荣奖序》:“抚按藩臬顓制於上,贰佐既与府正员惟命是听同之,而贰佐又復制於其守。”
词语解释:佥佐  拼音:qiān zuǒ
指按察僉事等佐贰官。 明 李东阳 《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 浙江 天下首,宪副视僉佐秩加重。”
词语解释:从佐  拼音:cóng zuǒ
下属随员;随从。《后汉书·周燮传》:“ 良 ( 冯良 )字 君郎 。出於孤微,少作县吏,年三十,为尉从佐。” 李贤 注:“从佐谓随从而已,不主案牘也。”
词语解释:贞佐  拼音:zhēn zuǒ
忠贞不二的佐命重臣。 前蜀 杜光庭 《谢恩除户部侍郎兼加阶爵表》:“元勋贞佐,捧日扶天;人杰时英,诞星降岳。”
词语解释:协佐  拼音:xié zuǒ
辅助。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故尚书左僕射前军将军臣 穆之 ,爰自布衣,协佐义始,内竭谋猷,外勤庶政。”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庆历 初, 杜祁公 、 韩 、 富 、 范 四人在朝,欲有所为, 文忠 为諫官协佐之。”
词语解释:营佐  拼音:yíng zuǒ
帮助。《法苑珠林》卷四五:“又愿片时营佐之者,除七病而莫遗,分毫助讚之徒,获七福而无竭。”
词语解释:乡佐  拼音:xiāng zuǒ
乡啬夫。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太原周党》:“ 太原 周党伯况 ,少为乡佐发 党 过於人中辱之。”《后汉书·党錮传·杜密》:“﹝ 杜密 ﹞行春到 高密县 ,见 郑玄 为乡佐,知其异器,即召署郡职,遂遣就学。”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乡嗇夫谓之乡佐。”参见“ 乡嗇夫 ”。
词语解释:乡啬夫  拼音:xiāng sè fū
古代乡官之一。主役赋等。《后汉书·任光传》:“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嗇夫,郡县吏。” 李贤 注引《续汉志》:“三老、游徼,郡所署也,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署嗇夫一人,主知人善恶,为役先后;知人贫富,为赋多少。”参见“ 嗇夫 ”。
词语解释:九佐  拼音:jiǔ zuǒ
指 尧 之九官。《战国策·齐策四》:“是以 尧 有九佐, 舜 有七友, 禹 有五丞, 汤 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成虚名於天下者,无有。” 鲍彪 注:“九佐,九官也。”按,《说苑·君道》云: 尧 之时,“ 舜 为司徒, 契 为司马, 禹 为司空, 后稷 为田畴, 夔 为乐正, 倕 为工 师 , 伯夷 为秩宗, 皋陶 为大理, 益 掌敺禽。”
词语解释:匡佐  拼音:kuāng zuǒ
匡正辅助。《后汉书·荀彧传》:“ 彧 明有意数,见 汉 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陛下千金招召收,必能匡佐作忠臣。”《旧唐书·宦官传·田令孜》:“鑾舆返正, 令孜 颇有匡佐之功,时 令孜 威权振天下。”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 李白 ﹞果是不凡。皇上若聘取来京,必能润色鸿业,匡佐太平。”
词语解释:假佐  拼音:jiǎ zuǒ
汉 代诸府的文书官。《汉书·王尊传》:“司隶遣假佐 放 奉詔书白 尊 发吏捕人。”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 胡公 《汉官》假佐,取内郡善史书佐给诸府也。”
词语解释:运佐  拼音:yùn zuǒ
古官名。运使的助理。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故宰相 郑公 餘庆 继尹 河南 ,以公为运佐如初。”
词语解释:储佐  拼音:chǔ zuǒ
指辅佐之臣。 汉 蔡邕 《太尉杨赐碑》:“公体资明哲,长於知见,凡所辟选升储帝朝者,莫非瑰才逸秀,并参储佐。”储,一本作“ 诸 ”。
词语解释:酒佐  拼音:jiǔ zuǒ
旧时劝酒的歌伎。 元 曹绍 《安雅堂酒令·薛涛改令》:“ 高駢 镇 成都 , 薛涛 为酒佐。”《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涛 曰:‘相公尚使没量斗,穷酒佐三条椽有一条曲,又何足怪?’” 清 恽敬 《纪言》:“有譁於从官舟者,乃一巴图鲁与都司饮,争酒佐。”
词语解释:邦佐  拼音:bāng zuǒ
指郡丞。州郡的副职长官。《南齐书·良政传·裴昭明》:“下官忝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 鸿都 之事仰累清风。”
词语解释:亭佐  拼音:tíng zuǒ
亭长的副手。《东观汉记·赵孝王良传》:“ 金 与亭佐 孟常 争言,以刃伤 常 。”
词语解释:丰佐  拼音:fēng zuǒ
犹言大力辅助。 唐 柳宗元 《大鉴禅师碑文》:“乃今始告天子,得大諡,丰佐吾道,其可无辞。” 严复 《〈原富〉按语》:“若主计者用其私智,於一业欲有所丰佐,於一业欲有所沮挠,其效常终於纠棼,不仅无益而已。”
词语解释:干佐  拼音:gàn zuǒ
谓主管某项事务的辅佐官员。《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邓艾 ﹞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冠摧履决,蓝缕带索,何肎与俗人竞干佐之便僻,修佞幸之媚容。”
榦佐:指能担负重任的大臣。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千官之法,本於五行,是则 皞 、 頊 、 夏 、 商 所闓置”自注:“上选卿尹,则非敬忌择人之道,下撰榦佐,则非庶慎罔知之义,此 魏 晋 以来之积弊,而 殷 法已为其前导。”
词语解释:府佐  拼音:fǔ zuǒ
(1).指高级官署中的佐治官吏。《隋书·百官志下》:“三师、三公置府佐,与柱国同。”
(2).特指知府的佐贰官。 清 孙承泽 《天府广记·鸿胪寺》:“府正官由南廊至前堂,以宾主礼见,由北廊出。府佐及州县正官执报单由南甬道至露臺立。”
词语解释:末佐  拼音:mò zuǒ
低级僚属。《魏书·胡叟传》:“ 刘义隆 梁 秦 二州刺史 冯翊 吉翰 ,以 叟 才士,颇相礼接。授 叟 末佐,不称其怀。”
词语解释:弼佐  拼音:bì zuǒ
辅佐。 隋 江总 《为陈六宫谢章》:“象服增华,丹軿耀采,何以弼佐王风,克柔阴化?”
词语解释:中佐  拼音:zhōng zuǒ
才德平常的辅臣。 汉 贾谊 《过秦论》:“借使 子婴 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 山 东虽乱, 秦 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絶也。”
词语解释:七佐  拼音:qī zuǒ
辅佐 商 汤 的七个大臣。语出《鬻子》:“ 汤 之治天下也,得 庆辅 、 伊尹 、 湟里且 、 东门虚 、 南门蝡 、 西门疵 、 北门侧 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 庆辅 或作 庆诵 。后用作称颂高官之词。 唐 许敬宗 《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抑扬七佐,鎔铸五臣。”
词语解释:扶佐  拼音:fú zuǒ
辅佐。《三国志平话》卷中:“ 先主 具説 关公 扶佐 曹操 ,官封 寿亭侯 。” 胡适 《〈镜花缘〉的引论》:“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扶佐他做一国贤君。”
词语解释:擢佐  拼音:zhuó zuǒ
选拔辅佐人才。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三:“故圣人随世以擢佐,明主因时而命官。”
词语解释:屈佐  拼音:qū zuǒ
屈就副职。《宋书·袁淑传》:“ 淑 始到府, 濬 引见,谓曰:‘不意舅遂垂屈佐。’”
词语解释:属佐  拼音:shǔ zuǒ
指下属佐助人员。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今尚书既领天下之事,郎、员外郎凡二十四司,用吏几百员,其餘属佐,尚不在数中。”
词语解释:屠佐  拼音:tú zuǒ
屠者的助手。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太公望 ,故老妇之出夫也, 朝歌 之屠佐也。”
词语解释:正佐  拼音:zhèng zuǒ
长官的辅佐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舖舍、桥梁津渡几处?坐落何地方?係何孔道?有无毁坏坍塌?本治正佐衙门旧例作何修理……以上须知,有者详晰开造。”
词语解释:掾佐  拼音:yuàn zuǒ
佐助的官吏。《隋书·百官志中》:“州自长史以下,逮于史吏;郡县自丞已下,逮于掾佐,亦皆以帛为秩。”
词语解释:旁佐  拼音:páng zuǒ
辅佐。 汉 马融 《广成颂》:“驍骑旁佐,轻车横厉。”
词语解释:御佐  拼音:yù zuǒ
陪乘的人。《东观汉记·茨充传》:“ 元和 中, 荆州 刺史上言:臣行部入 长沙 界,观者皆徒跣。臣问御佐曰:‘人无履亦苦之否?’”
词语解释:纲佐  拼音:gāng zuǒ
指官员中主管和辅佐。《宋书·良吏传·杜慧度》:“ 瑗 卒,府州纲佐以 交 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 慧度 行州府事,辞不就。”《魏书·李元护传》:“病前月餘,京师无故传其凶问。又城外送客亭柱,有人书曰:‘ 李齐州 死。’纲佐饯别者见而拭之。”《南史·陆闲传》:“臺军攻陷城, 闲 以纲佐被收。”
词语解释:四佐  拼音:sì zuǒ
(1).指四位辅佐大臣。《逸周书·成开》:“三极:一,天有九列,别时阴阳;二,地有九州,别处五行;三,人有四佐,佐官维明。” 孔晁 注:“四佐,谓天子前疑、后丞、左辅、右弼。” 朱右曾 校释:“疑,谓博闻多识,可决疑惑者;丞,谓承天子之遗忘者;直立敢断,广心辅善谓之辅;廉洁切直,匡过諫邪谓之弼。”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故明君在上,慎终择士,务於求贤,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圣贤群辅录》上:“ 明由 晓升级, 必育 受税收, 成博 受古诸, 陨邱 受延禧。右 燧人 四佐。 燧人 出天,四佐出 洛 。”
(2).指脾、肾、肝、肺。《逸周书·武顺》:“心有四佐,不和曰废。” 孔晁 注:“四佐,脾、肾、肺、肝也。”
词语解释:规佐  拼音:guī zuǒ
规谏辅佐。《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寡人赖先帝休德,获奉北藩……任重职大,夙夜兢兢,子大夫将何以规佐寡人。”
词语解释:翼佐  拼音:yì zuǒ
辅佐。《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翼佐之功,超世无畴。”《北齐书·段韶传》:“今病疾如此,殆将不济,宜善相翼佐,克兹负荷。”
词语解释:叶佐  拼音:xié zuǒ
辅佐,配合。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玡王公河中生祠碑》:“旁徵幽契,亦申叶佐之能。”
词语解释:史佐  拼音:shǐ zuǒ
著作佐郎的别称。 南朝 宋 以后设著作佐郎,参与修史,故称。《陈书·姚察传》:“吏部尚书 徐陵 时领著作,復引( 姚察 )为史佐。”
词语解释:吏佐  拼音:lì zuǒ
泛指将帅府中的幕僚人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桓宣武 薨, 桓南郡 年五岁。服始除, 桓车骑 与送故文武别,因指语 南郡 :‘此皆汝家故吏佐。’”《魏书·源怀传》:“边隅事尠,实少畿服,请主帅吏佐五分减二。”
词语解释:奉佐  拼音:fèng zuǒ
辅助。《汉书·终军传》:“今闻将遣 匈奴 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於单于之前。”
词语解释:孔佐  拼音:kǒng zuǒ
指 孔子 。《文选·班固〈典引〉》:“盖以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蓄炎上之烈精,藴 孔佐 之弘陈云尔。” 李善 注:“ 孔佐 ,即 孔子 也。能表相祖宗,故曰佐。”
词语解释:坊佐  拼音:fāng zuǒ
街坊;邻居。